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比私有制對人類發展更有效率嗎?
當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主人的時候,或許每個人都不是國家的主人;
公有制的情況下,人們勞動積極有會不會有所妨礙?在公有制情況下,偷懶是一種自己獲得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行為。
謝謝邀請。
1、關於生產力發展
從整個歷史的發展來看, 生產力一直在進步;生產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要,不管人類搞什麼制度(哪怕是在作死)都在發展,關鍵在於快慢。大家都學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和「先進的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發展、落後的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發展」,那麼生產關係對於生產力的反作用是怎麼實現的呢?
所謂生產力,就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需求,通過勞動來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多人誤以為生產力的主體是「蒸汽」、「電氣」或者「可控核聚變」之類的東西(能源?),然而生產力的主體其實是人,因為是人為了滿足人的需求而利用工具完成勞動——包括工具的製造、使用、維護和修理。既然生產力的主體是人、是人在勞動,那麼人的生產積極性就就決定了生產力發展的快慢。
舉個例子,19世紀美國南方的黑奴只用劣質的木頭工具,所以美國南方種植園的生產效率極低。難道白人奴隸主是因為蠢才不給他們配發鐵農具和畜力工具嗎?原因就是惡劣的分配關係和工作環境導致黑奴的生產積極性極差,黑奴們會故意破壞工具、虐待牲畜。工具和牲畜都是要花錢的,而白人奴隸主寧願只給黑奴最劣等的木頭工具,也不願意改善分配關係和工作環境——這些更影響他們賺錢。而在工業時代,工人通過有組織的罷工和破壞機器來破壞生產,以此抗議低下的薪資水平和惡劣的上班環境;21世紀的「白領」也是如此,上班「摸魚」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破壞機器、組織罷工、上班「摸魚」,這些都是什麼?這些都是階級鬥爭啊!生產力對生產關係的決定作用通過階級鬥爭來實現(例如階級革命會導致全社會生產關係的進步變革),而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也是通過階級鬥爭來實現的。
員工要「摸魚」,老闆們熬多少「雞湯」都不管用;於是就有老闆另闢蹊徑,反過來鼓吹「人天性懶惰所以必須被監督」來為自己的剝削地位尋找合法性。恰恰相反,人並非討厭勞動,而是討厭像奴隸一樣勞動;古代是農奴(自耕農也會被地主階級用苛捐雜稅和「驢打滾」高利貸壓榨),今天是房奴。
2、關於生產積極性
上文已經提到,影響生產力發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就是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生產積極性問題主要是分配問題導致的,歸根結底就是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的。要討論生產,就不得不討論「誰在生產」、「為什麼生產」、「生產成果歸誰」這三個問題,而討論這三個問題必須從所有制入手。在私有制下,不掌握生產資料、靠出賣勞動力維持生計的階級是生產的主力軍,他們做大的蛋糕被掌握生產資料的階級切去最大的那塊,他們從事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供養掌握生產資料的階級。
具體到資本主義社會, 工人被資本家僱傭進行生產,勞動成果全部歸資本家所有。這些勞動成果被資本家拿到市場上換成貨幣,用來擴大生產規模或者彌補設備損耗;剩下的貨幣就供資本家窮奢極欲——大到海天盛筵、小到打賞主播。至於工人,他們的薪水只夠他們獲得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養活子女長大成人以供資本家繼續剝削——現在明白為什麼「中產」家庭的收入通常只夠「精養」一兩個能上大學的孩子了吧。如果工人生病或者工傷了,就去資本家開的醫院貢獻出最後的存款(電影里革命英雄在犧牲前上繳最後的黨費還是自願的呢)。
哦對了,火化和墓地也要錢:「(2014年)12月1日,來自重慶市民政局消息,我市首個大型公益性公墓崇興紀念園在九龍坡含谷鎮正式開園。預建墓位4萬個,可安放6萬盒骨灰,每個墓位銷售價格不超過1.5萬元。」看看,一個墓位低於1.5萬元就算「公益」了。2015年重慶市城鎮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非私營單位的是60543元、私營單位的是44213元,工人們就算和老闆們一起「平均」一下,不提前攢好三個月工資就死無葬身之地啊!
