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中為什麼要將日軍由北向南的進攻路線誘導為由東向西呢?
沒有什麼為什麼,因為中日兩軍在戰爭初期的戰略指導思想都有嚴重問題。
說難聽一點,是都對戰爭的規模和長期性沒有認識,沒有明確的戰略指導。
所謂將日軍由北向南的進攻路線誘導為由東向西的這個說法,最早見於陳誠。1945你抗戰勝利後,陳自己撰文,說是如果當時日軍憑藉機械化部隊沿平漢線長驅直入,直接攻佔武漢,則整個東南的果脯力量都會成為被截斷退入四川盆地退路的瓮中之鱉……
這個說法的發揚光大,自然是蔣緯國上將擔任中華戰略協會理事長這種閑職時,高唱爸爸哥哥真偉大的結果。
這不是果脯某一人的想法,也不是僅僅為了吹捧蔣介石,李宗仁回大陸後撰寫的回憶錄也有類似說法。
這種說法不論是從軍事地理還是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基本都是胡說八道。
從軍事地理上來說,所謂由北向南一統中國、南北朝對峙等等。
請問中國歷史上有南北朝,但是有東西朝嗎?
歷代以北統南,從晉統一三國、隋滅陳、宋滅南唐、金攻南宋、元滅南宋等等等等,有哪一個是直接走陸路而不利用長江順流直下的?有哪一個是以北統南的勢力能順順噹噹的突破湖北河南交界地區大別山-伏牛山-幕府山山嶽丘陵、蘇北魯南的江淮地帶的?
就抗戰而言,佔領武漢的日軍依託長江這條交通幹線是怎麼進攻的?這在軍事地理上的意義不清楚嗎?
南潯路諸戰鬥和39年的贛北-南昌會戰,在軍事地理說明了什麼不是很清楚嗎?
就實際情況而言
日軍哪有什麼機械化部隊?昭和五年日軍師團內有載重車輛的,不過是輜重兵聯隊里的一個自動車中隊和炮兵聯隊少量運輸車輛(還不是牽引車)。戰時編製25600人的挽馬制四聯隊師團,載重汽車一百五六十輛,這叫機械化?昭和14年支那派遣軍百萬之眾,卡車數量都不到一萬,怎麼機械化?昭和19年打通大陸交通線,支那派遣軍動員了1.2萬輛卡車,就是日本歷史上單次作戰動員載重汽車最多的一次了。
平漢線、津浦線支撐的有多大的運量,能支持日軍滅國之戰?別的不說,破路這種事情,發動老百姓拿著鍬鎬就能毀掉大部分路基,炸橋、破壞涵洞隧道這種事情,很難嗎?很費時嗎?
七七事變本身有下克上的偶然性。事變之初,日軍高層將其視為918一樣鯨吞蠶食,通過軍事壓迫,最多是短期的軍事打擊,就能迫使果脯屈服,放棄華北。而且以當時日本陸軍的員額和動員情況,完全是倉促應戰,根本就沒有做好全面戰爭準備。戰爭開始之後只能是添油戰術,常設師團補足員額,補一個調一個。
不要說7月如何如何,一直到9/10月份101、106師團這種特設師團剛剛完成組建,嚴重缺乏訓練都要派上戰場。日軍哪來的一擊滅國的兵力?
從果脯自身來說,參謀本部36年制定的《民國二十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自己做的預案還對日本海軍忌憚的要死,認為無力與之抗衡,要避免在沿海與日軍決戰。真到了民國二十六年,就視日軍艦隊如無物,趕著去上海送死……
這個民國二十六年度國防作戰計劃,甲案乙案都說要搞江陰封鎖線,真到了民國二十六年,連水雷都不夠,只能搞沉船封鎖線……匆忙的連自沉艦艇上的火炮都沒有拆完……
綜上
蔣介石發動淞滬會戰,並無多少長遠戰略考慮。完全是寄希望在上海這個英美勢力盤踞之地,引發國際干涉。
淞滬和之後的南京,把果脯的財稅根基砸了一個稀巴爛,把中國交通條件最好、近代工商業最發達的地區扔給了日本。
附帶著,還把日本引到了長江這個東西推進最便利的軸線上;日本船舶不是古代的划槳船、帆船,逆流而上不是多麼大的困難。溯江而上,對武漢快速失守起了極壞作用。
果脯統治集團這種狗屁不通的說法,只能說明其低能。
如此低能統治集團,被趕出中國大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為其鳴冤叫屈、以國軍基層官兵的流血犧牲給其塗脂抹粉的,這首先不是一個立場問題,這是智商問題。
各位答主基本把中心思想說出來了,所謂的把日本的進攻路線由從北往南引導為由東往西,其實是照著槍眼畫靶子,強行神機妙算。
實際上抗日戰爭的兩次事變,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都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20世紀很奇妙的一點就是各種大規模戰爭有可能由一個很偶然的事情在某一個時間點引發,比如薩拉熱窩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是等東西線一期戰役都打完了,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這兩個罪魁禍首都還沒打起來。參戰各國雖然對戰爭早有預期,可是對戰爭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形式爆發,除了德國這種閃電戰國家以外,大家心裡都沒數。
七七事變和九一八事變也一樣,日本軍隊在法西斯時期素有下克上的傳統,軍隊很多時候都不聽招呼。比如九一八事變就是典型的中級軍官擅自行動引發的全面戰爭,本來日本並沒有野心一口吞下東北,奈何張少帥神操作晃瞎眼,人家不要都不好意思,拱手送了東三省。
日本在全面侵華戰爭之前已經制訂了無數的侵華計劃,但是到七七事變的時候也並沒有全面侵華的打算(從七七事變需要通過假裝談判來調兵遣將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準備有多麼不足),在盧溝橋事變之前已經有過濟南事變和九一八,所以中日雖然都知道大戰不可避免,但是對七七事變引發的全面抗戰並沒有太多的思想準備。對於日本來說,一步一步的利用國民黨的妥協蠶食華北明顯更有利。
那麼國民黨為什麼要發動淞滬會戰而不是在北京反擊日軍呢?
