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微金融來說,ipc、信貸工廠、供應鏈金融等幾種模式的前景分別是怎樣的?
其實這三個不是同一類概念,能夠一起比較只是宣傳問題。
和ipc公司、淡馬錫的人都接觸過,各家銀行也都在做供應鏈金融,大概說一下。
先對比ipc和信貸工廠。
一、ipc是德國來的,核心技術是自稱的所謂「信貸分析及交叉檢驗」,通俗一點叫「報表糾正」或「報表加工」。依賴經過了培訓的信貸人員通過調查,將小微企業不準確的報表調整為較為準確的報表。然後對調整後報表進行類評級的財務分析及數據判斷,來確定風險級別,由審貸委員會的工作組織形式對貸款進行審批。
ipc的技術目前在發展中經濟體的主要實踐地在拉美、非洲及東歐,大概管理了二十幾家小額信貸銀行。時間了大概有二十幾年快三十年,資產質量還比較不錯,算是已經經過了檢驗。
這套技術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他們自己說的),對人員培訓要求極高,因此設立了專職培訓師崗位,專門針對入職新員工進行實操培訓及培訓評價。擬聘員工由專職培訓師進行2個月的理論培訓(含「傳幫帶」式的一對一輔導),並設置約20%的退出比例。
二、「信貸工廠」概念是新加坡淡馬錫的。核心是對信貸流程進行功能性切割。共設置接近二十個崗位,以類似工廠生產線的模式,將小企業金融服務崗位做流水線式分工,以專人專職、分工明確的標準化操作實現小企業金融業務的批量化管理。
這個得關鍵點首先是環節分得很細很細,業務開展前有專門的團隊做區域細分市場分析,審查過程中有專職的人做一票否決的反欺詐分析,貸後專職隊伍有專門做電話催收的,專門做信函催收的,專門做現場檢查的……;第二就是每個崗位都獨立作業,不用為其他崗位的工作負責。(大部分銀行的信審流程都是後一環節需要對前一環節負責)好處就是其中大部分崗位在比較低的培訓成本下就能取得比較強的專業化程度(因為內容少)。
這種流程切割說稀奇其實也不稀奇,其實國內大部分銀行的信用卡中心都是這麼設置的,但也僅限於信用卡業務……
在國內搞了多年效果都比較失敗,核心原因是需要的人實在會非常多……不但和銀行傳統的風險文化不符合,和傳統的考核也不符合。
「信貸工廠」模式目前成功的主要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印尼。和 @Anna Xia提到的完全不同,「信貸工廠」模式對數據積累的要求一點也不高。印尼的信用數據質量比國內更低到不知什麼程度了……反正據淡馬錫下面子公司的高管說,他們那邊連身份ID都沒有,銀行是自己自製指紋機來識別客戶的。模式實踐時間相比ipc是要短的多了,而且當初在金融危機的時候不良率飆升過一陣,但據他們說是從中取得了更豐富的經驗,讓模式更可靠了。————————————————————————————————
由以上兩點可以看到,ipc和信貸工廠幾乎是相對的兩種理念。
ipc是高成本培養少量高精尖式人才。信貸工廠是低成本培養大量細分領域專業化業務員。
目前國內銀行中,中、建行是一早就選了信貸工廠,但大行嘛,大家都懂的……尾大不掉,改造都觸不到核心,難得要領。
平安最初選了ipc,最近把富登擔保都直接收購了……以後應該是轉入信貸工廠的懷抱了。而且他們一貫秉承做保險的思維,銀行願意多招人,小微又是戰略業務,做起來應該是比較有希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供應鏈金融根本不是一種專門技術。詳細的我歇一歇……以後再說吧……
小微金融的幾種風控模式
大數據模式,面向線上白領,純線上操作
授信時,通過用戶授權系統讀取信用卡綁定郵箱的消費賬單與電商及社交網站記錄,進行交叉驗證形成風控機制,進而計算出每一個用戶的風險評分,最終判斷是否應該放款,以及該用戶的授信額度、還款周期等。
這些數據之間的驗證和計算,可以在1~10分鐘內完成。
信貸員(IPC)模式,面向資料數據不全的小微企業客戶,屬於現金流分析。
這類客戶往往無規範化財務管理制度,甚至無銀行流水、無信用記錄等關鍵信息。
信貸員全程把控,參與從受理客戶申請到信用審核、實地徵信、風險評估到撮合借貸、款項回收、逾期催繳等全流程服務。
授信時,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生成「資產負債表」和「購銷損益賬」等調查報告來評估核算合適的信貸額度。
信貸工廠模式,面向資料數據齊全的小微企業客戶,屬於量化評估。
