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法戰爭?

希望能看到中法戰爭的一些細節,以及中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評價。


-

整個20世紀的中國近代史,幾乎就是由這一場戰爭,作為開端。

(下面這篇文字,可姑且名之為「中法戰爭中的八個人」)

一、先說「孫文」。

孫文小時候在家鄉是個小地痞,叫他哥實在看不下去了,逼他去了夏威夷,混了幾年,後來年紀大了,得正經讀書了,又送回國內。原來孫文一心只打算報考「馬尾船政學堂」。正是中法戰爭,法國海軍偷襲馬尾,毀了港口,毀了船政局,也順便把「船政學堂」轟成一片廢墟,是的,就是這場戰爭,讓孫文「從軍報國」的夢想破滅,人生軌跡改變。

後來,中法戰爭結束,法國艦隊轉向香港尋求英國的修補,香港碼頭的中國工人大罷工,拒絕為戰敗的法軍付出勞動力。孫文那時已經在香港讀醫,看到港口工人示威遊行的現場,大受震撼,從而相信「民心可用」四字。(根據孫文自訴,正是這場殖民地的大罷工,讓他相信人民的愛國之心,推翻滿清是有可能的。)

當然,中法戰爭打的莫名其妙,清廷「雖勝猶敗」,也讓孫文下定了決心,要推翻滿清。

二、再說「唐景崧」。

清朝的吏部,部下設司,司下設主事,唐景崧是候補主事,相當於一個小小的廳局級幹部(錯了請訂正),這個小官員聽說法國人在越南鬧事,竟然一個人當說客,跑越南去找「劉永福」起兵。

史書上的記載有多個版本,但一般咸認,「唐景崧下安南」,是他自己的「胡作非為」。沒有得到任何長官的許可。最好玩的是,唐景崧去勸募的劉永福,還是個「亂民」。

這「劉永福」是個鬧革命的客家人,天地會的餘黨,在大清國內是個有數的通緝犯,鬧革命失敗,跑出國境,叫越南政府無法可管,又打他不過,於是給他封了個鳥官。而唐景崧竟然說服了他,兩人合作無間,唐景崧就一直跟著劉永福打「西線」,屢敗數戰,死不退縮。

(中法戰爭的越南戰場,分東、西兩線:東線馮子材,西線劉永福)。

等中法戰爭真正開打了,統領整個戰局的「張之洞」竟然撥款給這個小幹部,成立自己的部隊(景軍),雖然還是屢敗屢戰,但此君一直堅守西線,拖住法軍不少兵力,終於撐到戰爭結束。

好玩的是:

唐景崧後來到了台灣,接任了台灣布政使,後來升任巡撫,竟然又叫他遇上甲午大敗,馬關條約割讓台灣,這老小子血性不改,又沒跟朝廷打招呼,自己又自作主張,成立了個「台灣民主國」(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也有人說是第二個,第一個是客家人在婆羅洲加里曼丹島成立的「蘭芳共和國」),還把「劉永福」叫去台灣,跟日本人對打……。

(活生生把日本天皇的弟弟「白鳥親王」打死在台灣島上,埋在現在的「圓山大飯店」處。)

雖然日軍登陸後,世人說唐景崧(棄國)捲款潛逃,但我總覺得唐景崧不是那樣的小人,他在中法戰爭的作為,證明了他的血性。當時台島亂成一團,孤臣難回天,此君逃回大陸後,辭官不就,我認為多少有那種「委屈表態」的意思在。

「老子都拼成這樣了,你們這些光說不練的愛國份子,還要我作啥?」

三、再說「劉永福」。

世人都知「黃飛鴻」,可一般人不知道,「黃飛鴻」之所以在清末為時人敬重,主要原因,是他的身份,他是劉永福的「黑旗軍」的總教頭。

劉永福是天地會遺黨,因為起事兵敗,逃到越南,當時法國人開始有竊占越南的打算,越南國王放了個瘟神進入國境,本來就不安什麼期望值,不料劉永福接連打了兩場戰役,先是幹掉「安鄴」,又幹掉「李維業」,接連讓兩個法軍的高級軍官授首戰場。

我以前寫中法戰爭的本子時,託人到法國的海軍博物館(土倫)核實,確確實實看到了相關的資料,國內有些歷史學者,說劉永福吹牛皮,兩場戰事只能稱為「衝突」,不是什麼「戰役」,可「安鄴」是堤岸市長,「李維業」是上校官階,在中南半島那樣的戰場上,怎麼說都不是個小人物……。

(每次看到這種「臧否先人」的磚家,都叫人氣不打一處來。)

更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正史、野史的交相記載,劉永福打這兩場仗,全是用的章回小說的路子,前一個,是在法國人的地盤上貼邀戰書,把法軍激出防地,設伏幹掉。後一個,是攻打法國人開設的天主教堂,用「圍點打援」的法子,也是設伏幹掉。

沒有劉永福漂亮地(接連)打贏了兩場仗,誰也不敢保證「唐景崧」會有膽子千里前來說服。

而這「政治面貌零分」的劉永福,雖然恨透了清廷,但國難當前,竟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一個叛國的劉永福,在國族大義面前,竟然比任何人更愛國。

可笑不?

四、再說「馮子材」。

馮子材的前半生,一直是個小人面目,他呢,當兵起家,掙來最早的功名,是打「起事、鬧革命」的農民,打不過了,自己被「天地會」收編,竟然掉過頭來打滿清。

打滿清,遇上正經部隊,又打不過了,又投降,又叫滿清再收編一次……。再回去打農民。

絕絕對對的小人面孔。

這人後來在打太平天國的戰役中一直軍功不斷,升了一級又一級,最後作了廣西提督,他在任內乾的最勤快的事,就是跨越國境,到越南去打自己以前的(天地會)部下。一直到他卸任退休。

但中法戰爭爆發後,張之洞管著兩廣,手上沒有可用之兵,只好又請出68歲的老將馮子材,這老頭子就在自己家裡升堂,練廣西兵(廣西兵善戰之名其來有自,國民政府「北伐」靠的主力,也是桂系的廣西兵),就是這樣趕鴨上架,馮子材朝鎮南關出發,一路徵兵,一路練兵。

(註明一下,當時馮子材徵兵的四府,部份地界,舊日仍屬廣東,但這裡全以「當代地理」劃分作準,畢竟,讀文章的是現代人。)

我看過一堆野史,說什麼馮子材升帳點將時,往天上扔一百個銅錢為誓,結果全部是正面,全軍振奮,看了只覺好笑,絕計不信,只因這故事宋朝的狄青用過,日本的織田信長用過,馮子材再用,就顯得掉價了。

所以,在我編的本子里,我寫的是馮子材帶兒子上戰場(這是史實),抬了三口棺材(這是我編的),以喪幡為旗幟(我編的),棺材裡裝滿了銀兩,沿路招兵買馬(這也是我編的)……。

好玩的是,史實有時比人編的戲更有興味。

後來打諒山之戰,馮子材用極短的時間,在山坡上築了幾道前後呼應的城牆,很有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的「墨俁一夜城」的味道,主要的材料是竹子和泥巴,但確實對打贏這場絕定性的大仗(逼法軍仰攻),起了重大的關係。

