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盛有多達 12000 名的 VP (Vice President)?

http://www.goldmansachs.com/china/our-firm/press/viewpoints/viewpoint-articles/response-to-nytimes.html
整個公司3萬員工,而副總裁佔了三分之一還多,這正常么?


VP在投行界不是高級職務,投行的職務序列式Analyst/ Assistant, Associate, VP, Director, Executive Director, Managing Director, Partner, CXO. MD級別以上算是高級管理者, Partner CXO等基本都是德高望重的MD擔任,MD相當於一陣諸侯了 。 VP做個類比相當於我黨的科級幹部,在外資投行做到VP也不容易。Director以前的級別還可以在加上Senior,又人造一格

而在一般的行業中,VP是高級職務。

記得很多年前, 外資投行剛進入中國,和中國的四大行談業務,對方來個VP,四大行要出個副行長以示對等。 出了幾次洋相之後,才發現你們來的渣VP就想對我們的大VP那可不行,現在整體金融行業的序列國際國內是接軌的,雖然叫法仍不一樣,但誰對應什麼級別是很清楚的了。


Vice president在美系投行里就是個小組長,甚至小組長都不是,工齡5,6年就能達到。只能說中文譯法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這樣吧敬祺,你的職稱是鏢師,但是享受趟子手的待遇。青橙的職稱是趟子手,享受鏢師待遇。


對樓上的說法做一些具體點的探討:
確實,如一樓所言,投行的組織架構不同於一般公司,有這嚴格的等級區分,實行MD制度,MD(Managing Director)制度,是公司根據國際投資銀行的慣例和公司實際情況設計的一套職位管理機制,在行政序列之外建立的職位序列。

具體職級包括董事總經理(MD)、執行董事(ED,Executive Director)、總監(D,Director)、高級副總裁(SVP,Senior Vice President)、副總裁(VP,Vice President)、高級經理(SA,Senior Associate)、經理(A,Associate)和助理(AS,Assistant),目前公司員工的聘任、績效管理、薪酬福利、職業發展主要通過職級序列實現。

實際上,高盛公司在回應中宣稱12000副總裁不是不大可能,先看一下我找到的高盛集團組織架構表:

高盛公司CEO對應多條下屬線,同樣地,可以參見我在「CEO 和總裁有什麼區別? CXO 和一般副總裁有什麼區別?」問題中的回答:

其實,組織人事這東西,在中國,關鍵不看頭銜看分工,即使是VP,如果分工給你盈利最大的部門那你就是大佬,別管還有誰掛了個高級副總,Too young too navie,你的檔口你說了算!就像魅族CEO黃章復出一樣,「我剛從火星回來,很多問題上和地球人溝通比較困難,別整天行政事務也要拿來詢問我,我很累很忙,我只管市場營銷和戰略布局,其他的,別來問我,問老白就行了!」

近來國內公司的組織架構越發天馬行空,可能學習國外的,從改革開放最初的廠長、總經理、董事長,進而出現了總裁、總監、執行副總裁、高級副總裁、CXO、董事局、聯席總裁、執行長等一系列名稱。一是說明中國企業在壯大,組織架構也在相應地不斷調整擴容,二是對於紛繁複雜的領導頭銜很多企業職工自己也搞不清到底歸屬於哪一個部門,或者說自己上司的上面是哪一個部門、哪一個領導複雜,比如阿里巴巴集團,簡直堪稱托拉斯。這一點,倒是向國外看齊了。

就連我國的阿里巴巴也在去年宣布,將現有業務架構和組織架構進行相應調整,成立25個事業部(阿里調整組織架構:成立25個事業部 決策委員9人)。具體事業部的業務發展將由各事業部總裁(總經理)負責。新體系由戰略決策委員會(由董事局負責)和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由CEO負責)構成。集團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成員中的大佬們代表集團層面,分別分管相關聯的業務事業部。夠複雜吧?又是董事局,又是戰略決策委員會又是執行委員會,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集團大了,什麼title都可以上,霸氣!


髮廊里個個都是總監,嚇死個人


一次哈佛聚會,A說我爸爸是大摩的VP,B說我爸爸是高盛的VP,他們問女C你爸爸幹什麼的,C說我爸也是VP,USA的VP.


說句題外話,本人公司最初都用總監,經理,經理助理啥的,前段時間更換了職級體系,一夜之間全是副總裁,董事總經理blablabla...,感覺全公司就總經理最小了,開玩笑...

步入正題:這叫MD職級體系,英國傳統公司的最高決策者一般稱作Managing Director,該說法傳播到香港和新加坡被翻譯成「董事總經理」。

隨著美國企業的發展,美國式管理方式成為主導,經營層最高決策者一般稱作CEO,MD逐漸被人淡化。但MD體系卻在投行被一直延續下來。在華爾街,MD是一個非常高的頭銜,年薪可能超過一百萬美元,但他可能不是董事或高管,甚至可能不會管理。高盛,儘管公司早已上市,但內部仍採用且推崇具有合伙人性質的MD制度。

Being a Goldman partner is like being knighted on the battlefield by king Arthur, only this time the battlefield is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Holy Grail is, well, money. (成為高盛的合伙人就如同騎士收到亞瑟國王的受封一般光耀,只是在這裡騎士的戰場換成了全球資本市場,而「榮譽」便成為實在的「金錢」而已。)

現在多數國際投資機構均在不同程度的使用MD機制,如高盛,美林,摩根史丹利,德意志銀行,瑞士信貸,JP摩根等...

