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孫昌旭和潘九堂加入小米,擔任產業投資部合伙人?

雷軍的個人微博說微博上活躍的手機通訊行業分析師孫昌旭和潘九堂加入小米,如何看待這件事對小米發展的影響?還有最近戈藍從三星辭職,擔任電子行業分析師,如何看待電子行業分析師這一職業?


1,孫老師和潘老師都是行業里深耕多年的人,在手機行業還沒有像今天這般風風火火滿屏口水的年代,人家就在業內研究多年了。

2,在小米剛剛初出茅廬,業界多數人報以懷疑、鄙視和嘲諷的目光看過來的時候,孫老師和潘老師願意認真的來了解小米,並且在當年業界一片情緒化的聲音之中,說出自己的客觀見解。對於小米來說,我們非常感激。對於用戶來說,也是難得客觀言論。

3,孫老師和潘老師在整個消費電子行業之內多有好評,人品交口稱讚,對於整個行業來說,他們都是難得的人才。

4,孫老師,潘老師,還有雷總,都是心地坦蕩,沒有戾氣的人,大家惺惺相惜,私交甚好。

5,小米的每一次發布會,都會邀請孫老師、潘老師到場。每次發布會結束之後,孫老師、潘老師都會在眾人散去之時,走到後台來向雷總問候。除了幾句對新品客套的稱讚之外,每次孫老師、潘老師往往是直撲重點,把未來幾天網路上網友們可能的問題、質疑都拋出來。雷總也會一一正面回答。比如米6的發布會後,雷總還未及休息,孫老師就跑來問:背後LOGO下的小字是否多餘?

關於大家對小米6的一些疑問的解答

這樣的問答,每一次發布會後都有,每一次。

6,招募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很多知乎上的朋友給我發私信問「小米還招不招人」,當然招人,永遠要招人啊。有野心的企業,對人才的野心是第一位的。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不要管小米正在招募哪些崗位,如果還沒有合適的崗位,小米是可以給你定製崗位的。

7,雷總邀請了孫老師、潘老師來一起做事。孫老師、潘老師也終於來了。說明了在今天,他們以行業數十年的經驗,人脈和信息做背景,他得出了「小米有前途」的結論。

8,不止一位小米員工在知乎上相關的問答中分享過這個觀點:「能夠和業內最出色的人一起工作,真的很爽!」

9,還會有更多出色的人,加入小米的。我相信。


本來大家叫我孫老師,現在改叫「志超」了。


托小米的朋友核實了下,孫、潘是入職小米,不是顧問,在小米有工號。

1,他們加入的這是一個什麼部門:這個產業投資部應該是小米剛剛同湖北共同成立的「長江小米產業基金」這個產業基金由湖北的長江產業基金、武漢市、小米(雷軍系)共同出資,出資比例大概三家均分。

2,這個產業投資部是幹什麼的:主要是為小米生態鏈尋找新項目、及支持生態鏈企業發展做投資,另外也會關注其他項目,做布局,主要方嚮應該是IOT。

3,小米為什麼需要他們兩個:小米投資部分缺乏從業時間夠長、對產業了解夠深的投資分析師。孫、潘二人都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分析師,都有20年的從業經驗,在業內也有較高的知名度,有廣泛的產業信息資源和人脈,對行業理解足夠深,這些都可以幫助小米在接下來的產業布局投資中找好方向、投對項目,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兒。

4,他們倆為什麼會加入此產業投資部:最主要的原因如 @趙剛-零零發 所說「他得出了「小米有前途」的」。

簡單說一下為什麼小米有前途

目前從大的社會發展來看,有兩大機遇:IOT、消費升級

IOT:根據小米的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7年5月底,MIOT平台聯網設備總量已經超過6000萬,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硬體平台!這個平台由誰完成,小米生態鏈,產業基金做什麼,投資生態鏈。你會發現,這是在目前最有前景的行業里的No.1公司且通過投資這種最快的方式做布局的事兒。