進行授信業務管理時,設計標準化產品,對不同產品的信貸作業過程就好像工廠的「流水線」,從前期接觸客戶開始,到授信的調查、審查、審批,貸款的發放,貸後維護、管理以及貸款的回收等工作,均採取流水線作業、標準化管理。
授信時,首先由系統自動根據客戶信息情況進行信用打分,然後信審崗對客戶的身份信息、收入及工作等信息進行核查後,最終判斷是否應該放款,以及該用戶的授信額度、還款周期等。
貸後出現逾期及壞賬時,根據不同的逾期段,催收崗採取不同的策略實施催收。
小組聯保(五戶聯保)模式,面向農村借款用戶,偏公益。
授信無需抵押,由5個農戶之間互相連帶擔保,責任是5戶之間連帶。只要有一戶出現信用不良或者相關問題,那麼其他4戶都有連帶責任。
芝麻信用:依據企業留存在阿里巴巴上的交易行為數據而設計的信用打分體系。即根據客戶的已有數據(包括個人信息、徵信信息、歷史表現、交易信息、經營狀況等)來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發生違約風險的概率,區分出好壞客戶,決定準入客戶,細化客戶授信,實現貸前風控。
芝麻信用屬於大數據風控的一種實現方式。
阿里的「芝麻信用」可以當做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阿里版「徵信報告」。
再追加一點,當前可能的信貸趨勢,產業鏈的闡述不夠準確,應該是數據貸。
基於數據測算給出的授信。
產業鏈實質是基於上下游經營產生的數據來做測算。單純做什麼應收賬款,存貨質押是沒有前途的,如果扯上核心企業擔保,呵呵,1+N模式風險太集中,N+N走數據才是王道。
如果從數據貸的角度來看,產業鏈的經營數據是數據,水電物流是數據,甚至老闆的通話記錄,手機定位信息都是數據,模型合適可以搞出很多東西。
----------------
心情好,來點正面的東西。
小微貸款業務已經是一片狼藉,不良率飆升,銀行小貸P2P大混戰,此為背景一。
身在銀行,只說銀行方面,此為背景二。
未來銀行小微業務將向三個方向發展。
第一,額度提高,超過500萬,乃至於2000萬這個級別。 此區間,消費類貸款難以達到,而公司部門不屑一顧。 模式必須為ipc模式,80%風控依賴於強大的線下業務與審核能力,線上做補充,但不可缺失。
第二,額度下降,避開200萬這個平均值,下降到均值50萬以下,乃至於10萬這個區間。 此區間,完全與小貸、消費貸款廝殺。 利用大數據優勢,成本優勢,乃至於資本優勢形成的規模優勢取勝。
模式必須為信貸工廠模式,降低線下人工成本,客戶經理僅僅作為業務員出現,80%依賴於線上審核,線下著重於客戶經理的道德約束,法律約束。
第三,大小額度通吃! 想通吃必須採用產業鏈模式,搞定核心企業,深度整合核心企業的數據管理系統。
注意,深度整合,不是自己搞一個系統給核心企業用,而是吃透核心企業的管理系統,數據的來源,真實性,完備性,直接在此系統做介面,讓客戶經理及審批可以讀取數據。 此模式需要強大的it人才。
離開應用場景談業務模式純屬忽悠。
以下為原回答:
ipc,信貸工廠,供應鏈。
三種模式的基本結果已經出來了。
ipc不通。
信貸工廠不通。
供應鏈正在沒落。
單純從模式來講,三種模式難分高下。
但是這是天朝。
ipc依賴於培訓體系,但是現在的大部分銀行更加註重於短期,見效快的業務,培養人的事不喜歡干,被培養的人呢,學會了就跳槽。外加這幾年的網路金融,把小微從業者的薪酬拉的太高,人心浮,這條路短期內不行。看看全國崩潰的聯保互保業務就知道了,一地雞毛。
信貸工廠依賴於一個系統的流程。首先要明確,流程總有漏洞,發現漏洞永遠是一線的客戶經理,如果體制僵化,只有等到一年以後,業務出風險才知道漏洞的存在。其次,信貸工廠模式必須有強力的規劃,全國一個套路不現實,地區差異,行業差異,如果規劃不稱職,完全複製其他地區的模式,只能呵呵。第三,產品研發環節。有沒有對應的破解者?類似於武器專家與坦克裝甲專家的關係,分解產品的漏洞?最後,大數據。要分析哪些數據?哪些數據對風險有什麼影響?比如流水,貿易類客戶的流水有哪些特徵?製造類?舉一個例子,有個客戶,大量的消費集中在凌晨,這代表什麼?現在搞信貸工廠的銀行,大部分都是一地雞毛。
供應鏈很好的,搞定一個大客戶,下面的全部都可以吃掉,不需要太多人力,抱大腿。風險控制也簡單,大企業做一個回購,擔保,反正很多大企業也看不上這點小錢,簽個字而已。但還是出問題了,首先大企業最近出問題的多,導致銀行菊花都是抽的。其次,大企業的關聯客戶規模都不會太小,小點的企業又很難達到銀行標準,只能吃一小部分。最後,我都給下面的企業擔保了,為什麼不直接給個額度?無非是給貨,給賬期,何必讓你們銀行賺這個錢?
