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什麼在簽字前暫停了中國法國投資的核電項目?

英國為什麼這樣做?出於何種考量?
這件事會對中國核電行業有什麼影響?
對中國核電企業的口碑有無不利?
英國突然暫停與中法核電項目 中方擬投60億英鎊


Updates (這事越吵越有意思了,倒敘排了個事件進度,大家看著玩):

2016.08.09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FT撰文稱,過去五年中國在英投資超過在德法意投資之和,當前中英關係正處在一個重要歷史時刻,希望英國繼續對中國保持開放。劉曉明把Hinkley Point 項目的上馬與否,與英中關係的未來明確地聯繫起來。英國媒體普遍認為此舉是中國向英國發出的嚴厲警告。

2016.08.03 EDF老總Jean-Bernard Lévy 承認他在開董事會前其實就已經知道May會暫停項目,但是向董事會隱瞞了此消息。搞了半天Hollande 是替你背鍋喔。CEO 向董事會撒謊,這corporate governance也不是一般地low了 。不過話說回來,EDF就算是放在全世界的國企 pool 中都算是數一數二的奇葩了。大家知道他們員工的年假有多少天嗎?從1999年起,EDF的3萬員工就有10周的年假。10周,10周是什麼概念啊??我第一次知道的時候,真是肺都要氣炸了,你說,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怎麼能比人和狗之間還大呢。然後去年他們總算開始改革了,Jean-Bernard Lévy的招就是給每個員工發個one off 的 €10,000讓他們同意從10周減成7周。。這麼清奇的腦迴路, 就算是朱總出山都救不了你們。。

2016.08.03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匿名答主有了更新, 其中提到了日本人的小動作。我也來湊個熱鬧講講英國人與日本人的『那點事』。其實,在英國這一籃子的核電站計劃中,除了中法要搞的三個國家資本參與的核電站,還有另三個核電站在pipeline上,都是沒有國家資本參與的 。 其中有兩個是跟日本企業合作(Hitachi 和Toshiba),還有一個是與法國的 Engie。 May姨的內閣新成員Business Secretary Greg Clark 在七月一上台後的第一次國外訪問就去了日本,並特別同這兩家日本公司再次確認了英國在這兩個核電站計划上的決心。也同樣是在七月,新任Chancellor Philip Hammond在成都參加G20時表示英國在脫歐後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關係。唉,英國人也是不容易,就這麼點空間挪騰來挪騰去的,也不怕磕著了。

2016.08.01 知乎上還有另一個類似/相關問題 英國新首相特蕾莎最近的排華以及懷疑中國公司的言論怎麼看待? 下面很多答案頗有見地,亦可供大家參考。而且這兩個問題下有好幾個本項目的利益相關者或答題或評論,大家多找找。

2016.08.01 英國內閣成員表示他們『期待』本月底May姨會有結論出來。然後。。然後,法國人又開始鬧妖蛾子了(英法不相殺簡直不是劇本啊)。FT報道 EDF 老總Jean-Bernard Lévy在開會兩天前才給董事會成員看這份2500頁的合同(為了讓項目通過他也真是拼了,而且那2500頁還是英文,不是法文)。董事會有成員宣稱"felt pressured into agreeing to it" 。 好不容易通過了, May 姨還不領情,真是尷尬啊。現在EDF的工會決定採取法律手段來block 這個項目。EDF 不是國企嗎,工會還能飛上天不成?有熟悉法國情況的朋友不妨來聊聊。@胡小塗@taburiss1

2016.07.31 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minister 告訴記者May對Hinkley Point是沒什麼意見的,反正是送錢,她主要是對下一步的Bradwell有意見,因為中國人開始送技術了三。那啥,不能便宜都被你佔了啊?真當中國人冤大頭?

