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馬克思的「勞動的異化」?

不是特別的清楚。。。


不贊同不少答案里認為異化就是不能瀟洒自由地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是被逼著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這一種過度簡化。這種描述可以說是一種布爾喬亞的浪漫化幻想。正好上學期上了一門讀《資本論》的課,自己也讀了一些其他的原著,現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以求拋磚引玉。

------------------------------------------------------以下是正文---------------------------------------------------------

異化」 (Alienation) 這一概念貫穿了馬克思自早期到晚期的整個思想生涯,並處在其社會批判理論的中心位置上。要把它講解得既準確又易懂是非常困難的;在這裡,我選擇在不犧牲準確性的基礎上,盡量簡要地對它進行闡述。


1. 「異化」之前的勞動.

馬克思並不認為「異化」的實質僅僅是迫使人類去做他本不想做的勞動。本質上,人類之所以勞動,其第一目的始終是為了從其產物獲得某種滿足。而只有在第二目的上,才是尋求勞動本身的快樂。以一個馬克思非常反感、但是很好用的例子來說,獨居在荒島上的魯濱遜 (Robinson Crusoe) 在口渴的時候會收集雨水,在感到飢餓的時候會去採集野果、甚至開墾荒地,在感到寒冷的時候會獵取皮毛,在面對風雨的時候更會結廬為舍。他是否覺得這些過程本身是瀟洒而愉快的呢?多半不會。可是他覺得愉快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在集雨、采果、開墾、狩獵、建屋的勞動過程中獲取了自己所需要的食物、衣服和住所。這就是馬克思所認定的「先於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人們出於自己的需求而勞動,不論是為了物質還是精神的滿足,而其勞動所獲得的產物將被勞動者本人所擁有。

需要聲明的是,這種生產方式本身不是反對市場的:它只要求勞動者擁有其勞動產物,而他們是自己使用這些產物還是把它們拿去交換並不重要。據此我們可以判定,對馬克思來說,資本主義社會(或者更準確地按照《資本論》說,「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主導生產方式的社會」)的核心不是市場的存在,而是下文將要描述的生產資料與生產者的分離


2. 人應該如何勞動?

應該如何勞動?這是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經濟與哲學手稿》的第一手稿中一個暗含的主題。馬克思在這裡給出的答案是具有鮮明人文主義 (Humanism) 特點的,強調說應當是其行為的主體、是其行動的目的,而不是一種被動的客體、或者是其他意志的工具。這種對個體自主性的強調具有明顯的康德主義倫理學 (Kantian Ethics) 的痕迹 *

具體到勞動來說,馬克思認為只有通過「完成勞動並且獲取勞動成果」,人類才能獲取其作為人類的尊嚴。他的闡釋是,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是因為人類獨具「製造並使用工具」的能力 ** 。在勞動之中,人應該仔細研究、認真規劃、悉心操作,將自己的人類創造力 (Human Ingenuity) 注入到勞動過程中,而最終彙集精鍊成為了勞動的產品。最符合這樣一種理想的是手工業中的「工匠精神」 (Workmanship):譬如,木器匠人們對木材精挑細選、專心致志地設計從整體外觀到浮刻雕花的每一個細節、並精心打磨每一個部件,為得是造出一套堪以傳家的精美家居(某種意義上,現在四處漫行的「匠人精神吹」是青年馬克思在低水平上的復活)。這種勞動者運用智慧與技藝改變外在世界、產出切實結果的過程不一定逍遙快樂,但一定會給人一種發揮了自己體智能力、踐行了人類可能性的精神充實感。這是馬克思眼中勞動除了滿足人類生存需求以外最重要的意義。而滿足這樣一種條件的勞動,在馬克思看來是最為貼合人類本質的,所以被命名為「類本質」 (Species-Being, or Gattungswesen) 的生產。

勞動中的「異化」正是對以上這種理想的生產方式的褫奪;它具體為勞動者與其勞動目的、勞動過程、勞動產物這三方面的分離

註: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中提出並闡述了: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這種對人類的定義根植於本傑明·富蘭克林所宣稱的「人是能製造工具的動物」這一宣言,而它在19世紀的人類學家之間是主流觀點。


3. 勞動目的的「異化」.

如同在上一節中所說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最根本的特徵在於「資本、地產和勞動三者的分離」。按照馬克思所說,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中,由於勞動者不掌握生產資料(或者說,沒有物資),他們不再能像理想狀態中那樣從頭開始、依照自己的願望開始勞動了。相反,他們必須加入既有的、由他人設定的生產過程。從此,他們的勞動不再是為自己生產一個具體的東西、滿足一個具體的需求,而是在幫他人生產 * ,只是在此過程中為自己贏得一種抽象的價值——金錢。於是對他們來說,他們究竟在生產什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通過生產,他們才能掙錢養活自己。於是,理想中勞動的兩個目的(滿足具體的慾望、發揚人類的尊嚴)被分離開來,而其中的一個,也就是滿足具體的、可以用金錢買到的慾望成為了「異化」了的勞動的唯一目的。這在青年馬克思看來是一種可悲的變化,因為勞動從此成為了一種外在於工人的負擔,而不是一種他自發而願意做的自我實現。馬克思悲嘆到,「(『被異化的』勞動者)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

註:

*中後期的馬克思逐漸放棄了這種基於人文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庸俗化傾向的批判,而是轉向了政治經濟學的領域,並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提出了的「剩餘價值學說」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來批判這種勞動目的的割裂。


4. 勞動過程的「異化」.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非常關切勞動過程的「異化」使得勞動者受到奴役的現象——他們既在人與物之間的關係中成為了生產過程的奴隸,又在人和人的社會關係中成為了資本家的奴隸。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稱讚為「人類勞動生產力的最大進步的來源」 * 的產業分工 (Division of Labor) 在馬克思眼中在是勞動「異化」現象持續惡化的一大客觀原因:人們不僅忘記了自己為什麼生產、在生產什麼,更被迫把自己的生產過程無限地單一化、機械化。想想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工人們吧!你不斷地把一個個電池裝進一部部手機,此外什麼也不做、也什麼也不能做。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你每天裝配的手機是什麼型號,也完全不需要關心;甚至你不用知道你裝上去的零件就是電池。你的名字、你的經歷、你的情感、你的青春、乃至於你的生命在冷冰冰的裝配線面前什麼也不是。 在「異化」的生產方式之下,工人的生產過程被抽象化了:他們不再是運用智慧與創意來實踐他們對物質世界的構想,而是機械地完成一系列指令、而他們不再在意自己究竟在生產什麼。 他們的技術越發熟練,可是整體的智力卻不斷萎縮(直到終於只會吃飯、睡覺、裝電池),也越發成為了這一特定操作的奴隸。

