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耳機參數評判耳機好壞?

本人想買耳機。個人對於質量優劣以前沒什麼講究,也不懂得聽音質,對比參數等等。但是現在錢寬鬆了,就想了解一下再看看。懇請諸神賜教。不過不要說越貴越好看價錢什麼的,我想再有錢都要講實際是吧。買性價比高的。謝謝了


那麼俺來說說關於參數的問題吧。

先說結論:耳機的參數是一個硬指標,但是參數和耳機的好壞幾乎沒有相關性。耳機選購不應以參數作為指標。


=======================================================
Feb.17-UPDATE:感謝@CHUJUN GENG指正錯誤,順便這次有了電腦,更新一下答案里上次未盡之言~
雖然這個問題是老問題了,但是我畢竟只是愛好者,知識有限,希望有專業的聲學專業人士來真正解析一下耳機的參數問題,本回答只是拋磚引玉~

對於初級選購者我們只需要了解三個最簡單的參數:阻抗、靈敏度、頻響。(剩下的信噪比失真功率什麼的民用範疇,真的不重要)(其實是我也不懂)

由於我不是聲學專業,只能作為愛好者有的聲學常識來回答。水平有限,錯誤難免,請有關人士指正勘誤。

阻抗:單位是歐姆,民用耳機一般阻抗在16~300歐姆之間。當然也有奇葩的DT48,阻抗5歐姆,一般非民用;DT990,有阻抗600歐姆的變態版本,民用。另外這些都是動圈耳機,靜電耳機阻抗可以達到數萬歐…這個不在討論範圍,關於耳機種類(動圈,動鐵,靜電,平板等)的選擇請參考其他回答,不在此討論。
阻抗簡單來說你可以理解為耳機的電阻(其實並不是)。個人認為64歐以下的低阻耳機非常好驅動,一般稱為「可直推」,你拿iphone就可以完全驅動(並不表示可以完全推好——是的這又是另一個問題)常見的耳塞,小耳機,一般阻抗都是16/32歐姆這兩個數據。
一般來說初學者應該盡量選擇低阻耳機。你如果買了個600歐的DT990用在iphone上發現幾乎沒有聲音是不是想砸了它?這是個極端例子。

靈敏度:單位是分唄(db)。簡單理解為在輸出相同的聲壓下需要的輸入功率大小。
靈敏度和阻抗一樣是對驅動耳機的前級提出要求。前者更偏向於輸入的功率大,後者則更偏向於解碼模塊的能力要高。就我的實際體驗而言,靈敏度與阻抗比較,低靈敏度對於驅動耳機的影響較阻抗要更高。
民用耳機靈敏度一般在99db~120db之間,99db已經是非常難驅動的了,一般要發揮這個參數的耳機實力需要上耳機放大器,解碼器等(這又是另一個問題);110db以上則是非常好推動,隨身聽手機什麼的基本可以完全驅動(當然也不一定能完全發揮耳機的效果,同上)
p.s. 別小看靈敏度這玩意以為110和100相差不大。它不是線性參數,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每3db為一個數量級
【由於我對阻抗和靈敏度了解並不夠深,描述的較為感性。如果有聲學攻城獅回答再好不過。】

第三個是頻響,頻率響應(感謝@CHUJUN GENG指正)就是耳機可以輸出的聲音頻率啦~民用耳機一般頻響都是20Hz~20000Hz。為啥是這個數據呢?因為這正好是通常而言人耳的聽覺頻率範圍。但實際由於個人保養因人而異,隨著年齡增長,一般25歲以上的人,超過18000Hz的聲音都聽不到了,上了歲數到中老年的人甚至會低於12000Hz,低於8000Hz的基本屬於聽不到高音的聽力障礙
所以,這個參數是沒啥參考意義的。解釋:此處的沒有意義指的是耳機之間相比頻響範圍並沒有太大意義,她對你的選購沒有參考價值。(靜電耳機一般具有非常廣的頻響範圍)。
需要特別指出,索法特別喜歡搞頻響黑科技,索尼Z7(現在在產,售價約2700rmb)參數標為4~100000Hz,歷史上還有個索尼"動圈之王"SONY QUALIA 010,頻響範圍是5~120000Hz。但是這款高達12萬赫茲頻響上限QUA 010,受歡迎程度和口碑遠遠不如同時期的神器索尼R10而R10是正常頻響範圍:20Hz~20000Hz。數據來源,中關村在線。不確定一定準確。)
一個頻響範圍廣的耳機通常具有優異的細節表現,能很好地還原聲音的真實細節。但是一般造價極其高昂。QUALIA 010上市約合人民幣20000元,現在二手行情在2w~4w不等;索尼R10從燒友口碑而言則是較010有過之而無不及,相比010,R10更是有價無市。靜電耳機一套入門級系統也是上萬起,友情提醒:請千萬不要百度stax-009靜電耳機。

