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產賓士新E級「偷工減料」以鋼代鋁?

全新E級長軸距版的整備質量為1870千克,比海外版本足足增加300公斤體重。國外的標準軸距版賓士E級,使用的是全新的全鋁車身,不僅強度更高,而且重量更輕。而國內上市的北京賓士E級長軸距版, 應該沒有採用全鋁車身,而是依然使用上款賓士的E級的鋼製車身。(上款北京賓士E300L整備質量為1880千克,與新款E200L只差10千克。)

而這並非單獨案例,北京賓士的GLC SUV車型,國內整備質量為1850千克,國外為1764千克。北京賓士的C級長軸距轎車,國內整備質量為1640千克,國外的標準軸距為1549千克。


據介紹,全鋁車身是目前除碳纖維材料以外,最有希望進一步減輕成品車重、改善油耗、改善車輛動態性能的技術。但全鋁車身的建造要求整個生產線的更新,焊接工藝、經銷店維修工藝、配套設施也需要全部換血。目前國內已有數家車廠開始不惜血本的投入全鋁車身的製造工序。

轉自大眾公社竟然有人揭露國產賓士新E級"偷工減料"!元芳,你怎麼看?

大家如何看待這個事情?對賓士e的銷量會有很大影響么?


承蒙大家厚愛,這篇回答竟然成了我的最高票答案,謝謝。


評論區有很多朋友回復我,也有一些質疑我的選裝價格和重量計算的,關於重量我在原文中也說了,我個人估計的,肯定不十分精確,但是官方並沒有具體的數據,我也只能估計,希望不要給大家帶來困擾,不必糾結於那幾公斤是否準確,只是想說明這個論證的方法。


至於德國賓士的選裝價格,這兩天一直比較忙,今天晚上有空,我截圖給幾位質疑我說我是噴子水軍的朋友看看,至今為止我還沒有收到任何來自賓士官方的信息,誰認識賓士市場部的趕緊讓他們聯繫我,最近手頭挺緊...

選裝的價格來自德國賓士官網 http://www.mercedes-benz.de

1.進入主頁

2.進入E-Klasse Limousine定製界面,選擇4缸E200手動最低配,起價42,744歐元。

3. 選擇外觀選裝包,國內的運動版和行政版對應的應該是AVANTGARDE Exterieur和EXCLUSIVE Exteriuer,選裝價格都是1,249.5歐元,好,選擇運動版前臉。內飾的話國內應該都是基礎版裝備,相比多了氛圍燈。

4.對舒適性配置進行了選裝,有些配置不能同時選裝,比如國內標配的變道輔助,主動剎車,車道保持就不能同時選裝,有些配置選裝還和外觀掛鉤。。。所以我是選不出來一台和國內一模一樣的E200了,大家看看價格就好,已經6W歐元了。。。要強調一下的是,之前所說的5831歐元的真皮座椅應該是更高級的Designo座椅,採用半手工打造的菱形格紋真皮,不是普通的真皮座椅,E應該是標配了真皮(或者合成革)座椅,更正一下。

5. 繼續走著,先更正一個錯誤,德國的新E是標配自動空調的。依次選裝了國內標配的一些配置:

天窗、後排隱私玻璃、424放倒後排座椅(沒錯這個也要選。。。)

9速變速箱和18寸輪轂

液晶儀錶盤和帶GPS導航的Comand系統

帶透鏡的LED大燈,上次的選裝價格看錯了,見諒,可能是看成了搭配選裝的價格

如果不選裝LED大燈,它是這樣的:

鹵素大燈。。。

最終經過了一番選裝,這台乞丐版E200,184Ps,01加速7.7s(比國內快了0.9s),終於被我選裝到了接近國內E200L標配的水準上,價格也來到了68,948歐元,合人民幣517,000元(當然這裡選裝了3W多的高級真皮座椅,國內是沒有這個配置的,去掉它的話大約473,000人民幣)。對比一下德國的價格,北奔這次還是下了點本兒的。


質疑我的朋友們可以看看了,我不是信口開河在這胡說。。。


好了,不過還是感謝你們,讓我發現了幾個匆忙之中的錯誤,謝謝。


@丹尼王Danny Wang 你要的德國官網價格來了


08.29.2016


=====================認真的分割線=======================================

不請自來,我就是賓士競品廠家的白車身工程師,很少能在知乎上看到和我專業相關的問題了,這節奏必須帶一波。


不黑不吹,平胸而論。


關於問題描述里反覆出現的「全鋁車身」,我想先糾正一下,賓士E這個車,絕對不可能採用全鋁車身結構,這玩意兒成本太高了,根據賓士官方的說法,新E海外版的車架應該是MSF框架(Multimaterial Space Frame),也就是將複合材料引入車身骨架結構,複合材料包括但不限於鋁合金、強化塑料纖維以及碳纖維,以達到輕量化和車身剛性的平衡。


