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盈利能力和bat相比如何?

據說華為手機全球銷量超越小米,本人大膽提問:1、2015年華為手機營收可以和bat相提並論了嗎?
2、華為整體盈利能力和bat相比如何?

華為2015年上半年收入達1759億元,同比增長30%,余承東給消費者BG多發一次年終獎

阿里2015財年凈利潤同比增3.92%-新華網


不是一個類型的不好比

互聯網公司裡面最賺錢的是阿里巴巴,營收今年估計超過800億,但是他喵的毛利高達60%多,今年估計凈利潤能超過400億。我們估計馬老闆銀行裡面的存款至少有2000億元。

互聯網公司裡面營收最高的是京東,去年2600多億,今年估計能到4500億,但是他毛利很低,10%左右吧,2015年全年估計會虧損30億左右。

華為預計2015年營業收入4000億,他自己說營業利潤18%,那麼他凈利潤可能會接近阿里巴巴。

你要說我最看好哪個企業,互聯網圈圈裡面我最看好阿里巴巴,整個中國民營企業裡面,最看好華為,這些企業的發展,無疑是順應了大勢,華為應對競爭、危機、產業更迭的能力可能會更強一些。(純YY,BAT趕上了近10年互聯網及虛擬經濟的大爆發,三者都已經做到行業老大,一時難逢對手,但下一個大的產業革命可能會出現在智能硬體及感測器、物聯網等領域,以及圍繞這些基礎硬體而發展起來的數據及應用,也就是 「軟—硬—軟—硬」 的發展過程,目前看來,華為可能機會更大一點吧)


2015年先不說,首先看一下2014年

華為 手機部門收入751億人民幣。
騰訊收入789.32億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收入525.04億元人民幣。
百度收入490.52億元人民幣

今年bat應該還能保持較高的增長勢頭,但是華為手機更強,今年開始全線發力,未來幾年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所以現在來看華為手機絕對不比bat弱的。 未來更不用說,華為手機的志向是與蘋果爭第一,我相信這也不是痴人說夢 我問你,蘋果跟bat比如何?你會不會笑我,這有可比性嗎? 過幾年之後,你回頭看這個問題,可能也會笑著說,這有可比性嗎

更不用說華為整體了。500強唯一一個沒有上市的企業,還是一個科技企業,全球估值最高的企業
就現在來說,bat跟華為已經沒啥可比性了,未來更是
華為很可怕


華為運營商碰到了較大的天花板問題,消費者還可以高速增長几年,企業網爭取三五年內可以爆發,但是華為依然是一個硬體主導地位公司,目前正在積極的從CT 到ICT轉型,總的來說IT行業還是更朝陽一些。


2012年底,華為所有員工的年終獎是125億

BAT哪個公司對員工這樣過?


以上答案全部被華為2016年,低於10%的利潤率增長打臉?華為利潤率極低,別意淫了


謝邀 。
然而我真的不懂運營什麼的 。
我只知道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到了晚上十二點, 還有超級多計程車,在門口趴活 。
不過私以為他們的風格和資金來源以及決策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
感受一下 : 來自百度的詞條
BAT :
中國互聯網發展近20年,近十年被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家公司所主導,但在移動互聯網崛起之際,它們的增速已經從過去十年的兩位數水平開始放緩。
過去五年,三家巨頭共投資了30家已上市公司和幾百家未上市公司。中國互聯網未上市創業公司估值前30名的公司,80%背後有BAT的身影。BAT公司架構 (3張)
BAT布局線下遇到的另一個難題在於——它們既無法掌控創業公司,更無法掌控盤根錯節的傳統線下企業。

華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路中的交換網路、傳輸網路、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路和數據通信網路及無線終端產品,為世界各地通信運營商及專業網路擁有者提供硬體設備、軟體、服務和解決方案。華為於1987年在中國深圳正式註冊成立。
2007年合同銷售額160億美元,其中海外銷售額115億美元,並且是當年中國國內電子行業營利和納稅第一。截至到2008年底,華為在國際市場上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排名前50名的電信運營商中,已有45家使用華為的產品和服務。
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華為的資金來源只有一少部分是國家項目合作來的 , 真的很少, 少到不夠養活這麼多研發小兵更別說各大銷售。華為也有股份制 , 就是員工自己掏錢, 買公司股票 。 但是走到今天, 華為已經不太缺錢了 , 還是繼續保持員工持股 。不接受外來資金的注入 。董事輪值 。

BAT 的領導者是絕對的社會精英 , 玩的是資金和產業鏈 ,動輒就什麼什麼俱樂部,高大上 。
華為的領導者是電子行業的大神和華為科學家 , 玩的是電子產品布局,知識產權,取悅各大電信運營商 。

華為的手機賺多少錢我也不太清楚 , 但是華為沒有手機照樣活得挺好 。手機只不過是個大產品中的一個 , 接近老百姓而已 。 華為盈利的曲線還是不錯 。 07年--15年 8年漲了十倍 。


怎麼都報的是營收,不是凈利潤,這麼比能比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魅族 9 月 23 號 Pro 新品發布會的邀請函設計?
不用 https 的網站在想什麼?
高拍儀效果和掃描儀比如何?
為什麼知乎上關心那些大眾喜聞樂見的話題比較多,而有學術價值的話題則少有人關注和解答?
如何評價小米新出的「米兔積木機器人」?

TAG:科技 | 華為 | 財報 | 互聯網行業 | 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