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戰爭期間,日本為何不沿用秦隋元之戰略,採用大縱深大迂迴的戰略滅中國?

所謂的大縱深大迂迴,是指首先平定華北平原,其次取道川陝隴蜀,最後合圍東南。中國歷史上的大統一基本如此攻略。日本人熟讀中國歷史,也有不少中國通,為什麼侵華時期不選擇這種「被歷史證明是成功的」攻略路線,是當時沒人提出,還是有人提了沒被採納?


因為這麼做的性價比太低了
1.日本到了1938年底已經佔領了東北、京津、長三角、珠三角和武漢三鎮,中國的大部分富庶地區和工礦業基地實際上已經落入日寇手中.。(據《上海通志》記載「30年代上海的工業生產規模幾乎佔全國之半」) 剩下的地區除了四川盆地之外基本上都很貧困,按照英國軍事史專家富勒的觀點,這些地區就算是佔領也是成本遠高於收益的負佔領區。
2.按照石原莞爾的「」最終戰爭論「,日本的最終敵人是美國,和中國打自然不能耗費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要儘可能節省。從軍費上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1939年日本耗費的軍費為67億日元,這個投入是要遠遠低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水平。(1943年達到了305億日元軍費,1944年更是達到了738億日元軍費。由於日本戰時進行了價格管制,所以按批發價格指數算,從抗戰爆發到44年,日本的物價也就上漲了2倍,因而軍費的實際增長之巨是顯而易見的)
3.由於2的緣故,駐華日軍的後勤條件很坑爹,1945年向中國投降的128萬日軍只有15000多輛卡車。平均80多人才一輛車。要知道1941年的巴巴羅薩行動,550萬軸心國軍隊動員了60萬輛汽車尚且遇到了巨大的補給困難。就本子當時那坑爹的汽車數量+質量+中國糟糕的公路和基礎設施,真要進行這種大迂迴後勤完全吃不消。
4.由於自身兵力不足,控制佔領區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華北日軍的兵力在45年下降到5個師團時(42年時曾有9個師團),大量的縣城和據點直接就被放棄了。西南西北這麼多地,就算打下來了也會很麻煩,被牽制的兵力會多的嚇人,嚴重削弱日本對美蘇的戰爭能力。


我覺得我需要做一個闡述:在本文中屢次提到的古典時期指的是工業革命到來之前的時期,對應軍事上的冷兵器時期,具體地說,明朝以前可稱為完全的古典時期,清朝則已經有部分不符合了。
·····························································································
闡述2:針對許多知友目前對我的質疑,我覺得我需要說明下。誠然,以我目前之篇幅與內容,與題目相關性不大,可說是離題萬里,不知所云。但是我認為,既然題主的題目是「日本為何不沿用秦隋元之戰略,採用大縱深大迂迴的戰略滅中國」,就必須搞清楚「北方軍隊繞道秦川湖廣之目的」(問題1);這個問題1中有兩個關鍵性的變數:作戰目的 與 秦川湖廣之地緣。當日本開始入侵的時候,這兩個問題也就擺在我們面前:日本人的作戰目的和古代北國軍隊相比是否有變化(問題2)and 秦川湖廣的地緣和古代相比是否有變化(問題3)。搞清楚了這三個問題之後,才能準確得出「日本為什麼不再繞道秦川湖廣」的答案。我希望能全面闡述這三個問題,但是目前只說了第一個問題,因為這個方面我之前就寫在自己的印象筆記上,所以很快就拿過來修改下,配上圖發表了。但是另外兩個問題還沒有成文,需要不少時間,真是抱歉了。畢竟大家都不是閑人,還請相互理解吧。理解萬歲。
··················································································
以下為原文

事實上你只說對了一半。
古典時代的中國曆次統一戰爭,真正決定南方命運的主戰場,其實在於襄陽,而不是巴蜀。
眾所周知,古典時代,面對自北而南的攻擊,長江就是最後一道防線。長江被破,南國淪陷便是定局。
沿著長江,南北雙方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戰區:江淮戰區,襄樊戰區和巴蜀戰區。這三個戰區分別守衛著古典時代南方三個經濟中心:太湖平原(江浙地區),江漢平原(兩湖地區)和巴蜀平原(四川重慶地區)。
換句話說,在古代,長江淪陷,三大平原易手,人力物力便消耗殆盡,南國縱有東南十萬丘陵,八千橫水,也已經沒有和北國大軍抗衡的資本了。
本來五嶺也是個中上級別的地理屏障,但是珠江平原,在古典時代並未崛起,人口和財力都太薄弱。

一.江淮戰區。
範圍大概為大致為今日的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蘇中,皖中地區。所謂「守江必守淮」,單靠一條長江是守不住吳越之地的,南國軍隊必須在江北布防,牢牢把住江淮流域。這流域水網密布,不利於北國騎兵展開,北方人又大多不識水性,水戰往往失利。
此外,在古典時期,長江下游的江面和水流也不利於北軍南渡。而淮河在古典時期,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被黃河奪淮,水流更加湍急,最惡劣的時候這一片地區堪比一個大沼澤。
因此,江淮流域看似平原,實則卻是最好防守的。歷次中國統一戰爭中,也幾乎沒有直接踏破江淮流域,直接滅亡南國的歷史。
唯一的例外大概是清滅明,這是個例外的不能再例外的例外,後面我會詳解。

地理圖上淮河看不太清,我用紅線標了出來。今天的淮河以洪澤湖為最終點,在古代部分時期,還是有出海口的。
可以看到,江淮戰區基本覆蓋了安徽,江蘇兩省,其中大大小小的湖泊以及附屬的河流,讓北國騎兵苦不堪言。不僅僅無法發揮機動優勢,後勤還很容易被切斷。相反,南國之人皆善水,利用河流補給作戰卻很容易。
一般來說,自隋朝以降,南北雙方的在這一區域的戰爭往往會沿著大運河兩岸進行。

二.巴蜀戰區
蜀道有多艱難,這裡就不贅述了。 通常而言,古典時代,能夠使大股軍隊進出四川盆地的道路,只有兩條。第一條是沿著漢中向北,第二條就是沿著長江,從重慶,經宜昌,過三峽,到湖北。進川的路線亦然。

可以看到的是,北線入川的關鍵在於漢中盆地,以及更北的關中平原。如果關中平原失守,則巴蜀就很危險了;如果漢中盆地失守,那巴蜀就基本上等於淪陷了。
北方強權往往都是先佔領了漢中,再從漢中沿著紅色箭頭的山道入川。古典時代早期由於科技實力不足,往往沿著藍色箭頭的路線進入漢中,好處是這條路有嘉陵江及其支流可以利用,中間還有成徽盆地(箭頭轉折處)可以修整。壞處是距離未免太長。到了後期,人們也開發出了各條山道(紅色方框)。
秦國早期還考慮過繞道隴西高原入川,但是最終還是否決了。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解釋了國民黨在兩次戰爭中截然不同的命運:抗日戰爭中,由於十戰區的國軍和
八路軍切實守住了陝西,日軍就不可能通過北線入川,只需抵住日軍西向的兵鋒即可。石牌保衛戰_百度百科 但是在解放戰爭中,陝西已經落入第一野戰軍手裡,湖北也落入二野手裡,更別說,當時共軍還打下了由於近代科技造就的第三條道路——川黔公路,老蔣無論如何也守不住四川盆地了。(感謝 @公綱@有趣 等網友的指正)
儘管山路崎嶇,但是對於北國軍隊,或者說北國陸軍而言,北線入川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一是因為東線的湖北往往掌握在南國軍隊手裡,二是因為,東線入川將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水戰,這對北國軍隊來說是更不利的因素。
然而,對於南國軍隊而言,有時候巴蜀平原也不在他們手裡,那麼,面對這樣的割據政權,唯一的方法就是從東線入川了。

