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比 MX4 和小米 4 ?

替題主補充問題:

不妨從配置、外觀、系統、生態、品牌定位多個維度討論。


看到排名第一的我就震驚了,難道我的mx3是假貨_(:з」∠)_做公交都要移動電源,電量從來沒用超過八小時,輕度不超過五小時,重度不超過兩個半小時_(:з」∠)_


FView 對於魅族MX4和小米手機4,進行了月余的深入評測,現給大家提供我們出具的《MX4米4消費者報告》以供參考。

FView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評測的結論與成果,未經授權嚴禁用於商業用途。

| 前言
有人說,「這是個最好的時代,我們可以花最少的價錢買到不錯的體驗。」
也有人說,「測魅族的時候我常想,這傢伙蓋上 logo 比三星差在哪兒了。」

當夢想放棄工藝設計的溢價為市場落地,當互聯網精神的「性價比」遭遇1799,「一分錢分貨」、「便宜無好貨」的人生經驗似乎開始失准。《MX4米4 消費者報告》,一場街機與街機的對比。

| 設計工藝故事要先從2012年開始講起,魅族在一月發布了 MX,作為 MX 系列的第一款作品,窄邊框、小聽筒,嚴謹的中軸對稱和被簡化的安卓標準三按鍵,奠定了 MX 系列簡化正面,突出屏幕內容的設計原則。

隨著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 biggerthan bigger,其標誌性的弧度的後背,為整個系列握持感打下了基礎——而另一個深遠影響的部分,則是它所採用的金屬邊框。不鏽鋼的材質,輔以黑色電鍍工藝。雖然樸實的加固了整機強度,但是在外觀上完全遮蓋了不鏽鋼材質的顏色和質感。

有意思的是,同年發布的小米2用黑色塑料,達到了相同的視覺效果和近似的保護性。雖然材料不同,但是兩家對待邊框的態度都是:「加強機身強度」的功能性大於「作為視覺過渡」的裝飾性。因為這兩款機型所處的時間節點,正是市場需求轉變的分水嶺。此時此刻的國產兩千元檔,向左,有意揮別以性能為王的發燒時代;向右則開始過渡到以外觀工藝為差異化的性價比時代。

小米隨後推出的小米3開始嘗試纖薄的一體機身、CNC、鐳雕,MX2 在穩定進化的同時,有意識的用金屬拉絲加強邊框本身的質感,在 MX3 又一次強化後,躍進至 MX4 的鋁合金材質的噴砂和高光倒角,如果將 MX 系列的手機逐一列出,就會發現 MX 系列設計語言的高度一致。

而小米在小米3上繞了個小彎而之後,終於踏上了統一自身設計語言的藝術之旅,熟悉的按鍵、再次居中對稱的攝像頭,以及不鏽鋼打造的傲視(奧氏)邊框,精緻卻又十分直白的傳遞著金屬的質感。當兩者並排而列,我們不禁要問,金屬邊框究竟哪家強?

小米4的邊框的視覺效果與 iPhone 5 相似, 整個側邊完全包裹,噴砂的工藝,為不鏽鋼材質帶來了細膩的手感,輔以亮邊倒角,提升精緻感的同時,視覺減薄。如此放肆的表達金屬質感,小米對於用戶口味的把握,可以說十分精準。金屬材質的選擇,則再一次展示出小米對於用戶心裡的細緻的拿捏,小米4採用硬度更高的不鏽鋼材質,硬度更高,就意味著它更不易刮傷和磨花,為裸奔提供了可能。在2000元檔,又粗又硬的不鏽鋼顯然比相比鋁合金更符合中國國情。

排開硬度,MX4 和 iPhone 採用的鋁合金可能是最適合手機的材料,它不僅適合複雜的加工,並且十分的輕。千萬不要忽視重量對於長久使用的影響,魅族使用的鋁合金邊框將5.36英寸的機身重量控制在了147克,甚至比5英寸小米都要輕兩克,這對於大上一圈的 MX4 來說,無疑是加分項。在 MX4 上,進一步加大倒角面積和角度使得在正面就可以看到金屬元素,側面加大金屬邊框的寬度,底部與 iPhone 6 的設計元素較為相似。

MX系列邊框處理從早期的含蓄克制到中期的顯山露水,到 MX4 的大面積展示,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魅族「增強金屬邊框裝飾性」的態度轉變。

但是這種轉變相比奔放的小米還是保守的,尤其是 MX 邊框上的陽極氧化部分,在上手的第一時間並沒有小米那樣直白的金屬感。當然,在邊框的功能性方面,MX4 保持了將邊框直接加工成內部骨架的傳統。如果對於工藝不太了解,完全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的話,你只需要記住:「MX4的邊框是貫穿機身的龍骨,而小米4精緻的邊框,更多的是視覺層面的裝飾。」

按照慣例是不是該給魅族加個分啊?對不起,我們是 FView 。

從工業設計的角度而言,魅族的金屬邊框兼顧了功能性與更為時尚的設計,顯示出了金屬邊框老字號應有的高度和水準。但是從消費者感知的角度而言,我們仍舊認為小米4的邊框更加美觀並且實用。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啊。

在背部的處理 方面,魅族黑白兩色的材質選擇都很考究,將金屬邊框與塑料後蓋之間的色澤和質地上的差異,處理的很好,而小米則很好的把握了玻璃與金屬對消費者的殺傷力,以玻璃光澤+金屬質感的組合拳,帶來了比魅族更加精緻的觀感。

雖然「金屬+玻璃」是提升質感的利器,但是做好兩者之間的過渡並不容易。從背面來看,MX4 和小米都能肉眼看到縫隙,用喜聞樂見的 A4 插縫法測試之後,縫隙的做工控制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注意前綴,是做工控制都在可以接受範圍之內。雖然大家都面臨金屬和塑料的連接問題,但是顯然 MX4 優美後蓋弧度也提供給我們一個觀察、欣賞縫隙的絕佳角度,相比米4,逼著用戶把這個縫隙 think big。拆解後蓋才能更換sim卡的方式,又增加了老化後蓋卡扣,加大縫隙的機會。

在解決完金屬邊框與後蓋的過度的問題之後,我們來看看兩位小夥伴如何解決金屬邊框與正面玻璃面板的連接的,這個地方可不是好看就可以啊,此處是要能經受得住跌落的。

為了防止跌落時,邊框收到的衝擊力直接作用在脆弱的屏幕上,不少廠家都會在邊框和玻璃之間做一些緩衝,比如 iPhone 曾經使用過的的塑料、橡膠,比如小米4在玻璃的邊緣採用塗層做緩衝。既然手機行業里已經有應用廣泛且成熟的方案,魅族為什麼要花這麼代價使用屏幕點膠這種工藝呢?我們推測,隨著 MX4 的超窄邊框進一步下探,被廣泛採用的方案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在溝通之後,這種結論得到了魅族官方明確的否認(……)。點膠工藝的使用,不是因為不夠好而採用,而是為了提供超出行業水準的抗跌落能力跌落而採用。雖然被否認的感覺不好受,但是魅族敢將屏幕保險賣的比鋼化膜都便宜,我們認為跌落性應該予以肯定。對於屏幕點膠的爭議並不是因為質疑它的抗跌落性,而是它在視覺層面影響和穩定性。

屏幕點膠在視覺上並不突出,需要比正常把握更近一點的距離才能卡到細節。很多網友在我們的微博下提出對點膠技術的穩定性提出了問題。我們嘗試過用指甲摳,用筆畫之後,痕迹都像海綿一樣都會慢慢復原。可靠性上沒有問題的,畢竟——我們總不敢懷疑軍用技術吧?

