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Surface Book 變形式筆記本電腦?

相關視頻:
微軟炸裂新筆電 The New Microsoft Surface Book—在線播放—優酷網:
微軟炸裂新筆電 The New Microsoft Surface Book
Microsoft Windows 10 Devices Event Live (Replay):
Microsoft Windows 10 devices event

特點:

  • 第六代 Intel Core 處理器
  • 底座搭載 NVidia 獨立顯卡,高速GDDR5 顯存
  • PCI Express 固態硬碟
  • 「在多兩個核心和獨立顯卡的前提下,比 MacBook Pro 快一倍」
  • 長達 12 小時續航
  • 13.5" 顯示屏,3000×2000 解析度,267ppi
  • 背光靜音鍵盤,玻璃觸摸板

售價:

128GB / Core Intel i5 - 8GB $1499(不帶獨顯)
256GB / Core Intel i5 - 8GB $1699 (不帶獨顯)
256GB / Core Intel i5 - 8GB / dGPU $1899
256GB / Core Intel i7 - 8GB / dGPU $2099
512GB / Core Intel i7 - 16GB / dGPU $2699

  • 官方宣傳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fOe5mFbAE
    • 【微軟發布會】Surface Pro 4 Surface Book 宣傳視頻(2)_數碼
  • 商店: Buy Surface Book
  • 詳細規格

Surface Book綜合體驗
產品ID優秀,真機看起來非常漂亮,做工非常不錯,腕托高度和手感極佳。
觸摸板夠大,用起來體驗還算出色。鍵盤安靜但手感需要適應。
鉸鏈非常可靠,合起來後不會有多餘的晃動。
屏幕在200%DPI下表現相當出色,DirectWrite渲染效果清晰、細膩、平滑,不支持DPI縮放的程序放大隻要不離近了細看,顯示效果可以接受,GDI程序字體會有鋸齒和輕微變形、錯位,用MacType可以完美解決(註冊表載入需要關閉SecureBoot,這次不會紅屏,但開機上面會用解鎖樣式紅條。)
屏幕色彩艷麗,對比度高,無漏光,但玻璃材質保護屏幕反光現象嚴重。

給Surface Book打分的話,可以打85分,優秀產品中的最低分。
其中產品本身扣分5分,單手打開費勁,正面很難打開,從側面的縫可以摳開。
鉸鏈接觸桌面掉漆等扣分。
底座沒有耳機介面,想插個小音箱都費勁。

另外10分是軟體問題,既有Win 10的問題又有Surface DTX和Windows Hello的問題。
目前不夠穩定的幾個點:
不要打開平板模式自動切換,否則會莫名其妙的切換到平板模式。
顯卡驅動偶爾會出現問題,黑屏後會恢復。
Windows Hello在待機鎖屏後邏輯錯誤,掃臉形同虛設,按一下回車直接PASS掃臉進入桌面。
Windows Hello掃臉如果掃不出來,那就只有重啟才能掃了。
Surface分離可能導致黑屏,需要按住開關機重啟才能解決。
Surface DTX右下角小圖標沒有二次確認,極大可能誤操作導致屏幕分離。

11-30補充:
充電器有個USB口可以給手機充電。充電功率5W。
充電器為兩項插口,如果你的插座不夠好的話,會有輕微漏電現象,與MacBook相同。
筆記本冷啟動後,屏幕殘像非常嚴重,踢實況自帶彈道特效,溫度上來一些後,殘像現象不再明顯。
Surface Pen打開的是商店版OneNote,這個版本需要在線才可以使用,沒找到修改筆默認打開應用的選項。
相比1080p的筆記本,用Win+Tab切換多任務時會有點卡,主要發生在窗口比較多的情況下。

11-27補充:
觸摸板在系統升級至10586後變得好用了,滾動平滑流暢延遲低。但在EDGE瀏覽器和Chrome中的表現還有很大區別。
說鍵盤手感好這個真沒有體會出來,就是正常水平,我還沒有用過一款巧克力鍵帽手感好的鍵盤。不過打字確實比Type Cover安靜很多。
由於解析度和DPI的關係,很多遊戲支持非常不好,本來這個本也不是用來玩遊戲的。並不是顯卡問題而是解析度和DPI問題。
Surface Pen有一定延遲,特別是在PS CC中延遲很明顯。不過我工作中用不到。
正常使用,續航8小時左右,不能再多了。
平板部分重量非常輕,合在一起有分量,但你非要說沉那就過分了。

用Surface Book後的感受:
1 合上筆記本後想單手打開是比較困難的。
2 鉸鏈部分在打開後會頂到桌面,盡量在軟質檯面上進行操作,否則會掉漆。
3 屏幕的插拔是引發BUG最多的地方,等Surface DTX更新穩定後再多用比較好。
4 同上條,不要在公共場合手撕筆記本,容易裝逼不成被打臉。
5 Windows Hello引發BUG比較多,等Windows 10更新穩定後再多用比較好。
6 同上條,不要在公共場合掃臉解鎖,容易裝逼不成被打臉。
7 平板部分烤機後可能導致彎曲,雖然不明顯。

好!下面是優點。
1 性能絕對夠用,對於輕中度辦公絕對足夠。
2 發熱解決的非常好,平時使用,托手部分非常涼爽。
3 辦公時候風扇幾乎不會轉,背面田字部分微微有點溫而已。
4 屏幕的顏色非常出色,畫面細膩。
5 別看是13.5,顯示面積幾乎相當於14寸筆記本,畢竟比例不同。
6 3000×2000解析度畫面非常細膩,字體顯示效果清晰、平滑。
7 太他媽漂亮了,太他媽漂亮了,太他媽漂亮了,說三遍也不夠。
8 鉸鏈足夠結實,整個機器非常穩定。
9 鎂合金腕托手感太好,手感太好,手感太好,說三遍也不夠。


Surface Book這次出來還挺期待的,於是興沖沖的去microsoft store(在美國)體驗了一把,所謂實踐出真知嘛。去之前主要是想了解幾點:重量,待機時間,散熱噪音,屏幕尺寸,外觀

Surface Book可以分為屏幕和「鍵盤」兩部分,屏幕作為tablet使用,鍵盤裡有電源和顯卡,相當於是一個擴展。


10月10號補充了屏幕,手寫筆與onenote配合,C
ortana使用。surface book pro4因為不是我昨天去看的重點,並沒有花什麼時間在上面,所以兩者的對比也僅限於外觀,可以參見其它的回答。
10月9號更新了大家關注的電池問題,對充電方式,電源管理有了說明,加了一些關於鍵盤,筆,外觀,分離屏幕操作的描述。
驚覺上了知乎日報首頁,被吐槽錯別字太多,已改,又補充了一下USB介面的信息。

PS:對Healthcare,疾病診斷IVD,醫療器械Medical Device感興趣的朋友和醫生朋友歡迎隨時勾搭,私信,@醫療前哨站的微博,http://tigergopro.wordpress.com。

重量:

Surface Book 我第一感覺就是輕。加鍵盤作為筆記本總重1516g,相對macbook pro retina 13 (1580g)重量要輕一些。但Surface Book的優勢是可以作為tablet用。

當我拆下屏幕拿起來時,頓時覺得這麼輕(725g),和ipad pro(723g)重量一樣,比surface pro (786 g)還輕,但屏幕更大,性能更好。手上拿著一點都不覺費勁,可以長時間手持做筆記,當個大pad使用。我之前用過一段時間surface,感覺這個重量出行還是挺輕便的。

Surface Book比較新穎的一點是屏幕可以完全拆卸,然後反著裝在鍵盤上,這樣作tablet用時,持握手就不會再碰到鍵盤了。我試了一下這種方式,手是摸著舒服,但感覺還是沉,比較厚,不適合長時間使用。因此我的感觸是,單屏幕可以作為tablet長時間使用,作筆記本長時間操作時還是要和鍵盤連在一起。想既當tablet又想有長待機時間的同學,那隻能犧牲使用體驗了。

總結一下:重量上

Surface Book (tablet)&< iPad pro&< Surface Pro 4&


待機時間:

因為是在store裡面,我沒法完整測量,只是通過平常操作,4K視頻等來進行觀察。作為一般辦公和休閑來說(運行大型程序的先暫且擱置),主要耗電量應該就是在播放視頻上,無論是上網看還是說本地播放,電池電量都會刷刷往下掉。Surface Book官網上說的待機10小時,這個應該是說作為筆記本進行視頻播放,但是沒有具體的視頻數據,水分還是值得懷疑。

作為筆記本:

我這次用edge和chrome開了youtube上的4K視頻來測試,大約播放了10分鐘,電池顯示的待機時間由10小時調整到3小時(應該是系統根據最近的功耗重新計算),電池也下降到90%。一但關閉4K視頻播放,待機時間就又恢復到9小時

作為tablet:

店裡的工作人員說是3小時,感覺可以滿足上個課,開個會做個筆記等,但如果想只帶屏幕出去一天,還是洗洗睡吧!畢竟這個不是當做筆記本電腦用的。

總結一下:

直觀上感覺如果用Surface Book作為筆記本電腦來進行長時間網頁視頻瀏覽,待機時間差不多能撐過兩個國產電影。如果作為日常辦公,比如office處理和上網搜尋資料到可以撐一天。

NOTE:需要注意的是surface是有兩塊電池的,電源管理器也會分別顯示兩塊電池的電量。作為tablet使用,消耗2號電池容量。作為筆記本,系統如何分配利用這兩塊電池電量,我這次並沒有搞明白,會否出現2號電池電量耗盡,而1號電池仍有電量的情況?那這時剩餘電量沒法在tablet時使用,相當於是一種浪費。一個電池是否會向另一個電池充電?但充電效率不可能是100%,所以也會造成浪費。因此,系統應該會自動調整電池消耗,讓兩個電池電量盡量均衡比較明智,但具體是怎麼樣一個原則還不清楚。大牛們可以來回答!


10月9日更新
-------------------------------------------
對於電源管理,找到了一些信息。Surface Book總電池容量,屏幕佔1/4, 鍵盤佔3/4。
當處於筆記本狀態時,系統會首先使用鍵盤電池(電池1),當電池1快用完時,轉為用屏幕的電池(電池2)。
充電時候,@梁永昌說優先充屏幕部分電池,然後再是鍵盤處電池。這樣充放電設計算是比較合理。

As Busines Insider notes, a Microsoft employee said that 「three-quarters of the battery is in the base, one-quarter is in the top, so you get about three hours of runtime in 『clipboard』 mode.」

More interestingly though, when in laptop mode and not connected to a power source, the Surface Book first uses the battery in the dock, so that the user can still detach the top and use it as a tablet.

