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很多人鄙視科幻小說?怎樣看待呢?

我上周和朋友去書店買書,我窩在角落找科幻,順便緬懷這幾年這個角落裡的科幻書越來越少【一個很大的書城,只有那個角落有過科幻書,現在只剩下懸疑和凡爾納和海因萊因的各一本,以及殺敵戰法】我那學霸同學一臉鄙夷地問:「你還看科幻,那是我不懂事童年時才看的」【大概這個意思】,我當時心裡就難受了一下。為什麼科幻會淪為現在的境地,當年人們對科學的崇敬與憧憬去哪兒了?人們似乎對科幻的印象只是機器人,末日和星際飛船【我並沒有鄙視這些的意思】,覺得這就是科幻。或者我應該問,為什麼人們只憑自己的極其稀缺的信息量就產生了那些主觀的觀點?我從小一直喜歡科幻,一直覺得科學有著朦朧的美感,雖然我父母總是是像看笑話一樣看我看科幻科普書。

再舉個例砸,前幾天發現的那個452b,我娘站在電視旁一臉正經地看關於那個的新聞,她平時對科學類從來沒有關心過。我在一旁莫名地心塞,真的很心賽。

並不是希望人人都對科學都很關注,但至少那些學生,那些有科學環境的人們,得拾起那種憧憬啊

╮(╯▽╰)╭


看了一下樓上的回答,發現沒有系統性的闡述,我就給大家粗略梳理一下吧。

1,科幻是個大概念,類群繁雜,質量也是分好壞的。
2,現在的壞科幻佔據市場,作家群普遍浮躁、天真。
3,好的有,知道的人不多,宣傳不到位。


最後最最最重要的一點:
4,寫出好的科幻,需要作者有極強的創造力,而創造力本來是世間最珍稀、最奢侈的物品。

=========================================
下面,搬運我之前的一個回答,對《三體》為什麼火了做了較深入的分析,並且對題主「當年人們對科學的崇敬與憧憬去哪兒了?」的疑問也做了回答:
鏈接:《三體》是怎麼突然火起來的? - 趙三川的回答

1. 傳播平台不如近幾年迅疾,傳播節點亦不如近幾年密集。

近幾年由蘋果谷歌等跨國企業的引領下,互聯網全球化帶給大家的那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想不必贅述了吧?

圖片來源:CNNIC:2015年第3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三體第一期連載是06年5月,我想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時恰是移動互聯網爆炸式發展的前夕。此後幾年的急速擴張,為信息傳播提供了絕好的硬體平台,直接的例子就是層出不窮的面膜營銷。酒巷子變淺了,垃圾都能滿天飛,更不用說三體本就至香至醇。

2. 科幻迷本就是小眾,且社會現象總是延遲爆發的。

這一點我們分兩段解釋,首先看科幻迷數量:

有數據顯示《科幻世界》發行量最少的一期僅七百份,而今天是近四十萬。

其實,即便科幻世界故意誇大了銷量,考慮到科研人員和中青年人,中國科幻迷的真實數量必定是遠高於40萬的。
第三部《死神永生》賣了多少?僅僅是版稅,劉慈欣就拿了370萬(中國作家榜官方網站-2013年度排行),網路報道稱聖母永生銷量過百萬,是完全可信的,若把一本書算作是給三個人讀的,那麼科幻迷數量就應該在五百萬這個數量級。

五百萬貌似很多?呵呵,即使中國科幻迷人口都超過了地球上50%的國家地區(世界人口排名2015),那也僅僅才占本土的不到千分之四!!
千分之四很多?你們知道中國有多少聾啞人嗎?1.67%,超過兩千萬!「天使夢·中國夢」關愛聾啞兒童活動實踐報告-人民網

所以群體比例小,就難以形成廣範圍的初期傳播。

而所謂的社會現象的延遲爆發,說到底還是個資訊理論問題,那就是不同類型的信息傳遞效率不同,其具體表現為受體的接受力和傳遞信息的流暢性。
專業上,按作用劃分信息種類,可分為有用信息、無用信息和干擾信息。

對於非科幻讀者來說,科幻無非是小孩子天真浪漫的奇妙冒險,或是無業青年消磨大好青春的文字垃圾,科幻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相當的文化歧視,咎其原因,創作體系商業鏈條的浮躁和混亂完全脫不開這個干係

那麼對於中國科幻圈之外千分之九百九十六的大眾,這種看上去多多少少雜糅著青春期慾望訴求和叛逆的文學類型,就是一種無用信息,甚至對更保守的人來說就是干擾信息。如此一來,普通人最好的態度就是置之不理、主動忽略,而至於那些視其為干擾信息的護花使者則更會有意地逃避、打壓科幻的傳播(被撕過書的孩子們,你們中槍了嗎)。而科幻迷群體本身也因環境的不友善而低調異常,在日本動漫、遊戲等其他亞文化圈面前幾乎毫無存在感。

