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韓國還有哪些情境下仍然使用漢字?

看韓國的影視劇,有時會發現在特定的場合會用到中文,比如葬禮靈堂門口會掛「謹吊」字樣,所以想了解現在的韓國受以前的中國文化,文字等影響有哪些,又有多少仍在持續


不請自來!
以我在韓國生活這麼些年的生活經歷簡單總結一下這個問題。
1. 人名。絕大多數韓國人的人名都是按照漢字的含義來取的。例如???即宋仲基。但現在也出現了少部分韓國人的名字不按照漢字來取的情況,例如張娜拉的名字???.顯然就不是。韓國人幾乎都可以熟練的寫出自己的漢字名字。有些正式的場合漢字名字是需要提供的,例如身份證,戶口本,入職申請書等。

2. 地名。包括河流,山川,島嶼,城市,街道,地鐵站,大學,部分建築物等。舉例來說,??(漢江),???(漢拿山), ???(汝矣島),?????(釜山廣域市),????(國會大路) ,????(鷺梁津站),?????(延世大學校),?? ??(大河大廈).。在地鐵站,火車站,城市的介紹中,經常能看到在相關的韓語地名之後附有漢字,這些漢字與其說是中文翻譯,不如說是這些地名的漢字詞。因為他們都是以繁體字的形式給出,並且很多保留了韓式漢字的用法和特徵。當然也有一些地名並沒有使用漢字,例如???(喜鵲山,??是韓語中喜鵲的固有詞的說法),???(se江站,這個真的不好翻譯,我留意到在該地鐵站使用的翻譯是:?江站,即迴避第一個非漢字詞的翻譯)

3. 成語。在韓國也有一些成語,雖然使用得不是那麼頻繁,但也是偶爾能見到,脫離了漢字,韓式成語的含義就無法解釋,例如: ????(口尙乳臭),????(奇想天外),????(路柳牆花),????(馬耳東風),????(面從腹背).

4. 還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簡易漢字,這些漢字幾乎所有人都認識,例如下圖菜單中的大,中,小,

再如辛拉麵包裝上的辛字

4.然後是各種正式場合中使用的漢字。例如婚禮,開業典禮,葬禮,頒獎禮等。但韓國人使用的祝詞較為單調。例如結婚,幾乎千篇一律的"祝結婚",開業則大都是「祝開業」,"祝發展"。一個可以很好展示韓國人在正式場合愛用漢字的例子就是前一段時間,AlphaGo和李世石圍棋人機大戰後,韓國棋院授予AlphaGo榮譽九段的證書。可以看到證書上大多數都是漢字。

5. 再就是韓語中大量使用的隱性漢字詞了。這寫漢字詞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及文字書寫中仍然大量使用,但因為韓國政府曾經刻意地去漢化,現在大量出現的漢字詞都僅以漢字的發音給出(相當於只標識這個漢字詞的韓式發音的拼音),需要了解這個詞之後,才能明白這是漢字詞。

有些漢字詞因為在韓語中太常用,有時候甚至都意識不到這是 漢字詞,例如男孩叫哥哥時會說?,這個詞其實是漢字詞"兄"。 弟弟??,其實是漢字詞(同生,即同一個母親生的),妹妹,???,是漢字詞(女同生)。而另一些漢字詞雖然韓語中還頻繁使用,但是漢字中已經成了生僻字,幾乎不再使用了。例如????是丟人,丟臉的意思,這裡的?? 即漢字詞「猖披」,但"猖披"這個詞在現代中文中幾乎已經不再使用了。

因為韓語是表音文字,只能標識發音,而漢字詞的比重有非常高,經常會有同一個韓語單詞,對應多個漢字詞的情況,例如?? 這個詞

  • 既可以是蘋果,漢字詞為「沙果」,
  • 亦可為道歉,漢字詞為"謝過"。

再如?? 這個詞

  • 既可以是"醫生",
  • 也可以是"義士"。

因為現在在韓國漢字教育的停滯和鬆懈,偶爾會導致一些誤會,例如很多中小學生,誤以為安重根的職業為醫生,這是因為在提到"??? ???"時既可以理解為"安重根醫生",也可以理解為"安重根義士"。