雖然在理論上勞動者依法律有權利(或者按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原話,有「政治自由」 **)隨時結束合同離開崗位,但不代表他們就可以輕鬆地重獲「異化」之前的那種自由。在一個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因為沒有生產資料的無產者要是脫離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無法養活自己的。即使日復一日的勞作沒有任何意義,但是他們不得不繼續做下去,不然就會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餓死。也就是說, 由於資本家壟斷了生產資料,勞動者無法獨立地進行生產。 資本主義社會中,這種無休無止的、受剝削的生產是工人養活自己的唯一途徑;它徹底剝奪了無產階級個體的經濟自由。從此無產階級勞動者離任何意義上的「自由」都越來越遠,最終成為了整個生產過程的奴隸

註:

*語出亞當斯密《國富論》第一章。

**馬克思認為普遍的政治自由的達成是資本主義社會相對於封建主義社會最重要的進步性成就。


5.勞動產物的 「異化」

資本主義的勞動方式的結果不僅是如上一節所描述的那樣,勞動者逐漸成為自己職業的奴隸而忘記了主動工作的意義;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還指出,無產的勞動者成為了出資僱傭他們的資本家的奴隸。人們往往被「商品社會」 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的表象所迷惑了雙眼,以為生產和交換是市場上商品之間的物與物的關係,而沒有意識到它們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生產處在勞動者與資本家之間、而交換則在出售方和購買方之間。這些基礎的社會關係常常被掩蓋,卻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主導下的社會中的不可否認的核心事實。

如果我們再次回憶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勞動者與資本家的對立來自於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分離,我們就會發現勞動產品的所有權會有所改變:在「類本質」的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勞動者會獲得自己的勞動產物,並且可以支配是去使用它、存儲它還是交易它;而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中,工人的勞動產品歸屬於作為生產資料提供者的資本家所有,而工人們的勞動所得則是抽象化的、以金錢形式呈現的工資。以生產結果而論的「異化」在於無產者勞動產生的成果並不為他們自己所有,而是在完成生產過程那一刻就被資本家奪取而去了。這種狀況恰似唐代詩人張俞哀嘆的那樣,「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已經對這種社會現實有所留意:比如,著名的法國無政府主義者蒲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曾經高喊:「財產就是盜竊!」(「Property is Theft!」)他所聲討的就是這種生產者和有產者割裂的「不公平」現狀。馬克思並不贊同蒲魯東的觀點,反而在1847年撰寫《哲學的貧窮》(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來諷刺、批判蒲魯東的代表作《貧窮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Misery)。

馬克思本人對於勞動產品「異化」這一現象的觀點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部分。如之前所述,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手稿》中,馬克思認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盛行之下,工人沒有生產方式的,因而無法繼續進行「類本質」的生產;這使得他們喪失了為自己生產的動機,而只是為了生存而謀求工資,從而變成了生產的奴隸、而不是其主人。反過來,沒有參與勞動的資本家,根據理想的生產方式,反而似乎是沒有資格獲取財富的(這種基於「匠人精神」 (Workmanship)的道德判斷與馬克斯·韋伯觀察到的「新教精神」不無相似之處)。而他在晚期所著的《資本論·卷一》中,馬克思則放棄此前的人文主義關懷、不再關注勞動本身對於人類的意義,而更多地關注生產過程對於社會、經濟現實的影響。他提出一個問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工人的勞動是如何轉化為他們的工資的呢?他隨即意識到,勞動者是通過將其勞力傾注到作為原材料的生產資料中,使得這些物質得以「價值增殖」 * (Valorize)。工人所獲得的工資,無非資本家在將這種增殖的價值通過市場折現之後交予勞動者的分利。然而顯然對於理性的資本家來說,一個給定的勞動過程帶來的增殖量(也即,勞動者在工時內所生產商品的價值)一定會大於他願意支付給該勞動者的工資。由於生產資料和產品都是資本家的財產,這部分超出工資的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佔有,充當了資本家所獲得利益的來源——而馬克思將它定義為「剩餘價值」 (Surplus-Value),而它象徵著「剝削** (Exploitation) 的存在。由於工人面臨著失業並餓殍的危機(因為他們無法獨立營生),資本家始終掌握著對工資的議價權,並保有著將工資水平降低到僅足以勉強生存的程度 ***(如果更高,那麼資本家就沒有獲得最低的工資成本;如果更低,資本家就會損失勞力)。根據這種觀點,馬克思對於將工人階級無產者勞動「異化」的資本主義的批評主要是人道主義的:它使得工人的工作環境糟糕、報酬堪憂、遠離自我,反而是沒有投身於生產過程、而只是擺弄其擁有的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們 **** 在發著「不義之財」。

註:

*可以看出,馬克思在嘗試批判政治經濟學時,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當時主流的經濟學的理論框架;這種基於勞力的價值理論 (Labor Theory of Value) 就來自於亞當斯密。

** 一些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剝削」的產生豐富了「異化」的含義;它象徵工人與其勞動產品的「異化」,因為產品脫離工人自身的控制,反而成為異己的、敵對的關係。這對應了馬克思所說的「他創造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

***很大程度上,馬克思所預言的資本主義社會崩塌和共產主義社會的降臨之所以並沒有發生,很大程度上是他假設了資本家永遠持有議價權。然而他身後的歷史中,各國政府紛紛對巨型企業進行進行干涉、防止卡特爾的形成;工會制度更成為絕大多數國家的標準配置,在保障勞工權益、避免勉強生存的工作報酬和惡劣的工作環境之中起了巨大的積極作用。一方面來說,馬克思的具體預言在實踐中是失敗了;但在另一方面,他對於當時的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社會(Laissez-Faire Capitalist Society)中勞工待遇的批評收穫了廣泛而持久的注意,而這些問題也得到了很大的環節;由此而言,他獲得了廣義上的巨大成功。

****需留意,馬克思承認處在無產階級勞動者與大資本家之間的小布爾喬亞、小資本家的存在,並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中有著精彩的解讀。然而對他們的考察不適宜本文的篇幅和主旨。


6. 結語.

總結而言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結果,勞動者不再擁有自己的具體勞動產品、其勞動也不再出於自己的本意,因而「勞動不屬於他(勞動者),他在勞動中也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別人。」具體而言,他的勞動的目的、過程和結果都不再屬於他自己,這就被稱作勞動的「異化」。而這正是馬克思所指認的資本主義社會之一大病灶,直接致使了其中的無產階級工人的境遇之惡化,故而對理解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觀點至關重要。

「按照國民經濟學的規律,工人在他的對象中的異化表現在:工人生產得越多,他能夠消費的越少:他創造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工人的產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創造的對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蠻:勞動越有力量,工人越無力:勞動越機巧,工人越愚鈍,越成為自然界的奴隸。」
——馬克思, 《1844年經濟與哲學手稿》.