2016.07.31 Treasury minister Jim O』Neill 威脅May如果她改變對中國投資的態度, 他就會辭職。這位Lord O』Neill 可是個大人物,前任高盛首席經濟學家,『BRICS/金磚四國" 這個片語就是他2001年搞出來的。Osborne 當年能把他請進內閣也算是頭條新聞了。May 同學到底是有多不滿Cameron /Osborne兄弟倆啊 , 翻臉翻得這麼快真地好嗎?

藏在最後的最初答案(寫於 2016.07.30/31)

這個問題FT下面也吵得比較厲害,比討論法國德國的恐怖襲擊還來勁。我稍微理了一下,供大家參考。資料主要來源於各種英媒和我自己的一些理解。

1)是暫停簽協議,不是就一定不簽了,只是把最後的決定時間推到了今年秋天。這個計劃從開始到推行May根本就沒參與,主要是Cameron和Osborne一力推動的。現在她新上台,對一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重大項目重新考量, 進而重新考量英國全盤的能源戰略, 都是非常正常的。

2)這個計劃不僅在英國不是很得人心,在法國也不是很受歡迎。法國政府是支持的,EDF也確實非常需要英國這個市場(特別是在日本核電站出事德國帶頭開始放棄核電後),EDF是85%屬法國政府的。但公司內部一直有反對聲,特別是工會。今年三月公司的CFO的辭職跟這個計劃是息息相關的(下台的CFO認為這個項目對EDF的balance sheet 壓力太大了)。直到上周董事會才以10:7 勉強同意了這個計劃,而到現在工會也還是反對的(董事會裡面6個工會代表全投了反對票)。EDF 甚至有人表示如果早知道May會出這招,多半上周董事會就會被否了。一個比較奇怪的地方是May其實已經提前跟Hollande說了兩次她要重新考慮這個計劃,但很明顯他並沒有傳達下去。由此可見,在這個問題上,法國內部也是人心不齊。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法國,反對聲都主要集中在覺得這個項目太貴,性價比不高。而且對法國人來說,耗時太長(10年),具有太多不可確定性,風險非常大。英國這邊更有人質疑EDF有沒有能力順利完成這個項目。從外交角度講,如果最後May 決定同時扇中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的臉,是非常不智的。遠的不說,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脫歐談判不利,而現在脫歐談判又是英國政府的重中之重。所以, 有其他答主提到這是她用於脫歐談判的政治手段之一,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我的個人看法是, 這是一個技術性問題,而不是一個戰略性問題。英國政府的能源政策,和其他很多政策一樣,都是有中二病的, 並沒有一個整體可行consistent的計劃 ,不是很make sense , 這也算是民選政府的一個弊端了。a)蘇格蘭石油一天比一天少,更不要提蘇格蘭還天天都在想獨立。b)英國政府又非常小清新地非常環保地宣稱要在2025年關掉全部的煤電站(英國也是發達國家中第一個宣稱類似政策的),但是現在英國25%的電量都是來自煤電站。不過現有小道消息說政府可能想反悔, 不知真假。c)政府的可持續能源發展不是很得力,一直沒有達到歐盟的目標。 d)政府倒是很想推行fracking 來著,奈何民間反對聲音過大,天天抗議,況且英國面積那麼小,fracking 也不可能像美國一樣解決大問題。e) 正是因為這a)b)c)d), 保守黨從10年一上台就將核電站的建立列為重中之重(核電站其實也不是很受民眾歡迎,但是跟fracking一比又要好很多)。現在英國的核電站提供全國21%的電量,但是到2025年其中有一半要退休。所以Cameron 和Osborne 才會那麼低三下四地跑到中國去弄錢,除了中國實在是想不出還有誰會願意吃力不討好地出錢。長期看,就算May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否了這個計劃(分析請見4)),英國政府的長期戰略方向(修核電站)也不能變,而除了拉中國人的投資, 他們也是實在是沒有其他很多選擇了,更何況是在脫歐後。

