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為什麼日軍短時間就佔領中國大片領土,但之後卻僵持了八年?

就是為什麼前期迅速佔領大片領土後,不一直把中國全佔領?是什麼原因阻止日軍推進,並最終僵持了八年?


關於日本在抗日戰爭中必然的失敗,本人在
如果沒有美國,二戰時日本會擊垮中國嗎? - 矢鋒的回答 - 知乎
當中已經進行過充分的論述。本答案將駁斥另外一個問題:日本真的是「無戰略」嗎?本帖將通過論述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戰略決策,從另一個角度介紹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必敗的死局的。

MB:寫完才發現勞資不小心寫了1W字……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的侵華戰略:永田鐵山戰略
眾所周知,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是現在被某些人吹到天上去了的石原莞爾。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的是,石原莞爾也不過頂在前面的小卒子,他背後真正的大BOSS是統制派龍頭大哥永田鐵山。就是下面這個眼鏡。

永田鐵山在完成九一八事變侵吞東三省之後,即開始著手實施下一步侵華行動。1933年日軍進攻長城,最後雙方簽訂《塘沽協定》,中國軍隊退出燕山防禦地帶,在昌平一帶駐紮。1934-1935年,日本人多次進入華北宋哲元部防區勘察、繪製地圖,引發了兩次張北事件,逼迫KMT簽訂《秦土協定》,實際控制了察哈爾北部地區。1935年日本還自導自演的河北事件,逼迫KMT簽訂《何梅協定》,出讓河北、天津的大部分主權。
永田鐵山之所以要進一步侵華,主要原因是從地緣上看東北是一塊死地。東三省向北面臨蘇聯的三面威脅,而其西南面對華北方向則門戶大開,缺乏可以依憑的地理屏障。後世國共爭霸東北,之所以首戰是在瀋陽不遠的秀水河子,就是因為林彪找不到可供利用的地形把杜聿明擋在東北之外。如果今後中國與蘇聯結盟,從南北兩個方向對東北發起反攻,則日本將首尾不能相顧,在軍事上將陷入極其不利的境地。此外,從經濟上說,當時的東北地廣人稀,基礎設施落後,開發需要大量資金,這是日本所欠缺的。更糟糕的是,在佔領東北之後為了維持對東北的佔領及對蘇對華戰爭的需要,日本軍費屢攀新高,基本吞噬了其佔領東北的收益。因此,在佔領東北之後,日本的經濟形勢並沒有好轉,反而加速惡化。

日本歷年軍費佔國家預算的佔比31-36年
昭和06年 1,476,875千円 461,298千円 31.2% 満州事変
昭和07年 1,950,141千円 701,539千円 35.9%
昭和08年 2,254,662千円 853,863千円 37.9%
昭和09年 2,163,004千円 951,895千円 44.0%
昭和10年 2,206,478千円 1,042,621千円 46.1%
昭和11年 2,282,176千円 1,088,888千円 47.7%

——藤原彰《日本現代史大系》
31-37年鬼子在東北砸了44億日元,其中政府投資就超過30億,同時從36年開始還編列了每年6000萬日元的全滿洲勘探計劃,然而除了撫順6300萬噸煤,其他東西全得到40年以後才能獲利,本來最獲利的每年200萬噸大豆,給鬼子政府把專營權送給了三井財團,於是三井財團開心的低價收購,高價賣給美國,賺取差價。至於本土需求?那是什麼?能吃嗎?
因此,到1937年,日本的經濟危機和政府財政危機比1931年更加嚴峻。當前日本國債近GDP的230%聽說很了不得?毛毛雨,戰前日本政府負債已經達到GDP的600%。所以說起來對於欠債這事兒么其實鬼子挺有經驗的。
而華北在當時人口較密集,開發程度較高,有較為完備的煤鐵礦藏及水運和鐵路運輸線,不需要太大投資就可以利用。因此侵佔華北,掠奪其經濟資源成為日本經濟的救命稻草。
綜上,從軍事和經濟兩個方面考慮,永田鐵山認為,日本必須在華北五省培植親日軍閥勢力,分裂中國,作為緩衝區。

1934年,日本陸海外三省搞的《對支政策備忘錄》是這樣寫的:

對於華北政權,希望其臻於為國民政府政令所不能及。

1935年,永田鐵山派屬下軍事課長橋本群參與擬定的《外、陸、海三相關於對支政策之諒解》,後來演化成著名的《廣田三原則》,即:

(1)使支那徹底取締排日言行,脫卻依存歐美政策並立即實施對日親善政策,有關具體問題,應與帝國合作;
(2)使支那對於滿洲國的獨立在目前應為事實上的默認,放棄其反滿政策,且至少在與滿州接壤的北支地區,與滿洲國實行經濟及文化的融通提攜;
(3)來自外蒙的赤化勢力,乃日、滿、支三國共通的威脅,我方為排除威脅,而希望在與外蒙接壤地區為各項設施,應使支那方面予以協力。

1935年8月,永田鐵山被皇道派刺殺,遇刺之前幾天,還下達過日本陸軍的《對北支政策》,其中說:

在北支那,消除一切反滿抗日的策動,實現與日、滿兩國的經濟、文化融通提攜;並使之成為日、滿兩國國防上的安全地域。

在永田鐵山被刺後,土肥原賢二作為其政策上的執行人,繼續推進華北五省自治計劃。該計劃的實質是將華北五省(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從中國分裂出去,成立類似偽滿洲國這樣的傀儡政府,作為滿洲國的國防前線和緩衝區。

但是,華北五省自治計劃雖然通過一系列邊境戰爭和強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逐步推進到平津地區,但是其最為關鍵的對地方實力派軍閥進行誘降的計劃卻完全沒有進展。華北地區的三大實力派軍閥,閻錫山、宋哲元和韓復渠均拒絕了土肥原賢二的誘降。日本僅培植起戰鬥力等同土匪的華北自治軍和蒙奸德王兩支力量很弱且極不可靠的偽軍勢力。這些軍隊的無能在1936年綏遠抗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以及策動他們進攻綏遠的武藤章大佐(「我們只不過是在做你(石原莞爾)自己於滿洲事變時在滿洲所做的同樣事情而已」就是他的名言)被傅作義打得一敗塗地。而日本人寄予厚望的華北自治軍在七七事變之後甚至爆發了大規模反正。
因此,在七七事變之前,土肥原賢二的華北五省自治計劃,也就是永田鐵山本人的侵華計劃,在實質上已經破產了。

滿洲事變後公開敵視日德兩國的共產國際,在日德簽訂防共協定後,其敵視活動更加高漲。中共軍隊已公然對日宣戰,華北地區的抗日戰線已非常鞏固。有人認為,要緩解由於《日德防共協定》引起的來自蘇聯的壓力,擴大華北事變是唯一的辦法。

——重光葵《日本侵華內幕》

「三個月粉碎中國人,他們就會求和」——七七事變後的日本戰略
七七事變是一起典型的「下克上」事件。在華北五省自治計劃實質上失敗之後,日本對於接下來要如何繼續其侵華計劃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方略。石原莞爾和杉山元為代表的對蘇派和對華派兩派在此爆發了激烈的爭論。最終,對華派的下層軍官在上層授意下獨走,七七事變就此爆發,並在對華派的煽風點火之下迅速擴大為全面侵華。
對於侵華戰爭,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時任陸相杉山元宣稱:

三個月滅亡中國。

不過實際上杉山元說的是

三個月粉碎中國人,他們就會求和。

對華派雖然一直被日本史家罵得狗血淋頭,但實際上對華派倒是也沒有真的蠢到認為三個月就能滅亡中國的地步。杉山元的計劃是通過對華北、青島、上海三個點進行軍事打擊,迫使蔣介石接受《廣田三原則》,簽訂更加苛刻的和平協議,尤其是長期佔領平津地區,以便推進停滯不前的華北五省自治計劃。雖然這幫傻貨也不想想就算蔣介石接受了,共產黨會答應嗎?全國人民會答應嗎?蔣介石要有本事壓制抗日運動的浪潮,何至於在西安讓人從被窩裡掏出來?
7月29日,日本制定了「對華作戰計劃大綱」,其內容主要為:

(一)作戰方針:擊潰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並保持該地區的安定,作戰地域大致限定在保定、獨流一線以北。根據情況,以一部兵力在青島及上海附近地區作戰。(二)作戰任務與兵力使用:(略)
(三)作戰要領:「中國駐屯軍」特別應對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盡量給予嚴重地打擊;對青島和上海地區的作戰,在情況不得已時進行。根據戰爭情況發展和第3國的關係,謀求以最小限度的兵力長期佔領平津地區
(後略)

作戰部支那課課長永津佐比重大佐的觀點非常有代表性:

