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國脫歐,哪些城市可能取代倫敦成為新的歐洲金融中心?
早上一覺醒來,好大一隻黑天鵝!
Brexit居然成真了。昨夜入眠的時候看到的新聞還都是在強烈暗示Bremain,匯市和股市也在此刺激下突飛猛進,沒想到早上一起來畫風突轉,留下了一臉懵逼的分析師們……
首先這個問題應該加個時間限制,比如「未來5-10年內,哪些城市可能取代倫敦成為歐洲金融中心」,這樣會回答起來就會方便些。說說30年前哪個中國人能想到中國的經濟體量能躍居世界第二(房價躍居世界第一)呢?
試著回答下這個問題:未來5-10年內,那座城市有可能取代倫敦成為歐洲金融中心?
答案是沒有,倫敦依然是世界以及歐洲金融中心。
我們來做個排除法,把最有希望的候選對象一一列出:
1.
巴黎(法國)
2.
盧森堡(盧森堡)
3.
法蘭克福(德國)
4.
蘇黎世(瑞士)
還有人提到過日內瓦(瑞士)和布魯塞爾(比利時),因為這兩座城市的金融根基約等於零,更多作用是政治層面的,我略過不提了。
有高票回答提到了盧森堡,我先來反對下。許多基金在盧森堡設點這不假,但是基本上都是銷售業務,真正的資產管理業務仍然是留在本國。許多私行在盧森堡設點也沒錯,但目的是你懂的。因為盧森堡作為傳統的離岸金融中心,金融監管力度一直很小,可以幫助客戶開展很多你自己用腦洞去想像的業務。如果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金融中心,勢必要提升監管力度,然而這與盧森堡的整個金融政策是相違背的。同理可推,蘇黎世也不具有成為歐洲金額中心的條件。排除2和4。
下面來談談我「大」巴黎。首先高票答案說得好,巴黎的金融氛圍確實不濃,尤其是跟倫敦比起來簡直差了天遠。但高票答案提到了語言問題,這點我不能同意,其實法國人的英語基礎沒那麼差,金融從業者的水平更是不賴。別看人家說的是法式英語,但在遣詞造句上毫無壓力,因此我不認為語言會造成本質上的麻煩(我周圍的歐洲同學基本上是雙語或者三語)。我認為真正阻礙巴黎取代倫敦因素在於兩點:一,德法關係和歐盟勢力劃分的政治問題(這點太複雜,簡單說就是德國肯定不樂意);二,法國用人制度問題。
(覺得啰嗦可以跳過這一段)第二個可以好好談談,前段時間法國勞動法改革為什麼吵得那麼凶啊?還不是因為動了某些「勞動者」的既得利益嘛!這次法國勞動法改革的中心思想就是:給予企業更大的自由裁員權力。什麼?!企業還沒裁員的權利?不好意思,在這個西方資本主義大國,某些方面搞得比社會主義更加共產主義。法國現行勞動法規定,企業要裁員必須是因為該員工犯有重大錯誤,企業不得單純因經濟原因裁員(大意)。所有,如果企業想通過裁員削減成本提高利潤,不好意思,不行,違反法律。要證明員工有重大過錯,勞動仲裁見!因此,在與員工簽訂了CDI(無限期合同)之後,員工就真的算是拿了鐵飯碗。要裁我?好啊,給錢,大筆大筆離職補償金,要不就去工會和仲裁庭鬧死。這成本之大,很多企業寧願養著閑人也不願流血裁掉。所以老一輩不退混日子,年輕一輩進不去失業率高,經濟怎麼上的去?所以才有年輕的勞動部長和總理力排眾議動用憲法條款強制通過了法案(暫時)。但法國工會也不是吃素的,前幾天排了600輛大巴把全國各地的反對者拉到巴黎遊行,弄得烏煙瘴氣水泄不通。
扯遠了,為什麼這點會對巴黎成為金融中心有很大的影響呢?因為金融業是一個講究流動性的行業。不光是資本的流動性,也要人才的流動性。跳槽當然可以,但老闆覺得你不行的時候也有解僱你的權利。如果解僱成本太高,那麼老闆招人勢必要權衡思量。這對於成本對於金融業來說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排除1。