東線入川的線路很簡單,就是沿著長江。(橘黃色箭頭)
地緣軍事學有一個共識是:高大的山脈往往用於防衛,河流則可用於溝通。這不僅僅是因為河流的水運價值,也是因為河流兩岸往往有河水沖刷而成的平原,可供大隊兵馬行軍。
長江也是如此。但是長江的一個特點是,在古典時期,往往上游對下游威懾力很強,下游對上游則不然。
眾所周知,鴉片戰爭之後,長江沿岸成了英國的勢力範圍,上海也藉此成了全國最大的港口,但是古代典籍中對於長江航運的價值評價不高,反而是京杭大運河成了帝國的主動脈。
其中一個原因是長江河灘繁多,水流險惡,動輒便有船禍出現。風帆,划槳,水流,縴夫這些是長江航運的主流動力來源。這其中尤以水流為重要,因為除了水流,其他的動力未免效率太過低下。如果說大隊軍馬順流直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麼大規模的逆流而上在古典時代簡直是煉獄難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英國人來了之後長江航運才得到充分的開發,蒸汽船的強大動力抹去了長江的諸多不利因素,順流逆流成為可能。
搞清楚了這層,就會發現,在古典時代的長江沿岸,上游的軍隊對下游往往具有極大的優勢。上游的人可以伐木造舟,將兵員和後勤物資順流直下,若是遇到豐水期,從重慶到武漢,大概只需五天時間。反之,下游的軍隊卻很難把物資運往上游。
簡單的說,是巴蜀平原》兩湖平原》太湖平原。

如果單純的想要進入巴蜀平原,對於北國軍隊來說,北線入川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但是,巴蜀山地的確是非常苦逼的一條進軍路線,從南北雙方的全國對峙大局來看,若要踏破南國,直接進攻巴蜀並不是最優解。
這也是為什麼當北國軍隊在江淮之地止步後,通常會選擇進攻襄樊戰區。

三.襄樊戰區
所有人都知道中國南北分界線是 秦嶺—淮河,上面介紹的巴蜀戰區,江淮戰區,本質上就是以秦嶺淮河為依託進行的抵抗。但問題是,秦嶺和淮河之間並不是無縫銜接,這之間的缺口,就是南陽盆地,或者說,襄陽。
前文已經分析過江淮戰區和巴蜀戰區對北國軍隊的難度,那麼,既沒有群山高原,也沒有水網密布的大缺口襄陽,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襄陽,當天下之腰也。」
所以才值得郭靖黃蓉一家拿全家性命去守衛她呀。
老規矩,上圖。

我想請各位注意,藍色圓圈東南部和東北部的山脈看似不大,但也是不可以小覷。這些山脈和西部秦嶺共同組成了南陽盆地。這座盆地主要的兩個城市就是南陽和襄陽。戰爭來臨的時候,東北部相對開放的道路使得南陽基本守不住,但是盆地南端只有一條道路通往外界,那就是襄陽。襄陽不僅僅是通往江漢平原的必經之路,也是整條長江防線之中最薄弱的點。
襄陽為什麼在古代軍事中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 - 歷史
關於襄陽在地緣上的巨大價值,這裡面有很多優秀的回答,論實力比我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尤其推薦排名第一的 親王殿下@馬伯庸的回答。
簡單的說就是:
1.相比於巴蜀山地和江淮水網,襄陽相對沒有那麼多阻礙,後勤也比較方便,還很靠近中原,便於補給。北國軍隊所做的就是攻克一道關卡,一座城市,僅此而已,這可比攻下一片水網或者一片高原方便到不知哪裡去了。
2.大家可以看到,南陽盆地南部的出口非常開闊,實際上還有一座樊城和襄陽互為犄角,兩座城池之間有漢水相聯通,相互支援,於是敵人就不能全方位進攻,也不能輕易切斷漢水航道。但是只要樊城淪陷,北國軍隊能全面圍困襄陽,漢水航道也極其危險,就襄陽也就離淪陷不遠了。
3.襄陽有漢水聯通長江,這是江漢平原本部與襄陽支援的重要捷徑,人員物資都可以通過漢水運上前線。但是反過來,只要襄陽淪陷,北國軍隊就可以沿著漢水南下,旬日可滅武漢,長江在這一段水流又緩,非常適合渡江。總之,長江天險已經不存在了。
4.南陽盆地實際上是通往中原,關中,漢中,皖中,川中等地 的中轉站。

三國演義裡面,關二爺水淹七軍,南陽盆地基本上落入他手,所以曹操嚇得要遷都(看紅色箭頭)。
王莽篡漢的時候,漢光武帝劉秀也是從南陽打到洛陽的。
天藍色和淡藍色箭頭所顯示的往陝西的路線,秦楚爭霸時用的很多,但除此之外不太出名。
黃色箭頭所顯示的順江而下的路線,和黑色箭頭所顯示的入川路線,是最有價值的所在。
基本上,北國軍隊從兩湖地區順江而下,南國軍隊都無法守住。
對於南京來說,最大的守衛屏障不是江對岸的揚州,而是西邊的安慶。
安慶被破,南京必完。

可以看到,九江是北國軍隊沿長江進攻的一大堡壘,九江之後,安慶還可憑藉長江兩岸的山脈做抵抗,安慶被破,基本就是一覽無餘,也就池州銅陵還有那麼點價值,然並卵。
太平天國末期,曾國藩的弟弟,湘軍大帥曾國荃看到麾下湘軍士兵蜂擁進入安慶城的時候,仰天長嘯,淚流滿面:「賊破矣!」
因為他知道,「天京」已經不可能守得住了,太平天國被滅已經是板上釘釘。

四.華夏曆次戰爭
秦楚戰爭:秦國滅巴蜀,順流而下,奪取楚國位於兩湖的大片領土,連國都,郢,都打下來。
東漢統一戰爭:光武帝本身就有襄陽之地,隨後東線北線一起入川,無奈羌族起兵,遂以東路軍滅蜀。
晉統一戰爭:先滅蜀國,再順流而下,水陸並進,奪去了湖北,最終從巴蜀東進的水軍攻佔南京。
隋統一戰爭:因江淮之地之前就已經失守,因此隋軍「百萬雄師過大江」,一舉攻下南京。
唐統一戰爭:從巴蜀順流直下,先攻克兩湖,滅蕭銑;再順流,滅江淮之地的輔公佑,杜伏威。
宋統一戰爭:先奪下兩湖,再順流直下,滅南唐;此外,由漢中和宜昌兩路出兵,滅巴蜀。
元統一戰爭:第一階段,先奪襄陽,得而復失;第二階段,奪取巴蜀,但是在釣魚城下拉鋸數十年;第三階段,復奪襄陽,順流而下,南宋滅。
明統一戰爭:由於朱元璋起兵東南,所以相反的是,他先奪去了太湖平原和江漢平原,再從北路和東路兩路入川,但是東線受挫,北路軍滅蜀。
清統一戰爭:三路兵鋒,獨立攻取了吳越,兩湖和巴蜀。
(此處填坑)
看過歷史的都知道,明末時期,崇禎和南明政府犯的錯誤之多,簡直令人髮指。其中官兵腐敗,內部矛盾之多,令人扼腕,此外還有李自成和張獻忠兩支草寇軍,使南方不能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財力,後果可想而知。
清軍堂堂正正的從安徽山東奪下江淮之地,進而渡江滅明,也算是歷史罕見。
至於李自成,緊要關頭居然放棄了襄陽,令清軍不費吹灰之力奪取天下之腰,也算是罪不可恕。但是清軍已經拿下吳越,說實話襄陽也沒什麼用了。
張獻忠得到巴蜀是東線入川,但是被清兵消滅是被北線入川的。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注意到,古典時代前期的軍隊偏向於先滅巴蜀,再滅江漢,吳越;而後期的軍隊往往先奪取江漢平原,再分頭滅巴蜀,吳越。
這是因為早期的北國軍隊往往盤踞關中,自西向東;後期的北國軍隊來自北方,自北向南。
對於盤踞關中的軍隊,先滅巴蜀幾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天府之國,糧米之倉,不取待何?但是對於來自北方的軍隊,則面臨一個選擇。
事實證明,來自北方的北國軍隊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更易進攻的襄陽。