在車身骨架中使用鋁合金的好處很多,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提升車身扭轉強度的同時降低重量,重量一低,動態性能表現,燃油經濟性就全上去了。

所以新E這個車身,成本決定了最多只能算鋼鋁混合車身(哪怕德國本土車型也是一樣,而且鋁製結構件在車身中佔比可能很低),說全鋁車身就有點誤導人了,最近只要是在網上看到這個問題,必然反覆強調賓士E的全鋁車身,我深深的覺得,這要麼是蠢,要麼就是別有用心(高端黑?)。

再聊聊問題中的300KG,我特么哎,新E這樣的中大型車,白車身骨架的重量一般也就在400KG左右,就算你給換成全鋁的,頂多能降到300KG左右,車身換換材料就能增重300KG???北京賓士一定換的是貴金屬吧(手動再見),以後車報廢了記得把骨架拆出來賣啊各位…


不懂汽車你可以去查一下嘛,哎…

那就在繼續探究,這增重300KG的說法到底是哪來的?(以下引用部分都是轉自網路文章)

這是新E200L的工信部備案,1870KG。

這是德國官網海外版E200丐中丐手動擋的車重,1575公斤,如果選擇自動擋,1605公斤。

1870KG – 1575KG=295公斤。

這,大概就是那300公斤的來源吧。要我說,第一個提出這一點的人,要麼蠢,要麼壞。

來,我們逐一分析這295KG的組成部分,今天我給大家說透,看看到底是賓士不厚道還是因為什麼其他原因(賓士公關部門快聯繫我啊卧槽我一個競品廠家的人在周六的上午給對手說話。。。)


這是一台車重1575公斤售價42,770歐元的德國E200 Limousine丐中丐,6檔手動,無天窗(選裝全景天窗2106歐元,普通天窗1338歐元),16寸鋁合金輪轂(18寸選裝2303歐元),沒有倒車影像和停車輔助(選裝1773歐元),沒有導航和液晶儀錶(選裝4283歐元),沒有後視鏡電動摺疊(選裝654歐元),沒有主動剎車系統(選裝2261歐元),沒有花粉過濾(選裝398歐元),無透鏡鹵素大燈(選裝E200L上的組合式LED大燈1029歐元,E300L上的矩陣式LED大燈2320歐元),還有一些其他的配置,我不想再繼續寫了,這特么一頓選裝車價已經直奔70,000歐元而去了。。。


可以看出,這台E非常素,手動擋,基本沒有什麼舒適性配置,輪胎的規格也相當低,起價42,000歐元的車還特么鹵素大燈,計程車都不至於這麼樸素吧…拿這麼一台根本不會有人買的乞丐車來和國產E比車重,是居心不良呢還是別有用心呢…


那我們再看看國產E200L,上面那些需要選裝的舒適性配置,在北京賓士E200L上,都是標配!都特么是標配啊!你懂我的意思嗎?!43W人民幣!57,000歐元!


中國的標配版,放在德國那就是豪華版的配置;德國的標配版(乞丐版),放在中國那是真乞丐,要被汽車媒體焦作人的…

這樣兩款各種規格和配置相差甚遠的車,拿他們來對比得出的數據根本沒有說服力嘛!

不過,打臉還是要打到底,德國的E,它和中國的E,為什麼就能差這麼多重量:


首先,國產變E200L,加長後增重115KG,這個數字是參考在海外同樣使用鋼鋁混合車身的捷豹XF/XFL得出來的,這款競品車型在加長後增重在115公斤,推理E在加長後也差不多增重這麼多。

手動變速箱變自動變速箱,增重30KG。

16寸變18寸,輪轂帶胎,一隻增重7KG,一共28KG。

這兩個第一個是官方數據,第二個是我個人的親身經驗。至於其他的舒適性配置帶來的重量,鑒於爭議我也就不寫了,你們自己琢磨吧。

1575kg+30kg(變速箱)+28kg(大輪轂)+115kg(加長)=1748kg,四門兩蓋由鋁合金改成鋼製差不多增重40kg吧,為了好算記42kg,這樣1748kg+42kg=1790kg,算上舒適性配置的增重(具體多少我就不寫了,怕誤導大家),1870kg這個最重的E200L版本也可以接受。E200L還有好幾個工信部重量數據,看最後。最終真實的重量,哪位土豪知友買一台上地磅稱一下吧。。。