消費升級:什麼是消費升級?在中國這幾年為何消費升級發生了?2017 年,你觀察到哪些消費升級現象?家電成就了海爾/美的/格力,PC產業的發展成就了聯想,互聯網的發展成就了BAT等,那麼下是一個時代誰最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大公司?目前來看小米是有這個可能的。簡單的說小米為什麼有這個可能,小米是科技公司、小米是硬體公司、小米是互聯網公司、小米還是新零售公司。


這兩位老師雖然是當之無愧的網上關鍵意見領袖,但加入小米的是產業投資部,不是公關部/宣傳部/市場部,所以不必往網宣那個方向多想。

當然,當友商再想黑小米的時候,想想小米暗藏這兩門大炮,都不得不收斂一下吧。

分析師做到這個程度也是相當可以了,人總歸要追求事業更上一層樓,無論是名利,還是人生的自我實現,加入小米產業投資部,都是一條極具前景的光輝大道。

畢竟已經投出4家獨角獸企業了。這麼好的路,又能發揮自己的特長,誰不願意走呢?


孫昌旭不了解,潘九堂這人在微博上還是關注了的,很會說話的一個人

有些人問他,九爺,某某手機怎麼樣啊

他會說,嗯,某某方面不錯,某某方面挺好,很不錯的一款手機

絕不說一句壞話

他跟那些民間測評人不一樣,民間測評人是有優點就誇,有缺點就貶,性格暴烈點的直接開罵

人家九爺不一樣,人家只說優點,不提缺點,所以跟哪個廠商都有著良好的關係

但是這樣也會被人噴,比方說爆出華為p10內存混用、疏油層事件期間,民間評測人紛紛對華為開噴,而九爺就沒發過噴華為的微博

所以被某些人認定為「御用海軍」,然後待著沒事去他微博下冷嘲熱諷「華為一個月給你開多少錢,我XX給你三倍」

為啥他不噴,因為人家不是玩評測的,也沒有那麼幼稚一天發幾十條微博變花樣的噴華為,人家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不過我倒是暗暗期待會不會有人去雷軍微博那告狀「潘九堂是華為派來的卧底,因為他從來不罵華為,為什麼讓他加入小米」

他豈止不罵華為,哪個手機品牌他都沒罵過

再說一遍,潘九堂是分析師,不是評測。所以想看到他怒噴某某品牌手機是不可能了


孫姐去北京幹活?

嗯,孫姐和九爺在行業混的時間很久了,比小米公司成立早。

2012年nubia成立的時候,我和孫姐九爺被裡總請過去一起去頭腦風暴了一天,當時倪飛剛有小孩,周末也全天靠上。

嗯,孫姐和國內所有手機廠商老總關係都不錯。不止和雷軍,去小米我還是挺震驚的。

孫姐老公是中興高管,很早就不缺錢了,在深圳生活優裕,正式入職小米給雷軍打工,說明雷軍給的項目職位很有吸引力。

孫姐九爺在行業多年,資源豐富,小米挖過去不虧,祝好運。


就算在如今,供應鏈也是小米一等一的大問題,
而未來隨著小米生態鏈不斷擴大,產品品類不斷增加,供應鏈管理會越來越複雜,
所以有這兩位大佬加入,對小米來說肯定是好處多多,

所以,


這下小米手機應該要現貨了吧?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這絕對不是毒奶。


小米想加強下遊資源整合能力和供應鏈能力。

加入小米之前,孫昌旭在環球資源旗下《國際電子商情》和《電子工程專輯》任職首席分析師,潘九堂在華強電子產業研究所任職研究總監。

這兩位在通訊和電子產業的耕耘多年,作為分析師,他們認識很多電子設備行業的高管和老闆。其中包括供應鏈的,渠道的。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①避免小米熱門機型長期都缺貨(我搶了小米6不下十次了)

②加強線下渠道的管理個開拓。今年小米對線下的重視大家肉眼可見,連雷總都親自到手機店「刺探軍情」了。

不過這裡不得不佩服雷總的執行力,哪裡不行就做哪裡!線下不行,供應鏈吃力,直接找兩個分析師來看看什麼問題!