五.為什麼是襄陽而不是巴蜀
在文章的最開頭我已經提到,長江之所以是南國最後一道防線,主要是因為南國三大平原/經濟中心都在長江沿岸,一旦被突破,南國就沒有人力物力財力與之抗衡了。倘若閩粵之地是沿海大平原而不是山區,那麼我相信,南方的最後一道屏障將是武夷山和五嶺。
有一個反例就是,明末的時候長江淪陷,但是李定國,鄭成功等人還是依靠南方十萬大山與清軍糾纏了幾十年,這是因為當時南方已經得到了逐步開發,人力物力有一定積聚。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山河縱橫,支離破碎的南國地區,長江是一條非常好的溝通帶,能將江漢,吳越,巴蜀三個地區連通起來,如此南國一體,相互支援,北國軍隊就不容易各個擊破。但是除了長江以外,南方地區卻再沒有這麼好的江河,能將幾個戰略要地連在一起了。
雲貴,兩廣,江浙,兩湖,這些名詞直接說出了南方分成幾塊的事實。
來一張南國地形圖,大家可以感受下。

對比與遼闊的北方。

也就是說,踏破南國的一大要旨就是切斷他們的聯繫,使得北國軍隊能各個擊破。

至此,襄陽對南國的重要性高於巴蜀,其原因已經明了。
(1)相對於巴蜀,襄陽更加容易被擊破,巴蜀的蜀道如果利用的好,可以糾纏北國軍隊很長時間,襄陽則沒有這個天賦。
(2)江漢平原淪陷之後,巴蜀和吳越就被徹底割裂,淪陷只是時間問題。而巴蜀淪陷,江漢和江左還是一體,還可相互支援。
(3)襄陽被擊破後,江漢平原就會落入北國軍隊手裡,順流而下,吳越之地也註定淪陷。(詳見襄樊戰區的分析)而巴蜀戰區淪陷後,則還有數年到數十年的緩衝,南國軍隊若能迅速調配兵力,堵住荊門,宜昌,三峽等戰略要衝,則還可苟延殘喘。
考慮到南國國都一般都在吳越地區,第三點的權重應當被加強。因為倘若國都淪陷,南國就無法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個政權調配資源了。

六.關於地緣的一點雜談
到這裡,巴蜀,襄樊,江淮三大戰區已經全部說完了。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
比如論入川路線,歷史證明,對於北方政權,北線入川的成功率遠遠比東線高。對於北國軍隊來說,北線單獨入川者有之,北線東線一起入川有之,但是東線單獨入川卻很少見。而對於南國軍隊來說,若想消滅巴蜀的割據政權,不管樂不樂意,基本就只能從東線入川了。 比如桓溫入川,劉裕入川等戰例。(感謝 @jack lee@Lee KunBang 等網友指正)
再比如,歷朝南方政府基本都把國都放在南京或者杭州,這可能也是江淮戰區難以突破的原因,因為江淮戰區直接保衛國都,必定是精兵強將。

地緣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
但是地緣不代表戰爭的成敗,地緣和政治,科技,經濟等因素一樣,只是影響戰爭成敗的一個因素。具體的戰爭成敗,應該由政治,政策,制度,兵力,經濟等偏社會學的人力因素決定。甚至一個將軍錯誤的命令,一個士兵誤差性的攻擊,都有可能改變整個戰役的成敗,進而影響整場戰爭,這也是軍事和戰爭的迷人所在。
當然,在古典時代,地緣的影響因素相對較大,因為地緣不僅僅決定了軍事作戰的地理,也決定了敵對雙方的經濟,人口,自然條件下糧食的產量等等。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的方向。
當工業革命到來的時候,當近代來臨的時候,古典時代的地緣已經悄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突然發現我已經離題幾萬里
PS:這篇文章我並沒有寫完,某些知友就不必火急火燎問這跟日軍的關係了
·······························································································
七.近代科技帶來的地緣變化
近代科技所帶來的變化是方方面面的,絕非我能所例舉。因此在這裡,我只能選擇緊要者來回答。
近代科技的改變,主要是交通方式的變化,戰爭模式的改變,以及經濟模式的改變三個方面。

應該說,對於地緣,交通方式的改變對其影響最大。截止1949年為止,全國已經修建了諸多鐵路和公路,比較著名同時在戰爭中影響較大的有:津浦鐵路,平漢鐵路,隴海鐵路,粵漢鐵路,正太鐵路,同蒲鐵路,浙贛鐵路以及滇緬公路(1938),川滇公路(1938),川黔公路(1935),川湘公路(1936)。

1.津浦鐵路
津浦線對中國東部地緣有巨大的改變,他的建成意味著大運河的荒廢,從此淮幫風光不再,同時也意味著原本對北國陸軍有巨大緩衝作用的江淮戰區成為通途。
任何一支軍隊,只要能沿著津浦線進軍,就再也不必擔心後勤補給的問題。
「沿鐵路進軍」是近代以來非常顯著地一個戰爭特點,近代以來隨著熱兵器時代和機械化時代的相繼來臨,後勤要運輸的兵力,物資和冷兵器時代相比堪稱上了一個量級,只有鐵路能滿足這龐大的運輸量。當然公路和空運也可以,但是就會耗費很大。
例如,日俄戰爭的旅順戰役中,乃木希典一開始沒有進攻203高地而是選擇了東北碉堡群,就是因為203高地遠離鐵道線,第三軍四萬多人的吃飯和彈藥補給都是問題。
至於華北日軍對八路軍實施的「囚籠政策」的威力更是毋庸置疑,不然為什麼要打百團大戰呢。還有蔣,馮,閻的中原大戰,基本就是沿著津浦,隴海,平漢三條鐵路線打的。
擁有鐵路,軍隊就可以迅速調撥兵力和補給,毫不客氣的說,在那個時代,鐵路就是一個國家的動脈!