最終大部分銀行的小微藥丸了。
問題出在哪裡?
很多。
一線員工的部分。
kpi至上,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完成任務最大。
沒有明天,做的再好,也只是個奴隸,還不如得過且過撈錢。
利益,為了撈錢鑽空子成為常態。
中層。
缺人,所有銀行都缺,體制不注重梯級建設,中層空心化。
沒有中層,上傳下達靠誰?
年輕的,缺乏經驗,大學畢業直接進入管理部門,實習兩年進入關鍵崗位,屁都不懂。
年齡大的,完全適應不了快速變化的時代,微信都不會用,高層的意圖搞不懂,非要不懂裝懂,靠權威資歷壓人。
高層。
高層也杯具,一個人空降吧,沒班底沒支持,帶隊伍過來吧,磨合又是問題,磨合完了,問題也炸了。
換條線說。
業務只管拉業務進來,管你是不是問題客戶。
風險又說,管嚴了,業務找領導來壓人,管鬆了,出問題又來找我們。
產品說,出了問題不怪我們,是你們道德風險,就算不是道德風險,要你們風險何用?
數據分析,我就是個表妹-_-#,沒啥權力,肯定也不擔責任。
最終,80%的精力在人事,20%在工作,不出問題才怪。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對了,還有個狗屁的部門制衡論,財務部門才是大爺,老子不給你們錢,自己玩蛋去吧~!
老師說寫作文先審提干後拋論點,故對小微金融領域,僅代表個人支持信貸工廠模式!
3種模式簡單比較下,假定都是穩定階段(本想做個表格看上去比較清楚,但如其他答友所述,供應鏈金融一放進來就怪怪的,橫向比較各種不順手啊啊啊啊 T - T )
以下均為個人觀點,如有謬論,歡迎拍磚,拍磚請勿打臉 o(&>﹏&<)o ,鞠躬感謝!
================================================================
一、IPC
1、結合專家法的量化分析: ← _← 這是個什麼鬼,隨便取個名,請大家不要在意。
實際案例中常常會遇到小微企業主 無法理解 / 無法量化 / 錯誤估計 / 刻意隱瞞 各項指標。不要緊!閃開,讓專業的來!!你不懂什麼是現金流,什麼是應收應付、預收預付、折舊計提,沒關係,信貸員會勤勤懇懇幫你算呀;你不想說公司到底賺了多少錢,外債還有多少沒還,水電費到底欠了N個月沒交,也沒關係,信貸員火眼晶晶會自己辨呀。通過專家法儘可能的把一個企業的經營全貌還原成可以量化分析報表,以期可以更準確的把控風險。
2、人員要求高、替換成本大:你想啊,信貸員即當「爹」又當「媽」。拉得了關係、下的去帳房、搞得清產品、看得明風險,提供全方位一條龍的服務。這種情況下本身對人員素質要求就較高,又做業務又看風險,全看個人心裡一桿秤。信貸員在業務端作為聯繫客戶的第一手紐帶,擁有客戶資源和信任感。在風險端,佔據豐富的「實戰」經驗(就和打怪升級一樣,每個人的偏好不同,level也不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優秀的信貸員的替換成本是巨大的。
3、風險識別力高:整個過程中信息要素的流失少,可以從前端開始把控風險,基於對用戶的了解,定製化的分析情況,方便對於個案進行調控。
4、運營效中:人員導向,單筆時效預計為3-5天。
優點:利於把控風險、便於後期業務展開及交叉銷售。
缺點:受制於人(人均產能、個體差異、人員穩定性)操作風險較大。
總結:成也蕭何敗蕭何!
