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工匠比數控機床還精準」的說法正確嗎?

作為一個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在這裡找真相來了!

註:數控機床,即數控機械車床。


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

從對的角度來說,其實所謂「匠人」的日本工業領域的角色就是如此,不僅在機械打磨、裝配方面,甚至還在電子領域,日本的部分軍用的晶元電路是人在顯微鏡下製造出來的。在開發領域過去也有很多這樣的匠人,比如說科研和測試開發用的很多電子電路由於只需要幾片十幾片,無法採用非常先進的設備製造,而普通製造方式故障率又高,所有有不少拿著手提箱的老專家,科研單位打電話請來之後在放大鏡下面默默地焊接電子電路,我看過這個質量真心贊。這個工作在十幾年前各大科研機構攻關自主開發柴油機/汽油機電控系統時候蠻多的,現在比較少了。我在技術評審一些很老的企業的時候,很多零部件需要考慮動平衡,然後就有完全參考動平衡機的動量偏置後純靠手感打孔平衡的老師傅。

但是反過來說,千分之三毫米,其實也就是3u,在汽車領域雖然算高,但也不算是什麼特別高的精度。高速旋轉的摩擦副表面如果採用了超精磨+拋光帶的話,圓度一般在4-8u左右。而下圖是目前我生產控制中最高的形位公差要求:

誰來手工挫一個我看看?(而且是PQC值哦,一年你要挫一百多萬個哦)

接下來我們說這個圖片:

我覺得這個照片應該是擺拍的。

  1. 為什麼3u的精度很難。在實際製造中,根據我的經驗,4-8u的製造精度主要是設備的穩定性,而4u以下的製造還必須加上溫度補償。3u不僅製造困難,測量也困難。所有我的供應商,走進測量室沒有溫濕度機的我扭頭就走,評審會議就是當著總經理的面說你們測量室根本不值一看。4u-8u要求有效溫控測量,一般為20+/-2度,4u以下要求恆溫室測量,要求20+/-1度。對於4-8u加工主要看設備,而4u以下的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必須具備加工時非接觸式的溫度測量以及自動式的加工餘量補償。那麼從製造困難角度來說,除了穩定性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的難度是定位和其他的加工補償。
  2. 但是如圖中,使用的是最簡易的台虎鉗,銼刀也是最粗糙的銼刀,師傅的額頭還有謎之反光(是熱的么?),按照如圖挫出來的零部件,應該是不可能純靠手工加工達到所謂3u的精度的。無論師傅的手感多好,台虎鉗所裝夾的裝夾面很差,波動抖動都很厲害,而且現場根本就沒有溫控手段,表面質量也會很差,這種戰鬥機你造出來就是害人。
  3. 所以我大膽的假設一下,這個所謂的3u是否是機械加工到一定程度,然後師傅用銼刀和精拋帶做一些後續加工修正。比如說加工到30+0.01,然後手工順著這個平整面一點點往下拋,拋到30+0.003以下。其他的形位尺寸要求可能會寬一點之類的,然後通過測量手段來篩選合格品。所以所謂手工能達到這個精度,我覺得本身也有一些宣傳的噱頭在裡面。我在國內走的機械製造類的工廠,從兵工相關國企、跨國企業、各地首富投的私企也不下五六十家了,目前還沒看到那家和我說他們的高級技師能夠手工加工到這個精度的。而是不停的在我的建議下採購幾千萬到上億投資額的生產線和樣品線。
  4. 其實大眾們也應該要了解,兵工行業和常規的製造行業還是有區別的,飛豹造的再多也不可能一年七八百萬的規模來製造,一年就小几百,購買我說的那種機床國家沒有這個信心和投資能力,因為這可能只是一個非常小的零部件而已。能手工的就手工了,而且可以造幾百個根據尺寸測量結果最後篩選出一個就好了。不用考慮我們普通製造業所關心的內費、外費等等,所以就好比我一開始說的那樣,可能你是被迫必須要選擇手工製造,而不是說因為手工製造好所以不用數控機床。
  5. 最後就是拋棄用途談精度是錯誤的,如果你確實用不到這個精度,那麼也就沒有必要上這麼高的手段了。
  6. 自動化製造是大方向,這個誰也改變不了。我覺得可以考慮的是將軍工製造的民間參與度進一步提升,國家資助國內的製造業企業提升高端製造,在民用提升的同時借用提升軍用製造能力。起到一分錢當2分甚至1毛錢花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粗淺的看法


