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市場的痛點有哪些呢?希望和朋友們交流一下。

我們過去10年一直做學前教育領域的傳統產品研發,對用戶的需求把我比較粗淺,希望和各位朋友交流3-12歲這個領域,粑粑麻麻們有哪些需求?痛點是什麼么?能不能用互聯網方式或技術可以解決呢?


謝邀(其實我沒有那麼專業……==||)
以下都是個人觀點:
炫耀心理
(大部分)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後都會覺得自己孩子是最棒的,自己孩子做的東西更好,在某些領域更有天賦,等等。(不要跟我說父母總是說「別人家的小孩怎麼怎麼樣」……)在各類社交網站上,父母都傾向於分享跟自己孩子有關的種種一切,把孩子作為「自我炫耀」的延伸。所以我覺得在走親子市場時,若能提倡兒童參與,或者親子共同參與的教育活動更能促進家長在社交網路上傳播,也能滿足家長的「炫兒心理」。
(有一回認識一個媽媽,她拿出手機給我看她高材生博士兒子的照片,還挺帥,我以為是要介紹對象,結果就沒下文了。後來聽說她給每個人都看了她兒子的照片,讓我深切體會到做父母的炫兒心理……)

共同成長心理
在我工作的環境里,遇到有些媽媽帶孩子一起去上興趣班(瑜伽,舞蹈,英語等),不僅是想陪伴孩子(方便接小孩),同時自己也能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所以那位媽媽就是自己先上完成人瑜伽課,再陪著孩子一起上幼兒瑜伽課。一些全職或空閑時間較多的媽媽,利用此機會想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也是一個不錯的點。

捨得在知識上花錢
大部分孩子在3-12歲的父母,大多在通貨膨脹前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boss原話),也是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更捨得給孩子花錢,也更注重教育方式。繪本一直是兒童教育專家提倡地親子閱讀,共同成長的一種方式,中國的童書市場公認很大,但很多兒童繪本館都是虧損狀態(少部分靠提供興趣班實現自給自足),但是市場也在朝秩序和規範化方向發展,未來政府也會更加重視兒童領域的公共福利建設,應該都是不錯的走向。

——————————————————————————————————————————
暫時想到這麼多的分割線。

其實我個人很討厭「痛點」這個詞,心理上排斥。商業和廣告就是讓人一邊痛著一邊掏出錢讓自己好過點,這也是當初我從廣告系出來沒有再做相關事情的原因。

個人理想化的認為,商業不應該建立在欺壓人性弱點的地方,若不能教育消費者在消費模式上理性地成長,圈到的錢也是在擴大自己內心的空虛。
此刻我是這麼覺得的,如果想法改變再前來修改。


謝謝邀請。

父母經常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填補自己小時候的遺憾。就我知道的來說,比如我自己直到讀研後計算機編程能力才趕得上許多孩子高中的水平,就會希望國內也應該有些網站可以幫助我的小孩在完成在這方面的啟蒙,不限於編程的基礎,8歲小孩子就可以用unity3D無需編程即實現一個自己的遊戲了,是不是在線互動也可以呢?如果網站可以組織做線下的親子活動,比如在風景不錯的地方舉辦活動陪孩子玩航模,應該也是不錯的,這方面就可以看看DJI的直升機。

你覺得這些想法怎麼樣?


對於用戶,以前是沒得選,而現在是不知道怎麼選。互聯網可以讓選擇更快捷更方便。我們正在做這個事兒,可以關注下易呼親子網www.1hooo.com,大家一起交流。


推薦閱讀:

好朋友想去復讀,但是他爸媽不同意也不願意他去讀一個二本,請問他該怎麼辦?
怎麼說服我媽讓她相信「量子弱磁場共振分析儀」是不科學的?
母親脾氣急躁,對孩子有哪些影響?以及怎樣才能改變? ?
不喂母乳感到內疚怎麼辦?
父母習慣性否定孩子怎麼辦?

TAG:親子社區 | 親子關係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