1、集約作業+模型支持:都叫工廠了,顯而易見特色就是流水線啊。正所謂人人都是操作工,家家爭當紅旗手,今天我為我廠驕傲,明天我廠為我自豪!(扯遠了......)對信貸工廠模式而言,就像不停運轉的流水線,制定規章制度、切分流程節點、確保殘次品率,使得產生良性循環。通過前台把各種信息拆分成標準化元件,後台模型組裝、配比,提高產品合格率,把控風險。
2、人員要求低、替換成本低: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從模式本身來說,對人員的要求相對沒那麼高。我已經不要求你語數外十項全能了,給你一個學期時間主攻一門語文還不行嘛?工廠模式下,把對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拆分成對單材料/單操作的標準動作,不斷加強鞏固,通過10萬小時理論(當然不可能這麼久啦)磨練,使得人人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整體的培訓體系以及規章制度不變,很快能培養下一任專家,人員的流動對整體的影響將大大減弱。
3、風險識別力中:模型為主(多以現金流為導向),人工為輔(標準化作業人為因素減少)。對單個用戶風險識別力弱,主要依據中後台整體策略判斷和調整。而且運行一段時間以後,策略被市場熟悉後還得快速調整。
4、運營效率高:流程導向,單筆時效預計為0.5~2天。
優點:標準化作業,便於批量複製控制品質;後台模型運算,便於整體調控。
缺點:人員主觀能動性低,系統依賴程度高;存在要素流失。
總結:如果說IPC是手動定製,信貸工廠就是大宗生產;如果說IPC是並聯電路,信貸工廠就是串聯電路;兩者各有千秋,但小微企業的訴求就是短平快,簡單、快速才是王道。
三、供應鏈金融
1、行業分析、數據交互、控制力博弈:供應鏈融資含義略過不解釋,關注點是立足於核心企業、立足核心企業、立足核心企業(重要的事情說3遍)。
首先對核心企業所處行業業內地位進行分析(例如某著名運動品牌,前兩年產品滯銷,庫存積壓,周轉率跑偏,在這樣的情況介入該業務顯然是不合適的)。
其次通過協議交互獲得商戶準確的經營數據。
再次通過核心企業對上下游的牽制影像其經營行為(再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為啥阿里金融小微貸做的好,商戶的流量是阿里引的、應收賬款是阿里控的、店鋪的「生殺大權」也是阿里握著,生意到底做的怎麼樣,阿里說不定都比你清楚,敢欠錢不換?除非你不想做生意了,不然必須的乖乖聽話啊)。
不過話說回來,核心企業為何要配合你機構來做這個事情呢,如果穩賺不賠,完全可以 我行,我上!(海爾不就在這麼幹麼)
2、人員要求低、替換成本中:前期行業和企業的選擇是慎重的,但後期日常運作,由於還款能力和違約成本都一定程度上由企業做過一道把關,日常人員所涉及的操作就相對減少,僅需根據行業及企業情況做一定了解後介入即可。
3、風險識別力中:從單個客戶而言,通過核心企業獲取準確經營數據,依靠核心企業控制力牽制其行為,不失為良方;從整體而言,對核心企業及其所在行業的把控個人認為是個難點。
4、運營效率高:單筆時效預計?口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數據交互充分,完全可以做到預授信啊。
優點:準確獲取了商戶的經營數據準確,提高了商戶的違約成本
缺點:機構與核心企業間存在博弈,行業企業選擇需要慎重,當出現危機時,整體調控能力弱。
總結:一激動傍了個「大款」,但還要火眼晶晶辨「真愛」!
=======================================================
寫的依舊很零散啊,回歸問題,對小微金融來說3者的前景
IPC :面臨網點、人員配置問題,大規模高效推廣存在難度(村鎮銀行、農商行)
信貸工廠:依靠模型配比,快速迭代更新思維、快速策略修正機構能不能行(平安、浦發、中信)
供應鏈融資:你好我也好,你不好我就很難好了(太多了,舉不過來)
萬變不離其宗,關鍵點是在有效率的時間內真正的了解客戶。
1.個人調查模式,也就是你可能理解的目前多採取的德國技術,(德國儲蓄銀行的、 Ipc。。)是客戶經理從營銷、分析到貸後清償全方位參與的。優點就是了解客戶是這幾種裡面最好的。 是一個最初就可以試用於每一個個體的技術。核心是編報現金流量表,關注客戶品質,一般三天內可以完成分析放款。屬於勞動密集型,將面臨人力成本高的問題。應對方法:標準化流程,加強內控。綜合營銷!!! 小微金融不僅限於信貸,由於調查方式主要是通過交流了解非財務信息(主要是品質)和財務信息,可以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後期可以將銀行存款、理財、保險、租賃加入,綜合營銷提高粘性。同時加強軟性服務如客戶商圈、客戶培訓等。
2.信貸工廠,就是前中後分開。宣傳的優點就是效率高,但是目前我在國內沒有看過一個成功的。因為都是所謂的「信貸工廠」, 原因非常簡單,小微客戶數據不完整,有的時候軟性信息比財務信息更重要,並不是表內的數據都有了就代表客戶合格了。而如果前台客戶經理只是收集信息然後交給另一個人員分析,那麼分析人員其實不分析,就是填表。。。同樣,催收的時候,客戶經理在前期調查更了解客戶,更知道客戶的軟肋。信貸工廠如果可以應用是在打分卡的基礎上,而打分卡是在有了足夠的資料庫進行了本土區域分析的基礎。所以前期不建議使用,只有當客戶數據相對足夠分析,並有傾向性更好。 比如客戶大部分都是續貸戶的時候就可以了。
3.供應鏈是很好的方法,不限於小微。但是不是一個技術,是一個產品或者說客戶源。簡單地說,銀行有小微客戶A的上游,那麼做產品的時候就可以用上游的合同作為質押。分析還是一樣的現金流分析。
另外還有打分卡模式,道理是一樣,需要本地資料庫。千萬切記打分卡不要隨便搬過來用。無論國內的還是國外的。