所以你說北京賓士這次簡配了嗎,它確實簡配了,四個車門和前後蓋(貌似還有翼子板)它全換成了鋼製的,這肯定是赤裸裸的簡配,而且妥妥兒的增重了。

不過鋁合金外覆蓋件這玩意兒輕是輕,但是及其嬌貴,鋁的拉延性不好,這就意味著鋁製外覆蓋件基本是無法用傳統鈑金方式來修復的,只能換,考慮到賓士在國內的售後價格,有個剮蹭啥的,車主就哭吧...

賓士將外覆蓋件由鋁切換為鋼算是個合理而保守的決定,畢竟北奔並不像我司,擁有功力深厚獨步天下的模具商和線體商。:-D

總結一下吧,賓士這次確實簡配了,國外的鋁製外覆蓋件全變成鋼製了,不過鋁製的水箱大架和副車架還有懸掛貌似得到了保留(底盤方面有待驗證)。

至於車身材質,個人認為賓士E跟德國本土版不會有太大的出入,都是鋼鋁混合的車身骨架,但是估計鋁結構件的佔比會非常非常低…

所以那個國產E更換車身材質導致增重300KG的偽命題,就是個完全的Bullshit,增重只是因為軸距加長/舒適性配置增加/外覆蓋件更改材質導致的,跟車身,沒有一毛錢關係。

如果你認為賓士把外覆蓋件換成鋼的這件事兒讓你的感情難以接受的話,大可轉向它的競品車型,但是這種邏輯明顯不合理的話題,自己沒整明白就別瞎傳播了,真的,汽車圈子的凈化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多說一句,43W買一台標配已經這麼厚道的賓士E,你買我推薦,我買我真買。

哦,重點一般都放在最後,我又找了幾張E的工信部油耗備案,有長軸的有短軸的,大家自己學習一下,為什麼出現在網路上的一直是重量最重的那個版本呢,我不多說,你們自己想,我只想說,腦子是個好東西。


chasis可以翻譯成車身但大多數時候指底盤,frame可以翻譯成車身但其實指的是車架,body也可以翻譯成車身。結果有人就在這個模糊翻譯的環節里偷換概念張冠李戴。
PS:所以現在還覺得專業人士飆英文術語是裝逼?


我覺得賓士可以搞個選裝包出來啊

這幾個鋁製鈑金件直接國外進口。

一能堵住噴子的嘴,二來萬一遇上真願意花這個錢的,還能賺一筆。


先要定義什麼是偷工減料。
機蓋,兩片翼子板加一個後備箱從鋁材換成了鋼材,偷了什麼工?減了什麼料?
國產化率提高了,車價下來了,零整比下來了,養車成本降低了,有哪點不好?
明明是廠家和消費者雙贏的事!
這就叫偷工減料?作為汽車從業者,我都懶的和你們說某些品牌偷換懸掛材料,內飾材料,郵箱材料的事。


首先車本來就不是全鋁車身
第二國產與進口的差別主要是引擎蓋,行李箱蓋等幾處採用鋼材料
第三國產是長軸版
第四,同樣是國產的對比,前一代的國產引擎蓋,行李箱蓋都是鋁的。

綜上所述,國產肯定是偷工減料了。
以前能用鋁合金,現在變鋼材了。
這才是重點
這是沒跑的。


我的朋友 @Shijia 的回答,其實已經可以為賓士E的「鋁車身門」蓋棺定論了。

這個事情的起因就是競爭品牌抓住了一個小辮子,誤以為或者蓄意的認為是抓住了一根大腿。於是大做文章,說德國版本賓士E和中國版本體重差了300公斤。中國的比較重。重就是材料不良心。

一石激情千層浪,寶馬5系自然被拋出來,作為良心減重輕量化的代表。同級別的凱迪拉克CT6和捷豹今晚上市的XFL,自然也不會放棄這個宣傳自己的機會,畢竟前者煞費苦心的鋼鋁混合車身和低至1655kg的傲人體重,以及後者的全鋁車身技術,都在此時此刻顯得天地良心,善待中國消費者。