BTW,小米6什麼時候現貨!!!

(謝謝大家,下次上京東!!)


這些分析師與圈內各品牌人士私交甚好,發表的言論基本都是正面的,一般是誰都不得罪。
以他們的眼界和閱歷,敢於從業界公認的老好人轉變為其中一家的一員,也從另一方面佐證了小米漸漸回到正軌。拭目以待吧。


我只關心微博尾巴是小米mix2 全面屏2.0


厲害了,兩個大佬加入。
mix2能現貨嗎?


應了一句老話,不管做什麼行業,做到最頂尖的時候,自然會有最頂尖的人共事;沒有梧桐枝,飛不來金鳳凰。當然了,想落梧桐,自己也得是鳳凰呀。加油吧!


首先恭喜二位老師正式轉型。

並且,老師們此次加入小米算是間接證實了那些關於MTK與小米的分析了。

有意思


加入小米不容易。

16年11月份,我出來社會上找工作,第一反應,是我要去小米工作,即使當客服我也願意,當時真心那麼想的。

然後我寫了簡歷,諮詢了途徑,投了,然後石沉大海

17年3月,我想跳槽,我還是想去小米,我人一直在上海,也無法聯繫到,簡歷依然在官網

17年7月,我還是渴望去小米,我通過app客服聯繫,他們不管的,然後電話人工服務,從手機部門到電視部門還是無法跳到人事,我聯繫不上的,我關注微博公眾號,沒用的。我第一次沒通過我覺得是我剛出社會沒資格,學歷差,沒經驗,但是至少半年來經歷很多,應該可以了吧,可依然沒有機會。

我和小米結緣不是因為我是發燒友,而是因為我窮,我用的第一部驚艷我的手機是紅米note。而我用的第一部安卓手機是11年的u880,那時候還能裝逼的讓室友玩兩個小時。說起紅米note,也是因為自己沒錢,窮屌絲一個,在體驗店,看了拿在手裡放不下,但是兜里沒錢,最終還是放下了,女朋友覺得我真的喜歡,就慫恿我並借了我錢買了。說實話,這款紅米note質量並不好,我因為它沒少去小米售後,我在保修期內換了三次後蓋,原因是漆裂,一次屏幕失靈直接換新,喇叭等,按照最後的說法,除了主板沒換本手機所有零件都已經換過至少一次。當時在同學眼裡,這並不是一款好手機,因為我去售後的次數太多了。可是他們不知道,小米售後是我走過最完美流程的售後,這部手機真的很便宜,可這個售後流程卻價格不菲。所以,我從那時就開始好奇在小米工作室一番什麼體驗。

而這款紅米note我自己用了完整兩年,我去年給我舅舅的時候,依然9成新,沒有磕碰,因為後蓋有三個,屏幕一體的換了兩個新的保護的很好。小米用自己的售後,延長了這款手機的使用壽命。去年買的360N4s半年就壞了,也懶得找售後。

扯遠了,我只是說自己的經歷,自己從一款手機接觸到小米,並希望結緣,一卻直不得結果。

我只是個農村孩子,出自一個二本院校,沒什麼技能進入小米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所以我覺得進小米真的不容易。


優秀的媒體從業者一旦被企業包養,泯然眾人的概率要大於出挑奮發。
一年後再看吧


很久以前也關注過這兩位,覺得是手機界媒體界的一哥一姐,能看到手機、電子行業的最新資訊。後來覺得沒意思就都取關了,每部手機都是有優缺點,但是從他們的微博里是基本看不到的。只有褒,沒有貶,了解不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沒啥意思。微博里還是喜歡硬哥、麥兜、鄭俊這樣博主,帶有自己觀點的微博,才是有煙火氣息的。天天吹這個手機牛,那個手機好的,我還不如看手機公關媒體的吹牛文章,幹嘛關注他們。


