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和十大將在抗戰中有什麼著名的戰役?

如果沒有的話,這是為什麼。粟裕大將在蘇北七戰七捷,孟良崮上全殲整編74師,人稱粟裕用兵鬼神難測,指揮能力之強,堪比兵神。為什麼在抗戰中沒聽到粟裕大將全殲某某日軍,哪怕一個中隊也好。還有為什麼八路軍,新四軍的戰役都是在電視劇里打的,歷史課本正規媒體宣傳里卻見不到詳細描述,除了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

再次強調,本人立場中立,那些指責我問題帶有偏向性的請去看我與知友「東方神劍令狐沖「的問答紀錄,當中已做詳細解釋,看完以後還是這樣覺的話,那就請問各位想想自己的答案是不是也帶有偏向性和主觀臆斷性。

做史之難,唯客觀二字,此話題竟引起如此之大的民憤,就如當年天涯貓撲,狂噴太祖之時。感謝答主東方神劍令狐沖的解答,滿滿乾貨,客觀公正。對於那麼想噴的,那就噴吧,感覺不噴會把你們憋死。


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戰爭,又何計較是KMT還是TG,脫離整個抗戰戰場去解讀任何一次會戰都是毫無意義的。
帶著有色眼鏡的人才看不到華北、華南、中原地區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據地,看不到TG組織的一次次破襲戰、運動戰,看不到東北抗聯領導的悲壯抗戰。


連大名鼎鼎的車橋戰役都沒聽過,還好意思大言不慚質疑戰神????
粟裕直接指揮的抗戰戰鬥,比較出名的有兩個,第一個是韋崗伏擊戰,號稱江南處女戰,是新四軍第一次對日偽作戰,故稱處女戰。雖然斬獲不多,但意義重大,國府都發來賀電的。
而我最喜歡的,是粟裕的另一個戰鬥,官陡門偷襲戰。簡單說,粟裕指揮一個團,如同特種部隊一般,日行百里,奇襲蕪湖飛機場旁邊的一個據點,歷時半個小時,全殲守軍,然後順利撤出。粟裕回憶錄有大篇幅記載,怎麼行軍,怎麼避開敵方耳目,怎麼攻擊,怎麼撤出。這個戰鬥酣暢淋漓,出神入化,簡直就是孟良崮的翻版,嘆為觀止!!!
車橋戰役。已經有人說過了。我要糾正一點,三澤大佐是被俘虜後傷重而亡,他是死在送醫院的擔架上,這是中日雙方共同記載的你沒有任何疑問。可以說,他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我方俘虜的日軍軍官官階最高的人。這一點,足夠名垂史冊!!!
再補充一句,粟裕的一師主要是在南京周圍,打到45年8月的時候,南京已經成了孤城,去上海的交通都已經斷了,這一點,可以思考怎麼回事,怎麼日偽連大本營都讓人圍了???
另外,新四軍八路軍主要是游擊戰,主要打冷槍,零敲牛皮糖。如果非執著說有名的戰鬥,那你可以問問美軍在伊拉克和游擊隊有過什麼激烈的著名戰鬥??如果沒有,那五千陣亡美軍怎麼回事??


看到果粉拉出黃橋戰役不禁笑了,掛一下 十大元帥和十大將在抗戰中有什麼著名的戰役? - 知乎

1938年7月,原南通守軍何克謙部面對日軍不戰而逃,奉韓德勤命令攻擊與日軍苦戰後在黃橋修整的中共陳玉生所部「抗日救亡大隊」 ,中共深明大義,命令退出黃橋,黃橋遂被何克謙佔領。

1939年,韓德勤先後出動正規軍包圍突襲東海抗日武裝——八路軍獨立第三團,殺傷該團團長以下數百人。圍攻高郵湖北的抗日游擊隊,殺害游擊隊領導人陶容以下數百人。

1940年3月, 韓德勤偷襲新四軍江北總部半塔集,被擊退 半塔保衛戰_百度百科

1940年7月,新四軍借路不成,反被韓德勤指揮何克謙攻擊,遂擊潰何克謙的保安旅,佔領黃橋

1940年10月 ,韓德勤集中主力意圖攻取黃橋,途中被粟裕設伏殲滅主力萬餘人,此戰即為黃橋戰役,此戰因規模較大,國共關係驟然緊張

1940年11月,中共以大局為重,避免國共摩擦,下令新四軍往北轉移

1941年1月, 皖南新四軍所部九千餘人在向北轉移途中被國軍設伏包圍,大部被殲,葉挺被俘,項英遇害,此事為皖南事變


有的人啊,就喜歡拿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小部分來誤導吃瓜群眾


挨個來答吧

林彪:1937年9月25日與聶榮臻指揮所部設伏平型關,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21旅團一部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各種槍1000餘支(挺)、軍馬50餘匹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取得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出擊作戰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彭德懷:為了粉碎日軍對華北抗日根據地的"掃蕩",破壞日軍進攻西安的計劃,並影響全國的抗戰形勢,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 日,八路軍投入105個團約20萬人的兵力,在副總司令彭德懷的指揮下,對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了大規模進攻,被稱為"百團大戰"。在這次戰役中,重點破擊了正太路、白晉路、平漢路與德石路等重要交通線,消滅了交通線兩側及根據地內的日偽軍據點,並有力地挫敗了敵人對根據地的"掃蕩"。在三個半月的作戰中,進行大小戰鬥共1800 多次,斃傷日偽軍2.5萬餘人,俘日偽軍1.8萬餘人,攻克日軍據點2993個,破壞鐵路470餘公里,公路1500餘公里和橋樑、車站、隧道等260餘處,嚴重破壞了華北日軍重要燃料基地井陘煤礦。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配合了正面戰場的作戰,增強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聶榮臻: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115 師主力轉赴晉東南和晉西南開闢根據地,師政治委員聶榮臻率一部分部隊和軍政幹部共約3000餘人,留駐五台山地區,組織工作團,廣泛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收復多座縣城。11月7 日,成立了晉察冀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4個軍分區,初步形成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同月下旬,日軍調集2萬餘人分8路對根據地進行圍攻,企圖把它扼殺在搖籃里。八路軍採取廣泛的游擊戰和集中主力殲敵的作戰方針,經多次作戰共殲日偽軍2000餘人,粉碎了敵人的進攻。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在河北省西部的阜平召開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經民主選舉成立了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宋劭文為主任委員。這是在敵後由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民主政權,它領導著39個縣的1000多萬人民。該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華北敵後抗日戰場的正式開闢。同年九月下旬,日軍出動5萬多兵力對北嶽中心區大舉進攻,晉察冀軍區發動人民群眾,實行堅壁清野,以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打擊敵人。在1個多月的反圍攻作戰中,共斃傷俘日偽軍5000餘人,保衛了根據地。