回到正題,津浦線出現之後,由於鐵路布局在大運河以西,原有的運河沿岸城市,包括揚州,基本荒廢,再加上黃河奪淮十分嚴重,也間接造成了鹽幫入滬(青幫)和大批「蘇北人」進入蘇南上海。

同時,北京和南京在軍事家眼裡正式成為了一體。從山海關到長江的廣義華北平原融為一體。地理上,中國被正式劃分為「西部」和「東部」,這一點和中國開始面臨來自海洋的威脅也是同步的。
在津浦線建成之後,來自北方的敵人再也不會像冷兵器時代一樣,兵分兩到三路,攻略江淮,襄陽(或者加上巴蜀)。他們有了更好的選擇——全力攻略江淮吳越,盡奪江南富裕之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解放軍——渡江戰役的發生地點,西至九江,東至靖江,正是江淮之地。

然後,戰爭方向就會難免從「南北」變為「東西」。
換而言之,無論拿下了北京或者南京,另一座城市的淪陷也要進入倒計時了。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老蔣在上海開戰是一個「何等英明」的決策,把戰爭方向從「自北向南」改成了「自東向西」,「挽救了中國」。但是從地緣學上說,即便八一三事件沒有發生,1937年的日軍依舊可以利用津浦線迅速南下,奪取南京,抗戰的方向依舊是東西而不是南北。
論淞滬會戰的目的,引起國聯注意,引日軍機械化部隊入水鄉澤網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改變戰略方向,則大概並非國軍主要目的。從這一點來看,果粉的吹噓未免有誇大之嫌。
然而,並不能說淞滬會戰在戰略上沒有意義。在我看來,其最大的意義,在於臨時阻止了日軍在佔領北平後沿著平漢線南下的計劃。,因為,一旦平漢線淪喪,武漢早於上海失守,則中國實力被盡數圍在第一階梯以東平原,中國就真的離亡國不遠了。

2.平漢鐵路
平漢鐵路最有意思的一點在於:他基本是沿著中國地理的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之間的分割線建立的。也就是說,鐵路的東邊是廣闊的平原,西邊就是無窮的山地。

這是中國的三級地理圖,黑線就是平漢鐵路的大致路徑。由於武漢畢竟不在秦嶺邊上,所以最後一段嚴格說不算是沿著階梯線的。
平漢鐵路要「沿山走」的原因眾說紛紜,最可信的說法應該是「山邊地硬」,平原地區則容易沉降。鐵路在鄭州過黃河而不是開封,就是因為地質原因,開封段的黃河是"懸河",河底據說比開封鐵塔還高,。具體原因還得學習鐵路的大牛來解答了。
但不管怎麼說,平漢鐵路這麼一個走勢,就註定了他和中國的國防息息相關。尤其是面對來自東方的敵人的時候。

這張圖是 @Diffractioner 在他的回答為什麼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要將陪都定在重慶? - Diffractioner 的回答 - 知乎 中使用的,用來闡述中國面對來自東方敵人時候的三條地理防線。(借用該圖已獲得原作者同意。)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平漢鐵路和第二條防線的北半條有著很高的輪廓相似度。如果第二條防線失守,那麼中國就只能依靠秦嶺,大巴山,武陵山區組成的第三條防線,而這第三防線以西,可以承載大量人口的地緣版塊屈指可數——只有關中平原和巴蜀平原。至於雲貴高原,生存環境並不樂觀。
關中平原在近代的人口承載能力其實已經大幅度下降,可想而知,光靠一個區區巴蜀平原,無論如何也負擔不起抗日重任。
然而如果再加上第二條防線以內的地區,也就是湖南,湖北以及河南一部,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從可以承載的人口來看,再加上戰時中國東部逃亡西部的難民,這些人口已足以超過淪陷區的人口。
所以,第二條防線能否守得住,事關中國存亡!
之前說過,長江是一條紐帶,可以連接巴蜀江漢吳越三大平原,所以南國要想復國就一定要把戰場擺在長江以北,去襄陽,去淮河打,如果戰場都沿著長江了,那紐帶也就沒用了,南國基本藥丸。
對於平漢鐵路也是一樣的。平漢鐵路加上1936年完工的粵漢鐵路,就相當於第二防線的「長江」,如果平漢鐵路失守,為敵國控制,那不用打了,第二條防線已經基本沒有控制的可能了。
1938年6月,徐州,開封相繼失守之後,日軍兵鋒已經到第二防線山腳下了。這個時候老蔣慌了,慌忙「以水代兵」,在一個叫花園口的地方挖開了黃河大壩。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這絕對是一場慘絕人寰的悲劇,百萬同胞流離失所,河南淮北盡成澤國,我沒有絲毫要為其洗地的意思,但從效果看,蔣的目的還是達到了,日軍選擇局部後撤,在1944年之前都難以在黃泛區立足,日軍希望從平漢線進攻武漢的計劃也稱為泡影。突破第二防線的計劃在1944年前都未能成功。
雖然武漢會戰最終失敗,武漢最終淪陷,但是可以從下圖中看到1938年日本的湖北佔領區只是一個突出部,完全依靠長江生命線才得以生存。如果日軍從平漢線來,那麼進一步向西壓迫是完全有可能的。那是中國面臨的大概不是區區一個石牌保衛戰了。

至於我為什麼老是提起1944年,那一年正面戰場發生的什麼窩囊事大家也是知道的。不懂的可以看看上圖那一年丟的領土也能明白個大概。第二防線丟了,KMT軍隊全面撤守第三防線,產糧區只剩下巴蜀和關中,中國危在旦夕。也幸好日本人被美國佬和兔子虐的實在打不動了,不然抗戰再堅持幾年,KMT會不會發生兵變都很難說。
現在來說說平漢鐵路帶來的地緣變化。說實話除了對東方第二防線的意義之外,對中國的地緣變化並不大。要說值得一提的,大概就是襄陽,也就是南陽盆地沒有古典時代那麼重要了。北方的軍隊完全可以從平漢線南下,不必苦哈哈的再去襄陽攻克關卡順便憑弔一下郭靖黃蓉了。當然,大別山的陣地關卡替代了襄陽,然而這只是一次細微的調整。襄陽的大部分意義在津浦鐵路通車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這是隨著近代技術發展,華夏東部在戰略上超過中部的整體性趨勢,不是一個襄陽和一條平漢線可以改變的。

3.粵漢鐵路
這條鐵路其實主要功能我都闡述了,主要是連接嶺南版塊和江漢平原,並組成東方第二防線的南半部。1938年日本同樣出兵佔領了珠三角,但是兵力較少,也沒能跨過五嶺會攻武漢,這主要是南國十萬大山把日本人嚇到了。其實如果日本人肯投入兵力,肯下血本,在武漢會戰之前從廣州北上,華北派遣軍從平漢線南下,像剪刀手一樣把中國軍隊包圍在東方第二防線以東,中國大概不死也殘了。當然,日本人沒有那麼多兵力,加上海軍陸戰隊也不夠,1938年日本軍部也下不了那麼大決心總動員,感謝上天,這一戰略沒有成功。
粵漢鐵路最大的意義在於穿過十萬大山,連接武漢和廣東。他能帶來更大地速度和運力。但是對於戰術戰役來說,其意義有限。畢竟在十萬大山裡面,一條鐵路線也就是一條大一點的山間道。

4.隴海線
接連講了三條南北方向的鐵路,現在該來說說東西走向的隴海線了。
隴海線是分段修建的。到了抗戰爆發的時候,鐵路已經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西安,抗戰結束的時候,又向西延伸到了寶雞。建國之後,又修建了寶雞—蘭州線,隴海線才算名副其實。
後來中國又進一步延伸到了新疆。這是新疆到現在都沒有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隴海線並沒有帶來非常顯著的地緣變化,但仍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鐵路,是抗戰時期兩條東西幹線之一(另一條為浙贛鐵路)。隴海線最重要的節點有三個,自東向西分別為徐州,鄭州,西安。徐州是隴海線與津浦線交匯點,鄭州是隴海線與平漢線交匯點,西安則是關中平原的核心。
如果日軍想要奪下西安,這是最合適的一條路線。日軍進擊西安的可選路線有三條:1.奪取山西,飛渡黃河;2.兵臨蒙古,直下陝北;3.沿隴海線,西出五關。日本沒有奪下蒙古,甚至沒有控制內蒙,渡河作戰又遭到國共兩軍聯機打擊,至於隴海線,在蔣委員長以水代兵之後,其西線就等於廢了。事實上,正是因為隴海線太重要,花園口決堤的信號就是從徐州出發的日軍沿著隴海線已經攻克開封,並即將打到鄭州。
很遺憾,隴海線在還沒有發揮其歷史作用的時候,就隨著一場大水匆匆而去。