早就是了嘛。。


以後@孫昌旭 和@潘九堂 再點評手機圈可就是利益相關了,尤其孫。。。再瞎扯蛋可就尷尬了。


社長應該是非專業領域最早對小米投入強烈程度關注的一批人。
事到如今,是該對雷軍和小米做個外行層次的總結了。畢竟小米的用戶大部分都是「外行人」也有理由關注一下普通人的感觀吧。
這篇文章著重於營銷層面,看完可能會對小米粉轉路,也可能路轉粉。
本來是有滿腹的吐槽,結果寫著寫著,竟有點被感動。
絮絮叨叨,說到哪算哪,咵野白文體。


亮「班子」

一開始,小米就把一個公司當作產品給展示出來了。公司創立之初,就像列出手機配置一樣,把核心團隊的成員履歷都擺出來。做軟體的,做工業設計的,做手機的,反正看上去就像小米手機宣傳文案一樣,都是至高配置。來自各頂尖公司,頂尖人才!

如此的袒露,一開始就讓用戶對產品充滿了期待。就像類似復仇者聯盟一樣的,夢之隊般的陣容。面板看上去起碼是這樣。
然後開始網路預熱,扔iPhone,吹捧自家手機。(後面有詳情)
小米要感謝新浪微博,感謝互聯網。同時也是小米把互聯網概念向傳統企業推廣出來。

社長只是一個普通的手機用戶與網路媒體受眾。不是手機發燒友。當然很多公司口號喊成「為發燒而生」,其實他們的目標用戶並不是發燒友。恰恰可能只是那些心中有燜燒情緒,但並不具備發燒能力的。並不怎麼懂用戶體驗,卻自以為有體驗追求的,有追求逼格和極客情緒,又不具備能力的「屌絲」。真正的發燒友如此「小眾」的市場,哪個企業真的去聚焦它,會窮死!

這些人最後往往被「性價比」「跑分」「精神口號」搞定。

我讀大學的弟弟有天跟我說,大二的都不會買小米了,只有大一的買。意思是成熟的人不再那麼容易被蠱惑。

小米太過功利的slogan太多,像腦白金時代的史玉柱一般過分。這導致輿論里給了雷軍耍猴的罵名。

迄今為止,我個人覺得小米最成功的slogan就是下面這一條。
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開始見到了一些誠意和務實。

國產手機,我用過魅族,安卓用過HTC和三星。最後這些都被一台二手的iPhone4擊敗。我用三星來當硬碟,生活中卻只會發布來自iPhone拍攝的照片。
直到有一天,微博等出現,雷軍依靠風投人的姿態積累粉絲人氣,後來借社交網路春風,開米聊。

把僱人當做營銷素材


雷軍微博總會為他的團隊做宣傳,把人事調整都可以作為營銷內容來做,挖一個人,就多一段故事,還得開一個發布會。間接給產品和公司一個新的想像支點。或者說為自己的營銷話語權提供支撐力。比如谷歌的工程師虎哥(HugoBarra,前谷歌Android產品管理副總裁,在安卓陣營很有話語權),新浪的陳彤,現在連供應商的人都挖過來了。全方位對市場要素的暗示,對公司資源獲取和市場推廣都有用處。當然,前面這些人在被用完後,都已經離職了。

以前鮮有公司會這樣做,因為覺得這是公司內部管理的事情,沒必要家長里短,都要宣揚出去。OV就是兩個極端和小米,只是純粹的做手機,賣手機,砸廣告,賺利潤。從不需要通過喊估值,亮師傅,來增加自身品牌光環。
說的太多太滿,就好像一個人一樣口若懸河,沒有城府。但或許這也是小米的道路,取捨自覺。