換言之,馮子材至少有三種面貌,首先,他很聰明,很會見風扯帆,像變色龍一樣,戰場上勉力求生。其次,他很大量,到了越南境內,能和劉永福這些(被他追殺過)的人,捐棄前嫌,共效為國。

再者,他是智將,也是勇將。在諒山戰役最危急的時候,這個死老頭脫光了衣服,拿著大槍站在第一線指揮。這段文字描寫,是明載於法國人的戰史當中……。(那可是熱兵器的時代呀,線膛來福槍早就問世了喲……。熱兵器時代,司令官站在前線吆喝的,我知道另一個叫「巴頓」。)

打完中法戰爭,世人皆以為馮子材該回家養老了,不料他一再出征,一直堅持在戰場上奮戰到86歲。說實話,中法戰爭有好多大功臣,馮子材絕對是前三甲,沒有他的奮戰,中法戰爭,輸贏難料。

五、再說「劉銘傳」

中法戰爭真真正正偉大的功臣,是劉銘傳,排名第一。

我寫過兩部劉銘傳的戲(他大概是台灣人最敬愛的「古人」之唯一了),此君從小就是個流氓,他年輕時在鄉里被人欺負,氣不過,拿著刀去路上堵人。對方騎著馬,見他笑話「毛沒長齊,拿刀想作啥?」劉銘傳二話不說,跳上去一刀就把對方的腦袋給砍了。(這可是正經史載,不是編的。)

劉銘傳的脾氣非常毛燥,後來趕上了好時機,土匪頭子被收編成了淮軍(曾國藩、李鴻章),史書上有記載,李鴻章第一次見他,同行三個部下枯坐堂上久候,李鴻章故意躲著不出來,在屏風後看三人反應,兩個故作鎮靜,就劉銘傳一個拚命在罵娘。

也是這樣的性格,亂世才能出頭,曾國藩、李鴻章都非常企重他,給他一個專屬的「銘字營」(後來成了「銘軍」)。有了自己的部隊,劉銘傳開始戎馬生涯,他領軍過程中最有名的一件事,是打捻軍,在陝西的一個農家駐紮,半夜聽到「兵器相擊」之聲,提刀去抓剌客,竟然在馬圈裡發現了歷史珍貴文物「虢季子白盤」(戰馬半夜吃草,鐵銜撞擊不識貨的農民,用來作食斗的青銅器)。

這玩意兒躲過「翁同龢」(光緒老師)的騷擾,躲過日本人,躲過國民黨,一直到劉銘傳第四代的孫子,才從地里挖出來,獻給國家(1949)。

說這些邊史,主要是講「劉銘傳」的個性,有什麼樣的個性,才能作出劉銘傳那樣的成就出來。

說一個最簡單的。

打中法戰爭時,劉銘傳有兩個現實問題,台灣海峽的制海權不在清廷手上,大部隊無法渡海,其次,台灣港口全叫英國控制,武器也難上岸,他幾乎是一人隻身赴台。臨行前,他去謁見慈禧(那時的光緒還沒親政,光緒是在甲午戰爭前才正式接的大位),國庫空虛,據史料,慈禧是拿的自己的私房錢給劉銘傳,叫他「視機籌辦軍火」。

劉銘傳無法可想,只想跑上海租界,去跟外商買武器,再想法子偷渡送上台灣。(跟洋人買武器打洋人,可悲到透頂)。

野史中有一段非常精彩,上海的法國人聽到劉銘傳從上海出發的消息,在港口大肆搜捕,劉銘傳躲到鍋爐房,把爐門打開,躲在暗處,利用士兵人眼「見亮不見暗」的弱點,躲過搜查。

等到了台灣,劉銘傳立刻發揮他無與倫比的統帥才能,那時守台的,全是腐敗透頂的「湘軍」,跟劉銘傳的「銘軍」(淮軍),根本尿不到一壺。可就是這樣的三流部隊,到了劉銘傳手裡,在台灣島上狠狠地打敗了上岸的法軍。(戰爭中,台島上的英國商人,一直就是法國部隊的引路人)

有機會到台灣旅遊,台北往淡水的半路上,到現在還留著有「法國公墓」,埋的就是法軍的陣亡士兵。有興趣想多知道細節的,可以查維基,有很詳細的戰役記載。

我這邊寫的,都不是網上(包括百度百科)可以查找到的資料,是當年寫本子查得要死,看到的許多一般人不知道的細節。

再說回到「中法戰爭」,一般人以為只是在越南開打,其實法國人打著雙重算盤,一方面要吃越南,一方面要拿下台灣,尤其是基隆,那時產著東南亞有數的高品相無煙煤,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但卻叫劉銘傳洞燭先機。

誰能想得到,法國人在越南鬧事,可是打著算盤要吃台灣呢?這種「預見性」,清廷眾多官員,真沒幾個,也只有劉銘傳有如此高度。

是劉銘傳孤身救援台島,若是叫法人佔了,恐怕不等馬關條約,中法戰爭打完,台灣人就得講法文了……。同樣的,是劉銘傳守衛了台灣,並且建台北城(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建造的最後一座城池),是劉銘傳說服了清廷設台灣省,也是他在台灣建造了發電廠,點亮了路燈,通了電報線路,以及中華民族第一條正式營運的鐵路,劉銘傳治下的台灣,是第一次爬到世界第一名,當時台灣產的樟腦油,占著統治世界同類產品的地位(一直到德國人用化學合成法取代,這個世界第一才消失)。

我以前寫劉銘傳時,一直不能理解他那麼拚命作啥?

我猜想,他一定有病,而且是困擾他極久的病,因為覺得生命寶貴,才會如此捨身護國,後來去查,真的發現他早年在打仗時,被一顆子彈打中左邊腦袋,子彈無法取出,所以很早很早,他的左耳就失聰了。

到了台灣,他越過中央山脈,跑台灣的東部(生蕃出沒所在)去視察,途中發病,後來就沒法子走路了,一般人讀歷史,哪個知道劉銘傳後來作台灣巡撫時,是坐在輪椅上治政的?