但是!但是!
最後談完參數我要是輸出結論了!這三個最重要的參數對於你選購耳機的參考程度幾乎是0
為什麼呢?
參數是硬體,大廠的參數一定是準確的。但我們用戶最終需要聽到自己喜歡的聲音,這個真的跟硬體參數關係不大!

比如我們需要一款耳機,首先你要能驅動他發出聲音。但是,低阻高敏的耳機【不一定比高阻低敏的耳機更好推出悅耳的聲音(這裡扯到了推好和驅動的差別,詳情請題主自己查詢相關問題)】
典型案例:AKG k701(62歐姆,105db)vs 森海塞爾HD600(300歐姆,99db)
看起來k701的參數是可以直推的,可是現實很殘酷,701是著名的大手辦,儘管推好了素質很好,但是,它真的很難餵飽,可能需要一套專門為他調音的耳放,解碼,轉盤…這套下來可能會要1w元,即使稍微妥協,一般認為也需要5000元的前級才能推出他的滋味,而這個耳機現在的售價僅僅是1000…
另外一個應該認為是同級別的對手HD600,300歐,99db的恐怖數據,讓人覺得不上放不行…可實際上是這是一隻非常好草的耳機,即使iphone6直推,你把聲音調到最大,他能出能聽的聲音,且個人認為直推可以秒絕大多數1000元以下的耳機(參考價格:1600元)。當然這是浪費了HD600的好素質。事實上一個2~3000元的前級已經可以把HD600本身推得有滋有味了。
但是參數還是準的,用同樣的輸出功率,k701絕對響聲比HD600大得多…只不過,難不難聽是另一回事了…

最後說頻響。頻響範圍廣的耳機的確能還原出更多的細節,但這根「好聽」是兩碼事。評判耳機音質的參數太多了,首先你得知道你自己喜歡聽什麼音樂,自己的聽音取向是什麼,才好推薦耳機。而客觀的評價一個耳機音質,三頻的量,力度,亮度,音色,耳機的聲場,解析,結像,分離度,動態,控制力…多如牛毛。
這些大部分都不能反應在參數里。

補充一下總諧波失真-THD好了
恐怕參數里最能夠反映耳機素質的應該是總諧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這個參數應該不用過多解釋,看名字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不過據說只要低於0.1%的總諧失真人耳不能分辨。
舉例:
森海塞爾現任旗艦HD800的諧波失真是0.02%,熱門次旗艦HD600總諧波失真應該是0.1%。歌德SR225是0.05%。至少在THD這項參數上,這三款耳機應該都能做到「一耳朵給你的不應該是不正確的聲音」的感覺。
就個人而言,一般來說300元以下的低端耳機給我試音,我選擇熟悉的如渡口,招待所之類的曲目,第一個感覺就是過高的失真。比如最近我在評測森海塞爾MX365的時候,我第一秒的感覺就是「卧槽這怎麼聽啊,失真也太多了吧」——可是五年前我入坑的時候MX365可是天籟之音呢。MX365的THD是1%。我還聽過Skullcandy crushers,這款查不到總諧波失真,估計是不敢標,標了你也甭信,就個人聽感而言我保守估計5%…
我聲學天賦沒有太好,沒有聲樂的絕對音高這麼黑科技的技能,但是聽了這麼久耳機,自認為在聽過相同量耳機的燒友里我的耳朵還算靈敏…

你也不用太過追求這個。雖然總諧波失真可以察覺,但最終也是要聽的,總諧波失真低的耳機肯定不便宜。即使你看中的耳機失真度高於了我上面說的0.1%這個人耳察覺範疇,也無所謂,自己聽著舒服最重要,真的。
這些高端耳機,原本被稱作為Hi-Fi耳機。即,High Fidelity——高保真。
HiFi的原意是高保真,高還原。但是畢竟我們民用範疇,耳機是用來聽音樂的,高還原度不如實際聽著舒服重要。實際在高度市場化的耳機市場下,hifi早已被音樂性所取代,真正追求原本的Hi-Fi乃至Hi-End的燒友……都是高冷的……土豪。一套設備下來沒個十幾萬甭談hi-end.