我們只要加派軍隊拿下北平,其餘地方就會不戰而降。

當然,幻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隨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迅速形成,大批中國軍隊開赴華北。這些中國軍隊有中央軍也有地方軍,有國民黨也有共產黨,甚至連遠在西南的桂系、四川、雲南軍閥也盡起子弟開赴萬里之外抗擊日寇入侵。這是視中國為一盤散沙的日本軍閥永遠也無法理解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難道這些軍閥不應當互相拆台老死不相救應嗎?難道不應當像當年明朝軍閥投效女真人一樣紛紛投效日本嗎?他們所預想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尤其在上海地區,8月15日先期投入的兩個師團原計劃:

派遣軍以一個精銳師團在瀏河鎮、川沙河口地區登陸,以軍的主力在吳淞地區登陸,擊潰當面之中國軍隊。佔領上海及其以北的重要地帶。

但戰至9月9日,兩個師團除了傷亡四千餘人外進展甚微,而雲集上海的中國軍隊則越來越多。此時日本當局已經變成下不來台的賭徒,只能不斷地往上海投入兵力,因為不繼續追加投資前線軍隊就有被中國軍隊全部殲滅的風險。至11月初,日本已在上海投入了9個師團又2個旅團,累計傷亡達10萬人。此時日本終於發現這場戰爭完全失控了。11月7日,日本成立華中方面軍統一指揮淞滬戰場上的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其作戰任務是:

任務:當前之任務是,在海軍的協同下消滅附近之中國軍隊,摧毀其作戰意志,以達結束戰爭之目的

至此,日本侵華戰爭終於形成了基本戰略指導思想,即通過消滅中國的軍事力量,摧毀中國的作戰意志,主要是領導人的作戰意志,迫使中國求和。南京大屠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得到日本高層的默許。這幫懦弱的屠夫以為,屠城可以摧毀中國人的抵抗意志。

根據這一戰略,日本邀請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進行調停。這次談判可以參見這裡:
不懷好意的中間人失敗了--文史--人民網

如果日本不願意恢復戰前狀態,中國不能接受日本的任何要求。中國如同意日本的要求,國民政府將會被輿論浪潮所衝倒。假定國民政府因日本採取的政策而傾倒了,則結果是共產黨在中國佔優勢。你要知道,共產黨是從來不投降的。

——1937年11月5日,蔣介石對陶德曼的回復。
日本決策層的妄想,顯示的是他們在政治上的極度幼稚與無知。他們完全沒有看到的是,在西安事變之後,一致抗日已經成為蔣介石政權能夠得到全國擁護的最大甚至是唯一的理由。因為抗戰,共產黨可以改編為八路軍;因為抗戰,閻錫山可以允許中央軍入境甚至交出部分指揮權;因為抗戰,李宗仁一個桂系軍閥可以指揮包括西北軍和中央軍在內的曾經不共戴天的仇敵;因為抗戰,向來守戶不出的四川軍閥可以盡起精銳出川抗敵……當一致抗日成為中國人民最大的政治公約數時,停戰和談早就不是蔣介石一個人能說了算的事情了。尤其是不要忘了:
共產黨是從來不投降的。

1938年1月16日,日本政府公然發表「不以蔣介石為交涉對手」的聲明,正式宣布這一階段戰略又失敗了:

在攻陷南京之後,帝國政府為了仍然給中國政府以最後考慮之機會,而一直予以等待,然而國民政府不解帝國之真意,居然策動抗戰,內不察人民遭受塗炭之苦難、外不顧整個東亞之和平。因此,帝國政府今後不以國民政府作為交涉對手,而期望於真能與帝國合作之中國新政權的建立和發展,並將與此新政權調整兩國之邦交,協助建設復興之中國。

至此,日本對華戰略進入第三階段。

孤注一擲——武漢會戰決策始末
1938年5月,日本近衛內閣全面改組。叫嚷著「三個月粉碎中國人」的陸相杉山元因為侵華戰爭收不了場被迫辭職,接任的是個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剛剛從山西戰場上火線回歸的板垣征四郎。這個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是共同策劃918的老戰友,也同為對蘇派中堅,那麼,這樣看來石原莞爾一派要得勢了?

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理一下石原莞爾及對蘇派的核心戰略思想:最終戰爭論。石原莞爾主張,未來將有一場類似《聖經·新約·啟示錄》所預言的那種世界戰爭。石原莞爾認為,世界上兩個大集團,即東西方之間意識形態上的巨大衝突這樣一個主題思想。衝突之根源在於東方的精神價值和西方的物質價值之間長期的緊張關係,而不單純是對領土和市場的爭奪。順帶說一句,石原莞爾認為蘇聯也是西方。一旦這場史詩般的戰爭決定了這兩種文明孰優孰劣,世界人民就能夠在永久和平中團結起來。在這最後的一戰中,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崛起而成為西方文明價值的最有力的捍衛者美國將同東方文明的衛道士日本相對抗,並以美日決戰為這次戰爭畫上句號。
這一中二感爆棚(嘛,其實也不比納粹那套更幼稚)的戰略思想是對蘇派和對華派兩派的共識。SO,大家現在知道為啥我們軍迷喜歡管鬼子叫中二了吧?在35年石原莞爾就任作戰部長之時,他認為最終戰爭的第一仗將是日蘇戰爭。石原主張,在來自俄國方面的直接威脅緩和以前,應該暫且避免同美國及歐洲列強的關係緊張化。1936年,他估計不出五、六年就要發生對蘇戰爭。因此他制定了對滿洲國開發的五年計劃,決心以五年時間通過開發滿洲增強日本國力,做好對蘇戰爭的準備。該說他是小鬍子養成計劃打多了呢還是暗恥打多了呢?

對蘇戰爭計劃同樣得到兩派的共同支持。兩者觀點不同的是,中國怎麼辦?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東三省的西南方向無險可守,真的第二次日俄戰爭HIGH起來的時候,中國在背後捅一刀咋辦?永田戰略破產以後,尤其是七七事變之後,對蘇派和對華派的矛盾立刻尖銳起來。
對華派的主張很簡單,中國的威脅應當以武力來消除,以便日本騰出手來對蘇聯作戰。尤其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使得對華派認為針對日本的中蘇同盟正在形成(其實倒也沒完全猜錯,1937年蘇聯援華志願隊就開赴了抗戰一線)。七七事變就是在這種思維導向下策動的。非常符合中二的直線性思維。

從對俄國備戰的觀點看來,我堅信,如果我們的軍事力量容許的話,我們應該首先打擊南京政府,以消除我們後方的威脅。

——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1937年6月對東京的絕密電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文件

而石原莞爾為首的對蘇派則認為,日本必須通過武力控制中國以建立一個東亞聯盟,即一個包括日本、中國和滿洲國的政治和經濟集團(大東亞共榮圈),並認為只有這樣,日本才有推行最終戰爭的本錢。七七事變前後,石原莞爾拋棄了通過武力建立東亞聯盟的幻想,因為他認識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誌著中華民族已經覺醒,未來的對華戰爭必然陷入持久戰的泥潭當中。因此,他主張不僅不能擴大七七事變,而且要放棄華北五省自治運動,全軍撤回東三省。
什麼?聽起來一點都不中二了?才怪,石原莞爾只是中二的方向變了。他主張,要以道義上的勸說和示範作用作為爭取中國參加東亞聯盟的手段。而且他還並不主張放棄以武力奪來的滿洲國;反之,他建議使日滿關係成為和諧與共同繁榮的範例以誘使中國參加合作(順帶說一句,日本人一直認為東三省不是中國領土而是中國殖民地,所以他們搞918不是侵略而是解放殖民地。也不知道一個常住人口絕大部分是漢族的地頭怎麼就成了殖民地?)。他還宣稱,蔣介石是可以和拿破崙和凱末爾相媲美的人物(矮子被黑得最慘的一次),是「兼備政治和軍事才能的偉大領袖」(是誰說空一格只配當連長的?站出來!)。
王道日漫的中二感出來沒?兩邊打著打著突然就互相理解了,現在大家知道日漫里普遍存在的這種莫名其妙的「互相理解」是打哪兒來的了吧?