找一群朋友扔iPhone炒作,小米的得性。

中間有一段被歷史遺忘的營銷故事,出現在小米第一代手機發布前夕。

視頻內容大致就是這樣的,一群互聯網行業的企業家接龍扔iPhone的集錦,並且嘴裡還得傲慢的說一句「有了小米,這,就是個垃圾。」有歪歪的李學凌,獵豹付盛,UC俞永福,凡客陳年等等,拿過雷軍風投錢的「老朋友」。這些人在「互聯網屌絲」族群里還是很有號召力的,找他們做宣傳,嗯哼,你懂的。

這段視頻,現在互聯網上已經蹤跡難尋,恐怕早被小米的公關部門刪除的一乾二淨。不然又會被競爭對手拿出來做文章。

後來雷軍連衣著都模仿別人,搞產品發布會。方式下作,方法高超。
雷軍做手機,告訴中國企業家,誰都可以做手機,後來一個說相聲的英語老師也去做手機了。做空調的也去做手機了。
小米某種意義上像一種商業邪教,有段時間雷軍自己也發表過類似商業宗教論,所謂粉絲經濟,無非就是一種精神洗腦。而在商業領域,的確短期內曾颳起旋風。諸多企業,包括萬科郁亮都帶隊來學習,七字心法,極致,專註,口碑,快。各行各業都可以拿來匹配,像萬能大法。我曾經用七字心法給老婆做了一個述職PPT,折服公司領導,拿去複印全公司學習,甚至要我去他們公司做培訓。可見影響力之深廣。

同時也帶了一個壞頭,導致現在中國到處都是,一個外行,帶著七八個人兩三個月,四五張PPT,就敢喊顛覆的,強調打架功能的折凳公司。太浮躁,太虛偽。

雷軍做手機和李宗盛做吉他,誰更靠譜?

我常思考,雷軍做手機和李宗盛做吉他,到底誰更靠譜?答案應該是李宗盛,李大師作為資深圈內音樂人,真正發燒友,因為一般吉他無法滿足他的要求,立志做華人吉他制琴師。苦心鑽研多年,採集各種優質材料,結果做出來的產品,連斷梁這個基本功都難得過,良品率極低,高端的除外。強調性價比的低端普通李吉他,靠成熟的樂器代工廠貼牌生產。音質也並沒有和馬丁,吉普森,泰勒這些老牌縮小距離,頂多和普通國產優質品牌水平差不多。
而雷軍,早期總見他在微博曬自己背著一書包的手機到處跑,僅此而已。連周鴻禕都說他不是發燒友。所以我一直覺得蘋果的基本功是一項綜合實力的成熟體現,需要一大批有天賦的,有要求的人,在喬布斯那種近乎人格分裂的人帶領下,才能做出好東西,不瘋魔不成活。雷軍做手機,能做得出色,我沒法接受。一個並不算有天賦,又看不出多麼熱愛的人,怎麼能創作出一個好的作品呢?僅僅是商業而已。

營銷套路,給消費者灌輸「名詞」。

雷軍的小米讓大家感覺誰都可以做手機,而雷軍則是讓大家知道誰的行業我都可以做。
你現在去小米之家,會看到墨鏡,音響,吸塵器,插線板,電飯煲,電池,等等。
產品不做評論,能用!

雷軍繼續告訴中國企業家,誰的行業,啥產品都可以做!反正就是用我的套路,找幾個用戶的所謂「痛點」,改良下,外觀增加點逼格,文案寫好,上傳到互聯網平台,都好賣,移動電源就是。
無一例外,小米每做出一個產品,都似乎要順便貶低下同行,缺乏對各行業耕耘了幾十年的友商的尊重,似乎就是為了讓消費者覺得,那些做了幾十年插座,電池,體重秤,凈化器的老公司都是傻叉,過時了。當然,在老公司,小米,消費者之間,至少有一個傻叉。