可惜,如Shijia所述,拿德國賓士E的低配手動鈣中丐版本,對比國產長軸距標配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版,根本就是關公戰秦瓊。

最後的結果,就是300公斤的差距,大部分是正常的國產加長、國產增配,只有小部分預計來自工藝和材料的變化。

實際上,如果一家車廠真的能做到全球版本都是全鋁車身,國內版本全是鋼製車身,能做到如此自如的隨意切換,那這家車企的材料技術,應該不是這個地球上合理的存在——這根本相當於對整個車身進行重新設計好嘛?燒掉的錢,估計夠改造生產線了。

Shijia已經陳述了現象,揭穿了謊言。

我再贅述一下:站在國產賓士E的角度,為何它不堅決做到國內外的完全統一,以致於給人留下了話柄呢?


請看錶格:

站在賓士的角度,E級的奢華內飾、優雅外觀、金字Logo、加長空間,已經足夠俘獲這個級別的消費者。更別說計劃中的定價也頗為自信。

至於車重,相信他們內部產品對標一定看到了自己體重控制方面的軟肋,但產品經理又掃了一眼油耗對標的情況(即使不知道競品新車的油耗,也會做預估對標)——噢,原來我們雖然重不少,油耗依然是很有競爭力的。那就這樣吧。

一個好產品,沒必要面面俱到的關懷消費者。

賓士選擇了放棄在輕量化上達到同級別的優秀水平,這也基本意味著它們放棄在油耗和操控上達到同級別的領先水平。但是,賓士E本來就是尊貴舒適風格的產品取向,這幾乎不影響它的核心價值表達。

如果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可以嗎?技術上,一定可以。但那樣的話,賓士E 200L起步價,就不是叫好聲一片的43.68萬,而是50萬了。

到時候,競品的PR文又要群起而攻之了。


領軍者總是要上審判台的,不是嗎?


就這個全鋁車身的話題,寫了一篇專欄文章。以上截取了和賓士E相關的文字,完整的文章請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220840


這就是你(以及你篤信的大眾公社)所說的國外的標準軸距版賓士E級,使用的是全新的全鋁車身

Bilder: Dirk Weyermeyer / Daimler AG

Bild: Frank Volk

紅色:高強度鋼(Hochfester Stahl)
紫色:熱成型高強度鋼(Warmumgeformter Hochfester Stahl)
藍色:鋁(Aluminium)

好一個全鋁車身!都是鋁!

不不不,這一定是國產的,絕不可能是海外的!

對不起,我就是來打臉的。既然知道自己是「愛好特別多卻又都不是特別精通」麻煩就謙虛一點。

「你說是鋼鋁就是鋼鋁,你說了算?」
——對,我說了確實不算,但是你說是全鋁就是全鋁,你說了也不算。

http://www.mercedes-benz.co.uk/content/media_library/unitedkingdom/mpc_unitedkingdom/tools/passengercars/pricelists/2014_e-brochures/e-brochures/e-class-saloon.object-Single-MEDIA.tmp/e-class-saloon-estate.pdf

鏈接我幫大家貼在這裡,在這個PDF里,搜索"aluminium"一共出現9條結果,其中7條是內飾鋁飾條,1條是窗線鋁飾條,1條是窗框鋁飾條這個和「最基本的結構」有什麼關係,請各位高人來分析。
不知道是不是跟給蘋果公司的郵件是必應翻譯的一樣,翻譯出一個英文的「鋁」,Ctrl+F一看出結果了,嗯!全鋁車身!人家英國官網都說了!

撕完了。而且問題標題都寫錯了,呵呵。


這事兒我還是比較清楚的,最早是bmwsky寶馬會寫的文章說賓士E級還是是全鋁車身,而國內是鋼材。這一點就造成了黑賓士方和撐賓士方的相互攻擊點點不一樣了。

撐賓士方:MDZZ,賓士海外都沒有全鋁車架,水軍黑我!

黑賓士方:這是個筆誤。我們說的全鋁是指車身覆蓋件,你賓士就是以鋼代鋁。

撐賓士方:MDZZ,賓士車架沒有全鋁,你黑我。

黑賓士方:我拿資料給你看,你把車門、車頂、引擎蓋換成鋼板了。

撐賓士方:你不懂別亂說,我們全球都不是全鋁車身結構,你們自己去查查哪些車是全鋁架構?

黑賓士方:我們去香港對比了,你們就是換了車身覆蓋件材料。

撐賓士方:我們沒有改車架,你們黑我。

......