相比之下,點膠工藝在微觀上的不平滑,可以看到較為明顯的加工痕迹,這點更容易降低整機的精緻度。所以目前的評價是不影響使用,但是視覺上不夠精緻。作為真正獨立第三方的評測機構,我們會在用戶真正出現屏幕點膠的相關問題後,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做暴力測試。

外觀永遠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你有可能因為小米4的金屬邊框就被征服,也可能被 MX4 的質感和極高屏佔比的正面所打動,在君子所愛面前,本不該有勝負輸贏。但是作為對比評測,就姑且讓我們以「小我」為身份,精緻和美觀當做維度,給出這樣一個排名:

小米4≥白色MX4>灰色MX4

小米在外觀層面的優勢,很大程度上源於對消費者需求和口味的精準把握,而魅族相對克制的設計語言,也換來了功能性和手感上的不妥協。

|屏幕
對於一名普通的手機用戶來說,MX4和米4在點亮屏幕的開始就有了檔次之分。MX4 的高屏佔比和窄邊框極大地提升了視覺衝擊力。如果去年有評測提到屏幕全貼合時說「畫面浮出屏幕」只是個比喻的話,那麼現在這句話已經是眼前真切的感覺了。
米4的邊框其實並不寬,但加上點亮屏幕後的黑邊就和 MX4 拉開了差距。甚至我們手上的一台量產版米4還出現了四周黑邊不均的情況。當然啦,這些問題其實只有在對比時才是問題,並不影響平時的使用,畢竟連去年的標杆 iPhone 5s 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黑邊。

MX4 和米4的屏幕都由夏普和 JDI 供應,在亮度上,MX4 要更加優秀,但其實兩者都表現得非常不錯,屬於目前行業中的優秀水平。 在色彩顯示的準確度上,MX4 和米4的色域相比上一代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在顯示顏色豐富的圖片時都略微偏艷麗。但米4在顯示紅色和藍色時濃艷得有些過頭了,顯得有些不真實。另外,MX4 的屏幕在和米4亮度相同的情況下還是要偏冷一些,因此在顯示大面積留白的界面和圖片時要比米4更加討好用戶的眼睛。

可視角度方面,米4在低角度下出現了明顯的偏色;相比之下 MX4 只在黑色區域有泛藍的情況,在對角線位置也有輕微偏色。兩者的差距肉眼還是可以輕鬆分辨的。

視線從屏幕延展出來,兩機的正面布局也是風格迥異。MX4 的實體按鍵被弧度邊框隱藏,光線感應器被白色光敏材料隱藏,這些元素綜合起來,就讓MX4 正面的極簡風發揮到了極致。

對比之下米4的正面則沒能延續機身整體的精緻感,上方孔位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加上logo 、安卓三按鍵,顯得秩序有些凌亂,細看起來還是比較影響視覺感受的。

總的來看,MX4 在亮度、色溫、色彩準確度和可視角度上都比米4擁有更好的體驗,而簡潔的機身正面和超窄邊框也是為 MX4 贏得了不少附加分。當然,需要明白的是,兩者並不是「好與壞」的區別,而是「好與更好」。

在觀察網路上對兩款產品的討論時,我們發現有不少網友提出 MX4 在貼上鋼化玻璃膜之後會出現靈敏度大幅下降的問題。為了驗證這個問題,我們從網路的正規渠道購入了多款 MX4 的鋼化玻璃膜。經過測試後發現,貼上鋼化玻璃膜之後的 MX4 的確出現了顯著的靈敏度下降問題。熄屏手勢很容易識別失敗,輸入法丟字也非常嚴重。起初我們懷疑這和 MX4 採用了新的觸控 IC 有關,但和魅族官方溝通之後,得到的反饋是這只是一個固件 bug ,將在下一版系統更新中修復。對於這個解釋我們原本持謹慎的懷疑態度,然而在我們的評測截稿進入拍攝階段之後,魅族恰巧發布了 Flyme 4.0.3 的系統更新,其中的修復項目就講到了「優化了觸屏體驗」。因此我們也是不得不針對這個問題重新進行測試,防止問題還沒反應出去就已經被解決的尷尬情況出現。測試之後,我們發現在 Flyme 4.0.3 中,屏幕靈敏度確實有了大幅度提升,輸入法也不會再丟字了。所以有這部分顧慮的用戶可以放心了。

| 性能 · 續航 · 發熱
今年的小米在硬體配置方面的升級步伐明顯放緩,米4相比米3主要提升了三個方面:處理器頻率, EMMC 5.0 ,3GB RAM。其實驍龍801 + 3GB RAM 這個配置無論跑多少分,都是目前智能手機第一梯隊的標準配置,所以米4的性能是完全無需擔心的。但第一次搭載聯發科 CPU 的 MX4 就不一樣了。
MT6595 作為聯發科史上籌備時間最久,跑分最高的一款處理器,其性能一度成為 MX4 身上最受爭議的點。那麼理論上來說 MT6595 無論是內存、頻率還是帶寬,其實都已經追上了驍龍 801。然而外界爭議的起因,基本出在兩個問題上:一是在跑分如此之高的情況下,為什麼會不斷有用戶反饋 MX4 在日常使用時存在卡頓感呢?二是魅族定製版的 MT6595 究竟是不是四核 GPU 呢?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通過高速攝像機的畫面記錄來測試用戶可以感知到的性能上限;通過運行常用第三方應用來測試手機是否能滿足用戶在日常使用時的基礎感受。

通過高速攝像機的拍攝可以看到,MX4 和米4的表現都是相當不錯的,並沒有明顯的掉幀情況出現。這說明 MX4 和米4的性能應對目前的絕大部分應用和遊戲都是足夠的,並不存在顯著的「性能不夠用」的情況。