石原莞爾似乎完全忘記了日本瀕臨破產的財政現實和危如累卵的國內局勢。沒有軍事勝利的麻醉劑支撐,沒有對華掠奪的前景畫餅,下一個226箭在弦上。上一個被天誅的是永田鐵山,下一個被天誅的,恐怕就是他石原莞爾自己。
至於中國人么,有一句媽賣批不知當講不當講。石原莞爾你還好意思宣揚「日滿和諧共榮」?你自己去看看東北那一溜萬人坑這TM扯你個蛋蛋的犢子呢!誰TM要跟你們這幫人渣屠夫儈子手互相理解了?
中二仍然是那個中二,或許中二得更厲害了。
所以石原莞爾最後眾叛親離到他自己在作戰部的絕大部分下屬都跟他無法「互相理解」了。37年9月,石原莞爾被發配到關東軍任副參謀長。往上看,關東軍參謀長,石原莞爾的頂頭上司,正是那個「只配當上等兵」的東條英機。
無論石原莞爾說得有多好聽,他的提議對於日本來說完全沒有可操作性可言。雖然在1938年5月,理論上和石原莞爾一黨的板垣征四郎擔任了陸相,但是卻並沒有通過撤軍的方案。相反的是,全面改組後的近衛內閣推出了兩項新政策,一是建立興亞院,二是策劃武漢會戰。
建立興亞院是新任陸相次官東條英機的主張。自從石原莞爾去了關東軍,這倆貨差點把關東軍司令部的屋頂給掀了。於是上頭對這倆問題兒童各打五十大板,雙雙調離關東軍。所不同的是,東條英機平步青雲,最後進了內閣。這是因為對蘇派當了陸相,那麼次官當然要留給對華派搞平衡。至於石原莞爾則被徹底踢去坐冷板凳了事。
興亞院是在東條英機建議下,日本內閣設立的專業負責處理對華掠奪事務的機構。東條英機的邏輯很簡單,石原莞爾你那套根本行不通,中國的民族主義根本不是說動蔣介石一個人就能解決的,除非你把東北和台灣一塊兒吐出來,否則中國的抗日運動會永遠持續下去。現在仗已經打到這份兒上了,血也流了,錢也花了,國際上外匯越打越少,國內經濟局勢危如累卵。那下面怎麼辦?東條英機的對策是擼開袖子在佔領區開搶,在中國搞「滿蒙化」。
在38年1月輕佻地宣稱「期望於真能與帝國合作之中國新政權的建立和發展」之後,近衛內閣開始研究如何肢解中國的問題。對此,日本參謀本部情報部提出:

從歷史看,只要攻佔武漢,就能支配中國,通過武漢會戰,可以做到以武力解決中國事變大半的目的,只要控制了武漢,即可以把蔣政權逐出中原,使蔣政權降為地方政權

在日本人看來,通過攻打「九省通衢」的湖北,將蔣介石趕出中原地區,就可以消滅中國的中央政權,從而為培育親日割據政權創造條件,實現佔領區「滿蒙化」,為進行經濟吸血創造條件。
因此,打武漢會戰日本可以說是空國而出,擠出了最後一滴精血。近衛內閣頒布了「國家總動員法」,追加動員40萬人,列編10個新師團,追加戰費32.5億日元,相當於日本戰前1.5年的總預算。武漢會戰對於日本來說是一場孤注一擲的豪賭。當然,日本嘛,又到了賭國運的季節了。

1938年11月,武漢會戰基本結束。近衛內閣這才發現,自己這場看似勝利的豪賭完全沒有達到其戰略目的。在38年11月3日近衛內閣發布的第二篇對華聲明中,近衛文麿把1月份「不以蔣介石為交涉對手」的豪言壯語完全吃回去了。他說:

如果國民政府拋棄以前的一貫政策,更換人事組織,取得新生的成果,參加新秩序的建設,我方並不予以拒絕。

事實上,在此之前,近衛內閣已經開始透過親日派的管道試圖同蔣介石媾和。這次媾和最終導致了國民政府中親日派和英美派的徹底決裂。汪精衛及20多名國民黨中央委員投日在38年年底。但日本人失望地看到,汪精衛和他的投日隊伍只是一幫失意政客,其中既沒有地方實力派軍閥,也沒有宋、孔等官僚資本集團,更沒有二陳、復興社等黨務集團,完全是光桿司令。一直到40年年中,汪精衛才勉強組織起了汪偽政權。國民黨軍各大戰區仍然在堅持抗戰,蘇聯援助的武器彈藥仍然在滾滾而來,而共產黨人已經遍布佔領區的每一個角落。

1938年12月22日,近衛內閣發表了第三篇對華聲明,全文如下:

日本政府,昭和13年曾一再聲明,決定始終一貫地以武力掃蕩抗日的國民政府。同時,和中國同感憂慮、具有卓識的人士合作,為建設東亞新秩序而邁進。現已感到,中國各地,復興的氣勢澎湃而起,建設的趨勢,日盛一日。當此之時,政府向國內外闡明同新生的中國調整關係的總方針,以求徹底了解帝國的真意。
日滿華三國應以建設東亞新秩序為共同目標而聯合起來,共謀實現相互善鄰友好、共同防共和經濟合作。為此,中國方面首先必須清除以往的偏狹觀念,放棄抗日的愚蠢舉動和對滿洲國的成見。換言之,日本直率地希望中國進而同滿洲國建立完全正常的外交關係。
其次,因為在東亞之天地,不容有「共產國際」的勢力存在。日本認為,根據日德意防共協定的精神,簽訂日華防共協定一事,實為調整日華邦交之急務。鑒於中國現實情況,為充分保證達到防共的目的起見,要求中國承認在防共協定繼續有效期間,在特定地點駐紮日軍進行防共,並以內蒙地方為特殊防共地區。
在日華經濟關係上,日本既不想在中國實行任何經濟上的壟斷,對理解東亞新形勢,並相應採取善意行動的第三國的利益,也不要求中國加以限制,始終只求日華的提攜和合作發生實效。即要求在日華平等的原則上,中國承認帝國臣民在中國內地有居住營業的自由,促進日華兩國國民的經濟利益,並且鑒於日華之間歷史上、經濟上的關係,特別在華北和內蒙地區在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積極地向日本提供便利。
以上是日本對中國所要求的一個大綱。如能徹底了解日本出動大軍的真意,就能理解日本在中國所尋求的,既不是區區領土,也不是賠償軍費,其理自明。實際上,日本只要求中國作出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保證,為履行建設新秩序而分擔部分責任。日本不僅尊重中國的主權,而且對中國為完成獨立所必要的治外法權的撤銷和租界的歸還,也願進一步予以積極的考慮。

該聲明表明,日本對於武漢會戰的孤注一擲,又失敗了(話說我這是說了幾個「又」了?)。至此,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結束,戰略相持階段開始。日本的對華戰略,就此轉入以「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合作」三原則(即近衛三原則)為基礎的政治誘降。1939年1月4日,近衛內閣倒台。

「三國演義」——對蔣汪的政治誘降與對華新政策
這套所謂的近衛三原則,本質上其實就是石原莞爾那一套。對華誘降主要由兩幫人馬在搞,一幫是板垣征四郎為首的軍方人馬,主要工作對象是蔣介石,另一幫則是犬養健、影佐禎昭、重光葵等情報、外交口人馬,主要工作對象是汪精衛。這兩派人馬要不然就是石原莞爾一黨,要不然自稱深受石原莞爾的影響。至1940年11月,第二次上台的近衛內閣通過了《中國事變處理綱要》,全文比較長,自己去百度,其要旨是:

1、誘降工作統一由中央接手。
2、優先策略是促成蔣汪合流,如果不成就改為扶汪滅蔣。
3、對於汪偽政權,「主要是指導它向我佔領區內努力滲透其政治力量。」
4、實現經濟合作,整頓「治安」,以此穩定佔領區民心。

《中國事變處理綱要》本質上就是石原莞爾思想的務實化版本,即試圖通過在經濟和政治上扶持汪精衛政權,實現所謂的「共存共榮」。但問題是,正如博伊爾在《中日戰爭期間的通敵內幕》中寫到: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汪實際上用他自己巨大的名望和威信(以及他的改組國民政府並不怎麼高的威信)去幫助日本最堅決的大陸擴張主義者的「分治合作」計劃。這個計劃同有些人所說的話完全是兩回事。他們硬說:日本由於中國的孱弱和不團結而苦惱,她希望有一個強大、統一的中國,能夠抵抗外國的侵略,特別是抵抗蘇聯和英國的侵略。這個計劃是如此藐視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以致只要汪默認了它,他的政權就註定了非失敗不可。這個計劃使汪所許下的「復興中國」的諾言成為荒誕不經的假話。

從根本上說,近衛三原則當中,善鄰友好和經濟合作都是扯淡。從39年開始,日本自身即陷入經濟危機當中。正如《大東亞補給戰》一書描述:

企劃院對經濟國力的判斷就極為悲觀。我國國力於1938年度達到最高水平,1939年開始下降,在日中戰爭第三年就處於嚴重狀態。 不管陸、海軍的武器裝備生產如何增長,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日中戰爭第三年就開始破產。

重光葵的《日本侵華內幕》則寫到:

僅以經濟上講,日本根本就沒有解決中國問題的能力。況且,佔領地的經濟與軍事力及政治力都有不可分離的關係。日本突入了超越它自己能力的日中戰爭,是日本崩潰的原因。

1939年開始,日本國內開始出現嚴重的米荒、電荒,國力窮困迅速表面化。日本各城市普遍開始對糧食實施限購。政府為了維持軍費濫發紙幣,同時又強制居民購買國債以約束通貨膨脹,讓居民的錢袋子越來越空,消費的乏力進一步導致經濟下行。在經濟危機的侵襲下,日本為了維持本國經濟不致崩潰,只能全力加大對各佔領區的掠奪,所謂「親善」、「合作」自然無從談起。