……………………………………………………我想先列一個大綱之分割線
5.公路
6.近代戰爭模式變化之後勤依賴
7.近代戰爭模式變化之山間作戰
8.近代戰爭模式變化之工業力量

八. 日本進行對華戰爭之目的
九. 秦川湖廣之地緣變化

········································未完待續


日軍不進一步推進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補給線已經達到極限了,同時由於物資和資源問題,日本陸海軍開始籌備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的作戰了,自然不會進一步擴大佔領面積去增加無謂的消耗了。

所以高票答案說了一大堆守江必守淮,襄陽丟了南國就全完了的理論沒有任何意義,對於日本這種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的國家和軍隊來說,限制他們持續作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物資補給是否充足,補給線能不能夠的到。豫湘桂會戰的經驗表明,面對吃不上飯的華北日軍和物資不足關東軍,物資充足,佔據地形優勢和制空權的國軍依然在八個月的時間裡丟了四個省,讓日軍順利的打通了大陸交通線。要是日軍補給充足呢?

至於八路更慘,37mm口徑以上的攻堅武器一概沒有,只靠扒鐵軌和撿彈殼復裝來維持最低限度的補給。為什麼日軍在華北修的破碉樓這麼好用?這種東西但凡有個37口徑的步兵炮就能解決,奈何八路就是沒有,所以無能為力。八路相對於國軍唯一的優勢是組織度高,命令執行到位,撤退不會變成潰退,而且不會出現大規模投敵。

所以說日軍之所以不擴大佔領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淪陷區基本上就是日軍補給線的極限了,繼續擴大戰區最後的結果就是補給跟不上,同時華北的共軍游擊隊雖然只是處在一種很煩人但不致命的狀態,但是確實煩人,因此維持這些地區的佔領也是需要成本的,加之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陸軍自然沒有多餘的兵力繼續擴大佔領區了(兵力不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日本陸軍,屬於老大難問題)。

這裡講幾個豫湘桂戰役時的小插曲:
在豫湘桂戰役時期,許多日軍的武器裝備完全取決於對面的國軍用什麼,很多日軍部隊在戰爭後期把所有裝備換了一茬。

還有個小插曲,我記得是華北派遣軍的資料,會戰時有一小股日軍擊潰了一支國軍部隊,繳獲了大量美國援助的午餐肉罐頭,前幾天還在喝野菜湯的日軍士兵自然是大喜過望,於是胡吃海塞一頓,當場吃死了好幾個。至於為啥吃死的嗎,華北日軍由於補給不足,飯經常都吃不上,長期如此造成了大量基層士兵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所以你懂的。


古典時代北軍征南的方方面面, @LeoLyu已經講得很詳細了,但那是冷兵器時代的古人,時代早就發生了變化。我打個比方「自古建城必修牆,49年建國後卻一再拆毀城牆,各大城市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是否過於鬆懈?」

一座城的命運啊,不僅要看個人奮鬥,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上海廈門的崛起伴隨著揚州臨清的衰落,科技在進步,運輸方式有了巨大變化。蒙古死攻襄陽釣魚城多年,為什麼不藉助海運,如同百年後的倭寇奇襲浙江,一舉攻下臨安?
古代沒有正經的「海軍」,沒有大規模登陸,南北溝通靠京杭運河,長江就是天塹。而現在,初中地理基本常識,長江是黃金水道、海運經濟方便。
隨著鴉片戰爭一聲炮響,國人領略到了新時代戰爭大艦巨炮的恐懼;昔日清廷議和,就有「敵自海上來,無處抵擋」的覺悟。對侵華的日本來說也是如此,民國海軍孱弱,中國東部南部所有沿海沿江地區,鬼子來去自如。
還是初中歷史知識,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進行大屠殺;38年6月,蔣公在河南進行花園口水利建設;日軍大為欣賞,並在38年10月攻下了武漢、廣州。
勢力分布圖來自 @砍掉重練 ,精心製作畫質優良的看圖學史系列
【歷史⑨課】中國歷史地圖詳細版version2.0(20)
【歷史⑨課】中國歷史地圖視頻version 3.01_趣味科普人文

如圖,綠色為日佔區,除東北華北外,日本佔領了華東、長江沿岸、華南沿海大城市。
北京、上海、哈爾濱、瀋陽、濟南、武漢、蘇州、杭州、南京、廣州、廈門、香港、澳門,現代中國最富城市不過如此,膏腴之地盡入敵手。
古代打仗,要塞陷落意味著本地區徹底失守,一鼓作氣,則中國危矣?不,時代不同了。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孫子兵法有雲「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而流傳更廣的一句話「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古人打仗不過人吃馬嚼,打下城市拿了糧草就有了補給,可現代戰爭不一樣。
鬼子背靠江海後勤無憂,輕輕鬆鬆攻城略地,再往深處打就要考慮如何運輸兵馬槍支彈藥,平原易運,山區難行。畢竟鬼子不是 @BLACK槍騎兵 歸納出的「地圖軍事學家、制杖地緣政治學家眼中一隻可以吃草為生的機械化部隊。」而是一隻後勤建設相當拙計的瘸腿軍。
我們知道民國是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根本沒有開發什麼大工業大礦山,鬼子興師動眾打個鳥不拉屎的山區,圖什麼?
下圖是中國地形圖,藍色平原區基本就是上圖的日佔區。

等一下,為什麼長沙明明是藍色平原區,卻沒有被日軍攻下?
因為38年11月,面對可能攻城的鬼子,蔣公進行了溫暖人心的文夕取暖工程,無利不起早,一座廢墟對鬼子沒什麼吸引力。
此後鬼子先後進出長沙,國軍很受很被動,對此,蔣公在1941年表示

現在敵人要打我們那一點,他就打我們那一點;他要佔領我們長沙,就可佔領我們長沙。他要幾時進來,他要幾時撤退,皆可大喊大叫的用廣播先來通告我們,而且他一定能照他預定的時間,絲毫不爽的實施做到。各位將領:這是是何等恥辱的事呀!

靠地形擋住日本就像靠霧霾防激光一樣,有效卻無稽,如果日本的目標僅僅是侵佔中國,那中國的滅亡不過是時間問題。
對我們來說,這是中華民族史上最嚴重的危機,最危險的時候;可我們知道,二戰時期的日本是一個不正常的國家,以美帝1/8的GDP供養起了同等規模的海軍和遠遠超出的陸軍,窮兵黷武到令人髮指,百姓窮困潦倒,動輒「一揆」搶米,女性大規模前往東南亞為國賣淫。在鋼鐵產量為美帝五分之一的情況下,汽車產量卻只有美國的八十分之一,因為國民根本買不起。。。
太祖在《論持久戰》中說

時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國主義,由於內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舉行空前大規模的冒險戰爭,而且使得它臨到最後崩潰的前夜。
日本國度比較地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日本統治者想從戰爭中解決這個困難問題,但同樣,將達到其所期求的反面,這就是說,它為解決這個困難問題而發動戰爭,結果將因戰爭而增加困難,戰爭將連它原有的東西也消耗掉。

