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現代技術去造二戰戰列艦,會變成什麼樣?

設計目標不變,也就是說火炮數量,主炮威力和射程,裝甲帶防禦力,探測能力,航程航速都不變。在此基礎上一切參數和技術都可以變動,排水量可以縮,發動機可以換(但是不能上核動力)。
大和最多能縮水成多小的船?


當然是能縮成一個打傘的大姐姐。


你問的是基洛夫嗎?


有時候,死去才是對那些傳說的致敬。
——
被航母虐就算了,還要被各種火箭助推魚雷虐。


我來限定幾個條件:
1,不可攜帶導彈。
2,可以攜帶飛機,但不可帶對艦武器
3,主要武器是主炮
4,對手是戰列艦/潛艇
5,可以帶魚雷

現在相比二戰發展最快的應該就是電子系統了。雷達的探測距離和精度遠高於二戰,加上可以用作探測的直升機/垂直起降固定翼飛機,這艘戰列艦的探測距離達到幾百公里是沒有問題的。
有了遠距離探測能力,良好的機動性就必不可少了,現代燃氣輪機的進步有望把戰艦的速度提高到島風的水平。
很多人都說武器系統沒有進步,其實不然。末敏彈和增程彈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戰列艦主炮的射程和精度,在對方射程外攻頂吊打完全沒有問題。火藥技術的進步和串聯戰鬥部更是在保證爆炸威力的同時顯著提高了穿甲能力。先進的機械技術也可以做到更快的射速。
精度和射速提高之後,炮塔的數量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十個左右的炮塔完全可以縮減為前2後1三門主炮。
在高精度武器面前,裝甲也沒那麼重要了,意思意思就好。

這麼看來,在打擊戰列艦方面,現代化戰列艦比現代化的導彈驅逐艦效率更高。
至於航母。。。戰列艦要是能打航母,也不會被淘汰了。


火炮數量,主炮威力和射程,裝甲帶防禦力,探測能力,航程航速都不變。

因為電子技術的革命性發展,探測系統、指揮系統、火控系統會有很大變化,所以艦橋體積會縮小一下,相應的人員也會減少。
動力使用燃氣輪器,動力艙以及燃料儲備會縮小體積,同樣控制人員也會減少。
加農炮技術從二戰後到現在,我感覺進步不是那麼大,想要達到460的威力,估計口徑還是不小,但是副炮以及防空炮完全可以用現在的速射炮去替代,畢竟一門密集陣能頂多幾個高炮炮位,所以火力單元的減重主要體現在副炮上面,同樣,操作人員會大幅度減少。

裝甲不懂。


「題主條約」:火炮數量、主炮威力和射程、裝甲帶防禦力、探測能力、航程航速都不變。

全長:300米;
全寬:38米;
吃水:10米;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65000噸,滿載排水量73000噸;

動力系統:使用兩台高性能核子動力發動機+全電推進,最高航速30節(相當於金剛二改),但因為核燃料屬於小型易拆式的盒裝核燃料,每盒燃料的航程只有10000海里(因為「題主條約」對航程有所限制,所以不能裝備全壽期不需更換的核燃料,但可按任務需求在海上補給盒裝核燃料)。

武器系統
1、三座46cm口徑三聯裝電磁炮,可發射精確制導徹甲弾、電磁脈衝三式彈、炮射型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等;
2、6座1130型近防炮,最高射速可達11000發/分鐘;
3、6座RIM-162防空導彈系統;
4、64套MK-57垂直發射系統,可裝備256枚導彈。可發射標準2型防空導彈、標準3型防空導彈、垂髮型雄風-2F巡航導彈、ASROC反潛火箭和火箭助飛魚雷。
5、可選換裝三連裝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模塊(需移除後側三聯裝46cm電磁炮模塊)。

雷達系統:
根據「題主條約」的限制,這種級別的戰列艦禁止裝備現代高性能軍用雷達,所以紙面上對外公開該艦裝備的是22號電探(艦橋頂部也確實有幾座喇叭狀形似22號電探的設備,其實是裝飾)。實際上艦橋頂端有多個隱藏的天線罩,裝備有一台魔改版SAMPSON有源相控陣雷達和一台S1850M 3D對空監視雷達,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具備BMD能力,在性能和體積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艦載機:
卡-31預警直升機和直-9C反潛多功能直升機,共兩台。可停靠V-22「魚鷹」傾轉旋翼機。


裝甲不敢亂說,攻擊武器絕逼選多管火箭炮,發射火箭助推魚雷!假如裝四座6×8多管火箭炮,口徑480mm,一次騎射192枚魚雷,飛行至敵艦1000米左右入海進行魚雷模式攻擊!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_+