日本從中國所取得的物資主要用於製造軍用品,民用生產的物資均感缺乏;再者,日本沒有從其它國家輸入原料,已經使日本逐漸感到在向中國輸出產品和支付手段上均有困難,而且,因為戰爭仍在進行之中,取得軍需物資又是非常之必要的。在這種情形下,日本在佔領區依靠印刷鈔票作為支付手段,其結果是引起了通貨膨脹。因為靠強迫,所以不斷加強佔領軍的壓力。

——重光葵《日本侵華內幕》,你他娘的就直說沒錢要搶不就得了,婆婆媽媽的。
YY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石原莞爾一黨希望通過懷柔手段和中國搞「互相理解」註定不過是南柯一夢而已。因此,近衛三原則唯一能夠實現的只有一條:反共。

話說蔣公這笑得好詭異。。。。
很多人喜歡拿百萬偽軍說事,但事實上,中國的偽軍膨脹主要發生在1942年以後。可見下表:

可以看出,偽軍投敵的高潮是1943年。以1942年4月孫良誠投敵為起點,孫良誠部、孫殿英部、龐炳勛部,構成了這波投敵高潮的主要部分。為什麼偏偏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本已如秋後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國民黨軍當中反而出現了投日潮呢?

這個么,還是問問他好了。
從1939年1月的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開始,「反共」再次成為國民黨基本政策。從這個時間點開始,中國的抗日戰爭出現了兩條戰線,「抗日」與「反共」並立。1940年,百團大戰的爆發既顯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又引起了蔣介石的高度警惕(順帶說一句,整風運動中對百團大戰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其對蔣介石暴露了實力,而非對日軍暴露了實力上面,這個是某些論者常常故意混淆的),並進一步導致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皖南事變的爆發。皖南事變之後,國共兩黨實質上已經分裂 。抗日戰爭轉入一場「三國演義」,即國共日三方,國共兩黨一方面基於「抗日」的民族大義一致抗日,另一方面又在「反共」和「反磨擦」的旗幟下互相戰鬥。抗日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交錯進行,抗日戰爭既是一場反抗外辱的民族戰爭,也是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革命戰爭,是土地革命的繼續和解放戰爭的前導。在1940年,半公開投敵的石友三被蔣介石密令高樹勛捕殺。而在1942年以後,大批國民黨軍以「保存實力」為借口投入偽軍,卻得到了蔣介石的默許。
投日偽軍的想法,「四朝元老」吳化文的這段名言可為註腳:

如果日本打勝了,我們當然有光明的前途,如果老蔣贏了,他肯定要我們去打共產黨,我們一樣有前途,萬一老蔣不要我們了,我們就去投奔共產黨,怎麼能說我們沒有光明前途呢?!

雖然日本的失敗不難預料,但抗戰打完之後即將爆發的第二次國共內戰同樣顯而易見。因此,對於習慣於用數人頭數槍支數來計算實力並進行拉攏工作的蔣介石而言,只要你有人有槍,就不愁蔣介石不送官送錢請你幫他打內戰。有這樣非常現實的理由,對於這些軍頭而言,當偽軍也就不是不能想像的選擇了。
在抗戰結束後,孫良誠、孫殿英、龐炳勛三人全部回歸國軍序列,均未受到懲罰。事實上,絕大部分偽軍都被蔣介石所收編,比如汪偽首都師甚至被編進了74軍。沒錯,就是孟良崮上床單飄那個整74。
當然,真正能混到吳化文那個「老蔣不要我們了還可以投共」的也是特例,絕大部分前偽軍最終的結局是被解放軍殲滅。

考古專家孫殿英1947年死於解放軍的戰犯收容所
對於抗日戰爭內涵上的轉變,毛澤東清楚,蔣介石清楚,汪精衛知道但不願承認,而日本人卻一直是霧裡看花,基本沒搞懂這是怎麼回事。無論石原莞爾還是影佐禎昭都完全無法理解階級革命到底是怎麼和民族主義相融合的。他們都缺乏政治學的相關訓練,連基本的概念都是模模糊糊的。石原莞爾自己的說法是:

中國的黃埔軍官學校有兩個專業:軍事專業和政治專業。但是我們的軍事學校只有一個軍事專業。結果我們沒有機會了解三十年代在中國所發生的重要動向。

戰後日本歷史學家岡吉武則在《民族獨立和國家的理智》當中說:

日本人的民族主義是經政府灌輸而來的,所以它就具有一種人為的性質。反之,中國的民族主義則是從整個世紀極其痛苦的經驗中產生出來的,所以它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內容。總之,由於日本人沒有經歷過受外國人凌辱的歷史,他們就不可能充分理解飽經屈辱的亞洲鄰國的思想感情。

日本人民只是被當局忽悠著有事沒事的「賭國運」,何嘗真正理解過一場民族解放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嘛,今天也是一樣。所以他們今天還在搞「互相理解」。

1942年,重光葵(就是下面那個戴禮貌的,大家應該猜得出這是在哪兒吧?)就任日本駐汪偽政權大使。他後來寫道:

日本的權威達到了頂點,經濟狀況也好轉。日本與中國之間保持了交通聯絡,物資也可以自由輸出輸入,聯銀券和儲備券都能同日元交換,貿易也很便利。

於是,重光葵搞了個「對華新政策」,後來他自我吹噓說:

筆者主張把佔領區政治、經濟上的一切問題完全讓給中國人,日本不干涉佔領區中國的內政,援助中國人實現自主權的重建;換句話說,中國政府必須是個獨立國。廢除一切日中間的不平等條約,樹立完全平等的關係,自動地在政治、經濟上互相援助。戰爭已無必要,日軍可由中國撤回,將一切權益歸還給中國政府。日本勝利也好失敗也好,除了日中平等及互相尊重以外,我認為再沒有其它辦法調節日中關係。「滿洲國」問題,南京已經承認,也就解決了。只有在今日日本充滿信心地統治東亞之時,才可實現這種政策的轉變。

然後崗村寧次像看個傻叉似地看著他:

作為中共欽定的頭號戰犯,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崗村寧次當然知道這種局面是怎麼來的。他在回憶錄中說:

……我要求各軍司令官、兵團長等對國民黨地方軍進行誘降工作。結果非常奏效。從1942年春開始,這些將領陸續投誠,到43年秋幾乎全部歸順我軍。……他們到北京或在當地初次見到我時就說: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起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

之所以共產黨宣稱自己抗擊了99%的偽軍,根本原因是99%的偽軍都拒絕和蔣介石作戰。其中相當部分偽軍都和蔣介石保持著聯繫,甚至同時領著蔣介石和汪精衛的雙份軍餉。據說還發生過這樣的奇事:一名日軍軍官在偽官員的陪同下到汪偽部隊去視察,進了軍營才發現軍營里到處刷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標語,嚇得他裝了一路不認識漢字。
重光葵的「對華新政策」,再次表明日本政客虛偽幼稚到了什麼地步。顯然,沒有日軍撐腰,汪精衛連一天都撐不住。最終,這個所謂的「對華新政策」僅僅落實了幾條面子話而已。

最後的蠢事——一號作戰與中共反攻
1943年末,隨著美帝黃金滅國艦隊準備就緒,日本即將喪失制海權已經板上釘釘之事。當年末,日本陸軍省在內部搞了「虎號圖上模擬演習」,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就是在這個這次演習中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陸軍省將一號作戰的作戰目的總結為以下四項:

一、奪取今後勢將成為美機B29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桂林、柳州,以保證本土防衛萬無一失。
二、通過佔據桂林、柳州一帶,以應付將來敵軍經由印度、緬甸、雲南指向華南方面的進攻。
三、在海上交通日益不穩的情況下,修復這些貫通南北的鐵路,以開闢經過法屬印度支那與南方軍的聯絡。
四、通過摧毀重慶軍的骨幹力量和所取得的綜合戰果,以策劃重慶政權的衰亡。

這個作戰目的訂得簡直讓人無力吐槽。
1、B-29從桂林柳州起飛對日本本土頂多能起到騷擾作用。美軍制海權即將確定的情況下,在太平洋打個島作為轟炸機基地顯然要合算得多。
2、通過打擊軍事力量來迫使蔣介石投降,這已經是多年來證明完全無效的手段。結果這幫二貨還在做這個彌天大夢。就算退一萬步,蔣介石連丟失重慶的後手的想好了——大不了我往蘭州跑。
3、大陸交通線?呵呵……這幫貨大概壓根不知道廣西外號十萬大山。
能訂出這樣的戰略計劃來,可以想見陸軍省一定很閑。
不管怎麼樣,戰後日本仍然恬不知恥地吹噓這是一場「百年罕見的大遠征」。
當然,大概也是世界歷史上最沒用的遠征。