如果說20年代的正常日本,滿蒙還是生命線的話,九一八事變後瘋狂擴張的軍國日本,中國不過是個資源供給處。打下中國,有糧食有奴隸,沒礦產沒工業,遠遠不夠。
日本是來搶劫的,大慶、鞍山等等一系列礦產就在那裡,可鬼子怎麼會認真勘探安心發展呢——
所以吹滿洲國的都是智障。
38年底,將富裕地區全部掌握、基本完成中國既定目標的日本,放棄了在中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對重慶延安的進攻,限於地形後勤決心,均屬小打小鬧,陸海馬鹿再次糾結起了「北進」還是「南下」,對華更多採取威逼利誘勸降政策。39年中,日本如英美等列強所想,北上諾門坎挑釁「因大肅反戰力損失嚴重」的毛熊。
這也是抗戰前期蘇援遠多於美援的原因,英美對德綏靖,在亞洲也做著鬼子不敢招惹英美、得勢後進攻蘇聯的美夢,對犧牲中國喜聞樂見——太祖抱怨過,美國口頭上支持中國,資本家和軍火販子還在支持日本。事實上,在41年美國終於停止向日本出口石油廢鋼鐵後,日本很快就偷襲了珍珠港。
懼怕歐日夾擊的蘇聯支援中國進行抗戰,給國軍的支援遠遠多於理論上的自己人紅軍,甚至弄出過給重慶飛機大炮給陝北書籍的笑話,使得太祖勃然大怒。
但數月後,鬼子被認真的蘇聯一熊掌拍死,諾門坎戰役砸鍋賣鐵積攢起的戰車師團慘遭蹂躪,「大量高級軍官如此集中的傷亡是日俄戰爭後從未有過的」,日本國小鋼少,建造龐大的海軍已是債台高築,昂貴的戰車實在是浪費不起;而苦心巴結的盟友德國,卻在此時與蘇聯簽約,瓜分波蘭,日本無奈之下取消了對蘇作戰。
鬼子必須要打仗掠財,北上不行轉而南下,攻略東南亞的糧食、石油、橡膠,東條英機說,「大東亞戰爭的關鍵,一方面在於確保大東亞的戰略據點;一方面在於把重要資源地區收歸我方管理和控制之下,由此擴充我方的戰鬥力量……」
重複一遍,由於落後的民國缺乏石油、鋼鐵、橡膠等戰略資源,中國對日本的意義,遠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歷代北軍南下都是看中了中原的花花世界要一統天下;到日本鬼子這,人還看不上呢!
鬼子注意力轉向東南亞,除偶爾在常德長沙與國軍發生小摩擦外,國軍偽軍日軍犬牙交錯和諧共處,中國大陸的主要威脅已經變成了敵後騷擾的八路。41年底美國參戰後,以蔣公為首,國軍集體扔下滑鼠等勝利。

今後我們在軍事上雖不能說敵人不敢再來大舉進攻我們,但他無論怎樣竭其全力,亦不會再有更大的進展。

除少數作戰部隊外,大部國軍繼續吃空餉拉壯丁打砸搶,不亦樂乎。
直到1943年,日軍在中國都沒有什麼行動。

1944年日本集中兵力發起了豫湘桂戰役,摧枯拉朽般在大陸腹地打出了一條綠色,此時太平洋戰場大局已定,日本陸軍面對躺輸的命運,決定輸人不輸陣,打出自己的風采,於是即使軍械不足、食物匱乏、後勤拙計,他們併肩子上,依然把國軍砍瓜切菜了。
這也是日本攻佔中國「非不能,實不為」的有力證據,豫湘桂之時,正如 @袁蕾 所言,國軍表現一如既往的渣,各種"XX防線「的表現跟伯陵防線毫無區別,如果說抗戰初期日軍炮火兇猛、掌握制空權,國軍失敗情有可原的話,豫湘桂時大陸的天空已經被美軍霸佔,國力衰竭的鬼子甚至要拿對面國軍「運輸」的武器作戰——但並不妨礙國軍一潰千里。

從政治上看,一號作戰(豫湘桂戰役)對國民黨人也是一場災難,因為不論是在重慶還是在戰場上,不稱職和腐敗(除了在湖南尚有英勇的戰鬥)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幾達半年之
久。沒有比一號戰役開始階段這場災難更令人觸目驚心的了,當時正遇上了1944
年春季河南的大饑荒。無論重慶政府,還是河南軍政當局,對這場饑荒都毫無準備,儘管災情的發展已能明顯地看出。當饑荒襲來之時,當局遠沒有提供任何救濟,
橫徵暴斂一如既往。投機活動極為普遍。當中國軍隊面對一號作戰逃跑之時,長期受壓的農民奪取他們的槍支並向他們射擊,然後歡迎日軍。

蔣公再次表示恥辱


大家都以為現在我們還有四五百萬的軍隊,有這許多的人民,有這樣廣大的土地,在國際上我們還有講話的資格。但你們要知道:現在一般聯合國已經看我們軍隊不是軍隊,看我們軍人不是軍人,看我們軍事機關更不是機關了。由於我們自身種種腐敗缺點的暴露,可以說他們到了現在,已經根本沒有把我們中國放在眼裏!

當然蔣公的訓話並沒有什麼卵用,國際社會被國軍的高超戰鬥力震驚,羅斯福決定以蒙古為代價,換取蘇聯出兵關東驅逐日本陸軍,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里的堂堂「五常」,都沒來得及去富士山耍個威風,就不得不拱手割地。
事實上直到1945年8月,八路勢如破竹大肆反攻之際,國軍還在被鬼子追著打。
所以我也很納悶蔣公哪來的自信玩內戰。。。。。


@BLACK槍騎兵@從不毒舌可達鴨@知乎小管家@墟落求黑公公還有幾位頂一下1

@任我游兄弟,好像大學生都知道寫論文的時候借鑒別人的都要寫出處,要麼您倒是改改語序啊,這大段大段的抄襲還一本正經和人爭論總覺得不太好吧,咱粉誰都要講基本法吧。
這是你的回答

這是某答主的回答

這是人家答主一年前辛辛苦苦寫的東西,好嘛,啥都不說直接大段大段就複製過來了。

還有
這是某位熱心答主做的好事

好嘛,人家匿名了,文章里寫了你看都沒看就抄過來了

那位答主已經夠慘了,然後自己的答案被拿來干這些事,答主不更心寒了?


在地圖軍事學家、制杖地緣政治學家眼裡,皇軍是一隻可以吃草為生的機械化部隊。


作為一個襄陽人,一個解放軍軍史知識競賽獲獎軍人,實名反對@LeoLyu的高票答案。

在他的答案中,講古代歷史由北向南作戰必經巴蜀或襄陽的觀點是正確的。原因分析基本都正確。我也給他的答案點了贊。

但僅此一個觀點,全文離題萬里,對題主的問題答非所問。更甚者脫離實際,脫離當時的環境和為了保衛國家浴血奮戰的士兵。侃侃而談,簡直不著邊際。回答問題,不僅僅是科普歷史紙上談兵。作為一個退伍軍人,必須對其補充。

問題是,為什麼日軍沒有取道巴蜀,合圍東南?