「It appears to use the battery of the dock first, since it』s much bigger, then it switches and uses the very last part of the battery in the tablet as it winds closer to zero,」 a Microsoft employee said on Reddit.

Surface Book: Battery life in tablet mode

對於充電介面的問題,鍵盤右側有一個介面,屏幕上方也有一個介面,因此兩者可以分別充電。

http://imgur.com/a/jWfbk

-------------------------------------------

散熱+噪音:

散熱和待機時間是我放棄上一代surface的原因,這次Surface Book感覺做的還不錯。Surface Book主要散熱是在tablet中下方,這個位置本身設計還算巧妙,當作為筆記本用的時候,放在腿上,手掌手腕處都不會覺得熱。作為tablet用時,手一般拿tablet上部,機身放在小臂上,散熱源會貼著小臂。

拿普通操作來說,無論作為tablet還是筆記本都沒有任何熱的感覺,基本上算是比較冰涼。

當我這次看4K視頻的時候,用手去感觸屏幕中下方發熱源,會比較明顯的感受到散熱,如果作為tablet拿,會有一些微熱感覺,並沒有不適感。鍵盤處沒有什麼熱的感覺。

噪音整體上並沒有什麼明顯感覺,算是安靜。

屏幕尺寸:

當微軟從surface 3到4時把屏幕變寬就可以說明大家還是需要一個像A4紙一樣的屏幕,而不是一個16:9的屏幕。Surface Book當豎著持握時,寬度更寬,並沒有感覺過大,方便軟體操作,尤其是像我這種重度onenote用戶。厚度來說也挺合適的,不覺得笨拙。

-------------------------------------------

10月10號更新

這次Surface Book的屏幕其實是挺不錯的,13.5寸、227dpi 、3000 x 2000的PixelSense。Mac book pro retina 13.3寸是227/232 dpi(見下有兩個來源)、2,560 x 1,600。所以兩者從數據上是相當的,我跟人的感受上也是一樣(自己用的是就是MBP retina 13寸最新款),之前吐槽PC上屏幕比較糟的可以有點慰藉。可觀看視角也挺大的,這個從微軟發布會當時就能看出來。

對於是否有軟體不支持高解析度屏,我昨天用的時候原生軟體都是支持,其它的沒試,不好評判。

Resolution Pixel Density Comparison of Apple Retina Display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using a Retina display

-------------------------------------------

整體:

外觀:

外形設計感覺很簡潔,很有mac的感覺。能看得出來是製作精良的產品。正反面都是一個整體,背面有橡膠墊防止磨損。

正面:

背面:

hinge和muscle wire部分也沒有什麼多餘的。當合上屏幕時muscle wire部分有空隙,但再實際體驗中感覺還好,並沒有什麼用起來不順手的。反倒是開合屏幕的時候無法通過單手在中間提拉完成,算是一個遺憾,但兩隻手從兩側打開還算方便。

對於通過muscle wire來拆卸屏幕這點,其實操作起來還是很方便的,只需要長按鍵盤(就是上圖del左邊的那個鍵,可以看到右上有一個小點就是指示燈)上一個鍵(1-2s),當指示燈變綠後就可以拆下。安上時,直接插進去即可。很有意思的一點是當屏幕分離後mussle wire是無法彎曲的,之後當連接上屏幕,才可以彎曲來調節屏幕角度。
對於電源設置,@Yiyi Wang提到,鍵盤電源口設計在右邊,而兩個USB介面都在左側,用有線滑鼠時需要從左邊繞一下。我也覺得這個確實是有點不方便,mac的電源是在左側右側各有一個usb,用起來比較方便,一個可以優盤,一個滑鼠,不會存在距離過近,插拔不方便的情況。雖然未來主要是無線滑鼠,但在某些情境下(靈敏度)或者用戶現有條件下,有線滑鼠還是需要的。微軟當初工業設計的時候是怎麼考慮的不太清楚。

鍵盤:

對於鍵盤來說,是有背光。手感方面,我專門輸入了一段文字試了一下,覺得還挺好的。輸入不累,鍵深合適,反饋也比較舒服。之前印象中有人提到微軟也開發鍵盤很多年了,想必也積攢了不少經驗,這方面應該會比較有保證。對於有人提到的機身有塑料感,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光源的關係,外加鍵本身是銀白色的,不像mac是黑色。整個機身還是金屬材質的,看上去並沒有廉價的感覺。

筆:

自帶的筆,是通過磁力貼在屏幕上,重量算輕的,握起來中規中矩,靈敏度和反應時間雖然不能說是無延時,但整體算不錯。當時工作人員演示的時候貌似會出現連接不順暢的問題。

手寫筆與onenote配合,我主要是進行了繪畫,點擊按鈕,做筆記,感覺沒什麼大問題。當按壓筆端按鈕時,onenote沒有響應,我一直以為按一下就可以打開onenote立馬記錄筆記,這樣會方便很多,不知道微軟會不會把這個加進去。

總結一下:

整體來說Surface Book相比surface pro 4來說感覺作為tablet的易用性要好。相比macbook pro retina 13,性能上官方說是更加強勁,重量上更輕,能作為tablet是一大優勢,但跟大多數大眾用戶相關的用戶體驗,如電源優化,觸摸板手勢等還是跟系統win 10最有關,這次我並沒有好好研究所以也就不說了。


Surface Book對於商務人士應該算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比較粉mac外形的window用戶也可以考慮。學生黨應該也算是目標人群,當然是在你有錢的前提下,畢竟1499美元的起售價還是很高的。


我的個人網站:http://tigergopro.wordpress.com (貌似國內無法上wordpress)

裡面有我關於醫療領域(尤其是疾病診斷)和創業的一些想法,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討論。微博@醫療前哨站的微博之後會更新。


20151028 Update: 更新了PCMark 8 Home accelerated 3.0 score和Estimated battery life,貼了幾個和Dell XPS 13, Surface Pro 3, Surface Pro 4跑分比較的鏈接。

20151027 Update: 更新了一張Surface Book下Notepad顯示中文奇葩Bug的圖片 (@Zyzsdy Ted,不過在更改Current language for non-Unicode programs到Chinese之後癥狀已經消失,感謝 @Lonaysta),更新了幾張渣畫質的鍵盤圖、田字圖和合不上的鉸鏈圖,擺拍了一張分離狀態的Pad圖 ( @上帝說滾蛋,不過合不上這一點至少對我來說沒啥影響……),更新了GeForce Experience, CS:GO, Dota2的截圖( @Raiars ),更新了一張Cortana / Web Search無法連接Internet的Bug圖片 ( @唐YY ),更新了GPU-Z的相關信息,更新了電池的相關信息 ( @瘋狂包包 )。

利益相關:微軟員工,非狂熱軟粉,半果粉 (從iPhone 3GS一直用到現在的iPhone 6S Plus,用了五年MBA,這兩天用Surface Book的時候經常改按Ctrl的地方按成了Alt,你們懂的,本來下一台筆記本的首選是rMBP 13)。

看了發布會之後興奮的一夜睡不著覺,尤其是當時聽到那句"Two Times Faster Than Macbook Pro",覺得我司這黑科技真的讓我無法想像……怎麼突然就搞了個四核Surface Book + dGPU簡直屌爆啊!

第二天早上去了Microsoft Store preorder了i5 / 8GB / 256GB / dGPU的Surface Book,其實Microsoft Store的工作人員當時就非常明白的跟我說了,和Macbook Pro的性能比較是基於graphic performance,所以其實我當時看到知乎上軟粉果粉掐架都不知道他們在掐個什麼……其實想清楚這一點之後當時是稍稍有點難過的,本來還覺得我司已經黑科技指數爆表了……

當時在Microsoft Store稍微嘗試了一下,說實話當時覺得還可以,但是談不上特別好,我其實對Surface Pro 4更加有興趣一些,不過本著支持我司的熱情還是義無反顧的preorder了 (悄悄說反正拿到了覺得不好用還有一個月的退貨時間)。

總體評價

10月26日拿到甄姬,啊,對不起是真機,到現在用了五個小時了,感覺非常爽!我查了參數之後才發現SP4和SBook都已經是267 PPI了,比rMBP的227 PPI已經要高了, 屏幕顯示感覺非常清晰銳利。在Microsoft Store體驗的時候覺得鍵盤的手感不是太好,五個小時適應之後覺得也還行,不過我是重度機械鍵盤粉所以其實這個鍵盤我仍然是不太滿意的,不過作為筆記本鍵盤來說至少是中規中矩。鍵盤本身的手感我認為不如老款的Thinkpad以及MBA的鍵盤手感。

需要吐槽的是觸摸板。這觸摸板真的是讓我很不舒服,從屏幕左上角如果要把滑鼠移動到右下角我的手至少需要離開觸摸板四次才能完成這個任務,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可以設置一下。不過滑鼠我覺得可能還是得外接一個才能舒服一點。

Surface Book這一代從產品性能和感覺上講我到目前為止還是挺滿意的,從性價比上講和rMBP各有千秋,我買的這一款稅前是$1899,而13寸rMBP i5 / 8G / 256G只要1499。換句話說單純從硬體性能上講那一塊dGPU有$400的價差,乍一看似乎是挺不值得的,不過如果你是重度Windows使用者,非常依賴於Windows上的一些工具 (比如說Office, Visual Studio等等),那我覺得花1899買一款性能優於rMBP的Windows Ultrabook以及一個可以用的Pad至少不算吃虧吧。

不過理性的說,Surface Book和Surface Pro 4的差別我覺得是很小的,主要的差別是一個dGPU,而這個又是面向圖像工作者的。打遊戲什麼的也許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有一些誘惑力,但是答主現在打遊戲肯定只會選擇台式機或者是XBox One,怎麼看也不會選擇Surface Book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也許Surface Pro 4是更加理性的選擇。

熱插拔之後Pad部分的評價

iPad我是從第一代開始用的,一直用到上一代iPad mini,但是後來發現在家裡實在找不到任何使用iPad的需求就放棄繼續追了。總體上我相信Pad部分的Surface Book的觸屏體驗是肯定不如iPad的,無他,缺App爾。如果Windows Store上優秀的App能夠像Apple App Store上多如牛毛的話那這個使用體驗會更加棒 - 現在對我來說就是把這個當做Pad上上網讀點東西,聊勝於無,但是Windows上的應用至少保證了我無論躺在床上需要用這個Surface Book做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這一點就比iPad顯的有意義多了 (躺在床上寫code什麼的雖然理論上可以但是真的會有人這麼做么...)

