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形容工匠精神?


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子曰:君子不器;推崇全民工匠精神的民族和國家看似嚴謹認真;實則是矯枉過正

工匠精神只宜工匠有且尤不能過於執著,而在全社會推崇工匠精神會大大降低民眾的獨立思維能力;將自己物化;而這恰恰是很多人樂於看到的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工匠精神就是專註於自己做的事,精益求精,把99%提高到99.99%;嚴謹敬業,欣賞自己的工作,在每一個細節中,體會做事的樂趣。

最近我寫了一篇跟工匠謹慎有關的文章,與大家紛享。
————————————————分割線——————————————————————


能抵禦枯燥感的,不是興趣和情懷,而是工匠精神
原創 2016-04-22溫雅獵聘網

朋友曉帆閑暇時與我小聚,但凡話題涉及工作,原本興高采烈的她就略顯沮喪,半開玩笑嗔怪我:「平時工作已經很枯燥了,不要提跟工作相關的事,好掃興。」


不少人對工作的這種厭惡情緒跟曉帆一樣,恨不得下班之後跟自己的工作完全脫離干係,究其根本,對工作內容、涉及的人和事感到厭倦是很重要的原因。殊不知一個人對工作厭煩,從力的反作用來講,工作也會「厭煩」他,不會帶給他樂趣。

我有位劉姓師兄,在北京出版界小有名氣,他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就連他也承認,任何工作90%的部分都是枯燥的。但為什麼那麼多人包括他自己仍然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劉師兄認為,那是因為他們具有工匠精神。


1.尋找最讓自己心動的東西,這個過程很忘我

工匠精神就是專註於自己做的事,精益求精,把99%提高到99.99%;嚴謹敬業,欣賞自己的工作,在每一個細節中,體會做事的樂趣。


劉師兄對工匠精神體會最深刻的時候,是他在調整封面設計的過程中:


「人雖然坐著,但是腦子裡活動很豐富——感受自己的工作,確定自己的目標,然後不斷調整,直到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搭配、最合適的字眼、最恰當的顏色、字體搭配、行距,努力去體會別人看到這個封面時的感受,努力尋找能打動對方的色彩、搭配和字眼。」劉師兄說。

「就像很多女孩子挑衣服、逛街,她們都是在尋找最讓自己心動的東西。一旦找到,樂趣無窮,所以尋找的過程也就很忘我了。如果覺得枯燥,那就應該是總是找不到讓自己心動的東西。」 他解釋道。


2.對工作注入情感,你和工作都會因此動人

提到工匠精神,日本和德國是繞不去的兩個典型國家。


在日本有很多手藝人哪怕做最簡單的工作,也恪守著工匠精神。86歲的村嶋孟在大阪開店賣了50多年的米飯,被人們譽為「煮飯仙人」。他一直堅持用大鍋加柴火煮飯,每到飯點,門庭若市。他說自己蒸飯的秘訣在於用水,每次煮飯前,他都會將自來水放入裝有優質白炭的大瓦罐中靜置一晚上,去掉漂白粉和其他雜味。村嶋孟說: 「集中精神才是做好米飯的前提。」他煮的米飯被中國媒體稱為「有靈魂的米飯」。


吃與活人有關,在於逝者相關、看似「晦氣」的職業上,日本人同樣投入敬畏和熱情。在日本奧斯卡獲獎影片《入殮師》里,有一句經典台詞道出了入殮師的工匠精神:「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


相比日本人,德國人做事對於細節和嚴謹的追求毫不遜色。德國人從生活起居到工業製造,事事一絲不苟。

我學妹梅爾嫁了一個德國人,她說她丈夫每次做飯都要秤盤來秤各種食材的重量,整個做飯前後,廚房一塵不染,就連水龍頭都擦得鋥亮,不留一星半點水漬 。梅爾說自己在中國算是很愛乾淨、愛收拾的女子了,但在他丈夫眼裡,按照德國人的標準,梅爾還算不上「合格的主婦」。


德國哲學家費希特曾在一篇演講中這樣描述德意志人民的性格:「我們必須嚴肅認真地對待一切事物,切切不可容忍半點輕率和漫不經心的態度。


據《中國經營報》2014年的一篇報道,1984年,海爾總裁楊綿綿去德國引進冰箱生產線,曾在利勃海爾看到德國一個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注塑出來一個果菜盒,他就欣賞一下。這個細節給楊綿綿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的動作應該稱為檢查,但我從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種欣賞,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欣賞。欣賞之後,他就在這個機器周圍一通忙活,讓下一個幹得更好。這種精神感動了我。我一下子看到,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認真負責的人。這個工人讓我感動了很久,給了我靈魂上的震撼。我想我們也應該這麼做,要想改善自己,先從認真做事開始。」