那麼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日本向南侵略,必經巴蜀或襄陽。實際上,在國民政府遷至重慶後,日軍多次策划進攻重慶四川,想直接迫使中國政府投降。所以在西南地區中日作戰緣接線上展開戰鬥防線是當時的基本原則。日軍在湖北,攻克鄂西北防線,進安康,重慶四川的目的顯而易見。


再說當時實際作戰情況,國民政府的作戰方案,劃分五大戰區,以洛陽——襄陽——衡陽為線,守住七省通衢,天下之腰的襄陽是抗戰的關鍵之一。從1938年至1945年,國民黨第五戰區兵力,共產黨新四軍第五師兵力,在襄陽地區展開長期艱苦的抗戰,與日本軍有過三次大會戰。襄城,樊城前後失守兩次。軍民死亡十七萬餘人。

全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便是在1940年五月的襄陽保衛戰中,奮戰九日久夜,後被圍困於襄河東岸,負傷後及復親自率衛士與敵血戰,及傷重莫支,最後壯烈殉國。


五月三十日,日軍攻入襄陽,姦殺擄虐,大量建築被焚毀。具體細節,在《襄陽縣抗戰史料》(撰於1947年)中均有記載。而後由於我援軍勢大,合圍襄陽,日軍無法在襄陽立足,於六月一日逃出襄陽。


此後數年日軍一直想攻克襄陽,在襄陽周邊,老河口,棗陽,南漳,宜城,乃至武漢等地反覆爭奪。我國軍人英勇抗戰,游擊隊反覆拉鋸。死不退讓。這才保衛了南方和西南方戰略根據地。


直至1945年,大概三月,(具體記不清了),日軍強弩之末,瘋狂進攻襄陽地區,襄陽淪陷。記得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新兵沒有作戰經驗。日軍進城後瘋狂屠城,市民被殺,房屋被毀,婦女被姦汙。大肆破壞半月有餘。《襄陽縣抗戰史料》中有詳細記載。


可日軍因兵力,資源,補給不足,再也無力進取西南,於1945年八月投降,抗戰勝利。

故:日軍確實有攻克襄陽進取巴蜀覆滅我大中華的戰略意圖,只因我軍在各大戰區前線頑強抵抗,在後方不停騷擾,全國上下,在為難關頭,寧死不做亡國奴,加之日軍資源兵力不充足,以及國際形勢,才未能實現。

下面說句題外話,與問題無關。

現在很多人,三斤的擔子不能挑,三里的道不能跑,斗大的字不認識。看到高票答案侃侃而談,底下還有襄陽人對自己的家鄉一無所知,我雖然基本都是到處跑,對家鄉感情不深厚,但就是莫名其妙的生氣。襄陽市圖書館免費的,裡面什麼史料都有,一本簡史一小時就看完了。抽空去逛逛,比天天在家裡刷手機看別人吹牛,強得多。

再補充一條,@夜寐星城的答案很好,很全面。

被評論煩了,補充一條,日軍戰略有一定的缺陷,並且輕敵,覺得中國毫無抵抗之力。採取全面侵華戰爭,雖然其中有取巴蜀的意圖,但長期作戰不利。之前在華北戰場也是沒有一鼓作氣取得成果,已經吃了虧,不是說不重視,而是不夠重視,不懂得獅子搏兔必盡全力的道理。華北之後就該吸取教訓,調整戰略,放棄全面作戰的一舉滅國的幻想,把西南作為主攻方向,集中所有優勢師團快速佔領襄陽,安康,重慶,穩固基礎,此後就算沒有快速打下全國,就算後方有游擊隊,也不至於那麼快失敗。若是控制住大陸資源,真的會起變化。但是日本在戰略上的短視,輕敵,貪心,在長長的戰略線上到處都不想吃虧,等到拿下武漢襄陽宜昌,已經耗不下去了。所以除了我軍的頑強抵抗,日軍戰略上的缺陷,也是他們失敗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理性,禮貌討論問題,其實未嘗不可,但晚上被小人之腹說三道四,所以有些評論回復的不是很客氣。有幾句話確實過了。不過這個回答我本來就是有所指,有側重。也不喜一遍遍給人當教科書,一條條詳細擴展。網上爭論成本本來就低,為了預防性添堵已經設置評論了。


既然總有人說我離題,那麼我把話說得再明白一點:
日軍在華所有行動,很大程度上和其自身的後勤狀況、兵力狀況和國際局勢有關,和國軍的抵抗,坦白說關係不是很大。日軍是一支缺少車輛的半現代化軍隊,極度依賴鐵路或者水運線路——四川有鐵路嗎?扯什麼「取道川陝隴蜀」,你要蝗軍提前修寶成鐵路嗎?
最高票扯的什麼「守江必守淮」,還有什麼「襄陽的重要性」看的我要笑死了——守哪裡重要嗎?國軍守得住哪裡?襄陽再重要日軍想攻攻不下來嗎?
在我們這個位面的歷史中,日軍攻下襄陽的時間大家知道是什麼時候嗎?1945年3月27日,1945年!德國馬上完了,菲律賓丟了,東京已經被燒了,緬甸交通線已經打通了,垂死的日軍依然有能力輕易攻下所謂「至關重要」的襄陽!
----------------------------------------------------------------------------------------------------------
豫湘桂戰役早就證明了八年抗戰中日本人可以攻下他們想攻下的任何地方,做到他們想做到的任何事情——豫湘桂戰役的日軍,17個常備師團16個在太平洋,只有一個第3師團在中國。44年的國軍在美軍的支援下獲得了制空權,就這樣日本人還一直打到貴州獨山,你指望39-40年的國軍怎麼抵擋日本人?1945年之前,日軍在華的所有行動(除滇西戰場),只和後勤線以及佔領面積有關係,和國軍的抵抗關係不大。
哦,至於那個著名的「東方斯大林格勒」石牌會戰嘛……

為什麼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傷亡的統計中日之間如此懸殊?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據親歷此役的第18軍18師參謀長趙秀昆回憶,這個「輝煌戰績」全系按蔣介石之個人意志捏造。趙秀昆回憶:

「軍令部次長林蔚直接以電話告18軍軍長方天,大意:你們這次打了一個大勝仗,國內外影響都很大,老頭子很高興,指示要大加宣傳……方天令我親擬戰報,肆意誇張,軍令部更進一步虛構、誇張,這就出現了6月3日重慶《中央日報》以及各大報紙的『鄂西大捷之經過』的戰報報道。」(趙秀昆:《抗戰期間武漢失守後的十八軍》,載於《文史資料選輯?第81輯》,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

趙秀昆並且承認:戰報報道中,「『僅北斗沖一地者即有二千三百具(日軍屍體)』是我信筆編造」,「其餘敵軍總兵力和什麼蔣介石手令,都是軍令部捏造的。就18軍正面而言,日軍至多使用上三四千人兵力,卻誇大為兩個師團,把敵人傷亡誇大為幾萬人,更不可能是事實。」(趙秀昆:《抗戰期間武漢失守後的十八軍》,載於《文史資料選輯?第81輯》,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

至於題主的問題,一句話就可以回答完:
八年作戰中,日軍在華所有大規模行動都是沿鐵路線、長江或者沿海地帶展開的(在緬甸沿伊洛瓦底江及其水系)。扯什麼大縱深大包圍,四川有鐵路嗎?那個時代三峽也無法通航。日軍要在四川投入一個師團以上的兵力都是不可能的。脫離後勤強行作戰的結果——請自行參照英帕爾會戰。
--------------------------------------------------------------------------------------------------------------
再插一些題外話,對所有抗戰中國軍的表現抱有任何幻想的人,強烈推薦余戈的《松山戰役筆記》和《騰衝之圍》兩本書。需要說明,滇西反攻戰役是抗戰前七年國軍優勢最大,條件最優越的戰鬥,沒有之一十幾個擁有充足美械輕武器、相當數量美械重武器和制空權的師去進攻大半個日軍師團(六個半大隊),兵力優勢高達十比一,然後你看著優勢巨大情況下國軍的各種表現,真叫一個慘不忍睹……

