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柴靜的《看見》你心中感受如何?
我也是從同學那裡得知柴靜的《看見》這本書的,起初覺得柴靜作為媒體人,自然她的書中不乏真實...果真,到此我停駐在最後一章,思考者這本書,發現其真實中不缺平凡,平凡中又露出偉大,偉大中又影射出真情,真情中表現的又是最真實的社會,想想你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吧......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一個特別重要的道理:
一個人必須擁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擁有自己判斷對錯、分析因果的能力。一個事實一千個人可以有一千個看法,但是現在卻有800個人沒有自己的看法--媒體的看法就是他的看法。
但是現在我們都知道媒體也是有立場的,也是會刻意以偏概全的,也是會瞞報數據的。多正規多嚴謹的媒體都一樣。
如果不想做思想被操控的傀儡,就需要去看事情的本質,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
所以現在,每當空間刷滿了「不轉不是中國人」
(愛國不需要這種說說而已的方式)
每當空間刷滿了「為六小齡童轉」
(那些說沒六小齡童不看春晚的人。我不信他來了你就看春晚了)
每當空間刷滿了「天津爆炸不啦不啦不啦」
(質疑這質疑那,你又不在現場)
我都只能說,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怎麼過腦子。
原來相信央視,有人覺得這是被洗價值觀,然而現在被空間的反央視言論刷屏,殊不知這也是被洗了價值觀。
幾十年前社會上還普遍排斥同性戀呢,多少父輩母輩根本沒接觸過這個群體,就習慣性的說了聲「噁心」?
當我們不假思索,沒有判斷,沒有親歷,或是迎合潮流,或是出於叛逆,就隨波逐流的站了立場,發表了言論,也許就應該想想柴靜,我們是不是「淪為了偏見的附庸」首先,真的很抱歉,摘選的那段話有些斷章取義,少了「但直到我們採訪時」這八個字,給大家帶來了不少困惑和爭議。
其次,回答用了不少「我們」,確實不太嚴謹,比較偏激,傷害了一些知友的心,對不起!如果還有措辭不當的地方,希望能夠指出,我會及時改正。
最後,回答僅代表我個人的想法和觀點。
————————————————僅 針 對 評 論 區——————————————————
這部分僅針對目前評論區的情況的一些想法,不針對任何人,也不具有代表性。
評論區里更多的是在討論柴靜、討論摘選的那一小段話,有點傷心。因為評論區里沒有人關心那些與自己無關的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沒有人關心那個殺夫女犯現在的生活,沒有人關心那個14歲女孩如今的情況,沒有人關心留守兒童之家解散後那些孩子們怎麼辦!也沒有人追問為什麼,為什麼書中的丈夫會這樣,為什麼留守兒童之家會被拆,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給老人錢!
我不知道為什麼評論區里不少人的關注點在柴靜和那麼一小段話上?有爭論固然是好的,但希望能查閱更多地資料,從多個視角全方位的分析,有理有據地提出自己的觀點!
「沒有事實,只有認知。」這個世界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我們就像那摸象的盲人,只摸到了事實的一角,何必著急下結論。很多時候對錯並不重要,因為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
希望能有更多地人關心那些與自己無關的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多去想想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怎麼做?以及自己為他們做了什麼,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中國現在到底有多落後? - 生活
這是知乎的一個問題,拋開問題本身,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問題下面的一些回答。
———————————————————分 割 線———————————————————
讀完《看見》,希望自己能更多地關注那些看似和自己毫無關係的邊緣人群和弱勢群體!