就這樣的英雄,後來被彈劾,說他勾結外人(英國),說他貪污腐敗,把他的官給拔了。劉銘傳黯然下台,回到安徽老家,這人死脾氣不改,又幹了兩件事。

其一、他在家鄉自建兵工廠,造武器,心想,有一天一定還要為台灣打一仗。(後來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他真的自請赴台協防,清廷不許,他在大陸奔走,為台灣守軍募款……。)

其二、他為了教育子弟,在家門口挖了個大水池,中間一個小島,每天把子弟用船划到島上讀書,下課再用船接出來。估計現在的人都不知道,劉銘傳老家門口有個「湖」,湖中兩小島,劉銘傳取了名字,大島就叫作「台灣」,小島是他的軍火庫,迄今仍存。

(哪天有機會到安徽肥西,真心得去朝聖一下。)

對了,忘了多說一點,劉銘傳的師爺,是「秋瑾」的爺爺……。(歷史好大,也好小)。

劉銘傳,偉哉斯人。

在我們台灣人的眼中,劉銘傳哪是安徽人?他是正兒八百,真真正正的正港台灣人。

六、再說「張之洞」

要看到「張之洞」的偉大(在我心目中,他是「中法戰爭」的第二大功臣),可以用「時間表」來說事,1883年的12月,劉永福和法軍開干,1884年5月,張之洞接任「兩廣總督」,1885年的4月,中法戰爭就打完了。

換言之,張之洞不但要布局人事(叛賊劉永福、小吏唐景崧、退休老漢馮子材,三個怪胎一台戲。),還要協調幾千公里外的劉銘傳(給台灣備了餉銀2萬兩,洋槍1400支,子彈52萬顆,火藥600桶,可惜送不過台灣海峽),更可怕的是,他在最短時間內,弄了幾國大借款,活生生,從外國銀行「借來了」五百萬兩的戰爭經費。

用網上的演算法,清朝一兩白銀相當於現在的 750元人民幣,五百萬兩白銀,等於現在的37億人民幣。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從洋人手上借來這筆錢,去打洋人……。(以上數字都是粗算,歡迎訂正,莫要罵娘。)

換作誰,誰有這本事?

有人說,中法戰爭打贏了,中國還喪失了越南的宗主權,其實,站在清廷的立場,取捨真的很簡單,單看數字,一清二楚。隨手舉例如下:第一次鴉片戰爭,清廷賠款總數是1752萬兩白銀,第二次鴉片戰爭,賠款1600萬兩白銀,中俄伊犁條約,500萬兩。

當然,後面有一堆可怕的數字,比如馬關,賠款兩億兩……。但在1885年時,中法戰爭打贏,真的沒啥好得意的,純粹算經濟賬,打贏中法戰爭,清廷的軍費,一樣高達500萬兩之巨。

換你是張之洞,你又能如何?

(最可怕的政治,就在這一問:「換你是蔡英文又能如何?」「換你是馬英九又能如何?」)

「老佛爺,不怕,咱們打下去,打到叫法國給咱賠款!」,可能不?

張之洞要在朝議上說這話,大概會被滿朝文武百官,用唾沫星子淹死。
那時代的戰爭,重點要「壓倒性勝利」,真的「完勝」了,才有人給你求饒賠款。

沒人買單,為了一個越南宗主國的虛名,把錢、人命和國運,一起拿來燒?

清廷官員難道不會算賬?

不過,我相信看到這裡,已經有一群愛國小將們躍躍欲試,準備到評論區里罵「洗地」了。

是呀,張之洞是賣國賊,最好像文革時一樣,把他夫妻兩口子的墓挖了鞭屍,才叫愛國。

七 、再說「慈禧」

前面說到,劉銘傳赴台拿到的經費,有一大部份是出自慈禧的私房錢。很多愛國小將看到這裡,就要不高興了,慈禧不是只會挪用北洋海軍的軍費嗎?還能叫她自己出錢?

洗地!(又來了。)

其實呢,你把慈禧放在那個位置(垂簾聽政),為了國家危局,慈禧動用內庫,動用自己的私房錢,歷史上的記載多了去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廷逃熱河,慈禧的私房錢埋在地下沒叫聯軍找到,她回到京城後,為此慶幸落淚的句子,也是明載在清史稿里的。

那藏的「私房錢」她拿來幹嘛?

甲午海戰,史料明確記載,當時的慈禧已經歸政光緒了,為了支持戰爭,她就是從私房錢里挖出來了三百萬兩(幾十億人民幣呀)支援軍事。這都是有史料的,不是我胡說。

有人要問了,清朝皇后們的私房錢哪來的?還不是貪污來的?

錯矣。

清宮嬪妃們的積蓄,多半來自於平時的「俸給(不知道是不是叫這名字?)」的節餘,還有逢年過節皇帝的賞賜,當然,臣下們常年累月的敬供,也是私房錢積累的來處。

這個「劉銘傳花慈禧私房錢」的記憶,我是確定有的的,只可惜事隔多年,早忘了是出於哪個鬼地方(史料),所以,我也無法再舉證了。

要特別說明的是,為什麼慈禧會拚死命打這一場「宗主國」之戰?

我個人的理解是,被太平天國給嚇怕了,太平天國起於廣西,廣西緊挨越南,若是越南淪於列強之手,整天呼悠著廣西人起來鬧革命,再來兩個,三個太平天國,那種結局太可怕了。

這不是我的瞎推理,而是真正慈禧說過的話。

(慈禧懿旨)「計殊叵測,該國(指越南)積弱已久,若任其侵削,則滇、粵藩籬盡為他族逼處,後患不可勝言」。看見沒有:「滇、粵藩蘺盡為他族逼迫,後患不可勝言」。

我說慈禧用了她的私房錢,真不用多懷疑。

八、再說「孤拔」和「費里」

本來,我的第七個人物,打算藉著寫「張佩綸」(張愛玲祖父,導致福建海軍被當靶子消滅),來罵一罵「李鴻章(張佩綸岳父)」在中法戰爭中的避戰、怯戰行為,但是後來想想,算了。

我只打算寫這場戰爭的光明人物。不想寫那些歷史的敗德之輩了。

要說「中法戰爭」,不能只提中方,按平衡報導原則,也要說下「法軍總司令」,尤其是這個總司令死蹺蹺了,屍體埋在澎湖島「馬公小學」的操場邊上。(多爽?)

「孤拔」總司令的「死」有好多說法。

按法國人意見,是得病死的,類似瘧疾、心臟病一類。但按中方說法,是某個守岸炮台的總兵,不聽號令,私自發炮,一炮打斷了法國旗艦的桅杆,桅杆倒下,「剛好」活生生壓死了這個總司令。

當然,若要喚起愛國情緒,絕對是「被壓死」的才樂意,但說實話,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人家是病死的,有太多證據佐證,而中方的「發炮打斷桅杆」一說,只像是典型的「吹牛皮」謊話。

說到這,這些年來,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孤拔不海葬呢?非要葬在敵國的小島上?
成為我中華民族的愛國教育材料(有機會去澎湖,一定找找這座「總司令墓」)。

總之,中法戰爭的結束,帶來無盡痛苦的,可不止清廷,法國人也很不爽。以現在的眼光,細細回顧當年的戰事,法國人不能說輕敵,也幾乎是傾力攻來,堂堂編列的遠征艦隊且不說(擁有新型主力艦,總排水量遠勝當時的大清福建海軍),陸戰方面,在台灣的登陸戰也是打的有板有眼,先勝才後敗,打得劉銘傳氣喘噓噓。而在越南北境的諒山戰役,史載法軍敗因,主要是炮兵部隊迷路,因為大霧,死活找不見分配的高地,造成步兵缺乏重火器的火力投射……。