電池信息 / 壓力測試

Slot 1是底座的大電池,Slot 2是分離之後上層的小電池。
和RMBP電池容量的比較:My macbook pro retina 13 has a full charge capa...
應該說電池容量在同一個層次上,等到這個電池充電滿了之後我會開始一次壓力測試。

PCMark 8測試情況:

這個分數本身看不出什麼來,我們跟其他型號比較一下吧。在這裡:瑜亮之爭:新XPS 13對比MacBook Pro-搜狐數碼 可以看到Dell新XPS 13的分數是3025,續航能力是5小時24分鐘,而Surface Book的續航能力是6小時3分鐘,說明其電池續航能力還是很優秀的。正如引文中所說,「因為PCMark 8相對於以往的MobilMark、PowerMark而言,對於續航的測試更加極限,所以普遍都無法達到4小時以上續航,而新XPS 13能夠達到5小時24分鐘,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

System Performance 這裡有Surface Pro 3在PCMark 8 - Home的跑分,分數是2233。

Microsoft Surface Pro 4 review: Performance and battery life 這裡有Surface Pro 4在PCMark 8 - Home的跑分,分數是2406,電池壽命是3小時15分鐘。

Dell XPS 13 (2015) review: Specs and performance 這裡又找到一個Dell新XPS13 PCMark Home的分數是2104……不是很懂前面搜狐那個網頁上為什麼是3025。。。如果有哪位對PCMark比較了解的同學歡迎評論指正。需要注意的是PCMark有Home accelerated和Home conventional兩種benchmark選項,但是很多評測網站上也並沒有寫清楚他們的"Home score"是Home accelerated還是Home conventional...

遊戲體驗

GPU-Z信息

我不懂GPU的參數就不獻醜了,Reddit上有一個基於Surface Book GPU-Z信息的討論:https://www.reddit.com/r/Surface/comments/3pa8r1/gpuz_results_of_sb_gpu_and_940m/,跟現在的主流觀點類似,基本上認為這塊定製GPU的性能是和940M類似的。

所有遊戲內的設置我都是開了Geforce Experience自動優化的,如圖:
GeForce Experience

(並不能正確識別出GPU型號,顯示的是GeForce GPU)

(同樣的,驅動程序似乎也不通用,我台式機上的GTX 780驅動程序已經是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358.50了)

(CS:GO使用的是它自動提示的optimal settings)

CS:GO

(90 fps @ 2560 x 1600)

Dota 2:

(49 fps @ 2560 x 1600)

陷?

我在使用Surface Book的時候軟體部分出現了一些小的問題:

1) 比如說Cortana一直無法連接Internet,而這個是我以前從未遇見過的,把Cortana關掉之後Web Search居然也顯示無法連接Internet……

2) 比如說某些似乎不支持高分屏的應用程序的字體大小似乎有一些問題 (e.g. Notepad),不過在更改Current language for non-Unicode programs到Chinese之後癥狀已經消失,本圖保留,也許還可以幫助到其他同學。。。

但是大體上說沒有碰到什麼令我感覺很痛苦的Bug。


段子和抖機靈不如上手實測
---
莫名其妙去了微軟10/6晚在紐約辦的體驗會的人來答一記上手體驗。
全場體驗區大概有4、5台 Surface Book,反而只有1、2(真正體驗的只有1台)Surface Pro 4。剛進場在大家都去拿喝的吃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就衝去體驗了一把 Surface Book。體驗區的 Surface Book 正在運行 Adobe Photoshop,整個運行非常流暢,主要是因為我不是很熟悉 Win10 的操作,所以在系統層面體驗就是整個 Win 10 和 Surface Book 很搭。

整個 SB 的做工看起來還是很高端的,材質上確實和 mbp 看起來差不多。對於 SB 來說,最炫酷的自然是把屏幕分離下來。最讓人感到訝異的就是,分離下來的屏幕非!常!輕!薄!,我甚至認為 SB 的屏幕部分比 SP3 還要輕!薄!可能對於便攜性重度需求來說,這一點很重要。

(在屏幕分離的操作上,要先在鍵盤上按一下「分離」鍵,然後大概等個3、4秒,「分離」鍵上的指示燈會閃爍過後,就可以將整個屏幕部分取下來。)

這是現場展示的 SB 配置:i5 / 8G / Win10 Pro

上圖是運行PS的界面,整個屏幕清晰度確實很贊。

下面是一些拆機零件圖,應該包括 SB 和 SP4 所以就一併放上來:

上圖可以看見配件上的中文。

總結:SB 整體操作無懈可擊,所謂「合不上」的設計實測還好,並不醜。dGPU黑科技,屏幕部分相當輕薄好用(絕對完爆 iPad Pro)。只是價格太貴,展示的i5版稅後就要接近$2000。各位還是攢攢攢,再買買買吧。

SP4 中規中矩。

Lumia 950XL 系統操作流程、後殼手感相當好(我覺得應該類似 OnePlus 的手感,我並沒有用過)

Lumia 950 卡。各種卡,還連帶影響了現場新 Microsoft Band 的展示,不知是機器問題還是 Win10 Mobile 的問題。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求個贊 @vczh


10/9/2015 更新

Microsoft Lumia 950

SP4

Microsoft Lumia 950XL

The Ultimate Laptop


寫在前面:本貼對於蘋果有一些不利的評論,請果粉自動無視。當然作為一個長期的蘋果用戶,我會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任。但是果粉同學到評論裡面給我和你自己找不痛快就不必了,我無意說服你們加入微軟陣營,我也不需要你們承認SB比RMBP好,多謝多謝。

看了大部分的回答,大都是溢美之辭,在說它的好之前,我先來說幾點實際使用中的小小遺憾吧。

背景信息:1、小弟已經有一台15寸的retina macbook pro 2012 middle並安裝WIN8.1,已經用了三年多。2、小弟購買的是2099的版本,加上稅差不多1.4萬軟妹幣。3、小弟既不是軟粉也不是果粉,但是購買過超過20台蘋果設備,微軟設備是第一台。

==========================我是分割線====================================
1、顯卡驅動容易崩潰,使用了兩天左右,已經崩潰了三次,不過這所謂的崩潰,不是花屏或者黑屏,而是彈出一條通知,告訴你「我掛了,不過已經滿血復活了」,一會再來這麼一條。要不要這麼實誠,你不告訴我不就完事了么。
2、插拔屏幕曾經讓我的touchpad的多點功能失靈。仍然可以移動滑鼠指針、單擊、雙擊、右鍵單擊(要按下去)等等。但是無法雙指滾屏、無法縮放文檔。同時,系統設置中,關於touchpad的所有設置都消失了,並且設備管理器也顯示「該設備運行正常。」我甚至一度以為是升級系統的鍋,直到我靈機一動再次插拔了一下屏幕。
3、耳機插孔的位置實在奇葩。
4、需要升級系統之後,才可以使用windows hello的面部識別功能。在很暗的環境中,這個功能無法成功的認出我,即使我使用手電筒把自己的臉照亮也不行。不過考慮到當時的情況,也許是我的姿勢不對,沒能讓我的臉保持在屏幕中間(我躺著使用的)。
5、小BUG不少,EDGE經常卡死(真死假死都有)
6、系統界面是英文的(國內還沒有上市,這個不能怪巨硬)
7、系統內置了onenote,但不知道為什麼連不上我的Microsoft account,同時也無法新建筆記本、頁面之類,更要命的是,在我安裝了office 2016 pro plus之後,按下手寫筆的橡皮鍵,叫出的還是原來那個onenote,並且我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在哪裡設置這個鍵(也許根本就不允許),最坑爹的是,內置的onenote無法被卸載。
12月21日更新,更新過WINDOWS之後,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現在我單擊橡皮是叫出桌面版 onenote,雙擊是叫出autodesk sketch book。
8、沒有改變亮度的按鍵圖標,直到我BING之後,才知道是FN+DEL和FN+Backspace。在鍵盤上多做個圖標有這麼困難嗎?
9、上下左右4個鍵的設計比較奇葩,手感欠佳。
10、應用商店,你真的可以滾粗了。
11、MINI DP介面,看起來和thunderbolt一模一樣,傻傻分不清楚。
12、充電介面在右邊,彆扭。
13、大部分人不是左撇子,為什麼筆要粘在左邊?

==========================我是分割線====================================
下面是讚美時間,並且帶有和蘋果的橫向對比,大部分結果對蘋果不利,果粉慎看。
1、我的第一感受是鍵盤,作為一個長期使用機械鍵盤並且擁有每分鐘160左右的漢字錄入速度的牛叉打字者,在我的眼中看來,與機械鍵盤對比,RMBP的鍵盤根本無法接受,我會盡量避免使用它打字,而巨硬的這隻鍵盤要好用得多(雖然仍然不如機械鍵盤的手感,但我不會排斥使用它打字)。而且蘋果的鍵盤,FN居然是左下角第一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來自蘋果的惡意。
2、同樣是高分屏,但是當把屏幕切換到非標準解析度的時候,蘋果的屏幕會略感覺模糊(時間看長了會習慣),但在Surface Book上,這個問題要輕得多。不要問我為什麼這麼干,因為我即使使用RMBP,也是使用WIN8.1系統,因為我要工作(主要是3D及影視類),MACOSX的兼容性、可靠性、健壯程度,都不能滿足我的需要,當然還有不能不提的滑鼠手感。
WIN10已經完美解決了高解析度屏放大字體的問題,只是觀看某些已經圖形化的文字,會有馬賽克的感覺,不過這不能怪WIN10,我已經非常滿意了。
3、office 2016 在蘋果上的表現,不如WIN10。測試的機器是大姨子的RMBP 2015 middle,她使用的是MACOSX,運行OFFICE錄入時有一種慢半拍的感覺。回想起我也曾經在MACOSX下使用過OFFICE(老版本,並非2016,甚至沒有解決高解析度屏下面的文字顯示問題),簡直是噩夢。
4、改進過的touchpad很好用,配合觸屏更加好用。雖然單論touchpad,必須承認蘋果的更好,但是蘋果沒有觸屏啊。
5、這支筆不用充電可以用一年啊!
6、用EDGE上網的時候,隨時可以用筆塗塗畫畫,然後存PDF或者部分截圖扔進ONENOTE啊!
7、送的應用fresh paint超級好用啊!
8、絞鏈的設計,使得合上屏幕的時候,鍵盤不會再磨擦屏幕了,不會象蘋果一樣,屏幕中間總是有鍵盤磨擦的痕迹,雖然一擦就沒有了,但是看著總是不爽。當然相應的,因為是觸屏,多了很多我的指紋。
9、WINDOWS HELLO的臉部識別相當快速準確。
10、剛才雖然剛剛噴過了充電介面。但是!充電器體積很小,還很良心的帶了一個USB介面可以插一根USB線同時給手機充電。(我觀察了一下,這個細節,貌似別的答主都忽略了。)
11、神一樣的散熱控制。同樣看一個視頻網站的視頻。RMBP可以暖手(具體的手感是略燙,放在肚子上,肚子隔著被子流汗。)SB不僅不能暖手,而且我根本感覺不到它在發熱(具體的手感是冷冰冰的,冬天碰到會被略微冰一下)。與此同時,RMBP的風扇在瘋狂叫囂,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其實對於這種程度的風扇聲音,我是可以容忍的,無奈它的對手SB沒有聲音……有聲音……聲音……音……確實是一點聲音都沒有。
12、細節:在觸控板的下方一點,也就是開合屏幕的地方,RMBP是邊角是稅利的,摸上去有割手和微微刺痛的感覺。SB全都做了導角處理,摸上去滑滑的。同樣的區別在筆記本的邊緣也是一樣。
13、RMBP使用的是鋁合金材質,SB似乎外面還有一層塗層,至於是不是有這層塗層,有的話是什麼塗層,我沒有確切的了解過,只是感覺它導熱感覺沒有RMBP那麼強烈。感性的說就是冬天拿著SB沒有拿著RMBP那麼冰手。
14、以前看圖看視頻不覺得,看到真機,我必須承認,巨硬這次連顏值也吊打蘋果了。
15、植入一個廣告:誰把我的二手RMBP買了?(這條開個玩笑,形容一下我鳥槍換炮的心情,引起誤會抱歉了)