這個主流群體在思維慣性下的阻力,就成為了妨礙科幻躍入新讀者眼帘的無影巨牆。

歷史這個大舞台不以意志為轉移,有大喜亦有大悲,令科幻迷安慰的是,這次的演出是個喜劇————即便生境是如此惡劣,但中國的科幻傳播終於還是迎來了崛起的最大砝碼:劉慈欣(實際上是BUG)和互聯網

3,意識形態再轉變和精神需求初步的提高

2013年是中國的整體意識形態又一次轉變的關鍵一年,在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和經濟穩步提升兩員大將的護航下,DANG中央於12年末的十八大提出嶄新的發展指導思想,標誌著全國人民基本滿足溫飽問題後,提出了相比於上世紀下半葉更高一級的精神訴求。所謂不滿於前,坐一望二,此乃自然之理。

國家層面的變化,會由宏至微由上至下,逐步影響到各領域,事物之間普遍而深刻的聯繫在此產生了鮮明的作用結果:就像八十年代初的科學崇拜與氣功熱和諧共處那樣,轉型社會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包容性大大增強了

我們能看到,這幾年越來越多非貧困地區的農村人口都有了智能機,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用微信和家人聊天,越來越多的金融大鱷鬆開了死抱著第一產業和房地產的觸手,不斷豪氣衝天地對各種異想天開的創業項目一擲千金,風險投資成了富翁們樂而不疲的試錯遊戲。

網路的良性擴張總會催生新辭彙、新概念,使得原來保守的人也不得不跟著時髦、不得不在潮流的挾卷下向前滾涌,因為參與的絕大多數人都發了。(網路創造財富--《全國新書目》2009年15期 )

這下大家懂了吧,新的環境使人做出新的選擇,原來幾乎被當做「干擾信息」的科幻,在此時有了絕妙難得的發聲之機,從而蛻變為了「有用信息」,社會流通性大大增加,願意研究科幻的人多了,願意投資科幻的人也多了,更何況三體是華語科幻最肥的一隻羊

到了14年下半年,一部《星際穿越》成為了三體潮流終極爆發的最後一根稻草,近幾年漫威宇宙系列有口皆碑,作為同樣的美國特效大片,《星際穿越》意料之內地引起普通群眾的討論,同時由於題材比較硬,也被科幻迷們持續跟蹤,雙雙合流之下,經過互聯網的催化,科幻迷成功地以星際穿越為話題將三體傳播到了主流平台

截圖是「星際穿越 三體」二詞在14年末到15年初的搜索結果,寥寥幾個標題代表的海量意義相信已經不用我多說了,具體結果請參照知友 @何安 與 @趙小康 等提供的的百度指數。
我自己也再貼一張:

可以看到三者相關性越來越大

緊接著(注意是緊接著!!),游族影業高層孔二狗宣布《三體》將拍攝電影,改編權已被
其公司旗下的導演張番番數年前買下。(這裡不得不感嘆孔二狗真是有狗一般敏銳的商業嗅覺。)

拍攝電影這件事則標誌著三體的第一高潮,再加上去年(15年)副主席接見、雨果獎的斬獲喜上加喜,高潮達到新高峰,徹底鞏固了三體的流行地位(甚至還由此衍生出了本屬於小鮮肉偶像團體才有的「為黑而黑」的黑子————三體黑,可見三體流行之廣泛之徹底)。我十分有把握斷言,在電影(肯定很爛)上映前,對於三體的熱情討論會持續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直至上映之時達到最頂峰。

相關回答:
《科幻世界》這是怎麼了? - 趙三川的回答
怎樣的科幻小說是優秀的? - 趙三川的回答
《三體》是否被神化? - 趙三川的回答


1. 在中國,課本上的科幻作品往往是科普文,給人的感覺是給小孩子看的,人長大了就不想看了,因為小時候就形成了對科幻的刻板印象。

2.科幻文學是文學寫作中門檻最低的,所以很適合很多沒有文學寫作訓練的理科生來寫,而文科生寫作好,但往往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來寫科幻作品,所以大多數的科幻小說文學性很差,可讀性很爛,加上理科生習慣腦洞大開,過分意淫,不怪人們鄙視它們。

3.但是優秀的科幻文學卻是眾多優秀文學作品中門檻最高的,一般的文學領域,優秀作品一部接一部,層出不窮,但是科幻文學卻不是這樣的,至今,優秀的科幻小說還是數得出來的,而且優秀作品的生產周期不是一般的長。生產優秀的科幻小說,需要大量的閱讀,豐富的科學知識,強大的想像和嚴謹的寫作。

一旦好的科幻小說誕生,往往是未來的先聲,是時代的燈塔,這不是一般小說可以比擬的。


蟹妖。

我覺得沒有其他答案說的那麼複雜,都沒說到點子上。俗話說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你問為什麼很多人鄙視科幻,這個前提還不一定成立呢。僅從你的例子只能說明你那個朋友鄙視科幻而已。