- 沉默在尖叫
採訪的十一個殺夫女犯中,只有一位沒有說殺人的原因。我去她娘家。她姐把我拉到一邊,遲疑再三,對我說「你不要問了,她不會說的……她為什麼要殺他?因為出事那天,他赤條條去了兩個女兒的卧室。」
「什麼?」
她姐緊緊地扯我衣服:「不要,不要出聲。」回身指給我看卧室門上,深綠色的荷葉扣像是被撕開了,只剩一個螺絲掛著,懸在門框上。
「這是那個人撞壞的,他把我……」她沒說下去,如果不是這個傷口一樣的荷葉扣,和這個四十多歲的女人臉上慘傷羞恥的表情,我很難相信這是現實。
……
但直到我們採訪時,在中國,一個男人仍然可以打一個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搶抵住她的後背,強暴她的姐妹,毆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眾人面前這樣做,不會受到懲罰——只因為他是她丈夫。
——《看見》第六章 沉默在尖叫
這段關於家暴的描述,還沒看完就早已熱淚盈眶。
不僅僅是因為書中的描述,更是因為自己在2年多前,曾親身接觸過這樣的人群,甚至和他們的女兒睡在同一張床上。
那是寒假,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支教。很慚愧,到了支教地才知道我們教的小孩不一般。我們支教的地點不是學校,是民間的愛心人士辦的留守兒童之家。小孩有些是常住那的,也有寒暑假過來參加夏令營的,當然無論吃住都是免費的。
關於小孩,因為是隱私,我也只是支教隊的一名普通隊員,負責人沒有告訴我太多。小孩睡覺的地方類似宿舍,上下都是床。因為開始時地方不夠,我們和一些小孩擠一張床。和我同睡一張床的女孩14歲左右,後來才知道,她父親之前和她同睡一張床,經常酗酒,喝酒後禽獸不如;還有小孩父母精神異常,爺爺奶奶又身體有様;更有小孩父母一方把另一方殺了,進了監獄……
後來那個地方被解散了,沒有太多人關心,也沒有什麼人在意。大多數人只關注強者,只關心自己感興趣的、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沒有太多的人關心那些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第三方!
即使是自己,也很少和人提到這次支教經歷,更沒有提到這些孩子,做的也是少之又少。隱私是一方面,逃避自己的無能為力是一方面,但不得不承認還有一方面是因為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聯!
匆匆的腳步,何曾為這些毫無關係的人停下過!
- 公交站的老爺爺
上個月的一個晚上,在火車站門口的公交站點等車。一個老人走過來乞討,我心裡有些厭煩,雖然口袋裡有錢,還是一分未給。周圍的人也都見慣不怪,自然也沒有給。
上車時,我側過頭撇到剛才乞討的老人,正在垃圾堆里翻找,所有的悔意頓時翻湧而來。老人剛才來我這乞討時的話語持續不斷的撲面而來,「我都好幾天沒有吃飯了!」話裡帶著恨意,似乎在恨這個無情的世界!
或許老人的老伴生病了急需用錢,或許老人的兒女身負重債,或許老人獨自艱難的拉扯著孫子孫女,無論如何,老人可能真的生活窮苦、飢腸轆轆,真的急需我們的一點善意。可真的很少有毫不相關的人關心他們!
我知道,知道生活中確實存在窮困潦倒的老人,知道現實中的確有些乞討者是真的為生活所迫,可就像柴靜在書中所說:「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
我知道中國不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我感覺不到他們的痛苦和窘迫。我無法感同身受,因為我從未關注過他們的生活,也從未體會過他們的生活;我無法去想像這樣的生活的辛酸,所以我無所謂,所以我不在意!
- 再未看見,再無柴靜
可這是為什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不關注與自身無關的人?因為忙嗎?可是刷微博朋友圈的時候足夠了啊!因為無情嗎?可是魏則西的事件有這麼多人關注,怎麼會無情呢?
可能是因為手機,因為互聯網。互聯網讓更多的人知道了更多,連接得更遠,可也讓更多的人丟掉了很多。越來越多的人局限於自身,局限於自己感興趣的,局限於與自己有關的,局限於所謂的熱點流行。
就拿我自己來說,最後一次看央視的《看見》都已經是5.6年前了。《看見》什麼時候停播,為什麼停播,自己從未留意。
高三時為了寫高考作文,天天中午看《今日說法》。而今連父母都不怎麼看央視了,自己更不用說。電視基本沒再碰過,整天對著電腦和手機。
而翻開手機電腦里的應用,除了工作學習娛樂,再無任何和自己毫無關係的第三方的信息。
即使每天會打開今日頭條或者百度新聞,看得最多的還是國家大事或娛樂新聞,幾乎沒有看過任何與自己無關的普通人的新聞。即使想看,今日頭條里也沒有太多普通人的新聞。即使有,也只是淺顯的報道,根本無法感受!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不關心,媒體也慢慢地不再關心,所以再也難有《看見》這樣的節目,也再難有柴靜這樣的記者!