先擺在一起搞個合影。有同學覺得蘋果比較漂亮,這也很正常。只不過我投票給SB。

再來一張打開的。我的RMBP安裝的是WIN8.1系統,為什麼不使用MACOSX前面已經說過了。

RMBP要大一圈,重不少,放在肚子上,有時候喘不過氣,SB沒有這個問題。

12月16日更新:
1、發現一個小技巧,FN這個鍵是可以象caps一樣切換的,燈滅的時候,上面一排鍵是控制音量、鍵盤燈亮度等等功能,如果按一下FN鍵,鍵上的小燈亮起,那上面一排鍵就變成傳統的F1、F2這些了,有點人性化。
2、更新過系統之後,除了onenote依然噁心人之外,顯卡驅動不再崩潰了,可惜的是edge仍然時不時的假死,好消息是沒有再真死過。

上次發的照片是手機拍的,這次上單反的照片,技術不好,湊合看看。

再弄幾張照片得瑟一下。這次拍得稍微認真了點。
1、請無視遠處亂入的海綿耳塞

2、請再次無視遠處的雜物簍和鏡頭蓋

3、隨便拍拍,白平衡就自動吧,色差請不要care

4、給筆一個特寫吧,也不知道筆尖筆帽什麼的能不能換,看巨硬的尿性,怕是指望不上了。想當年一塊WACOM板子可以用好多年。


簡而言之,Surface Pro 4還算是微軟為了和同時代平板電腦競爭而做的標杆,而Surface Book已經是蓄謀已久的不懷好意的嘲諷。
Surface Book的宣傳片狠狠扇了所有OEM廠商一個大大的耳光: 我給了你們這麼多年,你們都做出了些什麼?好吧,現在東西我已經做出來了,你們拿去抄!!!


Surface Book 10月21號蘇州出發,昨天準時到達。
澄清一下,答主在國外,發布會後預購的Surface Book。之所以蘇州出發是因為代工廠在蘇州。發布初期購買電子產品由工廠直接寄出是很常見的事情。以前官網購買的聯想產品發自上海、蘋果產品發自深圳。

包裝非常厚實,不像某些品牌就是箱子套盒子。

史無前例地把ABCD每一面都仔細檢查了一遍,底部應該是一整塊鎂鋁合金板通過粘合劑固定。底板與周圍的縫隙不完美,一側寬一側窄。當然作為這種尺寸的電子產品不能苛求太多。

轉軸打開角度只有120度左右比較意外,一直以為可以像Yoga那樣360度打開,之前在巨硬商店也沒有仔細嘗試。不過Surface Book對於360度旋轉嚴格來說並沒有需求,直接把屏幕反過來插即可。突出C面的鍵盤也不像Yoga那樣適合接觸桌面。

點亮屏幕第一眼的感覺是驚艷。可能是沒用過Yoga Pro系列,這是筆記本上見過的最細膩的屏幕。如此高的PPI下一些人詬病的Windows字體渲染問題也就根本不存在了。屏幕直觀感受明顯好於Surface Pro 3和MacBook Pro Retina 13。

觸摸板倒是沒覺得有像The Verge評測中描述那樣特別。相比Type Cover手感差別不大,面積大自然更方便但是阻尼、按壓感覺都差不多。鍵盤手感厚實回彈有力,在近年筆記本鍵盤中手感不錯。

最讓人驚喜的噪音水平。輕薄本是個盛產拖拉機的市場,特別是配備獨顯的輕薄本,但是Surface Book的風扇噪音水平相當低。運行3Dmark時平板+鍵盤噪音顯著低於沒有獨顯的RMBP13。顯卡調度很靈敏,3Dmark場景之間短短的載入時間獨顯風扇也會停止。

固態硬碟為三星NVMe SSD,實測連續讀寫速度高於RMBP,與台式機上的三星SATA介面850Pro對比隨機讀寫還是略弱。

Surface系列手寫筆一直在進化,Surface Book達到了新的高度。在屏幕上書寫的觸感阻尼現在很像圓珠筆配合紙張。橡皮擦也很自然。手寫延遲明顯低於Surface Pro 3。感覺iPad Pro除非有什麼獨門絕技,否則以現有參數很難在電磁筆體驗上超越Surface系列。

比起Surface Pro還是明顯大了一圈,厚重很多,明顯不是互相取代的產品。

綜合來說Surface Book不愧對The Ultimate Laptop的口號,應當是13寸長續航輕薄本中綜合設計、能力最強大的產品,產品力明顯高於現款RMBP13,不過也貴了不少,是否買買買還是看諸位的需求和錢包了。


10月12日更新:

經確認所有處理器均為雙核處理器,而不是四核處理器。Surface Book內建的獨立GPU實際上是NVIDIA為微軟定製的GPU,基於麥克斯韋架構擁有1GB GDDR5顯存。
所以說還是為了輕薄犧牲了部分性能的。

======================================================================

非專業人士,僅僅從自己對行業的理解說了說想法沒想到過千贊了。。。第一次過千贊謝謝大家。。
當天晚上看完發布會之後匆匆寫下,直到今天又看了一遍知友的評論和其他人的見解後發現自己可能還是有些不準確之處,特此更正加解釋一下。
關於對標ipad問題,只能說windows平板最開始對標的產品就是ipad,只不過那時用的是Windows RT。後來發現RT不行之後,微軟索性砍掉RT聚焦生產力推出全功能surface,但是很難否認微軟這一點不是沖著ipad的輕計算市場去的,否則何必把重計算的性能擠進一個平板的空間里,出來的東西還叫一個二維化的名字Surface。
關於黑科技,顯卡熱插拔才是炸點!但按照微軟2倍性能的吹法,顯卡塞進去,熱量散出來,還要熱插拔。。還記得Aleinware去年搞出一個磚頭一樣的外接顯卡么,就是這麼黑科技。
關於審美的問題,大家各有各好,不多講。

================================================================

第一反應是:這設計,這輕薄,這性能,這續航,真尿性!微軟終於巨硬了!
直到再次回放視頻時,屏幕從鍵盤上拔下來的那一刻,我一下子醒過來:微軟心裡有譜了。

自從納德拉執掌微軟以來,微軟越來越走上了人們所期盼的軌道:不再死守於自家平台,開始為全平台提供自己的生產力套件,鞏固自己的生產力領域的絕對優勢。生產力這塊市場可謂是蘋果自喬布斯到庫克一直久攻不下的一塊硬骨頭,微軟憑藉著自身在這塊市場20多年精耕細作積累起來的巨大優勢,可以說打下了安身立命之本。就我個人而言,放棄Windows轉向Mac OS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但是我一定會為了Office在Mac上跑一個Windows,畢竟無論是Apple的生產力三件套還是Office Mac版都沒有辦法比肩Windows版本Office在操作,習慣,兼容以及更新上的優越性。
蘋果引領的觸控風潮著實曾打了微軟一個措手不及。這種措手不及的程度足可以讓微軟領著一眾PC廠商在2010-2014年干出一票不著邊際的事情來。這期間為了讓Windows也觸摸化,各種照著蘋果設備的奇葩的設計層出不窮,除去讓人無語的Windows 8不談,甚至連一向作為PC機代表的Thinkpad也被聯想昏出一次變觸摸改鍵盤的事情來。這四年對於PC來說真的是慘不忍睹的四年:觸控模式的迷茫,軟硬體的分離,各家廠商各自為戰,甚至連PC將死的言論也層出不窮。不過好在PC的原始積累夠厚,經過四年的探索,大家也開始承認在輕計算設備市場,PC無法與更便捷更友好的iPad競爭,而在更高端的重計算和生產效率市場,PC相比於iPad和Mac優勢依然十分明顯。所以我們看到在iPad銷售逐漸乏力的時候Apple針對生產力市場推出了iPad pro,而各PC廠商為輕計算市場推出Windows平板銷量雖然愁雲慘淡,但PC市場的份額在今年開始回暖。這表明兩個陣營打了四年,Apple實打實的從PC市場搶下一塊肉來,但是上攻乏力,PC廠商失去了一塊市場後內部洗牌,但剩下來再沒有虛膘,於是閃電戰結束,接下來就是陣地對壘了。

在這四年時間裡,Apple在便攜娛樂市場勢如破竹後久攻生產力和企業市場不下,於是放出三件套免費,iCloud online,和IBM合作,虛心地學習微軟在生產力軟體方面的長處;而微軟則意識到軟硬體統一的必要性,生產力為第一要務,同時必須在觸控方面開始追趕,於是收購Nokia,開放Office跨平台,躍升Windows 10,促進桌面和觸控的universal大一統。而Surface就是微軟的硬體+大一統策略下的產物。

但是大一統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甚至目前還是不太靠譜的事情。作為觸控的引領者,蘋果直到目前也沒有嘗試推出觸控板的Macbook或者iMac,而只是將iOS和Mac OS的界面進行融合,說明蘋果也很清楚對著筆記本張牙舞爪確實是一件不雅的事情,於是先融合界面,從視覺上消除觸控和桌面的隔閡感,之後怎麼辦,看看用戶受教育的反應之後再說。而微軟則是搬了喬布斯的教條:用戶自己也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樣子的大一統,我來給你們一個大一統。於是Windows 8作為一個呵呵噠嘗試顯得不倫不類:一方面是windows不像iOS是一個一開始就為觸控而生的新系統,這麼多年的桌面化操作讓它積重難返,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微軟的UI設計實在是。。。鋪地板的工人教的吧,丑到爆。於是Windows 8以自廢武功一般的豪情出現在人們面前,為微軟趟出一條血淋林的大一統之路:守住桌面化的操作方式,先把觸控化的視覺元素融合進去,通過二合一設備留出一個觸控模式,看用戶反饋再一步步來。於是Surface一直以平板的姿態承載著桌面級的性能,在接受了Windows 8的一些反饋後進化到windows 10之後,大家不但覺得不那麼丑了,效果還好的有些出乎微軟的意料。於是接下來微軟所要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繼續打造Windows平台足夠輕薄的性能怪獸,在這個平台上繼續探索下一步的大一統。