正確個P

這是長春光機所生產的高精度中階梯光柵 ,每毫米有6000道均勻的刻槽, 刻槽間距誤差小於一根頭髮絲的千分之一 ,加工時僅僅是高級工匠手的溫度帶來的誤差就足以破壞光柵的一致性了

完成它的是長春光機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大型高精度衍射光柵刻劃系統」

大型望遠鏡和空間光學系統的反射鏡片,一般用鋁、鈹或者碳化硅製成鏡坯,然後用高精度磨床將其磨成所需的形狀。

下圖是長春光機所研製的4m直徑碳化硅鏡坯

下圖是人類空間光學的頂級造物,預定於明年十月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6.5m鈹反射鏡,放在這裡作為鏡片加工完成的例子

不管是吉林一號、高景一號、地球之眼這樣普通的遙感衛星,還是NRO的鎖眼偵察衛星,亦或是披著遙感X號或高分X號馬甲的某些衛星,當然也包括上面這塊將要運行於拉格朗日點的太空望遠鏡,他們不分中外不分高低貴賤,鏡片加工精度都至少要達到他們所使用光波長的十分之一這個量級,也就是約20nm,有的還要更高,比如NRO的丟倉庫的垃圾鏡片都能讓NASA撿去當寶。而這20nm的誤差,僅有高級工匠眼球上的50個水分子寬,比工人手指毛細血管搏動時的尺寸變化還要小得多,而且工件需要加工成的形狀不是平面而是拋物面或者為某些用途精心設計的複雜曲面,你讓個人來加工試試看?


神他喵的機器達不到,手工最精準(╯°口°)╯(┴—┴


最後放個上帝也無法手工加工出的零件

GE高精度3D列印一體式燃油噴嘴,注意這是展示品,真貨是內部形狀相同的封閉結構


===============================================================

其實手磨透鏡或者反射鏡沒啥問題,1958年天朝還出過一本書《天文愛好者的望遠鏡》,還有本兒童書《怎樣自製天文望遠鏡》,從列文虎克的顯微鏡到伽利略的望遠鏡的鏡片也是手磨的,只不過手工或者半手工遠遠無法達到這些衛星主反射鏡的精度要求罷了


用手錶的一個回答來拋磚引玉
·只有行業外的群眾才會關心 人工vs機床這個話題
·頂級品牌的機芯都是哪些公司製造的呢、有些可以查到有些只有行業內的人知道
·小眾品牌的頂級手錶是自製機芯、但設備同樣是效仿大廠
·現在絕大多數都是機床製造零件、在裝配時有一部分用機械、剩下和打磨調整、試驗需要人工
·以前的老工匠具有獨立完成整套製造的能力、但是效率太低、就算你培養了一些學徒、品質控制還有人力培養成本已經沒法和現代化製造手段比較、只能做少數目的產品標以限量版賣情懷
·所以大部分所謂手工打造都是強調外殼等裝飾部分、機芯和零件業最多說為「手工打磨」、加工還是靠機械。
·機床製造本身也需要機械和人工
·大國重器大國機械一部分編輯有必要拉出去吊著打

