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這種功能除了拉升活躍數據外還有別的作用嗎?
樓里不少朋友總結了簽到功能對用戶自身的影響。
但從 公司角度來看的話,公司也能從簽到得到很多反映用戶特徵的有效數據,從而進一步分析用戶行為,而這些數據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不代表公司一定就會注意去分析這些數據,但從客觀上看這些數據的確是有效且重要的。)
公司可以從用戶簽到率觀察用戶數量和質量,從用戶簽到地點能發掘的信息就更多了,可以整合線下資源,促進本地化等等等。而這一點運用到了LBS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說到LBS簽到,正好最近看過一篇關於LBS簽到的文章,就多講一下。
下面的信息圖統匯總並分析了美國主流 LBS 平台的簽到數據,包括 Facebook Places、twitter、Groupon、Foursquare、Living Social 和 Yelp Check-in。所有用戶中,在手機上通過應用程序使用簽到服務的占 17%,有83%的用戶不使用簽到服務。
在這些不使用簽到服務的用戶中,最主要的三個原因是:
1. 沒有智能手機;
2. 沒有動力簽到;
3. 出於隱私考慮。
沒有動力簽到比較容易理解,但有 50%不簽到的原因是沒有使用智能手機,考慮到隱私而不簽到的人也達到了48%。
不同人群的行為方式差距也非常大。當前的LBS 應用的使用者中,90%是 Facebook Places 用戶,接下來是 Twitter 和 Groupon。他們簽到的地點類型以餐館、咖啡廳和酒吧最為集中。
非 LBS 用戶,但會考慮 LBS 服務的人群中,55%的人會考慮使用 Facebook Places,40%考慮 Groupon。他們會感興趣的地點和早期使用者不太一樣,他們最常簽到的地方是家裡&>餐館,在新的城市簽到也是他們最感興趣。
在網上談論 LBS 服務的人,最常談論的是 Groupon 和 Foursquare。Facebook Places 被談論到的比例只有2%,簽到的地點以餐廳為主。這一點也很有趣,因為當前在美國使用最廣的 Facebook Places 得到非使用者的關注非常少。
「簽到app、簽到地點、簽到動機」
不同群體的簽到地點(或意願簽到地點):
早期簽到用戶: 餐館 &> 咖啡廳 &> 酒吧 &> 家 &> 新的城市 &> 商店 &> 運動場地
潛在簽到用戶: 家 &> 餐館 &> 新的城市 &> 咖啡廳 &> 運動場地 &> 酒吧 &> 商店
不過比較類似的一點是,他們簽到的動力都來自於折扣——這對有意利用 LBS 促銷產品的商家來說是個好消息。
用戶更喜歡和大的品牌互動,但卻更願意和朋友通過社交平台分享小品牌相關的信息。
不同群體的簽到動機(或意願簽到動機):
早期簽到用戶: 打折 &> 見朋友 &> 了解這個地方
潛在簽到用戶: 打折 &> 了解這個地方 &> 見朋友
註:這裡所說的打折應該是指那種定位發一個跟店家相關的微博後並出示給店家,即可享受打折的優惠活動,我也干過這種事,挺好用的。
前幾年很多人用的街旁網應該是打開了專註國內LBS簽到的先河,街旁網也曾發布過國內相關數據。而街旁網自身和它模仿的Foursquare就是一個利用簽到地點的數據來投放廣告、分析和出售數據為主要盈利方式的公司。
從這個圖裡面能看到的商機有多少?隨便說幾個,比如晚上8點左右餐飲迎來最火爆的時候,8點以後燒烤店開始生意火爆,火鍋占晚餐比重最大,北京地鐵站里西直門簽到數最多…… 等等,太多了
這些數據對於公司和品牌來說意味著什麼?
簡單地說,有三個關鍵點:
1. 公司需要用「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社會媒體戰略,在下一代的移動app市場上來吸引和獲得用戶,並收集和運用本地化的數據和資源。
2. 對於大公司來說,通過挖掘和綜合多種簽到動機(包括打折,了解地點,約會等),再利用本地化的app來吸迎合引更多用戶。
3. 為了吸引潛在的簽到用戶人群,公司應該把戰略重點放在Facebook和Groupon這兩款簽到最火的平台上。
-------------------------------------------------------------------------------------------
部分翻譯引用自: The Reality Behind the 「Check-In」 Hype
參考:街旁網的豪賭-科技頻道歡迎補充和指正 : )
推銷會員服務。
同事曾經是比較狂熱的「貼吧」簽到者,不過他說他完全不知道簽到會有什麼獎勵或者提供什麼新功能。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簽到積累經驗到7級可以有個功能,叫」一鍵簽到「。所以一開始他就樂此不疲的一個個貼吧去簽,等到7級了,每天終於可以一鍵搞掂了,結果後來,反而不怎麼用簽到的功能了。
完成KPI
1 簽到若(如百度貼吧)能獲得一定的經驗值,從而升高等級,刺激人們的攀比心理,會讓人有一定的依賴感,可以起到綁定用戶的作用,客戶資源即為流量,流量即為利潤。
2. 建立社交圈,一個良好社交圈的粘合度,不僅只是短暫的活躍度。
3.習慣。當簽到成為習慣時,品牌就具有附著力
暫時想到這麼多了……
有些功能是滿足需求的,有這功能就是為了企業自身目的的手段。
簽到就是第二種。欺負強迫症!
