上班的「班」是什麼意思?從何而來?

我看辦公桌的時候看到有大班台,其實就是很長的辦公桌。還看到班台椅、班前椅之類的,突然聯想到還有上班這麼一個說法。那現在公司和上班、班台這些詞里的「班」字有什麼關係?


好吧,還是得解釋一下「班」是怎麼變成「單位」「組織」這個意思的。

「班」的金文本來是這樣寫的:

兩邊各是個「王」,中間是一把刀,這個小篆體現的更明顯:

「王」其實就是「玉」,這在古代是基本常識。《紅樓夢》中和寶玉平輩的都從「玉」,寶玉自己就從「玉」,其他兄弟,如大傻子賈環,性慾小王子賈璉,還有賈珍、賈珠、賈琮,都從「玉」,是王字旁。那麼「班」是啥意思呢?
辭典上解釋的很明白: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質的信物,中分為二,各執其一以為信。

那麼,「班」,也就有了「分割」「分開」的意思了。
蕭蕭班馬鳴,是離群的馬在嘶鳴。

「班」最終要的一個意思,就是我們現在要說的。皇帝(天子),給群臣發切割好的玉塊,作為授予他們權力和義務的明證。

大臣上朝,得拿著那塊玉,證明老子是有信物的。
那塊玉叫什麼呢?
叫「圭」。

這玩意兒,就是臣子們上朝時候拿的笏板,也叫圭笏,多半是玉做的,也有用竹子做的。相信大家看古裝劇的時候見過這東西:

那麼,「班」就延伸出一個意思,是群臣排列。如古代高麗的「兩班」,是指上朝時,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為中心,文官排列在東邊,武官排列在西邊,即「文武兩班」。這和中國古代的班列是相似的,大概就是這麼個形象:

而這種排列,也就延伸出了「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和「工作或學習的組織」的意思。只要是幾排人站著,那就叫班。古代部隊士兵到執勤地點也稱上班,巡捕、衙役去工作地點點卯也叫上班,如《靖江寶卷》里:「這個陳老八十心黑了,格天子東天才有點放毫,就對官府衙門跑,遇到周文到衙門去上班。」就是這種情況。後來這個說法擴大化了,大家都用,逐漸變得只要去工作地點,都叫上班。上班的班,真的是很古老的一個字啊!


謝邀。

東漢有班超和班固兄弟倆,還有個妹妹班昭。
班固是史學家,有《漢書》,是為前四史第二部。
班超曾經是公務員,後來從軍了,有成語所謂「投筆從戎」,就是這意思。班超後來遠渡絕漠,立功西域。
但古代重文輕武。認為班固這種史學家為上,班超這種戎馬關山的為下。所以有上班、下班之別。上班就是伏案工作,留名青史;下班就是投筆從戎,不幹了。
後來沿襲而下,就是如今這個意思了。

班固寫《漢書》用的那種台,就叫大班台。

————————我編不下去了的分割線————————

好吧,上面全是胡扯。

————————正經的分割線——————————

上者,到。
上班,去到你的工作所在地執行公務。
韓愈所謂「歲余超居上班」,這裡的上班是upper class的意思,不是現在的上班。

班,《博雅》班,秩序也。《集韻》次也。
所以,班,該當輪值、班次講本來該是工作按時間分成的段落

明朝,《條陳薊鎮補兵足食事宜》:「駐操則本處兵備監督,上班則該鎮兵備監督。」這裡的上班,就是輪到去駐地執勤了。到這裡有點意思了。

這樣用多了,也泛指工作場所,還是明朝,《金瓶梅》里,琴童回報西門慶:
「任老爹在府里上班,未回來。他家知道咱這裡請,說明日任老爹絕早就來了。」
任老爹是醫官。說明醫生當時去坐堂,也算上班。

所以上班這詞有如今的意思,大概是明朝之後形成的俗語?