總而言之,在私有制下,勞動者生產了吃喝穿用的一切、蓋起了高樓大廈學校醫院,自己卻買不起房、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學。在這種分配方式下,勞動者除了活下去的慾望,還能有什麼生產積極性?當資本主義經濟繁榮時(建立在發達國家對第三世界的深重壓迫之上),勞動者還能跟著吃大肉的資本家喝點肉湯、還能為了喝到更多的肉湯而有點積極性,但別忘了在1929年(以及其他經濟危機時期)最沒效率的就是資本主義。
而在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勞動者通過革命推翻資產階級、奪回勞動果實、建設自己的經濟;無產階級人民群眾當家作主,就解決了生產為了誰、生產成果歸誰的問題,就給生產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目標:為了讓全體勞動者獲得更好的生活。儘管社會主義國家還無法做到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但是實行基於公平原則的按勞分配,所以能夠調動最廣大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蘇聯與新中國早期的快速現代化真的光靠官僚傳達國家指令就能做到嗎?
那麼,為什麼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出現了勞動者(尤其是農民)生產積極性低下的問題呢?當然還是分配製度上出現了問題。一方面,絕對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制度是與按勞分配和公平原則相悖的;另一方面,工人民主的缺失導致官僚專制,勞動果實分配的公平性受到了官僚階層的不合理的特權的破壞。大家都學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基礎)的優越性必須通過與之相適應的各種制度(上層建築)才能發揮出來,如果上層建築出了問題就會損害勞動者的權益、打擊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正因為如此,即便已經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勞動者也要時刻準備通過鬥爭來捍衛自己公平分配的勞動果實和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不要被「飯都吃不飽還要搞階級鬥爭」之類的別有用心的話所矇騙。
本題中也算是群魔亂舞了。
混淆公有制和平均主義大鍋飯的答主起頭,把公有制當大寫的私有制的各路答主緊跟其後,真是一個黑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其論證的目標是消滅公有制,將其轉為私有,論證的方法則是公有就是私有——看出來了?
和題主比起來,各位答主還需要學習一個,你們這樣論證,其結果是:我們要把私有制轉為私有制。
那麼,為什麼要把私有制轉為私有制?
這樣不行的,題主會angry。
公有制相當於一個公司,每個員工有一份等量股份,然後雇了一個ceo來管理。
然後一些人不爽ceo工資高,說明明是大家都有份,為什麼都要你做主?你是管理,就是實際控制和擁有。
頓時各路私有股份制公司股東紛紛躺槍,外加原本就是目標的公有制公司。
非洲酋長淡定表示城裡人真會玩。
從公有制到私有制的時間,我是經歷過的,廠子變成集團,廠長變成董事長兼總經理分得51股份,其他員工一人一份(這股份,是交錢入的股)。
原本廠長是管理者,占的「股份」並不比工人高,工資高而已,現在不但工資高,還實際佔有資產。
原有資產總計1000w,入股金額總計505w,其中原廠長255w,入股後總資產1505w,廠長佔51%,為752.5w(算錯了,大概意思對,湊合著看吧)。
「國家的建立和毀滅中都能掙到錢,只不過建立時掙得慢,毀滅時掙得快」——《飄》
就這樣,國有資產瓜分殆盡,沒有人置身事外,在認股的喧囂中,每個人都被颳了頭皮。
話說回來,公有制和私有制差別在哪?
差別在於私有制可以出售財產,是擁有了所有權,而這個所有權以及財產可以繼承。
財產是可以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職務不是,所以公有制必須死。
每個人不是為了一個制度而生產,對吧。
那些說公有制沒有生產積極性的,我就想問了,農民難道是為了政府官員生產嗎?政府官員想讓農民生產想讓農民活命,還得求著農民,讓農民有生產積極性?然後農民一臉傲嬌臉,「 哼,不產不產我不產,你不給我好制度我就不活,我就不富裕!哼!」
太何不食肉糜了吧
這根本就是一個悖論,如果國家,政府,制度得求著農民來生產,那麼就說明生產的東西,不是農民想要的東西
那麼既然不是農民想要的東西,為什麼還要生產呢?