每一種模式在限定條件下都可以成功。關鍵還是了解客戶!個人傾向於德國的調查技術,雖然也面臨很多問題,尤其是發展了兩三年之後,但是在利率市場化放開之後,將小微信貸真正作為小微金融進行發展,將是很好的未來。小微需要互聯網化。
謝邀。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近日就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接受採訪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圍繞加大信貸投放、提高貸款覆蓋面、縮短融資鏈條、降低融資費用、完善增信和分險機制等方面,繼續加大政策執行力度。
據銀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0.70萬億元,佔全部貸款餘額的23.85%,比上年同期多增1731億元,全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144.6萬戶。然而就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16年6月底,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4.95萬億元,占各項貸款餘額的23.65%。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1.49萬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戶數1278.26萬戶。請注意以上兩個重點標註數字,為什麼對外公布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連年穩步發展的結果是貸款餘額佔比下降呢?這與實現「三個不低於」目標也是相違背的。
該負責人分析說,當前我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進入「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在信用信息體系和增信機構等外部支持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存在授信調查成本高、環節多、鏈條長、業務違約風險大等問題,加之受貸款規模限制,導致部分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意願、貸款能力和水平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那麼,占國民經濟比重越來越大、關乎民生的小微企業發展如何得到保障?似乎在機制和操作上都更為靈活的民間小微金融機構都有著天然的優勢。如何服務好小微企業,小微金融機構自身可以從以下五點著手:
01 提高貸款覆蓋面
小微金融機構要想發展,必須努力提高覆蓋範圍。而這些機構多在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的縣域經濟中發展起來,因而自身業務特點鮮明,在防範風險上也極具本土特色,進而導致了小貸公司間的差異巨大。在向更多地方擴張中,原有的風控流程和客戶需求積累就顯得不那麼有用。積極探索新的信貸產品,滿足不同層面上的信貸資金需求,使其成為支持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小微金融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
其次, 高效的優質服務是競爭中保持領先的訣竅。小額貸款額度小、筆數多,而貸款需求地域性很難廣泛覆蓋,因此需要儘可能地簡化貸款手續,在保證風險的前提下為貸款戶最大限度地節省業務辦理時間,保證借款人及時獲得信貸資金,為借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貸服務。
02 縮短融資鏈條
在當前相對資金資產「雙荒」的情況下,一方面大銀行幾乎沒有精力和動力去直接服務小微企業;另一方面小微金融機構沒有可靠的資產去吸引民間資金。因此縮短融資鏈條需要我們穿透底層資產,在系統框架和大數據模型下,資產的風險定價透明,每一筆貸款都可以被迅速資產證券化或標準資產,提高資產自身評級,從而縮短融資鏈條,進而降低融資成本。
03 降低融資成本
小微金融機構要從自身做起,優化產品結構和人員結構,通過績效激勵、實地數字應用和機構合作模式來提升機構運營效率和業務人員產能,從而降低自身融資成本,從而低價拿錢低價貸出。
針對小微企業,可以提前建立續貸審批,設立循環貸款,實行定期審核等減少企業高息過橋融資等。
04 完善徵信
首先,建立信用評級長效機制。信用評級既是小額貸款授信的基礎,也是限制小額貸款大面積覆蓋的瓶頸,更是防範信貸風險的前提。小額信貸之所以在很多地區不能以點帶面主要是因為不能建立起廣泛的信用評級體系做為授信的依據,致使很大一部分小企業主因信用狀況模糊而被划到了貸款支持範圍之外。
金融機構對客戶進行信用調查時,很難獲得徵信報告、稅收、社會保障等關鍵信息,這些信息要麼在政府手中,要麼分散在不同的機構中,公司很難拿到手,導致公司只能親自測評或通過第三方評估客戶信用級別,這不僅會提高企業風險評估成本,也將提高金融市場信用風險。難以低成本獲得客戶信用數據,這也被認為是小微金融發展的瓶頸之一。
如何破解?完善徵信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與利用率,降低企業風險評估成本和市場風險,是發展小微金融的新舉措。徵信模型、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發展為建立一套完善的整體體系提供的支持。