其實漢字詞在韓語中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一些比較高級的表達,複雜的文件,漢字詞占的比例更高,可以超過百分之六七十,例如法律相關文件等。但現在,這些漢字詞都以韓文拼寫的方式來書寫,只表達語音,隱匿在文章中,不像日語那麼明顯。

補充整理:
雖然韓語中的漢字詞很多,但也絕不像某些名族氣焰高漲的人所說的,韓語僅為漢語的注音文字,或者方言而已。韓語有自己獨立的語法和體系,雖然漢字詞多,固有詞和外來詞也很多,而且漢字詞的比重還在持續下降。韓語是一門完整,獨立而方便的語言,一般認為是屬於阿爾泰語系,或者孤立語系,學術上還沒有定論。韓語是拼讀和書寫非常科學而簡單的文字,在韓國幾乎沒有文盲,因為即使不上學也能識字。腦補一下中文如果沒有漢字,只有漢語拼音,雖然可能會少了不少味道,但估計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上不上學也都能「識字」。據我了解,韓國確實有一些項目在嘗試使用韓文的語音標註系統,幫助那些還沒有文字的語言實現書寫系統。如果這些項目成功推動的話,以後可能會出現某些語言長得和韓語一模一樣,但實際上是另一種語言的情況。

再補充一個小故事(節選自維基百科):
這是一次因為沒有標註漢字詞而導致的事故,並引了起較大損失。

2009年初,京釜線二期工程全長254.2 km的大丘-釜山區間,其中鋪軌已完成的96.6km區間內的15萬5千個無渣混凝土枕木(佔全區間35萬8千個的37%)中,有332個已發生嚴重龜裂。龜裂的部位是在混凝土枕木上「締結裝置」,在這個裝置里按規定是要放防水發泡的填充物,但韓文里的「防水」與「放水」的寫法均為「??」,又未用漢字區別,故施工公司理解錯了圖紙的意思,枕木里沒有加防水材料反而加了吸水材料,造成了全部15萬5千多根枕木成為次品而需要重新鋪設。

最後介紹一下我的微信公眾號:KrGuangbin 和微博:韓語小夥伴的微博
介紹分享我在韓國的所見所聞,了解韓國的歷史文化,風俗人情,學習韓語。
或者掃描以下二維碼。

http://weixin.qq.com/r/6jnL00rEahcVrQ6w92z4 (二維碼自動識別)

么么噠!

以上!
?????.


韓國現在漢字使用情況:
大韓民國國軍F15戰機上噴塗的漢字標語「枕戈待敵 刻骨延坪」
大韓民國國軍墻上噴塗的漢字標語「見敵必墜」

還有韓國憲法法院的logo上邊也是寫著大大的「憲」

還有進行傳統儀式上的祭文

部分標語

還有一些地名及歷史專著中
碑刻


在韓國看到的並不是中文,而是朝鮮漢字。

我所認識的大部分韓國朋友們,其住民登錄證(相當於國民身份證)上面都有其名字的漢字寫法。

在一些報章、電視新聞報道中,一些詞語或用漢字表示,或先用韓文表示,再通過括弧把相關詞語的漢字寫法加上。

因為不少韓文詞語都有多個相對應的漢字(如:「??」可以是「天命」,也可以是「闡明」),因此很多時候用漢字,是為了避免混淆。

以電視和報章新聞為例,標題里最為常見的幾個漢字是:

北 - 指北韓(朝鮮)
中 - 指中國
美 - 指美國
日 - 指日本
韓、南 - 指韓國
靑 - 指青瓦台(韓國總統府)


謝邀。

韓國不會使用中文的。那叫漢字。

在一些非常正規、嚴肅的活動依然使用漢字。什麼葬禮啊,竣工儀式啊等等。

除此之外,韓國的法律相關書籍還大量保有漢字詞,歷史書籍也需要用漢字標識地名、官職名、人名等等。


首先糾正一點,韓國電視劇中看到的漢字是「漢字」(??/Hanja),而非中文(Chinese/Mandarin),就像你看到「私は中國人です」這句日語,不能說它裡面包含了中文,而是包含了漢字。有人覺著我說中文≠漢字很奇怪,那請你思考下,漢語拼音是中文還是英文?(這個問題在回答的最後做了詳細說明)