小米開始用很多專業的,有逼格的名詞來教育消費者,增加用戶和自身的自信。畢竟很多小米的用戶是「自卑」的屌絲群體,他們大多數有顆倔強的心,需要自我讚美之詞。

畢竟在這個時代,只要有錢雇幾個「工匠」做做外表的工作,弄幾個獎狀,還是挺有用的。
同時代的另一位嬌子,賈躍亭,類似的方式方法,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同樣的發布會,同樣的將公司的故事講得動情,卻因為太不務實,過於天馬行空,終將自己送入不明之地。

愛國營銷,性價比行銷,永不過時。

小米這個名字,就差步槍了。上迎主旋律,下激民眾熱情。或者理解成一種政府資源公關吧,這可以為小米贏得更多的政府平台推廣機會。早前,有個叫愛國者的公司,馮軍創立,利用愛國情懷營銷,弘揚數碼國貨對抗外國產品,獲得過巨大成功。
2012年,愛國者前CEO,祁燕加盟小米,負責公關事務。

也的確應驗了他說的,學習優衣庫,學習無印良品,學習Costco。這些都似乎能從小米的產品結構和經營戰略看出來。而至於學習同仁堂,那句「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個人感覺,應該只在營銷上做到了吧。或許產品也的確在功夫上做到了,只是沒法體現出來。

雷軍,小米公司。是精通軟體,懂硬體,又熟諳互聯網思維的,雷軍有頗具拿捏人性的營銷天賦,對消費者行為心理抓的很准。這是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的全面性。決定他能成功。
所以,他所具備的要素,讓小米什麼都可以做。遊戲,社交,數碼產品,媒體內容,電子商務。往往這樣的公司或者人就像萬精油,什麼都會,但都不拔尖,

雷軍的「善變」

作者在小米公司初創之期,曾偶得契機與雷總有過一次在社交網路上的短暫交流,那時候我在一家知名廣告公司做客戶主任,米聊那時候剛出來,互聯網只有傳聞雷軍要做手機,還沒有進入大眾關注的視野。我就想辦法弄來了雷布斯的聯繫方式,向他簡單闡明了以後小米如果做手機該找哪些細分的目標媒介進行廣告推廣,並推薦了自家公司的媒體資源,希望有機會拜訪。雷布斯那時候回復了「好呀」。一個月後,雷軍微博轉發了分眾傳媒江南春拜訪他的照片。

記得那時,雷軍的意思是,小米不做廣告,只需要口碑營銷。開始說只在線上銷售,不做線下渠道,結果後面狂開門店1000家。

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雷軍是善變的。
後來砸代言人,贊助中國有嘻哈,砸廣告。在當初社長所推薦的寫字樓,社區電梯,電影院映前,都有小米的大量廣告。當然,後期小米已經幾乎是全媒體投放了,戶外的公交,機場,地鐵都有小米的影子。

與其說成善變,不如理解成靈活,順勢而為。畢竟手機行業競爭殘酷,營銷戰的慘烈程度不亞於當處超級女生時期的乳業戰場,蒙牛和伊利,在公關營銷領域絞盡腦汁,極盡手段的廝殺。
畢竟要說產品差距,同一片土壤生長的,並不能高下立見,往往傳播聲量的高低,決定了你和用戶的親密程度。簡單說就是,誰能更高頻次,更鮮活直接的在消費者眼前晃,誰被選擇的機會就更大。

現在再回憶起,雷軍起初對所有傳統手段嗤之以鼻的自信。如今的高頻調整,似乎顯得有點手忙腳亂,局促但不至於難堪。當初姿態高遠,信誓坦坦,要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去顛覆,傲視群雄,一副得絕世武功,天下無敵的樣子。如今,遭遇危機,跑海外,下鄉村,開旗艦店,調整管理團隊,找代言人,砸廣告。該把這一切理解成向現實低頭?還是雷軍常掛在口中的順勢而為。當然,商業唯一的秉持,只有金錢利潤。能活下去,長大,成功,才是硬道理。