(全文終)


小和尚:師傅,你以前在寺院里做什麼的呀?

師傅:砍柴挑水

小和尚:那現在呢?

師傅:還是砍柴挑水

小和尚:幾十年都是一樣的事嗎?

師傅:不一樣,以前想挑水的時候方丈讓我砍柴,想砍柴的時候方丈讓我挑水,到時候就必須到大殿念經,不聽方丈的就會被趕出去。現在呢,想砍柴的時候砍柴,想挑水就是挑水,不想動的時候就喝純凈水點電褥子讀讀馬克思著作想想什麼叫異化……


呃,我是憑印象流和自己的理解寫的,題主湊合著看,不過估計比較通俗。

假如你特別喜歡開車,很喜歡駕駛的操控感。然後不但認真學習了駕駛技術,而且也很享受開車的過程。鄰居老王經營了個公司,比較遠,正好需要司機,於是你就給他當起了司機。你給他開車,他給你一些錢,你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然後你越來越發現,其實老王沒把你當朋友,而是把你當成個幹活兒的使喚。而且他開始對你招之即來,呼之即去。就算你喜歡開車,你也越來越覺得不爽。「我是喜歡開車,但憑什麼我給你當牛做馬啊?就憑你給我錢,我就得給你開車?我天生命賤嗎?」你這樣問自己。當你試圖跟老王溝通的時候,老王火了,他告訴你,「我是老闆,你就是司機!成熟點,認清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還是中國好司機!」然後你驚訝的發現,你這頂司機的帽子是拆不掉了。街坊鄰居不再喊你「小張」,而是加上了個稱謂,開始叫你,「嘿,早啊,小張司機!」倒是挺客氣,可是你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於是你決定辭職了。但家裡沒有收入不行啊,於是你去找工作。然後發現,好多工作都要求背景和經驗,會問你多大了?工齡幾年?駕齡幾年?期望月薪多少?然後每次找工作,你都默默的往表格里填數字,年齡25,工齡3年,駕齡10年,期望月薪3000,然而有時候你還沒填你叫什麼呢,就被打斷了,說你這期望月薪太高,走吧走吧;你這工齡太短,走吧走吧。於是你回頭找老王,想找回工作,老王說,不好意思,我找了個駕齡比你長,月薪還比你少的。你困惑極了,老王啊,我們是朋友啊,我們是鄰居啊。老王說,兄弟,現在不看這個啦,我拿那幾個數字一卡,找最合適的啊。

然後你特別傷心,混了這麼久,原來我這個人,就是一堆數字啊。什麼情感啊,人情啊,人格啊,都是扯淡。人家就看你標準夠不夠。對了,人家現在發明了個詞兒,叫數據,大數據。一切以數據為準。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只是為了基本的需求:結婚,生子,有地方住,幫助基因完成他的繁衍。

然而現在,卻演變成:

10-20歲的時候拚命讀書,只是為了找工作;

20-30歲拚命工作,只是為了存錢/升職/獲得成功。

30-40歲不結婚,不生子,因為工作忙/找不到工作/要逃離自己的舒適區保持世界領先/要不斷的鞭笞自己。

結婚生子了,又必須考慮學區房,不然生出來的孩子,一出生就失敗了,以後一定過得特別苦,特別累,活的不如狗。

買了房子,生了孩子,還必須讓小孩參加各種補習班和高考,以便「高人一等」。


為什麼,為什麼動物享受自然界恩賜(*)的事情,人類要變的如此複雜?為什麼人類孩子一生下來,(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權二代的話),就幾乎一定活的不如狗?這哪裡是異化,簡直就是變態。


因為資源分配;

為什麼資源分配不均呢?

因為人口過多;

為什麼人口過多呢?

因為人口太少的話經濟不繁榮。

所以要增加人口增加勞動力

所以資源分配不均不足

所以底層人士為了工作異化自己,讓自己為了工作而生活,讓自己的生活里只剩下人類社會定義的成功和錢。人已經忘記了存在本身,甚至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要來到地球。甚至竟然完全忘記了:

我本可以不來地球。


在自己搭建的舞台上演戲,演得太久了,有些忘我了。這是心理問題,得治。


(*)參考地球的環境和太空,月球的環境


僅以我淺薄的一點馬克思的閱讀量來回答一下。

要解釋清楚「勞動的異化」,得先解釋什麼叫「異化」。因為眾所周知,「異化」這個概念不是馬克思原創的,而是至少發源於盧梭,成型於黑格爾。所以,作為「異化」概念之下的一個示例(token),「勞動的異化」概念是需要放入18-19世紀流行的那套哲學話語之中才好把握。

那麼什麼叫做「異化」呢?

異化(Entfremdung)代表著一種個人面對他人,外部世界與其他事物的一種「無力感」和「無歸屬感」。即好似自己並不屬於這個世界,對於這個世界無法施加影響並以至於覺得在世界中存在毫無意義的感覺。一個異化的人是一個無法積极參与到世界中事物中來的主體,而是一個被動接受世界中事物的影響的客體。在這個層面上,異化」概念起碼有以下三大內涵:

第一,「異化」意味著「意義消失」(Sinnverlust)以及「力量消失」(Machtverlust)。也就是說,一個異化的世界就是一個無意義的世界,而一個異化的人也就是一個無意義的人,他(她)無力建立起與他人,世界的積極的有意義的聯繫。

第二,「異化」不能等同於「他律」(Heteronomie),一個人,既可以是「異化」的受害者(被異化),也可以是「異化」的實施者(異化他人)。

最後,「異化」也不是「陌生」(Fremdheit),並非是說一個異化的人就是一個覺得自己周遭事物都變得很陌生或者變得無所謂的人。異化的人的問題在於,他(她)會對那些本該對其來說十分重要的聯繫感到毫無聯繫。異化是一種將原本聯繫緊密的事物分隔開來的力量。用馬克思的話說,異化就是「無聯繫的聯繫」(Beziehung der Beziehungslosigkeit)

那麼具體到人類的勞動活動上,馬克思是怎麼描述人類勞動的這一「無聯繫的聯繫」的性質的呢?

