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搞社交為什麼沒有起色?

騰訊可以從QQ出發。再支付系統,電商?阿里為什麼不能從支付,淘寶出發,做好社交??偏要單獨去做,作死!!


交心不交錢,交錢不交心。中國人對於有金錢往來的關係是很警惕的,想在買賣關係上發展出日常社交網路就是痴心妄想。

想當年馬雲站台來往,老臉都不要了死命推。下面也不知道是哪個奴才,為了跪舔馬爸爸,決定將淘寶關係網全部導入來往。這樣一瞬間多了一億多的好友關係,看上去暴漲呀,好繁榮!

結果就是在那個時候,用戶們再也不想打開來往。誰願意打開一個聊天軟體,上面各種賣家給你推送「親,我們的xxx到貨了哦」。不注意還以為是手機旺旺。

親歷者,有時候對某些阿里高層的智商,真是不敢恭維。


在《浪潮之巔》中,吳軍說到公司基因。

什麼是公司基因?有點玄乎。我想到一個更好的理解方式:

拿阿里巴巴和騰訊來說,一個會做電商,一個會做社交,但是跨界都不成功,這是為什麼?

根本上是產品形態不同導致公司資源配置、人員配置、生態系統、發展思路的不同。

阿里巴巴圍繞電子商務,需要的是上游供應商、服裝家居等產品、產品促銷、支付、快遞物流等資源,整個公司的產品和資源都會圍繞這一系統運轉。

但騰訊不同,它的根基是QQ,圍繞這一即時溝通工具,發展出 QQ 郵箱、QQ 會員、QQ 空間、微信、QQ遊戲等產品形態。電子商務體系與這一體系關係很小。

兩家公司核心產品的不同,造成了兩家公司發展思路、資源配置的差異。

阿里巴巴想做好社交,騰訊想做好電商,需要跨界、需要顛覆自我。顛覆自我對一家公司來說很難。可行的模式是目前騰訊在做的:做不好電商,那麼入股(而非控股)別的電商公司,讓具備電商基因、整體資源配置圍繞電商的他們去做。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 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阿里搞社交為什麼沒有起色?

因為阿里沒有社交的基因,它沒有辦法把社交建立在以前的基礎上,可是社交一直被騰訊搶佔了,阿里想搶佔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互聯網上永遠只有第一才能活下來,並且活得很好;

阿里一直是搞平台的,它做平台卻都可以取得非常成功,因為阿里已經搶佔了電商第一平台,現在建的平台都可以建在這個成功的基礎上,自然很容易獲得到成功,阿里想做社交只會死路一條,因為阿里沒有這樣的基因,做平台卻可以成功,做的非常好,因為阿里已經掌握做平台的方法、技巧、套路,把平台建立起來,靠馬雲到處去吹牛演講,整合社會資源,就可以把平台做好。

馬雲想做電商平台第一,社交平台第一,這是做夢不可能的事情。想一家獨大。


從支付寶,淘寶出發做社交這是成不了的。因為一個人購買什麼東西是個很私人的行為,如果試圖通過展現一個人購買了什麼來促進這個人和大家的互動,有一種侵犯隱私的感覺,會令用戶很不舒服。用戶甚至可能因此都不用淘寶購物了。
相對來說,社交性互聯網公司對於賬號安全方面做的比較差,並且社交公司通常還兼營遊戲,由於遊戲外掛的泛濫,賬號被盜的可能性更高。讓用戶使用有如此高的被盜號風險的賬號購物,顯然是不可接受的。而且社交網站客服的服務也很差,估計是因為各種千奇百怪的客戶問題騷擾的不行,所以回答一律都成了「您的問題已提交,請等待答覆」,然後答覆大概類似於「很抱歉,您的問題解決不了」之類的。如果購物網站的客服也如此的無法解決問題,用戶是不可能敢於把錢放在賬號上面的。


騰訊的電商不是也沒做起來么


謝邀!

阿里做社交唯一功效就是噁心一把騰訊!


方向上的錯誤吧。

阿里沒有搞明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手機打字,簡單說說:

一、阿里的社交應該是「吃大戶」的模式。

二、同質化的社交是一種偽需求。

三、很多事兒跟錢沒關係,但是跟錢又走的很近。

實際上,我是反對阿里做社交的,做不成讓糊塗人笑話,做成了讓明白人害怕,何必呢。


一堆人說什麼"公司基因", 你倒是說說什麼是"公司基因"?

為啥微信把自家的手機QQ 給干翻了?

為啥當年的移動搞的飛信, 坐擁上億的手機用戶, 最後消聲匿跡了. 差錢? 差技術?

為啥騰訊的電商也沒做起來? 不得不和京東合作?

