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諾防線有多牛逼?

馬奇諾防線有多厲害,有可能對抗德軍的正面衝擊嗎?
補充:法國修築馬奇諾防線僅僅是因為一戰思維使然嗎?同樣打過一戰的俄國,戰爭結束後拚命工業化,為下一次世界大戰做準備。現代化程度更高的法國,難道沒這種眼光和覺悟?看到有種說法是,經歷過一戰和流感肆虐人口銳減,但一戰結束後,法國生育率陷入低潮,導致法國勞動力短缺,沒有國力跟德國正面對抗,才求其次,選擇防守型策略,構築防線。


我就知道有很多看歷史書一目十行囫圇吞棗的人會產生這樣的錯覺:

馬奇諾的炮台不是威海衛的炮台,任何方向上馬奇諾都有足夠的防禦力。
馬奇諾防線不是因為只有單向防禦能力導致失敗的,它只是不夠長。
德軍只是繞過了馬奇諾防線,沒去碰它,然後馬奇諾防線和法國政府一道舉白旗了。從沒有「德國繞道背後攻克了馬奇諾防線」一說
(1)馬奇諾防線的一些歷史:
1925年,法國制定了在邊境構築獨立築壘地域配系的計劃。隨後修築了洛林、阿爾薩斯、貝爾福三個築壘地域。1929年任陸軍部長的馬奇諾,下令修建一條連續的由大量工事、部隊集結設施構成的防線,即馬奇諾防線。
很明顯,馬奇諾防線修築時,正是世界經濟大危機,由於資金不足,這條防線,只包括了法國東北部390公里長的一段,而不是馬奇諾本人原先計劃的全部。之後馬奇諾的繼任者法拉第計劃擴展防線,延長至從馬奇諾防線北端,沿整個法國、比利時邊境直至北海邊(人稱「達拉第防線」),但這個工程到1940年5月的時候遠未完工。
(2)馬奇諾防線是什麼樣?
「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
5800個工事。有的人以為一個工事就是一個碉堡或者一個戰壕。

其實,這才叫做「一個工事」:

一個炮塔,你看到的是這樣:

你看不到的還有這樣:

另外我要補充一點,照片中的75毫米雙聯裝炮塔是馬奇諾防線上最小的火炮,它的作用是輔助作戰,布置在開闊地方向,對衝擊到較近距離的德軍步兵突擊隊、戰鬥工兵進行攔阻射擊,保護主堡壘和主炮塔的安全。
(3)馬奇諾防線還包括大量機動部隊
再堅固的堡壘,如果消極防禦,最終也會被攻克。按馬奇諾本人的構想,馬奇諾防線內要駐紮十幾個師的機動部隊,用於實施戰術反擊。但因為馬奇諾工事的建設消耗了過半法國國防預算,被法國公知輿論罵到狗頭噴血,到1940年,馬奇諾防線內的機動部隊不到10個師,其實馬奇諾防線本身到1940年也沒有100%完工。
(那時候的法國公知也很有意思,30年代先罵「國家那麼窮,你修什麼碉堡」,馬奇諾防線被迫縮減一些計劃規模後又罵「你都有幾千個堡壘了,還要燒錢養十幾萬機動部隊干屁」,1940年初輿論文風一轉,罵「國防部這十幾年都夢遊去了?只修了半條工事,達拉第防線呢?」法國投降後是罵「哈哈哈哈,馬其諾防線,無用功的代名詞」
因為馬奇諾防線內有相當規模的野戰機動部隊,所以,德國在法國戰役的時候,特地組建了一個17個師組成的C集團軍群,在馬奇諾正面佯攻,主要就是牽制防線內的機動部隊,不讓他們增援到其他戰區去。
(4)題外話
我知道有很多東方的事物會被冠以「東方XXX(XXX為西方一個著名的同類事物)」之名,比如東方隆美爾,東方拿破崙,東方劍橋等等。馬奇諾也中槍過,比如國軍構築的南京-上海國防線有的人叫「東方馬奇諾」,中條山防線也被叫做「東方馬其諾」,松山的日軍工事也被類比成馬奇諾防線。現在,請各位看看上面我貼的圖,再對這些「東方什麼什麼」報以誠摯的嘲笑。
一個世界前5的工業國,連續10年每年花費一半的國防預算修築成的工事,沒兩把刷子是不可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社會還是不要夜郎自大了……


馬奇諾防線很厲害。但沒那個好命。德軍正面打會損失很大。搞不好正面剛,會一直打不下來陷入僵局。

因為馬奇諾防線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為英法聯軍提供預警和準備時間(至少三周)。
馬奇諾防線本身被攻克與否作用不大,但只要英法聯軍準備妥當之後發動反攻,正面剛的德軍部隊必然寸步難行。


馬奇諾防線規劃與設計目標:

  • 避免敵軍的突然襲擊,並發出警報
  • 為法國軍隊的動員爭取時間(兩三個星期)
  • 節省人力
  • 保護阿爾薩斯和洛林(1918年回歸法國)和其工業基地
  • 應對突然襲擊時,作為反攻的基地
  • 同樣防禦由瑞士和比利時方向進攻的敵人
  • 延緩敵人的進攻,等待主力部隊的增援
  • 顯示非進攻而和平的軍事態勢,並在德國入侵比利時的情況下,迫使英國幫助法國
  • 阻擋德國先期進攻後,推動比利時參戰(比利時在馬奇諾防線德國一邊)

——來自百度百科。

從法國戰役的戰果來看,除了其中的一兩點之外,防線的作用一個也沒頂上。

雖然它是一戰思想的產物,但在1940年5月之前,馬奇諾防線對德國來說是不可正面剛的。

5月10日法國戰役開始時,德軍的裝甲主力依然是一號和二號坦克(德軍僅投入523輛一號坦克、955輛二號坦克、349輛三號坦克、278輛四號坦克、106輛LT-35坦克及228輛LT-38坦克)
而身為專門對付敵軍裝甲力量、兼顧支援步兵的三號、四號坦克,在當時居然不能有效擊穿對面法軍的B1坦克和只有一挺機槍的英軍瑪蒂爾達1型步兵坦克。


這不能怪克虜伯的炮不好,只能說波蘭戰役後德軍還沒來得及享受到繳獲的軍工資源的好處。

而馬奇諾防線的永備工事密度,每公里戰線上就達到了13-15座(因地形差異、火力射界設計上有疏密之分)。堡壘與堡壘間的防禦陣地還做到了坦克陷阱、反坦克壕溝、機槍暗堡、鐵絲網、地雷區構成的層疊工事體系。每一處陣地之間都有地下隧道連接。

