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鰥夫」的「鰥」,為什麼要用一種魚來形容喪妻未娶的男人呢?
-
真是有精進的知友,這類涉及「文字學」和「訓詁學」的事情,咱就不要靠百度了。
從古到今捋一下「鰥夫」這個詞的前世今生,答案就自然有了。
一、發源考據
鰥,首見於《詩·齊風·敝笱》,「敝笱在梁,其魚魴鰥」句。從《毛傳》的注釋中看,這裡的鰥明顯是說魚,只是「大魚」的意思。
再看《詩經·小雅·鴻雁》,「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鰥,是喪妻的男子。寡,是喪夫的女子。《爾雅·釋詁》,「鰥,病也」,由「病」轉向獨身無妻義,此處或是孤寡男子意思的最早出處。
東漢以前的辭典類著作,都直接把「鰥」解釋為喪妻男子的意思,並沒有直言其具體來源。只有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提到,「鰥多叚借爲鰥寡字」。這裡是說,「guān寡」這個詞自古有之,只是當時沒有合適的字,就假借「鰥」字代替,這是假借說。
值得一提的是,許慎的《說文解字》不是字字圭臬的萬能範本,其最大的缺陷就在於,錯把「引申、轉注」當做了假借。清朝文字學者,最大的失敗之處,就是把《說文解字》的地位捧得太高。
在《詩經》中,「鰥」字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含義,這似乎是假借說的理由之一。但是必須提到的一點,假借說如果成立,一般都是「假借不還」,本意要另造新字。也就是說,借過來的字,就自然成了本字。比如「北」字假借為方位,我們就不再用它指代背靠背的意思。
但是,「鰥」字在後朝明顯還依舊作為魚類名稱使用。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鱤魚》,「其性獨行,故曰鰥」。東漢·《釋名》,解釋「無妻曰鰥」時,引用「愁悒不寐,目恆鰥鰥然也。故其字從魚,魚目恆不閉者也」,是說這裡「鰥」字意思的來源,是從一種不閉眼睛的魚來的。這也是第一次在文獻著作上,寫明「鰥」字的意思是從魚的特點而來的證據。
所以,「鰥」字在這裡的用法,不符合假借的定義,應是從某種魚類的習性「引申、轉注」而來。
「轉注」的定義究竟如何,吵了三百年沒有結果,不想在知乎引戰。所以在這裡用「引申、轉注」這種講法,希望大家能明白我說的意思。
二、形成發展
考察一個詞的意思,不能只看發源,還要看其發展歷程,分三步走。
- 第一步:定位
西漢《禮·王制》,「老而無妻者謂之矜」。注意,這裡的矜讀作guān,而不讀jīn。可以看到,「鰥夫」這個詞,也可以是寫作「矜夫」。但需要注意,此處「鰥」是「矜」的本字。禮記中的「矜」字,大多是「鰥」的通假字。這在當時及後朝辭典中對「矜」的注釋中都有體現。可見,「鰥」作為正統的本字,在西漢時早已有之,成為定式。
- 第二步:延伸
東晉·葛洪·《抱朴子·詰鮑》,「內聚曠女,外多鰥男」,此時「鰥」字已經複音化,可以隨意組詞,固有鰥夫、鰥男、鰥民等辭彙的產生。在東晉時期,「鰥」的用法已經逐漸豐富。
- 第三步:變化
唐·李商隱·《李夫人歌》之三,「清澄有餘幽素香,鰥魚渴鳳真珠房」。用「鰥魚可鳳」比喻急於求得配偶的男子。清·王韜·《松濱瑣話·羅浮幻跡》,「年將二十,猶作鰥魚」,更是極好的例子。此時,鰥魚已經回歸為文學意象,千年前被引申的本意也在生活中出現使用,並且延續到清朝。