說到底,還是天命不予,戰場上倒霉,又撞上了上下團結的清軍,絕非將士們貪懶誤工。

「中法戰爭」的失敗是全面性的,法國人自己看的明明白白(雖然撿到了越南,達成了戰略目標),但戰場失利,總司令死亡,沒有從清廷要到重要的「賠款」,於是便導致了當時的執政政府(新上任的茹費里政權)倒台。

這場戰爭,以法國人的立足點來看,絕對是一場悲劇,死傷性命無數,虛耗國庫,這些都還是事小,作為世界強權的臉面丟盡,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整個十九世紀末,法國一直走著下坡,一直到一戰慘勝,二戰亡國,中法戰爭大概就是最早敲響的那一聲喪鐘,這一聲喪鐘,大清和法蘭西都聽見了。

參戰雙方,都被預見了慘烈的結局。

九、「張大春」的穿越小說

最後說一點,中法戰爭,這些年來很少見到人寫小說,甚至「戲劇」也很少被「單獨拍來」,我當初寫中法戰爭相關的戲,說實話,也是沾著「辛亥革命」的光,為了描寫滿清的腐敗、必需要推翻清廷統治的必要性,所有的人寫「辛亥革命」這個「大事件」的本子,絕對得從「中法戰爭」著手。

(回到文字的開始,為什麼我說「20世紀的中國現代史,要從中法戰爭說起」,理由即在於此,比如大家寫「辛亥革命」,相信我,沒人會去扯「鴉片戰爭」。)

說到其它的小說,唯一叫我看來 n 年不忘的,是張大春年輕(未成名時)給台灣軍房出的「雄獅少年」雜誌寫的穿越小說,一群小朋友們在圖書館中,因為翻到一本奇怪的書,回到歷史中去。

他們穿越了。

還遇見了劉永福。

於是幫他打贏了中法戰爭,甚至遠渡台灣,對抗入侵台灣,想要竊佔台灣的日軍……。

這些年來,因為那幾乎是我未成年時看的雜誌連載,已經記不起來細節,到底是不是「張大春」寫的也存疑(姑且以為是吧,錯的話,請勿罵人)。但整個故事非常有趣。有趣在,它背靠了一場清朝末年的奇怪戰爭,打贏了,還割地,有那種「恨不能回天,可惜無力」的痛苦,而且是以青少年為主角,寫在台灣軍方出版社(黎明出版社)出的青少年雜誌上。

如此方式來倡導愛國二字,真的太有趣了。
(那時代可不比現在,歷史穿越小說可是奇葩之物呀。)

多年過去,我一直有個心愿,能找見那篇小說重讀一遍,甚至把它拍出來……。
可惜總不能如願。

ok,寫到這裡,拉拉雜雜,算是我傾倒了記憶中的中法戰爭。
講真,上面寫的,除了少數年代稍微查了下,其它全憑的記憶,錯了,請不吝訂正。
別罵娘。(竟然有人在評論串里罵「台灣人也會編歷史」,無聊。)

當然也提醒一下,不要看到不一樣的觀點,就來上竄上跳。
這不是給滿清洗地,也不是給任何人洗地。

在歷史面前,能不能謙虛一點?
能不能收束一下你們無聊的,一文不值的情操?

-


謝謝 @yolfilm 對戰爭中各個關鍵人物的描寫。這裡我想從當時世界格局的角度來聊聊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的歷史意義,我們從課本中小說中都能看到很多從中國角度的總結。然而對於法國來說,中法戰爭的意義其實格外重要:法國在中法戰爭中的勝利,拯救了法國這個國家——不僅僅是顏面,而是實際意義地讓法國再次強大了起來。這場戰爭的勝利,讓法國重新在世界上找回了話語權,也讓他的國民的民族榮譽感空前高漲,最終成就了今天的法國。

而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中央政府無能,地方軍閥崛起,外交軟弱軍事落後等等,讓「泱泱大國」的顏面蕩然無存。本已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被軍事強國打敗,喪權辱國地割地賠款,轉過頭來又被當時歐洲的小癟三法國佔了本來占不到的便宜 —— 滿大人那大袍子底下羸弱的身子骨兒立刻被展現在世界的面前。自此列強明白,中國這塊土地看似巨大,但只要在稍微捅清政府一刀,中國人民立刻群龍無首,各地分治。到時候只要找好了勢力代言人,就能讓中國人自己跟自己殺紅了眼。

日本明治維新後,外拓疆土的計劃本就已經在國會裡吵了一輪又一輪,目標自然是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中法戰爭中,日本曾經想作為法國援軍參戰,但一方面法國覺得會被日本佔去既得利益,另一方面穩健派的伊藤博文和西鄉從道竭力反對,結果還是沒能拉下臉跟中國開戰。然而此役之後不到十年,日本馬上以平定東學黨亂為由,在朝鮮半島跟清軍打起了甲午日清戰爭——然而這次主戰的卻換成了伊藤博文。日本人按著李鴻章李中堂的腦袋簽了馬關條約,割走了台灣澎湖遼東半島,還給了日本一堆優厚待遇,約定不許對幫助日軍的中國人(漢奸)處刑。日本這步棋下得又狠又穩,40年之後果然捲土重來。

====================
1. 法國為什麼要打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爆發之前,中國與外國的大規模戰爭,就得數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了。大家從歷史書里都看過,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聯軍加上美俄支持,跟清政府進行的一場耗時4年的戰爭,那時候法國還能跟著英國一起遠征地球另一邊的一個大國,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弱。

然而當時的法國的情況又如何呢?

1848年,路易拿破崙(拿破崙皇帝的侄子)當選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之後他與議會交惡。議會在1950年通過了新選舉法,將總統任期從4年改為三年,意在早點兒讓路易拿破崙下台。而他乾脆在1851年12月通過全民公投稱帝,廢除了議會制,自稱拿破崙三世,自此開闢了法蘭地第二帝國的時代。

作為「拿破崙波拿巴」的襲名者,拿破崙三世自然而然地背上了偶像包袱,以及重現先祖輝煌的抱負(一般來說有這樣抱負的人往往完蛋)。所以他稱帝以來,一轉官僚資產階級代言人的面貌,開始積極地對外開戰,彰顯武力。

1853年,上任不久的他就開始挑釁俄國,意圖挽回拿破崙叔叔慘敗的顏面。1855年,拉著英國、奧斯曼土耳其聯軍的法國人在克里米亞擊敗了俄國人,贏得了拿破崙皇帝去世之後在歐洲打的第一場戰爭的勝利,法國人民似乎看到了希望。

1858年,法國海軍奉拿破崙三世之命入侵中南半島,在拿下了幾個殖民地之後,法軍於1861年正式與越南阮朝全面開戰,成功割走了越南南部的三個州,建立了法屬交趾支那。

1859年,法軍強勢介入義大利統一戰爭,並幫助撒丁王國擊敗了奧地利,最終促成了義大利的統一。

馬不停蹄的上任三把火,使法國一躍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說打誰就打誰,而且一打就贏。老家歐洲有英國、義大利這樣的盟國,亞洲又佔據了進入東亞的門戶印度支那,拿破崙三世簡直就是國運昌隆的福星。然而「盛者必衰」的定律是不變的。