1937年11月下旬,日軍調集第五師團等部共2萬餘兵力,以平漢、平綏、正太、同蒲鐵路為依託,分八路對晉察冀邊區實行圍攻,企圖消滅該地區的抗日武裝力量。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決定採取以游擊隊襲擾、疲憊和消耗敵人,主力機動殲敵的方針,展開反圍攻作戰。從24日起,各路日軍均開始出動。平綏路之敵4000餘人,分別由懷來、應縣、陽原等據點向蔚縣方向進犯。第一軍分區部隊在亂嶺關地區截擊了應縣出犯之敵,斃傷日軍200餘人。平漢路3000餘敵軍,分由保定、易縣西犯淶源,在北廳村、紫荊關、王安鎮也連遭軍區騎兵營和第一軍分區部隊沉重打擊;敵人後方重要交通要點大小龍華均遭八路軍襲擊,死傷200餘人。由同蒲路代縣等據點出犯之敵,剛出動就遭迎頭痛擊,第二軍分區部隊還乘敵後方空虛,於12月14日夜襲擊了原平鎮,殲敵100餘人。由正太路之井陘、平定向曲陽、平山、孟縣出犯的5000餘日軍,接連遭到第三、四分區部隊打擊。15日,三四四旅配合第四軍分區部隊在清城鎮設伏、殲敵300餘人;21日又在溫塘地區設伏,斃傷敵400餘人。19日,由於連遭打擊,敵被迫退出剛剛為其所佔之淶源城。至12月22日,日軍除佔據渾源、蔚縣、行唐、平山等縣城外,相繼從根據地撤退。在此次反圍攻中,冀中人民自衛軍、一二○師、一二九師各一部與晉察冀軍區部隊進行了有力的配合。八路軍共斃傷日偽軍1000餘人,並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軍用物資。

1939年秋,日軍兵分十二路向晉察冀邊區進行冬季「掃蕩」。聶榮臻周密部署,採取靈活多變的游擊戰術,指揮八路軍在雁宿崖同日軍進行激戰,殲敵第2混成旅團1500餘人,並在黃土嶺戰鬥中與楊成武指揮部隊擊斃日「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阿部規秀是中國抗日戰爭中被消滅的職務最高的日軍指揮官,此舉震驚了日軍,也震動了全中國。毛澤東致電聶榮臻,要他嘉獎有功人員。中共中央、八路軍總部和全國各地的友軍、抗日團體、著名人士紛紛拍來賀電,祝賀黃土嶺圍攻戰的勝利。全國各地的報紙也紛紛報道黃土嶺戰鬥經過,刊登各種祝捷詩文。全國抗戰熱情更加高漲。

1940年春,聶榮臻率晉察冀南下支隊到晉東南參加反擊國民黨頑固派朱懷冰部的作戰,並在同年8月的百團大戰中,組織指揮部隊在正太、津浦、平漢、北寧線等鐵路線進行破擊戰,使日軍的交通樞紐陷於癱瘓。

1941年秋,日軍調動其華北佔領軍的一半兵力,對晉察冀機關所在地發動了空前規模的大「掃蕩」。聶榮臻指揮主力相機轉至外線打擊敵人,進行鉗製作戰,並率領黨政機關在有限兵力掩護下,靈活機動地周旋於深山峽谷之中,巧妙地從敵人薄弱點安全轉移,粉碎了敵人的陰謀。1942年,在鬥爭極其殘酷、根據地日益縮小的情況下,聶榮臻適時提出「向敵後之敵後挺進」,組建多支武裝工作隊,深入敵後襲擊敵人,奪取日偽軍力量薄弱的據點,擴大游擊區。至1943年,晉察冀根據地軍民逐步挫敗了日偽軍頻繁的「掃蕩」、「蠶食」、「清剿」,扭轉了困難局面,保衛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943年1月15日,聶榮臻出席了在阜平溫塘召開的邊區首界參議會。他和宋劭文等一起接見了邊區代表,並向代表們彙報了晉察冀情況。邊區首界參議會,是晉察冀邊區史上民主建政的重要的里程碑,標誌著邊區的民主建設越來越完備。1943年8月,聶榮臻奉命赴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和出席黨的「七大」。他向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初步彙報了在晉察冀六年的各方面工作,聽取中央領導人的有關指示,經歷了會議中和會議前後黨內廣泛開展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受到了深刻的教育。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10日,聶榮臻與蕭克、劉瀾濤致電晉察冀分局,命令全區部隊立即向平津等大城市進軍,接受日偽軍投降,如遇抵抗,應進攻殲敵。並命令冀熱遼軍區抽調幾個主力團由李運昌率領向遼寧進軍,儘早與蘇聯紅軍會師。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至此獲得了最後勝利。

羅榮桓:1937年9月,率師政治部和少數部隊,在晉冀邊界的阜平、曲陽、靈壽一帶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1938年到呂梁山地區,與代師長陳光指揮午城、井溝和薛公嶺等戰鬥,保衛了黃河河防。同年秋參加擴大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隨後任115師政治委員。
1939年3月初與陳光率115師師部和主力一部進入山東,參與指揮樊壩、梁山等戰鬥,重創日偽軍。他堅決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在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強調團結抗日的友軍和愛國進步人士,孤立和打擊製造摩擦的國民黨頑固派。他率領的115師部隊,與山東人民抗日起義武裝組成的八路軍山東縱隊並肩作戰,先後在魯西、魯南、冀魯邊、魯中、濱海地區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發展人民武裝,鞏固和擴大抗日根據地。

