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可以先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社會主義是否和「兩個絕不會」相悖?
感覺馬克思主義哲學很多東西比較好,但到了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就有矛盾了。很多論述變得絕對化,非常激進。根本不是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兩個絕不會,原文是: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馬克思他老人家文藝了一把,用了「……以前」和「決不會」這樣的否定性詞語,就攪得一些人看不明白了,甚至有些學藝不精卻一門心思想搞政治投機的蠅營狗苟之輩拿著這兩句話去為一些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做背書。
既然否定性詞語太多,那就把這「兩個絕不會」的逆否命題寫出來好了。這兩句話等價於: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一旦滅亡,就意味著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已經發揮出來;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一旦出現,就意味著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已經成熟。
然後再來聯繫現實。這兩句話說明什麼呢?說明誰不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誰就活該完蛋啊。
不能辯證地看問題的是題主不是馬克思。
馬克思說的是社會形態,是生產關係;不是某一個具體國家的主流社會形態,不是某一個具體國家國境之內的生產關係。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成為「腐朽的、垂死的」,是整個人類社會整體意義上的(如與落後地區的封建主甚至奴隸主勢力合流,而不是像之前在其本國那樣用自己先進的社會形態取而代之;又如發動大規模消滅生產力的世界大戰,而不是良好地容納這些發展了的生產力等等。這些表現可不是局限在一國之內的),不是某個國家割裂意義上的。
新的社會形態和生產關係首先在哪個具體國家「落地」,是要看各國社會的具體條件和各國進步勢力與反動勢力的力量對比的。馬克思還論述過俄國農村的原始公社制度有利於其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集體公有制度呢。一國建立社會主義么?
托洛茨基
「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給不太發達的國家所顯示出的,只是後者自己未來的形象。」馬克思這個斷語,在方法論上說並非依據整體世界經濟上面的,而是依據於某一取為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上面。資本主義發展愈波及於一切國家,不問各國的以往命運及其現時經濟水平如何——則上面那個斷語便愈加不能應用。英國當時顯示了法國的未來形態,但較少顯示了德國的未來形態,而且絕未顯示俄國或印度的未來形態。然而俄國孟什維克派拿絕對的意義去理解馬克思那個相對性的斷語而推論說:落後的俄國不應當走上前去,應當柔順地模擬一些現成的形態。這種「馬克思主義」,連自由派也贊成。
馬克思另有一個同樣流行的斷語,即是說:「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這個斷語,恰好相反,不是依據於某一單獨國家上面的,而是依據於普遍的社會制度的更替變化上面(奴隸社會,中古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可是孟什維克派以一個單獨國家觀點來看這個斷語,而推論說:俄國資本主義還有很長道路可走,直至於走到歐洲或美洲水平。可是,生產力並非在真空內發展的!你不能談論一國資本主義的潛力,而一方面忽視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階級鬥爭,另一方面又忽視它對國際條件的依賴性。俄國資產階級被無產階級推翻,是拜它與生俱來的種種矛盾所賜,這就一筆勾銷了俄國資本主義的抽象經濟潛力。俄國的經濟結構及其階級鬥爭性質,在一個有決定意義的程度上,受決定於國際條件。就世界範圍說,資本主義已經達到了一種地步,再不能辯護——並非在商業意義上說,而是從社會學觀點上說——其生產費用的合理性:關稅,軍備,危機,戰爭,外交會議及其他病象,吸收了和消耗了如此之多的創造精力,以致不管技術如何進步仍然沒有餘力去富裕生活和增進文化。
命題1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根據命題1不考慮戰爭、及社會體系畸形發展、不抗力因素等按客觀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此命題成立!
如果按客觀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通過此命題可得:
根據命題A1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
由A1可知: 生產力發揮到極致意味這個物種離進化(演化)終點已經不遠,生產力的極限也就是人所能擁有的物質和知識財富已達到極限,或者說感知極限。
命題B1 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由BI可知: 更高的生產關係! 由命題1A的結論引入:人的極限無法再適應新的生產關係,繼而取締人(個體、群體)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二重性身份。
引入定理1:經濟與文化的角逐就是利益團體的二重性較量。
引入定理2:社會形態是(各種經濟與多元文化)生產關係的客觀反映。
引入定理3:文化優勢的人道與和平。
引入定理4:優勢團體的客觀利己性。
引入公理1:個體(利益團體)具有二重性。
引入公理2:演化(進化)是客觀的存在,適者生存。
引入公理3:個體認知的差異性其行為的結果具有利己的整體客觀性。
公理3的成立條件:必要條件1: 個體無法完全感知理解其他個體。
充分條件2: 認知感知的界:無知、已知、未知。
充分條件2細則:1人的需求。2 X對有限資源的極致需求。
根據 1相同二重性事物的可約性和2客觀的必然性及3生產關係的受限性、
結論 1優勢利益團體不會失去二重性身份2劣勢利益團體逐漸消亡、
由命題A1 可知人的極限 , 而得優勢利益團體也會逐漸消亡的結論。
優勢與劣勢都不適應新的生產關係,而會消失在進化的道路上。
綜上命題所述得結論:演化(進化)的客觀必然性。
以上 總結 : 生產關係是個體主觀認知的產物,其意義是使主(個、群)體對其他主體(個、群)及物質形態變化在掌握上更具準確性,更具感官上的適應性。----------------------------------------------------------------------------------------------------------------------------------------
命題2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一旦滅亡,就意味著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已經發揮出來;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一旦出現,就意味著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已經成熟!
根據命題2A:無論那一個社會形態一旦滅亡,就意味著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已經發揮出來!
結論: 社會形態滅亡不可能只存在生產力問題這一個原因。命題A2不成立!
命題3A : 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一旦出現,就意味著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已經成熟!
結論:命題A3 符合客觀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此命題成立
通過以上命題可知現行社會形態的生產關係即經濟與文化、、
經濟複雜但不均衡、文化多元但很雜亂,無不透視出關係的不確定性即信息的不對稱性相對高級生產關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但結合命題1總結的結果可有以以下結論:
1 提搞群體綜合認知度並保持相對統一的認知。
2 加強信息對稱性使整體中的所有個體保持經濟和文化的超循環融合。
以上扯完了、、、、、、、、、、、、、、、、、、、、、、、、、、、、、、、
推薦閱讀:
※否定之否定規律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如何更好的入門《資本論》而不是盲目開始?
※請問如何判斷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
※什麼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含哪些內容?學習哲學的價值意義?
※中國古代禮刑關係的傳統敘述是以西方辯證法為認識工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