4)即便May最後否了這個計劃,也不用太過敏感。她現在明顯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狀態,她對中國政府和中國投資的真正想法還需要長期觀望下。May是個比較實用且政治手段也比較老道的人,之前大家都知道她能力好執行力強,但是政治位置和觀點比較模糊,這次脫歐更是非常狡猾地沒有明顯站隊,所以才能最後坐收漁人之利地上台。現在她明顯是想在黨內,國內,國際上迅速樹立起一個非常強硬的形象(這也是英國現在非常需要的),擺出洗刷前任Cameron和Osborne 的政治遺產的姿勢也是題中應有之意(當然,最後是不是真地洗刷掉就是兩碼事了)。再加上核電站本身又確實是比較敏感的東西(很多英國人非常擔心security 方面的問題/其實這也是腦子不清楚,這個項目是中國人部分出資,主要是法國人搞,說security還真扯不上,當然後面幾個項目是會有中國技術涉及的,所以不排除May可能是想對項目具體內容做調整,而不是完全cancel),如果是房地產項目什麼的,估計早就開綠燈了。脫歐這件事情已經讓很多英國精英開始認識到國內問題之大, 觀點之分裂,可以說政府的第一要事是收拾民心,恢復政府的公信力,不然後續很多事情根本沒有辦法展開。所以現在很多決策都必須拿到脫歐這個背景下來看,不能孤立開來,比如前一段時間ARM的事情,如果不是剛剛脫歐,政府需要馬上重拾國外投資者信心,May 是絕不會那麼爽快就同意的。總體而言,在西方國家裡,英國算是對中國的投資歡迎的了,且政治敏感度沒有那麼高。看華為的例子就知道,華為在美國是一直被抵制,但是在英國是受歡迎的,並沒有被過多質疑security 方面的問題。所以我比較傾向於認為,這事就是她的政治手段,跟意識形態關係不大。畢竟,中英合作好了,絕對是雙贏的, 特別是在脫歐後, 明眼人都知道英國非常需要中國, 英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一向是實用靈活的(卡相也算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豪傑了,也不知May 有沒有學到幾招啊),不可能因為換了首相就把大方向給變了。

5)評論區有更多乾貨,請移步。

6)另外一位答主@胡小塗 從法國和法媒的角度說了下。這兩個答案對著看, 會比較有意思。


再更新下:項目在去年9月份已經實現了FID(final investment decision),歐洲目前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終於塵埃落定正式啟動。9月份梅姨迅速作出決定其實並不意外,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取消HPC將產生令梅姨無法承受的政治和經濟後果,最後會產生三輸的結果。FID以後我去過兩次項目現場,所有的工作已經按照計劃啟動。中廣核和法電這對歡喜冤家將會在爭吵和磨合中度過未來9到10年的建設期。2017年1月份英國政府也正式同意了華龍一號啟動技術審查(GDA)。如果4-5年後能夠通過華龍一號技術審查並成功啟動BRB電站建設,可以說這將成為我朝產業升級成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一個核電站後面帶動著無數的設備製造商以及後續的電站維護、技術服務,這是核電站出口的核心價值之一。

在項目的三年時間,也是本人工作以來成長最快的三年,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牽頭談判。在英國三年也接觸了非常多的機構和認識了各方面的人,我朝幾乎所有重要的金融機構、銀行、主權基金都在不同時期接觸或參與了這個項目(中方潛在投資人與法電的保密協議就簽了超過10份),也許這就是我朝制度的優勢......在這個過程中,中廣核也在倫敦和英國初步建立了credibility,金融時報15年1月份一篇評論文章說:The Chinese are tough negotiators and would not be prepared to accept a nod and wink.這是對我們的褒獎。

未來道阻且長,中廣核和中國核電工業在英國的大樹已經開始成長,會遇到困難,未來應該也會犯錯誤,但我相信伴隨著大國崛起,最終能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雖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本人也會離開奔向新的旅程,然無論在哪裡,都會銘記這一段特殊的經歷,和法電漫無休止,多少個日日夜夜的互相傷害。