法蘭克福是座很有意思的城市,很多人聽名字可能會覺得這是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很多人聽名字會覺得是德國城市)。歐洲央行,德國銀行,德國商業銀行,法蘭克福證交所等總部都坐落於此,號稱歐盟的「經濟首都」。不但如此,法蘭克福地理優勢十分明顯,坐落於德法交界處(更正:不算交界,還是有點距離的),可謂西歐正中。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法蘭克福機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機場之一。我曾經去過法蘭克福一次,對這座城市印象很好。居民基本上都會德英雙語。唯一的問題在於其金融體量較倫敦相比還是太小(甚至比不上巴黎)。如果歐盟有心,英倫無力,那麼10-20年內法蘭克福是歐洲大陸上最有可能取代倫敦成為世界和歐洲的新金融中心。但5-10年還是比較懸。
個人總結:5-10年內,在慣性下倫敦還是會保持世界和歐洲金融中心的位置。如果英國不能在脫歐後浴火重生(先擺平蘇格蘭脫英回歐),那麼倫敦世界金融之都的位置會很懸。
不過預測未來這個事情嘛,都是見風使舵,你看看華爾街那群最頂尖的分析師們連第二天公投的結果都預測不準,我在這裡扯扯也只是拋磚引玉,大家看著開心就好。說不定歐盟決定讓希臘好好表現把雅典定為金融之都呢?哈哈哈哈哈哈哈……
個人認為倫敦的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一時半會兒還難以被取代,但是倫敦的地位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其他一些歐洲國家會因此受益。愛爾蘭的都柏林會是其中之一,主要原因包括語言、稅收、時區、位置、管理水平等等,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在都柏林布局。
另外,昨天德國的主流媒體《法蘭克福彙報》昨天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獲勝者叫法蘭克福」(Der Gewinner hei?t Frankfurt) Der Gewinner nach dem Brexit hei??t Frankfurt,文章認為,英國脫歐之後,未來五年預計會有至少10000個工作崗位從倫敦轉移到德國的法蘭克福,這座德國的金融中心會因此受益。其中最有可能轉移到法蘭克福的金融領域是證券和金融衍生品。法蘭克福的優勢在於是歐洲央行的所在地,擁有眾多金融機構,基礎設施良好,而且有大量金融市場專業人才,背後還有德國較為穩定的宏觀經濟水平做支持。
德意志銀行的CEO、英國人John Cryan認為, 許多在倫敦的國際大銀行都不得不把部分業務遷出倫敦,比如涉及歐元區國家的國債交易在非歐盟國家的英國(即使它以前也不是歐元國家)就會變得不夠便利。
預計有40%的在倫敦的非英國銀行要把部分業務向外轉移,其中一些很有可能會把總部轉移到法蘭克福或者巴黎。文章也提到,巴黎的金融業也會因為英國脫歐而獲益,比如滙豐銀行可能會把五分之一的資本市場業務的約1000個崗位從倫敦轉移到巴黎。高盛歐洲區負責人幾年前曾表示,如果英國退出歐盟,那麼他們肯定會把一部分資源投放到法蘭克福。
所以,歐洲退出歐盟之後,倫敦的歐洲金融中心地位短時間內還是不會被取代的,但其優勢會受到一定削弱,其他一些歐洲金融城市會因此獲益,比如都柏林、法蘭克福、巴黎、盧森堡。盧森堡。
1.其實現在很多私人銀行,基金,後台都在盧森堡。