文里的鉗工vs機床、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外行提的

從根本上說機床是為了量產、鉗工是去做量產式樣以外的高精度加工、目的是不一樣的


精加工領域的忍不住了,來說兩句。

有一個邏輯性的問題,討論起來比較有意思。「高級工匠比數控機床還精準」這裡的精準指的是最終的加工結果,而高級工匠加工和數控機床加工是對加工方式的描述。那麼這裡的邏輯很簡單了,加工方式直接決定加工結果嗎?並不全是,因為諸位都漏下了加工中最重要的一環,即補償加工(也就等價於控制系統中的反饋環節)。

那麼我們就回到了最初的問題,最終的加工的精度由什麼決定?人手還是機器來做這件事都是執行的環節,決定加工精度的還有檢測反饋的環節啊!於是就有以下的情況:

像上圖一樣,執行器的精度低,每次誤差多大看心情,但測量設備的精度高,每次誤差多大都能準確測出。這種情況就比較像人手來操作了,每一次加工的誤差都可能會很大,奈何設備牛逼,每一次加工的誤差有多大都會修回來,如果是熟練的技工大叔的話,在犧牲了一定時間以後,精度肯定是可以保證的。

上圖這種情況就比較像機器了,執行器的精度高,測量設備的精度也高,每次加工後會有誤差但誤差都非常小而且穩定,一般情況下比人手加工要強。


那麼人加工就不如機器加工了嗎?分場合。


有一個例子,在加工工件時為了把工件的迴轉中心和主軸的中心放在一條直線上,一般我們會拿小錘去敲工件,再拿千分表去測,反覆幾次就能把誤差調到3um以下。有一個法國研究生應該是只在工廠中實習過,來時候就很傲慢地說我們國家都用的專用夾具來生產產品,你們這個精度太低了。須知道這樣的結論是非常可笑的,一般工廠的精度只是10um的量級(也就是絲),夾具本身裝夾也有誤差, 最終的裝夾結果絕對沒有手調的精度高。因為我們會根據千分表的反饋去調節,而夾具設計地再好精度也有限。


機器加工有自己的局限。例如用一個機床來加工導軌,該機床的導軌1000mm長直線度10um左右,那不做任何外部調整,用這個機床加工出的1000mm長導軌直線度不會優於10um,因為機床本身的誤差會被複印上去。這種情況下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讓熟練的技工大叔用手去磨。當然,設計一個伺服機構來在位補償加工也是一個解決方案,但是當精度達到納米量級,首先這種設備就不好製造,能不能造出來都兩說;其次成本啊!技工大叔說我一天三兩二鍋頭四斤豬頭肉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造這麼牛逼的設備夠養活好幾十個我了!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哪個更精準還要分場合。工程的問題很多都講求一個trade-off,沒有最好,只有更適合。外行人看機械這門學科最容易產生的誤區就是脫離實際情況,直接下結論哪個更強,須知這種結論是很武斷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最合適的才是墜吼的!


專業敏感,匿了Orz...


我以前賣過一段時間軸承。

知道了skf,nsk,ntn什麼的。

也知道了國內有瓦房店,洛軸,什麼的。

有一次,我看nsk的產品目錄,開始的第一頁就有。

符合什麼什麼什麼精度之上的,必須通過日本國政府同意,方可進口銷售。

具體的細節我不記得了。

翻譯成人話就是,超高精度(可能軍用)級別的軸承,不賣。

我就問了我單位的老師傅,我說這些高級軸承不賣,那我國軍工也不差,那我國的軸承哪裡來?