以一戰的思維,來攻擊如圖這樣的堡壘群,除了要花費超長的時間之外,損耗在這個堡壘群上的軍隊人數恐怕也是不能接受的。

而在堡壘體系的地下,就是這樣的東西。

想像在你率軍攻擊堡壘和防線薄弱點的同時,你的坦克因為身形太小,無法有效越過壕溝,中型坦克沒法在堡壘身上敲出個洞。同時對面的榴彈炮加農炮不停地對你射擊,不知道哪兒射來的機槍收割著你的衝鋒隊。
同時藏在防線背面的高射炮時不時對你的斯圖卡捅捅菊花。你在這邊焦頭爛額中,而法軍在地面以下你看不到的地方,就可以完成兵力調度、彈藥補給、向巴黎告警、傷病員醫療、必要設備生產等環節。

你打不下來撤軍了,法軍縮進地下就泡酒吧電影院。
你重整部隊再發命令吧,人家喝完酒抽根煙坐電梯上來又重演一次。

這還打個蛋?


面對馬奇諾防線工事頂部300毫米的混凝土結構,德國憋了兩發大建。造出了下面兩個玩意兒。

600毫米口徑Karl卡爾重型臼炮,彈藥車是四號坦克底盤改裝的專門彈藥車。攻頂可謂人擋殺人,佛擋殺佛。1941年8月為止此炮一共生產了六門,每門都有自己的別名。

元首的大屌——800毫米「多拉」古斯塔夫列車炮。此炮在蘇德戰爭中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和鎮壓華沙起義中發揮了作用。要想給它上彈,還要一輛輕型坦克把炮彈推進膛才行。

但是後來這兩個大建都沒用在馬奇諾,因為德國人一琢磨,發現馬奇諾防線有個大缺點。

它不夠長,而且它還不能像炮台一樣隨便動。

你說要是有個地圖編輯器一樣的玩意兒,你德國從哪兒打過來,我就把防線移到那邊去,那德國人就真的只能打個蛋或者在東線尋找突破口了。但這個不行,馬奇諾防線的主體分布在法國東北部地區。且沒有貫穿整個法國邊境。

由於比利時對法國修築防線的長期抗議。法比邊境沒有成體系的工事建築。屬於薄弱地帶。
幹啥大事兒就怕有個豬隊友你說是吧。


於是「黃色計劃」和「紅色計劃」立即拍馬上桌。
布勞希奇和哈爾德笑稱:我就從荷蘭比利時剛,從北邊兒打過去,我就不跟你法國人鬧。

曼施坦因覺得不妥:你們從右翼繞遠路,這風險太大了。這不還是跟敵人的防線正面剛么?再說英法聯軍一旦得到消息調集軍隊對我們進行堵截那怎麼辦?

布勞希奇:那你的想法是什麼,說說看。

曼施坦因:我要是你,我就從盧森堡直插阿登高原,從敵人最想不到的地方直接突入過去。既然是賭骰子,就不能慫對面出老千。

哈爾德:我沒傻到把軍隊兩翼暴露給敵人包餃子的境界。曼施坦因同志,你這是在拿第三帝國軍隊的前途冒險,你被撤職了。

元首:我倒是覺得小馮的想法不錯。挺合我胃口的,我們就這麼干吧。

於是法國戰局變成了這樣。魏剛防線也只是頂了個鳥用。

英法聯軍主力與費多爾·馮·博克的B集團軍在北方對線;
馬奇諾防線在威廉·李特爾·馮·李布的C集團軍佯攻下摸不著頭腦,南方的法軍對是否回援馬奇諾猶豫不決。
倫德施泰特的A集團軍則從中路突破阿登,繞開馬奇諾和北邊的英法部隊。偷塔成功。

現在是逆風局,是否GG?

但是從德軍的戰略選擇來看,他們對馬奇諾防線是非常重視的,甚至採取了措施,主力避開了防線堅固的東北方向。且到最後馬奇諾都沒有被整體攻克,僅僅只是失去了自己的作用,且從那以後就再也沒發揮過作用。


這就是馬奇諾防線牛逼的地方了:不一定防住你,但我釘在那裡,你就不得不繞開咱。

時隔很久,收到評論區 @從此只看不說話 同志的提醒,在搜狐新聞網頁上找到了對方「幾乎」原封不動抄襲本答案的一篇文章。感謝這位同志的提醒,同時我本人向搜狐網以及搜狐名下「史海陳說微信公眾號」申明:本答案如若轉載需嚴守規範,請徵得我本人同意,否則我本人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回我個人被侵害權益的權利。


補充一個小知識吧,二戰中歐洲四大防線:

一、最早修建——斯大林防線

斯大林是最早清醒的一個,老毛子搞革命成功之後,一直害怕德國人來搞他。一戰末期,東線德軍簡直是沙俄最可怕的噩夢,列寧都不得不割地求和。斯大林對德國也是委屈求和,在國內初步搞了工業化之後,1928年開始修斯大林防線。

斯大林防線貫穿整個白俄羅斯,全長1200公里。從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峽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它是由23個龐大的築壘地域構成,其中包括4000多個永備火力點,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的。明斯克段的防線長約140公里,共有327個永備火力點分散於1-6公里的縱深。

工事的牆壁有1﹒5米厚!工事裡面有76毫米火炮和馬克西姆機槍,還有觀察用的潛望境。1938

年安裝的發電設備至今還能運行。到處是側防暗堡,前面則是各種各樣的工程障礙物和地雷區。

防禦工事沒有兩個火力點完全一樣,而是根據具體任務和地形修建的。有些火力點是一層的,有些則是雙層的,下面有防空洞。還有一些獨特的反坦克火力點,是用坦克做成的塔堡和裝甲帽堡

二、最長的防線——大西洋堡壘計劃

法國人從大西洋壁壘(德語:Atlantikwall)又稱大西洋鐵壁或大西洋長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納粹德國用來防禦西線的軍事設施,該防線自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國和西班牙的邊界,長達2700公里,主要用來防止盟軍登陸歐洲大陸,由托特組織、弗里茲·托特和阿爾伯特·斯佩爾建造,之後由隆美爾所強化,希特勒和宣傳部長戈培爾曾大力提倡,稱之為不倒防線。