- 從關注開始
如此惡性循環,不知道以後的中國會怎麼樣?那些普通百姓,那些邊緣人群,那些遭到不公平對待的弱者,可能終無被關心感受的機會,終將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生自滅,但終究還是存在於這個世界,而且人群可能不斷擴大,最終突然爆發,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並付出沉重的代價,成為震驚大眾的熱點。
就像柴靜在書中所寫:「生與死,苦難和蒼老,都蘊涵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就比如最近的魏則西事件。在魏則西之前,這樣的受害者何止百人,可是少有人關心。如果不是魏則西在使用頻率極高、使用人數眾多的知乎上揭露百度和莆田系資本逐利的罪惡,讓大家感受到了他的憤怒和痛苦: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逝,誰能容忍!可像魏則西這樣能獲得公眾關注的人又有多少,而像魏則西這樣需要我們關注的人又何止千萬!
王小波說過:「你在家裡,在單位,在認識的人面前,你被當成一個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個沒人認識你的地方,你可能會被當成東西對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當成人,不是東西,這就是尊重。」
我想,尊重從關注開始。多關心普通人的疾苦,多了解邊緣人的生活,多低頭感受弱勢群體的苦痛,這就是尊重,這也是平凡的我對他們最好的幫助。如果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媒體也會跟著關注,最後全社會都會去關注,去真正的感受他們的辛酸,最終讓他們獲得幫助!
讀了《看見》,讀完了《看見》,但還會再讀看見!為感受,也為提醒!
柴靜說:「採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讀書亦然!
柴靜像一個訴說者,向我們呈現著她看到的社會,記錄著社會中的喜與悲。
雖然書中的各個章節之間相對獨立,但我們可看出柴靜對於新聞的理解其實是在不斷地發展和深化。從一開始的刻意追求尖銳,以期被採訪者「啞口無言」。到之後與被採訪者保持距離,避免共鳴。再到後來發現採訪和被採訪者並不應對立,而應有「像水溶於水中」的溝通。
人性有其不可避免的悲憫,怎樣看待對方,也映射了看待自己的方式。只有採訪者敞開心扉地去接近她的採訪對象,才能更接近想要獲得的真相。對立,只能使我們漸行漸遠。
這就是柴靜的成長。她將自己的不完美和對於社會理解的進階展現在我們面前。直面現實:
從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究竟是該堅守美麗的謊言,還是去尋找殘酷的真實?如何看待成見?如何追尋真相?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但多少人能夠真正直面這種不安?當然,這些立意也只是書中的一小部分,她還寫到了朋友,同事,以及形形色色的社會人。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前兩天和朋友吃飯,我還問過他關於《看見》有什麼想法。他說了很多但是我就記住一句:我以為那是中國記者客觀報道的開始,沒想到卻是落幕。
中國的記者,大多數都是只想搞個大「新聞」的,極少有關心「人」的。我認為柴靜做到了關心新聞中的「人」,而不是新聞本身。正是通過她的視角,讓我看到了在這世間容易被忽視的角落中,人類的溫情與醜惡。
柴靜在這本書里不只表達過一次,作為記者,在報道中應該保持客觀冷靜甚至保持「冷漠」,因為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可我看到的分明是,那藏在冷漠背後的赤子之心啊。