老師傅和我說,軍工是不計成本的,國產軸承廠能找最好的師傅,然後在一堆他們製造的產品中挑出符合要求的十幾二十個,總歸會有符合高精度的軸承的。


而nsk他們,他們能批量生產這種高精度軸承,成本下來了,精度還有保障。

同樣生產一萬個軍工級別軸承,人家nsk時間比你少成本還比你低,關鍵品質還穩定。

這就是頂級工匠和頂級設備的差距。


不正確。
現代機床的加工精度遠超出普通人的認知,一致性更加是遠遠比所謂高級工匠要好不知道多少。如果算上以集成電路製造為代表的微細加工技術,人類手工的極限早就不知道被甩了多少條街了。
那麼普通人為什麼還會對高級工匠有幻想?
首先,的確有高級工匠在某些超級精密的測量工具的幫助下,能夠對某些特殊部件進行加工。
其次,面對超級發達的工業體系,普通人會產生對未知領域的恐懼感,從而形成對特例的心理依賴需求。
最後,某些國家工業水平不高,或停滯不前的時候,通過樹高級工匠的典型尋求心理安慰。
而事實上,高級工匠的存在並不是機床的無能,而是出於成本的考慮。我們可以從高級工匠的案例中發現,所謂的機床達不到精度的零件,無一不是特殊材料+特殊尺寸形狀的。以科技發達的今天,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通過設計製造出特種機床來完成的,但是金錢和時間成本遠超出高級工匠。而當該零件的需求達到一定數量時,尤其是對重複性一致性的要求出現時,專用裝備就會出場,取代高級工匠,把這個零件徹底納入工業體系中。
所以題主的問題,一定要加上很嚴格的邊界條件才能成立,而在普遍的情況下,機床更加精準。


謝邀。

我相信CCAV紀錄片里每句話都是真的,但是每句真話湊在一塊兒未必是真理。

高級工匠是NB,但是就算高級工匠能比數控機床還精準,又能怎麼樣?!

在商業上,無法複製的模式,沒有太大的價值。

舉個栗子:

每個地方的知名飯館,哪個沒個知名掌勺大廚?

但是你看到過哪個靠知名大廚館子的能做到全國連鎖?

肯德基、蒸功夫、海底撈等等,哪個不是工業化的中央廚房搞的!

不否認個別工匠NB,但是這對於大批量流水的工業產品,幾乎沒有多大意義。

下邊截圖來自微信號《講武堂》,看他對這個問題的怎麼看的:

圖片最後一句,「堂主」編輯不好說的話,我幫他說了。

CCAV紀錄片,那叫「宣傳」,宣傳一旦有了政治任務,政治影響,就有變本加厲,言不由衷的地方。

咱們從小到大,身邊政治正確的事還少么?!

我小學時候搞「除四害」,還抓過蟑螂給老師當作業交呢。

節目嘛,大家看看.....純看看就行了。


作為機械從業人員,想回答一下。
這種靠某個工匠的鬼斧神工完成某某東西的加工,我以為是工程技術人員的恥辱。

現代工業,靠幾個工人有什麼用,你能批量生產嗎?不能批量生產價格怎麼降?也許航空航天軍事領域可能不計成本生產個幾千幾萬件然後擇優選用。

機械行業,無論多精密的加工設備,都是有誤差的,無非是大小而已,好的工人,可以把設備發揮到極致,但是作為工程人員,決不能靠某個或某群工人的經驗來混飯吃,工裝夾具設計是否合理?什麼樣的材料用什麼材質的刀具?刀具什麼情況下需要更換?熱處理參數控制?熱處理參數公差的給定有沒驗證過?500℃和520℃會有什麼不一樣?很多很多,最後形成的作業標準書就應該能指導一個普通工人達到或儘可能接近優秀工人的水平。
對於一些傑出的工人,可以仔細觀察他們是怎麼操作,分析其中更合理之處,以及是否有我們未注意到的控制點,然後對技術工藝文件加以修訂,給工人加以獎勵,這樣發揮工人的能動性,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並普及到每個工人。

說不好聽點,工程人員要最大程度抹平工人技術水平的差距,保證無論是甲乙丙丁誰來操作,產品都是穩定可靠的,做不到這點,批產堪憂。這樣也不會使公司生產還受制於幾個工人。。。

手機打的,比較亂,隨便看下。


搬運:
高精度的機床是如何製造的呢? 難道也是用...