那些大言不慚的說是某種制度給了農民好生活的高高在上的老爺們,你們想一想,農民是什麼,平民是什麼。
平民不是天生就有,雷打不動的永動機,不是玩具,不是你們讓他們製造什麼東西,就製造什麼東西,不是你們讓他們活命,給他們活命的「好制度」,他們才能活命。
而是,每一個人都有求生本能,每個人都想著過上好生活。糧食不是玩具,不是可有可沒有,而是每一個人的必需品。
每一個人的生產力狀況,決定了生產關係,決定了整體的經濟狀況,決定了上層建築的狀況。
活不了命,飢餓,貧窮,很簡單啊,沒有資本,沒有工具,沒有啟動資金啊。
這些東西在哪,從短期來看,在少數人手中
為什麼在少數人手中?因為他們也想過更好的生活啊!
怎麼獲得這些東西?短期來看,很簡單啊,搶啊!搶到了,就給你。
長期來看,社會整體隨著生產經驗的積累,整體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提高
經濟學家阿爾欽和艾倫曾經在書中寫過名為「漁村故事」的一個章節,用一個故事的形式講明白了私有制、集體所有制、全民所有制、政府所有制的區別和效率。我做成了圖文的形式,可以比較清楚的講明白。
謝邀!
我看到的問題是這樣的:公有制真的比私有制好嗎?修改
當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主人的時候,或許每個人都不是國家的主人;
公有制的情況下,人們勞動積極有會不會有所妨礙?在公有制情況下,偷懶是一種自己獲得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行為。
題主,「好」是一個簡單的主觀判斷,對不同的對象來說,判斷結果會很不一樣。所以請先設定評價的角度和立場,才能說「好」與否。
不邀自來,因為這是一個我思考了很久的問題,希望能尋找到與我理想相近的一群人,很難。
利益相關,國企職員。
先上結論:
0,私有制存在微觀利潤追求和宏觀消費追求的矛盾。
1,公有制的定義很重要,政府所有制是一種公有制,集體所有制是一種公有制,全民所有制是另一種。表象上接近,實質上差異巨大。
2,某國選擇過計劃經濟+公有制,不說明不可以市場經濟+公有制,許多詬病公有制的觀點事實上是攻擊計劃經濟,
3,社會發展階段很重要,通訊能力和生產規模是決定性因素。農耕文明封建制最高效,工業文明私有制最高效,信息文明公有制最高效。
論證
私有制,企業主以利潤為導向,投資人以回報為目標,微觀追求導致資本累積,社會生產能力提高。同時,產品總以消費為最終目的,投資的目的是未來消費,出口換匯的目的是消費國外商品。然而,資本累積與消費能力增長,既無邏輯關係,也無實際聯繫。
某國的公有制是以政府所有為表,集體所有為里,全民所有為名的公有制。這種公有制存在權力主體與經營主體不一致的問題,但這個問題不是公有制的先天痼疾。
當一個企業經營收益由職工分享,這個企業就形成了事實上的企業員工集體所有制,華為也是一個集體所有制企業。但是,華為不存在不能裁員,領導能上不能下,利益分割固化等問題。所以,事實證明,問題不在集體所有。
政府確保企業的壟斷優勢,收取利潤上繳,形成表面上的政府所有。雖然在這些行業中自然競爭也會導致壟斷,但政府壟斷卻因上述企業內機制問題遭到詬病。事實上,新加坡淡馬錫的模式早就證明了政府所有制經營壟斷行業利國利民。
全民所有制對制度,科技水平等要求極高,也極為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所有制。汽車剛剛問世的時候比馬車慢,而且臟。但那時的內燃機剛剛應用到交通工具上,離合器,減震,懸掛,差速器…道路,交通規則,煉油技術…
汽車,看似一個不合時宜的愚蠢產物,卻標記了一個時代,拉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顯然,全民所有制所需要的社會制度,科技水平,公眾認知等各方面條件比汽車更為苛刻,但其優勢也極為明顯,幸福,公平,自由,可持續。上文已經指明,政府所有制與全民所有制是存在區別的。
~~
回來了:
以小弟愚見,應當將公有制經濟改革進行到底,不是化公為私,也不是侵佔私產。而是,探索出一條真正的"公有製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的中國道路。
1,全民所有資產,產權法治化,明確所有制,建立公有資產賬戶,明確到人均,以取得廣泛的改革支持!