DDG1000,朱姆沃爾特。
這艘艦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以往大炮巨艦的思想,同時融入了未來海面大型艦艇的設計思路。
個人認為大炮巨艦的思路在當今有一定的作用,對待制空權和制海權不強的國家,用航母這種大殺器實在沒有DDG1000來得經濟。海灣戰爭的時候黴菌不是還搬了衣阿華么。


都是屬於載具,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看坦克怎麼發展的咯……
輕量化,炮彈穿甲能力提升,火控和精度提升,通信能力,隱形外形,反應裝甲,機動力。
以我的觀念類比的話就是船在馬力和武裝重量比有足夠保證的前提下造的盡量小(當然本子一貫性格似乎不會),然後穿甲彈從一式發展到八式貧鈾,依靠雷達和信息系統準確控制炮擊,建築塗隱形漆架四面神盾,防空靠密集陣和副炮。
防護可能在關鍵部位鋪設類似反應裝甲的機制。
然後以現在船的主流,每艘戰鬥艦艇都有完整的反潛系統。
於是大和號呢,還是沒什麼卵用。打的再准也是壓著水平線,防護再猛也頂不住對面的盯著一個弱點的連續幾發穿甲。


這問題不成立。戰列艦的消失和巡洋艦的沒落就是銀為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導致的。所以擁有現代技術手段就會去生產驅逐艦了


這腦洞開的不夠好。

設計目標不變,也就是說火炮數量,主炮威力和射程,裝甲帶防禦力,探測能力,航程航速都不變。在此基礎上一切參數和技術都可以變動,排水量可以縮,發動機可以換(但是不能上核動力)。
大和最多能縮水成多小的船?


火炮數量不太好辦,因為火控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射擊精度遠高於戰列艦時代,如果把精度算進火力的一部分,其實沒必要保持原有數量的火炮,所以我們默認使用原來水準的火控。另外不得採用自動化上彈器之類。(我們的裝彈手:(?? . ??)……)

火炮威力,鑒於以前一般是穿甲彈高爆彈,現在因為彈種和炸藥的升級,口徑可以做到低於一百年前的水平。這也許會給裝彈提供些便利,但是有多少不好說,讓我們無視這一影響。

射程,因為推進葯的升級和火炮材料的升級……我們通過調整裝葯和以前保持一致,另外規定一定距離以外的目標不能被射擊。(望著射程內的敵人,不能開炮的炮兵:╭(°A°`)╮)

裝甲,由於材料技術的提高會比以往有更靈活的設計空間,然而對於船用來說,因成本的限制,其上升也許遠不如陸上裝甲那麼大。但是造船工藝比以前還是提高了,我們選擇使用更薄的鋼板或者質量次一些的鋼材,加上鉚接工藝造船,以保持防禦力不上升。(拿著焊槍的工人:(╯‵□′)╯︵┻━┻)

探測能力,這方面我們自斷手腳,放棄科技發展的成果。

航程航速,現在流體力學的應用雖然還遠不能說完美,但是成果也很廣泛了,其直接影響到船型和推進裝置,我們可以選擇放棄享受科學進步的成果,或者外掛增大阻力的東西。

看到這裡,應該已經很明顯了,保持以前水平,和使用現代技術,兩者天然的不可共存,因為這一百年間發展之大,已經使最計較成本的商船,都獲得了高於以往軍艦的性能。所以如果要保持以前的水平,最實際的還是不用現在科技……


為什麼不給上導彈


你都有現代技術了幹嘛不上導彈啊


衣阿華級戰列艦還參加過海灣戰爭,既發射戰斧,甚至用艦炮炮擊了地面目標


你可以去問明斯克航天局


那就要看都允許使用那些技術了,全盤使用的話,造出來的還是現代的戰艦,如果依照二戰時期的設計只是將建造的技術改為現在的,那就是在艦體強度、巡航速度,自己技術允許的最大炮口直徑會有很大變化~

其實二戰就已經證明戰列艦在海戰中的決定性地位已經被航母取代~單獨一艘戰艦的戰力已不足以對海戰產生重大影響


我怎麼會關注這種問題!藥丸藥丸!


首先你要說清楚主炮是否必須是「炮」
如果上核裝葯,導彈快艇都能打出大和的威力


縮不了多少,主炮不變意味著彈藥庫就小不了。航程不變意味著油艙也小不了。沒啥能省的排水量了。


推薦閱讀:

馬前卒和王威哪個更奇特?
如果fgo的世界裡有知乎的話,會發生什麼呢?
那些被賣到達芬奇那裡的英靈,後來都怎麼樣了?
如果日本在佔領東北時勘測到大慶油田的存在,那麼歷史會是怎樣的?
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硬拼的話會怎樣?

TAG:軍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海軍 | 軍艦 | 腦洞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