好的,言歸正傳,先回答題主的問題。

十五世紀,為了解決朝鮮語固有字書寫問題,方便民間不認識漢字的百姓日常書寫交流,朝鮮世宗大王組織創造了朝鮮文字(諺文),這一點和當年中國大陸創造漢語拼音的初衷類似。但是直至朝鮮被日本佔領前,其官方文字依然為文言文,諺文僅在民間使用,而且當時在朝鮮社會上有這麼一種心態,就是會漢字的都是「高富帥」,是社會上層人士和知識分子,只有「矮窮矬」才會去使用諺文。

甲午戰爭後,朝鮮國內獨立意識高漲,一些民族主義分子主張脫離清帝國的從屬關係,包括文化上的影響,發動廢除漢字改用諺文的運動(諺文運動),但是諺文運動被後來的日本殖民統治者壓制了,使得漢字以日文的名義繼續在朝鮮半島苟延殘喘了半個世紀。

二戰獨立後,韓國民族主義者希望韓國徹底擺脫中日的文化影響,呼籲廢除漢字,完全使用朝鮮文字。1948年,韓國頒布了《諺文專屬用途法》,以前難登大雅之堂的諺文成了韓國官民共用的文字,從那時起,韓語和當今的日語一樣開始了漢諺混用時代(然而北朝鮮自1949年立國後,推行全面禁止使用漢字的政策,這一點與韓國鼓勵用諺文,但包容漢字的政策不同)。

通過韓國國內諺文專用派的長期鬥爭,韓國漢字逐漸式微,從韓國獨立後出生的一代開始就已經很難接觸到漢字了。

我們以不同年代的《朝鮮日報》來看看漢字在韓國的變遷:

1920年3月5日的朝鮮日報創刊號,看懂無任何壓力,基本上看不到一個諺文。

1948年7月18日的朝鮮日報,報道前一天簽署的大韓民國憲法(大韓民國憲法絕大部分也是用漢字書寫的)。

1950年6月26日的朝鮮日報,報道朝鮮25日清晨入侵韓國。

1950年6月28日的朝鮮日報號外,由於北朝鮮節節勝利並佔領了首都漢城,當天的朝鮮日報社被北朝鮮控制,畫風完全變了,可以看出當天的報紙也反映出了當時北朝鮮要求完全去漢字化(除了部分標題)的要求。

1960年4月26日朝鮮日報,報道李承晚因419運動宣布辭職下台。

1974年8月16日的朝鮮日報,報道朴正熙愛人,也就是朴槿惠母親陸英修遇刺身亡。可以看到有些標題已經開始看不懂了。

1980年3月1日朝鮮日報,報道金大中等政治犯被當局解除軟禁恢復公民權。

1987年6月30日朝鮮日報,報道盧泰愚迫於壓力宣布修憲,總統由間接選舉改為全民直選。

1994年7月10日朝鮮日報,報道金日成逝世和金正日接班。除了人名,已經基本上找不到多少漢字了。

2001年9月12日朝鮮日報,報道美國911事件,除了「美國」、「2棟」、「全軍」,其他全部是諺文。

2006年1月16日朝鮮日報,介紹台灣帥哥級政治人物馬英九(報紙上是這樣形容的),可以看到,雖然文中出現了「馬英九」、「湖南」、「衡山」、「呂秀蓮」、「蔣經國」等漢字,但是僅僅是放在括弧裡面,作為對前面諺文的一個補充。

2012年8月20日朝鮮日報,報道因釣魚島「國有化」導致的中國反日浪潮,可以看到整版新聞已經沒有一個漢字。

翻出韓國曆年來的報紙進行對比,你可以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韓文中漢字所佔比例越來越少了,到現在幾乎為零。

但是由於傳統韓文中仍有六成以上的文字為漢字詞,不可避免的出現多音字的現象,而朝鮮文字和漢語拼音一樣,無法區別同音字,所以即便是現在,在韓國國內很多場合依然不可避免的使用漢字。