1941年8月任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同年冬,日偽軍5萬餘人「掃蕩」魯中抗日根據地,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115師師部等領導機關被日偽軍合圍於沂水留田一帶。他準確地分析敵情,掌握時機,出敵不意地率部向日軍佔領區臨沂方向轉移,跳出敵人重圍。後又返回根據地中心地區,領導軍民堅持鬥爭,挫敗日軍在山東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掃蕩」。

1943年3月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15師政治委員、代師長,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統一領導山東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黨政軍工作。他重視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領導了整風運動。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歲月,領導山東軍民進行精兵簡政,實行主力部隊地方化,加強連隊基層建設,開展分散性、群眾性游擊戰爭,針對日軍對根據地的「掃蕩」和「蠶食」,提出「敵人打過來,我們就打過去」的「翻邊戰術」,扭轉了山東抗日根據地的被動局面。

1944年開始組織一系列戰役,實行局部反攻,鞏固、發展了山東抗日根據地。

1945年8月上旬,山東軍區一面向日軍駐山東最高指揮官第四十三軍軍團長細川中康和偽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停止抵抗,無條件投降;一面編組野戰兵團,分路向頑抗之敵展開進攻。魯中軍區部隊向膠濟路西段、津浦路濟南至兗州段沿線之敵偽軍展開進攻,並與渤海軍區部隊配合進逼濟南。至8月31日,解放了臨朐、萊蕪、益都、博山、淄川、章丘、周村、新泰等重要城鎮和礦區,並從東南方向逼近濟南城郊,切斷了膠濟路西段。濱海軍區部隊分南北兩線,向膠濟路東段沿線和隴海路東段沿線之敵進攻。兩路部隊迅速解放了膠縣、莒縣、諸城、日照、贛榆、青口等城鎮,切斷了膠濟路東段和隴海路東段,逼近了海州、新浦、連雲港,控制了日照以南新浦以北之海岸線。膠東軍區部隊向青島外圍、膠濟路東段沿線及沿海各城市展開進攻,先後解放了牟平、威海衛、福山、龍口、招遠、萊陽、黃縣、蓬萊、煙台、即墨等重要縣市,包圍了青島。渤海軍區部隊向津浦路濟南至滄州段及膠濟路西段沿線之敵展開進攻,先後解放了壽光、臨邑、高苑、桓台、廣饒、博興、昌邑、長山、陽信、吳橋、臨淄,切斷膠濟路中段,從東北方向逼近濟南。魯南軍區部隊向徐州東北之外圍地區及津浦路徐州至兗州段沿線之敵展開進攻,解放了泗水、台兒庄等縣市,逼近徐州城郊,切斷了津浦路。山東軍區經過一個多月的反攻作戰,到9月底為止,共解放縣城46座,煙台、威海等港口6處,攻佔火車站35處,殲滅日偽軍6萬餘人。此時羅榮桓的麾下已經是擁有27萬正規軍的、共產黨在全國最強大的軍事集團,建立了中共最強大的抗日根據地----山東抗日根據地,正規軍人數占共產黨軍隊的三分之一。

賀龍:抗日戰爭開始後,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賀龍任八路軍第120師師長。1937年9月,率師主力東渡黃河,挺進敵後,配合國民黨軍隊對日軍發起忻口戰役,取得了雁門伏擊戰等勝利。後轉入晉西北管涔山區,率部粉碎日軍對晉西北的進攻,接連收復岢嵐、五寨等七座縣城,開闢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進冀中,任冀中軍政委員會書記,指揮第120師和八路軍第三縱隊轉戰冀中平原,先後在大曹村、曹家莊、邢家莊、黑馬張庄,四戰四捷。他指揮的河間齊會戰鬥,是抗日戰爭中平原殲滅戰的範例。在這次戰鬥中,他身中毒氣,仍堅持指揮,為部隊作出表率。1939年9月,在晉察冀邊區指揮了著名的陳庄戰鬥。1940年率部返回晉西北,擔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和晉西北軍區司令員,領導晉西北軍民粉碎了日軍多次「掃蕩」,指揮晉綏軍民「把敵人擠出去」,創造了許多光輝戰例。他領導晉綏人民進行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使晉綏根據地不斷擴大和鞏固。1942年6月,他擔任陝甘寧和晉綏聯防軍司令員,為陝甘寧和晉綏兩個根據地的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

劉伯承:抗日戰爭中,劉伯承任一二九師師長,與政委鄧小平率部深入敵後,在太行山建立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組織指揮了奇襲陽明堡、伏擊神頭嶺、巧勝七亘村等戰鬥,粉碎了日軍的九路圍攻,打破了敵人的十三路「圍剿」。在抗戰勝利前夕,他率部大舉對日寇反擊,殲滅五萬餘,收復縣城五十九座。

1937年10月初,日軍以五萬之眾,兵分三路南犯太原。第二戰區在太原以北忻口一線組織抵抗。八路軍為支援忻口戰役,在晉北敵後積極活動,打擊日軍。10月中旬,一一五師於平型關大捷之後,繼續在雁門關、平型關以北地區活動;一二九師先遣部隊七六九團在代縣、陽明堡、崞縣之線以北地區活動,從側後打擊進犯忻口之敵,配合正面防禦作戰。10月16日,七六九團進抵陽明堡以南滹沱河左岸蘇龍口、劉家莊地區。此時,敵機不斷由滹沱河右岸陽明堡機場起飛,轟炸忻口、太原的國民黨軍,這對忻口戰役是十分不利的。為此我一二九師首長指示該團對陽明堡機場進行襲擊,支持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團長陳錫聯作了具體部署:三營為突擊隊襲擊機場;一營襲擾崞縣之敵;二營(第七連)為預備隊,並以第八連於王董堡地區破壞陽明堡西南的交通,保障三營側後方的安全;團屬迫擊炮連位於小寨,支援三營戰鬥。10月19日黃昏,在陳錫聯團長、副團長汪乃貴的指揮下,各分隊分別向預定地區開進。三營在營長趙宗德同志的率領下,偷渡滹沱河後迅速展開,向陽明堡機場之敵發起猛烈攻擊。守敵驚慌混亂,瘋狂反擊,戰況十分激烈。我三營戰士將手榴彈扔在飛機的油箱上,引燃汽油,一架架飛機爆炸燃燒起來。經1小時激戰,燒毀敵機24架,斃傷日軍100餘人。奇襲陽明堡飛機場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有力地支援了國民黨軍隊的正面防守。