之後我們對常用的第三方應用進行了同樣的測試,這時我們發現,MX4 在運行小應用時的表現和米4產生了差距。卡頓感開始凸顯,跳幀現象頻繁出現。經過我們對 CPU 調用核心的觀察和監控,發現在日常使用的多數情況下,MT6595 為了發揮續航優勢,通常只會開兩到四個 A7 核心,以保證足夠優秀的功耗比。因此我們推測, MT6595 跑分高、能流暢運行大型遊戲是因為四顆 A17 核心的性能的確足夠強勁,而日常使用時的卡頓則是因為四顆 A7 核心的性能並不能完全滿足應用的需要。當我們在測試中為 MX4 開啟性能模式後,系統調用了一顆 A17 核心,果然跳幀現象就有了明顯緩解。所以在官方針對這一問題著手解決之前,我們建議在乎流暢度的朋友可以在把控續航的前提下適當地開啟高性能模式,以保證系統的順滑流暢。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們也經過了多方求證,最後得知魅族在參與聯發科研發MT6595 的過程中,便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這款處理器的圖形處理性能 ,因此,聯發科方面便為魅族提升了MT6595 的 GPU 運算能力和帶寬。當然,因為魅族的原因,聯發科將這一改進應用到了所有 MT6595 的標準版本上,而它也的確不是四核 GPU,依然是 PowerVR G6200 (雙核)。

雖然兩款手機的性能都能滿足目前的大型遊戲,但配備了 MT6595 的 MX4 擁有更優秀的發熱表現。在運行了20分鐘遊戲之後,MX4 機身表面(最高)溫度只有41攝氏度,熱量集中在攝像頭附近;而米4的機身表面(最高)溫度則達到了51攝氏度,兩者足足拉出了百分之二十的差距。另一方面,MX4 的金屬邊框經過了磨砂處理,比熱容更大,因此內部的熱量更難被傳導出來。而米4的金屬邊框正好是用戶手掌經常覆蓋的範圍,所以當同時握持兩款手機時,米4的發熱情況也要比 MX4 更加嚴重。

在續航上,MX4 和米4的表現發生了顛倒。米4除了在處理器需要長時間高速運轉的拍照和遊戲項目略微落後於 MX4 之外,其他幾乎所有項目都要比 MX4 更加省電。

總的來看,MX4 的性能可以滿足普通用戶的大多數使用需求,小到簡訊、QQ,大到各種單機遊戲。但是,對平時的流暢度有較高期望的用戶,可能暫時就只能通過犧牲一部分續航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了,俗話說得好啊:「流暢踏實,夠用就好」。而米4的性能不僅沒有短板,在續航上也有著不小的優勢。因此我們認為,對於用戶來說,可能米4才算是做到了真正的「忘記參數」吧。

| 系統
(視覺)
今年的 Flyme 上手以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扁平、多彩,上一代中的透視元素和質感都基本被剔除。 Flyme 3.0 典雅的黑灰藍配色被取代,直接過渡到 Flyme4 「配色跟隨內容」 的視覺效果,無論是 Smartbar 、導航欄還是軟體的主色都不再固定,以跟隨應用圖標的主色或點綴色為主要策略,配合界面的留白,在活潑的配色中保留簡約的布局。那麼具體到音樂播放界面和推薦專題,控制項甚至會根據內容實時更改顏色。在高層級覆蓋低層級內容時也統一加入了高斯模糊,並把按鈕、控制項對內容的遮擋處理成半透明效果,色調活潑跳躍的同時又保持克制,不失分寸。在交互上,Flyme4 進一步細分了系統界面的布局。在一級項目比較多的界面維持側邊欄,比如文檔、郵件;二級項目比較、或者項目層級比較多的界面,把項目歸納排列在頂部導航欄,並支持滑動切換,比如有專題、最熱等多個分項的應用中心和按照排行、藝人分類的在線音樂等等。所以能從很多地方看出 Flyme4 活潑開放的新風格和梳理之後的新邏輯,其背後還是花了非常之深的心思的。

MIUI在前幾代的積累中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符號式擬物化」風格。適量的陰影、質感和豐富的動畫讓整個系統非常有設計感,頗為符號化的圖標也一度是 MIUI V5 最鮮明的特徵。然而,在 MIUI 6 身上,小米卻把之前的積累全部推翻,正式向 iOS 7 致敬。整個系統全面扁平化,取消了用以修飾的條條框框,為內容讓出位置。大量加入的過渡動畫和場景動畫,相比 MIUI V5 顯得更加華麗和自然。值得一提的是,MIUI 6 對色彩的運用要比 Flyme 更加討巧一些。在圖片較多的界面,Flyme 的大面積留白會略顯單薄,而 MIUI 能計算出模糊效果並鋪滿整個背景,在視覺上更容易獲得用戶的好感。

(功能)
在早期,魅族堅持「還原科技本質」的開發思路,在 Flyme 上做了兩件事情:一是試圖建立起自己的操作邏輯,希望獲得主流開發者的響應,從而衍生出了 Smartbar 和標誌性的 home 鍵;二是在華麗多樣的功能面前保持克制,只針對手機基本功能的易用性進行改進。然而,這樣的思路卻讓 Flyme 在發展的過程中屢屢受挫,「功能不全」成了 Flyme 飽受詬病的最大短板。到了今年,魅族以自己的「街機」標準來打造 MX4 時,也促使 Flyme 的理念產生了重大變化。迎合原生安卓操作邏輯的全屏通知欄、快捷開關,滿足用戶合理需求的九宮格查找聯繫人、快速喚醒等等可能之前的 Flyme 不會做的,現在都做全了。對於市場來說,它開始遵從規範,尊重需求;對於用戶來說,它變得更加「溫順」了。而唯一的例外是, Smartbar 這個前兩年一直備受非議的「創新」功能依然被保留了下來。雖然沒有被魅族拋棄,但今年業內和用戶關於 Smartbar的爭論和抱怨明顯減少了。深究其原因,並不是大家變寬容了,也不是魅族得到了軟體開發市場的積極響應,而是魅族揮刀自宮的「智能隱藏 Smartbar 」立了大功,在不兼容的界面隱藏 Smartbar ,解決了被詬病的雙底欄問題。

這樣算下來,在適配了 Smartbar 的界面,用戶的可用按鈕更多,單手利用率更高,在沒有 Smartbar的界面,上滑返回讓出了空間顯示更多的內容,確實是一個聰明的辦法。其實截至評測成稿,我們觀察了國內應用市場排行榜前50的第三方應用,發現 Smartbar 的適配情況依舊不樂觀。因此我們認為,少一份偏執,多一份思變,才能為用戶帶來最大的便利,所以魅族的這一次妥協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隱性操作」作為早期 Flyme 為了保持極簡界面而衍生出的一種操作邏輯,在 Flyme4 中依然被延續了下來。滑動多選,上滑關閉當前網頁,上甩圖標直接卸載等等功能,都需要用戶用心摸索才能發現和學會。好在現在的新固件已經內置了一個叫「使用攻略」的 App,用戶拿到手機後如果想深入了解和習慣這款系統,還是非常有必要讀完它的。