《看見》,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在央視工作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可以說是柴靜個人成長告白書。這本書其實是很久以前就買了的,可能是時間不對,心境不適,以前每次翻看,實在沒有想要一口氣看完的慾望。近來看一些其他的文章都曾多次提到這本書,覺著這本書可能是真好,於是找出來仔細研讀了一番。時光更迭,工作了,離開校園走到了正切的生活中了,觀念和心態變了,所以近來讀得深切而若有所感。
本書主要記錄她採訪生涯中的二十個片段,描述了事件的起源及結尾,作為其中的見證者,內心活動豐富,細節考究,為讀者窮極真相。摻雜著寥寥幾筆帶過的文字,輕易地折射出她身在其中的工作態度和職業精神。全書樸實平白的文字,毫無華麗艷美的辭藻,沒有誇張放大的堆砌,如生活般既不親近也不疏遠的真切筆觸,將十年行走歷程中印象深遠的一些片段客觀地娓娓道來。她之文字,猶如清泉,靜靜溢過山路間的石板,沿著台階順勢而下,帶著無聲無息的力量將觀看者侵蝕包圍。
柴靜在寫《看見》時說:這本書,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
看完這本書,我沒有刻意選擇那些她報道的家喻戶曉的新聞,只是摘取了本書中幾個印象最為深刻的片段,送給工作的我們。
陳虹說:「一九九三年我要給『生活空間』想一句宣傳語,怎麼想都不滿意。問到家裡,恨自己,恨到用頭撞牆,咣咣作響。睡到凌晨四點,突然醒了,摸著黑拿筆劃拉了這句話——『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你不把命放進去,你能做好事情么?」
有一次柴靜出差,為等著天光暗一點錄製串場,蹲在西北玉米地邊的土牆上。餓了,一個毛頭小男孩拿個大饃從她腳下經過,「小孩兒,給我們吃點兒。」她說。他掃了柴靜一眼,一步不停地邊啃邊跑。過了一陣子,墨綠的玉米地里,遠遠兩個點兒,黑的是他,還有個紅的,跑近了是他姐,拿了一塑料袋胖大的饃,還有一小袋豬頭肉,和三四根娃娃胳膊粗的黃瓜。她接住大饃一掰,熱氣一撲,長提一口氣,一口下去,手都顫了。那一下,像是水裡一抬頭,換氣一剎那看見自己,蹲在田地中間半垛窄土牆上,為爬牆脫了鞋,光腳上都是土。
傍晚風暴快來滿天黑,只有長雲的底部痛痛快快一抹鮮紅。
有一年柴靜去四川的深山採訪,下了幾十年沒有的大雪,山裡滿樹的小橘子未摘,被雪蓋著,她讓張霖站在車上,從樹上摘了幾個。拿在手裡小小鮮紅一粒,有點抽巴,冰涼透骨,但是,那一點被雪淬過的甜,她覺得是吃過的最好的橘子。中午走到鎮上,水管凍裂,停水了,他們找到一家小館子,讓他們下挂面,煎了幾隻蛋,又切了些硬邦邦的結著霜的香腸。胖老闆娘拿只碗,紅油辣子、花椒油、青蒜葉子調的蘸料,又抓一把芫荽扔裡頭。冰天雪地里,圍著熱氣騰騰的灶,吃點熱乎東西,李季說:「真像過年。」柴靜呢,在萬山之間,站在骯髒的筲地里,腳凍得要掉了,深深地往肺里吸滿是碎雪的空氣,心裡忍不住說:「媽的,我真喜歡這工作。」
她說記者就是記著,將看見的事物記錄下來,通過攝像頭播放給觀眾;她說寫東西的人不用帶著感情寫,寫得客觀平實,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蘊含的感情;她說陳虹活著、工作著,就像一片緊緊卷著的葉子要使盡全部氣力掙開一樣,不是為了得到什麼,也不是要取悅誰,就是要完成這個過程。自進入央視工作,多年來柴靜始終有著小女生的不自信與恐懼,只有不斷的進步才能剋制。她的工作始終貫穿於生活,她的狀態是一直在路上,不斷的行走,不斷的看見,不斷的記著,於是有了《看見》。
倘若滿足於目前的狀態,那麼下班的鈴聲響起,便可以徹底放鬆;倘若渴望成就一番事業,那麼下班的鈴聲應是開始思索的信號。工作,在適應壓力之後,應找尋這麼活著的意義。這麼活著自然不完全是因為工作。只是,每日耗在工作上長達8~16個小時不等,生活以此為重心開展,為之歡笑、為之悲傷、為之奮鬥,情緒為之起伏、思維為之轉動、理想為之築就,我們需要思考如此舉措的動力源頭和最終歸宿。把感情和時間都放入其中,即便偶爾會因投入沉迷而受傷,但工作著、生活著、行走著,在路上,總會覺得深沉厚實。
以一首改寫的英文詩作為結尾:The night is lon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still have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看見》一書,是柴靜記者生涯的一部自傳,更是一部人間冷暖的真是寫照。