對比於Aplple針對生產力市場的iPad pro,Surface pro 4是微軟方面的直接對標競品,那麼Surface Book則是微軟在Surface pro 3成功的基礎上借鑒經驗,進一步對抗Macbook pro的競品。如出一轍的工業設計,顏值不輸,加上計算和圖形的高級別配置,再有Windows平台的生產力天賦加持,在產品上可以說是微軟在迷茫中探索出來的的經驗之上,和蘋果的產品形成直接對抗(想想i7+G卡還如此輕薄,顏值完爆Razer我也是激動不已啊)。但值得一提的是,Surface Book的可拆卸屏幕多少有一些雞肋的味道。因為作為Surface pro 4的性能加成版本,Surface Book作為平板使用的話其定位和Surface pro 4多少有些重疊,微軟其實完全可以但推一個Surface pro 4加上一個鍵盤套和一個性能底座。但我想這可能是為了給各PC廠商一個未來產品方向上的指引,另外正如前面所說,微軟自家的產品,再整體產品的基礎上一定要留出觸控的模式,繼續探索大一統的下一步。

另外在價格上,兩個產品線上微軟的起跳價分別比蘋果的產品高出100刀和200刀,我想同樣是為了照顧各PC廠商的利益。把下麵價格的市場留出來,才有聯想戴爾等一票廠商跟著你玩,否則光憑微軟一家也占不住目前PC的市場份額。

從年初Thinkpad回歸經典設計到Surface Book發布,PC陣營應當算是結束了混亂的局面,也找到了穩定的支點。在硬體基本同質化的背景下,微軟藉助生產力方面的巨大優勢,推出Windows平台下集性能和設計上鎮的住檯面的產品,守住重計算和企業市場,和諸多PC廠商一起在二合一的產品模式下推進大一統的進程。Surface Book作為微軟為自己平台推出的代言級產品,無論顏值性能和逼格都達到了爆表的標準。這一點如果大家承認了,那麼PC產品相比於Apple產品也就不會顯得low,這對恢復PC行業的信心是非常有意義的。

帶頭大哥心裡已經有譜了,旗下眾弟兄們可以沖了。

最後關於買不買,對於這種爆顏,爆能,爆逼格的三爆產品,不差錢的當然是買買買,差錢的,等等非嫡系部隊吧。

以上。


我軟:哎呀,做人是要謙虛一點的嘛。你筆記本玩這麼多年了,也讓我軟做一台玩玩唄。不用太強,就按你MBP性能翻個倍就行了吧。

水果:光傻快,沒亮點沒逼格!

我軟:卧槽我生產力工具啊!算了算了我加點料,我也加個PixelSense顯示器,機身就鎂鋁合金吧,弄個玻璃觸控板,再把我25年窖藏鍵盤配上,跟你比算夠格了吧。我生產力工具啊,不能太像家電吧。

水果:我擦你一次放這麼多大招,哪有一上來就抄人老家的。。。不對你這是騙人啊,頂著個Surface的名字,不是該跟我Air對飆的嗎,你跑來干我MBP做甚!

我軟:這……我還有個小弟SP4,對付你Air也算門當戶對吧。

水果:不管,你就是耍賴,開掛越級欺負人!你不輕薄,不便攜,沒辦法跟我Air比,我還有iPad Pro…
我軟:這可如何是好……對了,要不這樣吧,我讓我Book減點裝備先,我讓你一個GPU,半塊電池,一把鍵盤,這樣可否一戰?也不用挨個來了,你家那什麼Air的,NMB的,還有iPad 大小一家子一起上吧。

水果:救命啊,微軟要人命啦!他們家放出個筆記本名字叫SB,當街脫衣服,裸奔裝平板,耍流氓啊!!!

------------------------------------------不開玩笑,正經答案從這裡開始------------------------------

一不小心就成為知乎個人最高贊數記錄了,果然抖機靈管用。不過不給點有用的乾貨實在是對不起這麼多贊吶。

說到這東西的意義,在發布會上Panos說的很精準:Reinvent category。也就是重新發明了Laptop(雖然真正應該翻譯成膝上電腦但是我們通常就是叫筆記本)這個產品類別。從這方面說,Surface book確實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產品。

筆記本作為一個成熟的產品形態,存在幾十年了。除開性能演進外,期間大大小小的各種改進和新概念有很多,例如上網本,超極本,各種混合形態本。但是這些產品無一例外地都無法完全替代筆記本而只是小改進。移動電腦的成熟形態,一直都是10-17左右的屏幕在上面,鍵盤和主要部件在下面,通過轉軸連接,可以打開成為一個角度使用。無論觸控板還是小紅點,觸屏與否,翻轉多少度,最終都無法避開一個事實:最舒服的使用方式:永遠是像傳統筆記本一樣放在桌面或者膝蓋上,屏幕與鍵盤成一個鈍角使用。
Surface Pro企圖對這種使用方式進行改觀,以一個Tablet的形態加上超薄的鍵盤的形式,試圖兼顧平板和筆記本兩種用戶的使用習慣。這個產品線直到SP3才算是成型和被廣泛接受。這也是完全得益於行業技術恰到好處的成熟時機:

  • 足夠好的性能
  • 足夠小的部件能塞到10-12寸體積平板,同時成品可以輕到手持無壓力
  • 黑科技鉸鏈撐腳既不增加厚度,又能有足夠阻尼支撐起平板本身且牢固到使用觸摸都保證機身穩定
  • 足夠長的續航
  • 足夠薄但手感堪用的鍵盤
  • 直到Win10才能折衷滿足平板和桌面兩種用戶使用方式的UAP

所以SP3和SP4現在才敢於喊出這個口號:Replace laptop -- 可以替換筆記本的tablet。
但是SP系列產品也還有一些克服不了的缺點導致它還是無法完全超越傳統筆記本:

  • 鍵盤厚度所限手感還無法足夠好
  • 鉸鏈撐腳支撐始終做不到筆記本放在桌面上那種踏實程度,放在膝蓋上更是不穩
  • 體積所限,性能再提升很困難,無法跟高性能筆記本相比

這時候Surface這個產品形態,可以說是到了一個瓶頸期。除了本身性能提升外,很難再有突破性進展,一如iPhone或者iPad剛推出時的革命創新但到了三四代左右產品之後都只有小修小改很難再有突破。因為產品形態本身已經穩定,在沒有黑科技加持的情況下很難突破。iPad今年是同樣的情況,於是iPad Pro選擇穩定發展,加大屏幕,弄幾個多任務和行業軟體,加只筆,就號稱創新了。

然而黑科技積累的差別現在體現出來了,Surface Book(後面簡稱SB)橫空出世。微軟得以敢把這個新產品線吹成reinvent(重新發明),自詡Ultimate laptop(終極筆記本),在於它有幾個跟筆記本和跟SP都不一樣的地方:

  1. 可分離鍵盤和屏幕。其實這種形態以前也有不少產品有,例如索法的VAIO Z Canvas,還有Thinkpad Helix。但是前者類似SP系列機身就是機身鍵盤就是純鍵盤,同樣有SP一樣的體積/性能限制,後者則在鍵盤底座做了個風扇可以對著機身吹從而讓機身開啟高頻模式。但是SB直接把GPU這個對性能很重要但是對功耗也很頭疼的大戶從屏幕換到鍵盤底座上,這同時滿足了高性能的要求,以及Clipboard(叫屏幕或者叫機身亦或Tablet都怪怪的就按照官方叫法叫這個吧,不翻譯了下同)的輕便性。
  2. 翻轉和360度開合。也不是新玩意兒,Thinkpad Yoga和Helix都有。SB這個新形態之所以不一樣,在於這個新的Muscle wire鉸鏈的黑科技。以往的翻轉和360度開合,其實都存在致命問題 -- 穩固性不好。Helix就不說了,那個介面不牢靠導致屏幕晃晃悠悠的。Yoga也是,只用了有阻尼的轉軸,所謂4個形態其實能用的還是標準筆記本形態。這個鉸鏈,從演示上看有電控的鎖止按件,牢固性應該不成問題。阻尼有SP3的先例在完全可以信任微軟,一個Tablet的重量都能用兩邊教練加撐腳穩穩固定且不影響觸摸和電容筆使用,換了一整排的鉸鏈必須更穩固。看視頻Panos很寫意地單手拽著一個邊角屏幕都很穩固。這才是真正實用的混合本形態,我想如果是我來用應該會很享受打開和關閉屏幕的過程。(關於這鉸鏈的外觀美醜就不多評論了,個人喜好,我倒是挺欣賞這種機械感的)
  3. GPU和部分電池在鍵盤上。也不是首創,外置GPU早有之,有像Display link這種USB方案,也有專有介面的方案,但這些老方案無一例外性能堪憂。這次直接通過磁力介面把PCI-E連到鍵盤了,帶寬和時延都能得到保證。再加上Win10水到渠成的支持熱交換GPU,就幾乎完美了。早先我記得紅衣教主似乎有討論過這磁力介面其實就是個PCI-E協議的玩意兒,還在猜測以後可能開放介面接鍵盤外的其它外設,這次沒想到吧,直接把GPU給扔這來了XD。電池分體設計老Power cover就有,也不是新東西,但是剛好這次為了新鍵盤手感需要把鍵盤做厚,再多放點電池增加續航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4. Windows Hello。也是恰好出現在這個時間點,有鍵盤就用指紋解鎖,無鍵盤用虹膜識別。這簡直太便利了。用SP3加入公司域同時受密碼強度限制的人肯定知道輸入密碼是個多麼麻煩的事兒。這次的方案能兼顧有無鍵盤同時不像圖片解鎖那樣無法用於企業安全的強度。不贊不行!
  5. 性能,性能!Panos發布會不知道說了多少個Power。這確實是SP最大的瓶頸,突破不了它就無法號稱終極生產力解決方案。這次SB引入上面幾點結構變化再加上Intel 14nm黑科技Skylake,夥同Nvidia新GPU加持,終於性能能夠揚眉吐氣了。2倍Macbook Pro聽得我心花怒放,還記得iPad Pro的強於70%桌面級產品么XD。不過這裡2倍性能有沒有水分有存疑,因為發布會和官網預訂頁面都未曾提到CPU和GPU型號。按道理說SB應該是低電壓的Skylake,想要幹掉頂配的4核心常規電壓的Macbook Pro是有難度的。而且低壓U似乎在15W這個TDP檔位沒看到4核心的產品。就算是有4核心,新CPU也沒可能強於上代CPU1倍的性能。我覺得這裡宣傳應該是有一定水分的。但是視頻原話確實說了2 extra core,如果微軟這次找Intel定製了新4核心CPU,那不管強有沒有1倍都是無比舒爽的。因為這可能是Intel看好Surface產品線的未來銷量給基友開了後門,Wintel重出江湖你怕不怕?!(無懸念這頂級的性能一定是頂配版,但2600刀的價格確實是形象大於實際意義了。換個思路我有你們都沒有這就是產品溢價存在的價值,微軟真敢做這個出來就說明這個價賣的值!)