雷軍的善變,或許也正是他強悍的地方。就像他常說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善於迅速改變,決斷,不拖沓。善變而穩,這種特性在當今中國創業的企業家中是很少見的。


狡黠的「老實人」

雷軍出來為公司為產品站台。說實在話,雷軍的沔陽腔調,無論口才和形象都屬於中下等水平。和馬雲比十萬八千里。塑料普通話,略顯老土的外形。蹩腳英文。就條件來說,並不適合代表企業來推廣,甚至常規思維來講,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品牌氣質。但是雷軍的情商很高,它讓我想起了一位美籍的華人脫口秀藝人,用chinglish征服觀眾。人們忽略了拙劣,看到了樸實,用一種淡定地自嘲又不亂陣腳的,在靦腆邊緣又不臉紅的機警老實人形象示人。
往往這樣的人更容易打動普通人的眼睛。
恰恰這種人,猶如有金剛不壞之身。比口若懸河,聲淚俱下的羅永浩看起來,起碼真誠很多。

馬雲看不起,雷軍踏實應對,能力大小,避其鋒芒。

記得在烏鎮互聯網大會,雷總為自己的小米手機做推銷。被馬雲說手機做那麼好有什麼用?空氣水都不好了。馬校長的高度的確是俯視人的,帶有說教口吻。而雷布斯則是很淡定的,在自己的高度踏實的表述,回應道「每個人能力大小有差距,我只想在我的領域做好就可以了。」

記得在「贏在中國」,雷軍和劉強東上街頭做調查問卷和上門推銷,論談吐,口才和技巧,都應該是最弱勢的一個。


嘗試擺脫「屌絲」魔咒

小米的自救,都在我的預料中,總要想辦法擺脫低端屌絲形象。沒人願意永遠用小米!
網路段子手,留幾手(為微博粉絲照片提供搞笑調侃)經常在微博里刻薄的吐槽,用小米的就是窮逼屌絲,沒前途。的確一段時間,甚至到現在,小米仍沒有擺脫「屌絲」代名詞。要知道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是沒有一個人願意永遠做屌絲的。特別是在未來,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滿足不了消費者心中「高大上」或者說體面的情感訴求,特別是在數碼智能這個領域。你總停留在低端的產品認知,喊著PK高埠號,賣著低端價格。總強調性價比,依靠概念營銷教育,是很難翻身的。

你是一普通小花菇,卻非得說服人們讓他取代松茸。不如低調的做你的小花菇,你所學習的優衣庫就從來沒有刻意和昂貴的大品牌PK,然後拋出性價比。頂多與國際奢侈品大牌合作推出一個設計師品類,幫大牌做推廣同時,填補一下自身在中高端市場的空白。

陳年苟延殘喘了這麼多年,失敗的凡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也是雷軍力挺的。
哪怕你請來梁朝偉,吳亦凡,都是徒勞。

雷軍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史玉柱

如果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一本記載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史的書)有續集,雷軍或許會以類似史玉柱般的梟雄角色出現。但絕對不會被描述成如他口中常掛著的偶像柳傳志那般,形象光明,正常,坦蕩。頂多只是一個老驥伏櫪的「勞模」

當初雷軍去珠海找魅族黃章合作。同時期黃章披露過細節,我一位數碼發燒友好友是一名魅粉,緊密關注過這件事情。就一直在罵雷軍的行為,跟黃章說不會做手機,騙取信任後,以投資人的身份讓當地領導引薦去找黃章,黃章掏心掏肺把什麼都告訴他了。他回去轉眼就開始做手機。而且連logo都和魅族差不多。魅族的黃章沒有互聯網個性,過於內向,不善於變化。雖然更有前些年做MP3等打下的群眾基礎,有一定產品用戶認知。但在小米洗腦般的營銷中,仍難免註定被大浪淹沒,淘汰。