書里有這麼句話:真是有萬鈞之力,記者就是把真實帶進我們的眼球。
書里有三個情節我印象很深:
1、母親為了保護孩子殺了家暴的丈夫;
2、葯家鑫判處死刑後傷心欲絕的母親;
3、汶川地震後失去媽媽的孩子;
有些笑容的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走心的文字,暖暖的雞湯,還有一絲對生活苦澀。
看來得打一個分割線說幾句了。大家在評論的時候注意一下語氣和用詞……還是那句話「與人為善」、與人為善……(喜歡碎碎念)。
自己的觀點可以有,但不能仗著虛擬平台就狂發泄,帶著各種自大和刻薄的話語,這是平時工作生活受了多大的委屈,挨了領導多少罵……這樣下去除了紅票藍票罵成一鍋粥再無其他結果,現在打LOL都不定兩邊這麼罵了。
平常心,平常心、、、沒事大家空調WiFi 聊聊天討論討論問題多好,動什麼肝火。
還有,說柴靜散文文筆不好的小夥伴麻煩推薦好的散文或者自己的作品,我一定拜讀。反正哥們我是文筆差,以前就給人打工寫點軍事評論,雖也發過新浪軍事但是那種屌炸天題目,自己看著都慎的慌……最近才自己開了公號和頭條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個人資料裡面有提到。
———————————————————
我很難理解《穹頂之下》這樣一個調查片為何就能激起這麼大的風浪,她的初衷難道很複雜嗎?難道是過多摻雜了不該有的東西?中國的霧霾已經嚴重的如此的地步,我們每個人難道切身感受不到?
那可為什麼還要譏諷她居心不良,「第五縱隊」,想在中國搞能源市場化,賣國賊,帶路黨……這些卑劣的詞語和評價都是從哪冒出來的?在中國干點事情怎麼就他媽這麼難,原諒我爆粗口,可當我看見《穹頂之下》禁播和柴靜已無立足之地時內心巨大的悲哀難以形容。
先不說柴靜有木有私心,我想很多人在指責她意圖為能源市場化搖旗吶喊時甚至都不知道這其中的意義吧。市場化到底砸了誰的飯碗又讓誰得了利益大家請認真思考,滇、桂、粵幾個省的長途汽車司機為什麼甘願冒巨大風險去偷加私油?就是因為在國際油價已經如此低的情況下國內依然我行我素。美國有244家石油天然氣公司,他們之間的競爭到底對誰好?……這個問題不多談,柴靜當時聚焦的還只是成品油品質過低的問題。(高價,低質……我呵呵)
最後我想談談她的文采,因為我是一個中文系學生。起初我只認為她是一個有獨立思維和人文關懷的女性媒體人,但當我看到她為作家野夫的《身邊的江湖》這本散文集寫的序言「日暮鄉關何處是」時深深為其文采所震撼。雖只是一篇不長的序言,但是散文功底盡顯,大家可以找來看看,我這個文筆很差的中文系學生相當慚愧……
(網上找的圖,這個朋友拍的很不錯,自己之前的手機丟了,拍的小說照片沒有了)
總之,我跟喜歡她,她並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非議?事實上對她的被迫出走我感到很悲哀……
感受就是,我也想當記者
高二的時候看的《看見》,在此之前我只是個沒有夢想的鹹魚。
看完這本書後覺得跟著柴靜經歷了很多事,好久沒有緩過神來。
原來還有人在過這樣的生活。
我生活在樣和安穩里就以為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
《看見》向我展示了世界的另一面,那一刻我突然很想親近她描寫的那個世界,我想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人,想好好了解這個世界。
所以大學選了廣電這個專業,真的!別人問我為什麼選這個專業,我都是說因為看了柴靜的《看見》,也許寫的有點矯情,但這本書真的奠基了我最初的新聞夢,以後無論會不會進這個行業,我都會想做一個關心社會的人。
上一張攝影練習課拍的小熊~
我認了。
感覺是她在描述如何不斷打破自己矯情的過程。
這個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與壞。很多事,你說他是錯的,可他也有自己的理由,你站在他那個角度或許覺得沒錯,可你說他是對的,站在大眾的角度他確實一無是處。她揭露了許多黑暗的真相和許多人自認為的觀點後的事實,看完覺得很感動,也感到很無能為力,很壓抑。輿論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從眾心理是很可怕的。很發人深省,很真實的一部書。在深深感到社會的可悲的同時也看到了通過文字傳遞的一絲希望的光芒。