05 分散風險
分險通常是指將資金分配在多種資產上,而這些資產的回報率相互之間的關聯性比較低,以達分散風險的目的。這樣做既可以降低風險,又不會損及收益。「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可以從客戶用途角度分為農貸、機器貸、經營貸;或者從行業角度分在棉花、麵館、修理廠等聯繫不密切的行業。在投資理論中,每項投資工具都涉及不同程度的風險,其中可分為市場風險及非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一些能影響大市的風險,例如利率的變化、減稅或經濟衰退等。非市場風險是指個別投資項目獨有的風險,如某公司的產品出現問題使公司盈利受損,或罷工導致生產受阻。這些在小微金融行業同樣適用。
此外,監管要給金融創新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在目前的業的監管中,幾乎所有的創新項目都需要先申報通過後才能開展,審核在前,而後期監管相對缺乏,因此創新的風險對金融機構來說很大。我認為監管更應從事前移至事中和事後,充分發揮金融業競爭帶來的活力,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
1,ipc最大的問題是人力成本高,人員培養速度慢,規模化有困難。優點是相對穩妥,壞賬率比較低。這也是平安拋棄XX公司的原因。,
2,信貸工廠的好處是可以迅速把規模做大,平安宜信這四五年發展下來,都是百億的餘額。主要問題是線下人力成本太高,實際毛利率並不高。同時微貸業務現在顯性門檻太低,現金流非常好,競爭太過激烈,重複借貸導致用戶質量急劇下降。,
3,供應鏈金融主要是要搞定核心企業,核心企業議價能力太強,毛利最多一兩個百分點。沒有核心企業參與的供應鏈金融,對從業者行業背景要求比較高,同時無法規避行業的周期波動。
供應鏈金融不能算做是一種模式,和IPC模式和信貸工廠模式不能類比。
微貸的整個從業環境,包括整個經濟環境都和前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05年國內銀行業微貸開始發展,經過十多年的經驗積累驗證,再加上最近幾乎一個完整經濟周期的考驗,相信對於兩種模式孰好孰壞已經有了客觀的判斷。
能判斷的是,將來的方向是信貸工廠,靠打人海戰術,完全依託信貸員作業的IPC模式已經不能應對國內微貸的新形勢。這在國內做微貸最早最大最好的幾家金融機構,對微貸業務的戰略重視和業務轉型舉動上已經能看到。這個還真不能不信,畢竟做的早,體會的最深,也看的最遠。
但IPC模式還是有生命力的,尤其對於一些綜合競爭能力不強的農商行,信用社,小貸公司來說,他們能覆蓋的客戶僅局限於某個區域,某個行業,在業務規模上沒有太高的訴求,「小富即安」即可,順應當地政府,當地銀行業監督機構的政策支持,靠IPC模式,能在短期之內解決本機構的吃飯問題,也不失為發展壯大的一種選擇。
這是筆者個人的簡單判斷,對於微貸業務,筆者最近在做總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專欄,看我原創連載的《草根信貸員工作筆記》
個人來談下看法,說錯莫見笑。
首先其實我想說的是,題主要比較的這三個東西貌似不是一類概念啊。IPC是源自德國的一種微貸技術,是一種風控的模式。信貸工廠不泛稱應該是微貸系統中的後勤部門,泛指也可以是風控的一種吧。而供應鏈金融只是一種業務啊。這三個放一起比較好像說低溫冷凍,銷售門店和冷鏈運輸哪個更有前途的感覺……
在這裡要比較的應該是微貸技術或者業務模式。
首先說微貸技術,大致上就是兩種,一種是ipc,比如國內的很多城商行使用,但是個人覺得ipc用於微貸是不現實的。個人一直覺得微貸應該被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的微貸,針對個人和個體戶。一種是不純粹的微貸,針對的是中小企業。後者用ipc是有可能的,如果題主有看過ipc的調查表格就會發現極度的繁瑣,在前期的調查上,單筆業務的利潤根本支撐不起繁瑣調查帶來的人力成本。恰恰國內其實很多城商行都是在做後者,我自己覺得不是他們不做前者,而是前者對後援中心的要求太高。做ipc對銀行來說是其實前期投入不高的。
目前國內我覺得真正能做起來微貸的,必然得是做前者才行。但是做個體和個人的話,ipc就不現實了,一筆業務才多少利潤,一個是投入產出不平衡,一個是真正的小微無法完整提供ipc要求的信息給你。
所以這方面我的觀點是,做個人和個體有前途,而ipc不適合用來做真正的微貸。
那信貸工廠,我猜題主是想說打分卡之類的東西吧,個人覺得這才是適合微貸的風控技術,類似於信用卡的評分技術。後台流水線作業,建立風控模型和打分卡,完全是憑統計學做事情,這樣審批的速度才能起來,風險也相對可控,這樣可能風險比ipc高一點,但是飯都沒得吃,計較是不是菜的質量不好不是空談么。
最後是業務,題主提到供應鏈金融,個人覺得供應鏈實質上應該是貿融的業務,去年比較流行的微貸部門做供應鏈,個人覺得也不是非常看好,原因在哪裡呢,主要是微貸部門的目的是通過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向低層級挖掘,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某品牌的各級供應商,他們都是微貸的潛在客戶。但是問題就在於,微貸部門和核心供應鏈上的企業談毫無籌碼可言,微貸無法為上游或者核心企業提供任何幫助,唯一的功能就是緩解下游的資金壓力,對回款現金流沒大問題的核心企業來說動機不夠,微貸只能解決企業小弟的問題,企業的問題只能靠貿融來解決。那別人合作就沒有意願了。
總感覺這三個不是一個概念啊,題主。