直接原因很簡單——鞭長莫及。
國民黨雖然號稱中央政府,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真正的控制區也就是江浙滬包郵區的一帶,那是蔣介石的核心統治區。而華北當時軍閥林立,晉綏軍西北軍東北軍,什麼部隊都有,讓這些非嫡系部隊打一場高要求的戰爭,實在是不靠譜。
什麼叫「高要求」的戰爭呢?
魯迅先生用一句話就概括了國民黨的政策——一心只望著國聯。
從頭到尾,從1931到2017,國民黨從頭到尾都永遠在指望著別人,從來沒想過要靠自己。當年指望英美調停收復東北,現在指望美日援助保衛台灣,這種骨子裡的軟弱是國民黨的原罪,所謂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大概如此吧。
(上海租界地圖)
蔣介石在整個十四年的抗戰歷程中,口口聲聲心心念念的一直都是四個字:「國際觀瞻」。他的抗戰似乎是給外國人打的,從淞滬會戰到抗戰勝利這個原則沒有變過。如果在華北平原上與日本決戰,英美資本主義國家不能說毫不關心,但是關心程度一定是十分有限的,但是上海是各國租界商務雲集之地,在歐美的眼皮子底下打仗,蔣介石希望各位洋大人能給自己做主。
再一則,上海有日本的海軍陸戰隊,對南京是直接威脅。而國民黨的軍事力量在淞滬一帶相對強大,勝算相對比較大,這首戰的氣勢在這場規模未測的戰爭中很重要,沒準打贏就不用再打了,所以國民黨希望集中力量一波推,趕敵下海,以打促和。至於什麼把日本的進攻路線改為從東到西,淞滬剛開打的時候連日本都不知道戰爭要進行到什麼程度,石原莞爾的「不擴大派」尚且在軍部中佔了上風,國民黨就給人家把路線規劃好了??
不過因此否定淞滬會戰的價值也是錯誤的,也許發動淞滬會戰的動機不是什麼引導敵人從東向西進攻,但是客觀事實卻是是如此,淞滬會戰直接改變了中國抗戰格局,讓日本從由北向南的小口改為自東向西的鯨吞,終於把日本給噎死了。
樓上說的中國沒有過「東西朝」是不對的,事實上中國有過東西朝,還有過好幾次,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西統一了東。最早的秦國滅六國就是西吞東,後來的劉邦滅項羽,北周滅北齊,李唐統一天下,都是西吞東。
而北並南就更普遍,除了朱元璋以外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全是自北向南打,對於日本人從北南下的擔憂不無道理。相比之下,由東向西進攻受限於地形及自然人口的種種限制,絕少有成功的案例。比如陝西,把潼關一堵,任憑日本人九牛二虎之力也終究沒能進了陝西。長江航線也一樣,越往上游越窄,越往西越險峻,逆流而上滅中國的難度實在是大。所以說改變了敵人進攻路線是淞滬會戰的重要成果,並沒有錯。
但淞滬會戰有一個很大的負面作用,就是它直接把戰火引向了中國最富裕的一塊地區。本來家底就薄,還沒打贏,江浙滬的膏腴之地拱手讓人,唯一的一點家底在未來的抗戰中還沒有起到作用。
不過總體上,淞滬會戰依然應該被看做是利大於弊,雖然是想顧及國際觀瞻,淞滬會戰也確實讓我們中國人觀瞻了一下,各大派系的百萬大軍,摒棄前嫌同仇敵愾和敵人激戰三個月,輸贏且不論,這種堅決的抵抗意志,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
謝邀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是蔣緯國吹他後爹的
其實類似的觀點有:
斯大林大元帥高瞻遠矚,大清洗冬季戰爭示弱,誘導德軍輕敵進攻
天賜大將軍金日成巧用計,人民軍棄守仁川,誘導麥克阿瑟孤軍深入
等等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很多人說怕日軍效法蒙元,從北打南,但實際上蒙元靠的是騎兵,從北打南容易,日軍算現代化部隊(和國軍相比),對後勤要求比蒙元高很多,因此,如果從北打南反而諸多不便。而日本位於中國東面,又有海軍和海運優勢,所以先打東南沿海反而更便於補給,也便于海軍增援。事實上也是這樣,淞滬會戰時日軍完全可以拿艦炮轟擊國軍,大大加快了戰爭的進程。會戰之後很快佔領南京,佔領東南這一財政主要來源地,也可見這一戰略是失敗的,哪有優秀的戰略是加快首都和主要財政區淪陷的。
蔣的真實意思是在上海打仗引起外國干涉,但當時英法已經自顧不暇,德國和日本結盟,蘇聯忙著進攻波蘭,美國不愛打仗,愛做生意發戰爭財,所以國際社會並沒有干涉。從這方面來說戰略上也是失敗的。
謝 @一八零天改四次 邀。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1887年日本《征討清國策》就有攻打長江下游的計劃,這個計劃的父計劃是佔領中國北至遼東,南至台灣的沿海攻略計劃。
再上溯至明朝,日本不僅侵略朝鮮,它的倭寇也以華東為重要搶掠目標。
這說明什麼呢,就是日本對華始終是有沿海南北並舉的狂妄野心的。就是chiang―ke―shek不這麼做,日本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日本主觀上是這麼認為的,否則三月亡華也不會喊出來),也會這麼做的。這好比圍棋開局的定勢一樣。