1、姓名。
眾所周知,每一個韓國人都會有一個漢字名字,而人名往往是韓國人從小最先學會的漢字,因為這幾個漢字會伴隨一生。(對比朝鮮,由於金氏政權已經全面禁止使用漢字,所以朝鮮建國後出生的人只有諺文名字,也就是說只有讀音,沒有漢字名字,因此中日兩國對於1949年後出生的朝鮮人名只能進行音譯,無法準確用漢字直譯其名字,除非朝鮮官方公布其標準漢譯名,比如金正恩,在朝鮮沒有公布官方譯名之前,被翻譯成了金正雲、金正銀、金正恩多個版本,而他老婆也有李雪主、李雪柱、李雪珠、李雪洙多個版本。)

(韓國住民登錄證,來源論壇網友上傳)

2、單個專有詞
就像拼音一樣,只給你一個音節,很難猜到是什麼字,所以在韓國一些單個的專有詞會使用漢字,尤其是在標題中,簡明扼要,方便識別,比如國名簡稱:中、日、美、韓、北(北韓)。

(韓國電視新聞,來源新華網)

3、logo、商標
大概因為漢字外形更為美觀、剛勁,比起諺文更有美學意義,所以很多韓國企業和學校的logo中依然包含有漢字元素。當然,還有很多商標是在廢除漢字運動前就有的老字號,現今繼續保留。

(2014年前韓國國會會徽,由於諺文專用派反對,今中間的「國」已更改為諺文,來源維基百科,同理還有韓國憲法法院老版本標識中有個「憲」字)

(梨花女子大學校徽,來源梨大官網)

(高麗大學校徽,現已比較少使用了,來源高大官網)

(噴塗有大韓航空舊版banner的客機,來源維基媒體共享資源)

(朝鮮日報版頭,來源鳳凰網)

4、標語

(反對朝鮮核試驗的遊行標語,可以清晰認出裡面很多漢字,例如「北君主世習」、「北核實驗UN強力制裁」、「戰」等,來源20min.ch)

(刻有「枕戈待敵,刻骨延平」標語的韓軍F15戰鬥機,來源中評社)

(李明博登上韓日爭議島嶼並與「韓國領」碑文合影,來源中國日報)

5、對聯、匾額

(韓國春聯,竟然是白底黑字的,汗,來源國際在線)

(韓國漢諺混用的牌匾「首爾葯令市」,來源韓國之旅(4)--首爾游+藝術殿堂(2)。)

6、傳統活動
喜、喪活動和農曆節日中,韓國保留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經常可以看到大大的囍、弔、祝、祭、禮、春這些漢字,也不乏純漢字標語。

(盧武鉉葬禮)

(盧武鉉紀念網頁,來源盧武鉉個人網站截屏)

(韓國江陵端午祭,來源國際在線)

7、公路和鐵路標識
1998年,時任總統金大中指示韓國境內道路標誌和火車站、公車站等需標註漢字(很多中、日遊客到韓國誤以為是為了照顧他們)

(韓國國鐵正東津站外的「正東津驛」標識,來源維基媒體共享資源)

(韓國國鐵都羅山站標識,由於Seoul是韓語固有詞,所以只有諺文對應,沒有漢字對應,來源維基媒體共享資源)

(首爾地鐵江南站,來源維基媒體共享資源)

8、墓碑
這個就不放圖了,可以百度搜索。

9、書法作品
這個和中國大陸使用繁體字書寫書法原因一樣,不多寫了。

10、1948年以前的作品
比如古籍、雕刻、古迹等等,當然這個和現代韓國漢字的使用無關係,這就和已經完全廢除喃字的越南也有很多漢字書籍和古迹的意義一樣。

總的來說,相比朝鮮,韓國對於漢字的寬容度還算高,畢竟國內還有一部分漢字復興派極力去遊說政府和國會保留漢字,甚至還提出了學習現代日文「和漢混用」的主張,擴大漢字在韓文中的比例,但是由於漢字派領袖李在田的去世,加之韓國民主後,代表精英階層的總統權力縮小,代表平民階層的國會權力擴大,目前的形勢對韓國漢字十分不利。2005年,韓國全面禁止國家公文採用漢諺混寫,公交和公路中漢字標識也被取消,有些漢字標記甚至被改成了簡體中文和日文(即外文),僅剩下鐵路和首爾地鐵系統仍在繼續使用漢字進行標註,韓國國會logo中的漢字元素也在2014年被更改為諺文,漢字有從韓國本國文字變成外國文字的趨勢,甚至連漢語詞都有被固有詞和英語詞替代的危險。當然,雖然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但是用不用漢字都是韓國人的內政,只能給於尊重。