eg. UBS,CS,JPM,DB, HSBC,Nomura, State Street, BNP,SG。中國幾乎所有銀行都把盧森堡當歐洲區總部,Amazon總部也在盧森堡。雖然現在業務上基本上沒有前台部門,和倫敦不重疊,但不代表將來沒有。
2.脫歐派主要是失業角度和外國工作者角度,脫歐後估計非英國籍就業限制會加大(現在是歐盟成員只需要申請工作證明)。但是盧森堡還是歐盟區,可以隨意就業。
城市可以沒有產業,但要離產業近。但是如果一個地方沒有人才,那真的是無以為繼。
3.靠近德國法國,國際化程度高,工作語言英語。
4.巴黎的金融業一直發展一般,法蘭克福號稱德國的金融中心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能發展起來。
其實語言是很大問題,很多號稱多國語言的歐洲人實際水平並不能達到任何一門語言C1(歐標)的水平,也就是無法用於工作。
而且德法撐起了整個歐盟,偏頗哪個都有風險。
5. 英國退歐但是對歐盟的衝擊不會有很多幸災樂禍的人說的這麼大。歐洲仍然撐得住。
一個是,尤其是歐洲小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這些,他們真的全是「歐洲人」概念。就算是德法,頂多抱怨下治安,並且抱著自己是歐洲支柱的想法,也對歐盟感情很深。(當然我接觸到的不代表全部,畢竟他們不會被外國勞工搶走工作)
第二個,歐洲經濟在走下坡,但是未來起碼還有很長時期,還可以活得不錯。還有很多品牌等著資本收購(強國不僅有大媽)被推廣,尤其是innovation design這類。
---------
1.說Zurich的,瑞士條件上很好,但是瑞士對外國人更加工作不友好,還分成了德語法語區。
2.短時間內倫敦是不可能被取代的。但是其實還是有影響,看政策怎麼變化,我記得GS從脫歐消息一出來就開始各種發言說英國不能退。畢竟倫敦有一個很大的作用是,歐洲市場的跳板。
倫敦從來就不是因為歐洲而當世界金融中心的啊。。。
歐洲城市不可能,因為勞動法過度保護懶漢。這對競爭激烈的金融業是災難。唯一有可能分走倫敦業務的城市是都柏林和貝爾法斯特還有紐約。但是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身份很難被撼動啊。
沒有,因為:
1. 英語
2. 格林威治 (跨大西洋和太平洋交易時間的中心時區)
3. 開曼群島
4.5.6.7.8.9.10. 英語
題外話,知乎上這一群的英國藥丸黨是怎麼回事?
英國只是離開歐盟,又不是離開歐洲,倫敦難道是因為英國加入歐盟才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的?
什麼巴黎法蘭克福盧森堡都是扯,如果這些城市可以那我大米蘭為什麼不可以?
米蘭不光有各大金融巨頭的豪宅和情婦,還有全意證券交易所,米蘭證券交易所,義大利商業銀行,義大利信貸銀行及倫巴第儲蓄銀行。除此以外,還有130家各類銀行、900家銀行分支機構、46家外國銀行分行(包括中行和工行)在此營業。還有我大Bocconi,Bicocca及其旗下多家金融研究機構,還有尊敬的馬里奧·蒙蒂等一大票歐洲知名經濟學家和歐盟執委。
每個歐洲的國際大都會都有一萬個理由成為新的金融中心,卻也有一萬個理由不能替代倫敦。不要用中國的思維來思考歐洲問題,汴梁被佔了才需要有臨安作為首都,倫敦只是不在歐盟了,又不是沉進海里去了。
猶記得當初TPP的時候,家裡還問我會不會被強制遣返或者勒令回國。我爹就差沒有沒有正氣浩然的喊一聲,辮子不能剪,別的都可以商量。然而,現在雲淡風輕。哪有過不去的坎,哪有你死我活的不解結,二十一世紀了,大家坐下來聊嘛,總能聊過去的。
英國退出歐盟會有哪些潛在的經濟收益?為什麼有的群體支持退歐?