所以,chiang可能再一次為自己貼金了。
我覺得以蔣校長的尿性,這意義怕是稀里糊塗打完了才強行總結出來的吧。
應該說沒有刻意誘導,但一來開闢淞滬戰場的確有減輕華北方面壓力的考慮在,客觀上也確實達到了迫使日軍調兵南下增援的效果。
二來最主要的是江浙滬一帶是蔣絕對掌控的地盤,而華北一帶軍閥可謂林立,無論是調動地方軍閥還是中央軍進入他們的地盤都會產生一系列問題,這在平津作戰、南口作戰時已經暴露出來了,在作戰執行力上在華北打仗會打不少折扣。
以及寄望於英美等國調停,複製一二八淞滬抗戰之舊事,那麼在上海打顯然比在華北有國際影響力。
淞滬會戰客觀上也使日軍陷入華北、華東兩線作戰,為了打通津浦線連結兩個孤立的戰區,日軍不得不發起徐州會戰在驅逐兩翼的國軍後才有餘力西進,從這裡開始已經形成一條向西推的戰線,當然要等到花園口決堤和武漢會戰結束,東西對峙的情況才初步形成。
但如果說淞滬會戰這種戰略上的客觀結果是國府的將領們事先料算好的那就是過分吹噓了,國府是有在淞滬地區作戰的完整的作戰計劃和節節後退的構想,但斷然沒有一開始就想改北向南為東向西運籌於帷幄之中的這種神算。
我看回答里有人說什麼由東往西攻還不如北往南,國府一開始就把富庶的江滬核心區丟了如何如何。其實關鍵是要知道,日軍要打哪裡是握有主動權的,不是說國府糾集主力北上抗日就可以避免寧滬的失陷,中日只有戰或和的選項,當戰端一開中方沒有能夠力保核心區域不丟失的可能性,日軍在進攻華北之後也早有入侵上海和青島的計劃,不以國府意志為轉移,不是說你想把戰火局限於黃河以北鬼子就會按你的意圖辦。那麼國府在此集中主力主動求戰,吸引到日軍9個師團最終前來決戰,既減輕華北方面壓力,迫使日軍變換攻擊矛頭,又給予日軍重大殺傷(日本戰史叢書報4萬餘人,按各師團上報數據實際傷亡約9萬多),雖然沒有爭取到國際上的直接支援,但一雙雙眼睛的注視下為爭取到日後的國際援助還是奠定了基礎,意義就不能說不大,相比輕易潰退的河北地區,寧滬地區至少沒有白丟。目前根據史料可以得出的包括
1、在參謀本部擬《民國二十六年度作戰計劃》(甲案)中,確實有「長江下游太湖附近之地區,為我國最重要之經濟中心,敵今已在上海構築相當根據地,將以有力之部隊,在本方面登陸,協同海軍而進攻,期挫折我國抵抗之意志。」及「敵增兵淞滬,或以海空軍襲擊我首都,企圖遂行其強迫談判及威脅挾持等時期」
也部署了「第四方面軍」之第八、九集團軍以「掃蕩上海附近路上之敵人,破壞其根據地的」為內容作戰想定(吐槽一下,這支部隊似乎就只存在於想定當中,從來就沒有擺在檯面上)
但是由於總的對日判斷是「敵慣以武裝恫嚇,以達其不戰而勝,遂行其外交談判,以局部軍事活動,實行其國策」,所以一開始這份這麼龐大的計劃估計在1937.7.7-1937.8.13的日子裡,完全沒有人認真研究和執行……
所以說, @kgb1059 ,國府東南開戰還是有計劃的,雖然國府海軍卻是沒什麼X用(計劃里很明白的說……即敵不增加其主力艦,亦足以亂我海疆有餘),但是陸地上五個方面軍卻是按照與「自北平-天津南下之敵,實行決戰之時期」、「以主力進出上海附近,掃蕩該地陸上之敵人,破滅其根據地」、和在上海-廣東台山一線阻敵登陸三個作戰決心進行了規模宏大的部署……,只是按照最後的作戰態勢來看,國軍似乎沒有放在心上。因此,蔣緯國很可能也就是這份當時沒什麼人在意的檔案的受害者。
2、第二份才是打臉文
《何應欽關於前後方調運兵情況談話記錄》(民國26年8月12日)
在這份文章中,我們看到當時各支部隊在這個節骨眼上的位置是
1、十八軍(11D、14D、67D),處於津浦鐵路南段過江中
2、第九師,在衡陽
3、廣西部隊四個師,還未出動(三團師)
4、(擬)廣東部隊2師
5、(擬)四川部隊10師(40團)
6、(擬)雲南部隊2師
7、(擬)青海、寧夏各1、2師
8、一線預備部隊第98、57D,已經在上海外圍
也就是說實際上除了第一天第一波就上去的88、89,後稍微遲一些接戰的36D,淞滬戰場實際能在短期使用的兵力,似乎也只有不到10個師
3、到1937年11月,從參謀本部才就《江防計劃綱領》(南通至武漢)提出草案來看,應該說誘使日軍自東向西進攻的計劃這時才正式浮上檯面。
綜上,可以認為淞滬戰場的確是一開始就在國軍預料之中的作戰戰場,但是因為對日軍現役部隊部署的判斷和日軍動員能力的忌憚(預測日軍在戰爭初期和開始後各可以擴軍 17和34個師團,然而對中國戰場使用的判斷為……最高額為12~14個師團),因此一開始就對淞滬戰場按照次目標慢慢吞吞,然後到了8.13前夜也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師可以接戰……不但最後打成那個爛樣子是咎由自取,還連累了隨後幾場戰役的準備工作……
光頭哪裡有那等戰略,引君入瓮?請問瓮呢?蔣介石的核心目的在於在英法美的勢力範圍,挑起軍事衝突,以圖引起西方列強幹涉,玩兒的還是我大清「以夷制夷」那一套,企圖重現「三國干涉還遼」那一場景。於是放手三個德國武裝師,率先在上海挑起戰鬥,圍攻日軍海軍陸戰隊。並且在後期用添油戰術維持戰線,為國際干涉爭取時間