看懂沒有,雙方討論的都不是一個點。一個抓住那篇文章的漏洞,反覆說自己本身就不是全鋁車架,對方亂黑;另一個強調的是,我說的本質是你大賓士減配,你還不承認。所以結論就是:賓士本來就沒有用全鋁車架,而北奔的確在覆蓋件上減配了。雙方水軍在努力混淆這點的,其他人基本是被各方當槍使。


錯峰答題。
這篇文章剛好是在賓士新E級上市前夕發布的,可以說一時間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我定義這次賓士新E級「鋼材門」是一次水軍成功的抹黑行為。

關於事實,隔壁 @Shijia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真正鋼換鋁的增重應該只有幾十公斤。
這種成功的「潑髒水」文章必須要做到內容有明顯漏洞。一來誇大的「300kg增重」會很容易吸引眼球,二來只有很多人出來澄清或者罵他,這篇文章才能被更廣泛的傳播。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我想講的是這件事情對賓士品牌確實產生了傷害。

德國車,特別是賓士,一直標榜的是什麼?汽車就應該像我這麼造,我們來引領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
不管是賓士、寶馬、還是奧迪,乃至大眾,他們都愛標榜自己的技術實力。
德國車喜歡用很多新技術,不管它是否成熟,或者效果真的有那麼好。以此來營造自己技術實力強大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品牌價值,從而產品可以獲得更高的溢價。

有人說換鋁成鋼對性能差不了多少,就是車裡多坐個人的差別,而且颳了蹭了維修還便宜。
這些都沒錯,但是真正的問題是,買賓士的人真的在乎這些性能或者成本上的差別嗎?

我認為買賓士的人最最看重的是賓士這個品牌的價值,而不是產品的性能表現。
就像38哥說的(與我個人體驗一致),新C級在所有動態性能表現上都不如寶馬3系,但是新C級表面功夫做得更足。
頂著三叉星的徽標,就可以保證其產品力肯定是不會差的,而更關鍵的是會有面子。

賓士的口號是啥?The best or nothing!要做就做最好的!
在個別車身覆蓋件上,國產賓士E把鋼換成鋁這個事情已經坐實了。
既然國外是用鋁的,國內改成了鋼,那這賓士還是the best嗎?
鋼難道比鋁better嗎?所以說這相當於賓士對自己The best or nothing口號的打臉。

在中國這種語境環境下,買輛賓士E級特別是加長款,肯定是個倍兒有面子的事。
但出了這事之後,保不齊有吃飽撐的人在你顯擺時提起「鋼材門」這檔子事,那裝逼效果大打折扣啊!
就像之前漢蘭達的爬坡門,「喲!你買的漢蘭達啊!爬的上去坡么?」這TM不就很尷尬了么。

我們都知道用鋁是更貴更好的,世界上只有極少數的豪華車才用全鋁的車身。
用更多的鋁製材料,從成本上來說未必很划得來,但對品牌形象來說是必要的。
賓士這回本來是想通過鋁換鋼省下的成本,換取更多的舒適性配置來提升豪華感。
反正中國的賓士用戶更在乎面子而非實際動態表現,同時給出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價格,從而名利雙收。
只是沒想到被對手抓到了這個小辮子,被潑了一身髒水,反而讓賓士的形象受到了打擊。
所以我說賓士新E級「鋼材門」是一次成功的水軍抹黑行為


不僅僅是回答這個問題,更是寫下自己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一員由此引發的一點思考吧。

何謂簡配?——從賓士新E級由鋼換鋁談起

這兩天賓士新E級由鋼換鋁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各家媒體,有組織的沒組織的,各路鍵盤車神,不知道是水軍還是真車神,以及一票知乎大神全都跳出來分析得頭頭是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就不多說了,概括一下就是:有媒體爆料歐洲和中國版本的賓士新E級整備質量相差300kg,後面又有媒體親自拿個磁鐵去調查發現國產的賓士新E級在四門兩蓋和前後翼子板的材料由海外新賓士E的鋁合金變成了鋼。然後由這個事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爭論,又說是簡配的,歧視中國消費者的,有說是為了降低後期維護費用,真心為用戶著想的,不一而足。