今天倫敦人民是受害者。
英國人民昨天通過公投決定退歐。對英國來說,這絕對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這麼多英國民眾選擇脫歐,政府也尊重了他們離開歐盟的民主意志。勇敢去實現吧。
可是很多倫敦人真沒有贊同這個公投的結果。
倫敦總體1300萬人,60%多是支持留歐。
倫敦市中心的700萬人,80%左右支持留歐。
他們的聲音被英格蘭其它地區的人遮蓋住了。
媒體說英國公投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分歧。也有很多媒體說是大學生和非大學生的分歧。
因為從公布的數據地圖來看,整個英國的年輕人和大學生,大多都是傾向於留歐。
但是我在媒體報導上也看到了那麼多的倫敦老年人因為這個公投結果在流淚,在發抖,在抱怨。
所以分歧除了教育程度和年齡的差距,也有地區之間的分歧。
早上去樓下街上買吃的,發現大家都很沉默很鬱悶的樣子。各種委屈的表情。
後來看新聞,有幾個年輕人被採訪。他們也納悶憤怒。
好多都說自己的歐洲身份歸屬感被英格蘭人徹底毀滅了。
(所以自己感覺稍微好了一些。至少不止我一個人是這麼想的)
---
幾個小時前,一個倫敦小夥子居然發了新的政治請願書。
讓倫敦獨立,然後加入歐盟。
截圖:
大概翻譯一下:
大概翻譯一下:
---
倫敦是國際大都市,我們希望倫敦一直都屬於歐洲核心。
說白了,英國其它地方不是這麼想的。每次投票,都是英格蘭跟倫敦對立,互相攻擊。
還不如讓我們徹底分手,讓倫敦人去投靠他們在歐洲大陸的朋友吧。
這次請願書的目標,就是要求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公開宣布倫敦的獨立,並且申請加入歐盟,加入申根區(加入歐元區以後再考慮)。
薩迪克市長兄弟,你難道不想成為薩迪克總統嗎?我們努力實現!
---
這請願書,僅僅在今天下午的三個小時,就已經有七八萬人簽署。每過十分鐘又漲兩千人左右。
估計過幾天達到幾百萬都是有可能的。畢竟倫敦有接近一千萬人都希望留歐。
---
如果倫敦能夠有一天獨立了,那也是歐洲的強國之一。
倫敦的人口,比歐盟中的21個成員國大。
經濟方面,比歐盟中的23個成員國大。
(大概只有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倫敦更大)
說實話,倫敦人均GDP也能做到歐盟第一了。大約七萬歐元。
雖然倫敦面積小,但是總比新加坡強很多吧。完全能扮演歐洲金融中心的角色。
也許只能這樣獨立,倫敦才可以繼續維持它現在的角色。
倫敦外來人口(出生在其它國家的人口)接近70%。
不管走到哪裡,都能看到世界各地的人。
印度中國芬蘭德國古巴美國伊朗巴基斯坦剛果埃及紐西蘭各個國家的人都有很多。
人口國際化全球化,也是倫敦獨立最大的優勢之一。
這或許是和英格蘭其它很多地區有分歧問題的根本原因。
開放和閉塞,接納和排斥,這些矛盾很大。
---
今晚相關報道:
---
---
好吧,這些獨立的聲音會越來越大。這一切都從此開始了。
這才是很多倫敦人想發出的聲音。
仔細想一想倫敦獨立確實也不太現實。至少需要時間。
但是這個問題不會消失的。會一直有這個矛盾問題。
現在保守黨和工黨都正在瓦解。(共黨領導科爾斌也被要求下台)。他們未來很不確定。
倫敦人需要新的屬於自己的黨派。這種黨派在下面兩年很可能會出現。
特別是很多年輕人,現在都在很憤怒鬱悶的情緒。感覺已經沒有可以代表自己群體的政治家了。
這是新崛起的力量,很大的力量。
需要一些時間來尋找新的的領導,建立新的的黨派。老黨派真要完了。
慢慢來吧。
重點是希望讓大家明白。這次公投結果倫敦人民很無奈。
倫敦人也大都是親近歐盟的。大家很努力去投票了可是還是脫歐了。
---
補充:這個情況不僅僅是倫敦。
現在蘇格蘭和倫敦一樣,吼獨立。
退歐完全不是他們的想法。蘇格蘭一整片都是在支持留歐。
所以蘇格蘭這幾年會一直鬧獨立,很可能有一天就獨立成功了。
蘇格蘭獨立運動有幾百年歷史,獨立更容易行得通。
而倫敦獨立其實才開始第一天。
另外今天還有來自北方(約克周圍)的獨立請願書,也快到十萬票了。
他們說如果蘇格蘭獨立了以後,也必須追求自己的獨立。
北愛爾蘭今天也出大事了。一大批人都申請愛爾蘭護照。
很快也要獨立,或跟愛爾蘭合併。好吧!