1862年,風頭正勁的拿破崙三世決定插手北美事務。最初的原因是貝尼托胡亞雷斯通過革命掌握了墨西哥政權之後,因為國庫空虛財政緊張,宣布對外停止支付國債利息。大債主英國、法國、西班牙三國於是決定一起出兵前往墨西哥施壓。說是施壓,其實意圖就是「不給錢就弄死你」。於是不出意外地,胡亞雷斯政府拒不給錢,三國軍隊登陸開始搶佔地盤。其間法軍充分發揮了世界憲兵的作風,跟墨西哥軍隊打了一場場硬仗,與西班牙、英國的坐山觀虎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戰爭經過了2年時間,墨西哥軍隊漸漸支持不住,撤出了大部分城市,而法國則趁機扶植了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位大公上台稱帝,是為馬西米連諾一世墨西哥皇帝。

然而1865年,結束了內戰的美國人突然在墨西哥邊境集結了數萬兵力,宣布支持墨西哥的共和政府,反對法國樹立的傀儡皇帝,要求法軍立即撤軍。在權衡了可能到來的戰爭的損失之後,拿破崙三世被迫宣布法軍全部撤出墨西哥。之後在美軍的協助下,胡亞雷斯的共和國軍迅速奪回了政權,槍決了馬西米連諾一世。法軍出兵墨西哥的結果是損兵折將,毫無所獲。

而戰爭之中,法軍「50年不敗」的神話也被打破,法軍一下從士氣空前高漲的狀態跌入了低谷。

歐洲這邊,一股足以毀滅法國的力量也在積蓄著。拿破崙三世稱帝以來,先後在歐洲大陸擊敗了俄國和奧地利,這些連續的舉動直接刺激了他最危險的鄰居——普魯士。普魯士原本與俄國、奧地利成立了三國神聖同盟,其本質就是防止法國再度對周邊各國進行侵略,然而卻並非軍事同盟。在俄國和奧地利先後被法軍擊敗之後,普魯士覺察到了自己被孤立的危險,於是在著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之下,普魯士於1866年率先出兵拿下了在法普之間搖擺不定的奧地利,使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聯邦解體,之後又聯合德意志各國建立了以普魯士為領導的,關係更加緊密的北德意志聯邦,將聯邦各國的兵力都劃歸普魯士統一領導。這樣一來,普魯士迅速成為了可以與法國對抗的一支強大力量。

更為可貴的是,俾斯麥敏感的閱讀國際局勢的能力,讓他成功地判斷出了北德聯邦一旦與法國開戰的話,周邊各國會採取如何的態度:

奧匈帝國吃了法國的虧,也吃了德國的虧,所以必然在戰爭中採取中立。於是俾斯麥對奧匈帝國宣稱一旦它加入法國一方,普魯士會首先摧毀奧匈帝國的政權。義大利的撒丁王國雖然在統一本國的過程中受到了法國的支援,但他們同樣懼怕法軍勢力在義大利的蔓延,所以很可能會在戰爭中加入普魯士一方。俄羅斯就不必說了,英國所秉承的大陸均勢主義也傾向於限制法國的勢力擴張。這樣一來,唯一具有不確定性的,就是西班牙了。

1868年9月,西班牙的胡安普利姆將軍領導了民主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被迫流亡法國巴黎,投靠自己的妹妹一家。法國的對策是穩住普利姆將軍,勸說他接受伊莎貝拉二世的兒子阿方索十二世為西班牙國王,延續波旁王朝的統治地位(波旁家族出自法國),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然而在俾斯麥和普利姆將軍的幾次私下會面之後,普利姆將軍選定了一位出自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來繼承西班牙王位,並且在俾斯麥的遊說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也認可了這一人選。

然而威廉一世同樣也出自霍亨索倫家族,甚至這位利奧波德在家族中的輩份是威廉一世的堂兄。法國自然強烈反對這一決定,而威廉一世由於懼怕國際社會的干涉,也只得撤回自己的認可。1870年7月,失去了普魯士支持的利奧波德被迫退出王位競爭。但是法國變本加厲,當著威廉一世的面,要求他簽署一份聲明,表明普魯士今後都不會支持任何從霍亨索倫家族出身的西班牙王位候選人。這一舉動大大刺傷了威廉一世的自尊心——我貴為一國之君豈可聽你一個外交使臣的擺布?他拒絕了法國的要求,要求找一個更為合適的措辭來了結此事。

1870年7月13日,威廉一世在拒絕了法國使臣的要求之後,將這一事件通過密電的形式發給了俾斯麥。而俾斯麥收到這封電報後,直接詢問了普魯士軍總參謀長毛奇:「跟法國開戰,有多大把握能贏?」
「必勝。」

俾斯麥拿出威廉一世發給他的電文,內容是這樣的:

Count Benedetti intercepted me on the promenade and ended by demanding of me, in a very importunate manner, that I should authorize him to telegraph at once that I bound myself in perpetuity never again to give my consent if the Hohenzollerns renewed their candidature.


I rejected this demand somewhat sternly, as it is neither right nor possible to undertake engagements of this kind [for ever and ever]. Naturally, I told him that I had not yet received any news and, since he had been better informed via Paris and Madrid than I was, he must surely see that my government was not concerned in the matter.

本奈德提伯爵(法國駐普大使)在路上攔住我,非常煩人地要求我授權他通電各國,說明我永不支持任何從霍亨索倫家族選出的新國王候選人。
我嚴詞拒絕了他的要求,因為這既不正當,而且我也不可能保證什麼永遠。當然,我也告訴他我還沒有接到任何新的消息,既然他在巴黎和馬德里那邊的消息更加靈通,他肯定也明白了我國對於此事其實並不關心。

電報中的威廉一世顯得委屈又懦弱,除了冒犯到他本人的尊嚴以外,似乎對國際局勢毫不關心。而俾斯麥卻將電文改為:

After the news of the renunciation of the Prince von Hohenzollern had been communicated to the Imperial French government by the Royal Spanish government, the French Ambassador in Ems made a further demand on His Majesty the King that he should authorize him to telegraph to Paris that His Majesty the King undertook for all time never again to give his assent should the Hohenzollerns once more take up their candidature.

His Majesty the King thereupon refused to receive the Ambassador again and had the latter informed by the Adjutant of the day that His Majesty had no further communication to make to the Ambassador.