8/3更新----想不到有這麼多人關心。我想說明下這裡面寫的東西並不涉及到任何商業秘密。我只是說說自己參與這個項目的感受。曾經和領導開玩笑,如果十年後我們的核電站給英國提供著電力,我們的高鐵在英國馳騁,我們的大飛機在英國飛翔,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也許到那時候,這幾年與法國人英國人談判的種種細節會成為珍貴的歷史記錄,核電高鐵大飛機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明珠,能走出去到發達國家才算是貨真價實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回歸正題,這個項目確實一直爭議頗多,所有的爭議點都集中在電價實在太高,造價實在太高,但充滿爭議的同時,大家都還使勁往前推進該項目,說明最後是三方妥協的結果,大家都不滿意但都願意往前,說明三方都守住了核心利益。May出於何種考量決定推遲項目,有若干傳言,也有其他答主反饋,我不再重複。我想說的是這個項目,包括後面的華龍一號廠址,包括華龍GDA,包括其他全球合作的安排,是一攬子的交易,缺一不可,守不住我們的核心利益,我們也不會幹。任何商業項目的成功都是因為項目參與各方都能有所得。坦率得說,10年前中國說要來英國建核電站,英國人肯定覺得是痴人做夢。之所以這個局現在能夠攢起來,還是因為我朝綜合實力的極大提高,中英雙方產業布局互補,雙方有合作和投資的需求,從來不是一方求另外一方。這個項目前期談判是基於對英國政府的信任,法國人,英國人和我們都付出了巨大心血,特別是法國人,真金白銀幾十億歐元已經投入該項目,為了保證HPC項目投資的財務能力,法國人已經處置了大量優質資產,並且法國政府也已經直接注資法電,現在May說一句不幹就不幹了?我不相信法國人忍得了這口氣。我相信如果最終May政府決定停止HPC,對英國和法國利益的損害會遠遠大於中國,我們且靜觀其變。這個項目幾年的歷程寫一個小說可以叫做三國核電演義,中間過程確實很有意思,各種跌宕起伏的情節,有許多在一般的商業投資項目中永遠不會出現的事情。
另外想補充兩點題外話,
一:一直覺得我們這代人挺幸運的,經歷了我朝發展最為迅猛的時代,也經歷了最豐富的生活變遷。我畢業後一直是在做海外電力併購投資,但確實想不到,畢業幾年後會有機會深度參與這樣一個項目。但這並不是由於項目組人員本身能力多強,更多是基於我朝綜合實力的提高,也是中國核工業幾十年發展的結果,我們只是其中的幸運兒。
二:去年習大大訪問英國簽約後,日本人找到DECC(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說:Chinese knew nothing about nuclear power, You forgot your old friend. 是的,這就是日本人。


我是項目談判參與人員。從14年開始參與了中法,以及中方和英國政府之間幾乎全部談判。英國核電項目整個過程波瀾起伏,其中涉及了若干政治經濟外交因素。作為80後,我很榮幸這輩子能參與這樣一個項目,可能這輩子都很難再參與比這更大的項目了。這個交易(包括後面BRB華龍廠址,以及中法之間後續合作安排)截止目前為止所花費顧問費用已經超過了3億英鎊,所有顧問都認為該項目是他們職業生涯最複雜的項目(英國前五的律所magic circle都參與了這個項目)。法國人英國人從最開始的傲慢不堪到現在中英法談判地位基本三足鼎立,我們也拿到了我們想要的東西。由於保密的原因,個中很多內情現在不方便細說。但其實即使May決定停止HPC項目,我們也不是輸家。法國人將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英國的核電包括政府信用也將舉步維艱。而中國核電的發展和走出去包括在英國的戰略,未必會受到太大傷害。核電出口並不完全是技術經濟因素,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政治外交實力某種意義上更重要,尤其是這個項目涉及到了中英法三個大國。其實這三年來的故事非常精彩,足夠寫一篇跌宕起伏的小說,希望未來可能的時候能夠寫一些個中內幕與故事。