MIUI在功能上的取捨一直是其他安卓定製系統的模範——快,多,全。凡是用戶反饋的功能,MIUI 都得思考一遍「要不要」。這樣的開發思路讓 MIUI 在日積月累的更新升級中畫出了自己的功能散點圖,並積累到了大量用戶。到了這一代, MIUI 6 開始在功能上大量借鑒 iOS 7 ,除了很早就實現的桌面角標之外,通知的詳情顯示,安裝軟體時的進度條都是明顯的模仿痕迹。在這裡我們不分對錯,只看利弊。如果純粹看系統的易用性,MIUI 6 的借鑒對用戶來說是有利無弊的。另一方面,MIUI 6 豐富的功能覆蓋固然不受崇尚簡約的用戶所喜愛,但我們也必須要承認的是,MIUI 在功能上的確有它自己的思考態度和超前意識。 通過對用戶潛在需求的挖掘,MIUI 非常前瞻性地開發出了智能識別通知類簡訊、圖標批量整理、客服電話的可視化菜單等功能,實實在在地解決了用戶自己都暫時沒有察覺到的痛點。這點是目前其他國產定製系統所不能及的。

比較遺憾的是, MIUI 在追求好看、出「彩」的同時也被迫一定程度上地忽略了單手操作的重要性。 MIUI 6 雖然延續了 V5 的下移彈窗,相當於帶了一個自動下拉懸停啊,但因為沒有 Smartbar 這種專門承載按鈕的空間,為了視覺上的平衡,只能把很多常用按鈕放在了頂部,所以單手用起來你很可能會覺得米4很多地方都沒有 MX4 順手。

(服務)
隨著手機廠商對互聯網入口的挖掘,「在線服務」這塊大蛋糕開始被爭搶瓜分,因此兩家系統在服務的提供上就顯得功利了一些。遊戲中心和應用中心幾乎已經被做成了一個商業合作的推廣平台,對用戶尋找好應用、好遊戲這件「正事兒」產生了非常大的干擾。當然啦,如果只提服務的多樣化和覆蓋程度,其實該有的服務 MIUI 和 Flyme 一個都不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MIUI 和 Flyme 提供的雲同步服務,即便放到整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範圍去看,也是非常成熟和完善的了,完全可以讓用戶在換代到同品牌產品時做到無痛過渡。而常規的服務之外,依然是 MIUI 的意識相對更加超前。最有說服力的例子就是小米聯合邁外迪向所有 MIUI 用戶提供的免費 Wi-Fi 啦,在第三方 Wi-Fi 應用普遍以積分廣告換上網時長的今天,這項服務還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相比之下, Flyme 則還處在擴大服務覆蓋面的階段,沒有時間和心思去洞察用戶的潛在需求。

(系統總結)
在國產定製系統的發展初期, Flyme 和 MIUI 代表了第三方定製系統最純粹的兩個方向,前者嚮往界面極簡,後者追求功能全面。到了安卓以及其定製系統逐漸成熟的今天, Flyme 找到並開始彌補自身的短板,MIUI 推倒了 V5 建立起的視覺標準順勢扁平化。這也是為什麼到了 Flyme4 和 MIUI 6 這一代,我們會看到兩家系統覆蓋的功能點越來越相近,界面也越來越趨同(相機界面 計算器 錄音機 應用中心 安全中心 )。然而如果仔細比較下來,我們認為:在功能的多樣化和服務的全面性上, MIUI 毫無疑問地佔據優勢;而在視覺和交互層面,MIUI 和 Flyme 代表著扁平化的「華麗」和「克制」兩個方向,而前者會更容易地吸引到普通消費者。因此從宏觀的發展角度來看,MIUI 可能依然會在長時間內佔據安卓第三方定製系統的頭把交椅。如果你是一名口味大眾的普通用戶,那麼我們也建議你在考慮系統時優先選擇 MIUI 。

| 相機
(界面交互)
在相機的交互上,MX4 採用的是和 iOS 7 相同的操作邏輯。滑動選擇拍照模式,參考線、水平儀全部藏在菜單中。層級分明,邏輯清晰。唯一也是最大的不便,是快門鍵固定在底部,給單手拍照造成了一定的困擾。而米4會在點按對焦後出現快門鍵和曝光調整圈,這樣的設計方便了用戶的單手拍照,但米4圖形化的選項不夠直觀,增加了用戶的思考成本。考慮到單手拍照的場景偏少和連拍功能的存在,我們認為單說相機的操控體驗,MX4 要更簡潔和方便,缺點也更容易被接受。兩款手機的對焦速度都屬於正常水平,但拍攝完成的速度略有差異,MX4的2070萬的高像素給 ISP 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拍攝完畢後必須要手持靜止一到兩秒左右才可以繼續取景拍下一張,期間如果抖動就會極大地增加廢片率,

樣片實測對比環節,我們選擇了四台手機:作為對比主角的米4和 MX4,我們 FView 一貫的標杆機 iPhone 5s,以及和 MX4 採用同一系列 CMOS 的 SonyZ1 Compect 。在「FView Lab · 相機測試標版」的 Beta 版本中,我們分別模擬正午日光(5500k)和白熾燈(3100k)兩種色溫,用測試燈具的全光、1/2光、最弱光來測試攝像頭的表現,並結合外拍樣張,儘可能客觀真實地反映每款手機色彩還原、細節表現和自動白平衡的能力。

(白平衡)
在白平衡漂移測試中,全光5500k色溫下,可以通過色卡和灰階色塊的對比看到米4整體略微偏青(缺紅),MX4 有些偏藍(缺黃)。

在全光3100k色溫下,依然使用同樣的對比方式,米4整體偏黃,MX4 和 iPhone 5s 基本沒有出現偏色。

由於米4的兩次表現過於出乎意料,我們的測試工程師臨時把米4的白平衡設置為白熾燈,發現米4的白平衡有改善傾向,但還是矯枉過正了,畫面反而偏青。

此外,我們還進行了白平衡漂移的專項測試對比,固定5500k色溫。分別拍攝在綠色背景下的大黃蜂、橙紅色背景下的小丑、紫色背景下的福音戰士、黃色背景下的牛頭怪。在綠色背景下,iPhone 5s 偏差非常大。而 MX4傲視群雄,非常之准。相比 iPhone 5s 的嚴重偏藍,米4則有一點偏黃,也算表現正常。

在黃色背景下,MX4 開始嚴重偏藍。

總的來看,米4在多次測試中表現穩定,基本沒有準的時候。MX4 的白平衡還是要相對準一些。

(色彩還原)
通過拍攝色卡對比彩色色塊,我們發現小米4的紫色有發藍傾向,橙色會有些偏綠;MX4 紅色略深。兩者的綠色都偏冷。這些色彩傾向都可以在標版的物體上發現端倪,比如明日香的戰服在 MX4 上顯得更深,小丑西裝的紫色在米4上沒有那麼明顯、大黃蜂有些和背景靠色,立體感落後於 MX4 。