此防線的前身自1940年7月開始建造,當時德國並未想過建設規模如此巨大的防禦工事,僅在法國沿海的加萊—濱海布洛涅一帶製造4座重型海軍炮台,該建設工程由托特組織負責。在法國戰役打敗盟軍後,為防止英國突擊隊的騷擾和登陸,逐第建造。巴巴羅薩作戰開始後,為將更多兵力投入蘇德戰爭中,必須降低西線守軍兵力,而有了後來的大西洋壁壘。在1942年3月23日40號元首指令正式要求建立大西洋壁壘,周圍的防禦工事原集中在港口。1943年11月,陸軍元帥隆美爾受命負責監督大西洋壁壘的建造,隆美爾便加緊建造進度和提高防禦工事的靈活性,將其防禦力大幅提升。

一開始時有不錯表現,數次打敗自由法國的轟炸和英軍入侵等小型登陸行動,但後來由美國、英國、自由法國、加拿大和荷蘭流亡政府聯合策劃的大型登陸行動—諾曼地登陸時卻失敗,間接令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現在各地多處仍保留當年的德軍反登陸障礙物。

德國在大西洋長城中的防禦設施有數種碉堡、火炮陣地(還有許多偽裝成海邊別墅的炮台)、數百萬枚不同種類的地雷交叉分布配置(如著名的人員殺傷雷S型地雷與反坦克的T型地雷)

、延緩登陸速度的障礙物:如鐵絲網、由鋼條焊接而成的捷克刺蝟、空心三角錐的惡魔方塊、以及專對裝甲車輛的反坦克壕、「龍牙」型障礙物,灘上的木樁上有些具備地雷和能劃破登陸艇的刀片,隆美爾認為盟軍在進行登陸作戰時會以大量傘兵空降輔助,因此在海岸灘頭距離稍遠的林地與草地垂直插上木樁與鐵軌,此工事被稱為「隆美爾蘆荀」,其他還有將低洼地區引進水以形成人工沼澤,用以溺斃敵軍。除了基本的反登陸外,大西洋壁壘也要為鄧尼茲的潛艇港口提供防禦力量。

德國在此防線上的施工程度不一,兵力也不同。德國在西線共有58個師,總兵力95萬人,大部分素質低下且缺員,重型武器有1500輛坦克和5000多門火炮。德軍將重點防禦地點劃為36份,挪威3個、丹麥4個、德國10個、荷蘭4個、法國12個、海峽群島3個。

法國雖然是德國的重點防禦地段,各地的建造程度卻不一,諾曼底地區在盟軍登陸時僅完成約

30%,在盟軍的火力壓制下,被破壞處甚多。截至盟軍登陸,德軍在法國北部沿海約布下600

萬枚地雷。防禦地段有敦克爾克、加來、瑟堡、布洛涅、下諾曼底等地,雷達站和V型導彈的發射場十分多,20門口徑280mm以上的巨型火炮,光是布雷斯特就駐有35000人。海峽群島則共駐有25000多人,設有28個大型跑台。

在荷蘭的部隊約有4個師,另外還建有3個大型防禦工事、60個炮台;而離重要港口安特衛普不遠的瓦爾賀倫島設有18個大型炮台,駐有超過10000人。位於比利時的反坦克障礙物比利時的海岸線附近設有37座炮台和15個要塞區,其中有V型導彈的發射場。到了1943年12月21日,隆美爾視察工事僅完成50%。挪威截至1944年4月,駐挪威軸心國兵力約有16個師,擁有225個炮兵陣地和中大型火炮1000門,還另有280個加強型大型防禦工事、超過1000處小型加強型工事、15個岸基魚雷發射陣地。挪威沿岸還有11個超過280mm的巨型火炮陣地,有35門巨炮丹麥有78個炮兵陣地、約300門中大型火炮、2000多個要塞型工事,駐有3個師和9個海岸炮兵營、4個海軍高射炮營和2個後備炮兵營。 早在1941年12月,即德軍在莫斯科城下開始遭到失敗的時後,希特勒就擔心盟軍可能在西歐登陸,下令從挪威到西班牙沿岸構築一道防線,由相互支援的堅固支撐點組成,稱為「大西洋壁壘」。 1943年11月,希特勒派隆美爾元帥到西線徹底檢定和加強「大西洋壁壘」海防。隆美爾首先巡視了丹麥一段海岸,接著觀察了法國一段防線。結果令他大為震驚。大肆宣揚的「大西洋壁壘」,與其說是不可逾越的工事,不如說是戈培爾吹噓宣傳的產物。沿岸只有少數地段修築了一批相距很遠的堅固支撐點,多數地段的防禦設施不是形同虛設就是根本就沒有修築。隆美爾立即著手加強「大西洋壁壘」的防禦工事,在他的督促下,德軍加快了防禦設施建設。並在海灘高低潮水線下設置了鐵(木)樁、混凝土多角體等障礙物;在靠近海岸線的前沿陣地上布設了地雷帶;在海岸縱深的開闊地帶豎立了防滑翔機木樁。但是由於時間短促,隆美爾的防禦設施建設計劃遠沒完成,除了加來地區的工作進展較快外,諾曼底卻並沒有太明顯的成果,海底障礙物僅在高水位地帶完成,反空降設施才剛剛開始動工。

從二戰結束到現在,工程最浩大,難度堪比二戰防禦工事的的要數三峽大壩,總長也只有2309米。這些比三峽大壩早50多年的防禦工事,可略見當時的建設難度之大。


三、齊格菲防線

該項目由德國著名的建築工程組織——托德機構負責,德國人稱之為「西牆」或「齊格菲陣地」,其他國家多稱之為「齊格菲防線」。構築齊格菲防線的目的是為了掩護德國西線,並作為向西進攻的屯兵場以及支援進攻的重炮陣地。防線工程是1936年德國佔領萊茵蘭之後開始構築的,至1939 年基本建成。防線從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萊沃起,沿著與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延伸至瑞士巴塞爾,全長達630千米。防線由障礙地帶、主防禦地帶和後方陣地三部分組成,縱深35~75千米。障礙地帶主要是地雷場、刺鐵絲網、防坦克壕以及著名的「龍牙」(多列角錐形鋼筋混凝土樁砦)系統。主防禦地帶的最前緣位於障礙地帶後方數十至數百米處,配備鋼筋混凝土和鋼鐵裝甲的機槍、火炮工事以及指揮所、觀察所、人員掩蔽部、車輛洞庫、彈藥庫、物資庫等。後方陣地位於主防禦地帶後方數千米至數十千米處,主要是預備隊人員掩蔽部、預備隊車輛洞庫以及戰備物資庫,在法德交界地段還配屬有170-305mm要塞化遠程重炮群。

與馬其諾防線相比,齊格菲防線的特點是大部分工事較小,結構較簡單,但數量多達11860個,遠超馬其諾防線。該防線使用混凝土931萬噸,是馬其諾防線的2.4倍;使用鋼鐵35萬噸,是馬其諾防線的2.3倍。

該防線的缺陷中,很多工事只有混凝土而缺乏用於防禦重型炮彈的裝甲鋼板,這主要是由於德國當時鋼的緊缺造成的。同時,很多戰爭後期的大型火炮無法安裝在較小的炮座上(只能適應戰爭初期的小口徑火炮),無疑進一步削弱了該防線的防禦作用。


四、最堅固的防線——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有多牛逼?