先說下暫簽背景:本來7月29日周五簽訂啟動合約的,不料28日周四晚上,英國新內閣表示推遲簽訂,說等到今年秋初再說。

這對法電EDF來說是個晴天霹靂,老總Jean-Bernard Lévy看重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周四當天剛獲得董事會授權,終於可以開工了。聽聞此消息,他雖然有些措手不及但最後被迫接受這一事實,還自我公關說同英方聊了,稱「他們簽訂協議的意願還是一直有的」。法電被迫取消周五的新聞發布會,特別狼狽。

中廣核新浪微博及時回應說:「關於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的聲明:我們了解到,鑒於欣克利角C項目對於英國未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英國新政府表示需要時間熟悉該項目,我們對此表示理解和尊重。中廣核已做好準備,將與戰略合作夥伴EDF一起,繼續推進該項目,為英國提供安全、可靠和可持續的能源。」

英國為什麼這麼做?我整理了法媒的說辭,供參考。

英國新內閣對欣克利角核電項目持謹慎態度,法媒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財政資金原因兩個核電站建設不花英國一分錢,但預計建設完成後(原計劃2025年)的一些帳目則需英國政府買單。這主要是牽扯到2008年英法政府談判時,雙方確定價格同當時市場電價一致,即1兆瓦109歐(92,50磅),但這之後市場電價不斷下跌(具體數據我沒有,有資料說現價是當年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英國政府拿著納稅人的錢補差價,官方計算因為當初合同簽訂問題,財政部門需要多交350億歐元。

第二個他們也引用了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梅姨考慮到安全問題,出於對中資不信任,撤了前財長奧斯本,像是要和前任卡梅倫力引中資促貿易合作的政策做個了斷,不知是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是要來真的。

第三個原因有些猜測的成分,但這個邏輯聽上去也未嘗不可。英國政府有可能以欣克利角核電項目為「人質」,把它納入其脫歐談判的籌碼袋裡,向奧朗德政府和歐盟施加壓力。這是金融時報駐巴黎記者 Anne-Sylvaine Chassany在推特上的發問。法電在負債370億歐元(2015年底)的情況下投資220億歐元投資該項目,推遲一分一秒,意味著無數的真金白銀隨空消逝啊,所以快刀斬亂麻,越早定,對法電越有利(這個項目在法電內部也不怎麼得人心,一方面是工會反對,另一方面管理層也有諸多疑問,質疑法電的體量能不能撐得住,因為不同意決策,高層中摔門子走人的有兩個:前財務總監Thomas Piquemal和董事會成員之的Gérard Magnin。)

但反過來看,英國打時間戰,卻不能拖太久,2025年後,英國還是需要找到新的能源來源。政府決定2025年前關閉火力發電和舊有的核電站。解決能源供應問題,英政府或是有個Plan B或是不執行此前在氣候變化大會簽訂的合約嘍。

對中國核電的影響,因為目前合約簽還是不簽尚未有定論,不好說吧,但感覺中法開拓第三市場這個帶有理想主義的火苗恐怕是要被殘酷地澆滅了。(Ps:記得一個駐法國的投資官員說,你看人家英國,基建項目輕輕鬆鬆便向中資開放,哪像法國....哎呦)

參考:Hinkley Point : pourquoi Londres fait tra?ner le projet nucléaire d"EDF


建不建,肯定會,不然那麼多投資和崗位沒了,腐國工會發飆。
拖不拖,肯定拖,退歐談判你不給面子,這個項目就算補償紅包了。
中國,挺好的借口。


默克爾去核電,希拉里關閉煤礦,蔡英文停建核四。

她們的共同點是:1、女性領導人;2、用愛能發電!

大腐國的梅姨,也不會例外!