Camel機械工程碩士生,DIYer

高精度機床的製造涉及的東西很多,根據我現在所學,我覺得雖然零件的加工製造固然重要,但是一顆淡定的心其實更是不可或缺。

比如精密機床的床身加工好了後,是不能急著用的,要在室外拿油布包好放幾年,釋放應力。這是為了防止機床裝配調平好後,底座再發生形變。現在一般超精密磨床和機床的底座都採用大理石,因為大理石消除振動的性能比較好,熱變形也比鋼結構小。
又比如精密機床一般都裝配在一個恆溫罩或者是恆溫廠房內,如果是超精密機床,這個恆溫房一般還要精確控制室內溫度,不僅要做到冬暖夏涼,也要考慮到快速排出機床運行加工時的產熱,儘可能把熱形變控制在最小。

零件加工方面,說最好的機床都是手工做的實在不靠譜,的確如劍寒秋水所說,牛逼的師傅能做出0級精度平板平面,也就是說把課桌大小的一塊平面的平面度公差控制在7微米,大概頭髮絲的百分之一粗細那麼個波動,但是再精密些的平面,大師傅就比不過大工程師和巨額的資金了。
前段時間查資料[1],看到清華大學設計裝配了一個光學鏡面超精密加工機床,最大能加工直徑為880毫米的光學鏡面。他們在硬鋁上加工出了表面粗糙度5納米,直徑400毫米球面,用無氧銅加工出了直徑100毫米,表面粗糙度8納米的非球形面。注意,這裡表面粗糙度的單位是只有微米千分之一的納米了,8納米只相當於20個水分子一字排開那麼長,大師傅是肯定辨認不出來的,因為他的一滴淚中就有10的22次方個水分子。

那麼這樣的精度是怎麼達到的,最高的精度從理論上來說取決於什麼呢?

我在文章開頭提到要做好機床就要淡定,在此基礎之上,精度主要取決於對機床誤差的控制,根本上又取決於檢測手段的解析度和機床的分辨力(以下都是教學狀態下的典型栗子,不代表該機床的實際運行情況):

根據機床誤差控制手段的不同,對機床精度的檢測手段也不一樣,比如要在加工工件時檢測機床的誤差,就要用在線檢測手段,邊加工邊檢測。上文我提到的機床就很典型,它採用裝在導軌上的納米光柵測量加工檯面到底跑了多少(這個納米光柵的解析度我忘了,總之就是幾個納米的範圍內。不要糾結於細節,來看栗子吧)。如果伺服軸根據命令要運行5000納米,光柵檢測到由於熱誤差,這個加工檯面其實跑了5010納米,那麼控制系統就讓伺服軸就移回4090納米,再向前運行到5000納米。這樣就把誤差從10納米縮小到了光柵能檢測到的最小範圍內。至於為什麼要回到4090而不是5000,因為有「反向間隙」的問題,有興趣的同學自己搜一下吧。

然後就是分辨力,上面我提到的那個超精密機床採用大理石床身,4軸數控聯動,以及全氣浮支承和零傳動結構,機床主軸迴轉精度0.05μm,直線伺服軸分辨力1.25 nm,迴轉作台角位移分辨力0.009~bala~bala。不管那麼多複雜的名詞,我們要簡單的理解誤差補償,只用理解分辨力就夠了,分辨力1.25納米就是說機床走一步最少要邁出去1.25納米。為什麼分辨力重要呢,比如納米光柵檢測到刀具在伺服軸上實際運動到了5002納米,要回到5000納米的位置,就不可能了,理想狀況下的最小誤差也會有0.5納米。