法國用了十一年時間,每年花費國防經費的一半投入其中,想想就知道有多可怕。馬奇諾防線一完成,就被視為超現實工程,是人類當時工業設計的巔峰。整個防線是類似於西部堡壘的,可惜戰爭來的太快,德國人運氣太好,神奇地翻越歐洲屋脊,法國又無心抵抗。


馬奇諾防線土方工程量達1200萬立方米,耗混凝土約150萬立方米,耗鋼鐵量達15萬噸,整個工程耗資達50億法郎。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420毫米臼炮炮彈兩發直接命中。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防步兵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置了通電鐵絲網。

馬其諾防線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邊境、北至北海之濱的法比邊境,全長約360公里,由一組組相互獨立的築壘式防禦工事群構成。每一組工事包括一個主體工事和一些觀察哨所,相互間以電話聯繫。主體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揮部、炮塔、發電設備、修理設備、醫院、食堂、宿舍等各類設施,工事外面則密布金屬柱、鐵絲網,號稱固湯。工事內糧食和燃料的儲存一般可堅持三個月。為體現這一工事的防禦性質,工事內火炮的射程一般不超過10公里,

即保證炮彈不落在邊境之外的它國之域。如有戰事,各觀察哨所可用潛望鏡觀察敵情,隨時將情況用電話報告指揮部,

而炮塔內的炮兵則在三米厚的水泥工事內根據指揮部的命令開炮。馬其諾防線全線共部署344門火炮,建有152個炮塔和1533個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長達100公里,道路和鐵路總長450公里。

來自法國殖民地的大量勞工日夜勞作,從1929年到1935年,總共用了6年時間才將工程的主體部分基本完成。

此外,馬其諾防線技術之先進也令人嘆為觀止。工事內部,指揮部、宿舍、食堂、炮塔、彈藥房、修理廠、醫院甚至專門的牙醫診所,應有盡有。最能體現馬其諾防線技術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揮系統了。伸出地面重達好幾噸的活動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進行360度旋轉。而這些,在一架龐大的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輕易完成。戰時,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來自任何方向的敵人射擊。平時,則可以將炮塔降到與地面齊平,不注意根本不

會發現這裡潛藏著一門大炮。敵人進攻時,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觀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潛望鏡觀察敵情,並向工事內部的炮兵指揮部報告。指揮部則將敵情位置加以分析,隨後通過一套機械傳輸系統將數據傳達到炮塔指揮所,再由指揮所根據指揮部的指令調整火炮角度,向敵人實施準確打擊。這一連串的動作只需短短的幾分鐘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內部都建有窄軌小火車,可以將彈藥補給及時運送到各個作戰點。要塞內部儲存的彈藥、糧食以及發電燃油可以保證士兵堅守3個月而無需出洞一步。為避免長時間在陰暗潮濕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體格下降,建設者們還在要塞內部裝上暖氣系統,以保證洞穴的乾燥和恆溫。每一個要塞里都建有一個大廳,平時用來放電影、演話劇。一旦遇上戰事長時間無法出去,士兵們則可以到這裡接受由高功率燈泡強光模擬的「陽光」照射。


這些防禦工事所需要的全部建材如果鋪在地面上,整個德國領土都放不下。


謝邀。

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讓一個法國人來吹一下馬奇諾防線,然後再把這個法國人好好批判一下。

那我開始吹了:知道法國為什麼是五常嗎?就因為馬奇諾防線,展現的工業實力,你說它牛逼不牛逼?


我只是想說一下題主的「補充」。
是什麼讓題主產生了蘇聯人不搞靜態防禦的錯覺?
蘇聯人在20年代建國沒幾年開始就著手在西部邊境修建被西方名為「斯大林防線」的築壘地域,在列寧格勒地區修建了卡列利阿築壘地域,這些防禦工事只不過比馬奇諾防線簡陋很多,原因恰恰是蘇聯的工業實力當時不足,而且對築壘地域修築的經驗不夠。

德軍在第聶伯河沿岸初次接觸的「斯大林防線」一角,1941年7月

「斯大林防線」一角。更多圖片和資料可以參見http://stalin-line.by/。
而在1939-40年蘇聯邊境線全面西移動之後,蘇聯立刻著手在新邊境線上修建「莫洛托夫防線」,這一防線北抵波羅的海,南達匈牙利王國和斯洛伐克獨立國邊境線,長達超過1000公里,覆蓋整個蘇德邊境線,也就是1941年6月22日德國的全部進攻寬度!

只是因為德軍的入侵遠早於蘇聯方面的預料,所以戰爭爆發時這一防線還遠沒有完成,所以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舉例來講,考納斯的第三築壘地域寬度為105公里,戰爭爆發時完成了31個碉堡,卻還有599個正在施工。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蘇聯人為了修築莫洛托夫防線,拆除了斯大林防線上的很多設備和武器,導致德軍在抵達斯大林防線的時候防線上缺少很多裝備。然而德軍仍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才突破了斯大林防線。


整理答案以及相關資料中,視回復情況更新。

馬奇諾本身已經被說的足夠多了,這裡來談談題主的補充問題。下面分幾個角度去闡述一下馬奇諾防線和它所代表的防禦學說思想的來龍去脈。
1.法國二戰人口危機和移民

19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是世界人口突飛猛進的一個時期,然而在俄德英美人口爆炸式增長的同時,法國人口的增長率卻處於近乎停滯的狀態,關於這個現象的原因有諸多爭論仍未得到最後結果,劍橋世界近代史則直言不諱「這種超前一百年發生的現象根本沒有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

法國的人口出生率從1880年就開始下降,不過下降的趨勢比起後來其他國家的情況要緩慢一些,這意味著法國在1914-1918年的戰爭中徵募的士兵來自比德國和英國士兵小一些的家庭。