至於下班。
高陽考證說,清朝軍機處,章京分滿漢,又分頭班與二班,日夜輪值。其固定的出勤退勤時間,就是上班和下班。
上班、值班、下班,應該最初都和班次輪值有關,之後才慢慢泛化成去固定地方開工的。


至於大班桌,典出粵語詞「大班」。跟上班應該無關?
1834 年 10 月 28 日的 Canton Register(《廣州記錄報》)。 歷史上該英文單詞的不同拼寫方式包括 taepan(首次出現)、typan 以及 taipan。這是大班的來源。跟上班沒太大關係。

既然說到粵語,多說一句。廣東點心班戟,也跟上班、大班無關。就是pancake的諧音。
我小時候還以為是班超之戟呢,心想這點心好威風,好煞氣啊!


班最早的來源,應該是漢代的「朝班」。
漢代處於中央集權和官僚政治初步草創期,仍具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餘緒,官員大體以祿秩定高低,從萬石到斗食不等,但這種劃分方法相比於後世的隋唐來說,仍然相形見絀。譬如,如果同一祿秩的官員,在朝堂上誰前誰後?某些既領文職又領武職的人,究竟是站在東面還是站在西面?各種官職的重要性因為人和時代的因素不斷變化,朝班是不是也得跟著變?這就必須要有個規矩。
於是朝班出現了,最早定這個規矩,排朝班的人是漢代的謁者僕射,到後來,官僚政治癒發成熟,「班」開始被「位」所替代(此處憑記憶,可能不準確),開始與官員的考核升遷等聯繫起來,如「文武百官皆增位一等」,根據閻步克先生的觀點,「增位一等」這裡不可能是所有官員的朝班都往前走一位,而是在考核簿上的虛指。
等到南朝的梁代,獨創了十八班制度,與後世熟知的一品大員,七品芝麻官不同,梁的文武百官以班多為貴,這一制度可能被北魏參考,因此在「班」的基礎上,「階」又出現了,到了散官 體系極為發達的唐代,官不僅有正從,還有上、下,如正一品上階,正一品下階、從一品上階,從一品下階,後來這制度又被日本學去。
扯遠了,說白了,「班」的意義在古代是定高下明尊卑的一種秩序而已,即使到了今天,這種功能也仍然存在著,譬如「班台」、「班台椅」等等,誰坐上首誰坐下首,到今天也不能亂坐,你看現代的影視劇中長官(首長)當中一坐,左右兩邊的椅子上的下屬正襟危坐,是不是有種古時的朝會感?公司雖然用 於商業,但人們千年以來的官本位思潮,仍若有若無將其和公權力類比著。這倒是一個 令人深思的問題了。


上班原指公務人員出勤退勤,後廣泛用於民間公司職員之出退勤。上班源於宋代,全稱為「上朝班」。宰相去工作為「上朝」,其他閣員沒有資格上朝,就叫「上班」,尤其是諸班值,三司使的官吏,他們的工作通稱為「上班「


唐代稱人丁服役,為國戍邊輸勞為「上番」,不知是否後世轉為「上班」?


明明是被班上了,但無力反抗,只能意淫是自己把班給上了。


百年之後的知乎會有這個問題:
上車和開車的引申義中的車,是怎麼來的?


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老家方言里,班房是監獄的意思。


班房(牢房)的班的意思。


班是誰?你們為什麼要上他?


班,是班房的縮寫。於古時是監獄的意思。到了近現代之後,老闆覺得太不雅,於是把班房改成班。


突然想起粵語叫:返工。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唔系八婆就系八公。


位列仙班 中的班應該是本意,意為 列位於眾仙之中。所以原本用來表示某種有序集合。而不論官員上朝還是府中僕人早晨點卯都會排列整齊,於是上「班」就有了開始工作這樣的引申意。


推薦閱讀:

「拉倒」一詞的起源是什麼?
「いにしえ」 跟 initial/initio 這種是否存在聯繫?
為什麼中國南方的河流大多叫「江」,而北方大多叫「河」?
怎麼看待韓語中大量使用外來語的現象?
先秦漢語的屈折成份漢字是怎麼表達的?

TAG:公司 | 語言 | 語言文化 | 企業 |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