實際狀況下,要做到效果較好的誤差補償比以上這個栗子複雜多了,因為誤差可能分布在某軸的6個自由度上,再帶上個導軌直線度誤差、導軌間垂直度誤差什麼的。如果說這些硬著頭皮還能用數學算出來,再考慮下加工的工件不一樣,加工平台起始的動量就都不一樣,加工時間也有區別,那麼機床產熱也自然不一樣,產熱的區間有變化時機床的熱膨脹就跟著變化,一會兒拖板翹了個蘭花指給X軸帶來俯仰誤差,一會Y軸又熱變形扭曲了直線度變化了,冷卻液撒到工件上尼瑪縮下去了好幾微米啊腫么辦,喂我花了一個普通數控機床的錢買來的納米光柵就只能補償一個自由度上的誤差?呃,總之要做最精密的機床,一顆淡定的心絕對是不可或缺,當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上的問題一個一個逐步解決掉的時候,就能在精度上更進一步,就能製造出大家所泛指的工業拇姬了。

QA
@劍寒秋水 :上面提到的機械加工零級精度平面,那麼這台機械自身的精確度如何保障?【機床主軸迴轉精度0.05μm,直線伺服軸分辨力1.25 nm】從何而來?它可以來自另一台更高精度的機械嗎?對它進行測量的器具的精度從何而來?

主軸迴轉精度是需要通過雙頻激光干涉儀測量以後才知道的,雙頻激光干涉儀細分以後的最小解析度能達到10個納米。一般測到這個數量級的時候,除了要找穩定的測量環境,還要用到干涉儀的溫度濕度補償模塊,因為此時環境變化已經能讓測量結果產生很大漂移了。
至於1.25nm的事情,文獻中是這麼寫的,這也不是我的課題我也不知道具體怎麼實現的。。。我只能通過常理大致解釋一下。
一般來說呢直線伺服軸的分辨力是不用測量的。是買來就有標,或者算出來的。
這台機床是「直線電機、氣浮導軌和納米級分辨力光柵」。記得我之前說過兩個要素吧,「檢測手段」加「分辨力」。有納米光柵這個檢測手段的話,其實就差一個執行機構了。不幸的是直線電機我沒好好研修過啊,不太清楚具體驅動器是怎麼控制到這種精度的。
我只好就「為什麼這個分辨力是算出來的」做個解釋,用一般執行機構給你舉個大毛栗子。你看一般比較常用的絲杠一個螺距是4mm,就是說絲杠轉一圈兒,滑塊跑出去4毫米。伺服電機隨便抓一個,加上DSP細分晶元分個32份兒,就可以達到6400個脈衝轉一圈的程度。4毫米除以6400……你看,就算出來一脈衝只跑0.625微米了……
超精密數控機床的精度其實挺反直覺的,你去看下機床展就會有體會,做激光板材切割的機床,看著他明明跑的快到能把人撞死的導軌,就神奇的能在一個毫米之內停下來,-。-,還有工件轉檯和刀頭上連根0.5mm自動筆芯,繞的速度快到你看都看不清。。。現代機械真的已經大大超越老師傅了,這沒什麼無法接受的,因為這不是機器超越了人,是人超越了人,是把老師傅的能力提煉出來的人超越了老師傅而已。


參考文獻:
[1] 李勇等,大口徑光學鏡面超精密加工機床的研製,納米技術與精密工程2010年05期


說這話的,不是鉗工,不是車工,不是銑工,不是鏜工,不是鑽工。不懂電焊,翻砂,下料,電鍍,熱處理。也不是技術員,檢察員,調度,車間主任。一個純種的外行,就這水平工會主席都幹不了,趁早閉嘴,哪涼快哪呆著去!(有個掃切屑的活,給你干吧!)


這就是人工智慧要解決的問題啊


同樣的問題:

  • 九段國手比AlphaGo下棋還會用套路?
  • 關鍵時刻!自動駕駛距離老司機還有幾百個舒馬赫的?!
  • 震驚!人臉識別技術居然比你媽媽更快認出你!