2,國有企業資本化,逐步取締國有企業,積累公有資本,建立公有資本投資制度與體系,才是真正的盤活存量!
3,健全法治,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制度,使公有資本運行在現代企業制度的保護之下,建立公共訴訟法,使專業調查公司能夠發展,公有資本監管社會化,公眾利益維權市場化。揚公有利全民之長,避公地無主之短!
4,在明確公有資本收益歸屬全民之後,名正言順地確保公有資本在自然壟斷行業和命脈行業佔據絕對優勢。進而,構築對立競爭,創造出自由競爭,壟斷市場之外的第三市場狀態,對立競爭。既提高企業效率,又確保公有資產收益!
5,在上述四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公有資本優勢,在科技創新方面,集中力量,重點突出地支撐跨代技術發展。跨代技術,如核聚變,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一旦取得突破,必然在國際競爭中取得絕對優勢地位!
6,鼓勵創業,支持創新,但也要注意到新時代大量的外部性問題,比如互聯網經濟活動的廣泛的正外部性輸入,和工業生產活動的負外部性輸出現象。公有資本無償佔據一定比例符合市場經濟原理!
7,幻想,人工智慧領域一旦取得突破,失業問題將引起人類社會崩塌或重構。而公有制經濟體,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公有制和私有制誰更有效率取決於生產力發展水平。需要分段討論。不能在混淆生產力絕對發展水平的情況下得出結論。
1、原始共產主義社會
在生產力極為落後的情況下,私有制必然導致群體分化,挫傷團隊協作積極性。只有實現生產資料和勞動成果的共同所有,才能戰勝自然因素的挑戰。維持群體的基本生存。
2、奴隸社會
生產力取得了一定進步。出現了剩餘產品。享有部落產品分配權的頭領近水樓台,優先佔有了剩餘產品。部落內部開始出現貧富分化。由於生產力的發展,部落間的活動地域增大,相互之間的地盤出現重疊產生矛盾,或者為了改善本部落的生活環境,獲取直接或間接的生產資料,戰爭開始出現。不同於原始社會間群毆。奴隸社會早期的部落戰爭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為了獲得生產資料而發起的武裝械鬥。有戰爭就有戰俘。戰俘成為奴隸。部落內部的貧富分化產生借貸。也使一些債務人淪為奴隸主的附庸。部落頭領在成為奴隸主後通過剝削,獲取了更多的剩餘產品。從而實現了人類社會財富的積累傳承。這種情況下,私有制的優勢開始顯現。
3、封建社會
鐵制生產工具的運用以及牛耕的普及,解放了一部分勞動力,從而可以開墾更多的荒地。之後生產工具逐步革新,土地作為農業社會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在半公有制(均田制)和較為均勻的土地私有(自耕農佔主導)情況下為封建國家創造了穩定繁榮。在均田制名存實亡和土地兼并猖獗的時候農民起義頻發,水旱災害橫行,破壞了生產力。這個時期廣義的公有製作為補充在農田水利建設領域大放異彩。在其他領域並不多見。私有制是這個時期的主導,是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主要動力。
4、資本主義社會
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毫無疑問,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極大的激發了人的勞動積極性。推動了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的革新。在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後。資本主義生產關所固有的基本矛盾越來越顯露出弊端。以二戰作為分水嶺可以將壟斷資本主義劃分為工業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和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時代,資本主義國家調整了社會生產關係,緩和了勞資糾紛,使剝削更加具有隱蔽性。由簡單的勞動剩餘價值剝削轉向通過匯率,貨幣霸權,金融標的(包括但不限於股票上市圈錢,大宗商品操縱,住房抵押貸款和次級債等資產證券化衍生產品)等形式進行跨國界,跨洲際,時空錯配的隱蔽剝削。在知識成功學的掩護下通過複雜金融衍生產品和股權結構稀釋掩蓋資本主義私有制剝削的本質。房奴,車奴,卡奴的出現就是勞動階層被剝削壓迫的具體體現。勞動力再生產開始受到社會均衡成本的線性約束。這種軟性約束會逐漸降低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降低全社會的進取心。造成大範圍的勞動力潛力浪費,在事實上阻礙了生產力的進步。故而在這個階段之後,公有制將逐漸顯露它不可替代的優勢。