這個問題同樣困惑我很久,我想問題中的簽到應該包括移動端基於LBS的簽到和網路虛擬社區中的簽到(打卡)兩個方向:
基於LBS的簽到
純粹基於LBS的簽到模式,事實證明這股熱潮已經被市場淘汰,目前剩下的基本都是簽到+O2O(團購、優惠券、資訊查詢、點評、精準營銷)和簽到+SNS(圖片分享、基於地理信息的遊戲)。又因為地圖圖資的客觀限制和產品本身基於龐大用戶群的先發優勢,基於LBS的簽到早已從概念逐漸成為SNS移動端(當然還有地圖資源提供商和已經成型的O2O平台)的必備功能。毋庸置疑,LBS的核心就是用戶數據中潛在的巨大商業價值。
網路虛擬社區中的簽到(打卡)
可以說每一個社交產品本身或者不同的具體動作(首簽,簽到排名,連續簽到,刷新簽到,點擊動作按鈕或者發送表情文字簽到)和交互模式(簽到消息和排名在社交鏈中的展示邏輯展示時機分享機制,連續簽到與補簽的規則設定)都有其特定目的,個人感覺有的時候能夠挖掘並強化較弱的社交關係。在某些有著獨特屬性和氛圍的虛擬社區里排名機制可以極大地調動活躍度,雖說從數據來看留存性不一定很好。
本質上也就是用戶競爭激勵機制(開啟特殊許可權,虛擬獎勵或現實獎勵)的差異,或許對一些人來說這種功能體驗並不好(可以聯繫真實社區中的簽到行為),但之所以一直沒有被淘汰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是簽到這個行為本身成本足夠低,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學習成本,某種程度上它所能帶來的滿足感超過了它的成本,如果能在入口的深淺和個人化定製方面再優化一些,簽到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獲取位置信息
可以領金幣。。。
什麼是簽到?
簽到一般是社區里的一種激勵用戶、提升留存的一種常見的古老的也很有效的方法
為什麼要簽到?
【實】
因為簽到可以拿積分啊,積分可以換取有更多的社區許可權啊,(百度知道開著日程提醒去逼我去簽到,為的是賺取積分,然後能刪除我之前的提問,大數據害死人,不想被人肉==)
【虛】
因為簽到表示我今天來了啊,(學習類社區表示我今天又努力學習了啊,精神勝利法)
因為大家都簽到了,我也是社區一員,我也得簽下吧(從眾心理)
先來看看幾個例子:
百度知道:
某學習類社區:
補一個女神貼吧的簽到:
百度貼吧和知道的簽到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一個以【實】為主,積分啊,商城啊。一個以【虛】為主,勳章,等級。精神為主(我對女神是真愛啊)
這主要以貼吧的社區屬性決定的,以興趣為分類的貼吧,聚集的都是興趣相投的人,就像一個教派,勢必會為了一個等級,掙得頭破血流,(這一切,都是源自對女神的滿滿的愛啊)。而百度知道,是一個問答社區,都是抱著問問題獲得滿意的回答來的,是有功利心的,簽了到就能發出更多的懸賞,然後就更能吸引大牛為自己解答。一言蔽之,有錢,任性!
簽到就可以佔便宜當然要簽了,便宜都佔了怎麼能不用呢
私人角度來說,去過的地方簽個到,其實是一種很好的紀念。很久之後有一天看到之前標註過的地方,想到一起去過的人,一起做過的事,說過什麼話。有的可能會忘了,但最深刻的東西會瞬間被回憶起來,感動。
討厭簽到,,欺負我們記憶力不好的人
我以為你們在說上班簽到。。
還是很好的個人信息哦!試想一下你是公司,自己的後台有很多的簽到信息,你對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這些可以挖掘的大數據可是很創造很大的升入
可以證明我來過,這不就和吃東西自拍,去景點自拍,一個道理嘛~
抖個機靈,上班打卡除了活躍員工按時到崗還有什麼用,還能扣錢啊!!!
每天早晨準時6點醒,起來給貼吧簽到,不玩貼吧,只簽到,習慣了。
簽到這兩個字就不太符合自然人性, 有誰把上班打卡會當成一件樂事
改成「到此一游」可能會好點 :)
推薦閱讀:
※今日頭條等媒體平台,對輸出優質內容的自媒體人,有什麼運營價值?
※初創公司的新媒體怎麼運營?
※如何評價半撇私塾的全棧新媒體駭客訓練營?
※無聊的行業如何做好內容營銷?
※運營社交 App 步驟:如何獲取新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