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究竟錯在何處?

九一八不抵抗,「千古罪人」
西安事變要求抗日,還是「千古罪人」
蔣公也說「攘外必先安內」,也有授意簽署《何梅協定》。
為何當下的評價卻兩極分化了呢?


錯在老帥死的太早。
大家很喜歡討論張學良的這幾個錯誤:
1、過於放縱郭松齡,乃至其倒戈。郭鬼子1925年倒戈,當時張學良24歲。
2、衝動殺楊常(楊常或許該殺,但不應該是這麼個殺法),當時28歲。
3、中東路事件,拍腦袋跟蘇聯開戰,導致東北軍內情暴漏的被動局面,28歲。
4、918事變,不抵抗,失掉東北百萬公里土地。當時30歲。
5、馳名中外的西安事變,時年35歲。
-----------------------
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時間和磨難的,太順利或者太早扛起大責任,都容易出事。而張學良的情況可謂兩者兼有了。
張學良作為一個公子哥,長得還挺萌的,擱在現在肯定壓過國民老公思聰。老帥死之前,張學良作為一個花花公子,跳跳舞,打打球,把個妹子什麼的好不自在。自己訓練了2000人的學生軍,就像思聰從老爹那裡拿幾億投電競一樣。有老爹罩著,怎麼都不會出事。
郭鬼子的事跟張學良有干係,但怪在少帥身上確實有些過了。畢竟他是東北軍第一悍將,也是老帥手裡的王牌,並且欽點給張學良當老師的人。郭鬼子倒戈,老帥才是第一責任人。至於少帥,只不過是被郭鬼子利用了而已。
然而老帥一死,張學良一下子要扛起這個是非之地(紅白兩帝國間)的重大責任,顯然他還嫩得很。而且,很遺憾,老帥沒能留給張公子一個得力靠譜的顧命大臣(如周勃、霍光那般),楊宇霆雖然有才能,但也有野心,更重要的是他跟張學良確實不一心。
------------------------
對比一下另一位倍受到兩岸各界敬佩的政治家——蔣經國。
1925年,15歲的蔣經國,腦子一熱當了共產黨,並且公開跟蔣介石脫離父子關係。13年後,1938年回到中國,13年的飄零生涯,可謂是心酸苦難。這一年他28歲,而自己的父親在那時是中國的絕對領袖,再對比一下張學良28歲時的情況。你覺得把張學良換成蔣經國,他能做的好過張學良嗎?未必。
48年時,38歲的蔣金國到上海打老虎,雖然開始做的不錯,但顯然蔣經國時沒有那個能力hold住亂局的,理想主義的他還不懂政治權術。後來蔣經國65才接過大權,此時的他無論心智、閱歷還是權術甚至合法性都完全配得上那個位置。
----------------------------
如果老帥晚死10年,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爹被日本人炸死了,不思報仇,此所謂不孝。帶著幾十萬人跑了,留下東北幾千萬百姓,此所謂不仁,不思為國家抵抗日寇,此所謂不忠。西安事變抓老蔣,此所謂對上司不義


複製一下我以前的回答吧。一個很好的朋友長者,但是身居高位,則必然有力小任重,鼎折足的災難。身處紅白兩大帝國主義之間,先受老蔣愚弄,錯估形勢,挑起中東路事件,被老毛子狂扁,徹底暴露了東北軍的虛實,刺激了日本人的野心,更喪失了軍事上的信心。九一八,應該堅決抵抗。連東陵大盜孫殿英都懂得,能戰始能言和,先狠狠打幾仗,才能保存實力。總之軍政皆屬白痴,比起張作霖差遠了


錯在沒那個能力坐在了那個位置


撇去政治與軍事不說,我覺得作為一個東北人,手握重兵一槍不放就他媽走了,太窩囊!作為一個老大,他應該知道 人帥 兄弟多 底盤大 傢伙硬到底有多牛逼。可惜他錯了。


很簡單,一不做,二不休。
做大事的人,最失敗的就是猶豫。
拳經里有句話,叫做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年輕時只會吃喝嫖賭的貨,突然竄出來影響國家政治.本身就是犯罪


私徳:為了玩女人無所不用
她的回憶路別人想知道在他一輩子有多麼多中國歷史,她永遠在和別人聊女人,描述怎麼和已婚女人做,她丈夫就在樓下它就在樓上玩……
然後要不是蔣介石抓他,趙四說他早就去找女人了……
然後對於他爸他沒啥孝順的,對於部下就更不知道有什麼好處,整天就吃喝嫖賭抽……
對於國家
對於張家
他爸28年才死,他就可以在31年不戰而丟東北三省,王八蛋之際……蔣根本沒有命他不抵抗……再說東北都是張家的根本不會聽他的的……
不戰而丟熱河察哈爾,跑得比兔子還快……
還有就是事變,武力綁架全國領袖,這是叛國……
還有就是事變直接導致歷史改寫,備受奴役……

還有他爸給他留下的是東北三省,當時大洋有4000萬銀元,礦產幾十做,銀行,軍隊幾十萬,有飛機大炮……
然後東北易 他是八省3個特別市 東北三省 察哈爾熱河 河北 天津特別十 ……他居然不沾丟了5省……