利益相關。分析一下廣核為什麼一定要去爭取英國項目。廣核是94年依託大亞灣核電站兩個堆成立的新央企,現在營收一年也只有300多億,在上面的地位不是很高。成立以來,很多能源企業都想將廣核收編,例如三峽,華能等。在現在央企合併的前提下,廣核為了避免自己被合併,只得拚命的「做大做強」。而核電出海,尤其是出口到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將成為廣核安身立命的重要籌碼。廣核想把此次hinkley角(法國epr技術)項目的參股,作為brb項目的敲門磚(廣核華龍一號技術)。因此,這兩個項目的成敗,對廣核的意義遠不止經濟利益這麼簡單,無論對這個項目的經濟性是否樂觀,廣核都會不遺餘力的爭取。而如果廣核出海失敗,那廣核勢必將在之後的合併中處於劣勢。


脫歐談判籌碼...


這就是民主體制的優越性,反正出了什麼事情都是前朝政府的問題,新政府可以理直氣壯的推翻它們,在這方面我黨永遠無法超越西方。


托歐坑法國和edf一把,明顯是edf的lobbying活兒沒幹好
中國又沒投錢,事實上是沒有損失的。edf幾年財務規劃都做了,你跟我說推遲不是要我命嗎?
鑒於新財相剛去過北京拜碼頭,中國應該早就知道這個消息了,幕後交易已經完成了。現在猛回頭搞法國佬和edf一把,希望拿下在脫歐過程中利益最大化


這代表我國軍方實力和經濟實力還不夠強…

這會對未來其他國家資本對英國政府產生嚴重不信任,同時損傷中法的利益…這是一個雙輸的結果。


政治因素。

首先may姨想要樹立的是鐵娘子的形象,所以上任之際必然要通過一些強硬的態度來樹立威信。毒菜政權中國當然成了最好用來立威的對象了。暫停核電項目一來可以樹立威信。二來可以順應一下普通英國民眾擔心中國過多插手英國經濟的擔心。三來是暫停而不是取消,只是說需要重新審查一下,可以通過這種手段,來為接下來的談判增加更多籌碼換取更多利益。比如讓英國可以更多的參與與控制核電項目,甚至是一票否決的權利。可謂是一舉三得。同時以上三點都會增加她在民眾中的支持率,這對一個新上任的首相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民主國家或者地區里,凡是女性政客上台當權,除了我喜歡的英拉和羅塞夫(可惜都被推翻),都露骨地反華,都對中國嚴重敵視和充滿偏見(別看別人,綠克爾就說你呢),而中國明明是現今世界上女權解放不錯的國家蛤,TG似乎暫時沒實行沙里亞教法吧,哪來這麼多女仇華分子?真是日了綠了:


英格蘭運氣很好的。我覺得這次決定可能是三贏。
因為十年後英國可能已經用不了那麼多電,也沒足夠軍隊去保護任何核電站。


你如果看過《世紀之約》,你就知道中國核電那幫小子經歷了什麼。

我賭,英國佬搞不定自己給自己革命。


英國沒錢搞,法國也沒有足夠的錢,所以才拉進我們合作,他擔心這個核電廠,我們會威脅到他的國家安全,這個案子,我們是協助方,法國佔2/3,我們是1/3,英國本土需要這個核電廠,英國缺電,英國擔心我們威脅到他的國家安全,完全是杞人憂天。我們投資這個項目,可以為當地帶來就業,我們每一年還可以得到一些核電廠的收益,這樣的投資何樂而不為,雙贏!!相信英國方遲早會想清楚的,現在英國片面叫停協議,可能法國也要重新考慮,是不是和英國搞下去?因此未來可能會重新談判,我們可以趁機改改談判條件,從而獲得更多。


傾向於給自己找籌碼,新官上任三把火,沒接觸之前,先給中國這種二流國家一個下馬威,也是我大英帝國的傳統。至於以後怎麼談,先不管,我就是想讓你來主動找我談事,然後,我就主動了。