我是一個不愛看書的人,這學期花了一個多星期看完了柴靜的《看見》,想要說點什麼,有些是從書中感受到的,有些是自己的聯想,不算讀後感。
1.這本書出版三年多了,看完之後才覺得裡面的很多內容很符合我自己的「精神品質」,這麼說好像有點不要臉,但柴靜很多話寫到了我心坎里,對這個社會的揭露也夠真實。《看見》講述了柴靜在央視的十年心路歷程,同時也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以前對柴靜幾乎不了解,只知道她是個記者,現在對柴靜也不算了解,但我知道她是個堅韌的記者,值得學習。
2.我竟然學會了感恩。初中開始我就很討厭老師問我們從某篇課文或某本書中學到了什麼,我內心OS一直是,有什麼好學到啊,不就讀了一本書,我讀它又不是為了學到什麼。
但讀完《看見》,看到書中那些形形色色的「悲慘人生」和「社會災難」我竟然很真誠的想到了「感恩」這個跟本書沒什麼大關係的主題。
我是個幸福的人:我們一家人彼此相愛。我的家庭能滿足我合理的物質需求。我的家人沒有被重大疾病困擾。我能受到我所喜愛的良好教育。我有我值得信賴的好朋友。社會的黑色陰暗面還沒有完全展現在我面前。所以,我覺得這足夠感恩了吧。
3.依舊厭惡政治。我沒有什麼資格或本領談論中國的政治,但就是討厭,我覺得政治應該是用來造福人們的,可是我真的沒有感覺到我們的政治在這個社會有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不是那種看起來的重要),很有可能是我真的不懂吧。
書中說:「政治本來是一門學問,但我們的政治考試是反政治的,沒有人尊重這個學科」
4.同情就跟淚水一樣,是沒有用的。我一直很不要臉的認為自己是個內心善良的人(此處有應有微笑表情),但這個社會需要被善良來特殊對待的地方太多了,沒人忙的過來。到底是我太幼稚了。冷靜果斷以及強大的專業知識才能救人救己,還有不要討厭一個人的刻薄與嚴肅,這是他的人生態度。
5.所有想要對自己負責的人,都在嘗試步步為營,精心設計自己的人生。我覺得其結果無非兩種:一、你沒有你想像的優秀,你也沒能堅持下來,然後你的人生計劃失敗了,過上了自己討厭的人生。二、你刻苦、努力,不停歇,成功實施了你的人生計劃,然後成為了自己年少時(現在)討厭的那種人,那種所謂的成功人士。為什麼?只因為我們活在這個現實社會啊。當然,我會想要成為後者。
6.我覺得很多中國人的「通病」是:「你跟我不一樣,就是你有問題,你得變得跟我一樣,或者至少跟大多數人一樣」。而很多西方發達國家人的想法是:「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有什麼癖好或人生態度跟我沒有任何關係,只要你沒有干涉我,沒有危害這個社會,你想怎麼活就怎麼活」,說的俗氣點這叫不包容,說的嚴重點就是愚昧。這點,我真的很不能忍。
最後,上面用了很多「我覺得」,是覺得這些只是我的個人觀點,隨便說說,就這樣。
大二上的時候看完的。但是借我這本書看的同學說她柴靜這個人太假。我不知道為什麼。
看的時候也是看一點思考一點。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應該是我高二上的時候。當時很出名。然後過了三年我才看。
書里講的事很多都是現在都還存在的問題。例如留守兒童,家暴等等。不過可能強度大大降低。感覺就像野火一樣,三十年前的問題現在也是問題。雖然龍應台講的是台灣而我們看的是中國大陸。或許十年後我們再看這本書也會覺得柴靜當時發現的問題放到現在也是問題。當然這是個人觀點。
然後看的時候也是挺有感觸的。柴靜的文字樸實,但是我覺得入人心。至少不是用華麗詞藻堆砌起來的呻吟。
我沒有去了解過柴靜這個人。但是單從這本書來看,書的內容確實能引發一些思考,是有價值的。我還記得有一句話:電視節目習慣把一個人塑造為好人,另一個是壞人,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看了她的故事,我真的感受到這句話的內涵。沒有什麼事是無緣無故發生的。什麼是人性,它有你想像不到的好,它也有你想像不到的壞。這就是人。