=====================================================

題主問了這個問題後,很多網友的答案中都善意的提醒了一句,韓國國語中所使用的漢字不能稱為中文,卻引起了很多爭論,這裡我說明下。

中文和漢字並不能混為一談,這是語言學公認的常識,就像英文並不等於就是拉丁文字俄文並不等於西里爾文字一樣。當然,有人無法區別中文和漢字的區別也可以理解,很多會誤以為中文=中國的文字=漢字,這也情有可原,就像外國人以為中國人就是漢人,少數民族不是Chinese一樣。所以有必要解釋下。

中文是中國人使用的語言文字,狹義為現代標準漢語(Chinese/Mandarin),廣義包括古漢語、各類方言文字以及中國境內其他民族使用的語言文字(languages of China)。我們一般都是指的狹義的中文。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漢字雖是中原漢族發明的文字,也是現代中文最主流的書寫系統,但其本質還是書寫系統,只是某種語言的書面表現形式,類似於拉丁字母、希臘字母、阿拉伯字母等。而且其實漢字並不是中文的唯一書寫系統,中文還可以使用拉丁文(漢語拼音、白話字)、阿拉伯文(小兒經)、西里爾文(東干文)等文字來書寫。而同樣,漢字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被其他語言所借用,甚至至今也是其他語言的書寫系統之一,例如朝鮮文、日文、越南文、琉球文、壯文、白文、鮮卑文……
同時,漢字有一個和其他文字不具備的功能,就是表意,漢字在被其他民族(國家)借用以後,有的繼續保留了古漢語的原意,所以我們可以不用藉助翻譯,也能看懂或者猜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直接從韓、日、越等國的漢字文獻中直接猜到一段話的大致意思。
其實,漢字作為外民族的書寫系統之一,和在漢族一樣,也經歷了百千年的蓬勃發展,朝鮮、越南、日本甚至於壯族、白族也根據「六書」的特點創造了本民族特有的漢字和詞語,有的甚至反過來還被漢語所吸收,例如日本眾多新字體被簡體字所吸收,日語中的人民、民主、共和國、共產主義、經濟學等詞語也被中文所吸收。試想,如果按照這裡面某些網友的邏輯,韓國國名「大韓民國」四個字是中文是中文的話,那我們的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豈不成了日文?!

以上說的是能夠被我們理解的漢字,同樣外民族也有很多與古今漢語意思不同的漢字,例如日語中的大丈夫、新聞、手紙、節目等等(原諒我偷懶就不換輸入法了直接用簡體字寫),雖然表面上每個字我們都認識,但是如不經過翻譯,很難猜出其中的意思,還能說這些都是中文嗎?

所以說用漢字書寫的外國語,即便我們很容易從字面上理解出意思,也不等於它就是中文。同樣,用拉丁字母書寫的漢語拼音,用阿拉伯字母書寫的小兒經,即便中間沒有一個漢字,但是它仍然是中文,並不是英語,也不是阿拉伯語。

眾所周知,毛澤東在世時極力推進漢語拼音化,而他也講過漢語拼音化並不是要革漢語的命,而是要用拼音文字(拉丁文或西里爾文)來代替書寫較為麻煩的方塊字。假設,他的願望實現了,漢字在中國不存在了,我們的書面語全部改成拉丁文或者西里爾文,那你能說中文也沒有了嗎?

綜上其實可以得出另外一個結論,其實判定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關鍵是看音、看意,而不是看型。

=====================================================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個問題有很多韓國人或者朝鮮族的朋友參與回答或評論,說心裡話,我也很討厭一些韓國人整天鼓吹啥都是他們發明的說法,但是那畢竟是一部分人(其實中國也不乏有磚家叫獸沒事就愛考證女媧是哪裡人、神農是哪裡人、孟姜女是哪裡人,甚至很多省市搶來搶去鬧的不可開交),我覺得知乎應該是好好討論問題的地方,而不是發泄對他國不滿情緒的地方(非要發泄移步「X度貼吧」、「XX論壇」),如果有異議,可以提出討論,但是請以理服人,注意素質,別罵了別人,髒的卻是自己。