---
更新:請願書以及類似的已經接近兩百萬簽名。一直在長。
---
---
回復一些蠻有趣的評論:
我認為這個精英主義的說法完全不合適。
我們並不會標榜自己是倫敦精英。也希望你們不要亂扣帽子在我們頭上。
這個倫敦獨立運動的提倡者,和我一樣,只是一個倫敦普通青年。
我們的想法,是大多數在倫敦生活的普通年輕人的想法。
看看(全英國的調查):
退歐勢力明明是老人,很多連高中都沒上過。你要讓這群人決定英國的未來?
退歐勢力明明是老人,很多連高中都沒上過。你要讓這群人決定英國的未來?
倫敦年輕人多,畢業生也那麼多。那不叫精英!!他們做的選擇,也不叫精英選擇。
暈,有房子有財產的往往是那些老人。他們也是傳統權利很大的群體。
現在退歐了,英國房價大概要跌20%。老人們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唉
倫敦獨立不獨立,重點是年輕人必須得到說話權。每一代比前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每一代比前一代更與時俱進,更理解當前的世界。可是他們被忽略了,不可容忍。
你們仔細想一想,去理解這些數據到底在說什麼。年輕人和倫敦人喜歡歐盟,歡迎移民,那都是因為他們接觸的外國人多呀。他們更了解英國的國際地位。早就形成一種老人理解不了的國際身份!
你可以說年輕人和大學生自私(他們確實擔心自己的事)。
但是二三十年以後,那些主張退歐的老人都不在世了。
你們覺得誰更有資格決定英國的未來呢?年輕人要承受那些人的選擇嗎?
---
還有人說倫敦相當於中國的北京。倫敦的財富都建立在英格蘭其它地區的苦難上。說英國政府讓倫敦先富起來了,應該配合讓英國其它地區追上。說現在倫敦想獨立是很傲慢的,背叛了鄉下人什麼的?
暈,請不要以中國思維中國政治來分析英國。
倫敦跟英格蘭的差距有幾百年歷史。地區之間的差距比例也沒有中國那麼誇張(倫敦和其它地區的差距大概多了一倍而已)。各地發展速度一直以來都差不多。
倫敦哪裡傲慢,哪裡想背叛?