誰知道當時國聯早已式微,英法搞綏靖主義,美國搞孤立主義,光頭沒看清楚,就草草挑起戰事。結果美國的商船被日軍誤擊擊沉,死了好多人,美國也牙齒打斷咽到肚子里忍了,蔣介石這才慌了手腳,把家底那點技術兵器消耗殆盡後,立馬尿了,倉皇逃竄,最終首都淪陷,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人是男兒。老蔣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國際干涉,什麼從東向西就算有,也只能說是附帶作用。此外,當時日本打上海也在計劃中,老蔣面對的選擇無非是等日本動手了再抵抗還是先動手。老蔣選了後者,當然了,後面淞滬打成了一本爛賬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多說一句,淞滬會戰前期進攻的時候三個德械師沒啃下五千海軍陸戰隊,往往這個鍋都扔給了張治中,我覺得公平來說,老蔣三次要求停止進攻等待談判結果至少也要負上一半責任。更不用說上海簡直就是最不該和日本開戰的地區。至於最後的總崩潰,除了國軍自帶的組織管理能力低下之外,老蔣在明知杭州灣已經被包抄,後路全斷情況下還要打,完全應該承擔絕大部分責任。
其實抗戰前期國軍裝備雖然差,但是部隊里基本都還是老兵,師一級團一級的軍官基本都經歷過北伐以及歷次內戰,算是有一定經驗,好好打的話不至於被人按著揍成狗。結果淞滬南京兩戰,硬是頂著日本人大口徑艦炮打,水網地帶又沒辦法深挖戰壕,純粹拿人填,結果老兵基本全打光,後面越來越難打。淞滬會戰一場秀,做給美英列強看的戲。國共都吹!!!讓人恥笑。
淞滬會戰戰略戰術愚蠢真相
1.戰略方針與作戰指導完全背離:
明明戰略方針是「持久消耗戰」,準備以空間換時間,用縱深來分割敵人,消耗敵方力量。但第一戰就是決戰,把戰區局限在上海周邊一個極小的區域內,沒有縱深,沒有多線準備,全在一線硬抗,一線潰敗,則全區潰散。
2.不知彼:
大戰將即,蔣公還在問老張日軍的工事到底有多硬。第48軍進入戰場才發現自家的山炮射程太近(1200米)根本沒法用。
完全不了解什麼叫海陸空立體作戰,不知道如何進行地空協同。因為害怕空軍飛機摔一架少一架,不敢大規模進行空戰對抗,把制空權完全送入敵手。
3.僵硬的戰線:
雖然是本土作戰,但打得毫無機動性,處處設防,處處固守,在武器裝備有代差的情況下與強敵做正面陣地戰,硬碰硬,血淋淋。
分散兵力固守漫長的一線長蛇陣地,沒有包抄,沒有分割,沒有集中優勢兵力的拳頭作戰,全程消極防禦。而且戰線極為僵化,沒有可靠的機動預備隊,沒有第二戰線用以阻滯敵軍,給出戰術上的移動空間,導致漫長的戰線上只要一點被擊潰,則處處被動。
4.錯誤的戰場:
上海周邊平坦開闊,是典型的衝擊平原,沒有山形地利之勢可借,且地下水位極高,壕溝挖不到一米就開始滲水。
其次面海臨江,完全暴露在日軍航母的攻擊半徑之內。我軍在失去制空、制海(江)權的情況下與敵方進行平原陣地對戰,日軍一次空襲+一個炮火覆蓋下來,陣地上已經犧牲過半。
5.可怕的失誤:
明知道日軍必然會從海上迂迴,但還是顧頭不顧尾的把駐守杭州灣的部隊抽調到淞滬一線。本土作戰,被對方包了餃子……無話可說。
6.該撤不撤:戰略防禦的重點在於如何撤退,在本質上這是一種防守反擊式的打法。而對於一場戰鬥來說,知道何時結束比開始更重要。
當日本第10軍從杭州灣登陸成功,淞滬敗局已定,本應立即組織部隊撤退,將主力轉戰到吳福線、錫澄線一帶的國防工事中再圖後計。
但蔣公為了九國公約,為了在國際上裝可憐,於不可守之時,硬令部隊堅守不退,直到全線潰散,兵員失控時方才下令撤退(其實這時候下不下令也不重要了)。
此時,日軍包圍圈幾近合圍,滬杭線路全斷,幾十萬大軍擠在崑山蘇州一線退逃,沿途擁擠,相互踐踏,頭頂還有敵機臨空轟炸掃射,傷亡慘重。
其實國軍想要開闢第二戰場這個思路是對的,用戰爭壓力讓上海的資本家們把工廠搬到內地,也是很對的,但具體怎麼操作,完全亂了套。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即使淞瀘非打不可,即使武器裝備有代差,硬實力有差距,但淞瀘戰場原本是可以不必犧牲這麼多將士的生命的。
遠一點,看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近的,看看紅軍前四次反圍剿,都可以看到,在硬實力有差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地利優勢,如何揚長避短,如何靈活的使用機動部隊進行穿插與包抄,如何集中優勢兵力,在局部圍殲敵人。同樣的,遠一點,看看敦刻爾克大撤退,近的,看看紅軍長征,也很容易看明白,什麼叫撤退,什麼叫潰散。那麼多的犧牲,那麼多的血,如此糟爛的戰術,莫大的悲劇。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禍及百姓。
淞滬會戰爆發前(813之前)國民黨駐上海及近郊的軍隊兵力共約5萬,其中陸軍:八十七、八十八、卅六師、獨二十旅、上海市警察總隊、江蘇保安團隊、炮兵二團又一營。海軍和空軍不用列舉諸位也知道都是中央軍的。1937年8月13日,日軍挑起虹橋機場事件,14日拂曉,張治中即指揮第87、88師予以還擊。
87、88師,其實是蔣介石嫡系的不能再嫡系的部隊了。八十七師,八十八師,這二個部隊的前身是蔣介石的個人警衛師,1931年3月,蔣介石把這個警衛師被一分為二,拆分成兩個兩旅四團制的整編師,番號分別為警衛第1師和警衛第2師,也就是第87師和第88師。