簡單來說就是在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模式之下,工人們創造的價值越多,便會受到他們生產的產品這一「獨立的力量」的支配越深,結果便是,工人們的勞動成果,作為客體對象的商品,與工人們自己毫無關係。因為生產出來的商品都是歸資本家所有,工人們既不能用也買不起,這就相當於工人們的勞動活動從他們身上被抽走了一般(因為勞動活動的體現就在於商品生產)。於是乎,本該作為工人們十分重要的一種聯繫(勞動以及勞動產品)現在卻和他們毫無關係。這便是(青年)馬克思所認為的(1)與自己的勞動產品的異化(Entfremdung von Produkt seiner Arbeit)。

當然,「勞動異化」不僅僅表現為與自己的勞動產品的異化,它還有進一步地三種表現形式:

(2)與自己的職業/活動的異化(von seiner eigenen T?tigkeit)

一般情況下,人類所從事的活動或者職業都是自己的意識以及意志的客體化表現(最簡單的例子,「我想喝水」這個意識狀態直接引起了我去喝水的活動),即人們具體進行的活動應該是與自身的意識直接相連的。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之下,這種重要的聯繫也消失了,工人們所從事的生產活動除了維持自身存在的工具性意義之外,同自身的意願毫無聯繫,因此也毫無意義。

(3)與人類的類本質的異化(vom Gattungswesen)

什麼是「類本質」?在馬克思看來,人類的「類本質」即具有自我決定的能力,是自己行動的主體,精神活動與身體活動能夠協調統一的這一本性。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下,精神與身體的活動被撕裂開來,人的身體活動(勞動)依附於大機器生產,使它變得不再是自己主體性的活動而是維持生命的工具,同時精神活動也在這種生產活動中變得極度匱乏,最後結果便是,人變得與自己的身體活動與精神活動都毫無關係,與自己身為人類所應該擁有的本性毫無關係。

(4)與他人的異化(von den anderen Menschen)

當一個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活動/職業以及自己的類本質異化之後,最終結果便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異化,因為在前三個維度上,一個人已經同自身的勞動產品/活動/類本質都毫無關係了,也就是說,一個人對其自身已經沒有了歸屬感,沒有了聯繫。那麼放大到社會層面上,異化了的人相互之間也無法建立起積極的聯繫。最後結果就是,人與人之間也變得毫無聯繫

以上便是對於「勞動異化」概念所具有的幾個層面的一個簡單介紹(當然這也只是基於個人的理解),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異化」概念本身也是馬克思吸收了黑格爾的東西,因此體現的也是馬克思「青年黑格爾」時期的一種思想傳承,1844年手稿本身其實可以看作是青年馬克思試圖運用黑格爾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嘗試。而到了中晚年馬克思自身的思想成熟之後,特別是勞動價值理論,剩餘價值理論等更加經濟學的理論提出後,「異化」的概念也便不再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批判中扮演什麼角色了。不過,「異化」理論倒是在一個世紀後重新啟發了左翼社會哲學家們,特別是法蘭克福的批判理論算是繼承的青年馬克思的這種「探究社會病理」式的研究方式,開展了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病態性」的批判潮流。


假象你自己是某個古代某人住在某山上,有田,有地,生活樂無邊, 然後琢磨著要做個椅子給自己用, 然後你去砍樹, 鋸木,做了個椅子, 一高興做了兩把椅子. 你自己用一把,另外一把換了幾壺小酒,面對蒼山,喝酒,吟詩,練劍... 這就是比較原始勞動, 椅子是你的想去做的, 你可以換酒,也可以不換.

然後你穿越了,到了現在,你身在富士康的流水線上,不斷反覆干一個工作,就是把某個叫TCA203的零件裝到VB42的位置。你既不了解這個零件和那個零件到底是什麼,等著東西裝完了以後,成了IPHONE,你卻連買都買不起,甚至要賣腎才能換一個你每天組裝上千個的產品中的一個。

這就是你勞動異化了,你的勞動從本能中剝奪出去,你不是因為想做把椅子坐而在那組裝TCA203零件,你只是為了生存而在那勞動。你也沒有時間唱歌,喝酒,談情說愛,玩吉他。你在這個世界上的全部生存意義就是那個零件,如果你死了,認識你的人只會說「那個組裝TCA203的人自殺了"。你製造的商品成了你的全部意義,你的憤怒,激情,春夢,幻想,渴望...沒有人在乎,你的其他屬性對於別人來說就是一坨屎,沒人在乎那「那個組裝TCA203的人」是否有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走走的渴望;還是想睡范冰冰的慾望...你就是你的產品的奴隸。 這就是你被異化了。

而另外一個與你同廠的焊接工,雖然你們一起生產了同一個IPHONE,但你不知道如何焊接,而他不知道如何組裝零件,你死了,他只在乎是不是有個空缺,可以去頂替。人和人的關係也異化了。現在拿起你的手機,你是否看到它後面有千千萬萬有血有肉有慾望和激情的人的勞動身影了嗎?沒有。你只看到它值多少錢,相當於你多少小時的勞動時間....

體會一下這種感受,所有人都被異化了。

----------------------------

@對於評論的答覆和補充
1.別問我說什麼古代做把椅子就能吟詩作對,我只是舉個例子,因為根據題主「通俗」的要求(這問題在我答後已經被改成「清楚地解釋」),我不是研究考古的,你們也別跟我吹著毛求著疵。
2.沒人講古代比現代美好!
首先,「異化勞動」是馬克思在《1844年手稿》第一部分最後提出的概念。馬克思自己後來都推翻了這個概念,甚至還批判了自己。因為要理解「異化」就必須解釋一個「非異化」的狀態,就是說一個純粹的人,純粹沒被異化的人的勞動(馬克思的名詞叫「類本質」)然後馬克思自己琢磨了一下,也說不清啥叫最本質的勞動,也就是古代人也可能被異化了。異化概念有點人本主義的意思,馬克思自己怕掉進這個坑,就沒有再後來發表的作品裡用「異化勞動」這個概念。
我為了讓答案通俗,所以假設了一個沒被異化的「古代」,你們自己去理解吧。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不太準確,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簡單點講,你工作越是勤奮,資本家就賺的越多,資本家賺的越多,就越有資本來剝削你。

如果說資本家為了利潤會賣給無產階級弔死自己的絞索,那麼無產者為了生存也會為資本家鑄造抽打自己的皮鞭。

此謂之「勞動的異化」。

――

並不是什麼豬油叫啊……老人與孩子啊……之類的……不要這麼看不起馬克思嘛…
…馬克思主義絕對不僅僅是「我不想上班」……怎麼可能那麼挫啊喂……抓狂……

請循其本,靴靴。


你剛開始玩遊戲的時候,為了自己爽打怪,做任務,看風景。

後來,你滿級了。

還是為了自己變強,你發現你必須每天多少次日常,公會開荒必須每天三四小時,必須去pvp,否則你就落後,落後就找不到隊伍,就被欺負,你不想努力也不得不努力,你從玩的很舒服變成了玩的很累。你開始懷疑,到底是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你究竟是個玩家,是個遊戲里的人格,還是一堆數據?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我十年多遊戲經歷,徹底把遊戲策劃這套看透了,遇到這麼玩我的遊戲就喊聲滾你媽刪號留差評寫文扒皮。