「你還看科幻,那是我不懂事童年時才看的。」

這句話本身也沒什麼邏輯和道理支撐,純粹他個人觀點而已,所以何必去糾結呢。他覺得這是不懂事的童年才看的那是他,對你又不是如此。

科幻本來也不是什麼很大眾的東西,但是也不至於就很多人鄙視了。你喜歡科幻可以推廣好的科幻作品,讓更多人喜歡。但是也完全沒必要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就覺得大家都鄙視科幻了,沒這個道理。


知乎規則:先搞清楚是不是,再來問為什麼。


因為科幻是小眾的圈子,即便是在這個星球上科幻最發達的國度美國,也是一個小眾的圈子。
既然是小眾,就註定了不被大眾所理解,正常。


謝邀,這類鄙視大概是讀書不多所致。


也有很多人鄙視高雅藝術、鄙視文理科學習、鄙視運動、鄙視各種。讓他們鄙視吧,他們也只能鄙視而已。


「沒興趣」就足以讓人產生輕蔑的看法。

但是,不要表露出來,除非你真的看完,找得出毛病。


可能鄙視的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些自稱科幻迷其實是偽科幻迷的《三體》粉。

不知道為什麼,從科幻群里接觸的很多科幻迷都有種莫名的自視清高,好看自己只看科幻小說就有多了不起一樣。國內科幻小說的文筆都渣到什麼樣了啊!讀起來都困難啊!不是別人不看,是看了太累啊!根本輪不到科幻的部分出場就把人繞暈了啊!文筆爛的已經不能用牛X的創意來彌補了啊!

如果有科幻小說作者看到,希望別只想著構思牛X的背景好不好!提高一下自己的文筆好不好!不要讓人讀不到5頁就想放棄好不好!

文筆是國內科幻小說一個大大的弱項啊。個人認為,最影響國內科幻發展的並不是受眾人群是否廣泛,而是科幻小說作者的文筆。

要知道,當普通讀者在讀小說的時候,根本不會因為它是科幻小說就另當別論的。在他們眼中,作品是在橫向對比的,會被放在《小時代》、《致青春》、《匆匆那年》、《長安十二時辰》、《島上書店》、《解憂雜貨店》等等作品中一起比較。文筆好不好,高下立判。

國內一些科幻小說作者的文筆弱到什麼程度呢?連通讀下來都困難。就是讀著讀著,突然有點搞不清某段話是哪個角色說出來的,某段描寫是在說哪個角色,主語混亂,描寫指向不明。這些都是我在讀國內科幻小說時常有的情況。這樣的文筆,別說是和文學作品比較了,就是和很多科幻迷瞧不上眼的言情小說比,也足以被虐成渣。

科幻小說,它的內在是科幻,但它的前提是小說。是小說就要會講故事,會塑造角色。故事講得好才能在一開始就吸引住讀者,否則,即使有再牛X的背景設定、再硬的科幻內核,也很難吸引普通讀者。

看到有人說,他讀科幻小說就是為了看科幻的部分,如果需要看文筆那可以不看科幻,其它題材有很多小說可以選。那我想問問,如果因為是科幻小說就可以不看重文筆,那還看什麼小說呢?乾脆寫2000字大綱,再來5000字故事介紹,單純比誰硬誰腦洞大豈不是更過癮?


大陸的科幻,才剛剛起步二十多年,舉步維艱。以前中國的科幻都作為兒童文學而存在,叫科普文學。《科幻世界》的定位也還是青少年刊物。真正有普世思考的科幻作品也就這個世紀才出現,so,鄙視還是有道理的,本身也只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小朋友,為什麼指望有大的動靜呢?
然而,為什麼要在乎被人的眼光呢?你喜歡就好啊


「好的科幻小說勝過差的科學研究。」——馬丁·里斯


很正常,科幻小說從來都是邊緣文學,不被鄙視才讓人驚訝。


看穿越的都是女的,勾心鬥角,內容浮誇,
都市黑道感覺很無聊,比如說:主角沒爹沒娘,身世迷離,或者出生在平凡的家庭;然後被班裡的小混混欺負,然後想"瑪德,不能這樣了"打了一頓小混混收為小弟,泡班花,收更多的小弟,在城裡搶地盤,賣毒品,走私軍火,再去京城搶地盤,恩,就是這。
修真的我沒看過,因為感覺很傻波衣。
比較喜歡的就是
恐怖,代表;《盜墓筆記》(個人認為盜筆是絕唱)
懸疑,代表:《十宗罪》
科幻,代表《我大腦里有電腦》(我沒看過《三體》,看過一點,好像在看天書,我的知識完全看不懂,在知乎里看到過全文概括,懂了一個大概)

其實是教育思想,為什麼中國沒有科幻片?因為就算科技再發達,但必須有黨吧,總不會讓你一人開著機甲與地球為敵吧。
感覺扯好遠,有點羞恥,匿了,不回答評論。


推薦閱讀:

該問題來自2117年:21世紀有什麼有趣的冷知識?
20世紀各種科幻作品中的21世紀初是怎樣的景象?
在哪裡可以買到機器人馬文的模型?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有哪些漏洞?
如果現代一個百強縣穿越到秦朝,可以奪取秦朝的政權或者顛覆當時的世界嗎?

TAG:科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