1937年10月中旬,為策應晉北之日軍攻佔太原,日軍第二十、一○九師團沿正太路西犯。晉東門戶娘子關吃緊,國民黨軍孫連仲等部於正太路娘子關一線組織防禦。為建立太行山抗日根據地,支援孫連仲部作戰,八路軍一二九師率三八六旅進抵平定及其以南地區。當日軍猛攻娘子關正面的孫連仲部實施迂迴攻擊之際,一二九師即令三八六旅向娘子關以南及東南之敵側後挺進,以便側擊沿正太路南側平行西犯之敵。10月25日,三八六旅旅長陳賡率七七二團進至川口、孔氏村、王德寨地區。該旅七七二團三營和特務連一個排在七亘村南側山地活動。當日,偵知敵迂迴部隊已向平定方向進犯,其後方輜重部隊千餘人在側魚鎮宿營。三營當即決定利用七亘村、甲南峪間的有利地形,伏擊該敵。26日拂曉,三營進入伏擊地區。此時側魚鎮壓敵之輜重部隊在二百餘步兵護送下西進。當敵之先頭掩護部隊通過設伏區,後尾掩護部隊尚在東石門地區,而其輜重隊正進入伏擊區時,三營立即向敵輜重隊發起猛烈進攻,激戰一小時,斃敵三百餘人,繳獲騾馬三百餘匹和大批軍用物資。此次戰鬥之後,師長劉伯承和旅長陳賡判斷測魚鎮壓之敵,必按原定路線再度西犯,遂指示七七二團三營,繼續利用七亘村附近的有利地形設伏。28日晨,測魚鎮敵輜重部隊在一百餘名騎兵和三百餘名步兵掩護下,沿原路出動,敵先頭部隊騎兵有百餘人進入設伏區。設伏部隊立即對敵後續輜重部隊發起猛烈襲擊和衝擊。激戰至黃昏,大雨道路泥濘,八路軍增援部隊未按時趕到參戰,遂使敵一部分輜重隊衝過伏擊區向平定方向逃竄;敵另一部分輜重隊逃回測魚鎮。此次戰鬥斃敵100餘人。在3天之內,八路軍連續2次伏擊敵人,取得了殲敵400餘人,繳獲騾馬近400餘匹和大批軍用物資和輝煌勝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29師挺進晉東南地區,與當地中共黨組織和"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會合,發動群眾,組織抗日自衛隊,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創建了太行、太岳根據地,並積極開展游擊戰爭,打退了日偽軍對壽陽、昔陽地區的進攻,進行了長發口等伏擊戰;挫敗了3萬餘日軍對晉東南地區的大規模圍攻,成立了晉冀豫軍區,奠定了晉冀豫根據地的基礎。從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 月起,129師先後派出挺進支隊、東進縱隊及兩個主力團進入冀南,鄧小平和楊秀峰也先後到達冀南領導工作,成立了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冀南抗日根據地基本形成。

為配合友軍作戰,1938年2月,我八路軍一二九師根據井陘至舊關公路之敵情,決定以七六九團襲擊井陘至陽泉間的敵軍重要據點舊關,誘井陘之敵出援;以三八六旅主力設伏於長生口和核桃園,殲滅井陘出援之敵;以三四四旅主力襲擊娘子關至井陘間敵人據點,以牽制敵人。2月22日拂曉,七六九團一部以極大的聲勢襲入舊關,並將敵包圍,作出要攻城的架勢。井陘之敵聞訊,急派快速機動部隊300餘人分乘8輛汽車西援舊關。日軍果中我之計,當該敵進入長生口、核桃園伏擊區後,伏擊部隊突然發起攻擊,我七七一團和七七二團戰士窮追猛打,激戰5小時,斃敵警備隊長以下130餘人,毀汽車5輛,繳獲迫擊炮3門。