不僅如此,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法國平民收到的傷害要遠遠大於她的鄰國,做一個表來看一戰對法國的影響。

從1936年開始到1940年,武裝部隊每年吸收入伍(也就是吸收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人)的年輕人從平均每年24萬人劇降至每年才不過12萬人,致使法國不得不在1935年把服兵役的期限從一年延長到兩年,其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加強法國的軍隊,而是為了要保持其兵力。 在1939年以前,法國從未認真考慮實行鼓勵生育的政策,對無論是嬰兒或壯年人的高死亡率問題抨擊得也不夠。
在移民入境方面,也沒有一貫的政策,法國1939年的人口略多於1911年法國和阿爾薩斯-洛林人口的總和,這是由於有大量的移民流入法國。

1938年的下降主要是因為有很多外國人取得了法國國籍。可以看到,大量外國人的流入也不過是彌補了1914至1918年期間的損失。
然而大量的外國人流入又引發了一個問題。在1934年蕭條時期,為了所謂關心更多的法國人就業,確實曾經作出努力,要把那些在法國定居多年並已經在法國成家的礦工趕回本國去,從人道主義引起了諸多的抗議。另一方面,由於缺少旨在同化移民或防止移民形成嚴密的群眾組織(例如靠近邊界的義大利人)的政策,這又容易激起排外情緒。此種情緒不無其合理因素,因為只要法國對這種傾向提不出對策,法國南部的大片土地確有淪為其鄰國的殖民地的危險。
(然而幾十年過去了,法國南部沒有變成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卻變成了另外一批人的殖民地。)
義大利的領事對義大利的移民便行使了相當於法國當局所行使的控制權,義大利出生的婦女被勸使回到她們的本國去分娩,以免法國認為這些孩子是法國人,然而這些孩子的上學費用卻要在法國的稅收項下撥付。一旦發生戰爭,法國的農民要上前線而意人利或西班牙的農業工人卻會留在農場上,此種想法又為法國和平主義思潮提供了另一個主題。
2.防禦論與軍隊改革
I.人口的影響以及政治對軍事改革的阻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初的幾個月中.法國的傷亡最重,所受的打擊最大,當時在運用攻勢理論方面所犯的錯誤也最明顯。貝當不僅是一位和攻勢理論關係最少的法國將軍,而且以堅定的人道主義制止了1917年的兵變,並且平息了士兵的怨恨。
在一戰前夕法國每一個男子服兵役的期限有著延長至三年的趨勢,防禦論所得到的另一支持就來自法國人想扭轉這一趨勢的可以理解的願望。這種支持是很自然的,尤其是因為在服兵役期限正要減成一年的1929年,那時國家處在最繁榮時期,而全國人力的使用卻已接近極限。因此,既要在戰鬥中保全人的生命,又要縮短每個公民服兵役的期限,這兩種聯在一起的願望得到了一位年逾古稀而又具有保守和防禦本能的老軍人的支持,這便使本屬有關進攻性戰略而設想的馬奇諾防線變成了既非贏得戰爭的手段也沒有此種計劃的借口。大家都相信在這條防線後面的法國是安全的,所以,為什麼要對德國進行干預呢?為什麼要到歐洲另一端去尋求盟國呢?為什麼要在軍隊中整整服役一年呢?在1932年讓·普雷沃已經告誠他的《戰後法國史》的讀者:

「信任甲胄」可能再次給法國帶來在克雷西和阿讓庫爾曾帶來過的災難。

減少徵募現役軍人的數目使職業軍人的重要性更為突出。這種情況本來預期可以促進以夏爾·戴高樂上校為其傑出代表的那種軍事理論的,他的理論贊成建立一支高度機械化和裝甲的打擊力量。(你們沒看錯,戴高樂和古德里安都算師承富勒,提出過機械化戰爭的想法)但是有些因素阻撓了這種想法。在左翼政黨中,佔領陣地的依然是饒勒斯的瑞士式民兵思想(人民戰爭系列)。戴高樂的理論似乎為建立一個政治上強有力的軍事階層提供了新的機會。在工人階級中,仍有極其強烈的反軍國主義存在著。現役軍人沒有投票權。
II.經濟危機對軍事改革的阻擾
希特勒在德國執政的頭幾年中,歷屆法國政府一直設法用通貨緊縮和精簡節約的辦法來解決經濟危機。需要改革軍備的軍事理論是不容易被正在設法削減開支以平衡預算的政府所接受的。因此在法國政府於1934年4月17日聲明停止裁軍談判,並宣稱法國今後將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確保其安全後,卻將其軍備撥款從六億法郎削減到四億法郎。在繼貝當之後擔任陸軍部長的莫蘭將軍任內,1935年撥款增至八億法郎,最後又為1935年和1936年補充撥款十八億八千五百萬法郎。
然而直等到勃魯姆政府上台後提出了以花費挽救經濟蕭條的主張,1936年9月7日才撥出一百四十億法郎,此後又增加到三百一十億法郎。但除了起步必然緩慢外,這些貸款的使用在初期又受到勞工衝突和嚴格執行四十小時工作周的牽制(四十小時工作周就需要鐵道增加職工七萬人)。當保羅·雷諾於1938年11月接管財政經濟事務以後,才給重整軍備以推動力。但即便有了那些撥款,軍隊的財政還是處於如此拮据的困境,以致必須節約其他基本開支,所以在1938年9月慕尼黑危機時應徵入伍的士兵發現連軍靴都沒有,許多人只得穿著普通便鞋去參加他們的部隊,此種經歷對下一年的士氣起了很不幸的影響。
III.參謀部
最後,有待解決的軍事理論的改革需要有使用三軍的整體協調思想,換言之,就是要有一個國防總參謀部。雖然早自1932年起就創設了國防部長這樣一個頭街,從1938年年初起甘末林已取得了國防總參謀長的頭銜,但國防組織從未實際存在過。這對空軍特別不幸,它在整個二十年代一直在衰退,雖然最後在1929年取得了與其他兩個軍種平等的地位,並成立了獨立的空軍部,但除了英勇的傳統外,它從來不曾有過自己的理論或傳統。在1939年3月以前的五年中,在各個部長任內,先後有過三個完全不同的計劃。另一方面,海軍卻也許是法國所曾有過的最強大的海軍,不過使用這樣一支海軍,它的基地必須要有充分的保衛,或法國的抵抗中心必須轉移到海外去,但情況又並非如此。
1939年3月維也納之後,法國輿論充其量只是作了防禦戰的打算。它由於害怕遭受使法國失去戰鬥力的傷亡而苦惱著。它由於一些人越來越懷疑法國軍隊的能力,另一些人又從貝當和魏剛所宣揚的法國軍隊無與倫比的說法中得到安慰,因而陷入分裂。它對馬奇諾防線寄予幻想,以為這條防線從瑞士一直延伸到海邊,可是實際上已完工的部分只是到比利時國境和法國邊界接壤處為止。正當不可避免的戰爭陰霾籠罩天空時,貝當卻在一篇長長的序文中向公眾推薦肖維諾將軍的《入侵還有可能嗎?》一書,該書聲稱馬奇諾防線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選擇。
軍隊的理論是以1936年8月12日刊行的《大部隊戰術運用操典》一書為依據的,節選其中一段話:

負責編寫本操典的委員會並不低估(自1921年以來)在戰鬥和運輸手段領域取得的進展的重要性,然而委員會認為,這個屬於技術性質的進展並沒有多大地改變它的前驅者在戰術領域所確定的主要規則。因此它認識到,在勝利之後不久由剛剛擔任過最高領導職務的傑出將領所客觀地確立的理論體系應該繼續成為我國大部隊戰術運用的根本法則。

貝當:

這段自滿的文字封殺了軍事改革理論的可能性,同時大概也泄漏了同樣程度的沮喪的憂慮心情。法國軍隊的指揮官知道,他們最早必須到1940年夏天才能得到所需要的坦克,得到飛機大概還要遲一些,要有經過訓練而能使用這些軍備的軍隊,那就更要推遲一些時間了。他們知道法國的防禦工事尚未完成,軍隊尚未得到在德國一旦侵犯荷蘭和比利時的中立時便能按計劃迅速進軍低地國家所必需的裝備。3.法國的外交政策

法國的外交政策使她失去了歐洲大陸上的所有盟友,而英國和法國間的貌合神離使得法國不得不採取防禦政策,無需德國人從旁說明,法國人自己也會想到,英國是要等到法國剩下最後一個人時才作戰。

為防範德國的報復,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問題是,在它的西翼,如果得不到美國作為後盾,至少也要取得英國的支持,在東翼則要得到大陸上的一個或幾個盟國的支持,至於那些德國要爭取它們行動起來威脅法國的南翼並切斷它同海外領地的交通線的國家,法國至少也要爭取這些國家嚴守中立。在二十年和平開始初期,法國人中間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儘管有相當大的分歧,但在總體上看來,還不至於顯得不可調和。
不過那時在法國人觀點上的另一種分歧也變得逐漸明顯了,即和平主義者和其他人之間的分歧。一方面,右翼和左翼的和平主義者都夢想有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式的法國,不捲入國外的糾紛,永遠保持中立;另一方面,有些人則認識到,法國的富裕是虛偽的,而法國所羨慕的那些中立國家的幸福,正是因為法國和英國尚未退出國際政治舞台而才獲得的,事實上事後北歐在德國的馬蹄下不堪一擊也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法國不接受歷史傳統上應負的責任,法國的傳統政治思想全都無從實現,法國的物質利益也得不到保護。除了全國大部分人在看法上有此種分歧外,共產黨人還持有第三種觀點,在他們看來,聖城是在莫斯科,不是在巴黎。
在外交政策上的觀點發生此種兩極分化的演變的理由不但包括年輕人減少導致整個國家思維的保守化,此外法國軍事力量的薄弱也使人們感到驚慌,同時還包括外交政策領域內的曖昧不明。當法英美三角同盟流產後,法國在深感失望之餘發現英國的戰後情緒是不可能結合成歐洲和平組織的,無論是按日內瓦議定書的方針或按大陸聯盟的方針,都不可能同英國結成任何形式的聯盟。其結果就締結了折衷的洛迦諾公約,從中得到好處的是德國。
喚起法國輿論注意法國的東方聯盟已在削弱的第一個具體事實是1934年1月的德波條約。不過法國已為它自己放棄早先的立場作出了先例.
1.法國在1933年參加了墨索里尼提議的四國公約並簽字,這個被稱為諒解與合作條約的內容為德國爭取了絕大的利益並得到了英國的肯定。
2.隨後巴爾圖出訪小協約國試圖形成一個以法國為中心的聯盟,他還爭取蘇聯的支持來制衡德國。但巴爾圖被謀殺所造成的局勢,不但對法國的盟國而且對法國的輿論都帶來了最嚴重的災難性後果。
3.他的繼任者是賴伐爾,從理論上講賴伐爾是在推行其前任的政策,但在事實上,他卻在竭盡全力地通過與德國達成諒解而謀求另一條途徑從而勾銷他的前任的政策。

搖擺不定的外交立場使得直率的語言和真摯的感情失去了價值並在1939年3月隨著喬治·博內向他的選民們所作的解釋(即法國從未背棄捷克斯洛伐克)而化為泡影了。不論是法國人還是法國的盟國都不再知道法國的立場究竟如何。直到大戰實際爆發為止,除勃魯姆政府外,歷屆法國政府都以此種曖昧態度為其特徵。但在法國人看來,英國的曖昧行動同法國的行動完全一樣,英國居然能在1935年6月18日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從而寬恕了三個月前德國公開破壞凡爾賽和約的一切軍事條款的行動,而且使法國外交為促使斯特雷扎協定成為現實所作的努力全歸無效。因此,法國右翼所得出的信念是,英國要求制裁義大利是硬要在阿爾卑斯山和地中海給法國加上一個敵人。兩年以後,法國的左翼又覺得英國堅持不干預西班牙內戰,既是強使法國蒙受道義上的恥辱,又是在比利牛斯山給法國安上一個敵人。
1936年德國重新武裝了萊茵蘭,但由於法國之前批准了法蘇互助條約,英國並不准備支持法國進行干預,成為英國拒絕支持法國在歐洲大陸尋求盟國的又一例證。法國失去了由它自己採取主動行動的最後機會,相當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在幾個星期後即將舉行選舉,為了贏得選舉,國家的未來可以置之不顧,這是所謂民主不真實性暴露的十分徹底的體現。在法國批准了同位於德國東面最強大的國家結盟的條約以後,法國就失去了為任何東歐盟國進行有效干預的能力。1938年慕尼黑條約的簽訂使得法國連蘇聯這個大陸上盟友也失去了。法國事實上只剩下了一個盟國,而英國自己也承認,一旦戰爭爆發,它不可能象1914-1918年的戰爭那樣,在頭三個月中當法國傷亡最慘重時就提供那麼多的軍隊。在義大利危機中,英國人看來也不了解,如果制裁引起了戰爭,英國人可以從容不迫地徵調其軍隊的同時,法國卻非動員其全部壯丁不可了。
在1938年9月的陰暗日子裡,倫敦人正在公園裡挖防空壕,巴黎人則在應徵入伍時甚至連軍用靴都不夠分配。弗朗丹在1936年德國兵團開進萊茵蘭時還主張採取行動,這時他卻在街頭海報上宣稱戰爭是罪惡的愚蠢行為了。二十年的外交,二十年的政治,二十年的一群又一群年齡相仿的青年服兵役,卻並未得到在戰場上犧牲了一百三十二萬法國人生命應換取的果實。從慕尼黑回來心驚膽顫的達拉第駛經拉斐特大街時,居然受到群眾的夾道歡呼,這件事並不真正令人驚奇。令人驚奇的倒是當法國獲悉德軍已佔領布拉格的消息後幾乎無動於衷,大部分法國人還準備慢慢地、不慌不忙地面對他們的當前問題呢。