說到這裡要提幾個問題,第一,當時是要組建位兩個整編師,但實際上尚未成為真正的整編師,按照德國顧問塞克特《陸軍改革建議書》所提方案,要將全國陸軍重新編組成60個師,稱為整編師,裝備德國進口武器,應用德國先進的軍事體制,1933年,南京中央政府國民政府軍政部根據德國軍事顧問提出的建議,開始了浩蕩的整軍計劃。
在整軍過程中,不同編製的部隊有不同的名稱.主要有整理師、整編師、調整師、新編師四種稱謂,實際上直到抗戰全面爆發,整編師也沒有成型,包括整理最好的中央軍教導總隊。
當時中央軍的德式師的編製主要有兩大類,一類就是中央軍教導總隊,為裝備最全,訓練最正規的精銳之師,1937年11月被擴遍為3旅6團的甲種師,總兵力達三萬餘人,其中3個團即第1、第3、第5團為全德式裝備,另3個團(多為新兵)則在整訓之中。另一類是以第36師、第87師和第88師為代表的所謂新式中央軍。
至抗戰爆發前.整軍計劃一共進行了兩期,共計20個師,第三期的10個師正在進行之中。在已完成整軍的20個師中,實際上接受過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只有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以及不屬於正規軍系統的稅警總團。也就是蔣介石剛整編(?)兩個超級嫡系部隊迅速投入作戰了。
第二就是,國民黨的這兩隻部隊,在1931年的一二八淞滬事變,國民黨即動用過剛剛換裝的三支最最嫡系部隊,包括八十七師,八十八師,還有就是教導總隊。教導總隊也參加了淞滬會戰,只是比87、88師投入作戰要晚一些而已。可見蔣介石並沒有保留什麼實力,在抗日作戰初期的態度也是明確而堅硬的,在國民黨所有的嫡系部隊中,最精銳的就是這三個模版部隊,87、88師和教導總隊。
有人也許會說,上了又怎麼樣,沒怎麼抵抗就跑了不也一樣么,但是事實上這幾隻部隊抵抗都非常激烈。參加第一輪進攻的88師士兵蔣堂華回憶道:「戰爭一開始就極為殘酷。88師旅長黃梅興在持志大學指揮作戰時中炮陣亡,一天中,僅527團就有7名連長陣亡。我們是8月15日到的,把上海所有被日本人佔領的地方,統統拿回來了,就一個大紗廠沒拿回來。我們523團攻進去一個營,中斷他的電網,一個營整個死在那個大紗廠裡頭。」
88師師長、後升任72軍軍長的孫元良回憶,他們一個師1.5萬人左右,到最後,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淞滬會戰後期,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11人(謝對外詐稱800人)在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上海市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面對日軍重重包圍,他們奮戰四天五夜,擊斃日軍200多名,打退日軍多次進攻,四行倉庫巍然屹立,為國內外矚目,被稱譽為「八百壯士」。
1937年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15日,國民政府下達總動員令。任蔣介石為最高統帥,將全國劃分為5個戰區。上海方面屬第三戰區,馮玉祥為司令長官,顧祝同為副司令長官,陳誠任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集中了30萬兵力作戰。在中國軍隊的猛烈反擊下,日軍僅據有公大紗廠及虹口之狹長陣地,憑藉堅固工事,死守待援。8月23日,會戰進入第二階段。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率2個師團及炮兵、航空兵一部,在張華浜及長江方面川沙口強行登陸,與中國軍隊展開激戰。9月21日,蔣介石自兼第三戰區總司令長官,並重新調整部署,兵力增至40餘萬。日軍此時也已增至10萬人,實施陸海空軍聯合攻擊。
全部參加淞滬會戰中國部隊作戰序列:
(職務列表自1937年9月23日~11月12日)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蔣介石(兼)
副司令長官顧祝同
左翼軍:總司令陳誠
第15集團軍:羅卓英
第4軍:吳奇偉
第18軍:羅卓英(兼)
第39軍:劉和鼎
第54軍:霍揆彰
第73軍:王東原
第74軍:俞濟時
第44師:蕭之楚
第77師:羅霖
炮兵第16團
第19集團軍:薛岳
第2軍:李延年
第20軍:楊森
第25軍:萬耀煌
第66軍:葉肇
第69軍:阮肇昌
第75軍:周磊
江防軍:總司令劉興
第15軍團:劉興(兼)
第57軍:繆征流
江陰要塞:司令許康
鎮江要塞:司令林顯揚
江蘇省保安隊
炮兵第8團
第11軍團:上官雲相第33師:馮興賢
第40師:劉培緒
第12軍團:張鈁——第76師:張鈁(兼)
第43軍:郭汝棟
第144師:郭勛祺
第145師:饒國華
第146師:范紹曾
第147師:楊國禎
第148師:陳萬仞
炮兵第3團
炮兵第4團
重炮兵第10團
中央軍:總司令張治中、朱紹良