現實里你敢這樣么?背著房貸車貸,老婆孩子,上級讓你舔菊你都得謝主隆恩。反正你不過是個Human resource,被洗的滿腦子雞湯的奮鬥逼有的是,你走了你倒霉,老闆不缺你一個。你不爽?你不爽你能幹啥?嗯?老老實實建設資本主義,給資本家造絞死你一生的絞索去吧。

順便,你34了一紙辭呈就滾蛋,小資夢?開玩笑,只有戰後重建發展期才有那個機會。

資本的意志只有把所有自食其力的人打成豬仔,玩命增值,引爆經濟危機,吞吃更多小資本,最後造成終產者社會而已。


小白來扯淡。

我覺得結合1844經濟學手稿,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實質,如果嫌麻煩直接看牛津通識讀本的黑格爾那本和馬克思那本就好。

勞動是人將自己的意識或者說思維對象化到其勞動成果中,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圖和設計改造世界的過程(這個改造世界的提法好像馬克思說的多)。勞動的過程也就是生命活動的過程。

而勞動的異化,就是勞動的對象化不再屬於自己。如果要說的通俗一點,最直白淺顯的說法就是勞動不是自由意志的選擇。

拿資本主義舉例的話,工人之所以勞動不是因為他想要勞動,而是因為他不勞動則無法維持個體生活的存續,勞動從生活的本質變成了生活的手段。對於工人來說,當他勞動時他不會認為自己是自由的,相反當他滿足自己的肉體需求時才會覺得自己是自由的。

還是感覺解釋的不好,先這樣吧。看以後有沒有可能再更新。


所謂異化,就是你的勞動付出的生存屬性大於事業屬性。這裡細分兩種情況,一是勞動所得僅能抵償生活必需;二是勞動所得不少,但無法直接實現理想,或者說獲取這份回報的時間成本過大,讓你無法干別的事。


而異化如何產生的呢?
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因為個體勞動力必須和生產資料結合才能創造出價值,使自己直接或間接獲益,這也是勞動能夠持續發生的內在驅動力~一旦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有了歸屬,需要這份資源的非產權人,就失去了對自己勞動力輸出實際支配權~也就是他主觀上可以不勞動,但客觀上不得不去勞動換取生活所需,這時勞動就發生了異化。

實行公有制是不是就不異化了呢?
不能。因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共產社會的必要非充分條件,除此之外還必須有和這種生產關係相匹配的生產力! 物質有多大豐富,公有制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推進。比方說現在的共享單車,只需很低的使用成本就能享受到社會資源,這倒回到自行車還是「三大件」的6、70年代根本行不通。

勞動異化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資本的魔力!勞動異化,本質上是個體利用資本奴役其它個體勞動的過程~這裡更神奇的地方在於,資本所有者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上,資本給人的慾望插上了惡魔的翅膀~ 慾望本沒有對錯的,但資本獲益的過程必定建立在對他人無情掠奪的基礎上。就像馬克思所說,資本主義每個毛孔里都流淌著骯髒的血液…
可是我喜歡!因為葬送資本主義正是它自身,這場遊戲早就有了註定的結局,我們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死守在腐朽的過去葬送它,或者是積極的改變迎接不一樣的未來=)


以前某個心理學小案例,不算太準確,但基本可以用來「通俗地解釋」。

老大爺家門口,來了一群小孩,天天又吵又鬧。老大爺怒了,但是直接趕肯定是趕不走的。
老大爺於是給小孩錢,說自己喜歡熱鬧,你們每天來打鬧,我給你們一塊錢。
小孩們於是天天來玩,打鬧地特別有勁了。
過了幾天,老大爺說,我每天只能給五毛錢了(五毛?)。小孩們有點失望,但每天還是勉強來玩來鬧。
又過了幾天,老大爺說,我沒錢了,以後你們來,我不能給錢了。孩子們一聽,沒錢,那我們才不來呢,小孩們就都跑了。

大致通俗地說,小孩們本來出來玩是滿足自身的需要,但是一旦有了報酬的因素,玩就被異化了,不再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玩」的需要。

大致可以通俗地解釋「勞動異化」這個概念。
當然,真正的勞動異化的產生可不是這麼簡單,其伴隨著資本主義發展,社會分工,勞動對象的轉變等等很多因素。這裡也就隨口解釋一下,不深究。

異曲同工的答案:哪一刻讓你終於意識到了和對方階層(階級)不同?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369483/answer/146243267?utm_source=com.automattic.simplenoteutm_medium=social


哈哈,終於碰到一個我能說兩句的問題了。

先說「異化」,通俗地說,異化就是「蠶吐絲,包自己」。絲是蠶自己吐的,但是絲變成蠶蛹困住了蠶,自己做了點事,反倒坑了自己,這就是異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自己把自己變成了對立面。

再看費爾巴哈對異化的定義,「人和人的創造物,從自己的自然狀態和本性狀態,轉變為非人性和反人性的狀態」,現在人們經常說的「人性的異化」,也是這個意思,「人如何從自己的本性迷失,如何被自己創造的東西所統治,從人的本性變成反人性」。

那麼「人的本性」是什麼?馬克思說,人的本性是「自由自覺的活動」,就是「理想化的勞動」,通俗地說,就是自覺自愿的勞動,沒有別人強迫,發自本性的勞動。自覺的勞動是人類的需要,人們沒事幹的時候總想找點事干,你不讓人動,人們才難受呢,看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現在面前,人類也很滿足。可是,為什麼工人在現代的大工廠里就變得討厭勞動了?這就要講到「勞動的異化」。

工人是老闆的僱員,勞動只是為了掙錢養家糊口,不是發自本心的活動。所以,工人在勞動中感到很難受,而不勞動的時候就覺得很舒暢。工人的勞動也不屬於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都是老闆的,不歸自己。工人在勞動的時候,就會感覺喪失了自我,認為自己是在給別人勞動,沒有獲得勞動成果的喜悅。這樣一來,工人們自然反感勞動。勞動從人的本性,變成了對人的折磨,這就是「勞動的異化」。