而在日本發動「一號作戰」的同時,面對1942~1943年度大範圍天災和敵偽頑三方夾擊下一直在艱難求生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終於迎來了蘇醒的時候。在蔣介石對於日寇進攻還一無所知之時,毛澤東已經通過中共的情報系統敏銳地察覺到時局的變化並且開始布置1944年的反攻。晉察冀軍區和山東軍區首先動手,分別組織了1944年1~4月的春季攻勢。這是1941年國共合作實質上破裂以來,中共第一次組織大規模攻勢作戰。在這次攻勢中,晉察冀邊區拔除了近千個據點,山東軍區殲滅日偽軍近萬人(主要是吳化文部,對,就是那個有光明前途的吳化文)。而日偽軍反擊極為乏力,只能不斷收縮戰線。受此鼓勵,兩個軍區繼續組織夏季攻勢,徹底扭轉了1941年以來敵後抗戰的不利局面。整個1944年,晉察冀邊區通過連續組織春季攻勢、夏季攻勢、秋季攻勢,殲滅日偽軍4.1萬人,解放了近800萬人口;山東軍區殲滅日偽軍近7萬人,光火炮(不包括擲彈筒)就繳獲了349門,解放了9個縣城和930萬人口;晉冀魯豫軍區稍微落後,但是通過秋、冬兩季攻勢後來居上,殲滅日偽軍7.2萬人,解放了11個縣城和500萬人口。在八路軍攻城略地的同時,新四軍蘇中、蘇北軍區也分別發動局部攻勢,共殲滅日偽軍5萬餘人,解放了160萬人口。在中央部署下,八路軍、新四軍分別向河南、湖南、廣東、安徽等日寇新佔地區挺進,開闢多個新解放區,勢力南達廣東韶關,幾乎與東江縱隊會師。
然後被國民黨「頑固派」堵回去了(手動滑稽)。
至44年底,中共抗日武裝力量從年初的47萬人擴張到78萬人,民兵200萬人,根據地人口9000萬人。敵後抗戰,這回是徹底摁不住了。

1945年2月,隨著桂柳會戰的結束,一號作戰的所有戰役戰術目標全部完成。但是,日軍的處境並沒有因為一號作戰有任何改進,反而更加糟糕了。
在正面戰場,隨著滇緬公路的通車,大量美援物資湧入中國,在雲南訓練完成的三十多個美式裝備的國軍師陸續投入戰鬥。同時到來的還有美軍第14航空隊的大批新式戰機。日軍漫長的補給線成為這些戰機最好的餌食。1945年4月的湘西會戰中,日軍被中美聯軍殺得大敗而歸,標誌著正面戰場形勢逆轉。

而在敵後戰場,挾1944年勝利之勢,八路軍和新四軍再接再厲,在1945年繼續舉行春季攻勢和夏季攻勢,殲滅日偽軍12.5萬人,收復了59個縣城,將日軍完全擠壓在城市和交通幹線上動彈不得。受中共勝利的鼓舞,美軍開始策劃在中共的接應下,對青島實施登陸作戰。該作戰雖最終因蘇聯確定參戰而被終止,但卻進一步牽制和攤薄了日軍的兵力部署。廣西的十萬大山加上中共的不斷襲擊,日本所謂的大陸交通線連一天都沒有通過車。

一直到1945年7月底,窮途末路的日軍大本營終於開始考慮在中國戰線收縮兵力,決定將湖南、廣西的約10個師團和10個旅團抽調到東北應對蘇聯進攻,並確保華北的重要地區。BUT,黃花菜都涼了。
應當說,敵後抗戰能夠在1944年扭轉局面,日本陸軍省愚蠢的戰略思維起了不小的作用。
順帶說一句,日本大本營制定的滿洲作戰計劃是這樣的:

在滿洲進行持久戰,在朝鮮進行決戰;即便在作戰不利的情況下,也應儘力確保南滿與南朝鮮的重要地區。

結果么?當然是被毛子包了個大餃子!

結語:
日本對華侵略的戰略思想起源於「最終戰爭論」,其戰略思想雖然充滿了中二與無知,但絕不像某些日本右翼所辯解的那樣「無戰略」,是少數下級軍官的盲動。從918到太平洋,日本戰略思路的邏輯線條是清晰和明確的。為了「最終戰爭」所以搞九一八,為了準備對蘇戰爭所以搞「華北五省自治」,「華北五省自治」失敗了於是搞77事變企圖武力硬上,77事變下不來台於是全面侵華,全面侵華陷入泥潭打不下去了於是去越南搶糧度荒,入侵越南造成美國禁運於是乾脆偷襲珍珠港全面進攻東南亞。
產生這種極端荒謬的戰略思想,源於日本封建化的政閥體系。大量既沒有政治學識又沒有政治經驗的二代和軍閥把持日本國政,和同樣封建化的財閥資本互相結合,把資本私慾和軍閥野心捆綁在一起,最終產生了「最終戰爭論」這樣膚淺中二的戰略思想,為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當然,在日本人自己看來:


皮洛士打敗了羅馬人,皮洛士又打敗了羅馬人,皮洛士雙敗了羅馬人,皮洛士死了。
漢尼拔攻入義大利,漢尼拔打贏了坎尼會戰,漢尼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漢尼拔死了。
拿破崙打垮了反法聯盟,拿破崙又打垮了反法聯盟,拿破崙打贏了四十多場會戰,拿破崙成了軍神,拿破崙去了聖赫勒拿。
羅伯特·李打贏了北軍,李將軍連戰連捷,李將軍向葛底斯堡進軍,李將軍投降了。

楚霸王項羽巨鹿打垮暴秦,彭城打垮56萬聯軍,霸王斬將奪旗非戰之罪,霸王垓下落淚烏江自刎。
關羽北伐中原,關羽水淹七軍,關羽威震天下,關羽讓曹公有遷都之慮,雲長公別來無恙?
諸葛亮北伐,郭淮退避三舍、曹真避其鋒芒、郝昭龜縮守城,司馬懿驚為天人,武侯病死五丈原。
國軍1946年6月到1947年初,攻佔土共幾乎所有中等以上城市,在黃土高坡追得李德勝同學顛沛流連,兩年後王師順利轉進台灣。

戰場上的勝負,從來不是戰爭勝負的全部。
皮洛士的勝利,不是勝利,而是自取滅亡。

歐洲封建時代領主們的貴族戰爭,一次戰鬥就能結束;
中英鴉片戰爭這種大國間的有限度戰爭,戰場的勝負決定談判桌上的成敗;
普法戰爭這種中等國家的決戰,戰敗方的一紙合約可以讓雙方共同止損;
美國內戰、解放戰爭這種兄弟內戰,雙方將不死不休,直到一方徹底消滅另一方,妥協就意味著雙輸(例如朝韓,另外,台海問題實際上意味著46年內戰並未徹底結束);
日本侵華戰爭、二戰這種兩個民族、兩個陣營之間的總體戰,戰役層面的勝利不是結束,而恰恰是開始。
一時的勝利,如果不能持續改變、扭轉、擴大雙方的力量對比,那勝利將毫無意義。

日本作為一個技術、裝備、制度、經濟、管理全面領先的入侵者,在戰場上可以輕易擊潰中國政府軍隊,可以用一支萬人部隊佔領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里,可以無腦豬突衝垮中國將帥絞盡腦汁布下的戰場陣地,可以在開戰一年內佔領中國東部精華的膏腴之地、封鎖中國的兩萬公裏海岸線,可以打得凱申物流丟盔棄甲遠赴巴蜀,
——然後呢?

它得到了一個打爛的上海,
得到了900多個蕭條的城市,
得到了遍地開花、遍地麻雀的農村,
得到了東北的樹,得到了華北的煤,
得到了中國的大米、小麥、棉花。
(這些物資,後來大量堆積在港口和車站,運不回鬧饑荒的日本本土。)

作為代價,也得到了全中國四五億民眾的徹底仇恨。
殺人父母,斷人財路,鬼子之所以叫鬼子,因為他們把這兩件事全乾了。
哪怕是當時遍地文盲的中國農村,也會將鬼子視為生死仇敵,原因不是虛幻的家國天下、民族情懷,而是近在眼前的、切膚之痛的血緣與利益的仇恨。
土共在敵後戰場做的,正是將這幾億人的仇恨,以近現代的組織制度,結成高效反抗的合力,持續不斷地以柔克剛。

為了應對這種仇恨與反抗,日本不得不承受:
越來越多的傷亡;
越來越多的碉樓、壕溝;
一輪又一輪無休止的掃蕩、清鄉;
越來越長、深入中國腹地的前方戰線;
越來越分散的廣闊佔領區的駐軍;
越來越少的機動兵力;
真金白銀的軍費,消耗著日本財政的大半;
實實在在的鋼鐵、水泥、橡膠、石油、黃金等戰略物資—絕大多數,日本需要用不多的外匯儲備與黃金來購買,無法賒欠;
本土四島近7000萬人,前後動員的900萬青年參軍;
最終,日本不得不把每一個兒子、女兒,每一粒大米、每一塊鋼鐵都投入戰爭等泥潭,在曠日持久的漫長前線與廣闊敵後的汪洋大海中,一點一滴悄無聲息卻又持續不斷的損耗掉,卻看不到大海的點滴波瀾。