1938年4月,日軍為打擊我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師部機關,以第一○八、第一○九師團等部3萬人,在第一軍司令官香月清司指揮下,採取分進合擊戰術,由同蒲、正太、平漢路及邯長公路等分九路向晉東南的遼縣(今左權)、榆社、武鄉地區進攻,八路軍總部決定,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游擊隊配合下,在內線消耗、疲憊、鉗制敵人,主力跳出敵之合圍圈,待機擊破敵一路,粉碎敵人圍攻。據此,八路軍總部令三八六旅和三八五旅七六九團及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九團秘密轉移到敵人合圍圈外的涉縣以北地區隱蔽待機;令一二九師直屬團、決死一縱隊以及配屬給八路軍指揮協同作戰的國民黨第三軍、第十七軍、第九十四師、第一六九師等部擔任鉗制和疲憊敵人的任務,同時,令晉察冀軍區和一二○師以部分主力向平漢、正太、同蒲鐵路出擊,牽制日軍,配合晉東南反圍攻作戰。4月4日,九路之敵一齊出動。第一○八師團三個聯隊由長治、屯留、平定出動,南北對進,分三路向沁縣、武鄉、遼縣進攻;第二十師團一個聯隊,由洪洞經安澤向沁源地區進攻;第一○九師團一個聯隊和兩個步兵大隊由祁縣、太谷、榆次分兩路向榆社、馬坊進攻;第十六師團由石家莊、邢台出發,向和順、遼縣方向進攻。4月10日前後,日軍入侵沁源後,被決死一縱隊和友軍一部包圍。由榆次出動的第一○九師團一部被一二九師獨立支隊阻滯於道坪、闊郊、馬坊一帶。由祁縣、太谷出動的一○九師團另一部,被友軍一部和八路軍游擊隊阻止於東西團城地區。由長治、屯留出動之敵一○八師團兩個聯隊突破友軍防禦後,入侵武鄉、襄垣。由石家莊出動的第十六師團一個大隊被游擊隊阻滯於贊皇以西地區。由邢台出動的第十六師團另一部1000餘人,被一二九師先遣支隊等部阻滯於營頭、漿水以東。由涉縣出動的第十六師團一部,被友軍阻滯於麻田地區。由平定、昔陽出動的第一○八師團一部,由於受到八路軍和游擊隊的堅決阻擊,於14日才進至遼縣、芹泉地區。這樣,九路日軍,除屯留、長治、平定出動的三路深入根據地腹地外,其他六路均不能前進。在此情況下,八路軍總部抓住這一有利戰機,即令轉入外線的一二九師主力及六八九團於4月10日迅速由涉縣以北地區隱蔽地返回武鄉地區集結,伺機殲滅進犯武鄉之敵。4月16日,取得了長樂村戰鬥的重大勝利。這一勝利對粉碎敵人九路圍攻起了決定性作用。此後,各路日軍紛紛撤退。八路軍、決死隊和國民黨友軍乘勢追擊,在沁源以南及沁縣、沁源間,遼縣和順間又殲敵一部。27日,盤踞長治、高平、晉城日軍第一○八師團等部向同蒲路南段撤退,連遭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三四四旅和決死一縱隊等部截擊,被殲千餘人。至此,日軍的「九路圍攻」被徹底粉碎。反「九路圍攻」歷時23天,共殲日軍4000餘人,收復榆社、武鄉、沁源等18座縣城,並將敵驅逐出晉東南地區。這是晉東南根據地創建初期關鍵性一仗,這一仗鞏固和擴大了晉冀豫邊抗日根據地,並為向冀南、豫北平原發展創造了條件。

1942年5月,日軍第三十六師團十個大隊、獨立第三混成旅團三個大隊、第四混成旅團三個大隊,共1500餘人,對太行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毀滅性「掃蕩」。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以游擊集團堅持內線鬥爭,率領機關和主力部隊轉至外線打擊日軍。7日至10日,先後在黎城之西井、彭庄,涉縣之南岸,偏城之南艾鋪,遼縣之麻田、黃漳,武鄉之蟠龍等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外線的主力部隊也積極向白晉、正太、平漢路各交通線進攻,給日軍後方造成很大威脅。在太行根據地軍民打擊下,日軍於5月13日開始撤退。此時,內線游擊集團和民兵在日軍撤退路線上到處理設地雷,進行頻繁襲擊,迫使日軍且退且戰,行動遲緩,損失慘重。直至22日,才撤出根據地。太行根據地反「掃蕩」勝利結束。此次反「掃蕩」,太行區軍民共進行大小戰鬥800餘次,斃傷敵2000餘人。

1944年初,我一二九師領導所屬部隊,乘敵抽兵南下,收縮防線的有利時機,連續對日偽軍發動攻勢作戰,開始轉入局部反攻。太行軍區第二、三分區部隊於2、3月間連續向蟠(龍)、武(鄉),榆(社)、武(鄉)兩線之敵出擊,先後收復蟠龍鎮、榆社縣城,並掃清沿線日偽據點。4、5月間,第七、五分區主力向水(冶)林(縣)公路沿線發起攻勢,攻克林縣城及豫北重鎮水冶,殲敵900餘人。入夏以後,太行軍區部隊廣泛開展保衛麥收鬥爭,加強對腹地敵據點的圍困。各部隊先後圍困了左權、陵川,強襲洪杜、七里店等據點。7、8月間,又在平漢路西側之邢(台)、沙(河)及新(鄉)、輝(縣)地區,成立了新輝縣抗日民主政府,摧毀了敵邢(台)沙(河)段第三道封鎖線和平漢路西側敵第三道封鎖線大部。使根據地得以擴大。

1945年8月初,一二九師指揮所屬部隊向日偽軍發動猛烈進攻。從8月14日起,太行軍區各部隊按原作戰計劃,分別向平漢路西側、道清路、白晉路沿線以及太原東南地區發起進攻,先後攻克平漢路、道清路和白晉路。太岳軍區各軍分區部隊向同蒲路沿線展開進攻,從茅津渡到介休一線全被我軍所攻破。冀魯豫軍區中路軍攻克延津、陽武、封丘;南路軍進至開封東南之陳留地區,切斷隴海路鄭州至開封段。北路軍連續攻克廣平、曲周、雞澤、平鄉、冀縣、武邑、景縣等縣切斷德石鐵路。8月20日,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成立了晉冀魯豫軍區。22日,晉冀魯豫軍區令太岳軍區部隊對同蒲路進行廣泛破擊;太行軍區部隊以一部配合冀南軍區作戰,另一部積極、向正太路、道清路出擊;冀魯豫軍區以一部繼續在延津、封丘地區活動,威脅開封,破壞隴海路,主力轉向平漢路、重點放在新鄉以北、平漢路東側之日偽軍,控制平漢路一段。至9月2日,太岳軍區攻佔垣曲,並協同兄弟部隊攻克濟源等地。太行軍區部隊攻克臨城、內丘、武陟、溫縣等城,掃清了平漢路西側殘存的偽據點,破壞了元氏至邯鄲段鐵路。冀南軍區部隊攻克長清、清平、臨清、隆平、堯山等縣城。冀魯豫軍區中路軍收復長垣、曹縣、新鎮、道口等據點,南路軍收復通許、杞縣等城。日本政府簽字投降後,晉冀魯豫軍區各部隊繼續攻殲拒絕投降的日偽軍,連克邢台、邯鄲、原武、中牟、焦作、菏澤、衡水等大批市縣,解放大片國土。在大反攻中,晉冀魯豫軍區軍民共殲日偽軍10餘萬人,收復縣城80餘座。