要堅持用唯物的,辯證的觀點去發現和分析事物的內在糾葛,而不是著眼於一些字面的,表象的細節。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及其之後的演變尚在進行。國際共運目前處於低潮,公有制的有效的,符合客觀規律的實現形式有待於進一步探索。不能用過去的失敗預言未來。要堅信公有制生產關係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新事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公有制,私有制,說白了都是圍繞著物質財富的多少而談的,物質財富最少的時候,公有制,因為資源太少,不將其集中起來充分利用大家都活不了,說白了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隨著財富的增多,當多到不共享也可以抵擋外界威脅,但又沒多到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足夠多財富的時候,私有制就出現了,部分人篡奪了財富,並且也為社會添加了增加更多財富的動力。而到最後財富多到根本用不掉的時候(未來吧~),公有制我覺得還會回出現的,但這個已經不能叫公有制了,而是人人都能得到想要的一切,自然根本就無所謂誰有的了。所以我覺得公有制和私有制,不過就是財富數量變化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罷了。至於好和壞,根本沒有意義,因為這並不是以人的意志可以決定和判斷的東西。
從構想的角度來說,私有制的弊端很明顯,但是有些問題似乎把弊端的解決放到公有制上也是非常讓人頭痛的。
比如,在如此紛繁複雜的人類生產與需求中,誰來判斷勞動者的生產是有效生產,或者說他的生產結果是被人需要的?他的勞動價值如何被認定?是自我認定,還是組織認定?按需分配的前提是,你得了解每個被分配的人的各種不同或是相同的需求,無論從是質量到數量,如何界定?誰來界定?就算降低一個難度,按勞分配,似乎也面臨同樣的難題。
換言之,在公有制的描述中,組織生產的是誰?決定需求的是誰?他怎麼能知道生產多少?怎麼知道別人的需求的種類、質量、數量,喜好?
所以,這個「他」應該是個近乎於神的角色,問題是我們怎麼找到「他」?
我覺得吧,「他」的存在的前提是信息交流的極大化,而且不能有人類等級的存在,換言之,國家作為統治工具消亡了,大家不分彼此,都是地球人,大家的各種不同的所需為大家所知,於是集合三兩好友,滿足被需要者的需求,這樣就不存在剝削了。
但是吧,這裡又有個問題,找到「他」是以「他」不存在為前提,這就比較難辦了。
是人人為自己工作效率更高,還是一輩子沒日沒夜地為資本家工作,卻拿不到一點報酬效率更高?答案是顯然的。有人說公有制導致有人偷懶,說得好像私有制下沒人偷懶一樣,現在就沒有豆腐渣工程一樣,區別是公有制下一個人偷懶是害他自己,私有制下偷懶是害別人,因為私有制產生了交換。公知常說政府稅收會損害人們的積極性,難道資本家為了利潤瘋狂漲價,降低工資創造出來的隱形稅收就不會傷害勞動人民的積極性嗎?只是在生產力還不發達的時候,社會更傾向於將資源放在少數人的手上,集中力量辦大事,以迅速完成原始積累。而當生產力逐漸提升的時候,如果不及時改變落後的生產關係,過於強大的生產力不僅不會造福人類,反而加劇階級鬥爭,廣泛地創造蕭條和飢餓,「過剩」的生產力將用於戰爭和革命,而不是改善生活。到了這個時候,要撫平階級鬥爭帶來的創傷,要麼實行公有制消滅階級,要麼消滅人本身
我覺得題主可能對公有制的理解不太透徹。 首先,公有制是施行按勞分配的所有制決定的。公有制實現了人們在生產資料佔有上的平等關係,排除了個人憑藉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來無償佔有他人勞動成果(即私有制)。每一個勞動者在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為社會提供勞動,社會則根據每個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進行收入分配。在沒達到共產主義之前,勞動的數量和質量都存在差別,所以,公有制下的按勞分配,會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而不是讓人懶惰哦。至於私有制,剝削性很強。公有制的在理論上是優於私有制的,不過,也就只能是理論上。現在來看,就中國的體質來看,我想大家都懂得。
或者舉個不恰當的類比。資本主義社會比奴隸主義社會更優質吧,但是如果5000年前,以當時的生產力狀況就搞資本主義的話,會怎樣?