(抗眩光)
在室外的強光下,米4、MX4和 iPhone5s 三款手機的抗眩光能力相差不大,畫面右上方的淡紫色耀斑是日光直射進入鏡頭,在鏡筒內反射後的成像,就算開 HDR 也不能解決。

(紫邊)
另一個大家關心的話題是紫邊。所謂的紫色是由於紅色和藍色的色散疊加而產生的,也就是說紫邊是經過校正後仍然殘存的色散。目前5000美元一隻檔次的電影鏡頭在全開光圈時可以做到基本沒有肉眼可見的紫邊。經過對比,米4的紫邊比較小,但卻產生了很多彩斑, iPhone 5s 也同樣出現了輕微的彩斑情況。這是由於感光元件的解析度低於鏡頭解析度,而產生的偽色,在光線明暗交界處尤為明顯。可以通過去掉高頻信號減弱甚至消除這個效應,但這樣的話同時也降低了解析度,只能表現一些較粗的線條。MX4幾乎沒有彩斑則是高像素帶來的福利。

(銳度細節)
在攝影中,適當的明暗反差會讓照片更有層次感。一般來說,畫面細節和反差是此消彼長的關係:反差小,畫面平淡不夠銳利,但保留了層次與細節;反差大,畫面奪目但也會損失層次與細節。而「銳化」就是靠增強輪廓的反差實現的。MX4 是典型的高反差代表,犧牲一部分由高像素帶來的細節優勢,強化了對比度和銳度,讓畫面猛地一看很清楚,但放大到100%後可以發現,強烈的銳化帶來了不均勻的色斑和色塊,對細節造成了損失。而米4呢自知1300萬的「先天不足」,走低反差的路線,在照片中儘可能保留著1300萬的層次和細節。雖然不能清晰地把每一塊磚頭分辨出來,但有一定的過渡,顯得更加自然。

(室外夜景)
在夜景測試環節,我們來到了射燈照明下的教堂,米4的感光度高了近1檔,光圈大了近1檔,再加上噪點飆升、寬容度更窄而高亮處過曝的代價反而得到和 MX4 相似的亮度。MX4高亮處比米4暗,陰影處比米4亮,寬容度大、層次也非常豐富。

拍著拍著,教堂的燈光突然熄滅,正好測測弱光。米4和 MX4都有些欠曝,iPhone5s 亮度把控得很到位,但噪點問題嚴重。Sony Z1 Compact 自動開啟了夜景增強,得到了清晰明亮但有些塗抹的畫面,表現最好。

總的來說,MX4 相機的界面邏輯比米4更合理,而在成像的綜合質量上,無論是像素、寬容度、白平衡還是測光 MX4 也都全面優於米4。如果要說 MX4 的缺陷,那麼毫無疑問是按下快門時的等待時間過於拖沓,比較明顯地影響了整個的相機體驗,但在前面提到的綜合優勢下,我們認為這個缺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 總結
@纖塵_c
通過前面的評測環節,我明顯感知到今年的 MX4 是一款優缺點都很明顯的產品,後蓋縫隙、系統流暢度、拍照等待時間這些基本的問題甚至會讓原本很感興趣的潛在用戶望而卻步,然而優秀的相機和屏幕又是兩個有力的加分項。但對我來說,這些因素都不能在本質上影響我的選擇。我最後傾向於 MX4 ,是因為這款手機在軟硬體上的契合度更加一致。簡約的系統搭配素雅的外觀,為用戶營造了一種安靜的使用氛圍,這種感受確實是挺有殺傷力的。相比之下,米4在我眼中則是一款素質中上等的「平庸佳作」,我不一定選它,但我知道多數人會選它。

@Mr厲害
謝邀。自今年年初魅族自上而下一些列動作開始,這個以產品為導向的公司,開始重新思考市場和定位,在硬體端,MX4從無愛請離開的夢想機,變成了雙4G、高像素、大電池這樣人見人愛的街機,在軟體層面,則讓Flyme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最全面的升級,一時間,那個期待工匠精神慢慢發酵自然爆發的魅族,突然間富有了極大侵略性,與阿里的合作和智能家居的引入,也留給了資本市場的足夠的想像空間。這款頗有轉型意味 1799的 MX4與幾乎沒有短板的小米4相比,的確非常難選,我還是給大家一個結論和一個事實。首先是我會選擇白色版的MX4,搶不到就小米4,第二,雖然纖塵選擇的是 MX4,但是我知道他已經把MX4賣了~所以我把他也給賣了。

@彭林FView
在體驗過兩款手機之後,我認為米4身上具備更多爆款的特質,而 MX4 的性能短板已經影響到自己的定位了。別看兩款手機現在的性能相差不大,但這就好比MX4 考了98分,米4考了100分,相差2分的原因是試卷總分只有100分,它們的差距絕不止2分。手機是要用上一兩年,未來系統升級和大型遊戲對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路遙知馬力的米4會比實力已經到這兒的魅族更加遊刃有餘。性能是MX4致命的短板,米4更具旗艦風範。我認為魅族這次是田忌賽馬,拿一匹中馬來對陣對手的上馬,而我更期待的,是集兩家都拿出看家本領、毫無保留的王牌對決。


我覺得搶到哪個算哪個,,作為消費者,就算粉,也沒有必要太執著。
唯獨需要擔心的就是魅族的新CPU。現在還看不太清楚。


對於魅族的評價,我從來是用大數據來打臉,不像有些粉或者水往往從個人的觀點來把它吹上天。
MX4和MI4沒數據來對比。作為參考,我們來看看MX3和MI3的對比。不想看的右上X.
數據來源自百度的輿情監測(百度司南 | 輿情分析),百度抓取全網的評論和博客論壇等。注意這個是抓取全網的,而不是只抓取某些熱門的網站像知呼太平洋CB。魅族評論有個特點是集中力量辦事,一窩蜂的過來,所以評論或者支持一下子一兩千是小CASE。但是,凡是都有個但是,百度抓取的是幾萬或者十萬的評論,魅族那點存在量就顯得微不足道。

先上信號好得出奇,最好的800w 相機,並在百度貼吧/知乎/CB/太平洋等被奉為國產神機MX3
70%好評,10%差評,20%中評

再上被魅族等友商及各路鍵盤CEO說是丑出翔,邊框跑馬停航母的山寨大垃圾MI3
90%好評,7%差評,3%中評

如果你看知乎那些MX3和MI3對比,支持超過一兩千的,再看這個,千萬別驚訝。魅族出的每代產品都是這樣,可以輕易獲得最高的支持率,回去找找MX2,MX,M9,M8都是這樣。但是一旦從大數據來看,魅族就蔫了,不但不神,而是最普通不過。珠海,深圳消協投訴率最高,質量萬里行也是,現在連在網上它戰無不勝的評價,在大數據面前,底褲也露出來了。
======================================================魅族公關來了~~~