謝邀。
這個問題在別的論壇討論過,鑒於法資佔2/3,不排除是英國拿來和歐盟談退盟用來討價還價的底牌之一。
中國就那一點投資著什麼急啊。


今天剛瀏覽了bbc關於英國暫緩中國幫助建設核電站的新聞,所以對這個問題有一點了解。英國於9月份左右會給結果。
bbc給的原因是新上台的may姨對中國持有不信任。文中寫到"以前從來沒有別的國家放心將自己的核電站建設外包給中國。而且中國企業華為已經幫助英國建設電信通訊行業,所以不確定英國是否再將核電站建設交給中國。"文中甚至寫到,英國擔心中國利用自己的身份故意在核電站網路里留下bug然後藉機操控英國的電產量。(worried that China could use their role to build weakness into computer system which will allow them to shut down production at will.)是的,沒看錯,英國對待中國就是如此不信任。(翻譯渣渣,別嘲笑)

may姨本身就是對中國缺乏信任和好感,尤其在may姨剛上台,並且以前沒有完全參與這個計劃,所以現在要重新審視。

西方媒體總是把西方國家(暫指歐洲國家和美國)對待中國的態度為fear and greed(直接翻譯為害怕和貪婪),這顯示出西方國家的矛盾心態,他們防著中國,怕中國崛起,想牽制中國,但又不得不依靠著中國,想在經濟上從中國崛起分得一杯羹。所以,雖然現在計劃暫緩,但是我覺得通過機會很大,畢竟這個project能給英國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也能讓英國完成自己對歐盟在能源上的許諾。


英國可能會禁核


大亞灣核電人士,以個人觀點說點與問題相關的事,想到哪說到哪,不保證對,請隨意噴,也可以打的、打飛的、打摩的、打自行車到大亞灣噴我。
這個項目中國的戰略(包括廣核的戰略)有打通國際市場的考慮,所以短期或中短期時間內是不考慮收回成本的,也就是很虧錢的。廣核很多電站的利潤都投入了這個項目,導致廣核內部員工的工資待遇一直在降低(不要以為核電工資高,我們的工資水平一直沒達到深圳的平均水平)。相比而言,英國和法國從中獲得的利益較多,法國可以藉此推銷核電技術,英國可以帶動就業以及規劃未來能源布局,所以法國才會投入大量的資金,所以前英國首相才會推動這個項目(與中國建立友好的合作關係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
如果這個項目取消了,法國人肯定不樂意,畢竟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中國政府除了損失了大的訂單,對未來中國能源企業國際化進程和布局有重要影響以外,估計也要重新評估這屆英國政府的政治方向,對英國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未來英國想取消的阻擊比較大,不排除使用其他方法取消,比如說國民叫我取消,不取消不行啊(國民叫我脫歐的,不脫不行啊,啊,啊,,,啊,,)。
所以也有人士評論前段時間英國媒體宣傳「中國留學生欲刺殺英國女王被抓事件」是為了造成民眾反華心理,為取消中國合作作鋪墊。
另外插一句,如果真的取消了的話,我希望公司領導關係下員工日益下降的工資與深圳比天高的房價之間的矛盾。
再再啰嗦一句,aunt梅想做撒切爾第二不容易,時代變了,只靠態度強硬和意識流是沒辦法在多極世界立足的,這是一個世界經濟不樂觀每個國家都在想辦法找發財機會的時代,合作共贏才是發展之道。誰有錢誰才是大爺。
就醬。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沙特國王訪華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如何看待有了瓜達爾港,我們就不用再受制於馬六甲海峽?
如何看待埃菲爾鐵塔14日以熄燈聲援阿勒頗反對派佔領區被圍民眾?
如何評價土耳其提出的「2053 全球性大國願景」?
如何看待巴基斯坦總理被取消任職資格?

TAG:法國 | 英國 | 國際關係 | 核電站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