在漢語的發展過程中,由古及今,「鰥」字從來沒有跟魚撇清關係,甚至「鰥魚」一詞還有逆襲的跡象。除了《說文解字》一家,沒有哪裡提到了「假借」的說法。
三、結論
據文獻記載,鰥魚亦名鱤魚、鯇魚,但具體是指什麼魚類,都難尋確切的依據。似乎以「鱤魚_百度百科」最為相似,但我不是魚類專家,只好自以闕疑為是。
我的看法是,「鰥夫」之「鰥」,之所以為「鰥魚」之「鰥」,和這種「不閉目,喜獨行」的獨身小魚,一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個字,可以推斷為由「引申、轉注」而來。
感謝幫忙校對錯字和謬誤的各位。
感謝閱讀。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鰥魚也。見齊風。毛傳曰。大魚也。謂鰥與魴皆大魚之名也。鄭箋乃讀鰥爲爾雅鯤魚子之鯤。殆非是。鰥多叚借爲鰥寡字。鰥寡字葢古衹作矝。矝卽憐之叚借。從魚。眔聲。古頑切。古音在十三部。齊風與雲韻,可證也。眔古讀同隸。十三十五部合音也。
「鰥」字本意就是一種大魚,即鯇鯤。又名鱤魚。「鰥寡」用這個字,是假借字,並不是其本意,沒有魚的意思。
漢語中假借字很多,比如「北」本意是兩人背對背坐著,假借來當做方向用,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繫。還有現代漢語的「這」「那」「的」等都不是這些字的本意。
參考鰥的解釋|鰥的意思
【鰥】多形像啊,一條魚,邊上是一條魚骨,表示已經另一半沒了。
許慎的說法確實很值得商榷,「鰥寡」是連綿語,上古傳世文獻如《詩》《書》,出土文獻如銘文,「鰥寡」很早就是古成語,都是表示「獨」的語義,北方方言稱上了年紀而仍未娶妻者為「光棍」(方言記音者以此為』古本字『),其實該詞形本字就應記作「鰥」,或者說,「光棍」不過是「鰥」音節的緩讀。
除了從「鰥」是由某種獨身小魚引申而來的角度考慮,還可以換個角度,即從「鰥」的古文字形來考察。日本學者白川靜對「鰥」字結構意義的理解有獨特看法。她在《字統》里是這樣分析的:
對魚揮淚的字形就意味著『鰥』,原因是在古代人的觀念中,把魚作為女性的象徵。在《詩經》中,表現愛情、婚姻、棄婦的篇什,多以魚為發想。《禮記·王制》有『老而無妻曰矜』的記載,即有的文獻寫成矜,正字為鰥。寡是取象於『未亡人』哭悼亡夫於祀廟之象,鰥則是取象於面對贈給亡妻之魚而垂淚的悼亡的儀式。
按照她的說法,「鰥」字當是喪妻者面對贈妻之魚垂淚的場景,這種說法在多大程度上接近鰥字的本義還有待研究。
鰥鰥:因憂愁而張目不眠的樣子。
李商隱《宿晉昌亭聞驚禽》詩:「羈緒鰥鰥夜景侵,高窗不掩見驚禽。」鰥,一種大魚,喜獨行;又因「鰥」從「魚」字,魚目不能閉合,所以用「鰥鰥」形容孤獨而無眠。
個人理解,鰥魚喜獨行,因而用以形容獨居男人。
大概是魚類死不瞑目吧。(大霧)
我聽說騾子是馬和驢的雜交種。公騾大部分是沒有生育能力的,註定要孤獨一生吧!不知道有沒有像騾子一樣的某種魚?如果有,應該就叫鰥魚吧。
推薦閱讀:
※如果當初粵語被定為普通話,中國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嚴復翻譯了哪些辭彙?
※北京方言管把魚開膛去除內臟叫cí魚,看到其他方言管這個叫chí魚。古代漢語中是否有與之對應的本字?
※粵語中,「唔該」和「多謝」應分別用在什麼語境?
※都有什麼成語被網友換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