為啥一汽要錢有錢, 要人有人. 最後國產車還是沒啥關鍵技術?

他們能成敗的關鍵原因到底是啥?

恩, 因為它們有我知乎大V 口中的 "公司基因"?????????????????????

能回答這個問題的, 能有可行性方案的人. 你猜馬雲爸爸會給多少錢?


因為阿里就沒搞懂什麼叫社交。

阿里幾次做社交產品的做法,總結起來類似於:把一群人放在一個屋頂下,告訴他們其實你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你們好好聊聊吧!這群人面面相覷,什麼鬼,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們該聊什麼?非常尷尬。

雖然人人都承認,社交有其功利的一面(七大姑三大姨左鄰右舍我同學我朋友幾大神獸),但同樣,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社交,能有不那麼功利、更為單純的一面,就是交流想法、情緒,而不是把「利」字赤裸裸地寫在臉上。

比如現在被人詬病的微信朋友圈,逐漸被微商侵佔,同樣很多人天生對微商就有一種反感。雖然騰訊沒有明確把朋友圈定義為交流日常想法、情緒,但實際上大家對朋友圈就是這麼期待的。不管是曬娃黨,還是秀恩愛黨,雲盡孝黨,大家有一種社交的自覺在裡面。

就算是陌陌,主流的做法也不是開口就「約?」好嗎?

你再看看支付鴇,吃相有多難看?


首先,騰訊的電商也沒做起來,拍拍易迅都給京東了,重新制定了連接一切的口號,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小馬哥說騰訊要回歸本質,回到Instant Messenger。騰訊現在發力支付,而放棄電商,我覺得主要電商不是跨行業、O2O的那個中心點,但是支付卻是,支付平台是O2O的一個很重要的中心點,所以騰訊沒有放棄支付,而且說實在如果沒有去年微信紅包那一波,騰訊的支付系統也是半死不活的。
其次,為什麼阿里做不好社交,我認為是因為阿里缺乏關係鏈,這個關係鏈是人和人的關係鏈,阿里有的是O2O的關係鏈,商家到用戶的關係鏈,但是購物並沒有形成人和人的關係鏈,很多購買行為都是有隱私性的,並不是所有的購物大家都希望被分享,而騰訊最寶貴的是什麼?是QQ好友關係鏈,你的朋友都在上面,不得不用。你不想用,朋友說我要QQ上傳個東西給你,你接收一下。你不在,對方離線給你一個文件,你就要上來收——你的朋友是騰訊最好的王牌,朋友用QQ越多,你就越離不開QQ。
支付寶倒是可以形成人與人的關係鏈,但是支付寶的基礎是經濟交易行為,使用場景嚴肅且讓用戶高度聚焦的,一牽扯到錢,大部分用戶都會變得很敏感多疑,不大可能會形成一個廣泛的除經濟行為以外的社交網路。所以在產品功能方面,阿里還是沒有找到切入點,更換IM工具不是一個個體的問題,而是一個大用戶群的問題,可行的方法在我看來,只能在QQ已有的關係鏈上,用戶因為某些差異化的產品功能選擇使用了一種新的IM工具,當這個IM工具形成了穩定的關係鏈之後,才有可能談做好社交,陌陌其實就找到了那個差異化的產品功能,做到了這點。


其實,阿里做社交是沒找好切入點。

他的芝麻信用,其實做婚戀相親類社交挺合適的。綁定學歷房車公積金,大家相親的時候,用他的app篩一下,條件符合的就見面,誰也不用擔心遇到騙子。

從婚戀社交出發,再做半熟人之間的社交,比如工作上的客戶。看看人家的信用,就知道底細了,也不用擔心被騙錢。等用的人多了,再把老爹老娘,七大姑八大姨再拉進來。


什麼沒基因。我最煩這種看上去很有道理實際上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提法。

兩個原因,要麼核心業務暫時沒場景去跨界,要麼這個場景不夠集中,不夠高發,需求頻率和場景比不過競品。互聯網,高頻打低頻嘛。

淘寶往社交轉,就是沒場景。買賣便宜貨,買家賣家之間是不會有粘性溝通的,賣家之間也不會有交流。高端商品,特定垂直領域會不會產生交流?會,但是不夠廣泛,不夠高頻,場景不夠強。

微信上面有沒有電商場景?有吧,微商真的有表現好的。場景比得過淘寶嗎?想買什麼能搜到嗎?不行,「被推銷」是一個弱場景,一個應有盡有的可以觸及無數sku的平台才是強場景。

這是為什麼買東西都還在阿里系,社交都還在騰訊的原因。

而且,你確定現在騰訊還沒找到方法么?場景出現了就能想辦法拿來轉化成業務。


歸根結底是定位不明確,比如陌陌就活的挺好,人家很會擺正自己的位置。


你說你支付寶,你一個錢包,這麼喜歡搞社交,難不成你想去外交部高就?