如果把微軟從Surface1代開始逐漸引入的技術連貫起來一直到這次的SB,可以看到有清晰的持續改進,從致力於tablet的操作模式到硬體精益求精,性能越來越強,厚度越來越薄。鉸鏈每代一升級一強化,磁力介面也不斷演進。所有的這些改進無論產品成功與否,到了今年這一代,終於能彙集到一起讓Surface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全新的形態。作為硬體愛好者和IT從業者兼任Geek來說,看到這樣的一個產品,怎麼可能不歡欣鼓舞。

不論接下來幾年是Pro系列還是Book系列更為成功,Book都是一個不可以被忽視的產品線。可能OEM會迅速跟上導致此類產品同質化但SB這一個開山產品值得我們充值信仰。


總結一下值得充值信仰的原因,按個人喜好排序,其實個人是偏向輕辦公和碼農流派的:

  1. 可分離式筆記本和多種使用形態,各種玩法High到爆
  2. 7.7mm的Clipboard厚度,700g重量。夠輕!
  3. 14寸PixelSense屏幕,解析度夠高了,按SP3屏幕素質來看MS越來越重視色彩準確和其他小指標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廣色域屏
  4. 小巧的dock,生產力擴展就靠它,帶機器回家插一個介面就有GE連接加雙屏顯示出來的快感用過才懂
  5. 有16G內存,對性能提高最直觀的,除了硬碟機械換SSD,就是內存最重要
  6. PCI-E SSD,磁碟性能一直是筆記本短板以前只有Apple重視現在MS終於開竅了
  7. 25年祖傳鍵盤的手感,1.6mm的鍵程值得期待
  8. 彪悍的CPU性能,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9. 12小時續航,來自於Skylake,Win10的電源管理也很重要
  10. 底座內置外掛-- GPU,掛上GPU才是完全體!
  11. Windows Hello,福利功能
  12. 新的1024壓感觸控筆,Apple pencil你顫抖了么

另外本人根本沒上手過真機,不過從發布會來看,還是可能推斷出一些缺點的,但是歡迎過兩天有真機評測後回來打我臉,越響越好!

  1. 14寸的Clipboard把持手感估計比12的SP3還要差一些,大和薄是單手握持的大敵。雙手握持這個寬度估計屏幕鍵盤會很難用。
  2. 不帶鍵盤輕薄不如SP4,帶鍵盤重量快差不多趕上MBP
  3. 據說電池是四分之一在Clipboard,四分之三在鍵盤,那就是說如果是純平板模式,最多3個小時就完蛋了。比SP系列來說,這是個不小的退步。
  4. 所謂的2倍Macbook Pro性能估計有水分,而且極有可能頂配才能彪悍的起來。頂配的話,一個字:貴
  5. 無責任猜測按照微軟的德行,這GPU切換跟Nvidia和Intel估計要搞幾個月才能完美,前期肯定是大毛病沒有但小毛病不斷
  6. 發布會電源沒亮相,估計這次加了GPU的功耗電源體積可能小不了,說不定發布會上那小dock都比電源個頭小。
  7. 這次沒吹風扇靜音,吹了都那聲音,沒吹可想而知。
  8. 12小時續航一定有水分,官網直接標明是12小時連續放電影了。
  9. 這貨維修一定超難,買了就要祈禱別壞,而且要是摔了,一定欲哭無淚。

最後希望SB系列能保持活力持續更新,這種形態如果做成熟了有太多可能性了,隨便一想都很激動:

  • 開放介面兼容第三方底座,例如可以通過替換底座來升級外掛GPU
  • 兼容SP4鍵盤, 出門帶小鍵盤進門用大鍵盤。
  • 這磁力介面能再接個屏幕玩雙屏不,這Book就名副其實了。
  • 接塊超厚磚頭電源超長待機,或者電源底座本身就是個充電寶?

評價個鎚子,買買買!!!不買還是人!!!!

我就發個段子都能被舉報不友善也是醉了。

——————————————————————————————
以下是段子集合
(你們都說最後一句……明明我的最後一句一直在變啊魂淡!!!你們說的到底是哪句!!!)

  • 果然CEO換了印度人以後微軟全面進入開掛狀態……(納德拉是微軟第三任CEO,所以我們親切地稱呼他阿三哥,絕對不帶對印度人鄙視的意思……管理員(●"?"●)放過我好不)
  • 納德拉:我們唯一的打臉,是處處打臉。
  • 微軟:不不不,我不是針對蘋果,我是說所有OEM都是垃圾!
  • 微軟:老子去年教你們造平板,今年教你們造筆記本,等著,明年教你們怎麼做手機!都是一群X!
  • 微軟給蘋果站台,讓大家知道了office的重要性。然後蘋果設備上出現不兼容的問題之後又發布了新的surface,讓大家知道了親兒子的重要性。
  • 庫克:我找你們站台的時候,沒說要搞這麼牛逼的東西啊……
  • 三大神器已經同時降臨人間:
    微軟surface book(SB)
    蘋果mac book(MB)
    谷歌chrome book(CB)
  • 話說起了這麼個名字是在罵所有OEM煞筆么?
  • 我以為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微軟倒閉,原來這貨只是看著我長大,看著我老去……
  • 今夜我們都是軟的,今年是SB年!
  • 醫生,你看看我身上還有什麼地方能割了拿來賣的?
  • 微軟:蘋果的發布會,他們那個B裝的很好,我們要學習學習。
    然後回頭自己發布會上裝了滿分的B……
  • 微軟:水果的筆不錯,但它忘了帶橡皮擦。
    蘋果:尼瑪算計我!
  • 微軟:我做硬體的實力你們是看到了, 手機這塊兒再給你們一次機會, 順便三星啊, 這次你要是幹得漂亮專利什麼的我也不跟你計較了。別逼我明年教你們做手機。
  • 微軟員工:老大,黑科技太多,發布會時間不夠用啊……
    納德拉:嗯~找幾個媒體把手機曝光。
  • 2016年4月
    蘋果:MacBook Pro Book比Surface Book快2倍
    2016年10月
    微軟:Surface Book Pro 比 MacBook Pro Book快2倍
  • 微軟:OEM們,看看人家蘋果的產品,你們的設備不給力啊。
    OEM:你行你上啊,好好做你的系統,沒事別逼逼。
    微軟:我上就我上。
    兩年後……
    OEM:哥,打臉也不能往死里打啊,留條活路成不成…………
  • 作為一個學生黨,看了看錢包,看了看就業率,看了看SB,學習有了新動力呢。
  • 微軟的目標:手環做成手機,手機做成平板,平板做成PC,PC做成工作站,工作站做成超算,超算……再往上是想怎麼辦……
  • 蘋果全世界漲價,surface摻了金坷垃,跑分十萬八,一個能頂兩個用!
    小蘋果真不傻,金坷垃給了他對微軟威脅大…
    金坷垃,你們蘋果別想啦!
  • Windows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

  • 「iPad Pro 有了一支筆,Surface Pro 4 也要有筆。」 巧妙地「闡明」了 Surface Pen 「跟風」 Apple Pencil 的"事實" ……
    來自威鋒網,一個非常「客觀」的網站……
  • 買個虹膜解鎖的門禁也要一萬多,買個wm手機回去貼在門上還便宜。唉 唉 那個誰,你咋把我家門禁掰走了,唉,別跑 別跑 ,我x。

  • 專業割腎,費用低,手術安全。需要的請和教主私聊。 @可可蘇瑪

  • 微軟,重新定義了SB!

更新一段主觀意見非常重的內容,再聊聊這次發布會,再聊聊微軟。說起來我不是純正的軟粉,但卻在這次的發布會中為微軟的布局而折服,為這個桌面端軟體霸主而折服。最近一段時間,知乎上有幾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微軟已經做出來的很多功能,當蘋果再拿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會驚奇?」「Windows Phone 還能鹹魚翻身嗎?」其實從這樣的問題中,恰好可以看出微軟移動端的疲軟和無力,但絕不是自暴自棄,這次發布會上微軟拿出的東西也足夠讓人驚奇。在移動端上的劣勢反而觸發了平台的整合,通用應用開發的推進。不知道這個比方是否合適:通過桌面端的強勢補貼移動端的弱勢,和傾銷非常相似。傾銷成功意味著什麼,大家都明白。
小米,總是強調自己的全生態布局,讓產品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能擺脫。我似乎看見微軟,那個更宏大的生態布局,那種獨角獸公司獨具的野心。

---------------------------------------------------------------------------------------------------------------------------------
這是Microsoft在個人用戶領域的一次新的突破,一條嶄新的產品線。
---------------------------------------------------------------------------------------------------------------------------------
這才是這場發布會MS攢的大招,身邊所有在關注這場發布會的人都在Surface Book出現時沸騰了,也都在第二次放視頻,與鍵盤分離時高潮了。
所以說Surface Pro正面對New Macbook Macbook Air iPad Pro絲毫不怯,而Surface Book對上了Retina Macbook Pro也大有看頭。
正如MS在發布會中不斷強調的,他們專註的是什麼,是生產力。如果你說上一代Surface Pro的性能有短板,那Surface Book可以叫你閉嘴了吧;如果你說MS怎麼就是不來Laptop,那這種「筆記本+平板」的模式可以滿意了吧;如果你說「想要一台各方面匹敵Macbook Pro的Windows筆記本」,我想它也足夠說服你了。
作為一個剛剛進入大學的大學生,暑假裡想過要一台怎麼樣的電腦,湊巧了,趕上了。
如果說Surface Pro3可以讓用戶在MBA面前猶豫,那今年的SurfaceBook,也足夠讓用戶在MBP面前猶豫了。我不知道國內有多少人,用著MBA/MBP然後裝上Windows,那這個群體,有了一個也許更好的選擇,他們不用再忍受MBA/MBP使用Windows的發熱耗電降頻各種不適,我不知道他們如何拒絕SurfaceBook這樣的誘惑。