十大元帥、十大將軍在抗戰中的知名戰役並不多,這是由tg的客觀實力所決定的。畢竟以當時tg的兵力、裝備、後勤只能在敵後建立、發展、壯大根據地,零敲碎打,大打游擊戰。今天扒段鐵軌,明天端個炮樓,後天打個縣城,大後天再打個伏擊……。不可能像正面戰場上那樣以大規模兵力,大打陣地戰。如果那樣搞,不出一年,tg絕對覆滅。
知名度比較高的戰役還是有的,如林彪的平型關大捷,彭德懷的百團大戰,劉伯承的奇襲陽明堡和七亘村伏擊戰,如果了解了七亘村伏擊戰的全過程,相信你會感慨一句:「劉伯承果然牛逼,不愧是連李雲龍都要畏懼的男人。」
十大元帥、十大將軍要是有國軍嫡系那樣的兵力、裝備、後勤,tg的表現絕對比國民黨好十倍,我這樣講不是因為我對tg有信心,而是對國民黨的表現有信心。
可惜,他們沒有。


小時候,我看三國。所以一直以為所謂戰爭就是武將之間的互打,誰的武功高強誰就贏。後來看到了連馬都不太會騎的白袍陳慶之,才發現自己真有點2了。
後來,我聽說誰的戰役贏得多誰就贏。但是項羽的百戰百勝式失敗再次打了我的臉。
現在我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那種以為戰爭是靠戰役的勝利推出來的人,他們會陷入二戰日軍那樣的迷茫:無論贏了多少次,戰爭的結束永遠遙遙無期。所以,戰爭的實質是:把自己人弄得多多的,把敵對的人弄得少少的。所以兵法有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發動民眾抗日,加強抗日隊伍建設,動搖日軍軍心,煽動日軍反戰情緒,這才是抗戰第一功。果粉們,有膽比這第一功嗎?
另外,在TG的抗戰思維里,被動的挨打和防禦,如反掃蕩之類的戰役,是沒什麼臉面提的。要提,就提主動發起的戰役。可惜,果軍所謂的22次戰役,沒有一個達到這一標準。更不可思議的是,抗戰即將勝利前,國軍居然連反攻都沒有!就這些窩囊廢,還有臉和TG叫板?
我彷彿聽到兔子恨恨地咒罵雄鷹:不就靠著偷襲把我抓了嗎?有本事咱們在地上比比誰跑得快!


百團大戰的時間背景:德國剛好打完巴黎,席捲歐洲,開始襲擊英國。日本取得棗宜會戰勝利,武漢淪陷,張自忠將軍戰死,汪精衛建立了南京偽民國政府,日本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同年兩大法西斯國家成立軸心國。1940年沒有美國什麼事情,它還在對日出售鋼鐵和石油呢。

這是法西斯勢力最巔峰的時期,無論歐洲亞洲都被法西斯打的落花流水。

這一時期,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只有百團大戰算是比較成功的。

此戰極大打擊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同時把「共產黨不抗日」的疑慮徹底打消。

-------------------------------

延邊地區地廣人稀,資源匱乏,考慮到人民的負擔,是不可能像國統區一樣動不動送幾十萬人去死的。

國民黨似乎並不考慮人民的負擔哦~


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的戰例太少了,所以我只能以1939年的經典戰例為例子吧

劉伯承指揮的:

"南號治安肅正作戰" ,時間為1939年一月,中共稱冀南反掃蕩,香固城戰鬥便發生在這場戰役中。

日軍參戰兵力:武漢會戰後開赴華北的第十師團 二十七師團 一一零師團以及豫北的十四師團,德州等地的一一四師團各一部分,總計三萬人。

中共參戰兵力:陳賡集團、七七一團(規模等於師了)、六八八團(同上)、補充團、東縱三團、冀西遊擊隊、陳再道集團、東縱、青縱一團、騎兵團。

結果:皇軍零傷亡,中共在這次戰役中撿到大量皇軍遺落裝備,包括四一式山炮兩門、九二步兵炮四門、槍支大概六百支,游擊隊繳獲未知。

賀龍指揮的:

兩次,「冀南治安肅正作戰」,中共稱冀南反掃蕩,背景:120師挺進冀東後,日本為了消滅120師首腦而發動。時間,1939年1月至9月。齊會戰鬥便發生在這兩次戰鬥中

日軍參戰兵力:二十七師團本間雅晴、110師團、獨立混成第七旅團山下奉文,總計兩萬人。

中共參戰兵力:三五八旅張宗遜(這個旅應該相當於國軍的軍級單位)、呂正操的冀中軍區。

結果:皇軍兩人死亡,十人受傷,中共在戰場撿到大量皇軍遺落裝備,七百支步槍,兩門九二步兵炮,光是在齊會就撿到四百支步槍,還撿到七個皇軍戰士。

羅榮桓指揮的:

魯西肅正作戰,中共稱魯西反掃蕩,時間1939年3月,背景,115師挺進山東後,日軍為了將115師擠出山東而發生的一場戰鬥,陸房突圍和梁山戰鬥便發生在這次作戰中,這兩場小戰鬥只是這作戰中發生的一兩次戰鬥而已。

日軍參戰兵力:日軍第十二軍

中共參戰兵力:115師 山東縱隊

結果:

在陸房,日軍六千人包圍了115師師部大概兩千人,從5月11日,日軍一晝夜連續發動九次衝鋒,曾有兩百人日軍一度逼近115師防守結合部,因為上頭下命令,不得已而撤退。還送給115師大概六百支槍。

陸房戰鬥形式圖

陸方戰鬥中參戰的115師師部直屬部隊

在梁山,日軍二十二師團一個大隊為了資敵,公然把一個大隊的武器交給八路軍,集體自殺,雖然士兵損壞不少,但依然包括二百支步槍,野炮兩門,步兵炮一門,電台三部,輕重機槍二十餘挺。

在梁山戰鬥中日軍遺棄的火炮和自殺的日軍士兵

梁山戰鬥中被中共國撿到的皇軍戰士在學習日本民主建設,以上端著書聽講的都是鬼子。

羅榮桓在觀看梁山戰鬥撿到的炮兵觀瞄鏡

------------------------------------分割線 ------------------------------------------更新----------------------------