首先,有幾點是基本可以肯定的,首先就是海外版跟國產版本相差300kg這點基本是沒有由來的,只有拿國產帶上各種舒適性配置的長軸距版本跟歐洲最素的低配手動擋對比才有這個重量差距,然而這種對比是非常不科學的,就像你拿中國最有錢的人跟美國最窮的人去對比誰更有錢,從而得出中國人均收入比美國高得多的結論,這是非蠢即壞的行為。當然,鑒於賓士官方目前還沒有發布官方說明,具體有哪些部件出現了以鋼代鋁的現象還是未知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些車身覆蓋件確實是出現了這個現象。至於這個現象對消費者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確實值得討論討論。

作為半個車身性能工程師,雖然這個頭銜是我自封的,但是作為一個研究了好幾年車身輕量化並且參與開發了好幾款車身的人來說,我想我還是有點點發言權的。首先,我要說我的結論,賓士這次的行為確實就是赤裸裸的簡配,而且都可以作為教科書一般的簡配手段了,這是毋庸置疑的,要是這一點還有不同意見,那麼請看我下面對於簡配的定義,如果看完了還是有不同意見,那不好意思,我尊重你有你自己的觀點。首先我們來明確什麼叫簡配,其實汽車上那些明眼可見的配置的增加或減少都不叫所謂的簡配,那隻能說配置少或者多,因為這是消費者明眼可見的,隨便打開一個配置參數表就能一目了然,你想要豐富的配置,ok,配置表上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而真正的簡配是什麼呢?說的就是賓士這種行為,在消費者看不出來的地方,出現材料等級的更換,零部件標準的降低,例如擺臂由鋁的換成鋼的,隔音物料、線束由高標準的換成低標準的。當然供應商還是同一家供應商,汽車作為一個大的工業產品不會出現你想像中的那麼低級的簡配。而且基本每個主機廠每個部門都會有降成本的任務,對於這一點大家也沒必要太過大驚小怪。本來就不存在有所謂的良心企業,在商言商。特別是對於汽車這種涉及到各個基礎工業,有著龐雜供應鏈體系,同時又是高成本高技術含量的工業產品來說,每一款汽車必然要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平衡,其中成本與利潤是重中之重。哪家企業說是自己是靠良心造車維持下來的,你就當聽一個笑話就行了。


好的,簡配這個事情說清楚了,接下來就要說賓士這次明目張胆的簡配到底對不對。首先,車身覆蓋件對整個車身剛強度的影響確實相對來說是很小的,那些萬古流傳的鐵皮厚薄影響汽車安全的流言可以歇歇了。以鋼換鋁基本是不會影響車身的剛強度性能和耐撞性的(前提是結構設計合理,這個我當然不會替賓士操心),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這麼多人孜孜不倦地研究汽車輕量化呢?為什麼捷豹要不斷宣傳自己使用了全鋁車身呢?為什麼?因為輕量化不僅僅能夠帶來油耗的降低,安全性、動力性、燃油經濟型和操控性等等這些都是能夠在輕量化設計的過程中帶來提升的。所以,賓士在開始開發這款車的時候,就是抱著使用了鋁合金等各種材料組合的車身是能夠帶來這些提升的,而現在,卻要倒退回去再使用鋼材,也許普通消費者感知不到這一點點油耗和操控性的變化,但是這是賓士吶,The best or nothing的賓士呀!作為一款豪華品牌的次旗艦轎車,可感知豪華度是非常重要的,可感知豪華度通俗的來說就是品質感,而賓士的品質感是什麼?工藝和格調! 鋁合金多材料車身也正是工藝與格調的體現(知道鋁合金連接工藝的難度的人就知道我在說什麼)。為什麼寶馬要不遺餘力的做到極致的操控(也許現在不是了),工程師花費了很多心血只為了帶來體驗上一點點的提升,而現在賓士卻把它減配了,不得不說,汽車作為一個工業產品,成本與利潤才是它的重中之重。