***這一點都不像一台超級本***
私以為,定位還是超級本,但又更往性能本去靠了。

  • 重量上來說,含鍵盤最輕為3.34磅(1.51kg),我想頂配也在1.8kg內。
  • 尺寸上來說12.30」 x 9.14」 x 0.51 - 0.90」 (312.3mm x 232.1mm x 13.0 - 22.8mm)也已經收得很窄了,你看看那邊框,你看看那側面照片,嘖嘖。
  • 續航上來說,官方宣稱的12小時(Testing conducted by Microsoft in September 2015 using preproduction Intel? Core? i5, 256GB, 8GB RAM device. )大家看看就好,打個折9小時我都滿意,不說了。
  • 外觀上來說,變形本的特質,不得不再說一遍從鍵盤拔下的那一刻,炸了。

-------------------------------------------
以上,說明它多像一台超級本。
偏偏,又在超級本之上做了突破。
-------------------------------------------

  • 不妥協的屏幕,3000*2000解析度(別說這比例不好, @可可蘇瑪 之前都解釋得很清楚了),PixelSense,十點觸控。還要啥?
  • 黑科技顯卡,一定是雙顯卡啦,應該是做到獨顯和CPU分離了,似乎還能熱插拔。誰還有?
  • 不得不提的,與SurfaceBook絕對匹配,量身定做的Windows10。還有誰?
  • 好愛的鍵盤,這絕對是一彩蛋,那鍵程(1.6mm)那鍵距,我的大手好想要。

  • 拋棄了Surface Pro的支架,我就是覺得那個丑,這鉸鏈一來,我只好跪舔。

你可能會問的

  • 散熱:人家是14nm低壓U好嗎你還在怕些什麼?Intel出的Skylake這代晶元就是功耗大降啊。
  • 厚度:好吧比RMBP厚是肯定的,但是從我單手握持Thinkpad X1C的經驗來說,Surface Book這樣的厚度很有安全感,反正又不重。
  • 我想,你要是再問,就是問我怎麼海淘了

關於不能完全閉合

似乎寫字畫圖就是這樣的高度才好。

關於硬碟
你沒有看錯,全是PCLE,太良心了。還記得發布會上十秒鐘拷了3GB的小視頻嘛

關於售價
128GB / Intel Core i5-8G $1499
256GB / Intel Core i5-8G $1699
256GB / Intel Core i5-8G-dGPU $1899
256GB / Intel Core i7-8G-dGPU $2099
512GB / Intel Core i7-16G-dGPU $2699
以上均含Surface Pen
那啥,有教育優惠不?(我就是問問啊)

關於OEM
好多人看到SurfaceBook覺得OEM都沒什麼新意可以拿出來了,就是一個Copy就是了嘛。我覺得不是,Google的Nexus是為同時期的Android產品做一個標杆,不是也有很多做得更好的機型出現嗎?我覺得還是可以期待的,只是我很懷疑,被巨硬這樣高潮了,OEM拿什麼撬開我的錢包。

關於觸控
用過Pro3的都說好,你就不想試試。反正我用的是Thinkpad X1 Carbon 3Gn+Windows10,有時候蠻想戳一下的。

關於買不買
要不是Thinkpad X1 Carbon 3Gn才買一個月,我就加錢上SurfaceBook了。
別猶豫,喜歡,就買,趕緊的。

看客們,評論區很精彩呢,大家都看到這了,不妨也去看看。

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我回憶起自己變成軟粉的日子,就是今天。


終於可以買買買了,等發售了就到company store去撈一個=_,=


當他第一次放視頻時,我就想吐槽,如此之丑的連接鏈條。
這個新筆記本讓我感覺也不過是個13寸超級本嘛。
而且竟然沒提觸摸的事?這也敢叫 surface?

see the video again carefully

艹艹艹!拆下來時我瞬間高潮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當那個男的開始抓頭時我就感覺可能要說觸摸屏的事了。當時還想,哼,微軟你也不過如此嘛。
然後——
尼瑪尼瑪尼瑪!竟然可以拆下來!!!
尼瑪尼瑪尼瑪!竟然還可以360度旋轉!!!
看到那一幕後我是真的在宿舍一臉滿足樣的哼唧了一聲!!!【然後另外三個舍友立刻就圍過來,以為我在看島國片(*/?\*)

那個土土的外觀完全不重要了啊!!!
那個不能合上的屏幕也不要緊了啊!!!
i7,N卡,電池全性能跑12小時,還TM能當平板?!
這隻要9500RMB???

巨硬的硬體真是做絕了。現在想買 MacBook 的唯一動力就是系統了。希望 Windows 能繼續加油啊 (≧▽≦)
最後
M$ 大法好!


各筆記本廠商:WTF??!!...
MacBook Pro: (╯°Д°)╯︵ ┻━┻
Surface Book

MacBook Pro:┬─┬ ノ( 『 – 『ノ)
Surface Book

各筆記本廠商:(⊙?⊙)......
MacBook Pro:(⊙?⊙)......
Surface Book

各筆記本廠商:(╯°Д°)╯︵ ┻━┻
MacBook Pro:(╯°Д°)╯︵ ┻━┻

抖完機靈也說點正經的。
我認為微軟今天的這場發布會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發布了一系列超棒的產品,而且,微軟真正的全平台統一體驗和服務也正式到來了。

可以很容易的發現,這些產品幾乎涵蓋了大部分日常使用場景。而對於Surface和Lumia這兩個系列來說,一切都是為了生產力,一切,也都提供了統一的體驗和無縫的對接。這種「絲滑」般的體驗也確實超棒!


回答問題前,先展示下我的裝備。alienware 17 R5,跑windows,配置為intel i7 4700hq, 顯卡n家780m,硬碟1為1T hdd和128gb msata ssd組的raid0(並不是實際意義的raid0陣列,但也是raid陣列,ssd作為hdd的高速cache),硬碟2為500gb evo pro ssd。基本上在攜帶型筆記本里也算佼佼者了,主要來做科研工作和遊戲。第二台本為rmbp 13,i5處理器,pcie 256gb ssd。一直是堅定的微軟用戶,因為太多工作需要在windows下來完成。為什麼拿出這兩台筆記本來,是因為我不像很多答案,完全沒深度使用過兩個平台的東西,就來夸夸其談,一會其他都是垃圾,一會秒天秒地。我保證我的答案是基於長期使用經驗的較為客觀評價。
--------------------------------------------------------------------------------------
1.surface book是一款很驚艷的作品,但是基於這個問題高評價的答案,我覺得給予的評價過於高了,我覺得該本最大創新就在於熱插拔pci匯流排的顯卡,我不知道怎麼做到的,但是很牛叉,一個產品讓你既有pad,又可以攜帶型筆記本的形態來完成一些重度工作,比如修圖,編程,模擬。但是我對這個介面的耐用性抱有很大的懷疑,我所認識兩個人的surface pro發生了鍵盤介面損壞的情況,無法識別外接鍵盤,微軟售後給的方法是回廠更換主板的處理。基於我對surface的印象,我真不知道這個介面到底實際使用起來會不會發生一些問題,尤其顯卡的通訊協議速率都是高頻,我為微軟捏把汗。

2.散熱,散熱設計中規中矩,上兩張圖。第一張為屏幕側cpu的散熱,第二張為鍵盤測顯卡的散熱。我覺得唯一缺點的地方時,居然在屏幕側邊開了風道,見最後一張。這引入的問題時手持屏幕玩耍時,會不會堵住出風口,二是夏天的時候,想像一下,躺在床上,看著1080p電影,然後手邊一直冒熱風的感覺。。。我也很好奇實際使用起來是什麼樣的,拭目以待。提到這裡,我想說下MacBook pro,客觀的講,微軟真的不是一下兩下就那麼簡單的超越mac,畢竟多年的設計理念和工程經驗擺在那裡,就以散熱來講,macbook pro的屏軸處出風的設計,我第一次感受的時候都是驚呆了,太完美的地方。擺在床上使用,也不會堵住出風口,熱風而且基本不會與人體接觸。這些細節才是MacBook打動我的地方,設計真的是無微不至。

3.做工,我之前家裡用xps系列作為輕便型的筆記本,開會,讀文獻,視頻,編程,完全沉浸在windows的世界,但是xps做工越來越噁心到我,雖然xps無邊框設計讓筆記本看起來比air13寸都要小不少,但是一看到機身側面那個歪扭的usb介面,我就噁心到了,這也是我下定決心把日常的輕便型筆記本完全轉到mac的原因,之前不想放棄windows,畢竟辦公常用的軟體還在windows。surface的做工看了視頻後,覺得一定很贊,應該也和rmba一樣,一體化鋁合金機身,微軟終於站出來了,oem那幫小弟的東西做工真的太差了。
4.性能,哎,其實現在cpu性能都十分過剩,比來比去有啥意思呢。如果非想一戰,我可以拿macbook pro 13的頂配和surface book的頂配比較一下。不過最後還是實機實測是王道,我這的比較只能說是paper comparison。毫無疑問,微軟這次絕對是針對性的發布產品,連頂配的價格也與蘋果一致,那麼我們就來看下,所謂的秒蘋果2倍吧(因為我是學工科的,很討厭這種泛泛而談的說法,我不是果粉!!!)。硬碟被蘋果秒了2倍。。。pcie的硬碟多貴,,,懂得都懂,cpu哪裡能秒蘋果,,都是intel的東西,,況且rmbp還是boardwell架構低壓版本的i7。內存都一樣,估計性能不會差太多。重量也基本一致。唯一能秒蘋果2倍的就是dGPU。以上你還要注意,蘋果只有13寸,微軟用了13.5寸。如果玩遊戲的話,surface book絕對是輕量級玩家的福星,應該可以勝任大部分遊戲,而且便攜性一流(alienware淚下),但是對於真正硬核玩家,我覺得真沒有吸引力。surface book屏幕的解析度秒殺了蘋果,但是效果來講和蘋果應該差距不小,。所以別的答案里所謂的性能秒殺毫無疑問的回答是怎麼來的,我反正是怎麼都推不出來。surface book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多點觸控的觸摸板,還是玻璃製作的。大大的期待,因為用過rmbp觸摸板的人都被那塊觸摸板深深折服,如果surface pro的觸摸板效果和mac接近,會大大提高操作效率。我絕對入一台。

5.性價比,上兩個乞丐版的圖,自己對比去吧,半斤八兩,很有針對性的價格設定。獨立顯卡需要再加400刀,$1899!!!那些叫喊著要買的人,我看十有八九最後都不會買,$1899,選擇太多,除非你非要在圖書管表演手撕電腦,那好,這個是你最佳選擇。


--------------------------------------------------------------------------------------
我只能說,macbook pro真的遇到了對手,蘋果會怎麼辦,真的很期待這兩家公司的硬體對決!!!