牛逼到毫髮無損


以下內容選自Osprey出版的世界要塞系列:

1. 工程量
「馬奇諾防線由法國政府牽頭,共修築了100km的隧道,進行了1200萬立方米的土工作業,消耗混凝土150萬立方米,鋼材15萬噸,並修築了配套的公路鐵路450km」

2. 防禦工事

這裡的藍色小點叫「Gros ouvrage」, 大型工事。與之相對的是白色小點所示的「Petit ouvrage」,小型工事。工事與工事之間有大量的地堡(稱為「interval casement」),地堡間距在幾百米到一千米,可以想見工事的密集程度。

如同很多答案中所說的,即使是馬奇諾防線中最小的工事單位——地堡(interval casement),也不是我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一個孤零零的地上建築,而是有著複雜的內部結構:

其中S代表儲藏室,EM代表士兵休息室諸如此類。比較有意思的是,W代表井,可能是擔心德軍的斷水,考慮得很細緻。

那麼工事的強度如何呢,見下表:

防禦強度由1到4越來越強,分別代表儲藏室、普通碉堡、小型工事、大型工事的防禦標準。以小型工事為例(3),能承受的最大口徑重炮是300mm(這個口徑非常驚人),即使在地板上也有超過一米的混凝土保護(保護什麼呢?土撥鼠嗎?)

3. 實戰
眾所周知,德軍在二戰中繞過了馬奇諾防線攻佔了法國。但事實上,德軍也進攻過馬奇諾防線。但是,即使是在:
1)德軍勢如破竹,法軍軍心渙散;
2)德軍從馬奇諾防線相對薄弱的後側攻擊;
3)德軍調用了一戰中保留的最後一門420mm 「Big Bertha」
也沒有一個大型工事失陷,只有幾個小型工事被攻克。

4. 戰後
馬奇諾防線在戰後一直維護到60年代,之後由於裝備老化等原因不再作為防禦設施。馬奇諾防線上的若干個工事在70年代末向公眾開放。

放上分享鏈接:http://pan.baidu.com/s/1dDykWhV


二戰中真正發揮過作用的大規模防線,只有橫在義大利中部的冬季防線起過作用,盟軍為了突破冬季防線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比如著名的卡西諾戰役。

而其他的幾條防線,雖然看起來很牛逼,但是最後的結果都是沒啥卵用。

馬奇諾防線可以說是當時體系和防禦能力最完備的防線了,結果呢?德軍根本沒有正面攻擊,直接從阿登山區突破。 實際上就算是一戰時期,德軍也沒有直接從法德邊境進攻,而是從比利時進攻法國,當時還沒有馬奇諾防線呢。

而蘇軍在邊境地區構築的那些防線,如果真的有用還能讓德軍推進到莫斯科城郊?德軍無非是多花了點時間,最後還是突破了。

但是馬奇諾防線到底牛逼不牛逼呢?單純從工事和防線的構築來看,確實很牛逼,但是從防線構築背後的戰略思想來看,實在是太蠢了,法軍實在是太低估德軍的想像力了。

大規模靜態防禦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德軍在冬季防線的防守也不是單純的固守陣地。這種企圖通過構築防線和永備工事來進行防禦的思路在當時來看並沒有什麼問題,法軍的作戰計劃思路也很清晰,但是奈何德軍從不按套路出牌。而隨著軍隊逐漸實現摩托化和機械化,機動性越來越強,這種靜態防禦體系的作用越來越低了。


這是你在想像中塑造的的馬奇諾防線的炮台
但實際上

這才是馬奇諾防線的要塞

這是你想像中的馬奇諾防線

而這是實際上的馬奇諾防線
那麼他的問題在哪裡哪?
我本來想再放幾個對空單位的...怎奈沒資源了


如何評價馬奇諾防線?粗暴一點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馬奇諾防線本身很牛,至於為什麼會陷落。關鍵上還是法國應用上的失誤,原因有兩點:1.心理上對它形成過大的依賴。2.沒有將野戰防禦和要塞防禦聯繫在一起。

法國的人就是以為耗資80億法郎,修築一條綿長750餘里,縱深30餘里的『固若金湯』的防線,就可以高枕無憂,安全有了保障了。但是就是這麼一條讓她感覺心安甚至驕傲的防線,影響了她的外交和軍事政策,對法國的綏靖政策和投降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實,英法的戰略沒錯。靠著馬奇諾防線阻攔著德軍,然後像一戰一樣和德軍拼資源、內耗。那樣,德國必然會被耗虛。

但是,她沒想到德國的軍事工業已經比她想像的要牛多了,坦克能越過阿登山區?要知道阿登山區的那片森林,在2000多年前,是讓凱撒大帝都心有餘悸的所在啊。可是,現實就這樣發生了。

法國修建馬奇諾防線的原因我認為除了受一戰的影響和戰略理論較德軍落後之外。也是從現實角度考慮的。

所以這條被稱為 「 法國的長城」的防線落成 之後, 世界各地報刊更是紛紛報道, 各界人士接連發表評論, 且多是擊節稱讚 , 所謂 「 本世紀的偉業」 、 「 軍事科學的奇蹟」 等等溢美之詞充斥書刊雜誌。