這樣的戰鬥是怎樣的?這樣的

同樣是日軍出動萬人以上的部隊進行大作戰,無非是國民黨被日軍分割包圍擊潰消滅了22次,國民黨主動反抗日軍進攻一次(1939年冬季攻勢),而八路軍新四軍沒有被分割包圍擊潰消滅85次(掃蕩),八路軍新四軍主動進攻64次(反掃蕩),在日本人的歷史書上,都叫做肅正作戰,或者作戰,對日本人而言,武漢作戰和魯西作戰沒在戰役發起上什麼不同,無非是武漢會戰達成了大量消滅中國軍隊並佔據中國領土這一事實,而日軍在魯西死傷慘重並大量丟失武器裝備與補給、土地。

請問會戰和掃蕩的本質意義有什麼不一樣?不要因為戰爭的形式不同而否定,幾十萬人拿著冷兵器對抗是戰爭,幾十萬人拿著槍對射是戰爭,發動總體戰也是戰爭,人民戰爭就不是戰爭了?徐蚌會戰八十萬無敵的國軍還不是被粟裕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打法給殲滅了?武器領先是優勢了,戰略戰術領先就不是優勢了?組織制度領先就不是優勢了?

這些三八大蓋,歪把子,一式重機槍,按照某些人的知識體系,是無法得知從何而來。

這個魯西某主力團在利津攻堅戰中繳獲的輕機槍,知道繳獲這麼多輕機槍要消滅多少日軍小隊單位么?

左遍這個是日軍二十二師團的大尉,某次反圍剿的戰鬥後被俘虜,這麼老實的日軍軍官,我能在中共的老照片中翻出不止一沓。以八路軍在抗戰中稀少的照相機和膠帶數量,這個意義不用多說。國民黨的老照片能不能翻出幾個日本軍官照片看看?

八路軍的戰鬥方式


1945年,華北八路軍已經佔領了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和部分縣城,8月甚至打下了張家口。華中和華東的新四軍也沒閑著,到了1945年,南京城郊區都是新四軍的根據地了。華南更有意思,華南的TG武裝力量已經發展到2萬多人佔據了很大一片地盤。

別看不上這些小勝,據點不是日本人白送的,也不是充話費送的,是一個一個搶下來的(當然也有日本人收縮防禦直接佔領的)。

順便說一下,1945年,國軍的戰線在湘西、四川、雲南、廣西、陝西,以至於日本投降後無法順利的光復國土,需要美帝幫忙運輸。


題主陰陽怪氣。為啥他覺得自己有理了?這是因為,現在解放戰爭是中國兩種命運的決戰說的少了。
抗戰開局,八路3師,新四軍4個支隊,有幾萬人?蘇聯的上億美元的軍援、美帝的軍援,八路、新四軍拿了多少?什麼叫持久戰?什麼叫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為啥開始只敢提山地敵後游擊戰?
說什麼都是虛的,看看這個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34950/answer/62422570。1944年底tg從小日本手裡繳了9萬支槍,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一開始小日本就算被包圍要被消滅了,也是要儘可能把自己的槍給砸了的!


看錯問題了,老毛病。可以不用往下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評印象,細節不究,力求簡練。

朱德,當年南昌起義部隊出來,分了一次兵,大部隊覆滅,只剩下朱老總的這一分支。從此奠定了總司令地位。朱老總一直相當於總參謀長的角色,游擊戰思想最早提出者,全國作戰總戰略由朱毛制定、由朱發布。對各戰區作戰做出具體作戰任務安排。統攬全局。

彭德懷,百團大戰,保衛延安,解放大西北,朝鮮戰爭。

劉伯承,129師,其中的幹部後來分散到其他多支部隊,成為骨幹。中原鏖戰,千里躍進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

林彪,前期打過很多小仗,有勝有負。後來主要是解放東北,解放華南。

葉劍英,葉帥挽救革命挽救黨------兩次!功不可沒。

陳毅,華野之帥。解放山東,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華南。

賀龍,南昌起義主要部隊來自賀龍,後來負責後勤和中央安全。解放漢中,解放四川。

羅榮桓,前期不熟,後期和林彪搭檔。

徐向前,以極小力量解決了閻老西。

聶榮臻,與傅作義在晉冀綏一直周旋,拖住了傅作義不讓他出關和南下。建國後領導國防科工委,兩彈一星。


說實話,以十大帥十大將的水平,當年要是有委員長的裝備人馬,二十次台兒庄起碼的。


不信給你一兩千人扔到晉西北,冀魯豫邊區,沂蒙山,蘇北這些窮地方,面對裝備精良的鬼子,經常偷你下三路的國軍,你能活過一百天算你能。


我只能講講新四軍,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我也是在上一輩和老一輩的給我講的革命故事比照中提煉的看法。

外公新四軍,38年時任處級幹部,陳粟,江北指揮部都呆過。

其實我個人認為不太了解那段歷史的人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只強調戰功,強調指揮了什麼著名戰役。其實不完全,早年tg發展艱難,敵後根據地的建設更是困難重重,偽軍也好國軍也罷常常是首鼠兩端,當面稱你四兄,與你便利,翻過臉來就吃拿卡要,虎視眈眈。

舉個具體的栗子,比如高票提到的黃橋戰役,其中有一支力量是稅警團陳泰運部,就是當時統戰了陳,使其在背後保持中立觀望。陳當然也不會是省油的燈,第一天差人來要了五六百隻槍,第二天要了機槍(手機作答,史料不在手邊,可能細節有誤),當時新四軍自己機槍也沒多少,可形式比人強,恐其翻臉腹背受敵咬牙給了。


再比如當時的個別偽軍,你的武器,鹽或者其他物資從他那裡走,他知道你是四將軍的人,他還幫著你瞞過鬼子,甚至有當鬼子面幫你過敵占區的記錄。他也不圖你財物,就是賣你人情,三幾年四零年的情況下你也很難說他就是兩面下注,你說他個人沒點家國情懷好像也不是吧。這就是當時的統戰工作。