MD職級通常有:
SMD(Senior managing director)
MD(managing director)
ED(Executive director)
D(director)
AD(associate director)
EVP(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SVP(senior vice president)
VP(vice president)
AVP(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SM(senior manager)
M(manager)
SA(senior associate)
A(associate)
AN(analyst assistant)
其中MD(董事總經理),ED(執行董事/總經理),D((業務)董事,總監),VP(副總裁,(業務)副總監),SA(高級項目經理),A(項目經理),AN(分析員,助理經理)等為常用,在各企業公司的使用率超過50%。


各行各業行業背景和分工不同決定不同title完全有不同的意義,即使在同一個行業,不同的國家文化氛圍對title的職責定義也不一樣,比如在IT行業, 不少國內的公司可能覺得應該從程序員混到PM是正常的路徑,待遇也會相應提高。 但在美國的不少公司, 同一個部門的engineer和pm僅僅是分工, 很多技術大牛隻願意做具體的technical的活,而一些pm的職位僅僅是administrative, 協調本團隊和其它團隊的工作,薪資也許會比做技術的要低不少。


既可以讓員工感到自己是個人物,並充滿了成就感;也可以讓員工拓展業務時讓客戶感到受到高盛的重視,有助於開拓業務。職位名稱是個學問,這就是為什麼頭銜從幾十年前的廠長,經理,董事長,BOSS一路進化到現在的什麼CEO,COO等等。以後這些用壞了還是會換的。


在金融類外企里,可以把VP這類title當作中國的「職稱」,Junior、Senior、Officer、AVP( assistant vice president)、VP、SVP(Senior Vice President),再上去就是各個區域級的O


簡單而言為了忽悠人,嚇唬人。
其實一些企業服務領域,這種毛病特別嚴重。
比如在諮詢行業,一個普通的諮詢人員的簡歷看起來都好嚇唬人啊。合伙人一大把的!說白了這些合伙人都是獨立核算的個體,根據業務需要在公司內部組成自己的團隊。


所有投行里就這樣,頭銜都是亂髮的。關於VP,大公司裡面動則數百,很正常。然後vp上面再加詞什麼資深,執行之類的又不一樣,外面的人不知道這是個多大的人物,就是這個目的。


這和產品經理不是一個道理么。。。比如,騰訊也有3萬多人,產品經理佔了約一大半。只是職位名稱的問題而已。
做業務的可以叫商務經理,客戶經理,大客戶經理
做產品的可以叫產品經理。
歡迎大家補充那些名不符其實的職位名稱~


所有說海外投行VP是渣的人 be my guest try it out 你估計連analyst 面試都過不了 一整句英文都說不全 待人接物沒禮節讓人笑話的所謂中國金融精英 這是我看到的很很多活生生的例子

無意冒犯 我只是想說不要覺得自己道聽途說就看到了天 英美的投行是這個行業的開山祖師爺 中國的金融發展大概幼兒園大班階段都不到 國內那些山寨投行沒有基本的professionalism 聽了china growth story 就覺得自己牛逼哄哄 其實中國業內的形象在海外投行屆 真的讓人覺得笑話 makes me feel embarrassed from time to time in front of my colleagues and boss...這也是我一直下不了決心回國發展的原因

算了不說了說了你們也聽不懂 虛心聽的人自然會聽進去 狂妄自大的人就繼續做井底之蛙吧


在美國投行,vp基本屬於打雜的,90%的vp手下都連一個人都沒有。

原因我猜大概是
第一,title driven,有段時間英國經濟不景氣,然後英國佬想出了一個辦法,加title不加工資,搞得title的嚴重通貨膨脹

第二,在大的銀行,比如jpmc,citi,在整個集團公司不止有投行業務,也有零售業務,在這種大集團里有pay scale,也就是說每個級別的工資是在一個範圍之內的。投行打雜的工資都要比管30幾號人的branch manager高不少,所以,你把投行打雜的工資map到整個集團的pay scale的話,的確是vp級別了


當年奧運冠軍張怡寧就嫁了一香港投行的VP,媒體大肆宣傳,嫁入豪門云云;後有高人指出,此VP還不如前男友,好歹也是北大老師啊。匿名就是為了被摺疊


補充一下,

Analyst, Associate, VP, Director, Executive Director, MD等職位實際上不是像公司管理層職位的概念。它們僅代表了一個資歷,決定了你薪資水平。

VP Vice President翻譯過來是副總裁,會誤認為直接上級是總裁或CEO,但實際上在這裡產生了歧義

比如說一個團隊里可能會有多個VP,associates等, 但他們的上級可能還只是個VP。


你看了華爾街之狼就知道了,為了提高逼格忽悠人的。


VP在美系投行里就是個小組長,工齡5,6年就能達到。投行的職務序列大體是Analyst, Associate, VP, Executive Director,Managing Director, Partner, CXO。MD相當於一方諸侯了,MD級別以上算是高級管理者,Partner, CXO等基本都是德高望重的MD擔任。


總的來說,任何空手套白狼的行業都要裝大尾巴狼,為了唬人。
金融更勝,投行最瞎起名。
其實也合理,出去都是面對企業高管,總得讓人家面子上過得去。
雖然一家投行那麼多項目,但對客戶來說這個項目就是全部身家。
起個唬人的名,讓客戶安心,也讓客戶覺得你說話管用,不是很好么。
做到勤勉盡責最是核心,有職業操守,拿人錢財就替人好好辦事。
再有,金融/投行的人最愛買點名牌/奢侈品,也是這個目的,告訴別人,我不是蓋的。
其實實業老闆,身家幾十億,創富能力驚人,又有幾個人拿穿的好這事嘚瑟的。


推薦閱讀:

2017年,你覺得哪些行業的風口已經過去了,又出現了什麼新風口?
2015 年有哪些快速衰落的公司?有哪些快速崛起的公司?
一個公司應該如何平衡產品和營銷的比重?
問一下,你們公司上班期間讓上廁所嗎?

TAG:公司 | 職場 | 高盛GoldmanSach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