我記得周鴻禕在魯豫節目里說過雷軍並不是發燒友,他不是真的喜歡。董明珠也公開指責過小米是和美的一樣的小偷騙子公司。

所有的指責和批評甚至謾罵都有其道理。在商言商也罷,或許這一切,都只是大家覺得就雷軍本身已有的地位和姿態,不應該還屑於用如上那麼多「下作」的伎倆去創業。看看人家馬校長早早的都去唱歌,拍戲,講課,享受人生了。
然而,反過來看,就如雷軍曾經說過的,小米是他最後一家公司。一個近50歲知天命的成功企業家,出來重新創業。親自為公司產品站台,親自跑供應商,給員工擦屁股。承受來自市場,輿論,各方面的嘲諷,謾罵,指責,壓力。所以有利於公司的事情,他都願意親自去做。吐槽到最後,竟有了感動。


中國互聯網第四巨頭---東邪

雷軍不屬於中國互聯網任何一個派系,雷軍系可以說是BTA外的第三大巨頭,獨立卻又蘊藏著能量。就像金庸小說里的東邪一樣,遊離在主流廝殺之外。有一群氣質相似,又各自天賦異稟的門徒死命追隨。

寫在這個節點,好像有點戲劇化,iPhoneX似乎不那麼受寵了,國產手機好像已經生米煮成熟飯,OV華為,已經慢慢有了用戶認知基礎。中國人民也對iPhone帶來的虛榮沒那麼感冒了,國產手機的基礎功能錘鍊的似乎經得起考驗了。起碼不像以前那樣,充滿著山寨,總有一股體驗上像半成品的尷尬氣息。當下,對於國產手機來說,可能是一個轉折點。

或許我能看出皮毛的只局限於產品營銷和表面戰略部分。至於內部複雜的企業經營管理方法,可能雷軍更高級,高級到我們外行完全看天書。畢竟看他那麼辛苦去跑供應商渠道,去挖人,去開闢海外市場。近些時間裡,小米一直在做調整,調整的方面,都是我這種既不行但偏喜歡BB的人都能看出來的地方。

「偶像」變成「明星」

從金山WPS到劍俠情緣到卓越亞馬遜到米聊到小米之家,社長我一直作為一個用戶和追崇者,時刻關注著雷軍和他的公司。從崇拜到吐槽又到感動,這一切都源於,雷軍後來總會將公司更多的方面暴露在公眾的視野。人們可以看到他制定營銷戰略,看到他調整人事結構。

這一切最終從產品來,也要回到產品中去,只有產品能救小米。

再見,雷軍。

懷念當初在網吧用金山遊俠改紅色警戒金錢的歲月,那時的雷軍立志做中國比爾蓋茨,做著WPS,是我們心中的偶像。
而如今的他,因為小米,身上太多的光環,回故鄉也是被領導和閃光燈包圍。有了更高的地位和姿態,有著更濃烈的商人資本家味道,被無數人吹捧,被當做明星崇拜。
離我們曾經心中的形象遠去。懷念年輕時的雷軍,有一種純粹追求,清澈奮進的態度。

想起朴樹《清白之年》里的幾句歌詞

是不是生活太艱難
還是活色生香
我們都遍體鱗傷
也慢慢壞了心腸
你得到你想要的嗎

或許雷軍,小米,只是一個商人,一個公司。
或許他嚮往的不只是一個產品,而是一種模式。
總之希望小米能蛻變成我理想中的樣子,一家有趣的,偉大的公司。
畢竟,雷軍的照片曾經掛在我高中母校的櫥窗里展示多年,曾經是我們的偶像。

再見,雷軍。


別高估了這兩位,只是行業內混久了,資歷資源都有積累。
潘九堂水平不錯,孫昌旭確實一般。


推薦閱讀:

怎麼看雷軍在《人物》專訪上首次回應黃章?
雷軍為什麼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戰略透漏出來?
如何評價全面屏手機小米 MIX 2?
如何評價小米手機 6?
怎麼評價小米mix的外觀設計?

TAG:小米科技 | 雷軍人物 | 移動通信 | 雷軍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