還有就是敵後支隊的發展壯大。彭支隊,高支隊,我看著新四軍軍史里電文集他們往來電文,人員編製從小到大,武器裝備聚少成多,星星之火終而燎原。一隻部隊,平均兩人一槍,平均每槍備彈只有二十發,這是彭雪楓支隊電文中的一個細節,我印象極深,以後可以把該電搬運上來。


以上三種例子 分化統戰經營,都是具體的戰役上是體現不出的。另外,抗戰後期粟裕有車橋戰役,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的大捷。


1944年3月5日粟裕指揮新四軍第1師兼蘇中軍區所屬部隊在江蘇淮安東南車橋地區,對日偽軍進行的進攻。此役採取圍點打援戰術,解放了淮安、寶應以東縱橫200里的地區,使蘇中、蘇北、淮南、淮北根據地聯成一片,鞏固和擴大了蘇中根據地,打亂了日偽「清鄉」「屯墾」計劃,實現了蘇中形勢根本轉變,揭開了蘇中戰略反攻的序幕。此戰中方戰報:新四軍共殲滅日軍大佐以下460餘人(內俘24人)、偽軍480餘人(內俘168人)。新四軍傷亡200餘人。三澤金夫就是在我軍圍點打援過程中被打擊的救援部隊之一的步兵獨立第60聯隊的指揮官,即上述的「大佐」,是在蘆家灘阻擊戰中於韓庄被擊斃。
三澤金夫是接替佐藤春雄出任步兵獨立60大隊,1943年8月3日正式上任,他的前任被裝進骨灰盒送回老家了。

1944年3月5日,三澤率部企圖全力援救車橋鎮日軍。據日軍記錄,16時30分,三澤部被新四軍阻擊在韓庄附近,21時許被擊斃。

該聯隊被擊斃俘虜的共33人,偽軍(皇協軍)不是人不計算。
三澤金夫步前任之路回老家了。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高票那個答案扯淡,新四軍皖南事變損失很大,但是沒到滅頂之災的地步,粟裕也不是因為到鹽城開會逃過此難,他本身就在蘇北指揮部副指揮,從任新四軍二支隊副司令去蘇南開始,就沒去過皖南


歷史課本受篇幅限制肯定不能面面俱到,再加上tg零敲碎打的敵後抗戰方式也沒法放在課本裡面講呀,課本又不是地方報紙摘要不是?
不過課本上應該有體現,晉察冀根據地等等各種根據地的圖示,稍一想就明白了,這些根據地必然不是日偽軍送給tg的,也不能是凱申送的,那是哪來的呢?
解放也好,光復也罷,能從鬼子手裡拿回這麼些失地,封王拜相沒什麼問題。


黃橋戰役_360百科

它是新四軍改編以來最著名的戰役之一,該戰役的進攻對象並非日軍或偽軍,而是參加過徐州會戰的抗日將領、國民黨中央委員、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所屬的抗日主力部隊。黃橋戰役中新四軍獲得勝利,一舉將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消滅,軍長李守維陣亡,並佔領了姜堰。 陳毅在戰前已對國軍陳太運、李明揚、李長江部滲透,因而在戰役中唯有韓部嫡系部隊孤軍深入,而新四軍4千餘戰鬥部隊則以逸待勞,致使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中將軍長李守維戰敗溺水身亡,中將旅長翁達戰敗自殺,新四軍聲稱國民革命軍1.1萬餘人傷亡或被俘,國軍的傷亡數字是「五千餘官兵」。

主要指揮官

陳毅粟裕,韓德勤


有些個國軍將領包括領導人毛病一大堆,抗日的時候,拿著國家的資源,為國而戰,你沒法說什麼。
但是一到解放戰爭,真實能力就暴露了。
知道後怕是什麼感覺嗎?
感謝天不亡我中國,感謝美國小男孩。
要中國亡了,再怎麼問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抗日戰績嘲諷tg也是沒有用的。


那種動輒幾十萬人對砍的大戰役,除了一次百團大戰,共軍這裡就再也沒有了。

為什麼呢?缺人,缺槍。百團大戰的規模夠大,但其實是大範圍內的一次次小戰鬥組成的。彭總是八路軍副司令員,實際上的八路軍前敵指揮,調動全八路軍才有這麼一場規模的戰役。而其他元帥將軍這時候都沒有彭總的許可權與地位,要他們打大仗,也沒有那麼多人和槍。
平型關這種級別的戰役倒是有很多,拉出來一個個講就說不完了。至於它被著重提及,還是因為它是七七以後第一次勝仗,有特殊意義。
還有一個需要提及的原因,作為日軍的後方,一般也沒有那樣的規模機動部隊來和共軍正面拼殺。他們都蹲在碉樓據點小縣城裡,共軍也沒有和日軍師團野戰的機會啊。


粟裕在抗戰時就功勛卓著了,粟裕打通蘇南蘇北蘇區的戰鬥按毛澤東說法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共軍「消滅日軍最多的一次了」。

1944年新四軍的粟裕想把淮北淮南蘇北蘇中全部加起來,讓統治的地區暢通一片,變成共產黨完整的統治地區。所以居在四個地區中間的一個車橋小鎮,成為他決定打下的目標。為了這個戰役,粟裕集中了13個團的兵力,並最終包圍消滅了465個日軍(註:這個只是中國TG內部報告口徑)。這個是1939年後TG做的第三次對日第三戰。

這一仗打贏後,粟裕通過電報向延安上報戰果:消滅465個日本兵。當毛澤東在窯洞里看到這份電報的時候,毛評論「很了不起啊,這是我軍8年來消滅日軍最多的一次。」


推薦閱讀:

史迪威軍事指揮水平如何?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人都認為九一八事變國恥是張學良的責任呢?
張學良為民國四公子,是不是借了他爹的名頭?
1949年後進入緬甸境內的中華民國國軍部隊的經歷是怎樣的?
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待遇和威望真就那麼高嗎?

TAG:中華民國 | 中國近代史 | 抗日戰爭 | 八路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