就連戰後的反思,都在試圖為這條工事防線做辯解。

法國的莫爾達爾將軍在戰爭結束後認為, 法國別無選擇, 只能沿東北建立連綿的防線, 因為法國主要的資源集中於那裡的邊疆地區, 且所有的交通線路會聚於一點一一巴黎。

邱吉爾也指出 , 「 就法德人口的對比懸殊而言, 馬奇諾防線應被看作是聰明和慎重的舉措。 」

富勒在《戰爭指導》中評論道: 「 法國的戰術理論是純屬防禦性的, 它的基礎是建立一條極強大的要塞防線, 即馬奇諾防線 ... 對於這一點是沒有什麼可指責的, 因為法國的人力僅為德國的一半 , 所以只有封鎖阿 爾薩斯和洛林防線, 法國人才能把它的劣勢的兵力的大部分集中到比利時邊界上去。 」

馬奇諾防線牛不牛?牛啊!可是沒有落在一個同樣牛的主人手裡。

當年,德國總參謀部對因為它而造成的進攻難題大傷腦筋。德國 《 軍事周報 》1938年10月28日寫道; 「設有多層裝甲的堡壘、 不可逾越的防區和沼澤地、裝備最先進武器的馬奇諾防線,不可能為突然襲擊所攻克。 早在1935年, 德國就曾考慮排除或消滅築壘工事的手段和方式, 指定在設計特重號火炮方面具有多年經驗的克虜伯軍火公司予以研究。

1936年底, 克虜伯公司提出一個設計方案, 擬定用80 厘米口徑、 1350噸的有軌火炮對付馬奇諾防 姆。 這種火炮的設計能力足以穿透 1米厚的鋼板、 8米厚的混凝土或23 米厚的泥土。 不過, 直到1940年, 這種帶有八十輪子的重炮 「 巨怪」 並未能及時供給。

直到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了, 德國依然缺乏對付馬奇諾防線的有效武器。所以,法國宣布投降後,要塞部隊依然在備戰且具有戰鬥能力,無可奈何的德軍只能以轟炸里昂作為威脅,要塞則在魏剛親自派代表傳達命令後才降下了三色旗。

在最後的攻堅階段, 德國動用了當時最重的炸彈和最大的攻城炮 , 長時間的轟炸之後, 德軍根據從空中和地面拍攝的照片判斷和直接觀察都表明, 要塞已被粉粹, 成為一片瓦礫。 然而, 後來德軍進去一看, 發現全部內在功能運轉正常, 火力發射裝置運作自如。 見此情形 , 德軍頗為窘迫。

所以,馬奇諾防線並不是因為自身的原因而陷落的, 在防線的主力後撤和被包圍的情況下,德軍依然對它頭疼,足見其威力。

那麼,馬奇諾防線防線到底為什麼這麼『固若金湯』呢?由於手頭上還沒有具體的材料,那就,來,看點圖。。。感受感受。

這是外部的圖,其他答主都貼過,那我就來帖些內部的圖。

△這是要塞裡面的廚房。

△ 內部的軌道,畢竟如果個要塞孤立的話,那也就只是一個個孤島,通過外部來聯繫的話,那是長城。顯然這軌道不是給嬰兒床使用的,但足可見服務設施的完備。

△ 火力架構的一角。

基礎設施想當完善,連電影院都有。各種管道系統、照明系統也是想當的齊全和先進。


現在,大多數人將它視作為一個笑柄。但我覺得,它給人們的帶來的戰爭上的反思是有很大的意義的。斯物,如今已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但給人的警示依然鮮活。


不要偏題嘛。。題主問的是多牛逼。。。
牛逼到即使是武器強大的德國,也不得不繞道。。。。沒有正面剛的勇氣。


玩過鋼鐵雄心的人都知道,馬奇諾防線可是喪心病狂的滿級要塞,正面肛的話要用飛機不停炸然後一整個集團軍的坦克輪番沖同一個點才有可能打穿。按照歷史那樣打比利時過去會輕鬆得多。


正面剛的話,你腦補一下《紅警二—共和國之輝》中灰熊坦克朝著中國大兵衝鋒的場面。


可參考1940年蘇芬冬季戰爭中的曼納海姆防線,時稱「比馬其諾防線還要堅固幾分」。
不過也怨不得別人老拿馬奇諾防線和他比,曼納海姆防線的設計師巴杜將軍就參與過馬奇諾防線的設計和修建。在英法等國的軍事援助下,各主要堡壘的建造標準也是比著其「大哥」來。

再加上完成充分動員和準備的部隊,幾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天時地利人和湊一起,芬蘭兩個軍團的四個步兵師憑藉著全長135公里,縱深90公里,主要築壘區由各個大型抵抗樞紐組成的防線。在達成兵力均勢的情況下倒也能和進攻防線的紅軍第7集團軍打個有來有回。

曼納海姆防線的反坦克龍牙地帶

反步兵障礙體系

有一整節手指粗的裝甲防盾。

被炸開的堡壘一角,密密麻麻的的鋼筋擰成了麻花,至於附著在上面的混凝土塊么.......

我不知道,你問她吧,哦對了,人家有個芬蘭名字:「卡累利阿雕塑大師」。

築壘內部

隱藏在樹林和溝渠之中的芬軍堡壘在具有高度隱蔽性的同時,也有著極為寬闊的視野。


很厲害

但是講歷史的話

歷史上,先不說比利時,就說南部的馬奇諾防線,還是被C集團軍群從正面攻破了

別把比利時不當馬奇諾
別把C集團軍群不當德軍
更不要把次要當成沒打過
更更不要以為打不穿

關於補充部分:
法國一戰的時候就學普魯士,當年普魯士點艹法國,福煦就帶頭亂搞攻勢崇拜,大放狗屁。
二戰前學的就是一戰,一戰的時候損失慘重,這才是法國體會最深的,然後就大修永固工事。
本質上一個道理,總想師德長技以制德。


1916年塹壕戰的產物。法國人以為德國參謀總部還會像一戰那樣平推,沒想到被曼施坦因的裝甲部隊爆了菊。這問題好比問少林和武當武功哪家強,別人端著AK笑而不語


像法國巨炮那麼牛逼


可惜有比利時


我記得這鬼東西其實從後面也不好打……
然而三德子不但繞後,還沒怎麼打……


推薦閱讀:

90年代以來,美軍和俄軍在進行的各種軍事改革都在做什麼?
如果現代兵器和部隊用古代方式命名,是什麼樣子?
剛剛看了兩集美劇蠻族崛起 裡面說羅馬崛起就要控制古代世界 到底我們那時候大秦帝國和羅馬帝國誰更強?
東漢末,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夷陵)規模究竟如何?
為何古代戰爭都強調長江天險?長江那麼長,別的地方不能渡河嗎?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