斯以為,好與壞,視乎生產力發展的狀況和結構。
我感覺這種一概而論的問題比較難答。
就好比在問:數學難還是語文難?
私有制下完善的市場經濟效率比傳統的計劃經濟更高。
但這個效率是圍繞資本家服務的。
首先必須搞明白,什麼叫公有制,什麼叫私有制?
公有制是說某個財產或者權益是集體所有的,私有制是說某個財產或者權益個人所有的。這件事就是個所有權的問題。
但是又產生一個問題了,什麼叫集體所有的?三個人算不算集體。這樣我們將所有的國家所有的叫公有制,個人所有的叫私有制。
我們假設所有國家所有的財產,全體公民都有所屬權。注意所屬權不等於使用權。由於不可能每個國民都對財產有處置權,所以必須要有代理人。
由於每個人都是自然經濟人,很難讓某個人長期做沒有收益的事情,所以必須給代理人相關收益。
公有制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這個收益的制定,比如你要定義一個國有企業廠長的收益很好制定,只要根據這個廠效益制定就好了。儘管這樣,都會衍生不公平的討論。但是公務員,教師
、軍人這樣的職位收益怎麼確定。
公有制產生的第二個問題在於歸屬感問題。資源的浪費,公權力的濫用都源於這種歸屬感。更準確來講,這種問題產生於行為效用的反饋體制,大公無私並不往往產生正向收益,以權謀私並不往往產生負向收益。即便法律和執法都很到位,這個問題也依然存在。
公有制產生的第三個問題在於增值的分配問題。政府必然不可能簡單把增值的收益,全部平均分配給每個國民,這樣不是一種持續的發展策略。必然是有些收益返還,有些收益用於投資,有些收益會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那麼誰來定義這個策略的有效性。
那是不是說公有制一無是處,當然不是。如果公有制一無是處就沒有國家了。
公有制有以下幾點好處
1.解決外部效用的問題。很多行為本身沒有直接的正向收益,但卻有間接的,比如很多科研項目
2.資源的整體調用問題。計算機裡面有一個經典的哲學家進餐問題,比如現在有甲和乙分別佔有A和B兩種資源。他們都需要對方資源,才能完成對C的生產,這就是經典的死鎖問題。解決死鎖的一種方案就是將資源公共化,統一調配。
3.解決供需平衡的問題。我們常用的一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個東西,對於不同個體的邊際效益存在很大差異。非公有制條件下解決這類問題是很困難的。舉個例子,數學知識就是公有的
既然要比較,那就把你說的公有制問題放私有制環境下,比較一下啊。
私有制下,勞動積極性就不受影響了?你給私人老闆打工,就不會偷懶了?偷懶是損害另一個個體的利益,會比損害集體的利益更不具備正當性么?
真正的私有制,真正的發揮個體能力、泯滅集體約束應該是絕對的叢林法則,大家都弱肉強食。只是,人類之所以牛逼,就在於人類懂得形成組織,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形成了部落,甚至在尚未進化為人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群行群止。所以,形成組織是人類的最基本的本能。人類就不可能進入真正的絕對的私有制。
公有制,雖然迄今為止的試驗似乎都失敗了,但是,公有制、徹底的宏觀調控社會每一個微觀成員的經濟循環活動,隨著人類數據採集、數據分析能力的提升,在未來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要做到物盡其用,絕對的公有制,所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私有制下,資源是分散在私人手裡的,必須有大量的資金將分散的資源買下,才能組織生產。
公有制下,資源是共同佔有,無須資金就可以組織生產。
所以私有制下,要組織大規模生產很困難,僅有少數西方國家通過殖民掠奪,戰爭搶劫獲得資本發展了起來。
而後來的國家,雖然也實行資本主義,但沒有資金,只好一直受窮。
這就是為什麼搞資本主義的國家非常多,但發達國家永遠只是少數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原因。
私有制下要有錢才能組織生產。
公有制下無錢也能組織生產。
所以說公有制的優越性是壓倒性的。
另外在私有制下,人們勞動的目的,不過就是為了謀生,由工資驅動。
在公有制下,人們勞動是為集體,除了工資收入,還可以獲得意義感。除了金錢激勵,還可以獲得榮譽激勵,雙重動力,肯定是公有制下積極了。
公有制是著眼於整體去生產,目標清晰的。
生產滿足了需求,生產力提升了,就縮短勞動時間,放假讓大家去休息,去享受親情愛情。去環遊世界。
私有制下的生產是盲目的。