當然這本書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我只是說其中的一面,關於人性的一面。還有一句話書里提到過,穹頂之下也講到過: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比如法律,比如權利
十分鐘之前我剛看完。
我也沒寫過書評,權當廢話一些自己的感觸吧
《看見》一書,寫的都是作者所歷事,所感念的人。
從人的角度來說。
首先它用平實的語言,以一個記者的態度分享了作者生活中記憶深刻的一點一滴,不管是老范,老郝,陳虻,六哥,還是任何一個其他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正像書中介紹的採訪理念――你只管陳述事實,最終會有一股子「真」湧現出來。
我看到陳虻的時候,我確實感受到了那股子「真」。
其次,這本書帶給我一些認知上的改變,我原以為記者天然應該帶情緒,我個人也不經意間給人貼上「好人」、「壞人」的標籤,但是正如書裡面說的,「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每個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每個人都會面臨各種窘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所以一個記者,天然應該讓各方去發言,去感受,去認知,而不是簡單的「鬥士」。
這於我們,也是極為緊要的。
其次,站在社會的角度。
一個記者,他的職責便是記錄。
這本書可以看做記者的歷程自傳,自然也是記錄。
它收錄了作者生涯重要的一件件事,帶我們體會了整個社會從十幾年前到現在的變遷。
作為一個95後,這可以說給我帶來不少震撼。
因為時至今日,已經很少有人去談 「非典」「唐山大地震」了,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對這些沒有興趣。
看到那句
「過去和現在沒有怨訟,唯真與偽是大敵」
時,我知道了,歷史由勝者書寫,但我們也該去剖析完整的歷史,那是對現在的負責吧。
其中不少調查對我有觸動,可我當時正年少,很遺憾沒有趕得上看見。
《看見》這本書,讓我看見。這本書讀完已經很久了
先是在《一個》上面看到單篇《山西,山西》,深受震撼,剛出就買來讀了,時至今日已經記不太清讀完時候的感受了,但是有兩句話記到現在。
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客觀是對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衝突的感受會相互克制,達到平衡,呈現出「客觀」的結果,露出世界的本來面目。
不用說太多評價或者如何評論,單是她交給我寬容和客觀的努力,我就想謝謝她
看過很久了,所以也很難寫出特別長的讀後感,想來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不要片面地反感他人,也許在你反感他的方面,他所做出的努力,比你想像的更多;而你的反感,更多只是來自於自己的立場,和對他人的不了解。
看見,而不僅僅是看到。
忘記自己,靠近他們,記錄他們的故事,不夠客觀,但是是真實流露出來的感情,客觀記錄與情感代入並不矛盾,可以說柴靜把握著一種感性與理性的平衡,遊刃有餘。
同性戀,自殺兒童,性工作者,以無能自居的外國支教老師盧安克,為一張發票堅持維權將鐵道局告上法庭的郝勁松……書中的每一個人物的故事都會觸發自己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不是同情與憐憫,而是發自心底的共鳴與深深地敬佩。
山西山西與穹頂之下,十年的時間,柴靜留下的,不僅僅是看見,還有那句此時此地此身,這是永遠的激勵。
去年看的這本書。
關於書的評價前面的答案都說的很足夠了。題主要的並不是書評,而是讀完後的感受,嗯,我喜歡這個問題。
因為看過的時間也久了,剛看完書後的那種震撼也慢慢消退,然而有幾種感受卻一直難以忘懷。
1.家國天下