軍事勝利,沒有給日本帶來足夠多的正收益,而是將日本拖入了入不敷出的無底洞。
這些勝利,最終變成了日本絞死自己的枷鎖。
為了這些勝利,日本憑藉自己更高效的組織動員能力,成功將自己整個國家敲骨吸髓般壓榨出最後一滴血。丁男從軍、丁女慰安、老弱婦孺負責生產,全體準備玉碎以報天皇。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多讀點《孫子兵法》、《戰爭論》,少看點《三國演義》,日本人也許能少一點點對武力的迷信。
戰爭是政治經濟的延續,是戰爭服務於政治、戰爭服務於經濟,而不是相反。

侵略者發動征服戰爭,從來不是為了學雷鋒做好事,帶領落後國家的老百姓脫貧致富,而是徹頭徹尾的為利益而戰。
以戰爭獲取利益,持續的收益才能讓戰爭繼續,並最終贏得政治的勝利、經濟的收益。
如果顛倒了邏輯順序,總是讓經濟服務於戰爭,將戰爭是為目的而不是手段,靠賠本來打仗,越打越賠,越贏賠的越多,那麼這種勝利必然不可持續,再多的勝利也毫無意義。
這就是為什麼孫武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開始;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日軍號稱「三個月滅亡中國」;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
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廣州....
作為回應:
國民政府1937年12月1日正式遷都重慶,指揮數百萬大軍繼續節節敗退;
土共在延安遙控指揮敵後戰場,繼續用游擊戰、麻雀戰,持續給日軍基層放血;
幾億佔領區民眾或明或暗的不合作,讓日軍無法有效利用佔領區資源,甚至在城市收的稅不夠佔領軍的維持費,在農村搶的糧還不夠軍隊自己吃。
仗打到這個份上,日本已經輸了。
整個戰爭的勝負,在南京陷落後凱申物流沒有投降,而是遷都重慶時,就已經最終落定了。

整個中國的國共雙方精英階層,以及他們所代表的五億民眾,以反抗侵略的民族大旗,真正形成了合力。
常凱申、李德勝,以及千千萬萬以他們為領袖的軍人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不會投降,不會再有人做汪兆銘第二。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滿清幾十萬人可以征服中國,日本卻不行?
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滿清給順民留活路、日本不給;滿清懂得跟漢人上層讓利,日本則不懂得談判與博弈的意義。
相應的,滿清有孔友德、洪承疇、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李永芳、李國英....等一大批精英級內奸配合,有各地地頭蛇勢力投靠、地主武裝合作,可以越打越強、越打越多。
而日本只能吸引殷汝耕、汪兆明這等貨色,只能供養50萬既無戰鬥力、也無忠誠度的偽軍。

至於說美國參戰是關鍵的,忽略了一個前提:美國為什麼會對日宣戰

美國對日宣戰,直接原因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根本原因是兩國在西太平洋的地緣利益嚴重對立;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為了先下手為強,奪取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為進攻東南亞乃至印度、澳大利亞創造條件;

日本進攻東南亞,不惜觸動美國、英國、法國、荷蘭的乳酪,是為了奪取當地的戰略資源,特別是石油、橡膠、錫礦等;

日本奪取這些戰略物資,是為了彌補中國戰場上的巨大消耗。
即使沒有美國1941年的收緊制裁,即使美國繼續對日本有限度出售戰略物資,日本也很難繼續把戰爭進行下去了。
因為日本已經沒錢了,靠戰爭從中國掠奪的財富,已經不足以抵消其開銷。沒有錢,又想要資源,就只有搶了。

如果沒有中國持久而頑強的抵抗,日本不需要討論「南進」、「北進」,安心消化、整合中國市場,足夠讓日本走出經濟危機,獲得足夠多的「生存空間」。
沒有北進,就沒有諾門坎;
沒有南進,就不會馬上激化與英美之間的矛盾。


另外,如果日本的擴張到中國為止,美國很可能會默許、綏靖,專心歐陸對付德國,正如美國1931~1941年十年間的所作所為。

假如日本軍部當初能夠控制住下層軍官,拒絕1937年後的一個個輕而易舉的軍事勝利的誘惑,將擴張止步于山海關,那麼他跟美英的矛盾也不會激化,比較容易讓歐美列強承認與接受。
然後,花一兩代人的時間消化長城以北的地盤,用奴化教育搞去中國化,同時支持和慫恿中國軍閥、國共之間的內戰,設法讓漢地十八省分裂......
我們恐怕沒有很好的破解之策。
(個人看法,謝絕噴。)

甚至,如果日本政府及時退出三國軸心、與美國結盟、對德國宣戰;

二戰後再次站在美國一邊,或者在美蘇之間左右逢源......
我們恐怕再無翻身之日,日本持續稱霸東亞並不是夢想。
(同樣是個人看法,謝絕噴。)

感謝日本軍部特別是少壯派蠢豬們的短視與對國家的綁架,才能把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半個多世紀積攢下的一手好牌,用四個二帶倆王出牌的神技,一次性全部葬送。

當然,以當時日本國內尖銳的階級矛盾,指望底層士兵不搶中國老百姓、指望下層軍官保持克制理性,是不可能的。當年很多日本鬼子是來到中國以後才第一次吃到白米飯、雞肉,前方士兵在以命搏殺,後方家人卻在丟掉最後一寸耕地、最後一瓦房檐,好不容易節省點津貼、積攢點搶劫來的贓物,能不能寄回國內、被層層卡扣貪污後還能留給父母多少?
上面的石原莞爾高瞻遠矚,可允許你石原搞柳條湖,就不許別人有樣學樣搞盧溝橋么?只准精英鬼子下克上上台,不允許屌絲鬼子給老家的父母姐妹謀條活路么?
哪個高層決策者敢這麼來,分分鐘有小兵天誅他全家。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擁有足夠廣闊的戰略縱深、足夠多人口資源等基礎的民族(比如中、俄、美)是幾乎不可能被征服的,除非科技代差大到西班牙與印加的程度。中美俄這種民族,即使一時處於弱勢,遭遇軍事手段無法打敗的入侵者,也可以在戰場之下,用經濟賬本拖著對方陪自己一起雙輸。
只要不自己向入侵者投降,他們打贏反侵略戰爭幾乎是必然的。
代價,當然是極為慘痛,但是別忘了——戰爭不是由被侵略國人民發動的,我們作為弱者,只有自己輸和與對手一起雙輸(也就是所謂的慘勝)兩個選項,從一開始沒有全勝的可能。

感謝當年常凱申、李德勝、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胡宗南......選擇了跟人民一起抵抗到底(哪怕只是貌合神離,實際上,國軍相當多將領的最大功績就是沒有投降而已,但縱然如此,也很難得了)。
感謝我們的無數前輩,無數次在3:1、5:1,甚至10:1的兵力對比的戰役都很可能會一潰千里的絕境中,沒有放棄。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貼一個評論區的評論,不是掛人,而是他代表了相當多網友對抗戰的一種看法,所以有必要專門談一下————————

首先,我贊同的一種說法是,不同的歷史時段很難拿來直接對比,表面的相似性往往有質的差別

然後讓我們來仔細對比一下所謂的蒙古、滿清入主中原與日本侵華的區別。

如果只看所謂政府軍的表現,那二戰中國是斷然沒有打贏的可能的。常凱申所率領的國府,表現簡直比南宋、朱明還要不如。從31年開始,6年一路不戰而退,白白送出遼吉黑熱察綏六省,一紙《何梅協定》拱手讓出山海關天險,讓整個華北門戶洞開;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一年多點就丟掉了幾乎東部所有的省會、海岸線、平原,高調抗戰卻轉進大西南,實在是崩潰的一塌糊塗。
但別忘了,這時候日本敵後還有各種游擊隊、地方武裝,特別是bug一般的某匪。而這就是為什麼1938年10月後直到1943年大陸交通線戰役前,日軍戰線一直僵持的原因。

日本在20世紀,面對的不光是經歷了民族主義啟蒙後的中國人,更是有組織、有分工、有配合、有層次的幾億人的集體,雖然內鬥頗多,但至少不再是古代家國天下時代那種,幾萬士大夫階層一死,剩下的幾千萬甚至上億民眾瞬間一盤散沙,縱然反抗也是幾千萬個「1」的反抗,而不是20世紀中國的1個「億」或者說幾「千萬」的集體的反抗。
這也就是為什麼,蒙古人、滿族人打敗宋、明的政府軍後,可以迅速平息民間反抗、迅速消化佔領區、迅速建立統治秩序,而日本人卻做不到的區別。
學好中學程度的馬哲,明白量變與質變、集體與部分之間的辯證關係,就很容易理解這個區別。