有人在評論區里開始教我做人了。
解釋一下
surface起價899 標配4G 內存和128G
iPad Pro 128Gwifi版本是949,還不知道筆是不是單賣。鍵盤還更貴。ipad 很可能是EMMC。所以,你覺得這個算不算教蘋果做人?

三處理器確實微軟在發布會上提過,當時anandtech現場編輯也沒懂。有幾種可能,微軟把屏幕上集成的算進去了。
微軟吧dGPU ,CPU iGPU,分別算。

其實綜合以上,我想說的是,與其糾結這些。還不如和我一起早點去搬磚。

放學之後,把視頻看了一遍。
更新一次, 微軟發布會很腹黑。介紹surface book,第一遍隻字不提能夠分開,只是介紹這個筆記本有多叼 。 大家只是禮節性的歡呼,然後介紹價格,眼看就要結束的時候。開始,忽悠,講surface的文化,然後又讓大家把剛才的視頻看了一遍,但是這次是完整版的視頻。

然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全場,只有少數幾個人在打字沒有反應 其他人全部都站起來鼓掌,歡呼。有一個前排的光頭,帶頭起立鼓掌。我懷疑這個人是鮑爾默。

為了展示SB的性能有多叼,他們現場在(存疑應該是USB,介面上插了一個PCI 的U 盤。) 然後拷貝視頻的速度,達到了每秒3GB。看來找三星買的固態硬碟性能真的很吊。

SP4和SB都用的是大猩猩4代玻璃,950也是。

新發的鍵盤,觸摸板的塑料上面蓋了一層玻璃,更順滑了。

SB 平板和鍵盤的連接,不是靠磁鐵,而是有機械吆喝,一左一右。

在運行continuum模式的時候,手機上打開和應用,大屏幕上就會自動閃退。
估計micro usb的機型徹底和continuum無緣了。因為帶寬不夠。

幸好SB 不是平板和鍵盤分開賣。SP4的鍵盤,三代可以用,包括指紋識別也能工作。看來微軟把向前兼容的良好傳統堅持到了硬體上。 這個也說明了一種可能,明年新的SB 出來的時候,使用Pascal GPU,很可能這一代的SB還可以使用新一代的鍵盤。反正Intel的牙膏在慢慢擠。

12小時的續航時間是用非獨顯,的I5低配機型做出來的。

貌似之前8G 獨顯想多了,微軟應該不會放一個馬甲卡進去,所有maxwell的卡裡面,最有可能的就是960 950和750。960發熱量,超級本的厚度,絕對hold不住,[因為全速運行的時候,整個機箱溫度都要升高很多。]
最有可能的950和750之間,我覺得950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微軟宣稱對比MacBook pro有兩倍的性能優勢,考慮到macbook用了750,所以微軟很有可能用的是950。
最後唯一的疑問,就是集成的Iris顯卡和獨立的N卡能不能同時工作,減輕負荷。我覺得這個是很有可能的,首先因為熱切換的特性,兩張卡都要隨時待機。其次考慮對比macbook pro有兩倍優勢,單靠CPU的提升,似乎很難達到。如果微軟是有節操的對比macbook獨顯版本的話950有也很難對750有兩倍性能提升。所以很有可能是集顯和獨顯一起上。Windows平台對於cross fire的支持本來就很好。再加上盛產黑科技,如果真是這麼乾的,不要驚訝。不過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發布會上隻字未提。只能等拿到機器再說了。

新的SP4 dock能夠同時支持兩個4K屏幕。

微軟號稱SP4和SB的屏幕是最好的。他們做了很多努力,讓屏幕變得更薄,這樣筆就可以無限制的接近屏幕,不會有視差。

950 950XL, 他們稱使用了第五代的光學防抖,效果就是無論是手在抖,或者是對象在動,全部可以通過防抖給消除掉。 抵消手抖,不足為奇。但是如果能夠把攝影主題的運動也給抵消了,那就逆天了。有可能是我英語不好,自己腦補的。

還宣稱950系列有最好的雙天線,隨時自動切換,不過這個很多手機都有。信號好只是諾記的傳統。

所謂水冷散熱,就是熱管。發布的時候,順便吐槽950被媒體曝光了,心情很不爽。

hololens出來,展示了怎麼玩遊戲,其實除了頭上戴著的,手上還有一塊捏著,被腦補成機械臂,然後被當作武器了。也可以當作盾牌用。3000美元,看看就好。

總結,整個發布會的槽點無疑是950和950xl的小米2附體。亮點是SB,而且微軟也自視SB為筆記本的最高水平。

============……=============…======
我說一些沒人關注的細節。,在微軟官網上看到的。1499價格對應的是skylake i5 CPU.

//顯卡沒有標註具體型號,但是寫了一個Geforce 8G. 這個是不是獨顯有8G顯存的意思?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很可能是微軟找NV定製的顯卡。

拿macbook pro對比,說沒有性價比的。同價位多了。觸摸屏,鉸鏈,skylake.1TSSD


至於surface pro 4.處理器有三種選擇。全部都是skylake。 有M3(應該是core M的中級型號。)還有i5,i7。

內存是4G起步,但是SSD已經升級到128G起步。這個就是教蘋果做人(32GB)

LTE應該沒指望了,提都沒提。

surface hub 從原來的底座,變成了一坨,有點像USB OTG一樣的東西。這樣功能沒有怎麼變化,但是會便宜和便攜很多。

如果定製16G 內存 1T SSD surface pro的價格剛好是2699和 SB 一模一樣。

950XL 上的windows hello 還是beta版本,可能還沒有完善。
continuum 目前只支持950系列,但是寫的是推薦950.完全可以猜想一下,未來又沒有可能舊設備也能夠支持。


只是開了個腦洞:
這貨把PCI-E介面做到外面了。。。
以後如果覺得顯卡要升級硬碟不夠大之類的換個升級了的鍵盤就完事了。。。


如果說國內廠商都在抄iPhone,那麼Surface已經成了蘋果和谷歌的標杆。

後PC時代,平板與PC結合的時代,寬鬆點說,始於iPad,而嚴格的說,這個時代,是微軟用自家的Surface 開啟的。

現在的Surface家族裡,又多了Surface Book,可以說,微軟已經對蘋果的筆記本進行了圍剿式的攻擊,順手還「降維」打擊了下iPad。

說到Surface Book,還清楚的記得,去年Surface Pro 3 發布的時候,Panos的面前是一片片的MacBook Air,其實當時會場中的Surface並不少,只是都集中在後面,因為前面沒桌子,記者只能選擇把電腦放在膝蓋上,而這個事兒,對於Surface有點難,或許這也刺激了微軟,逼出了Surface Book。

同樣是一年前的那場發布會,雖然Surface Pro 3 已經做的足夠好了,但當時會場的反應遠沒有現在激烈,Panos也更像一個孤島上被野獸圍困的勇士,吶喊,但卻又無能為力。

「你們看啊,我們真的做出來如此棒的產品,求你們看看好不好「

這或許是當時Panos內心的真實寫照吧。

而十月6號的發布會上,Panos 驚人的自信,從語速語氣中透著一股復仇的味道。

「對不起,蘋果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除了這句話,我真的找不出其他能描述Panos內心的話。

一年前的發布會上,Surface Pro 3 和MacBook Air被架上了天平,當時其實明眼人肯定能看出來,早晚有一天,出現在天平另一端的,不再是MBA,而是iPad

而實際上,Sureface Pro 4 786g的重量相比713g的iPad Pro早已相差無幾,但諷刺的是,微軟從未把iPad放在眼裡過,如果Surface和MacBook之間可以用抗衡來形容的話,那麼Surface對iPad就只能用掠殺來描述了,太慘。

知乎上,在討論如何評價iPad Pro時,討論到Wacom可能危險了,沒錯,Wacom確實是危險了,只不過,施壓的絕非iPad Pro,而是Surface。

當微軟出現在iPad Pro發布會現場,用Ofiice為iPad Pro的生產力背書時,所有人都覺得微軟瘋了,而現在看來,iPad Pro已經完全變成了微軟撈錢的工具,不僅僅是通過Office,而且是給Surface找了一個不錯的參照物,下一代iPad Pro,甚至是iPad整個產品線,不跑個OS X ,真心是沒臉發布了。

至於Surface系列的意義,當然遠遠不止賣出設備掙點硬體錢那麼簡單,其實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帶動Winows 10 生態的生長,促進UWP應用發展,這樣才能帶動Windows移動版以及Lumia前進。

微軟不是不在乎Lumia,只是他要磨好自己最鋒利的劍,為自己的爆發掃清障礙。


另外就是要告訴消費大眾,我微軟也是一個很炫很酷很棒能讓你們尖叫的公司,現在,微軟再說:來,我微軟,教你裝逼。


最後:

整天喊移動移動移動,辦公辦公辦公,移動辦公移動辦公移動辦公,微軟輸了移動就死透了,感情你家辦公室都建在地鐵上的啊,那要個毛辦公室啊,乾脆連家也別要了,你天天大街上逛啊,又能逛街又能辦公,多爽啊。

------------------------------------------------------------------------------------------------------------------------------

原文中關於Mac的描述確有不妥,已更正


講個真事

以前大學跟室友討論,這筆記本背來背去的太沉了,如果屏幕能拆下來就好了,這樣家裡一個鍵盤座,學校一個鍵盤座,來了直接插屏幕就能用了,當時還開玩笑說以後要發明個這樣的筆記本。

後來有了surface,我感嘆還是人家聰明啊,把零件都集成在屏幕端不就走著也能用了嘛

然後今天看到了SB,起初只是覺得有意思,之後突然想到這不就是我當年和室友腦海中的那個東西嗎

所以雖然這些年蘋果風生水起,但是真正推動科技甚至人類發展的,我覺得還是微軟。
套用別人的一句話,原話記不清,大概「人類的開拓者往往承受著更多的不公」


給股東們潑潑水:
1. 整機性能大概只能虐 13 的 rmbp,15 的未必,看最後爆出來的具體型號
2. 顯示屏和底座的電氣介面再長時間使用後可靠性存疑
3. M¥ 會不會以後玩鍵盤升級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Surface Book 的GPU?
Surface Book 的筆和壓感如何?在 Adobe Photoshop 等軟體下表現如何?
Windows系統什麼筆記本比較好?2017?
win10edge瀏覽器不能下載東西,怎麼解決?
你用 Surface 系列電腦畫出過什麼樣的作品?

TAG:微軟Microsoft | 平板電腦 | 筆記本電腦 | MicrosoftSurface | Surface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