這個問題,還是交給王自如吧→_→


什麼叫獨立思考?簡單說就是既不肯定一切也不否定一切,而是辯證的看待事物。 魅族跟小米是我最欣賞的國產手機廠商。看到大家一直爭論、互黑,不管是貼吧(黑的過分已退隱退)還是論壇,現在連知乎也是這樣真的很失望。經常看到有人說XX完爆XX,拿這個機器的優點嘲諷那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樣黑來黑去真的好嗎?我突然想起醜陋的中國人,感嘆窩裡斗可謂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特質,有種去跟三星較勁啊,有種去掙老外的錢啊! 吐槽了一番感覺很爽啊,說說自己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的看法吧。
1、配置。解析度已經超視網膜了,一味的增加解析度並不一定是件好事,凡事適可而止,至於色域對比度什麼的二者都聲稱提高了百分之幾十甚至上百,如果真的像廠商說的那樣世界早就和諧了實際表現等評測吧;MX4 的CPU爭議較多,我覺得主要是面子問題,據說6595性能跟snapdragon 801已不相上下,普通消費者真的沒必要糾結這一點;MX4 ram2G也足夠了,MIUI高內存佔用我是不會騙你的;邊框材質大家都懂得;至於相機,顯然MX4更勝一籌,索尼IMX220這貨雖好但不知魅族能駕馭到何種地步;網路制式上MX4支持雙4G,小米目前只有移動4G版。遺憾的是MX4沒有紅外。配置都很強大,普通消費者使用綽綽有餘。2、外觀就見仁見智了,個人覺得米4是最漂亮的小米手機,MX4窄邊框和屏幕比例也非常驚艷,真心有點糾結呢。
3、生態鏈。小米布局早,產品多,生態較完善,優勢明顯(這個去趟小米跟魅族官網對比一下就知道了),而且智能家居設備核心產品都是自主研發,魅族則與智能設備廠商合作,一定程度地受制於人。好在發展迅速,捆綁模式可行。
4、系統。MIUI跟flyme都很贊,MIUI人性化婦孺皆知,7000萬用戶就是證明。flyme獨樹一幟,簡約而不簡單,一股濃濃的文藝范。
5、品牌定位?小米,為發燒而生?四年間5000多萬出貨量哪有那麼多發燒友啊!況且小米也沒以前那麼發燒了。魅族呢?一直是小而美的代表,在智能手機領域深耕多年,卻被徒弟逆襲(MX3一年才賣了300萬,米3不到一年就超過1000萬),多諷刺啊!好在魅族終於覺悟了,MX4就是機會,翻身的機會。

我個人非常欣賞魅族,以前是現在也是。可我不知魅族跟電信有什麼過節,一直不出電信版,無奈下買了小米,用了一年MIUI幾乎成了米粉。如果未來一個月米4不開放購買我就買MX4。
學校放假無聊過來扯淡,想到哪寫到哪,大神輕噴


知乎現在怎麼這麼流行提一個與已有問題極其相似的問題啊?莫非都不愛用搜索么?

對於即將到來的小米 4 和魅族 MX4,誰能笑到最後? - 黃軼軒的回答
如何評價小米手機 4? - 黃軼軒的回答
如何評價魅族 MX4? - 魅族科技
如何評價魅族 MX4 的工業設計和製作工藝? - 手機
魅族 MX3 和小米 4 及 iPhone 4/4s 的鋼質邊框設計和工藝對比如何? - 魅族科技

MI4 是款好手機。我是認真的。小米是個牛逼的公司,作為競品公司,我很服氣。要是他們的某些員工不那麼攻擊性就好了。

我摘第一個 URL 的答案回復一下。
有關 小米4 這個產品。

這個問題太大了。我覺得還是換個角度解讀吧。其實我想問,誰勝誰負重要麼?

請注意,智能手機市場並沒有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你看,即使份額衰落迅速之黑莓,也有我這樣的腦殘粉。

服務好自己的用戶,才是真正的立足之本。

從產品層面來看,真正問題的關鍵不是誰牛逼,誰賣的多,而是誰超越了自己

MI4 能超越 MI3 么?MX4 能超越 MX3 么?

答案是肯定的。

從雷總曝光 MI4,或者 MI3S 採用不鏽鋼邊框那一刻,這個就可以獲得答案:

小米希望脫去沒有設計、沒有工藝的帽子。這是一件好事,起碼超越了 MI3 。

雖然不鏽鋼金屬邊框是魅族 2 年前的工藝,雖然在攻克超窄邊屏幕+不鏽鋼邊框時遇到了難題導致產品延後數個月,但要求富士康提供超過 4k 台 CNC 機床做加工,組建在富士康除了 Apple ,魅族外最強的材質加工/結構技術團隊,已經足現小米這一代在工藝上的進步和誠意。

這個答案是我在小米4 發布前寫的。那時候我已經知道 MI4 工藝的大多數信息了。

有關 MX4 ,我就不多說了。我上面的 url 裡面有答案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另外今天看到樓上那個說 MX3 vs MI3 的。我覺得很可笑啊。

1. 這個問題是 MX4 VS MI4,跟 MX3 、MI3 有毛線關係嘛?
2. 你引用百度思南的數據敢引用全嘛?

MI3 那個數字好的讓我驚訝。那我也一起截圖一下撒?
所以 Apple 、Samsung 跟魅族是一樣的,「底褲」都被秒的一分不剩的公司咯?

準確的說沒有一家手機公司會用百度思南做負面主檢測數據,頂多作為參考。
你口中的「大數據」。。。你了解一下百度的 robot 再說吧。。。

利益相關:魅族員工


今年6月買的MX3,當時別人都勸我米3,說配置好各種好。當時比較了各種係數難以抉擇,但我到兩家專賣店只看了一眼外觀就決定了:魅族完勝小米。
Andriod機里我用過三星Note 2、oppo find 5和魅族mx3,小米過年時給父母各買了一台,當時給他們裝過東西,調試過。整體來說,魅族使用感是最好的,手感好,系統幾乎無bug,一些細節也處理得很好,與應用市場的各種軟體的兼容性比其它手機強。最重要的是,它很省電!充滿一次可用1.5天,哪怕只剩下10%的電,也可以再撐好長時間,出門再也不怕沒電。它符合我對一個好用的手機的所有需求。
因此,雖然我之前只是想用MX3做過渡,之後換Iph6的,但MX4一出來,因為有了4G並且支持5頻,我決定放棄等Iph6,換MX4。小米4什麼配置,我不關心。跑分厲害很重要,但看著、用著舒服也很重要,尤其現在手機的配置都已經非常好了,硬體不是選擇的唯一標準。
----------------
補充:答案莫名被頂到首位,考慮到米粉的感受,我把原文中代表個人審美的一些較激烈的語句修改了,並補充了更詳細的內容。我不是魅粉,多年前用過M8,當時其實還挺不好用的,現在的MX3還是成熟了不少,讓我對這個品牌的印象有所改觀,希望MX4會更好。
--------------
2014.11.29補充
很多人質疑我說mx3無bug,省電,我想說這是我自己的使用感受。我使用期間確實沒遇到什麼問題,也許用得不長,總共只用了三個月。省電是相對我用的別的手機說的,在我的同樣的使用情況下,別的手機一天一衝,這個可以撐1.5天,我覺得作為一個大屏智能機可以了!而且你們有沒有遇過很多手機到20%或10%報警後,電量那掉的叫一個快,似乎是正常電量的2.3倍的速度,但mx報警後還是比較堅挺的~
另外當時衝動了換了mx4,目前使用倆月,bug不斷,還很慢,感覺還不如mx3呢╮(╯▽╰)╭我應該珍惜我的mx3的-_-||