在霍亨索倫親王放棄王位競爭的消息通過西班牙傳達給法國政府之後,法國大使對普魯士國王提出了更為過分的要求:國王承諾「永遠不支持霍亨索倫家族選出的王位繼承人」,並由國王授權這位大使致電巴黎宣布此事。

國王因此拒絕與大使再次會面,並於當天晚些時候,由國王特使通知該大使:國王拒絕今後一切會談。

這樣一來,電文的內容就變成了「普魯士國王遭到了法國大使和法國當局的侮辱」。俾斯麥在措好電文之後,立刻通過各駐外機構和媒體,將這一電文發布至德國和歐洲全境。德國民眾看到這一消息後群情激亢,而尚未加入北德聯邦的德意志南部各國也紛紛表示支持普魯士。

另一方面,在法文的譯文里,「Adjutant」一詞被紛紛漏譯 —— 這詞在德文中特指國王特使,而在法文中僅指隨從士官。所以在法國人看到的這一電文里,是普魯士國王輕易打發了法國大使。同樣,這激起了法國民眾的憤怒,也讓拿破崙三世感到顏面掃地。

這一事件史稱「埃姆斯密電事件」。一周後的1870年7月19日,拿破崙三世對普魯士宣布開戰,史稱「普法戰爭」。一年以後,普魯士軍隊大獲全勝,進軍巴黎,拿破崙三世向威廉一世投降,本人被俘。

戰敗後被俘的拿破崙三世與俾斯麥首相的會談。這次會談以德語進行,因為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本人的德語比法語要好很多。

普法戰爭的結果我們不用多提了:法國對德國賠償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拿破崙三世下台併流亡國外,德國完成南北合併,加里波第趕走最後的法軍和教皇軍統一義大利。之後,俾斯麥又通過兩次簽訂軍事同盟——德俄奧三帝同盟 和 德意奧三國同盟,以建立包圍網的形式,對法國進行進一步外交封鎖,孤立他在國際上的地位。

三國同盟的建立時間是1882年,恰巧是中法戰爭爆發前一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以後,愛國情緒再次被點燃,民族主義的內容出現在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中。但這也無法挽回法國喪失的阿爾薩斯洛林這一重要的工業區——在當時的歐洲,各大資本主義國家都在拚命趕超對方,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土地來加緊帝國主義化進程。西班牙本國的亂政讓其逐漸退出了歐洲強國的地位;俄羅斯陷入了與奧斯曼土耳其的小規模領土爭端;英國在亞洲積極布局,逐漸拿下了荷蘭在遠東的勢力範圍;德國獲得了歐洲最有競爭力的土地和資源,僅僅是在海外拿了一些據點了事;義大利瞄準了東北非;而法國,在此時的戰略出口,也只剩下了非洲和亞洲。

與其他資本主義強國不同的是,法國在戰敗之後失去了工業化發展的最好時機,而本國的資產階級更熱衷於投資和放高利貸。這極大地影響了法國的經濟結構的穩定性。在德國、奧地利和義大利建立三國秘密同盟的同一年,1882年,法國爆發了證券市場大崩潰,起因是總聯邦銀行(le Union générale)股價的暴漲暴跌,最終導致了法國市場上的大批銀行倒閉,四分之一的券商關門。在當時的社會裡,流傳著德國與猶太人聯手,甚至是共濟會的陰謀,要搞垮法國經濟的陰謀論。這一事件持續了將近10年時間,是法國在歷史上出現的最惡劣的幾次經濟危機之一,也導致高更最終放棄了他在銀行里的工作,轉型成為了一名畫家。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儘管法國在第一次殖民時代里獲得了大片的美洲、印度和中南半島的地盤,但在普法戰爭結束,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的這段時間裡,他的勢力範圍只剩下了西非、馬達加斯加、約旦、蓋亞那和越南。西非的狀況就不必說了,儘管面積遼闊但幾乎都是撒哈拉大沙漠。對於法國來說,真正有發展價值的,只有亞洲的中南半島這一塊土地。可以說,如果法國在中南半島這裡喪失了控制權,那麼法國的國際戰略將徹底失敗,國內經濟也是一片泥潭,在歐洲就再也沒有力量可以與英國和德國相抗衡了。

(我知道這裡寫的太遠了,但是俾斯麥的外交手段如此精彩,法國的由盛入衰的速度如此驚人,實在是不得不提。)

=============================

我來接著寫哈,晚上去看了崑曲《牡丹亭》,還挺不錯的。

=============================

我們先把時間線拉回到1879年。普法戰爭後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第三共和國建立,但上台的仍然是王政派政治家。在俾斯麥的苦心經營下,法國的波旁家族和波拿巴家族都失去了王政復辟的可能性,於是在1879年,共和派的儒勒格雷維正式掌權,成為了第三共和國的第四任總統。自此,共和政治終於在法國確立了地位。馬賽曲被定為法國國歌,攻佔巴士底獄的7月14日被定為法國國慶日。法國人民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再一次被打了雞血。

在儒勒格雷維的領導下,當時的法國的情況是這樣的:

1882年,國內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原本作為法國資本主義支撐的金融行業的發展立刻陷入了停滯狀態。而另一方面,法國國內的實體經濟發展又相當不足:一方面本國缺乏良好的工業發展環境,資源緊缺,建好的工業區也歸了德國;另一方面,西非殖民地所能提供的僅限於當地的種植業和部分貴金屬礦產資源,在外交處處受阻的法國第三共和國的國際關係下,種植業所能貢獻的產品缺乏充分的出口銷售市場,所以法國當時最需要的,並不是搶佔像南美、印度那樣的大量的富裕勞動力地區,而是需要創造足夠的內需,建立新的貿易夥伴關係,以拉動本國的實體經濟增長。

因此,第三共和國選擇了最為合理化的手段:擴大其在東南亞以及東亞的實際勢力範圍,建立殖民地自主的經濟環境,掌控中南半島的金融體系。之後通過通商的方式,將產品傾銷給中國南方地區——這一地區自古富庶,有人有錢,而且奉行重商主義。可以說,法國在東亞的勢力擴張,其目的並不在於軍事佔據,而是希望以經濟貿易的方式,來養肥自己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並最終使法國國內的經濟狀況得以扭轉。殖民地和貿易,成為了19世紀末期法國國運的兩條命脈。

========待續=========


如何評價一場戰爭的勝利和失敗?戰略目的的達成與否。
法國從清朝手裡拿到了越南作為保護國,不過沒拿到更多的利益(賠款割地),勝利了不過比較起中國近代遭遇的其他戰爭對手的話,不算全勝。
中國(清國)丟掉了越南,失去了福州水師,基本上是失敗,不過比起其他遭遇的戰爭而言沒那麼慘而已。
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認為這能算打平,還美其名曰「不敗而敗」「不剩而勝」,窩大清南洋的海軍全部報銷,陸軍被雄雞的加長版刺刀趕得一路敗仗幾乎丟掉了整個越南,最後勝了一兩次局部戰役,也好意思說自己「不敗」,果然是傳統知識分子的風格。
另外,鎮南關戰役主要是黑旗軍,說實話,黑旗軍這種反清起家的武裝到底算不算清軍還是只算同盟,那真是不太好說的一件事。


清國,勝了卻敗了。法國內閣倒台。輸了也贏了,最後還是輸了。 張之洞統帥 越南戰場馮子材劉永福,台灣戰場劉銘傳。


好搞笑的邏輯,且不說中方軍隊打出法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因敗於非歐洲國家軍隊而倒台的內閣。