捐錢給歐洲什麼的,或者捐錢給英國,那也是倫敦人的代表性價值觀之一啊。持續了幾百年。
之前養著其它地區,之後也會是這樣的。只是不要逼迫為難倫敦人去跟著脫歐。
再說,倫敦不依賴英國;更依賴的是整個歐洲。類似新加坡。
倫敦一直需要那麼多歐洲各地的人才,資源。
歐洲來投資倫敦,倫敦去投資歐洲。倫敦眼中的市場是歐洲而不是英國。
倫敦的那些服務業,那也都是把服務出口給整個歐洲。那麼多公司的歐洲總部都設立在倫敦。
如果英國脫歐鎖國;很容易讓倫敦破產了,加上把倫敦的外國勞動力都趕走了什麼的。真的很慘。
倫敦再次發生危機,遇難的是整個歐洲,包括英國自己。很多英國老年人都沒思考過。
---
昨天寫的回答,如何評價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最終脫歐這個結果? - 李軼睿的回答
------分割線-----
Shoenduoleberg
想多了吧
浪登還是那個浪登,又不是一次兩次了,只有common law適合金融的浪子特性和狼子野心。
別的不行,法國-德國的民法典,從桌子上掉下來,都能砸斷腿,不適合金融業拔屌無情的特點;西班牙義大利,他們說的話只適合約炮。都柏林
歐盟的麻煩還沒完,過陣子就會反應過來,脫離歐盟的英國才是歐洲各國資本最好的避風港,而不用找美元,日元。
沒有一個城市可以取代倫敦的歐洲第一金融中心。
歐洲的經濟結構分工可以說成:德國提供技術,法國提供奢侈品,英國提供資金。
任何一方妄想取代另一方,都是徒勞的。
1、現實:歐洲大陸的大企業融資,不論是銀團貸款,還是發行債券,沒有倫敦的機構參與,是不可想像的。歐洲大陸的大型上市企業開capital day投資溝通會,往往一半多的人從倫敦飛來。
2、法律體系:英國的英美法系,是慣例法,有助於金融業務的發展。德國和法國是大陸法,在金融中心的支持系統——法律體系方面,有先天不足。
3、媒體有些誇大其詞:
倫敦在金融方面的優勢,德國和法國也在受益,德國和法國支持、認定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
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對歐業務是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脫歐以後,倫敦對於歐洲的金融業務,需要部分調整,為其他國家帶來機會。是部分轉移,不是歐洲業務整體轉移。
金融對於英國和歐洲大陸都至關重要,在公投脫歐以後的雙邊談判中,金融行業會保持特殊地位,同貨物貿易相區別。
4、歐陸受益最大城市可能是:
法蘭克福,歐洲央行所在地,歐洲第一經濟大國的金融中心;同倫敦巴黎同為歐洲金融中心前三。
巴黎,歐洲金融中心之一;同倫敦法蘭克福同為歐洲金融中心前三。
瑞士,世界離岸金融中心;
盧森堡,銀行中心和信託中心;正在崛起的人民幣業務中心之一;
荷蘭,荷蘭的金融方式不是銀行式的,而是公司金融,海外投資通過荷蘭做為平台和門戶,來管理在歐洲大陸的投資。
米蘭,歐洲的債券業務中心之一。
愛爾蘭,歐洲簿記業務中心之一。國際機構也有必要在愛爾蘭設立或擴大簿記中心,管理對歐業務。
但是,倫敦金融城的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地位無可撼動。
你在金融行業所碰到的難題、所想到的創新,幾乎全部都可以在倫敦金融城找到答案,找到交易對手。
伊斯坦布爾
不讓倫敦當歐洲金融城是吧?伊斯蘭國喜聞樂見,準備繼續在巴黎或其他歐盟金融城用炸彈放煙火慶祝。
首先同意金融城的影響不會短期受影響。
其次,主要是要了解一下為什麼世界金融中心一直是倫敦和紐約獨佔鰲頭。紐約佔據美國經濟,這個容易理解。但為什麼一直都是倫敦?大家注意,在所有英文媒體說到the city,倫敦金融城,不是指倫敦市,而是倫敦市裡的城中城。歷史原因形成的一個類似獨立城邦的地段。這是倫敦金融發展的根本--英國政府王室實際上在法理上沒有統治權。有點像國民政府初年唯獨沒有顛覆的溥儀皇室統治的故宮,而其在發展權力上更象以前上海租界(所以他們要求租界權什麼的都是有傳統的,老家就是這麼乾的),所以整個歐洲的金融業,唯有位於倫敦的「金融城」「the city」的如此欣欣向榮。在保障了不受任何地方政權管轄的自由之下後,就開始滲透,通過對政府的操縱來駕駛著英國這艘船為他們服務,而英國也很樂意,享受金融城帶來的政治經濟利益。這就有一個問題,金融城裡的人是希望留還是脫。英國媒體一直認為歐盟肯定是堅持不下去了,而英國是肯定要在他陷落前高位套現逃離的(銀行家本質),但大家都估計大致發生時間在兩三年後。這次脫歐肯定是不成的。結果,傻眼了。
那話說回來了,既然必然要脫,他們怎麼沒有B計劃呢?不是沒有,是沒有成熟起來。
什麼是B計劃?