說到這裡,我看到各種媒體在跟賓士洗地時說的那些理由(雖然不一定是洗地,但是有明顯的傾向性),我真的是感覺挺可笑的。就拿YYP來說吧,他在今天早上迫不及待發了一篇給這個事情定性的文章,說到了這個不算偷工減料,這點我認同,不僅沒減料反而還加料了。後面他又把由這個事引起的壞處:操控和油耗的降低說成實際感知很弱,這點我也認同了,畢竟我沒去實測過,當然YYP也沒實測過。但是,YYP卻選擇性地突出了維修會更便宜這個優點,注意,我們這裡談論的是一台豪華品牌的C級轎車,過多地強調降低維護費用是不正常的,同時對於這個級別的車來說,本來就應該有一些所謂嬌貴的配置或者是技術,車主並不會像網上那些車神說的那樣,體會不到鋁製車身帶來的種種好處,只是用來吹吹牛。如果真是那麼強調維護費用的話,大家買車就都去買五菱宏光好了,空間大皮實耐用,開個玩笑。而且所有的新技術的出現都是需要更高的維護成本的,例如矩陣式LED大燈,所謂的矩陣式除了逼格也並沒有什麼,維修費也更高,如果要省維修費直接配好一點的鹵素大燈和亮瞎眼的氙氣大燈也是可以的。但是所謂的實實在在省維修費實在是不太應該出現在賓士E這種級別上,他們本來就應該承擔這一部分對新技術對逼格的買單。YYP說賓士用節省下來的成本去換了一些同等價位的配置,並且帶來了整車價格的降低,這個事情是值得商榷的。節省下來的成本並不會完全轉換為配置,而更多的是變成了利潤(雖然是猜的,但這才更符合事實)。同時,YYP還說這個事說明賓士了解並看中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不看重科技配置,需要真皮天窗等這些舒適性配置),然而對於賓士E級這個級別的消費者來說,所謂的空間和其他舒適性配置是它該有的屬性,他們也更願意為高科技的屬性買單(就像特斯拉的群體,鋁製車身是可以回收利用的,當然扯得有點遠),很多媒體整天說中國市場這也畸形那也不成熟,試想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少是媒體自己做的惡?我以前就說過,所有的汽車技術的進步都需要法規和市場的倒逼,企業只會想著如何更好地盈利。是科技推動這個社會的進步,而不是節省成本去推動社會進步!當然,這個倒逼一定得是理性的,有價值的。所以我今天花了這麼長篇幅去討論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引發大家深入的思考。

當然,法規跟市場有的時候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作為媒體,輿論的引導者,我還是希望少一點充值多一點真誠。雖然說這話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不過,引用YYP自己說的那句話,希望他自己能做到,白的可以說得更白一點,黑的不能說成白的。當然,就像YYP自己說的,怎樣的消費者決定了市場上有怎樣的產品。不管媒體如何引導,我們只要保持自己的思考,總不至於一直被誤導。

但是我不希望我們的汽車文化是像YYP說的那樣,「最高新、最技術流的產品不會在中國成為主流,西方「璀璨」的汽車文化也很難進入中國、改變中國。但換個角度看,這就是中國消費者已然形成的文化,是我們自己的話語權。我們不能改變全世界的汽車市場,但可以讓世界汽車巨頭為我們改變——這不也是一種地位嗎?」 YYP說的這種地位一旦形成,中國汽車行業就永遠都只能自說自話,永遠別想有真正的技術的突破與進步!


鋁門鋁引擎蓋有什麼好的?我現在的車就是,稍微碰點凹痕就要換啊,根本不讓鈑金修,成本太高,保費上去了,輕那麼幾十公斤,能省多少油?


1、汽車還沒有全鋁的車身,比強度要求高的地方,肯定還是高強鋼。除非你捨得用鈦合金或者碳纖維。

2、不用說鋁車身,鋁車門,你修一下就知道多麻煩了。


已闢謠:進口E級只有引擎蓋,前翼子板,後備箱蓋是鋁合金,其他部位全部是鋼。



我們特地拍了條視頻區檢驗國產賓士E級長軸版於進口版的材料對比,由此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
視頻如下:
視頻封面賓士E級偷工減料—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問題:海外版新E-Class的車身,是否是全鋁合金製造?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大家所說的汽車車身,通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車身覆蓋件,另一部分是車架,要作出材料判別,其實很簡單,一塊磁鐵足夠了。我們帶上磁鐵,來到香港賓士經銷商處,找到一輛原汁原味的港版右舵新E-Class,在大陸找到一台最新款的北京賓士新E-Class長軸版,來個對比檢測。

2016版E300L VS E200


結果是海外版標準軸距新E-Class的前發動機蓋、前翼子板和行李箱蓋都是鋁合金材質。國產賓士新E-Class的車身覆蓋件,包括發動機蓋,前、後翼子板,四個車門,行李箱蓋,車頂,清一色都是鋼板材料,磁鐵靠近車身後吸上去的聲音啪啪作響。


2015版E300L VS E250

▼下圖為賓士E級W211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國產賓士E級的W211和W212這兩代老車型,

都使用了鋁合金材質覆蓋件,

而最新的W213居然使用的是鋼材質??