哲學上指:主體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分裂出自己的對立面,變為了外在的異己的力量。
很抽象,不好理解。
直觀來看,很像星際爭霸:薩爾納加創造了蟲族,反過來被蟲族打個落花流水。
用在社會中,可以這樣理解:
勞動是人的一個屬性,人必須要勞動,否則就沒法生存了。
隨著人類勞動技能點的提升,生產力發展了,人類勞動獲取的生活資料除了保障自己生存繁衍,還有剩餘。於是產生了私有制。私有制下部分人用暴力佔有剩餘價值,用剩餘價值豢養暴力繼續掠奪,乾脆讓被掠奪者變為奴隸,源源不斷得生產產品,然後上交奴隸主。就這樣,奴隸勞動生產產品,產品交給了奴隸主及其打手,他們繼續鞭笞自己沒日沒夜得勞動,失去了自由,精神上也被壓迫。
於是:人的勞動技能發展到一定程度,勞動的產出變成了外在的壓迫自己的力量。
勞動的異化伴隨著私有制的存在,即使到了今天,生產力足夠每個人吃的飽睡得足有房住看得起病還能娛樂,但是勞動者仍然被資本壓迫,他的勞動本來五年就可以換一套住房,壟斷資金土地的剝削者卻讓房價剛好榨乾大部分勞動者一生的產出。就這樣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加倍勞動,加班過勞死,毫無自由可言。
生產本來是為了讓勞動者更好的生活,但是勞動者生產的剩餘價值被統治者拿去,統治者用生存去壓迫勞動者沒日沒夜得工作。我生產的東西讓我自己累死,這就是異化。
異化存在於生活方方面面,本來為了掌握勞動技能或者興趣去學習,但是出現考試來量化學習使學習成為了苦差事。
人類創造了神靈的形象,但是人類卻拜倒在神像的面前受它的控制。所有這一切都是異化。


明天啟皇帝朱由校,真心不喜歡當皇帝,真心喜歡做木工。文獻載其「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百度百科)。

朱由校在當皇帝時,就是異化的;他在做木匠時,就是非異化的。


異化的意思是,生產規模大了,社會分工多了,人類的勞動不再是像自然經濟一樣,那麼直觀的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求了。
為了讓更大的社會運行下去,衡量人的勞動的外部標準就多了,比如金融資本,比如法律,比如審計,比如軍事中的交換比……
人不再是有著五感的自然屬性的人,而是建立在以邏輯為基礎的社會規則下冷冰冰的數字。
所以金融、經濟、法律、軍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反直覺的。
最典型的說法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煤燒?因為煤太多了。」
因為反直覺,就需要專業人士操作。所以這個時代的剝削階級——即資產階級,相比起封建主,就更容易大規模的割韭菜了。
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個過程又是不可避免的。工業社會總比農業社會靠天吃飯,大家都可能餓死好。
所以資本主義內部也會不斷進行自我修正的。


勞動不會異化人,權力才會異化人,尤其是不受制約的權力,

一點淺見,


這只是手稿里提的不成熟的概念,並不見於正式著作。馬克思也並未宣揚過這個概念。所以,全當這是被馬克思提出又放棄的概念。無需深究。
對於「異化」這個詞,本身就有強烈的宗教氣息。似乎人類此前真的在伊甸園裡,此後受了私有制的誘惑而墮落——那麼現實就是異化,不正常的,要重回伊甸園。
這跟中國儒教言必稱三代之治一樣。
這倒也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胚胎來自原始基督教義的歷史淵源。但對此應當持批判態度,歷史上從未有過「原始共產主義的伊甸園」
,歷史向前發展,輝煌不是在過去的那個蒙昧時代。
因此異化概念盡量少提。它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精神。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異化勞動」(alienated labour)概念的四個方面的規定性:

第一個方面,工人同他本身的勞動的產品相異化,即人與物之間關係的異化。馬克思從他所處時代的國民經濟的事實出發,描述了這樣一幅圖景:工人所生產的產品越多,創造的財富越多,他自己就越是貧窮,此時,「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形成這幅圖景的緣由在於,資本家掌握著生產資料,工人通過勞動創造的產品並不為他自己所有,而是為資本家所有,這時工人的勞動產品就變成異己的對象,反過來成為了支配工人的力量,而工人愈是耗費更多的力量進行勞動生產,他所創造出來的異己的力量就愈是強大,他自身的內在世界,相對於外部對象世界來說就顯得愈是貧乏。

第二個方面,工人同他本身的勞動相異化,勞動相對於工人而言,表現為一種外在的、異己的、「不屬於他的本質的活動」,這是工人的自我異化。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工人的勞動並非一種自願的行為,而是一種受到了外在強制的行為,工人通過勞動獲得的並不是對自身的肯定而是對自身的否定,他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因此我們可以想像,一旦這種外在的強制性消失了,工人們必然會迅速逃離這種「自我犧牲、自我折磨的勞動」。

以上兩個方面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工人勞動的異化,即馬克思所說的實踐的人的活動的異化。馬克思考察了這兩種關係,其一,工人同他的勞動產品的關係,勞動產品這時表現為一種異己的,擁有支配工人自身的力量的對象;其二,工人同他的生產活動的關係,生產活動這時表現為一種外在的、強制的、不屬於其本質的活動。馬克思在充分討論了這兩個方面的規定性的基礎上繼續考察異化勞動第三個方面的規定性。

異化勞動第三個方面的規定性是人同他本身的類本質相異化。「類本質」的概念是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首先提出的,旨在區分上帝和人的本質,並對人的本質作出描述。關於費爾巴哈的「類本質」概念我們在此不展開討論,我們直接從馬克思的「類本質」出發來考察異化勞動第三個方面的規定性。類本質在這裡是指非異化勞動狀態下的人的本質體現,對立於異化勞動狀態下的人的本質體現,不再僅僅把自主、自由的活動當做一種手段,而是將其視為目的,因為「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的類特性」。異化勞動使得自由自覺的勞動活動成為僅僅能夠維持工人肉體的手段,此時人的類本質便成了對工人而言異己的本質,即人的類本質同現實狀態下人的本質相異化。

考察過上述三個方面的規定性之後,馬克思自然而然地推出第四個方面的規定性,即人同人之間相異化,這是前三種異化關係「所造成的直接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工人在前三種異化關係中無一不是站在了自身的對立面,我們可以說,凡是與自身相對立的人,也勢必與他人相對立,後兩個方面的規定性無非是在說,處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每一個工人都同自身相異化,並且每一個工人都同他人相異化

以上。


今天剛寫完了異化論的內容,可以貼上來看看了:(八)異化論 - 知乎專欄

先讀其他答主的答案吧。我這篇寫的還是啰嗦,不夠通俗易懂。

以下原文,歡迎諸君批評指正:

————————————————

眾所周知,馬克思傳世之作乃《資本論》。但他於1857年撰寫、1867年出版《資本論》之前,曾一度流亡法國,並留下了一本鮮為人知的筆記。此筆記世稱《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邏輯關係與《資本論》一脈相承,是為其前一層階梯。欲讀懂《資本論》者,必先讀其《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唯有了解《1844》其內在核心之「異化思想」,才能徹底讀懂明白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精確批判。

提筆於此,不免長嘆。國內諸多思想政治教科書也罷,長篇累牘贊溢馬克思者也罷,貫徹論述異化論之觀點的,幾近無幾。筆者雖知自身能力有限,但此處幾無前人之鑒;筆者只能強打精神,為諸君引領攀登這座險峰了。

於此,高能預警。在閱讀以下文字之前,請放低自身的姿態,清空自身的抵觸情緒。因為此章論述,對於凡人之三觀有著極大的破壞性。若因固執膽怯而不願改變自身三觀之讀者,請自行跳過此章。若閱讀完畢後,仍有為原有世界秩序所辯護者,請捫心自問:

——我是否真正理解了異化論的闡述為何?