名片...上張圖吧,一個韓國哥們給我的他爸爸的名片,把我驚呆了...一個韓文都沒有
背面是英文,開始我以為是發給中國人看的?他說這個就是他在韓國正常用的名片。

左面那堆數字是我在給車票打日期的那個機器上打著玩的...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新聞標題
上圖是一個當日閱讀量最大的新聞榜
有漢字的一般都是政治,經濟相關的

選了一個進去

標題的意思就是
關於THAAD(戰區高空防禦系統)韓中矛盾暴露···對中外交處十字路口
(翻譯的不好,見諒)


偏個題
那些說區分漢字中文意義不大的:
漢字是指一個書寫體系,地位上等同於「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阿拉伯字母」。英語也用拉丁字母難道能叫拉丁文?非洲大半原住民語言用拉丁字母拼寫也叫拉丁文?
中文指的是漢語以文字書寫的形式,無論用漢字用漢語拼音,或者用加拿大原住民音節文字來拼,它都是中文。這是按照其反應的語言來定義的而不是以何種符號書寫
以上


無意看到這篇帖子以及種種評論,覺得如鯁在喉,特意註冊了賬號來發言。

中文包含了漢字,

中文≠漢字,中文≧漢字,

漢字=中文字元,

所以把漢字稱為中文也並無不可,那些說漢字(中文字元)不是中文的,正是白馬非馬之謬論的現代版。


朝鮮語、日語再怎麼借用,他還是中國漢字。


有人說那拼音是英文嗎?拼音也是中文的一部分,沒人否認拼音借用了英文字母(西文字母都是從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而日,朝等則都是直接借用的純正的中國漢字,只不過有些詞的排列組合可能不同,不過這更多是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區別),所以也請不要偷換概念,我們沒否認借用了英文字母,那借用了中文字元的也沒必要遮遮掩掩,說漢字不是中文,只能說漢字不完全等同於中文,中文包含了漢字,中文≠漢字,中文≧漢字。


漢字是屬於中國人民的,不是亞洲人民的,亞洲人民非要借用,本著親善友好,中國人民也就不追究了,但是要始終記著是借的,別用著用著以為是自己的了。


關於「共和國」之類迴流的詞語是日語還是中文,共和國三個字都是純正中國漢字,日本人不過是排列組合造了個詞而已,字還是中國漢字,如果寫成假名きょうわこく,可以勉強說是純日語,為什麼說勉強呢,沒學過日語的同學可以百度下音讀,訓讀的區別,共和國三個字連在一起是音讀,也就是日本人說的唐音,吳音,也是從漢語讀音演化的。那我國現在沒有引用日語的讀音,沒有引用日語的假名,只不過引用了我們借用給日本的中國漢字,那當然肯定還是中文啊。

最簡單的區別方法,如果漢字不是獨屬於中國的,南北朝鮮幹嘛要禁用漢字?日本右翼為何一直要去漢字化?就是要去除自身的中華印記。

不過我倒始終希望南北朝鮮一直禁用漢字,日本快些廢除漢字,此乃中華之幸矣。


懟日本的時候


關於清朝與朝鮮之間的改正。

高麗王派大將李成桂帥兵攻打明朝。李成桂拒絕出兵,發動兵變,1392年自立為王,定國號「朝鮮」,史稱李氏朝鮮(李姓也由此成為朝鮮和韓國一個大姓)。1591年,曰本入侵朝鮮,明出兵援助,擊敗曰軍。從此,朝鮮和明朝進入蜜月時期。

1618年,朝鮮出兵援助明朝同後金作戰,由此得罪了後金,1636年,清軍滅掉朝鮮,朝鮮成為了清朝的屬國。

清朝末年,曰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勝,成為了朝鮮新的保護國。1897年,朝鮮皇帝高宗在俄羅斯支持下宣布獨立,脫離曰本控制,改國號為「韓國」,從此,朝鮮變成了韓國。