我從配置、外觀、系統等方面來給樓主全面地解答一下吧~

mx4定位確實是想跟mi4競爭,但魅族明白自己控制成本的能力畢竟沒有小米強,要想從價格上擊殺對手,就必須選擇性的放棄,所以在配置上有所取捨:
處理器:mx4:mtk6595 mi4:驍龍801ac

ram:mx4:2g mi4:3g

rom:都是emmc5.0,不支持拓展

前置攝像頭:mx4:200萬 mi4:800萬

後置攝像頭:mx4:2070萬 mi4:1300萬

屏幕:都是廣色域,1080p

電池:mx4:3100毫安 mi4:3080毫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以上手機的最基本配置可以看出,mx4除了2070萬像素的後置攝像頭比mi4可能有較大優勢之外,(Xperia z2的這顆攝像頭雖然數據養眼,但需調教,Sony自己暫且都不能讓它發揮出應有的水平,所以我並不是特別看好魅族的工程師)其它配置基本要麼和mi4基本持平,要麼弱於mi4。所以綜合來看,mx4和mi4都算把性價比做到極致的手機,一次一分錢一分貨,mx便宜的200元也並沒有多大優勢。你認為mx4的競爭力如何完全取決於你對於魅族這200元"妥協"的配置究竟看重不看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在外觀工藝方面,其實什麼奧氏不鏽鋼和太空鋁都是噱頭,實際上做出來的手感主要還是看手機的整體設計語言,並不是單靠其中的一點材料說話;而在手機整體設計方面,兩者都是抄iPhone,所以自然都很好看,不過對於魅族來說,這次小米雖然硬體不是非常突出,可是自己並沒有形成硬體優勢,自己原先的外觀優勢也被小米追趕了上來,所以兩者並沒有多少高下之分。(魅狗可別跟我說iPhone6抄mx4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系統方面:我只能說flyme界面越來越好看,功能越來越向MIUI看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但從產品本身,兩者的競爭力基本相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是!但是!這只是理想情況!其實對於消費者,我們還必須考慮一些實際情況:

1.小米作為大陸目前發展最快最好的國產手機廠商,花了三年時間和3億的資金投入才是自己的產品在高性價比的條件下基本解決了產能的問題,(mi4,發布後一周就開賣,而且現在可以直接在官網訂購不用搶)擺脫了自己之前"期貨"的形象困擾,而即便這種情況下我還是不敢買mi4前兩個月的貨,怕良品率低;而魅族一直市場份額就很低,連自己賣的最出色的mx3都不敢公布銷量,現在突然出一個價格低到讓人尖叫的mx4,還自稱工藝超高,你讓我怎麼能放心買你的產品!!(當初mx3剛出時就是沒貨,這次更不知道是不是要搶…)

2 .魅族通過降低CPU成本,其它方面增強,再低價跟小米4pk的打法雖然確實彪悍,可惜現在小米4也不是當年那個只會拼配置的小米手機啦~外觀一點不輸魅族~而且一旦小米出個mtk6595的紅米2,這就是直接打魅族臉,把mx身價往下拉~

3.原來一年只出一款的魅族都不能保證自己的手機及時用上最新的系統(mx3要11月初才能適配flyme 4,而mi3現在就已經能用MIUI6),魅族官方肯定重心放在之後還要再發的mx4 pro,你覺得mx4能有多"保值"(系統及服務方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綜上,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mx4 pro的配置不能和mx4拉開很大差距的話,我就入mi4啦~創建於 2014-09-03


既然說到對比,那就上一下對比圖吧。

註:圖片來源於數碼多Soomal。


目測mx4標準版其實就是之前媒體提到的"魅藍",也就是魅族的紅米。
由於魅族自身B格稍高,他主動放棄採用魅藍的品牌以避免死在千元定價區間。
而mx4標準版的目標其實是紅米note,只是沒想到某種程度上(跑分價格)拳打腳踢到了小米4。

由於米4發布時沒有提跑分,準備用提升B格來取悅米粉,所以獻出了"奧氏體304"。
而這招是小米自己最不擅長的(mx3發布時就提到過忘記參數),則讓mx4鑽了空子。
mx4用太空鋁一拳打到"奧氏體304"。
而恰巧這個時候的MTK史無前例的強大,價格便宜的同時,擁有強大的跑分。
這個消息不免讓魅族大喜,之前MX3曾經讓我們忘記參數,這次居然"不服,跑個分"。
明顯是用跑分的手法,打到了米4。
想想用本來挑戰紅米note的戰略,竟然踢到了米4.

當然魅族還有自己的旗艦機MX4 PRO,繼續在B格和價位上超越的話,單從性價比方向,已經足夠給小米壓力。如果一樣的價錢,LIT全網通吃,我想我是沒有抵抗力的。

等待米4s或者是紅米note pro,繼續引領跑分,
因為只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才更有把握的打贏對手。

ps:話說這個時代的手機都是機能浪費,手機擁有超級計算機的性能不也只是滿足日常通訊的需求嗎?不過我還是期待電信的手機啊,米4或者mx4,能儘快出cdma制式的手機嗎?
聯通的服務就是渣渣啊,移動的4G覆蓋不夠啊,只要哪個先出電信版,必入啊!


建議大家都選MX4 這樣我就更容易幫朋友搶Mi4了
利益相關:我自己的mi4已經到手了 現在還需要再幫4個朋友搶 3個聯通版 一個移動版


如果可以,我真的會搶MX4然後刷MIUI


終於沒有朋友讓我幫刷期貨了


據說,聯發科這個cpu只年產2,000,000顆,還有別的酷派等廠家也要用。mx4估計威脅不到小米、一加、榮耀6等品牌

就等mx4缺貨,消費者反水了

留貼為證

利益相關:mx2愛好者兼大屏手機反對者

……………………………………………………

我的猜測的補充,

一、 http://3g.163.com/touch/article.html?from=indexdocid=A39H90MB0011179O

我的說法有錯,是有人估計「年產或許不能過3 000,000」

二、MT6595七月量產: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http://m.mydrivers.com/newsview.aspx?id=302111cid=1

mx4用的這顆MT6595七月份才量產,就算魅族月產30萬台,不考慮聯發科那邊出問題,那麼到現在,mx4也只生產了大約60萬左右

三、現在魅族李楠在秀預定量了,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利益再相關:非業內人士,只希望不要所有廠商都做大屏手機!