高級工匠,上海人所稱的老法師,通常在經驗,臨場判斷上遠超過年輕人,這也是為什麼一旦遇到疑難雜症,常規方法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人們都會親切的把老法師請出來,看看他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個時候,老法師們通常都會氣定神閑的左右端詳一下設備,然後背過身去,慢慢的吐出一口煙,胸有成竹。

數控機床就是上一段所說的常規方法,常規方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方法,不會出錯的方法,它壞也壞不到哪裡去,上限也是眾所周知的。所以,數控機床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精度怎樣說明書都告訴你了,它只是個工具。

但是任何一個工具在不同的人的手裡,就能發揮出不同的功力,鍋鏟在我手裡就是毀菜神器,鋼琴在朗朗手裡,那便是五彩的音符,動人的旋律。

老法師們也不是赤手空拳打天下,他們也會有自己熟悉的兵器,就像自己心愛的女人一樣,了解她,熟悉她,懂得這些工具的脾氣。

所以當老法師用上了數控機床,他會懂的什麼樣的裝卡姿勢最牢靠,他會明白什麼樣的走刀最溫柔,他會想到什麼樣的進給最銷魂。閉上眼睛,傾聽機床的嬌喘嘶鳴。

明白了嗎?機床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們現在只有死的機床,但是我們將來想要活的,會學習的機床,很幸運,這個時代來了。


工業界通常在應用新技能方面至少落後學術界十年,所以當大家發現機器學習已經遍地開花,彷彿所有的機器人公司都在做機器學習,神經網路時,工業上要運用這些技術還需時日。

技術的成熟是一方面,怎麼應用也很重要。

很久以前ABB就做過機器人數據遠程收集,並預判機器人故障的事情,但是現在的工業巨頭們似乎還在做這些事情,甚至更多的功能,誰想在工業智能化的時代落伍呢?

慶幸的是,有很多公司在做機器學習,有很多公司在做數據云,有很多公司在做感測器,當所有的技術都變的唾手可及了,高精度的機床會越來越聰明,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想到的,機床比你更快一步做到。


1.微博?
2.千分之三也算精度?


一年前的「舊聞」為什麼還會被邀請?

簡單回答一下吧。
其實這不過是中國的媒體慣用的伎倆,刻意模糊細節和特定條件,重點突出新聞想表達的東西。

具體到這個帖子,簡單一段文字,以偏概全。

不想說太多大道理,總之,手工製作目前也只是彌補機加工的一些不足,局限性很大。
或者是企業不想花高價買高端設備,或者是這類設備人家老外根本不賣給你。


這之所以能成為一個話題,是因為很多人都以為機械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是一個沒有門檻的學科,手癢了以後都想上去評論一番:精度如何如何。然而卻連精度的定義分類都不知道,更別提如何保證精度。(別說精度了,見到機床都叫車床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
第一,很多人都認為數控機床肯定會比普通機床精度高。數控確實有他的先天優勢,但能影響工件精度的因素和普通機床差不多。除非機床上一個檔次,否則普通機床加工不出來的精度,數控也不行。
第二,簡單地說,手工可以達到更高精度。手工加工可以測,修正,測,修正,測。。。。。。。所以精度更高。這裡推薦一本書《機械精度基礎》作者:(美)韋恩·R.穆爾,看過會對精度有個全新的理解(當然非機械就不要看了)。


千分之三精度的機床磨床又不是沒有,買不到罷了。外國機都是GPS鎖定的,絕不會讓你用于軍工,所以才有了這種新聞。

還有別再提什麼DMG了,DMG真的只是用來鏟鏟鐵摳摳大件的中低檔機器,服務還差。。。


你沒見過模具車間里的模具新仿形出來之後都是幾個工人拿油石在磨么?其實那是在配做


回答一波,雖然不懂機械的說。

首先呢人手是個什麼東西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手伸出來懸在半空,看看你的手是否有微小顫動。這是由於神經傳導和脈搏導致的,從這一點來看的手就不如機床的銑頭。

另一個問題的說人眼最大分辨能力,一般認為人眼最大能識別0.1-0.2mm的物體,然後呢機床的光柵尺能識別多大誤差?