第9集團軍:朱紹良(兼)、香翰屏第8軍:黃傑
第71軍:王敬久
第72軍:孫元良
第78軍:宋希濂
淞滬警備司令部:楊虎
上海保安總隊:吉章簡
第21集團軍:廖磊第7軍:周祖晃
第48軍:韋雲淞
第16師:彭松齡
第17軍團:胡宗南第1軍:胡宗南(兼)
第19師:李覺
第32師:王修身
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
第8集團軍:張發奎(兼)第28軍:陶廣
第67軍:吳克仁
第55師:李崧山
第79師:陳安寶
獨立第45旅:張鑾基
炮兵第2旅:蔡忠笏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桂永清
第10集團軍:劉建緒第45師:戴民權
第46師:戴嗣夏
第52師:盧興榮
預備第11師:胡達
新編第34師:顧家齊
獨立第37旅:陳德法
暫編第11旅:周燮卿
暫編第12旅:李國鈞
暫編第13旅:楊永清
空軍第1~第9大隊
在此引用《上海志鑒》 &>&> 1997年第二期記載:(【】內內容)
【8月23日,日軍增援部隊第3、11師團分別由寶山小川沙和吳淞附近登陸,淞滬會戰主戰場轉向寶山地區,國軍和日軍在寶山展開激戰。在寶山境內主要戰鬥有:爭奪羅店,堅守吳淞江岸,保衛寶山縣城,月浦、楊行、劉行阻擊戰,薀藻浜之戰,大場激戰,江灣之戰。
先後投入寶山作戰的國軍約40個師,占國軍總數的五分之一。這40個師部隊,以中央軍為主,其中有:胡宗南的第1軍,轄第18、78師;羅卓英的第18軍,轄第11、14、67、98師;俞濟時的第74軍,轄第51、58師;黃傑的第8軍,轄61師、稅警總團;宋希濂的第78軍,轄第18、36師;王敬久的第71軍,轄第87師;孫元良的第72軍,轄第88師;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中央軍的精銳部隊,除13軍在華北戰場,幾乎全部雲集上海,大部分部隊都在寶山作過戰。
此外,在寶山作戰的還有其他地方部隊:桂系的第7、48軍,計6個師;粵軍的第4、66、83軍,計6個師;川軍第20、43軍,計3個師;湘軍第15、16、19、77,計4個師;鄂軍第13師;皖軍第56師;黔軍第121師;獨立第34旅,以及各省的保安隊。
淞滬會戰打響後,國軍傷亡很大,各省保安部隊源源不斷開往上海,補充到中央軍或其他地方部隊中去。國民黨各部隊之間,以往派系林立,紛爭不已,但在「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精神激勵,捐棄前嫌,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形成全軍齊參戰的壯烈局面。
在淞滬會戰中,國軍以劣勢裝備,血肉之軀,對抗現代化之日軍,前赴後繼,不怕犧牲。僅在寶山戰場上,犧牲的高級將領就有8名,他們是:
第18軍第67師第201旅少將旅長蔡炳炎(中央軍);
第71軍第88師第264旅少將旅長黃梅興(中央軍);
第7軍第170師第501旅少將旅長龐漢禎(桂軍);
第l軍第1師第1旅少將副旅長楊傑(中央軍);
第7軍第171師第511旅少將旅長秦霖(桂軍);
第4軍第90師第270旅少將旅長官惠民(粵軍);
第78軍第18師中將師長朱耀華(湘軍);
第18軍第98師少將參謀長路景榮(中央軍)(《寶山縣誌》第803頁)
而犧牲的中下級軍官,則以千計,犧牲的士兵則以數萬計。】
以上可以看出來,國民黨中央軍投入的部隊用上海志鑒的話來說很明白就是「中央軍的精銳部隊,除13軍在華北戰場,幾乎全部雲集上海,大部分部隊都在寶山作過戰。」這個是介紹的國民黨在淞滬會戰第二階段的嫡系作戰部隊。這些部隊的損失也是驚人的,以中國軍隊中精銳的第98師為例,在僅僅18天的作戰中,傷亡達4960人,幾乎佔全師兵力的62%,其中僅陣亡的營級以下軍官就達約200人。
在戰爭最為激烈的蘊藻浜戰場,第78師467團迎擊渡河日軍,1個連在10分鐘內就全部陣亡。「我們吃飯都晚上吃,夜晚才能送飯,白天根本送不上來。」36師的方振東回憶。另一位參戰的老兵謝世明說:「日本人凶得很。抗戰初,他們吃得好穿得好,精神好,武器也比我們好。那時,我們一個連只有輕機關槍三挺,子彈開一發打一發,機關槍打著還會卡彈。」
我並不是在否認其他的國民政府部隊傷亡的慘重,舉例陶峙岳為師長的第8師並非中央嫡系部隊,進入淞滬前線時,其裝備甚至仍為1920年代的漢陽造步槍為主,全師根本沒有重型武器。第8師參戰近三星期,全師作戰人員從參戰時的8000餘人減員至700人。我在這裡僅僅是要說明這次淞滬會戰是國民黨拿出大多數家當的一次大戰,並沒有為了保存嫡系實力而讓嫡系部隊消極對戰。
「大戰的血幕拉開,蔣介石決定全軍主力向華東集中。13日晚接到最高指揮部命令:『火速開赴上海參戰!』同時命令沿途一切車輛,通通為我師讓路。」時為36師師長的宋希濂回憶淞滬之戰。
其時宋希濂正駐防西安,接令後立即命部隊準備好乾糧、飲水等,然後風馳電掣地沿隴海鐵路東行。駐防西安的國民黨精銳部隊36師,是我上述提到的僅有的9個接受過德國顧問系統訓練與指導的部隊之一,連駐防西安,數千里之外的嫡系精銳部隊,蔣介石仍然火速開拔,並且迅速投入了淞滬會戰第二階段作戰,蔣介石哪有為此戰保存一點血本?