3.國民性的弱點,需要「認真」來改造

日本和德國人的工匠精神,直接締造了這兩個國家在世界工業中受人尊敬的地位。

據統計,在全球創辦時間超過200年的企業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之首,德國有837家,遠遠高於其他國家。這些公司基業長青的奧秘就在於保持工匠精神。


中國曆來不缺技藝高超的工匠,但是工匠精神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繼承。不少國人做事只求「短、平、快」,一味追求效率、表面的業績而犧牲質量;一些人是「差不多先生」,工作中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還有些人空談情懷,卻不出好活兒。我們身邊時常充斥著假冒偽劣商品,「中國製造」在國際上甚至國人心裡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


這其實跟我們的國民性不無關係。在中國居住過22年的美國作家亞瑟?史密斯曾在其著作《中國人德行》一書中寫道:「中國人不守時、不精確、不認真,是對待事物特有的幽默。」魯迅特意為這本書「立此存照」,他建議國人, 「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幾點說的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讚,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


魯迅的摯友內山完造回憶,魯迅在卧病期間對他說:「我卧病在床時有一個發現,那就是中國四億人民得了『馬馬虎虎』的病。不治好這病就不能救中國。可是,日本卻有治這種病的靈藥,那就是日本人的認真態度。

雖然亞瑟?史密斯和魯迅說的都是上個世紀的情形,但是國民性的進化速度往往是緩慢的,這些國民性是做事態度的根源,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反思。


4.靜能生慧,讓勞動果實擁有靈魂

雖然並不是人人都要做工匠,但工匠精神卻是每一個職場人做好本職工作必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工匠精神,不僅是為了把工作做好,還要在做好的過程中體會樂趣,樹立工作的尊嚴。


如果你覺得自己對工作少了一份這樣的精神,可以通過訓練和暗示幫自己培養工匠精神:

1)上網看看那些有關老手藝人的紀錄片,觀察他們如何對待自己的工作,如何在功成名就之後仍然對自己的工作心懷敬畏、一絲不苟;


2)重新認識自己的工作,尋找對工作的認同感;把工作當作一個有生命的對象,對他負責;


3)把工作細分成一個個小塊,做好相應的時間管理,從解決一個個的小問題中積累成就感和幸福感;


4)工作的時候集中精力,排除雜念,全神貫注,所謂「靜能生慧」;


5)注重整體和細節,把自己的勞動當成藝術品,學會欣賞它,欣賞自己。

當你真正擁有了工匠精神,你會很容易感知工作的樂趣,產生有誠意的勞動成果,人們也會從你的「作品」中,體會你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每一個細節的美感或專業。無論這樣的成果是什麼,它已經被你的全心投入賦予了靈魂。▲


本文系獵聘網(ID:liepinmishu)原創,轉載授權、版權合作、讀者投稿事宜請發郵件至liujt@liepin.com


「活得最簡陋的人,干著最漂亮的事」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小羅浩,滴滴吹。


背利而去,為道而生


能工摹形,巧匠竊意


本該如此


精雕細琢不為工繁省一刀


琢,磨


朋友圈所鼓吹的「工匠精神」就是妄圖實現階級固化,限制人員上下流動,實現所謂「精英治國」,要不去問問那些「大國工匠」有幾個想讓子女繼續從事「工匠」工作的?鼓吹「工匠精神」還不如來一句「我們工人有力量」,我們的領導階級是工人階級,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但妄圖固化階級,那隻能求解放了


我是囈人,賣夢為生。


謝邀。

「我不是為了贏,我就是認真。」


人在做,天在看。


羅永浩


凝神屏氣無言語,兩手一心付案牘。


推薦閱讀:

在有量產能力,有市場的情況下,高價的手工製品對於購買者的價值是什麼?
日本一個刷馬桶的詮釋了工匠精神,老羅是怎麼詮釋匠人精神的?
中國近幾年興起的工匠精神學習熱潮是否是羅永浩引發的?
如何看待羅永浩的虛偽?
六小齡童老師花了17年時間演孫悟空,這是"工匠精神"的體現嗎?

TAG:傳統文化 | 社會 | 一句話 | 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