人眼最大識別精度

找了一款國產光柵尺的說(有希也是工業黨呢.....)

所以手和眼都不如,就別談什麼精度了。吃瓜群眾嘛,乃們理科生的事不是很懂也是正常。大牛工匠牛逼也是在操作機床上,徒手上的是手工業....23333.機床需要編程,大牛工匠就不需要他們憑腦子幹活的說,央視的大國工匠說得很清楚了。

鉗工胡雙錢正在打磨大飛機上的一個精密零件,在這間現代化數控車床的廠房裡,所有工作都由手工來完成的胡雙錢,像一個有些過時的老古董,他的抽屜里裝滿了和他同一個年代的老式工具。在這個3000平米的廠房裡,胡雙錢和他的鉗工班組所在的角落並不起眼,但是打磨、鑽孔、拋光,對重要零件的細微調整,這些大飛機需要的精細活都只能手工完成。
胡雙錢說:「有種是角度很小的,直角的零件,它刀子伸不進去,還要靠手工來修銼什麼的。就說有一個零件,你如果說很急,數控機床做的話要編程,但是靠我們機加工來做,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就把這個零件給做出來了。」

所以呢,在精度上人打贏機器還是挺難的說,人眼人手都是有極限的,但思維機器是不如人的

以上的說


這個老問題連續幾天被推上我首頁,作為十年機械加工行業搬磚工忍不住強答一發。
這個報道是非常不嚴謹的,在專業人士眼裡根本站不住腳。精度這個概念太籠統,是尺寸還是形狀?尺寸和形狀裡面還分很多型類。名義值大小或者測量要求不同也會影響實現的難度。就算不那麼頂真,把精度理解成"產品實際外形面和理論外形面的最大差異量",可以說對於大多數形狀規則的零件,都有比較完善的工藝和設備滿足0.003這個要求(國內完全可以做)。少數非常複雜的零件,除了需要更加先進的設備,還要更加科學細緻的工藝安排,但是,不是不能做。
當然以上這些,不是紀錄片編輯的錯,畢竟片子是面向大眾的,要說人話。而且在批量生產領域,大部分講究效率的加工設備精加工一個大小不超過汽車發動機的零件時,尺寸的保持能力在絲級,也就是0.01~0.1的範圍。所以片子里只要說,0.003的尺寸要求,大部分常用的數控機床做不到,那也是很正確的嘛。
我覺得不爽的是,我國製造業整體水平落後歐美日韓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全體機械人也為之奮力追趕。但是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社會各個層次的理解和支持。我曾經遇到國內某知名機床廠商為了製造高精度主軸反而來我們這種批量型加工企業借進口設備。各位,現在我們國家有錢了,國際形式也一片大好,歐美列強對我們的技術封鎖早就不像傳言那麼嚴峻了。好設備不是不讓買,而是我們不想買!因為不斷有人在高層耳邊鼓吹,我們的鉗工有多厲害,我們的手動設備有多牛逼,我們培養一大批武林高手之後耍大刀也能和洋鬼子的槍炮有得一拼。
所以我認為這個片子最大的問題,在於為了歌頌優秀勞動者,刻意誇大了他的技能作用,淡化了先進位造技術的重要性,掩蓋了我國機械工業落後的現狀,麻痹了廣大看客的神經。


20年模具經驗的路過,千分之三毫米? 也就是3微米咯

100毫米的工件,握在手裡升溫5度,就變長了4微米了,

還手工活,呵呵一下就好了。

套用貴乎行話,離開恆溫說微米就是耍流氓。


在能夠量產高級工匠之前這種東西沒啥意義……


推薦閱讀:

TAG:工匠 | 機床 | 機械工程 | 數控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