——————————————以下為原答案——————————————————————


在幾乎所有正式場合都會使用。

雖然在情感上不是很接受,但是朝鮮使用的所謂「漢字」在寫法和用法上確實或多或少和中國人使用的中文有些區別,我玩過古錢幣收藏,古代朝鮮貨幣也是圓形方孔也是什麼什麼通寶,但是個別字體寫法與中國確實不同,深究來說差別並不大,但是不同就是不同。在這方面我個人並不覺得和國際友人撕破臉有什麼值得的,就像是日語的片假名雖然和中文很像,很多時候也會出現中國字,但是到底他們並不懂中文,也不知道這個字在中文裡的用法,只知道在日語里這個字怎麼用,所以這種問題我覺得實在沒必要深究,各自發展就是了,最後是分是合,你我說了都不算。

順便科普一下關於朝鮮附屬國的問題,朝鮮在明朝的時候確實是中國的附屬國,就現在來看並沒有獨立的主權,到了清朝時期就算斷了,而且因為滅掉了宗主國的緣故,朝鮮當時反清的聲音是很大的,之後的朝鮮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一直在沿用明朝制度和年號。

清朝晚期的朝鮮也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但是至少在海軍方面還是比較有力,然而一直到朝鮮高宗時期,日本通過對朝鮮簽訂不平等的《乙巳條約》正式成為了朝鮮的保護國,而在幾年前成立的所謂朝鮮帝國,其實早就成為了日本的傀儡政權。

1945年日本戰敗,但是由於蘇聯和美國的干預,朝鮮分裂兩國,對於南韓,美國擁有很多的權力,不客氣的講,目前韓國確實是受制於美國的,只是礙於國際形勢,沒有當時日本的那麼苛刻罷了。

關於朝鮮漢字的具體區別:朝鮮漢字_百度百科

只是希望中韓和平,作為中國人,我並不反對將來某一天中國可以統治全球。


高規格文書里都用漢字註解,例如,學術報告、論文、合同及婚喪嫁娶等重要文書。
原因在於作為拼音文字的韓語,同樣的發音會有多個對應讀音卻完全不同義的辭彙,那麼在文書書寫中為了更規範的釋意,就會有漢字來直接書寫以便讀者閱讀理解。
另,非常記得大學時的韓國外教(慶熙大學國語國文博士畢業)也是無比自豪地說「漢字不是你們中國的,是我們亞洲人共有的」。和很多答案說的是一個意思,但是真的就是一個韓國人當著你的面這麼說的時候,恐怕感受會不一樣吧。
以上。


原來我們用的是中文,不是漢字。嗯。。。


樓上好多白馬非馬...漢字(中文一般而言,可以直接等價為漢字,這個應該沒有太大爭論吧。)應該算是個總集,包括中國漢字,朝鮮漢字,日本漢字等等子集。就像圍棋有n種規則,你不能說a規則下的圍棋,就不是圍棋了吧...強調不同性,也要強調同一性嘛,得要辨證統一。不能不關注歷史發展,但也不要割裂歷史,嗯。


韓國高中校訓,有圖有真相。

截圖出自韓劇《高校處世王》


中國遊客購物的地方


憲法~


韓國的國會等等政府機關的標誌中基本都有漢字


(本來只是評論,既然打了,也發我的看法發到回答來好了。)

先有語言,才有文字。各民族的文字都是記錄本民族語言的符號。

朝鮮半島在世宗大王發明韓文之前是根本沒有自己文字的,
所以使用漢字,而且只有王室,貴族,高級知識分子才懂書寫。

後來因為民族自尊心去漢化,再後來發現沒有漢字會出現很多歧義,
比如今年丙申年,韓文是???(腦殘年),又逐漸恢復。

現在韓語中其實更多使用的是韓式英文詞,因為「高逼格」。
其實就是誰發展的好就像誰靠攏嘛,以前中國周邊都用漢字,
二戰後都向美國靠攏,各種英文外來詞,這些都沒什麼。

但是,用了人家民族的文字,再說這跟你們沒關係,我也只能呵呵噠。

-----
樓上這個簡直神總結

US Citizen: We don"t use English.
We use American English.


推薦閱讀:

為何宋閔浩的rap引起如此大的公憤?
如何評價韓國的部隊鍋?
如何評價韓綜超人回來了里宋一國的教育方式?
為什麼韓國人會做出這麼多的奇葩事情?
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代表愛心,這個手勢是從哪裡傳過來的?

TAG:韓國 | 語言文化 | 韓國電影 | 韓國文化 | 朝鮮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