就說戰爭的後部分,法軍是全面失敗。是在東線、西線兩個戰場均被中國軍隊擊敗,而且是決定性失敗!中國軍隊從鎮南關勝利,到連續攻克文淵、諒山、谷松、北黎、觀音橋,西線攻陷臨洮、廣威等大批州縣,短短几天乘勝追殺一百多公里,已成勢不可擋、勢如破竹的狀態! 證明中法戰爭不是一場局部戰爭的勝利,而是整個戰爭全局發生轉折,雙方戰爭主動權易手了。

法軍從前邊的驕狂,到被打敗,而且不是一般的敗,是法軍敗到軍隊已失去信心,失去還手之力。不然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麼清軍凱旋歸國後長達七個多月,且法軍增兵到三萬五千了,才勉強回到諒山?(法軍面對北越親華的越民武裝,尤其是接替清軍佔據了諒山的越民武裝,竟「令法國政府十分為難」。僅僅是對付這些越民,就讓法軍的推進舉步維艱,直到清軍撤走長達7個月之後,法軍才重新回到諒山。而越民仍控制大部分地區,一直抵抗了十年之久)。

怎麼解釋法國總理茹費里竟病急亂投醫,不顧民族尊嚴的急忙乞求德國出來調停?如果法軍有能力翻盤的話,法國政府何以出現如此慌張有損國格的舉動? 怎麼解釋充當中法戰爭調停人的赫德也認為,鎮南關大捷後,如果戰爭繼續,中國會取得全面勝利?(原話是「中國如果真能打到底的話,她(按指慈禧太后)會贏的!」 見陳霞飛主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干函電彙編》,第 4 卷,第 25 頁))。

拉法蘭著重推薦的《法蘭西人在中國300年》一書,悲哀的承認,法軍在諒山的失敗嚴重傷害了法國對中國的威信!

至於有人竟說中法戰爭中方傷亡大,所以不能算勝,我更無語了,按這邏輯日俄戰爭是日本輸了啊!日軍死亡10萬人遠超俄軍死的4萬,日本因戰爭導致國內嚴重貧困爆發大饑荒又餓死近50萬人。這麼說來日俄戰爭,日本不僅不是勝,而是敗,並且是大敗,慘敗啊!

還有二戰,同盟國一方也輸了啊!因為同盟國一方不管軍人還是平民都死的遠超軸心國

還有一戰,明顯是協約國輸了,協約國死的兵遠超德國陣營的同盟國,所以一戰是協約國輸了。這邏輯成立嗎?

法軍諒山大敗,對法國國內造成的衝擊,可絕不是一場小戰役失敗能帶來的。

不倒政府垮台,還導致了巴黎股市自普法戰爭以來僅有的一次最大暴跌跌幅:

  Tonkin Affair

  There was enormous feeling throughout France. This retreat of 2,500 men, who had returned to their starting positions without even being pursued by the enemy, took on from a distance the proportions of an irretrievable disaster. On the stock exchange on 30 March the 3% fell by three and a half francs; it had only fallen by two and a half francs on the day that war was declared in 1870. All the newspapers were full of accusations against the Cabinet, of false accounts of the "bitter combats" that the 2nd Brigade, enveloped by the Chinese, must have fought to disengage, of fears for the entire expeditionary corps, whose situation was depicted as tragic. In the House, the deputies who were systematically opposed to our establishment in Tonkin were jubilant, and the proponents of a colonial policy did not dare defend their views of the previous day

這裡還要駁斥流行的一個觀點,即茹費里內閣倒台後,法國新內閣拔5000萬法郎充當軍費。------某些人都以此強調「可見法國仍戰意高昂」,以此反證諒山戰敗給法國帶來的衝擊不大。

 其實,這恰恰是法國新內閣對繼續戰爭沒有信心,只做點像征性姿態的表現:

  5000萬法郎能維持多久?

  不算戰事的擴大,僅以原有用兵規模,法國即已消耗幾億法郎之多。   

據蘇聯1957版《法國史綱》------蘇聯高等學校法國史教學參考書 第9章《第三共和國:19世紀最後25年的法國》   書中載「法軍在諒山一役的失敗引起了法國的嚴重危機,遠征軍耗費了幾億法郎,戰爭曠日持久。」

  據中國近代史叢書《中法戰爭》一書載,為了對華戰爭,法國每天要開支一百多萬法郎!!

  而1883年,法國陸軍軍費不過是5億8400萬法朗,海軍為2億500萬法朗。考慮到法軍主要布署在本土,再除去非洲等殖民地,能用于越南這個泥潭的能有多少呢?

  如今,面對嚴重惡化、擴大的中法戰局,就算5000萬法郎全用來對付清軍,也就維持一個月多點。難道這就是法國政府戰意高昂的體現?

  何況這點錢只對付清軍是不可能的

  據越南人陳輝燎《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鎮南關之戰後,越南各地反法起義蜂起,如果盡行羅列則篇幅太大,僅列舉中圻、北圻地區,就有張廷繪、阮向如、黎寧、蔭武。次年又有枚春賞、裴佃、陳文嶼、阮范遵、黎直、黎光現、范溫廣、丁功壯、阮春溫、黎允迓、阮擅述、荻林。。。。。

  如此遍及全國風起雲湧,規模巨大的反法起義風潮,法國又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去對付呢?

  在馮子材退兵後,法國平定這些起義之艱,可以參考「越南勤王運動」。而當時的法國,既因埃及問題而與英國大搞海軍競賽,又先後因侵佔突尼西亞、與東蘇丹、達荷美作戰、在馬達加斯加與英國爭奪殖民地等,消耗巨大(據人民出版社1975版《近代中國史稿》第415頁記載「這幾年,法國在戰爭中耗費了大量的人民脂膏,僅兵費即達12億法郎,死亡兵士達三萬人之多」),又能剩多少精力放在越南?

可見,如果中國有堅決打下去的決心,法國新政府是很難下決心擴大戰爭、持久進行大規模中法戰爭的。

果然,西方自己的資料也在佐證這一點! 鎮南關---諒山大勝的輝煌,大大挫傷了當時法國舉國上下的殖民戰爭狂熱

  結法國一方造成的傷痛之大   即使清兵得勝凱旋後,法國還差點想從越北撤兵!!

  Domestically, the unsatisfactory conclusion to the Sino-French War dampened enthusiasm for colonial conquest. The war had already claimed Ferry"s scalp, and his successor Henri Brisson also resigned in the wake of the acrimonious "Tonkin Debate" of December 1885, in which Clemenceau and other opponents of colonial expansion nearly succeeded in securing a French withdrawal from Tonkin. In the end, the Chamber voted the 1886 credits to support the Tonkin expeditionary corps by 274 votes to 270. If only three votes had gone the other way, the French would have left Tonkin. As Thomazi would later write, "France gained Indochina very much against its own wishes." The reverberations of the Tonkin Affair tarnished the reputation of the proponents of French colonial expansion generally, and delayed the realisation of other French colonial projects, including the conquest of Madagascar. It was not until the early 1890s that domestic political support for colonial expansion revived in France.