雖然,14年抗戰期間,產生了上百萬偽軍,但偽軍有戰鬥力么?偽軍坐擁南京汪偽、地方漢奸、重慶曲線救國路線三重支持,還有日本提供的武器裝備乃至後勤,看賬面戰鬥力理應遠遠高於某黨敵後武裝,比國軍中央軍精銳也不遑多讓,為什麼被土八路當成經驗包來刷呢?
因為偽軍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漢奸啊。當兵吃糧,不是為了討口飯吃,他們屁顛屁顛來當漢奸啊?他們可沒有逆向民族主義鍵盤黨的國際主義覺悟,不領工資也要替外國侵略者賣命。
討口飯吃而已,誰肯賣命?
何況,就算有恨國主義小將就是覺悟高,非要拚死替蝗軍賣命(比如高麗、琉球、小琉球的二鬼子、精神蝗民,可惜他們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偽軍之列),那在敵後的汪洋大海中,一舉一動都有老百姓通風報信,等於是帶著一群毫無戰意的烏合之眾,頂著戰爭迷霧,跟開全圖、集體開狂熱的敵後武裝拚命,一明一暗,雖然你是二本火槍、共軍是一本大G,這跟送死有區別嗎?

所以,所謂的百萬偽軍替鬼子控制了農村,三個字:吹、扯、屁。


然後還有個論調是,鬼子從來都沒有陷入僵局,一直都留有餘力。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陷落後,直到豫湘桂之前,所謂的「日軍仍有餘力進攻」,整整五年,戰果就是棗陽、宜昌、杭州、南昌等寥寥幾個城市。
整整五年,戰線只是在局部戰場的局部戰區的局部城市推進了一百公里以內的距離,這不叫僵持?
這叫日軍還有餘力?
這叫日本隨時可以隨時攻佔重慶?
搞笑嗎?

整個二戰的最顯著特點是什麼?這是國戰,是總力戰,是整個國家不留一絲餘地全盤軍事化後的較量。
對日本來說,就是徹頭徹尾的賭國運,就是皇國興廢之戰,是日本武士道精神與ABCD(美英中荷)四大帝國雄厚物質之間的殊死較量。這不是我說的,這些辭彙都是當時的日本鬼子自己掛在嘴上的。
這種殊死搏鬥,能打倒對手,還會留後手?
怕蘇軍打來,蘇軍還怕德軍打來呢;怕美英抄後路,日本不打東南亞他們能抄你後路?就為了國際主義精神見義勇為救中國於水火?
別逗好吧。

然後,具體說蒙元。
所謂的蒙古屠殺中國人6700萬、中亞細亞東歐2億,漢人新媳婦初夜權,幾家合用一把菜刀.......不要把「歷史震驚你」之類的謠言拿出來顯擺好吧。
蒙古造成亞歐大陸文明倒退是事實,在各地屠殺也不是什麼稀罕事,但所謂的直接屠殺6700萬、2億,這真的只是地攤文的水準,對數字根本沒有概念。
蒙古征服戰爭在亞歐大陸導致上億人口倒退,應該是有的,但絕大多數是死於因戰亂而來的生產倒退、饑荒和瘟疫,而非屠殺。
直接屠殺6700萬、2億人,這是納粹德國靠20世紀的科技手段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到的。

至於所謂的新媳婦初夜權給蒙古保長、幾家合用一把菜刀,知乎上闢謠的帖子已經多得是了,如果非要無視,那我也沒必要再重複。頂多也就是極個別地方可能存在,根本不可能是普遍現象。
用一個最簡單的計算問題來說,那就是:請對數字有點基本的概念。
南宋和後金合計一億多人,經過戰亂人口減少後,元代中期大約8000萬人口,而農業人口是其中的絕對多數,最保守估計也得九成在農村。然後,每個村子往多利算1000人(現在過千人的村子都是大村),那也得有七八萬個村。
真要搞所謂初夜權,每個村攤一個蒙古保長,蒙古有那麼多男人么?
一家10口人、10家輪一把刀那就需要80萬把刀,有那麼多蒙古男人來當保長搞初夜權、有那麼多蒙古人來給漢人看刀么?
要知道,整個蒙元時代,遷入內地的才30萬左右,老幼病殘孕專座全算上的。

類似的,還有一個謠言是伯顏和脫脫要殺光漢人五大姓,第一根本沒有可行性。還是那句話,這是20世紀納粹德國的科學技術、社會組織、國家暴力,都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內做到的——如果說用幾十年殺掉幾千萬人,不好意思,就算被屠殺的民眾不反抗,大家想過子宮武器嗎?每年出生多少人?冷兵器時代,不計成本,花費幾十年,結果也不過是把馬爾薩斯陷阱往後延遲了幾十年而已。

還是那句話,殺頭的風險有人冒,賠本的買賣沒人干。
所謂的蒙古人、滿族人入關後讓百姓沒活路,根本不成立。
同樣的,所謂的日本靠偽軍能夠維持淪陷區基層的統治,所謂的日本靠以戰養戰能夠在中國將戰爭繼續下去,更是根本不成立。
石油、橡膠、有色金屬,這是現代戰爭不可或缺的要素,戰時每天的消耗量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然而這些資源,在當時的中國,要麼儲量極少,要麼開採極難,要麼同時儲量少且開採難。日本不攻打東南亞怎麼繼續戰爭?
難道真的靠所謂的騾馬來搞後勤、靠士兵兩條腿萬歲衝鋒來打長期的消耗戰?正面欺負欺負組織度為負、基層控制力為零的常凱申系列軍隊也就罷了,40年以後,倒是跟幾十萬共軍、縣大隊、區小隊玩捉迷藏試試唄?
戰爭不是策略遊戲里那樣,老兵打完了點一下滑鼠再拉一隻新兵上陣就好,在這種治安戰、消耗戰中,每年損失個幾萬人、十幾萬人,相比日本7000萬國民不算什麼,可相對於久經訓練的百戰老兵人數,那真是死不起的。

更何況,如果真按照某些論調里那樣,日本可以不靠石油,不用汽車,不靠有色金屬為核心的重工業與精密儀器,不依仗相比中國軍隊而言遠遠佔優勢的武器裝備,只靠武士道精神跟中國搞一次冷熱混合的一戰前期水平的全面戰爭,就算依然打出三比一以上的戰損,夠打幾年呢?

當然,如果話說到這個份上,依然有人非要說,日本不靠搶劫東南亞就是能維持戰爭,就是能分分鐘搞掉重慶、成都、康定、拉薩,然後再分分鐘掃平後方的幾十萬游擊隊,妥妥能滅掉中國,不是美國插手中國必定亡國......
嗯,汪精衛就是這麼認為的。周佛海也是這麼認為的。殷汝耕也是這麼認為的。

沒有美軍,中國必亡,這種論調還是歇歇吧。從1937年7月7日到1941年12月7日,這可是足足四年零五個月,中國怎麼沒亡呢?
說好的日本留有餘力、隨時致命一擊,那在美國參戰前,可是給了日本6+4.5年的時間啊。前有張學良拱手送東北,後有常凱申一年轉進到重慶,十年多的時間,給日本的機會夠多了吧,餘力在哪裡呢?
說重慶不是主要對手,那從1937年倒1945年,怎麼沒見蝗軍騎著騾馬跨過黃河打進延安呢?

事實是,當時只要稍微懂點軍事、了解點兵法的人,比如說國軍軍長以上的將領,在1941年年底珍珠港之前,基本就沒幾個投降的。
縱然是50萬「曲線救國」的偽軍中少數的那幾十個師長、旅長、團長,一個個都是降南京不降東京、打共軍不打重慶,一個個都把常凱申校長的曲線電報妥善保存好,做好準備未來隨時「反正」、迎接王師回來的。
連崗村次寧這鬼子頭,都在回憶錄里清楚的表明態度,對這伙偽軍是提防、提防、再提防的。

怎麼到了網路上鍵盤一敲,這就變成日本靠偽軍控制後方、日本以戰養戰越戰越勇、中日單挑日本必勝、可惜美國人插手功虧一簣?
岡村上等兵、石原怪蜀黍、山本7*8等日本人高層,他們自己都不敢這麼吹的。

想討論歷史,歡迎。
拿著地攤評書、袁騰飛視頻級別的私貨來人云亦云,那還是歇歇吧,歇歇吧,歇歇吧。


摘取自《抗日戰爭的細節》:

1937年12月13日凌晨,天還黑黑的,在南京城下,日軍京都第16師團第20聯隊的中隊長四方藤造,用白漆在中山門城門上寫下這樣的字:「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前三時十分大野部隊佔領」。日本人用4天時間攻佔南京,但通往南京之路,他們走了400年。

可這不是最後的歷史。

當那名瘋狂興奮的少尉手舞足蹈地從廢墟上下來時,踩響了中國士兵埋的地雷。

南京陷落了,但中國沒有屈服,而是遷都再戰。這時候中國實際上已經贏得了戰爭。


但也有人說:如果不是美國和蘇聯後來參戰,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法戰勝日本。即使最後勝了,也是「慘勝」,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我想說另外一件事:

戰爭結束的1945年,在這年春天,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制訂著進攻中國戰時首都重慶的計劃,中日正面戰場最後一役湖南雪峰山之戰實際上就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而重慶的國民政府,做出再次遷都的預案:一旦戰事不利,就把首都遷到西南邊境上的西康省(今四川和西藏的一部分),在那裡繼續戰鬥。

西康省現在已經沒有了,但省會的名字,很多中國人都知道:康定。好了,即使你五音不全,也一定會哼哼兩句:「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雲喲/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喲……」就是這樣一個浪漫的小城,在那個血戰的年代,差點成為中國的首都。

這樣一個中國,日本是打不敗的。

在那個年代,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停止了抵抗,但重慶和延安仍在戰鬥。至於「慘勝」的說法,只能令人苦笑:不「慘勝」,難道還能易如反掌地勝利么?如果當年中國具有順順噹噹地戰勝日本的實力,日本它還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戰爭么?

