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說「來,給你 wǎ 兩塊肉」,本字哪個字?


搲。
拼音wa3。
①爬:「余挾二樵子從壑底~而上。」
②方言,舀:用瓢~水。用碗在壇里~米。
又作攨。聲符窊就讀窪(漥)。


贊同 @譚樊馬克 的回答,其本字應該為【搲(wa3)】,在鄙人母語(西南官話-湖北宜昌話)裡面,這個字仍然在用,表示【舀】,例如宜昌話:【把茶缸子兜底滴水搲出來撒】,即【把茶杯裡面的水舀出來】

我著重說說本地方言宜昌話的【搲】字,以下資料引用自《宜昌方言字考古》,作者:曹文安

先看今音,聲母是零聲母,據古音至宜昌音的音變規律,此字中古應在【影】母。再看韻母,今讀作【ua】,宜昌話的【ua】在中古音裡面又多半出現在假攝合囗二等的【麻】韻或蟹攝合口二等的【佳】韻。再看聲調,今讀上聲。而【麻】韻是平聲韻,跟它同組的上聲韻是【馬】;【佳】韻也是平聲韻,其上聲韻是【蟹】。我們知道,韻書是以韻為單位編排的,同韻的字歸在一起,定了韻就可依韻查字。先查《廣韻》,找不到這個字。再查《集韻》,平聲麻韻處已錄,注為【烏瓜切】(平麻影)、「手捉物」;另在去聲韻也被收入,注為【烏化切】(去禡影),義為【挽】。但這兩處所載,音義均與現在讀【Wa】的【搲】不合。再查《類篇》,注音為【烏化切】(上馬影),此聲韻調均與今音相應合;另它還注為【搲,吳欲謂手抓物曰搲】。這個意義的注釋當然比《集韻》說的【手捉物】更準確一些。故從音義兩方面結合看,這個字應是《類篇》中所收的這個今讀【Wa】的【搲】。另在其他文獻材料里,亦可發現有類似的用法,如元代佚名《陳州糶米》第一折:「父親,他那邊又搲了些米去了。」這個【搲】正是今宜昌話的【搲】,可見以上考證是有歷史根據的。至於《類篇》所說僅「吳地」(今江蘇一帶)才有此說,這既可能是當時南北很多方言里都有這個詞,而作者對其他方言還不是太了解;也可能是當時僅吳地有,但以後隨著語言的交往,也被別的方言所吸收。總之,宜昌話中的這個詞在其他方言里可以找到參證,它並不是孤立的。


感覺有些地方也念kuai 三聲, wai三聲,還是另有其字?


看各位的回答,搲這個字的分布範圍好廣。江淮官話和贛語懷岳片也有,不知道再南還有這麼說的不。


西遊記五庄觀里有這個字


豫北說這個字


推薦閱讀:

現代讀為cao的「肏」語源或本字到底是什麼?肏古代本讀ri本字是入,那現在大家常用的cao音從何而來?
「貓膩」這個詞是怎麼來的,怎麼解釋這個「膩」字?
年輕人講老派方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外國人學中文很容易中國人學外語很難?
外國人學中文覺得哪裡最難?

TAG:漢語 | 漢語方言 | 方言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