  翻譯:在法國國內,中法戰爭的挫敗感大大降低了法國人的殖民熱情。茹費理內閣因之倒台,繼任的亨利·布里松也於1885年12月在隨之而來的「東京爭論」追責會上被迫辭職。而以克列孟梭為首的反對殖民主義者則幾乎要將法軍撤離東京。最後,議會於1886年就是否支持東京遠征軍的信任案進行投票,結果以274:270的票數勉強通過。如果3張票投向另一方,法軍就有可能全面撤出東京。正如多馬在之後寫道,法國花費了遠超出預期的成本才獲得了印度支那。而東京事件也直接影響到了法國國內殖民主義者的聲譽,並使得法國近期的一系列殖民計劃都化為烏有,其中即包括馬達加斯加政府計劃。直到19世紀90年代初,法國政府才開始重新支持殖民擴張政策。

---------由上可見,清軍歸國後,法國尚如此表現,如果馮子材勝利之師繼續保持攻勢,法國在越南的統治,至少在北越的統治,會不會完蛋,簡直是一目了然了。

最後再駁一點,有人總說清朝海軍失敗了,所以中法戰爭不算中國贏。這仍是不成立的。

法國有海軍優勢,占著基隆、澎湖又如何?中法戰爭的主戰場始終在越南北部!!事實證明,正是因為鎮南關的扭轉性大捷,法國海上所謂優勢已迎刃而解:

  這是西方自己寫的歷史資料:

  Future French operations were cancelled on the news of Lieutenant-Colonel Herbinger"s retreat from Lang Son on 28 March, and Courbet was on the point of evacuating Keelung to reinforce the Tonkin expeditionary corps, leaving only a minimum garrison at Makung in the Pescadores, when hostilities were ended in April by the conclusion of preliminaries of peace.

  翻譯:

  3月28日,當愛爾明加敗走諒山的消息傳到孤拔艦隊時,孤拔取消了遠期的一系列計劃,並決定放棄基隆,只留一小部分軍隊駐守澎湖的馬公,然後退兵南下,增援東京。然而,伴隨著4月的到來,雙方達成合議,戰爭也就此告終。

  ------也就是說,面對勢如破竹的清軍反攻,法軍已決定放棄基隆,只留一點兵力守澎湖的馬公,其餘都去增援河內!!

  足以證明:中法戰爭的主戰場在越南。中方收回基、澎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主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


現在歷史一般認為近代史的開端是第一次鴉片戰爭,而不是中法戰爭。我做點好事在這裡說下,愛信信,


當地中國絕不僅僅只是陸上小範圍勝利,而是在中法戰爭主戰場-----越北的東、西兩線全面獲勝!東線是鎮南關---諒山大勝,西線臨洮勝利。關於臨洮之戰,法文版的維基百科有介紹,承認是乾乾脆脆的敗給清軍。 而台灣的法軍久陷於基隆,遲遲打不開局面,在聽聞北越局勢被逆轉後,不得不打算將全部兵力棄台,除一小部分守澎湖外,其餘都緊急救援河內。


我想來說兩句。我對現在還認為清政府不敗而敗的觀點表示不敢苟同。確實,陸上戰爭取得了一些小範圍的勝利,或者說是阻擋了法軍的攻勢,例如劉永福馮子材和劉銘傳,但近代戰爭陸戰只是拉鋸只是用來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籌碼而已,海戰才是在幾小時內賭上幾十年國運和整個戰爭成敗的關鍵。可以這麼說,從馬尾海戰福建水師短時間內被法軍艦隊轟到全軍覆沒開始這場戰爭就沒了懸念。就像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候一樣,廣東防守嚴密英軍艦隊就北上,隨便找個登陸點登陸就可以,上萬公里的海疆線總不能處處派兵把守吧,何況清末能戰之兵區區幾十萬還都是各地團練,別說沒有統一有效的指揮中樞了,軍餉糧食也支持不了處處布防。這就是所謂的海權論,掌握了深藍色領土的國家才擁有真正的實力。福建水師的船隻本來就是北洋南洋挑剩下的,大多都還是船政局自造,和法軍艦艇完全不是一個檔次,黑張佩綸和他岳父李鴻章的觀點我也不敢認同。李鴻章很清楚中國的水師就是個紙糊的架子,放在那還能勉強看看,真正打起來一會就沒了,而海軍這種東西不是像陸軍那樣三五年再拉起一支訓練好裝備齊全的不對那麼簡單,需要幾十年的人才技術儲備,而且海戰一旦完全失利,陸戰其實打不打都是一個結果,敵人完全可以任意封鎖港口,選擇任意地點登陸發動進攻,所屬的島嶼也成了沒媽的孩子。後來在一些局部的陸戰勝利之後趁勢談和才真的是上上策。
還要再感嘆下甲午戰爭,北洋水師是厲害,是所謂的亞洲第一世界第六艦隊,擁有亞洲僅有的兩艘七千噸級定遠級戰列艦(現在應該歸類到鐵甲艦),但那都是剛成艦隊時候的事情了,和日本聯合艦隊比起來無論裝備的新舊程度,艦艇航速,速射炮數量,火藥威力(日本知道150mm以內口徑炮彈打不沉定遠鎮遠,就打算用下瀨火藥殺傷戰鬥人員然後俘獲)都比北洋水師高出了幾個檔次,這場戰爭本不該這樣打起來,所謂的保船制敵正是在對方沒底沒摸清你實力甚至還停留在北洋無敵於亞洲的理解上最好的辦法,就像現在核武器一樣,威懾作用大於實際作用。可惜幾個小時打沒了一代洋務重臣一輩子的心血,打輸了最有希望民族崛起的一次戰爭,也打沒了不少於一百年的國運。直到現在我們仍然是以潛艇和岸防為主的近海海軍,深藍海軍在航母形成戰力前都仍是一個夢想,這也是東南亞猴子們都能在我們頭上拉屎的原因。看看二戰時期的德國,陸軍無敵於天下,不還是因為海軍和英國人相比力量懸殊才難以染指英倫三島,僅有的幾艘類似於提爾皮茨的寶貝戰艦還一直躲著最後悲壯的被擊沉。一百多年來多少代海軍人的奉獻我們才將將走上了海軍大國們幾十年前就已經走上的路,而這條路也是艱辛的,我們曾經很多次嘗試走了很遠的距離,可幾個小時的一場海戰就把我們打回到了起跑線。觀世界海戰史,無不是一場戰鬥決定兩方勝負和之後幾十年的國力走向,特拉法爾加如此,黃海如此,對馬如此,中途島如此,馬尾也如此。我不是個小粉紅更對tg沒什麼好感,可我同樣有一個深藍色的夢。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單說戰果,清政府是勝了;國際地位倒也沒有提升。中國的藩屬關係因為不常是基於武力建立的,收的是象徵性的貢品,對應的也沒有常備的軍事力量予以保護


推薦閱讀:

有哪些歷史人物在小說和真實中差距比較大的?
二進位起源於中國,外國人承認這個嗎?
二戰法國迅速投降,希特勒為什麼不採取蒙古人的做法,"用外國人打外國人"?
法國在一戰後的國際地位為什麼逐漸降低了?
二戰 日軍打的過法軍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法國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