其實阿里搞社交,有個天然的購物問答的絕佳切入點。可惜,就是沒人能搞好。

社交媒體的自凈屬性跟那啥是天然敵人,想一想產品經理就會崩潰好嗎?


  • 不是阿里搞社交沒起色,而是全中國除了騰訊就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搞社交有起色的
  • 而且騰訊除了qq其實其他的產品基本上也沒有起色,比如死掉的朋友網,還有並不是那麼火的qq空間(並不是全年齡所有的人在用),微信這個產品也是伴著qq的東風起來的
  • 中國現在已經從十幾年前純社交模式轉換成一種碎片化模式了,十幾年前人們可以聊qq一整夜,但是現在完全找不到任何一個人能守著一個qq聊的開心的不得了的,十幾年前人們可以花幾年功夫玩同一個遊戲升級打怪,現在呢,要麼lol要麼在吃雞,所以現在快餐化嚴重
  • 從QQ到新浪博客開心網人人網再到微博,社交在中國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因為中國和國外不同,國外的人喜歡把隱私給別人看,中國是喜歡偽裝一堆東西給別人看
  • 其實什麼是社交,facebook那種才算是社交,每個人都把自己日常的東西展示給全球的人看,而不是像我們這樣展示給一個這麼大的區域網看,而且還全是假的
  • 最後,有回答說基因問題的,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我不能說,因為說了我這個回答又要被刪除了,其實都是利益集團的問題,背後都有既得利益,談什麼資源基因,要麼是你知道不想說,要麼是你真不知道,背後的原因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最後說一句,別查我水表

阿里沒有搞好社交是以為沒有找到適合的切入點,如果阿里讓大家可以用ID綁定一個數字型大小的話就成功了,淘寶會員等級高可以申請短尾的數字型大小。合併阿里旺旺買家版和旺信直接就叫旺旺,也搞個朋友圈或者個人空間,騰訊就要死了,其實只是一串數字的問題,阿里把力量分散了。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下,支付寶這個軟體打開速度就沒有微信快,功能太他娘的多了,有個毛用啊。
最近這段時間支付寶掃紅包然後結賬,我用了一周,現在不用了,我手機沒流量了,打開支付寶,一看那亂七八糟的界面我就心疼流量,掃那兩毛錢還不夠我流量和電費呢。
還有那個丁丁,大家都不用我一人用豈不是成了單機!!
要我說支付寶這次的紅包又打水漂了,幸虧馬老闆不差錢。如果支付寶出一個簡單版本,只有聊天和支付功能,然後再配合這波紅包推廣下豈不是美滋滋!非要死吊在支付寶那個app上。
模仿下微信又怎麼了,QQ不比微信好用,為什麼大家都用微信現在!!?而且qq也出了tim版本。誰他娘的願意用一個亂七八糟的啥功能都有,恨不得手機有你一個app就夠了。

為什麼現在文化程度不高的中年婦女都用微信,因為簡單,甚至不識字也能用!微信成了互聯網時代中年婦女跨域代溝與子女溝通的一個紐帶,這樣這部分年輕人基本被微信鎖死。

我還要吐槽一下支付寶,聽說有一個積分換東西的什麼東東,我找了十分鐘沒找到,還好我機智用了支付寶里的搜索功能,搜到了這個,假如我沒在別的地方知道這件事,我的分是不是就浪費了!(實際上我就3000多分,屁都換不了 )


和猴年耍猴那次差不多吧,開始熱度很高,最後,大家都看到了。 這位同學,有敬業符嗎?


你們要回答的准,阿里早請你們去策划了。。。


習慣問題吧

想一下去年和今年春節期間多少人在朋友圈求五福就行了,支付寶也有好友系統啊,又有多少人在那裡求福呢?

說到底支付寶最先是做支付的,微信起初就是做社交的,人們按照最初的定位用習慣了所以後面很不容易更換其他的,畢竟身邊人都是這麼用的。

當然也有例外,微信錢包的日常支付現在就和支付寶的日常支付幾乎是平分秋色。

以上,無嚴謹數據支撐,個人意見而已,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移動端支付需不需要確認按鈕,你怎麼看?
如何評價杭州如今的移動支付環境?
一個朋友只使用端到端加密的IM聊天,算不算矯情?
網安警察「日常網上巡查」是什麼,難道就是偷看網民的聊天?如果是的,那麼作為執法部門,這不違法嘛?
如果有「知乎紅包」,你認為玩法應該是怎樣的?

TAG:騰訊QQ | 阿里巴巴集團 | 支付寶 |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