打倒大屏手機,小屏手機萬歲!


好多不中立的評論


把小米和魅族分別跟他們的上代產品比較的話,你會發現,小米是硬體外觀大相徑庭,系統操作一脈相承。而魅族則是外觀基本不變,系統操作推陳出新。

我個人比較喜歡小米這種做法。當然如果你不介意每次換手機都要半個月來適應和尋找新的操作方法,而且不會對外觀審美疲勞的話,魅族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就說一句,當年吹上天的MX3,現在天貓的16G價格比小米2S還要低,而MX3今年的繼任者其實是MX4 PRO,MX4比MX4 PRO還要便宜700。


我來答一答。小米主打性價比,但是期貨,期貨其實是沒有性價比可言的,因為半年後買到了,已經貶值很多,所以我一向非常鄙視小米,抓住人們愛佔便宜的心理,各種耍猴,米4更是拿出早就普及的快落後的不鏽鋼邊框來噁心大家,賺錢都瘋了,最不要face的行為是居然拿出3g版本出來圈錢,最後撈一筆,簡直令人髮指!!這樣的企業真的不招人厭惡?魅族,主打精品,說實話,差點被小米打死,可惜,小米自己不爭氣,賺錢的慣性太大了,以為保持自己的節奏就行了,萬萬沒想到,魅族拿出鋁鎂合金,拿出2030萬像素,拿出1799,以及美到窒息的flyme4.0,米四直接死掉的節奏。當我拿到魅4真機,我真的被她的美打動,米4?讓不鏽鋼有多遠滾多遠,讓三明治的造型,有多遠滾多遠。小米,就是自己玩死自己的。還是那句話,用心做產品,不要靠忽悠,忽悠是容易連自己都被坑的。
以上


為反對@Ginger 而開的回答。雖然從題主提問的從配置、外觀、系統、生態、品牌定位多個維度來看,我也會傾向於推薦小米4,但Ginger這種無視題主提問,伺機就黑的做法個人有點接受不了,所以冒昧說幾句。
先說為什麼反對Ginger的緣由,其自詡用來打臉的「大數據」,其實不過是參考價值甚微的小數據,為什麼?試問有多少人在說起小米3時,你會叫它小米 M3?我想絕大部分人在討論時的叫法應該是小米3或者米3,應該極少數的人才會說「我今天幫朋友搶到小米 M3啦~好高興啊!」
可能有人會疑問我為什麼糾結這個?原因是百度思南的輿情分析的數據採集邏輯,靠什麼?百度是做搜索的,當然靠的是抓取網頁的關鍵詞,而剛剛我們討論應該更多人會用的小米3,米3這兩個關鍵詞的數據是這樣的:

而按照百度司南現有的邏輯來看看小米4的輿情?

評論指數2!!!!這簡直出乎了宇宙人的意料之外。按照Ginger的邏輯,小米4的好評可是百分百啊。
以上可以說明,百度思南目前採集的數據還是比較有限的,也許有人會說,取樣同樣有說服力啊!下面說說我的看法,魅族MX3的叫法也有多種,什麼MX3啦,魅3啦,三妹啦云云,但相比小米 M3,可能會更集中在MX3這個關鍵詞上,所以才會出現MX3的評論指數高於小米 M3,所以這時拿兩個數據做比較,出現取樣不均的可能性極大,也許小米 M3隻採集於某些電商網站,魅族MX3採集來源更分散。
所以基於以上分析,我個人認為這兩者數據其實沒有可比性。真正的大數據應該將這些關聯性強的關鍵詞採集的數據整合在一起來做分析。
--------------------------------------------------------------------------------------------------------------------------------------------
以上純屬扯淡,下面回答題主的提問
從配置、外觀、系統、生態、品牌定位幾個維度,如果只有MX4和小米4兩個選擇,我會選擇米4.理由如下:
1.)首先是配置,MX4的配置有些不均衡,主要體現2G內存和相機上,一個讓你失望一個給你驚喜,而小米4則更為均衡,另外,CPU,別看6595跑分多逆天,回到實際體驗更為流暢的,就是小米4,作為用戶,我們無需深究這是硬體性能還是軟體優化的問題,體驗為王;
2.)其次是外觀,MX4的外觀依然只是MX系列的延續,幾代產品的疊代變化非常小,我確實有些審美疲勞了,雖說工藝和材質上在進步,但外觀說的就是入眼的第一印象,我對MX4的第一印象是審美疲勞,相比之下,小米4的外觀和設計上跟以前都有很大的飛躍,尤其是上一代的米3,雖說304和航空鋁檔次不同,但用戶真的有需要陷的那麼深嗎?我想應該沒這個必要。
另外,外觀我想著重說一下兩者目前的不足,米4白色版的黑邊真的很礙眼,而MX4的屏幕周邊用的點膠真的很不理想,尤其是白色版和金色版,時間久了,有一種很髒的感覺。所以不管兩部機你買哪一款,都建議選擇黑色版。
3)系統方面,這點主觀性較強,我持中立。但我的看法是,Flyme的用戶界面視覺效果更好,但系統底層優化可謂糟糕;MIUI的系統整體性更強,底層優化更好,但視覺效果不如Flyme,尤其是V6,壁紙和圖標的配色都顯得暗沉無趣,好在動畫效果上做了彌補。所以在系統方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自己更看重哪方面;
4)生態方面,軟體生態上,Flyme和MIUI兩者可謂旗鼓相當,安卓的應用都兼容,Flyme有自己的個性化中心(主題商店)和應用中心,上面有很多魅族專屬的主題和應用,魅族也是國內最早經營收費主題和應用的平台;小米也有自己的主題商店和應用商店,目前沒有專屬的應用(這裡的專屬應用指的是開發者為MIUI專門開發的應用);硬體生態上,小米因為產品線更豐富,自然有更大的優勢,比如小米手環和小米路由還有今年開始發力的智能家居用品,往後都可能以手機為中心做生態的整合;
5)品牌定位,其實都是2K以內的檔位,MX4是魅族用1799錯位打小米4的1999的策略,背後真旗艦是MX4 Pro,而小米4則是過往主打旗艦的延續,所以只有MX4和米4兩個選擇的話,選小米4,如果三個選擇的話,選MX4 Pro!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vivox20這款「全面屏」手機?
魅族和小米的差距是否正在縮小?
小米6什麼時候能量產買到?
如何評價小米5s?
2017預算3000以內手機買 小米或者魅族 選哪一款?

TAG:手機 | 小米手機 | 魅族MX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