資本主義下生產力提升了,就會市場需求不足,就會解僱員工,要牛奶倒水溝,生豬拋大海,要發動世界大戰來消耗生產力,這顯然會造成極大的浪費,不但沒效率,還有負效率。更不用說會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了。
公有制的蘇聯,東德,華約還是很牛逼的,儘管他們的制度有一些缺陷和錯誤。但問題並不比資本主義多。現在對他們負面的評價完全是造假,他們比西歐是有差距,但是在世界上還是屬於一流的,這是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統一的評價標準,尤其是這個標準要有合理性和公平性。問題存在,克服就好了。
會!但必須處於在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形態之下。
所有制並不直接決定人的工作積極性,分配製才是直接主導的因素。而在公有制條件下,工作積極性的喪失主要在於契約精神的缺失,對於社會的冷漠,對於他人的麻木,在於「公地悲劇」的發生。
以下為詳細解釋:
馬克思說過,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同樣的,私有制的滅亡也必然是在其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的那一刻。私有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內在矛盾就在於生產資料的私有化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貫穿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全過程,只要人民群眾充分了解到了這個矛盾的必然性,同樣是通過自利的目的,也必然選擇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就如同為了自利而選擇私有制一樣。但是資本主義的生產力發展潛力,就目前來看,仍然是具有相當大的空間,所以社會主義的建立,道路仍然漫長。
而就中國而言,中國直接從封建社會開始建設社會主義,因為中國沒有經歷過發達的資本主義階段,其本身沒有足夠發達的生產力與上層建築來支撐,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多次發生異化的情況,從而造成社會主義事業的重大挫折,但無產階級革命的法統仍在,其道德上的認識論與哲學的方法論仍在,從而仍然是走在一條有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的道路上。
而社會主義中國的建立,因為生產力基礎的不足,所以也就必然要引入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資本主義的發展來建立與鞏固,如契約、人權、法治、民主等價值觀念。這些價值觀念都是資本主義在一定時期內發展出來的,具有進步意義的上層建築。過去,社會主義事業發生重大挫折的原因也在於這些上層建築的缺失。不僅中國如此,俄羅斯也是如此,然而在這個重新「補課」的過程中,俄羅斯的無產階級徹底失去了國家的領導權。
但我的「補課」論絕不是認為蘇聯與一共的建立就是錯誤的,恰恰我認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只有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能夠有機會將俄羅斯與中國帶出封建主義與殖民主義的泥潭。但歷史是螺旋上升的,原先的進步性在歷史條件的變化下,因為一些關鍵的上層建築的缺失,可能反而變成了生產力發展的阻礙。
所以在當今中國,只要資本主義在不斷發展,資本主義本身不斷從初級向高級形態發展,資本主義的弊端就越來越明顯,其道德合法性也會越來越弱,無產階級的政治覺悟就越來越高,無產階級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強大,這幾年左翼在中國的回潮就是明證,趙薇事件中警惕資本干預政治也是明證,同樣美國的金融危機與歐洲的債務危機等也同樣是深化無產階級對自身地位與作用認識的契機。所以,現階段資本主義以及其附帶的價值觀念都是可以利用的,可以不斷啟蒙民眾,不管這種教育是正面還是反面。
然而,總有一天,當無產階級們已經徹底認同社會主義理論,已經徹底的在契約、人權、法治、民主精神的前提下,幫助資產階級將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潛力發揮殆盡後,資本主義連同私有制將徹底的埋入歷史的垃圾堆。
因為在那一天,只有公有制才能激發人民對於工作的積極性,只有公有制才能夠喚起人們對於自身價值的認同。
相關回答 :
西方議會民主國家都是資本主義國家么? - 劉鑫的回答吳敬璉說的「管住貨幣,放開價格」,對當前抑制通貨膨脹有啟示意義嗎? - 劉鑫的回答
