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搖是最近兩年忽然變得流行了嗎?有什麼原因嗎?

我是前年才開始聽到後搖,那時候對後搖還沒什麼概念。我是大連人,聽了惘聞,當時只覺得,咦,沒歌詞耶。後來也沒有特意去找後搖的樂隊聽,但是好像自然能接觸到的就越來越多了,不管是現場數量,還是周圍人的關注度。比較明顯的還有一些本來不做後搖的樂隊歌手開始在新專輯裡嘗試後搖,比如李志。發現我喜歡的一個美國的樂隊新專輯裡也有一首後搖的時候特別驚訝。
所以可以說後搖近兩年忽然流行起來了么?有什麼原因或者契機么?


門檻低啊


真的嗎,我倒是覺得相對之前的後搖大熱這兩年算是個小小波谷。。。

曾幾何時,某某天空音樂節的壓軸團是mogwai和blonde redhead(3p)啊。像EITS,Ef,kyte,WEG,mono甚至甜梅號都在內地大大小小音樂節和livehouse輪番走穴,惘聞和發光曲線也發了膾炙人口的專輯一路巡演到祖國邊陲。

後來某某天空變成X莓,從北京一隅開向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鄉村,沈老闆開始賺的盆滿缽滿,然而音樂節壓軸演出也變成蘇打綠陳綺貞,還有名譽掃地的上海summersonic,音樂節的陣容里也只剩下日系後搖的影子了。當然這些精緻的旋律後搖確實有助於讓廣大勞動人民更容易接受這種瞎JB彈的音樂形式,擴大了基本盤。終於有一天從文藝成長為2B青年朋友們厭倦了十年如一日的麻油葉,開始對著當年modernsky的lineup流口水,那大概就是要文藝復興吧_(:з」∠)_。

ps.今年似乎有pg.lost和mono的巡演啊,還有我喜歡的一支台灣樂團聲子蟲。希望大家有空去聽,雖然他們都在鄙視鏈的低端。。。


我覺得後搖最開始原本是一種重視解構以及實驗的音樂,這樣來說,理想的後搖圈子應該就是幾乎每個樂隊都沒什麼相似的地方的;不過現在...自天爆對其旋律化的嘗試開始(存疑),整個圈子都開始趨同了,沒有水平濫竽充數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創造的活性了。而說到底的確就是後搖都都很好聽很容易令人接受了 ...
實際上可以展開說一些的,先佔坑,看以後心情吧


玩的好我們不說。玩不好聽,人家叫自己實驗後搖,你只能忍了。


我覺得後搖這幾年變得流行起來的原因是音樂軟體慢慢做得好起來的緣故吧。


後搖崛不崛起我不知道,但我聽了一次後搖之後就入迷了。
第一次是酷狗推薦的精選集:與後搖不期而遇。 我還記得其中一首國內音樂人創作的很有水平:待到寒蟬鳴泣時。 音樂從低到高潮再漸漸低落,符合曲名,夏天聽會很有感覺 。
後搖是一種時代的結合吧,讓音樂多樣化了。
有興趣的,可以聯繫我拿曲目。
看了不點贊,活該單身@vczh


聽的門檻低,玩的門檻也偏低 (有些樂隊水平並不高)。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2017年9月11日蝦米音樂和QQ音樂共享部分版權?
Remix後的音樂作品,如何明確其版權歸屬?
陸晨是誰?
目前(2015年11月10號)網易雲音樂的版權狀況如何?
竇靖童是否可以成為下一個「周杰倫」?

TAG:音樂 | 後搖PostR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