——我是否仍保守地、用異化後的思維去審視異化前的世界?

——我的思維無法被改變,是否是真的被這個世界所異化了?

若思考完畢,且勤于思考、樂於改變自身的讀者,可以繼續向下閱讀了。

所謂異化,即是主體與客體之割裂。

若再說通俗一點兒,即是目的與手段倒錯混亂。此原因皆出於人類之偏激怠惰,不去深究內里之原因所致。由此來推論整個人類社會,便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件事了。縱觀整個人類之發展歷史,均是倒過來的;正常行進之論,反而寥寥無幾了。

試舉一例分析之:

——異化前:人們為了衡量知識(主體)的多少,而創建了考試(客體)。

——異化後:人們為了考試而考試(客體),極大的忽略了知識(主體)。

在座諸君,我們過去求學之時、都會聽過這樣的發言:

——「我就是不想背那個英語單詞,我就是想把那個閱讀題做出來。」

——「你說世上有沒有這樣的法子,不用看四個選擇題的選項,就能把題選對的?」

這種發言,簡直是比比皆是。但仔細想想,學習一門學科,憑的是肚子里的真才實學;若沒有那解決問題的能力,拿他一萬張證書文憑、也就糊弄糊弄不懂事的人罷了,他還有什麼其他的用途呢?但人們並不去反思這些,反而愈演愈烈。演到最後,各輔導班都教你如何「命題」、「押題」,全然不顧那知識存在的重要性了。

這,便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最經典的客體替代主體、本末倒置的異化現象了。

讀到此時,有的執迷不悟的讀者,仍站在異化前的觀點去看問題。他們馬上指責道:考試(客體)原本就是為了選拔人才(異化後的主體),何來尋求知識(主體)一說?那我便即刻反駁道:試問大家學習一門語言,是否是聽說讀寫,一樣皆不可缺?倘若一個人把英語學的滾瓜爛熟,但他面對一個外國人的時候,完全能聽懂對方說的是什麼,卻一個字兒都說不出來,那豈不是和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基本上沒什麼區別嗎?須知一門語言的存在,不僅是要會讀,而且還要會說啊!

偏執於異化結果後的人,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否定的:我們的英語教育,的確是出了一點問題的。由此觀之,我們的教育制度、考試製度出了問題,則應設法改變這種制度(客體),使得制度能更好的反映知識的掌握(客體迎合主體);而並非一味的去阿諛奉承、從社會公平、消耗資源、文化程度等方面挖盡心思去論證這種制度的合理性(主體迎合客體)。

這個問題,需要大家冷靜的、好好的掩卷反思一下:

——英語考試(客體)的存在,本來是為了更好的衡量諸君的英語知識(主體)。

——但為了更方便、更節約成本地推廣英語考試(客體),教育部門加大了「讀寫」的比例、刪減了其中「聽說」的比例,使其反過來閹割了英語知識本身(主體)。

——在這裡,考試(客體)不是為了知識(主體)而讓步,知識(主體)反而為了考試(客體)而讓步。縱使把考試閹割的合理性論證的千般正確,也無法迴避「知識(主體)讓步於考試(客體)」這個事實。

下面的一系列問題,亦是如此。

例如婚姻。現在有多少的父母著急的直跺腳,一門心思將自己的子女送出去的?須知婚姻(客體)的目的,是為了保存經濟和愛情的平穩持續(主體)而存在的。若兩個人沒有絲毫的感情基礎存在,見了面甚至是彼此厭惡的情緒,試想這麼生搬硬套的把兩個人湊在一起,婚姻生活可能得到幸福嗎?

這便又是「愛情(主體)讓步於婚姻(客體)」這一事實了。

例如會議。現在有多少的高官開會時對著稿子照本宣科,而台下的聽眾們昏昏欲睡的?須知會議(客體)的目的,是為了整個團隊組織的良性溝通(主體)而存在的。若開了一次會議,與會者左耳聽、右耳冒,完全不懂得講了什麼,那豈不是白白的浪費大家的時間嗎?

這便又是「溝通(主體)讓步於會議(客體)」這一事實了。

例如網站點擊。裝過機器的讀者自然明白,我們的瀏覽器主頁,有多少是被流氓網站綁架劫持的?不小心誤下了一個某某軟體,隨即全家桶軟體便蜂擁而至。須知點擊量(客體)的目的,是的為了彰顯網站之實力(主體)而存在的。或拉投資贊助,或發放廣告,唯有網站的內容豐富了、實力提升了,網友們才會喜歡去看、喜歡去購買。若一個網站惡意劫持主頁,大家避之唯恐不及,設了主頁也會匆匆跳到別的頁面,那豈不是反而辱沒了自己的名譽了嗎?

這便又是「網站內容(主體)讓步於網站點擊(客體)」這一事實了。

提筆至此,有的讀者、便有所領悟了。但極少部分讀者仍會執迷不悟,想不通這個道理。原因無他,我們生存在異化後的世界很久了,忘記那些最主要的事情是自然不過的。就像一個人久久被精緻的城市所包圍,他忘卻世界上還有蒼茫的森林、寥廓的荒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故於此,強調異化論之三點問題,以加深讀者印象:

——其一:客體異化閹割主體之結果,絕非非黑即白、盲目地全盤拋棄主體。他更多的,是一個漸進、折衷的過程,很少有徹底逆轉之行為。異化的行為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故否定主客體其中任何一方,而偏袒另一方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如上例所言,考試的確能衡量人的知識水平,若全盤否定考試的意義、否定考試反映知識,那是絕不可能的。但若不加修正,便會造成女權運動演變成女尊思潮,或是解救難民變成政治正確的怪現象層出不窮。這諸多事件需要人們逐步的校正,而非全盤的肯定或否定。

——其二:客體異化閹割主體之現象,絕非是一件正確的事情。若從客觀因素論證異化的合理性,聲明所謂「存在即合理」,是絕對不可取的。縱有一千個一萬個客觀之理由,客體仍應該是盡自身最大可能性服務於主體,而不是相反。如果相反,則便淪為本末倒置了。

——其三:客體異化閹割主體之映射,絕大多數並非一一對應之關係。上述幾個例子,只是淺顯的闡明異化論的思想;而人類社會之複雜程度,並非僅此於紙上談兵。多數情況下,一個主體可能對應於多個客體(知識對應於考試、考察、教授、應用),而一個客體也可能對應於多個主體(考試對應於知識、記憶力、反應能力、臨場發揮)。正是由於多個主體和多個客體之間的錯綜複雜,才使得主體和客體之間發生了錯位的異化關係。

若掩卷沉思,想通了這三個道理的讀者,可以繼續下一步的閱讀了。於此,筆者試給出生活中二十個常見的、或多或少的異化思想;前者為主體、後者為客體,請諸君試分析之。

(切記!思想政治課程,一定要思想。若看也不看,想也不想,一味地用異化後的思想去度量異化前的世界,那便失去其原本意義了!)