上一代和上上代的國產賓士E-Class的發動機蓋、前翼子板、行李廂蓋均與同代的海外版車型一致使用鋁合金材料!

國產新E-Class在這些部位改用鋼材並非「適應國情」,至於北京賓士是否偷工減料,這個還是交由消費者自行判斷。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相比鋁合金材料來說,更重的鋼材對於車輛的動力、操控、油耗均會帶來負面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


話說回來,相隔沒多久的捷豹可是對這消息高興壞了~~

以後捷豹的銷售在面對顧客猶豫賓士E級長軸版和XFL選哪個時,肯定會提到「鋼材門」這事,然後再補刀強調自家的XFL都是全鋁平台產的,你問我為啥知道?你看看捷豹XFL上市發布會邀請函就知道了。

人家直接拿塊鋁合金板當邀請函!!!

連發布會過程中都在不斷暗示賓士E級這事!!

求此時賓士E級長軸版的心理陰影面積……


你們不是說車越重越安全嗎?現在給你們加300怎麼又不滿意了?!


【地圖炮】
某些人真的是可怕。

鋁多了(還不一定,你們覺得)你們躺地上說日本車才全鋁這不結實嗚哇哇哇。
鋼多了(還不一定,你們覺得)你們趴地上說外國是全鋁你偷工減料哇嗚嗚嗚。

我向來喜歡黑德國佬我都覺得你們沒黑到點上……


這是求炒作求充值的套路。
不談性能談細節,不談價格談材質,這都是耍流氓。
從前某一代奧迪A8減少了鋁覆蓋件的使用比率,因為鋁件壞了,鈑金修不好。
真想了解一輛車靠譜不靠譜,看看二手車口碑,或者汽車技師的評價最好。
推薦大家去汽車大師APP上看看,裡面都是汽車維修技師幫問題車主答疑解問。車品質咋樣,一目了然。
再或者去愛車的諾諾那去看看,他們有大量的維修解析案例,很多主機廠也很頭疼他們。他們對產品的口碑評價比較客觀。

題主智障是什麼鬼啊
………^_^………
從以往的經驗看寶馬和賓士官方從不互黑,反而是聯手欺負奧迪。奧迪官方基本上是不理他倆的態度,他倆賣得沒我多,我吃瓜我看戲,他倆隨便玩的態度。
==更多文章請到汽車文化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王洪浩 答過的問題


今天剛看到某自媒體跑去香港賓士店,用磁鐵小小的打了一下奔粉的臉,

--------------分割線是什麼?我不懂----------------
1,一開始說什麼全鋁車身的自己滾,除了某些特別特別特別的車,比如tesla……好像沒有量產車是「全鋁」的,如果有,請科普;
2,這一代,國外的E系,國內國外,全宇宙的版本,車身結構,都是鋼;
3,同代,在香港賣的,車頭蓋,尾箱蓋,車門,不是鋼的,是鋁還是什麼別問我,反正就不是鋼的,對磁鐵沒反應;
4,同代,國內賣的,車頭蓋,尾箱改,車門,都是鋼的。
最後,300公斤是怎麼回事,沒人知道

-----------分割線又來了------------------------------
無論如何,這代的E系是同級現有產品中殺傷力最高的產品,
無論是裝逼版(乞丐版),
還是土豪版(不是49.9版本,後面還有十幾萬要選裝加裝的,土豪就是70萬買個E系),同級中,無可匹敵。
其他廠家,要加油咯。


1、賓士e進口版並不是全鋁車身,國產版替換的地方沒多少。在我看來這可以說是減配,也可以說不是。因為鋁合金部分基本出事故只能換不能修,出了事故維修費會讓人哭,換成鋼的我覺得也不算壞事。
2、國產的是加長的,且比國外作為對比款的乞丐版配置高很多,這都是實打實要增加重量的。
3、買到這個級別的車了,其實不太在乎幾個鋁件換鋼件的。看著喜歡就夠了。恕我直言,特別糾纏這種小事的也不算是目標客戶群。


推薦閱讀:

自動駕駛能治首堵病嗎?
哪一刻會讓你覺得自動駕駛能成為現實?
寶馬X1是一種非常值得炫耀的車型嗎?
如何看待李老鼠/李三吱說車?
購買二手車如何根據車輛的「毛病」進行砍價?

TAG:汽車 | 賓士Mercedes-Benz | 材料 | 北京賓士 | 賓士E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