高黎貢山,一個師面對敵軍中隊(連)級部隊,十多天無所作為的。

龍陵戰役,兩個師沖六七百敵軍沖不下來的。

松山攻堅,團級部隊白天佔領的陣地,幾十號敵軍乘夜一衝給衝下來的。

騰衝圍城,七八百健康兵、三四百傷兵加上六七門炮據守一個面積不如北大校區的小縣城,把三四萬人上百門炮拖了四十七天的。

很多時候不是國軍沒有戰機,而是硬生生看著戰機錯過。就這些能把王炸拆成散牌打的國軍,拿著一手爛牌你覺得能有什麼表現?
-------------------------------------------------------------------------------------------------------------
關於遠征軍的武器問題,我說的「輕武器」指的是60迫、衝鋒槍和輕機槍。《松山戰役筆記》中有遠征軍的武器配置表:每個軍(兩萬人)有衝鋒槍1469支,基本班一級就有衝鋒槍。輕機槍和60迫(每個連6門)數量也非常充足,步兵能得到衝鋒槍、輕機槍和60迫的支援。
重武器足不足呢?相對數量當然不足,開始反攻的階段軍一級才有山炮營,問題在於遠征軍的對手還不足一個師團,火炮的絕對數量比對手多多了——更何況像騰衝和松山日軍被包圍,打上幾天炮彈就沒了。

還有,張口閉口「你行你上」的,我建議你們每晚看新聞聯播,一輩子不要罵zf不要罵gcd,跪在地上無腦舔就行了——你上能做的比gcd好嗎?
-------------------------------------------------------------------------------------------------------------
另外我倒也不怎麼想黑國軍,比如遠征軍作戰之艱苦是世所罕見的,高黎貢山號稱是「海拔最高」的戰場。但體諒士兵艱苦是一回事,正視差距是另一回事。雙方實力差距如此之大還要吹什麼「地緣戰略」不臉紅嗎?


因為日軍的戰略從七七事變開始就只是逼迫蔣介石投降,而不是軍事佔領中國全境啊


題主說的沒錯,可是日軍多次進攻陝西都沒攻進去,陝西拿不下來就不用說四川了。日軍是有心無力。


在冷兵器時代,長江對於北方的游牧鐵騎來說是千里天塹。但對掌握海空優勢的日本軍隊來說,它是黃金水道。


二十世紀的戰爭,打得也是後勤了,任何戰略的制定不考慮後勤都是找死的行為...
冷兵器時代,一個兵一匹馬一把刀,可以從北砍到南從西砍到東,只要能保證兵有飯吃馬有草啃就行,二戰時代一個兵一把槍能殺多遠?越是現代化的軍隊對後勤補給的要求越高,機械化部隊一旦被圍崩潰得比步兵還快...
二戰時期中國那可憐的工業能力,日軍佔領了也得不到什麼裝備產能,日軍的裝備補給大部分來自隔海相望的本土,早期佔領的朝鮮東北可以彌補一點,但也是杯水車薪。日軍從東往西從北向南,可以利用自己的海運之便,再靠幾條鐵路,這後勤也搞得磕磕巴巴,從西北繞西南搞大迂迴,日軍都得餓死在大山裡不可...


不是日本人沒想到。只是他們沒做到。1、華北日軍西進的道路被山西的晉綏軍、中央軍、八路軍牢牢堵死,未能有所突破。2、中國方面當時採取了非常英明的戰略舉措。抗戰爆發之時日軍進攻重點在華北地區,國軍卻在上海主動發起了淞滬會戰,將大量日軍吸引至上海;並利用南京、武漢等一系列戰略目標將日軍戰線拖長、拖寬,使其力量分散無力再向中國內陸深入。
結論就是:國民政府選擇的戰略非常正確。一個字:拖。我自知打不過你,不可能把你驅逐出國境。但我空間換時間,拿命往裡填,縱你飛機坦克,然我就是不降。拖到世界大勢轉向我們一邊,便是一決勝負之時。


因為時間不夠.
題主所謂秦隋元戰略,秦隋僅僅穩定在關中的統治就花了一百年,至於元軍在襄陽城下就前前後後拉鋸了近三十年.
即使清軍,從1644年入關到1659年攻陷雲南也花了十五年,這還是南明各種花樣作死的情況下.
而抗日戰爭一共才八年,從九一八開始算也只有十四年.

如果日本人能有四十年時間——那恐怕就真的無所謂什麼從北向南還是從東往西了.


其實題主類比就有錯誤,日本入侵中國和秦隋統一沒有可比性,要說有可比性也就是和蒙元 滿清有一定可比性。 而且即便是蒙元和滿清入主中國也和戰略地緣因素關係不大。

蒙元和滿清能成功入主中國,根本原因是其整合了北方漢人武裝力量一起南下才獲得成功 。 不然 僅以其本部軍事力量 並不足以控制整個漢人地區。而且其掌握的漢人武裝力量還必須是當時漢人武裝力量最強悍的才行。如果偽軍戰五渣,也不是無法成功的 這個可以參考金國和南宋。

日本入侵中國,也是同樣的問題。37年日本侵華總兵力不到60萬人 40年代才算達到100萬以上 但其戰鬥力比37年時候要差。 這些兵力只夠控制中國東部的城市和鐵路線 根本無法西進滅亡中國。
日本雖然也組織皇協軍 偽軍 但其戰鬥力太差 根本無法形成有效戰鬥力 即便是維持地方治安都做不到。

所以日本無法滅亡中國,原因不在其地緣戰略方針 只是因為其兵力不足以及無法整合佔領區漢人軍事力量。


那啥,牟田口和昭和參謀列印度的時候就是這麼想的,不過他們還是比題主有智商一點,好歹他們:第一,知道還是要準備30000噸公里的後勤補給運量的;第二,他們還是有因敵就食的心理預期的;第三,他們好歹還有野菜參考食譜的-別跑,就是你這個仟政信編的《看了就會贏》和印度攻略,害得多少大日本蟥軍去了九段坂?


冷兵器時代,長江容易防守,因此從北打江南不好打,要從蜀道繞。
日本直接就從海上把東南沿海地區拿下了,為何要捨近求遠


日軍在北方至死沒完全控制山西好伐。。。。


因為中國採取了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放棄東部沿海大部分的地區撤退到西部和西南,日軍就無法通過大迂迴的戰略將中國的戰略力量包圍在東南部,進而通過決戰進行殲滅。
如果像南宋或者南明那樣一直固守東南,接著丟失西北西南,那麼就會被大迂迴包圍。
實際上解放戰爭共產黨就採用了大迂迴戰略。

對於這種滅國的侵略戰爭,最優解應該是集中兵力消滅敵軍有生力量,而不是佔領城池後分兵把守和敵軍展開消耗。
大迂迴戰略的目的就是包圍敵軍決戰力量通過決戰方式消滅敵軍可戰之力,敵軍決定性的力量被消滅後只剩下游擊戰,那麼就可以進行治安戰了


日本人熟讀中國歷史,也有不少中國通,架不住陸軍全是一群馬鹿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FGO》畫師松龍擅自繪製漢奸間諜川島芳子卡牌圖被網友指責以及部分國人畫師的言論?
如何看待日本心神試驗機宣布停飛?
之前日本自衛隊使用「旭日旗」引起軒然大波,可為什麼二戰後德軍仍使用鐵十字標誌就沒事呢?
很多人都說福原愛是中國人最喜歡的日本人,那麼最受日本人喜歡的中國人是誰呢?
日本是不是在戰後認罪的問題上非常死板?

TAG:日本 | 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