其一:實踐與理論。

其二:求知與辯論。

其三:管理與領導。

其四:個性與流行。

其五:文化與書籍。

其六:能力與證書。

其七:正義與法律。

其八:飽腹與食物。

其九:記錄與照相。

其十:性愛與倫理。

其十一:宗教與迷信。

其十二:藝術與標準。

其十三:反映生活與大眾傳媒。

其十四:個人實力與知名度。

其十五:休閑與電腦遊戲。

其十六:家庭團圓與除夕之夜。

其十七:企業產能與股價。

其十八:居住與炒房。

其十九:民生與統計數據。

其二十:求真務實與原教旨主義。

須知世間萬物,並不只有這二十件組對應關係而已。讀者可自行舉一反三,環顧四周生活,還有沒有其他的異化的例子存在。

——正所謂一般政治教材所說的前半句一樣:事物現象之發展,乃質量互變之轉化。

——其後半句隱藏的便是:若不注重事物發展的平衡;那事物便會向著異化的深淵、不可避免地跌墜下去。

那我們闡述了異化論的觀點,而後我們來討論人類史上最大的一個異化:一般等價物與金錢

——所有的政治教科書上,無外乎都有如下的一段話: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政治教科書所未闡述的後半句便是:資本主義的異化,即是從追求方便交易(主體),向盲目追求貨幣(客體)的異化。

這也就是為什麼教科書上一直反覆強調的公式:「商品-貨幣-商品」(W-G-W)到「貨幣-商品-貨幣」(G-W-G)

其實他的原本面貌是這樣的:

……-商品(W1)-貨幣(G1)-商品(W2)-貨幣(G2)-商品(W3)-貨幣(G3)-……

而在這個整體的循環過程中,人們的思維模式,從原本的W1-G1-W2,異化成了G1-W2-G2。考察創建貨幣(即商品到商品的交換),是為了更好的讓我們交換商品。而後續的異化結果(即貨幣變成更多的貨幣),就帶有極大的盲目色彩了。我們(一)反形而上學觀 - 知乎專欄這章已經談過:用一個正確(但片面)的理論去指導實際,也可能得到錯誤的結果,遑論他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理論。

由此推及,這異化後的貨幣觀念,需要我們重新進行審視了。

——交換是主體,增值是客體。

——貨幣不是用來增值的。 (不增加當前的物質產出,單純的貨幣增值毫無意義)

除此之外,貨幣的異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

試著回憶一下,我們講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時候,一般都會繞偌大一個彎子:先從勞動推出必要勞動時間,再從勞動時間推出剩餘勞動時間,最後再從剩餘勞動時間推出剩餘價值。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用貨幣來衡量剩餘價值呢?為什麼非要從時間入手,兜這麼大的一個圈子,把他搞混呢?

這就涉及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異化:

——時間是主體,貨幣是客體。

——人類始終在追逐的東西,是時間,不是貨幣。

基於這個思想,才能夠看的更加精準。地,是人種的;機器,是人造的。我們設想一下,如果給予一個人足夠多的原材料和時間,他是可以從小到大建立起一座建築、或者一座城市的。

但是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做得了這個,就做不了那個。所以貨幣的另一層隱秘內涵便是:他是用於支配別人時間的度量衡換言之,貨幣就是一種權力的象徵;而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即是全體人類迷信權力所導致的怪胎。成批成批的工人被送到機械流水線上,每一名工人都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樣抽搐地重複同一個動作。團隊協作是人類必須的精神,工業化的分工也的確極大的提升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發展到近乎病態一樣的分工,那就和絕望的、一眼看不到盡頭的監獄沒有任何兩樣了。

所以人類開始討厭工作。但是人類真的討厭工作嗎?不。我們喜歡的,是帶有足夠創造力、能夠在創造中享受到自我滿足的工作;我們喜歡的,亦是看到自己將那高尚的靈魂刻印在親手製造的不朽產品之中,一如我們有限的生命得到極大的延續一般。但這些都沒有,資本的天性不會允許我們這麼做。一個天才的工匠很樂意花兩三天時間打磨一把椅子,但把他按在流水線上,讓他麻木的轉上一個下午的螺絲,他也許會直接崩潰,再也做不出什麼好東西了。這也是筆者所要申明的:就如同資本家們假惺惺地宣稱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一樣,我們絕不容許別人侵犯我們自由發展的權力。一個人可以是農夫、木匠、或是科學家,但他絕對不可以是一個麻木的失去了自我的機器人。

由此推知,即可知為什麼反覆強調「勞動」和「勞動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了。因為勞動是人類自然而然做的事情,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寫文章、打遊戲,能帶來金錢,不能帶來金錢,都算是勞動。而勞動力,則只是人類支配自己身體行動的力量罷了。他算不上愉快,也沒有任何的自主,充其量只能是扭動著自己的身軀,祈求資本家給予他一點兒恰巧快樂的工作罷了。資本是一條肥碩的白色蠕蟲,在他的觸角之下,沒有人能夠得到倖免。被纏縛住的工人自不必說,就算駕馭著這蠕蟲的資本家們,也在他的背上心驚膽顫,唯恐墜下塵埃。所有的人都在運用著手裡的權力去攻打、去廝殺,但卻沒有人停下來肯看一看:我們是渺小的人類,人類只有一輩子可以活。我們最值得珍視的不應該是那庸俗無聊的物質;而是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的寶貴時間。

很遺憾的是,由於隱藏於馬克思《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之中,異化論的思想直到很晚才傳入我國。而欲讀懂《資本論》,讀懂資本、剩餘價值學說,異化論的思想恰恰是不可或缺的。


推薦閱讀:

客觀唯心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這幾個觀點對不對?
《存在與虛無》中的顯像和顯現分別指什麼?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的不完備之處有哪些?以後哲學會怎麼發展呢?
有哪些概念(辭彙)是馬克思發明的或在他的哲學理論出現之後才被廣泛傳播的?
西方主流哲學界以前和現在分別是怎樣看待馬克思共產主義的,如果是批判的話,他們覺得缺點是什麼?然後,他們怎樣評價馬克思這個人的和他的哲學的?

TAG:政治 | 哲學 | 經濟學 | 卡爾·馬克思KarlMarx | 馬克思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