08、09年金融危機美國和中國都採用了哪些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 劉鑫的回答
有哪些看似約定俗成的文化習俗,實際蘊含著頗為理性的經濟學道理? - 劉鑫的回答
你家鄉有沒有啥你覺得沒啥用的,後來琢磨了下,發現非常必要的習俗? - 劉鑫的回答
為什麼只有火車有黃牛黨而汽車飛機沒有? - 劉鑫的回答
為什麼公有制的運作必須是計劃經濟啊? - 劉鑫的回答
我覺得與其通過各種數據來比較公有制與私有制的優劣很難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不同的時代背景會得出不同的答案。不如直接從人的心理出發來得簡單。
首先,一個人做出的所有行為,目的都是為了生存,以及在能夠生存後獲得精神滿足。做出善行或是惡行,只是因為不同的人獲得精神滿足的途徑不同。(一開始我很難接受,但這是一個事實)
從這個角度上看,公有制和人性根本就是相違背的。
首先,人與人之間本身存在差異,又各自存在私慾,生產資料與產品的分配不可能做到公正而合理。為了保證工作效率,有才能的人理應掌握更多的生產資料,因為他們有能力產出更多的產品。此外,生產過程一定會與集體合作聯繫在一起,這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基礎。而人都有從眾心理,進行集體合作的過程中就必然會產生領袖。那麼這些領袖也是人,他們也會有私慾,這批人會不會成為所謂的剝削階級呢?(在集體里待過的人都明白,表現突出的人自然會得到擁護,從而獲得比別人更好的資源,這無關公平,而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每個人獲得精神滿足的途徑也是不同的,有的人以幫助他人為樂,有的人以爭名奪利為樂,這些就是個體差異性的體現。
換一個角度,從經濟領域看,公有制最大的缺陷並不是所謂底層勞動者缺乏工作動力,而是社會性的,普遍性的缺乏創新能力。沒有創新意味著科技發展速度會極大放緩。與前面提到過,真正的的公有制集體里,會產生一個特權階級,也就是官僚,而官僚們的思維方式是求穩不求險,因為政績這個東西么。。。你們都懂的。而創新和冒險往往又是聯繫在一起的,偏偏這種體制下還會產生一個附帶品,也就是所謂的階級固化,改開前想改變社會社會就一條路,當領導,而經濟事務的決定權都掌握在這批人手裡,所以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蘇聯輕重工業的巨大差距由此可以得到解釋,政府要爭霸=政府重視軍工=重工業決定政績=輕工業不算什麼反正官員餓不死)
以上結論有一個前提,所謂的集體內部民主根本做不到,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距決定,階級分化的出現不可避免。因此,強行實行某制度的結果是生產效率低+產能分配不合理+階級固化=最終完蛋。
—————————————————————————
現階段,社會上的貧富差距正不斷擴大,但政府的存在可以保護底層民眾的利益,金錢與政治權力並不會畫上等號,百年前標準石油公司的解體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強力的中央政府,完備的法律制度,獨立自由的媒體,可以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
以下一些數據
首先,美國的遺產稅為百分之五十左右
1。美國家庭凈值超一億美元的有1000戶。
2。美國聯邦遺產稅豁免額為每人500萬美元(也就是夫妻倆留給孩子1000萬不用交遺產稅)
3。美國聯邦政府每年收繳的遺產稅總額為190億美元(為了好算,算200億吧)
那麼大家可以看到了,窮人跟遺產稅是沒有關係的(1000萬豁免額),所以200億的遺產稅一定都是從至少擁有1000萬美元的家庭收來的。實際上,如果你只有1100萬,也只有那100萬美元需要繳稅。
如果富人把錢捐給了基金會,就不用繳遺產稅,然而 能不交遺產稅的基金都是不可逆的(irrevocable trust). 換句話說,那筆錢放到基金里,主人就永遠不是你和你的後代了。
還可以百度搜索 美國政府反托拉斯
1911年5月15日,美國最高法院判決,依據1890年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標準石油公司是一個壟斷機構,應予拆散。根據這一判決,D 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帝國被拆分為約37家地區性石油公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