還有就是其他同仁的答案,一個是據我所知,平安採用信貸工廠技術已經多年了不是才剛開始。另一個是其實個人覺得,信貸工廠模式對數據量其實要求不高的,同樣其實對一線人員的要求相對也沒有很高的。最後一個是說信貸工廠模式下放款要一個禮拜,個人覺得一筆款要一個禮拜放信貸工廠的員工和一線客戶經理估計得餓哭了,正常速度應該是按小時算的,個人見解不喜勿噴,謝謝。沒有一種模式能夠完全滿足微貸高效、安全、持續、做廣、做大、做強的發展需求,因此,我們在結合各種模式優劣勢基礎上,揚長避短,提出信貸機構推行微貸模式的路徑選擇構想——「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起步階段
以評分卡和IPC模式為基礎,積累客戶資源,同時建立風險控制標準的基礎。這兩種模式對於機構而言沒有太高門檻,有可操作性,且風險控制具有通用性,適合信貸機構在微貸模式起步階段實施。在實際操縱中,需要注意:
其一,客戶資源主要依靠客戶經理單兵營銷獲取;
其二,針對貸款金額在區域人均GDP以內的客戶,可以採取評分卡模式進行風控,風控易於清單化,操作簡單,客戶體驗好,運行效率較高;針對貸款金額在區域人均GDP以上的客戶,可以採取IPC模式,准入門檻比較低,流程標準化,辦理快速,風控效果佳。以這兩種模式為核心的起步階段會給機構積累原始的客戶資源、理順業務操作流程、建立紮實通用的風控標準、打造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團隊,但同時會導致客戶資源零散化和營銷成本較高,這正是很多機構業務發展遇到瓶頸和運行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源。
第二步:提速階段
在起步階段奠定的良好基礎上,為了克服其存在的問題,需要借用供應鏈和商圈模式的理念,推動市場營銷的渠道化和批量化,促進風險控制從通用性向專業化轉變,以此降低營銷成本,提高風控的精準度,提升客戶體驗感,這種方式正好迎合了當下各行業跨界合作的大勢。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
第一,借用供應鏈的理念,機構嘗試與具有眾多小微企業且有控制力的大型企業進行戰略合作,以保證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等具有控制力的經濟資源為風控著力點對小微企業進行授信;
第二,借用商圈模式,機構嘗試與各類擁有小微客戶資源的組織進行戰略合作,比如商場管理方、行業組織、專業市場、政府部門等機構,利用組織已經掌握的數據資源,對整個市場進行風險評估,對單個客戶進行資質篩選,選擇符合機構風險准入的進行授信。以這兩種模式理念為核心的提升階段會給機構帶來批量化的客戶資源和風控的精準化和專業化,大大提升業務的發展速度,降低機構的運行成本,提高機構的盈利水平。
第三步:騰飛階段
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率,降低運行成本,提高客戶體驗感,實現良好的風險控制,需要在前面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借用大數據模式的理念,推動市場營銷網路化、業務運行的自動化、風險控制的模型化、業務辦理的實時化。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
其一,建立並推動使用網路營銷平台,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和APP等工具實現,這些已經非常成熟,關鍵在於推廣和使用;
其二,建立業務流程無縫對接的自動化運作平台,讓業務的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環節能夠在系統中順暢、快速、準確的運轉起來;
其三,建立符合市場體驗和風控要求的多樣化風控模型,以滿足各類客戶的實際需求。以大數據理念為核心的騰飛階段已經極大了解放了生產力,把客戶體驗發揮到極致,同時也達到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就本質而言,上述每個階段都在解放一種生產力,提升階段把員工從起步階段的營銷工作中解放出來,重點做風險控制;騰飛階段把員工從提升階段的風控工作中解放出來,重點做平台建設和風控模型;三個階段的演變正是市場營銷由零散化向批量化,向平台化轉變的過程;正是風險控制由通用化向專業化和精準化,向模型化和自動化轉變。「三步走」戰略僅僅是一種構想,每個機構都會面臨自己的障礙,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困境,但對機構而言,尋求一種能夠在規模、效率、風控和體驗之間取得最佳平衡的微貸模式是永恆不變的,從這個意義來說,「三步走」戰略是一個可以嘗試的途徑。
第一,兩種技術沒有什麼優劣之分,只是與當地區域環境是否適應。截至目前來看,可以肯定的說ipc比信貸工廠更加適合我國當前國情。第二,兩種技術沒有什麼發展前途之類的比較,只是側重點的不同。但是你要清楚,考核風險的唯一指標並非為技術運用的多好,而是要從不良率中反映。俗話說,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域。你現金流分析的再好,調查的再細緻能有怎麼樣呢?全行的業績呢?全行的發展呢?不管應用什麼技術去識別風險,關鍵是你的思想和閱歷。識別一筆貸款違約成本的高低是每個人是不一樣看法的。法官在量刑上都有異議,何況風險審批人員呢?第三,你要了解現在的小微金融都成普惠金融了,作為一個獨立審批官的話已經不再看中單一客戶風險了,而更主要的是對整個行業分析,實現批量化和規模化的同時應該遵循「大數法則」,有了這種思維方式什麼IPC,什麼信貸工廠都是浮雲。總之,在沒有業績,不良率加劇的情況下,大肆討論技術的優劣性有個卵用?