讀這本書的時候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就是,這些我都經歷過,卻沒那麼清晰,也沒那麼深刻。非典是我生命里第一次舉國動搖的重大事件。那時候我還是個小學快要畢業的孩子,每天放學路上和小夥伴嬉戲如常,小夥伴還略帶神秘地掏出兩包板藍根,說,我媽說了,喝這個葯,能預防非典。
小縣城裡自然是波及不到,也是後來才聽當醫生的阿姨告訴我說,03年她們一大批人駐紮在汽車站,來往的人都要一一用體溫計測量的。 所以讀到關於當時北京那所醫院的混亂不堪,當時很震驚。這是自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時候的人真的不懂得隔離,大家都處在猝不及防的慌亂中。後來豬流感來的時候,明顯有經驗了許多。
同樣,讀到山西的煤窯(不知道有沒有,我可能記錯了),也是深覺自己的淺顯和無知。社會遠比我想的要複雜的多的多,而且這樣的認識要一次又一次地重複。
這些,都與我們息息相關。然而,當時的我並不覺得,也無從知曉,以至於還有種特別想翻一翻柴靜那些年的採訪視頻。還好,不算晚,她用她的方式,讓我自發地產生了想要銘記這一切的念頭。活的不該那麼隨意,不是么?舉國維艱之際,作為任何一個國民,都應該有一份沉重和一份擔當。發國難財,卻不知覆巢完卵。
2.知性之美
想來想去,形容她的最好辭彙,就是知性了。她是個犀利獨到、目光堅定的女子,尤其是經過陳氓指點、在央視歷練了一番後,她越發深刻,並不再以能問倒對方作為自己的要求。她不斷的蛻變,在一件又一件的採訪中不斷的完善自己,去貫徹自己的記者理念,我想,她的日子是很有意義的。
與敷衍的普通採訪不同,柴靜所達到的高度,與她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我想,能與盧安克做到很好的深入交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柴靜的採訪不光拋出一針見血的問題,更多的是她能得到採訪者的信任,這樣做出的效果,又在節目之外。
柴靜可以冒著生命危險採訪非典,也可以擁有那些沉默寡言的小孩子們的信賴,無疑,這十年的累積,成就了現在這個低調冷靜的知性女子。
那現實中的你我呢,我們所做的一點一滴,又會塑造出怎樣的我們?
3.生命與反思
葯家鑫的案子略有耳聞,也是通過讀《看見》,才明白了來龍去脈。雖然柴靜撿了十年間的大事,作為一個個代表性的點,來勾勒出她十年的採訪之路。但是扔能想得到,十年間的大小事,又豈是這麼一本書能寫盡的?
對於每個人來講,十年都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節點。如果要我總結《看見》我最欣賞的地方,不是深刻,而是記述。
回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而人,又是最值得探討的命題之一。我很喜歡追憶,喜歡回想,喜歡想起來以前發生的大小事忍不住笑一笑。我也很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我會努力回憶起晚上做過的夢,把它如實的記下來。有時候和朋友聊天,聊過了就把聊天記錄一字不落地保存下來,因為我知道這都是不可多得的回憶。
這本書,也是柴靜寫給自己看的。走一段路,總要回頭看看的。
我有一個人物誌的資料庫,會記下各種特別的人。當初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查了查陳氓,原來這個人是這麼的了不起。今天刷知乎又知道了束星北這個人。無他,我就是單純的想了解一個人的過往、足跡,看看他們的日子是如何過的。似乎,柴靜在用她的經歷,告訴著我們,該如何去面對生活。該去堅持,該去追求,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也保持對人的敬畏。
續:
後來,柴靜去美國生了孩子,有了挺柴和砍柴事件,後來有了《穹頂之下·霧霾調查》,被封殺,柴靜的博客貌似也不更新了。
推薦閱讀:
※還有哪些惟妙惟肖的比喻和對比?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三觀不正?
※如何解讀詩人海子?
※哪段話讓你走出情傷,豁然開朗?
※如何評價《無聲告白》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