淞滬會戰中先後有數十位將軍陣亡,甚至有中國高級將領因為失去陣地而毅然自殺成仁。戰後何應欽在回憶中記載,淞滬會戰中,「消耗竟達85師之眾,傷亡官兵333500餘人」。「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又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不到三個小時就死了一半。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填進去就熔化了!」這是曾任第三戰區司令官馮玉祥的一段話。
還有一個很少有人知曉的財政部稅警總團。這個部隊也是另一種性質的中央超級嫡系部隊,所謂的稅警總團其實並不負責收稅,而是當時財政部長宋子文苦心經營的一支嫡系部隊,名義上屬於財政部管轄,其實只是利用財政部的高額稅收(八國銀行團的鹽餘經費的撥款)養兵而已。
其按照陸軍部隊進行編製,但是裝備,待遇,軍官,士兵都遠遠高於其他陸軍部隊。軍官基本都是海外留學生,首任總團長是美國西點軍校高材生王賡,各級軍官幾乎都是留洋歸來,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孫立人將軍。由於經費充足,該團一度發展到達三萬人,訓練採用純粹的美國陸軍的訓練方式,裝備也高出其他中央部隊一籌,甚至還裝備了一支坦克部隊。
淞滬會戰開始,稅警總團配屬張治中第九集團軍參加淞滬抗戰,編為一、二兩個支隊,司令官分別為何紹周、王公亮,總司令黃傑。稅警總團參加了蘊藻洪、蘇州河以南防禦等戰鬥,將士作戰十分英勇,給日軍重大殺傷,最後由於傷亡過大而撤退。
會戰結束不久,黃傑被第三戰區長官顧祝同拉攏,將稅警總團余部編為四十師,而五千餘傷員就不管了。孫立人傷未痊癒即趕往武漢,即以這五千人為基礎,於1938年3月重建稅警總團,招納舊部。
不久又率部參加武漢會戰。
到1941年底,所部第2,
3,
4團和直屬隊改編為陸軍新38師。新38師編成後參加軍政部戰力校閱,名列第一,編入緬甸遠征軍,戰績輝煌。後編為新一軍,成為國民黨五大王牌主力部隊,最後在遼瀋會戰中被殲滅。這個蔣介石的超級嫡系部隊不僅參加過淞滬會戰,也參加過1931年的一二八會戰,特此一提歷史。
這是陸軍,空軍海軍的也沒有消極應戰,有限的空軍海軍基本打光,此役中國軍隊投入戰場多達七十五個步兵師九個步兵旅警團教導總隊與特種部隊,總數超過60多萬人,日軍參戰部隊約27萬人,至於傷亡情形,日軍於金山衛登陸前,其傷亡即達1萬多人,其中陣亡9115人,受傷3357人,整個戰役死傷5萬餘人。
中國軍隊則損失慘重,但因各軍師傷亡資料多未往上呈報,至今仍無正式傷亡統計,各家估計數字仍有很大差異,據估計傷亡應達30萬人以上,嫡系部隊的傷亡之大也是歷次會戰之最。因為日軍是窮逼,不要說機械化,摩托化都達不到,陸上後勤補給壓力太大。
而自東向西能依託長江水運減輕後勤壓力,方便日軍部隊機動作戰。
在知乎, 黑蔣就是政治正確啊
------------
為什麼由北向南對國軍很不利
首先, 37年開戰, 國軍從德械師到地方軍閥都遠不是日軍的對手, 正面戰場基本沒有相持能力.
也就是說, 無論在哪裡開戰, 用什麼部隊, 結果基本上都是節節敗退. 這是實力決定的, 同戰略戰術關係不大.
那如果日軍真的沿平漢線一路推進, 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 平漢線一路很難阻擋日軍步伐
- 江浙核心區圍而不打
如果這樣的話, 那國軍有哪些選擇呢?
- 主動放棄江浙核心區, 提前退入平漢線以西
- 調動一切死守平漢線 (做的到嗎?)
- 龜縮江浙
其中, 選擇1會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 江浙是當時中國的核心區域, 你在不開一槍一炮就撤離, 民心士氣上肯定打擊巨大, 其中還包括南京這個首都, 不戰而棄
如果選擇2. 主力對決不可避免, 日軍是希望的, 而國軍又輸不起 (輸了江浙的後路就沒了)
如果選擇3, 就被包了餃子了
----------
因此當時如果日軍以這個戰略來推進的話, 會置國軍以兩難.
而現實中國軍主動挑起淞滬戰場, 迫使日軍應對.
雖然我覺得做的缺陷非常多
比如
- 消耗了太多精銳在淞滬
- 撤退組織一塌糊塗
- 淞滬到南京的數條防線形同虛設
- 南京防守一塌糊塗
但客觀上, 讓日軍一大部分的兵力放到了江浙
而這樣, 兩難選擇就扔給了日軍
- 如果依舊希望全部兵力沿平漢線南下, 難道把到手的江浙送還?
- 南下西進同時進行, 那國軍且戰且退, 輿論壓力, 民心士氣損失就不大了 (反正交戰過了, 打不過敗退沒太大壓力)
--------------
因此, 我認為, 無論當時是戰略主動選擇的, 還是事後粉飾的
從現實角度看, 至少是避免了最壞的情況發生
個人覺得評論里有些回答者過於黑化蔣介石蔣公了,我不是什麼吹捧流派的,單純就是從一個後人對前人的尊敬出發,因為在他們的時代做了他們認為對的事,他們都有自己的成長經歷和習慣,對世間對人心有自己的看法,不管是近代的主席,蔣公,孫先生,還是更遠,還是國外的那些名人,存在即合理,後人在放大鏡甚至顯微鏡下十遍百遍萬遍翻來覆去的去解剖去分析去討論,這能理解,可這並不是意味著站在上帝視角的後人就能胡亂黑化前人!你們覺得蔣公是垃圾,可有沒有想過在那個封建末期軍閥混戰年代,他沒有能力能坐上最高統帥的位置?他不開黃埔軍校,還有別人會開?他沒有一點戰略眼光,能做到北伐行動?能又拉又打左右逢源把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張作霖等等等等這些一時之傑壓的服服帖帖的?能派遠征軍去緬甸打通生命線?