作為在淡馬錫富登工作,後期又在使用過IPC技術小貸公司工作的經驗,我說說
不管哪一種技術,到國內都需要改良,前面有朋友提到信貸工廠技術在本地,由於數據來源問題,實質不能工廠化,這點非常正確
國內的富登信貸不能完全工廠化流水線作業,更多的是將整個信貸流程進行切割成不同板塊,在各板塊中融入「專家」執行
這樣的描述更為貼切,在執行中,如果用此方式,需要強大的內部運營流程管理能力,以及內部培訓能力
作為一個前某城商行總行小貸經理回答一下吧。IPC是現在國內大部分銀行引進應用較多的,核心就是交叉檢驗,通過客戶經理的實地調查和談話,用客戶的A觀點檢驗B觀點,用B觀點檢驗C觀點,是否合理是否真實。但是各家引進和學習的側重點又會不一樣,其實現在各家銀行學的有點不倫不類,照搬,然後也不根據自己地域的經濟水平和自己行的特點進行改造利用,所以,效果有的銀行做的早就做的很好有的則是很差。
現在國內銀行的做法是成立專門的小企業信貸中心,作為一個單獨的事業部管理,行政級別類似於一個分行吧,初期先引進ipc技術,招大批的人,統一培訓,等人員成熟以後,就會分流走向各個崗位,然後辭職的辭職,成為骨幹的做骨幹,小微貸和卡部其實是很類似的一個部門。等組織架構基本成熟以後呢,就會往信貸工廠的模式發展,提的口號也是信貸工廠,說白了就是人員豐富起來了,然後就開始細分,營銷的專門營銷,調查的專門做調查,審貸,放款都有專門的模塊處理。不能籠統的說不好,但是各家銀行引進這個技術的時候沒有更多的去對應自己行的定位和所在區域的經濟狀況和實際需求去消化改造產品,所以現在市場上各家銀行推的小貸產品基本上大同小異換湯不換藥。
信貸工廠是未來,之所以說是未來,是建立在信用社會的完善,縱觀人類社會,每個發展的完善現代化的領域都是進去了流水線模式才突飛猛進的。
信貸工廠。目前我們就採用這種模式。
實際運作也需要一個月時間,和所謂的一禮拜放款還是存在極大差距。
上面人員齊備,就審查和放款會好點,
下面操作人員,還是和大的授信模式沒有明顯區別,僅報告上要求內容少一點,而且不用上會而已。
大豬土鱉,不懂啥是ipc。看了前面的答案,貌似是傳統信貸個人單兵作戰模式?如果是這個的話,我想說小微信貸必須以客戶經理為營銷和風控的核心,所謂批量啊、信貸工廠啊神馬的狗屁概念咱能別扯了么?
很多人瞄著小微這塊所謂藍海流口水的時候先想的不是風險,是怎麼迅速衝量。事實表明這批人最後都掛了,具體有誰咱就不點名了。小微群體體量大,但絕不是藍海,因為實質上符合授信標準的客戶極少,而且無法輕易篩選。另外受制於個體經營者自身能力,小微客戶還款能力短期內起起落落也很正常。所以快進容易,快出很難。
正由於小微業務極高的風險屬性,決定了它不能被簡單批量複製,和許多家裡蹲專家想的完全相反,小微業務一是對按行業按個體制訂個性化方案的要求極高,二是對個貸客戶經理的個人能力要求極高。而目前這兩點幾乎沒有銀行做得到。
所謂流水線等概念的提出,均是以降低成本為出發點,但這種想當然的創新是以犧牲風控質量為代價的。無法解決小微高風險的難題,就別去意淫高收益。
至於供應鏈么,核心廠商模式在實際中運用的局限性很大,不是核心廠商不配合,就是強勢挪用信貸資金。另外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幾千一筆的生意、一年簽不了一份正式合同,你如何去推供應鏈模式?
其實業內人都明白,小微業務盡量別碰,這幾年血淋淋的教訓還不夠多麼?但是阿里關起門來養豬模式實在太誘人,加上P2P風起雲湧,還是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不信這個邪,對這些人該怎麼說呢,祝你們幸福吧
另外,大豬認為小微業務可以做,但絕不是現在這個做法,也不是想像中的那個做法。怎麼做大豬從五年的拼殺中積累了點經驗,有點私貨,個人認為比較有價值,加上最近也告別了小微條線,有些信息就不分享了嘿嘿...
嗯,市場要求的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