1)亞投行。誰要是節目上說英國加入是頭腦熱,愛上了中國,和美國鬧彆扭,你最好以後就拉黑吧,快不要聽他們忽悠了。
2)英聯邦四國護照免簽。解決移民,勞動力,市場問題。
下回續....
繼續上次的叨叨
居2017年11月,在英國脫歐進程緩慢的最新消息,倫敦金融城的各大銀行,為了未來繼續腳踩兩隻船,牆頭兩面做生意,肯定要考慮如果脫歐了,如何保有歐洲營業執照的問題。
歐洲各國各地,光語言一項,就都不符合金融服務這隻嬌貴蘭花的生長環境要求。
英國雖然脫歐了,但應該脫的是歐盟吧?不是歐洲吧?地理位置上還應該是在歐洲吧,所以應該還是可以保留歐洲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吧?
難道英國脫歐了,別的歐盟國家就會斷絕與倫敦的經濟/金融往來?說不過去吧?
這個問題問的好沒水平。不是很懂你們德吹:
http://www.dw.com/zh/%E5%BE%B7%E9%93%B6%E4%B8%8B%E4%B8%80%E4%B8%AA%E9%9B%B7%E6%9B%BC%E5%85%84%E5%BC%9F/a-19045038
反正我是不看好法蘭克福,巴黎和蘇黎世絕對比法蘭克福有潛力
我覺得你們要自己申請一個德意志銀行的賬戶,才能理解德意志銀行有多傻逼。
PS:銀行卡的密碼不能當場給我,必須寄信給我,寄信就寄信吧,尼瑪寄丟了,我都結束學習要回中國的前一天才收到。這銀行的效率也是沒誰了。
脫歐不是意味著英國或者倫敦的衰落,反而可能是一次重生。正是因為歐洲近年一體化出現的債務危機、恐怖襲擊、難民潮等問題影響民眾對歐盟的態度,英國以此圖求更大程度的自主和經濟發展。
誠然,短期益處甚微,長期可能給帶來更多的經濟麻煩。但是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全球經濟的多極發展以及資源的重新組合,會讓英國脫離歐盟後更加積極的尋求中國等其他貿易夥伴來替代歐盟,倫敦依然會是歐洲乃至全球經濟的重要一站。恰恰相反,脫歐之後的倫敦才不會被歐陸城市取代,法蘭克福失去倫敦這個夥伴後也就是一座三線破城,順帶接收幾個難民罷。
倫敦無論在不在歐盟,都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鎊也從未一體化過,剛脫歐可能有所不適,但兩個月之後就舞照跳,馬照跑。
反倒是難民之母默克爾要留心點,經濟越來越差,難民不願工作+吃福利+搞恐怖襲擊,你的朋友卡梅倫今天中午才引咎辭職,你待在德國總理府的時間不長矣。
倫敦還會是金融中心,但法蘭克福,紐約,都柏林都是候選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
那些說紐約不在歐洲的。。。紐約也是拉美金融中心。
推薦閱讀:
※為什麼個人隱私如此重要?
※今日頭條是否存在收集用戶數據的行為?
※特朗普反對全球化並且要把製造業移回美國能否成功?
※天津濱海新區爆炸後會對天津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蘭州新區的發展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