你們可以指責他前期猶豫不決舉棋不定,過多干涉前線指揮等等決策性失誤。可戰略性的布局,他可沒少做,更不用說那時候民國最有戰爭智慧的大腦們都聚集在身邊,戰略縱深方案也不是首創,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民國,上百本兵書上萬個戰例把在中國大陸上能用的戰略都提及到了。再是熱兵器時代的戰爭,本質上打的不外乎是國力罷了,蔣公和主席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只不過因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做法不同罷了。回到題目,為什麼要讓日軍在上海登陸?因為那個時候也不知道會是一邊倒的打不過啊!哪有人能未卜先知,投入國軍精銳的淞滬會戰會打成這樣,要是早知道,蔣公也不會把大好精銳葬送到艦炮之下。
可後來再發展,於是只能戰略撤退,拉長戰線並且讓日軍主力分兵而不是捏成一個拳頭來慢慢蠶食北方!如果讓日本慢慢蠶食經營北方,這可是大隱患,因為北方平坦廣闊,戰略上缺少機械化的國軍根本沒有從南向北反攻的機會,更別說擁有東北當時最工業化的生產基地,在北方與日軍作戰就是送死。而南方和西方是國民政府常年經營的大本營,於南方兵是保衛鄉土,軍心可用。地緣上,因為黃河長江天險,日軍基本上是能被分割成三四個大戰區的,我們人多,消耗戰艱苦,可這是唯一的辦法。當然代價嚴重,可我們只能接受前人在那個時候的選擇,因為不是誰都能站在上帝視角,握著全局的信息來做決定的。誘導一詞用得妙啊!為什麼果粉屢屢被打臉呢?因為他們總是成功地將抽向其屁股的手誘導到面部,完美!
因為日軍沒計劃。
看日軍參謀本部的電文記錄,日軍大本營和日本政府一開始壓根沒有什麼東向西,南向北的計劃。
指出一個事實,七七事變發生時,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郞已經卧床天津二十多天了,並於8天后死在那裡。而這個沒首領的軍隊多少人呢?8000不到,從辛丑條約起已經駐紮在當地三十多年了,當然,各列強的兵也都還在。
蔣該死在上海開始進攻日軍時,日軍又是倉促應戰,直到登陸杭州灣才打開局面。這時大本營又划了一條不突破線,結果國軍撤的更快,現地日軍打瘋了不理會東京。
在打下南京前,東京還試圖通過德國和國民政府和談停戰,提到撤軍回到戰前狀態,取消華北自治。甚至連承認 偽 滿洲國這樣的一貫要求都隱去不提了。而直到打下南京,大本營和政府每次開會還念念不忘提防蘇聯,關東軍每次蠢蠢欲動要參與到中國內地都被喊停。
戰爭發展的態勢完全是被蔣該死自以為是的「時間換空間」策劃所吸引和現地日軍的戰果決定的。
每次讀到這段歷史真為國人覺得不幸。日本一直最大的敵人和國策都是提防蘇聯,怎麼早早的和中國打的熱火朝天。蔣該死和日本暴走的中下級憤青配合的真是完美無缺。
這場慘烈的戰爭在中國完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早打了好幾年。
當然,北方鄰居和他的代理功勞不小。
歷史不容假設,可如果中日戰爭拖到歐戰爆發,國人得少多少犧牲?
不存在什麼誘導不誘導的問題,問題在於,國民政府的能力決定了,他們要打只能在華東打,在華東都打不過,把中央軍派到華北去跟日軍野戰決勝,就更是送死。華東地區有多年準備的工事,甚至還有多年培育的空軍輔助,為了打上海,還準備了重炮還有重型航彈,這裡都打不過,難道跑去華北會有更好的結果么?或者你不派中央軍北上,等日軍把華北地方軍都解決了,然後再南下直逼南京,然後再跟上海日軍來個兩面夾擊?呵呵,用用腦子,好么?
不打淞滬,給我個更好的選擇如何,鍵盤戰略家?
當然,淞滬最後還是沒打過,但是你不能因為最後打輸了,否認了國軍努力過,國力如此,是客觀事實。還搞出一片誅心之論,都是狗屁而已。
說到底還是炮黨南京政府的一貫思維,被打了就要把委屈告訴國際,有困難就要找爸爸來救命...
幻想著吸引國際干涉和獲得國際援助...
蔣公希望通過上海這個國際大都會為平台,把日寇的戰爭狂人的嘴臉展現給世人,畢竟上海的外國僑民很多、對外消息也很靈通,因此把戰場放在淞滬的目的就是對外宣傳中國軍民在抗戰、中國正在遭受戰火的荼毒。
在這個思路的指引下,即便戰場形勢不利於國軍,即便這是下策,炮黨也顧不上了...
畢竟打敗了也比不戰而退要光榮得多。
再說了,蔣公也明白,如果把抗日的第一戰場放在無人知曉的山溝溝里,外國人都不知道中國在抗戰嘛...古代長江是「天塹」,黃河不是;現代戰爭則相反。
因為黃河水淺,冬天會結冰,古代的軍隊容易過。到了現代,水淺軍艦就不容易通行,結冰也不支持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並且黃河是地上河,黃河河堤是天然的防禦工事。
長江就相反了。水深軍艦可以自由航行,對岸上部隊進行打擊,或者隨時在合理地方登陸。防守部隊很難防。
另外,長江下游是中國的經濟重地,鬼子佔領會嚴重打擊中國的財政。並且佔領首都對我們士氣的打擊可想而知。
綜上,鬼子決定由長江流域作為突破口。與國軍的戰略無關。
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小米和紅米在台灣也會受歡迎?
※如何看待吳敦義「統一對岸」的言論?
※台灣有哪些優秀的後搖?
※為什麼台灣人回答謝謝的時候喜歡說不會,請問是不會什麼?
※找一個台灣男友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