哦,舞台上歌手們用的返聽耳機一般採用動鐵定製,就那麼一個小小的塞滿單元的耳塞也是數萬元。動鐵的特質之一就是更好地還原聲音細節,並且耳膜定製的腔體可以做到很好的隔音。(因為真的很多歌手因為實力原因沒有這種返聽耳機會走調囧)但是這句話並不表明動鐵更hifi~~

看到這裡我覺得下面這個觀點各位應該能理解了。

「音質」這個問題真的不是玄學。

此外,耳機的佩戴,舒適度,外觀,乃至線材容不容易打結都會影響到你的實際使用(雖然我討厭逼廁但是麵條線的設計真的很好…)…少年,通過參數選耳機的你,應該搜索其他的關於如何選購耳機的回答,但是,靠不靠譜我就不知道了。簡單來說我個人首先看預算再看聽音風格音質再看日常使用地點和個人使用習慣,最後外觀品牌等附加值。知乎高票回答應該還算靠譜。

最後,不要買Beats耳機就對了,少一個用戶,少一個受騙者。

利益相關:Beats耳機黑(ps,非魔聲黑)
(pps,其實我也挺喜歡黑魔聲)

ppps,這是俺的處女知乎回答。請看到我半夜打了這麼多字的份上給俺的辛苦點個贊,謝謝惹~


首先各種耳機(尤其是國內品牌)各種數據虛標問題還是有的,「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裡其實也是一樣。
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數據有以下幾個:
1,阻抗:一般塞子都是8~32歐,大耳機往往在100歐以上。
2,靈敏度:一般110以上就被認為是高靈敏度,100以下就是比較嚇人的低靈敏度了。
這兩個必須要合在一起說,因為不是說單純的低阻抗就好推,或者高靈敏度就難推。這兩個對應的是不同的輸出要求——一個是推力,一個是控制力。阻抗高一般對於推力要求較高,輸出功率要跟得上才能夠有充足的動態;而靈敏度高的耳機則需要良好的控制力才能夠不被耳機「糾錯」。這個應該說沒有一定之規,誰就一定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隨身前端能夠提供的功率還是比較有限的,阻抗不能太高,靈敏度不能太低。
3,最重要的:能試聽盡量試聽,在本地找耳機店試聽。


耳機參數無法用於評判耳機的好壞。
所有直觀數據里最有用的是價格。
對於一個總體成熟又略帶浮誇的市場,高性價比只是個傳說。


折騰快滿十年了,真誠地說:沒有電氣知識理論基礎的兄弟們,不要試圖看指標選耳機了……你能通過試聽選好就不錯了。試聽時感覺還不錯回家發現插在自家設備上不成以及試聽曲目還OK回家發現自己愛聽的歌不成的,大有人在。現在我買大耳機都是把所有設備抬過去放自己常聽的曲目試聽的


一般耳機包裝上都會標頻率、阻抗、靈敏度等等……總的來說是靈敏度高、阻抗大、頻率強的比較好,但是這個東西最好親自去試聽,自己耳朵收貨,數據再好你聽著不順耳也沒有用。
如果附近沒有試聽的條件,那就劃個可接受的價格範圍,還有聽音風格,看看網上相關耳機的測評文章再做決定。好的廠牌出的產品基本不會坑的。


看價格這個參數


因為本人看不懂高大上的參數,只好裝逼的說句:
拒絕參數判斷!一切用耳朵收貨。
當然,對於更高大上的靠看波形圖聽歌的兄弟們
我繼續裝逼的說句,哥聽歌都是看1和0的。
咦,這個地方應該是1的怎麼變成0了,PCHIFI真垃圾,還是模擬聲好。
還是匿了吧


推薦閱讀:

求推薦性價比高的入門級耳機?
100~200元價位的耳機有哪些推薦?
如何評價魅族FLOW耳機動鐵單元混用,給媒體評測用樓氏單元,消費者版本卻是國產意動單元?
除了beats還有什麼比較好看的頭戴式耳機品牌?
索尼MDR-1A與鐵三角ATH-MSR7哪個好?

TAG:耳機 | 耳機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