這樣無父 無國家 無人民只知道吃喝嫖賭的大王八…… 這伙該被每個中國人折磨一次


我同意上面一位兄弟說的,錯在老帥死得早,張學良要掌權那年才27歲,畢竟含著金鑰匙出生,又生性好玩,一下子獨自面對政治壓力實在一時半會難以適應,成長需要時間,如果少帥擁有足夠閱歷的話,他也許能避免這麼多錯誤。然而失敗就是失敗,敗者就要接受批判
只能說圖樣圖森破啊 ⊙▽⊙


錯在他老子對他希望太高,名字取錯了。學什麼張良,出將入相運籌帷幄。仙風道骨高智商他哪學得了。應該叫張學噲,學樊噲,有一點勇氣即可。

張公子其實另一種帷幄里的運籌還是不錯的。


太年輕 幼稚 沒野心


(圖為借用)
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時,日本挾紅色加粉色區域的人力物力與中國開戰。拜張學良不抵抗所賜,送給日本人大後方,有了侵略中國的資本。
打不打是一回事,打不打的過又是另一回事, 張學良當初若能率軍扛住鬼子,哪怕維持的時間很短,他都是民族英雄,全國仁人志士保家衛國必踴躍相助。東三省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不放一槍一炮跑路,為了保存自己實力棄東三省千萬老百姓於不顧,就是千古罪人啊,在古代,武官怯敵丟城棄地逃跑也是該滿門抄斬的


張學良當時被派去剿共,被消耗了也沒有補給。明擺著就是蔣想一箭雙鵰,一舉滅掉共軍和東北軍。張一看確實沒有出路了,跟其他軍閥合作也不太可能,而共產黨承諾的蘇聯的飛機大炮會來支持,可以一起成立西北聯軍才是是唯一的希望,於是他就和共產黨合作了。張給了共產黨很多錢,藥品,槍械,棉衣。可以說是在共產黨最危急存亡的時刻給予了支持,挽救了共產黨。而後來蔣自己去了西安,他把蔣綁了,以為會獲得很多支持,沒想到蘇聯罵他,全國輿論也罵他。最後懵逼了,親自又把蔣送回了南京。蔣為什麼剿共啊,就是因為他太知道共產黨的頑強和對自己的威脅了,就算是當時共軍實力已經很弱了,他也要清理乾淨。其實蔣是堅決抗日的,只不過以當時的實力直接跟日本開戰就是拿雞蛋去碰石頭,會輸得很慘。所以蔣在盡量跟日本人周旋,拖延時間。當時已經在培養德械師,很多防禦工事也正在修築。如果西安事變沒有發生,就還能再爭取一些時間做抗日準備,也就不會有那麼慘烈程度的抗戰。當然共產黨也可能就此消失在歷史舞台上了。所以共產黨把張看成英雄,扭轉了共的命運;而國民黨把張視為罪人,是他直接導致了江山盡失。


張是個軍閥,無論九一八還是雙十二,圖的都是個保住自己的兵,不讓他們當炮灰。可惜的是,從1931到1936再到1949,中國已經愈來愈容不下軍閥了。


錯在他幾乎沒有對的地方


張學良在那個特殊時期論政治玩不過蔣介石,論謀略玩不過TG,論軍事玩不過日本人。但是呢,他非要想周旋於這三個勢力之間,立一塊自己的地!最終呢,打不過日本人,還被tg忽悠綁架了國家領袖,改變了東亞布局,更改變了世界布局。


張楊發動西安事變,國共雙方的評價自然是有天壤之別的,蔣介石在中原大戰之後,就一心進行他的剿匪大業,從江西瑞金,追著紅軍先是在貴州,雲南,四川直到陝西,雖然前幾次紅軍在反圍剿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是戰爭總是要消耗人力物質等資源的,加上後來的反圍剿戰略犯了重大失誤,所以紅軍長征就是一場逃亡之旅,到了陝西之後,紅軍的處境並沒有改善多少,紅軍的數量只剩下一萬多人,而且被張楊的軍隊又虎視眈眈,但是當時全國抗日情緒高漲,張學良又一心想抗日不想打內戰,蔣介石看到了張學良的這一點兒心思,所以就親自坐鎮西安催著張楊剿匪,如果張楊服從了蔣介石的命令,今天的中國是誰當家確實就是未知數了,張楊的西安事變不僅救了中國,更重要的是挽救了中國共產黨,蔣介石後來提及此事,還痛恨道:七年剿匪之功全化為烏有;所以蔣介石對張楊的痛恨是可以想像的,所以後來蔣介石撤離大陸的時候還不忘了把楊虎城全家都給殺害了。所以共產黨對張學良的評價是很高的,至於九一八不抵抗的錯全在蔣頭上,而不在張,在國民黨方面當然說張是罪人了


看了這麼多非常想說一句,我們都沒有權利評判他的對錯,


在其位不謀其政


當年錯在無知而不自知。好像現在的富二代你去唬弄一下捧一下他也會犯錯。後來應該明白過來了,但是自由年華都不再了。


推薦閱讀:

東北野戰軍vs日本關東軍誰厲害?
關於馬克思提出的五種社會形態演變?
為什麼德國可以拒絕美國而日本不可以?
如果用歷史唯物主義,如何來解釋七年戰爭普魯士的勝利?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蔣中正介石 | 抗日戰爭 | 張學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