不是那麼回事兒。

回到我居住的地方:天津,一座北方沿海城市。在當年,侵入中國的日軍師團,大多是在這座城市的大沽口登陸的。1937年7月30日天津陷落。前一天,北平失守。往前推三周零一天,1937年7月7日夜,引爆中日全面戰爭的導火索在北平旁的宛平城外被點燃。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到1937年,已經6年了。如果從1928年日本關東軍刺殺張作霖、謀取中國東北算起,則已整整9年!

在日本的步步緊逼下,到1937年夏天,中國的局勢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

那時候,在國際上,美英玩的是「孤立主義」和「綏靖主義」,只要自己的直接利益不受損,邪惡的就讓它邪惡去吧。但羸弱的中國,在沒有一個真正盟國的條件下,仍決心與日本一戰。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顧問蔣百里寫成《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結尾處,他這樣說:「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它講和!」


因為日軍並沒有什麼戰略……

上海突破了就往前沖,吳福線破了就一路沖南京去了,後方給養都沒跟上呢,餓著肚子嗑著突擊錠(毒品)圍攻南京。


發現中國沒了南京並沒有什麼反應,因為在南京的屠殺自身還受國際壓力,就準備進攻中國戰時中心武漢,結果在武漢打的比上海還長,四個半月,根據郭汝瑰統計,損失十萬左右,病死病倒一大群,國軍沒有再像為了面子守南京一樣死守武漢,主動撤出武漢,主力損失並不算嚴重,政府機關全在重慶,並且表示你有種再打重慶來。

日軍總結了一下武漢會戰發現戰線補給問題很大,中國基建太差導致日軍佔領了之後發現補給並跟不上,中國地太大,各種氣候、疾病不知道怎麼應對,自身體質也不適應(即便是1944年發動一號作戰打得國軍大潰敗的時候,這兩個問題還是沒解決,導致實際戰果怎麼也擴大不了,非戰鬥損失一直成問題)

1938年年底有汪精衛主持偽政權了,日軍覺得:嗨啊,老子的補給問題總算可以緩解了。結果發現農村還是農村,城市還是城市,國民政府的手伸不進農村,偽政權也一樣,糧食還是得自己下鄉搶,解決一下溫飽問題八路還可能打黑槍。1939年年底,國軍各大戰區71個師展開冬季攻勢,日軍發現國軍的組織度居然緩回來了,戰鬥力又恢復了。

綜上,日軍死了幾十萬人,佔了一大片收不上稅收不上糧的地,再進攻也可能重現武漢會戰的麻煩,重慶政府表示再炸也沒事,有能耐把我趕到西藏去,就是不投降。日軍表示吐血並不想再理中國戰場,並在1944年一號作戰後發現進攻果然重現了武漢會戰的蛋疼,一場大勝的收益和失敗一樣後,基本放棄治療


2017年元旦這天(也就是昨天),因為種種原因,我中午打了個飛的去重慶,晚上再打飛的回到上海的時候已經快12點了,於是隨便找了個賓館住下。今早起來離下午的行程安排還有段自由時間,就在賓館附近瞎逛,然後我發現了這個地方:

進去是一面浮雕:

浮雕右邊是仿製的籬牆、崗哨和柵門:

柵門後是紀念碑:

鞠躬之後我原路返回,順便把入口處的碑文也拍了下來:

這段碑文有幾處信息很有意思:

首先,日寇要封鎖上海、禁止私販糧食入滬,採取的手段是築牆設卡這種單純的「堵」的手段。

其次,闖關者不是中國政府或軍方組織的後勤部隊、而是「郊區農民」「當地百姓」。碑文中也沒有使用「愛國群眾」這樣的措辭,可見其冒險闖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做生意。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更何況日寇還真把人殺了……(要是按馬基雅維利的說法,殺父之恨可以忘、斷財之仇死不休,斷人財路比殺人父母還更可恨……

於是我想到了《天朝的崩潰》里提到的鴉片戰爭時中國民眾踴躍向英軍提供補給的情景——英國人給錢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簞食壺漿得要用真金白銀來換!按照這樣的思路,封鎖上海的最佳策略就是:花錢把上海周邊的餘糧收購一空!糧食來多少、「皇軍」就買多少!

「遺憾」的是,日寇既沒有美帝那般財大氣粗、也不像TG那樣能夠通過土改直接控制農村基層和糧食流通,所以只能採取在進城道路上築牆設卡加槍斃這種招仇恨的辦法——而且還很低效,槍斃了三十人,還是嚇不住當地百姓,以至於「先後殺害平民百餘人」。

這樣一個低能的強盜團伙,之所以能在開戰之初高歌猛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對手——凱申物流——比它更低能、無力深入基層進行現代民族國家的組織動員。一旦遇上政治組織能力比它領先一個時代的進步力量,日寇的進攻步伐自然就會被拖住。

當然,日寇內部也不乏聰明人,他們也知道得要提高治理能力,比如據說岡村寧次就曾策劃在華北搞土改,為此還搞了無比詳細的華北農村調查報告。「可惜」的是,日軍士兵的主要來源就是農民子弟,而當時日本農村也土地兼并嚴重;一旦在華北搞了土改,士兵們回國之後也有樣學樣怎麼辦?華北土改計劃遂不了了之。——治理技術問題的背後,歸根結底還是階級問題。

一個具有濃厚封建殘餘的政權,無論是日本當局這樣的真·法西斯、還是中國欲作法西斯而不得的凱申物流,在更高效的資本主義革命力量面前遲早得被碾壓:日本的土改,最後還是由麥克阿瑟的坦克完成了。

最後感嘆一下:當年的荒郊野外如今已被學校和高層住宅包圍,世事變遷的感覺撲面而來……那麼,新時代的治理技術問題背後又是什麼呢?

——

關於「岡村寧次策劃華北土改」一事,我印象中自己最早應該是在北朝上看到的相關資料。經@孫新提醒,我又查找了一番,奈何北朝播遷之後我就登不上去……於是我又找@經略幽燕我童貫等人查證此事。目前的結論就是,雖然確實有非常詳細的華北農村調查報告,但侵華日軍或者岡村寧次並未有土改的動議,其調查報告主要是為軍事行動和殖民掠奪服務的;我的「岡村寧次策劃華北土改」的印象,應該來自於某篇架空小說。

也就是說,日寇不但沒有土改的行動,連土改的念頭都沒有……妥妥的反動派啊!(順便感謝上述龐友,澄清了我多年的模糊印象。)


謝謝邀請
---
37年77事變,這事實上是對中國的全面戰爭,一開始陸軍總部方面不願意將事搞大,但他們低估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決心。於是日本慢慢增兵,但遇到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壓力。於是又增加了華中派遣軍。一開始華北方面進攻順利,華中派遣軍也瓦解了上海方面的頑強抵抗,可事情至此已沒有回頭路,最後大本營決定攻佔南京,以期迫使中國投降。但沒想到中國政府轉移至武漢繼續抗戰,而且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加強了中國政府的決心。日本陸軍此時了提出一個可笑的口號:不以蔣介石為敵。想要複製一個類似滿洲國的偽政權來結束戰爭。可是他們打錯了算盤,更斷了自己的後路。短期解決戰事的機會已經沒有了。
之後的斷然發動的武漢會戰,以期佔領了漢口以及廣州就可以迫使蔣介石投降。但中國政府繼續轉移到重慶後繼續抗戰,而看似一直勝利的陸軍已然被拖入了戰爭泥沼。
此時日本在中國的軍隊已經達到了34個師團,國內僅剩近衛師團,無力繼續深入中國內陸。
---
昭和十四年(1939),德國入侵波蘭,歐戰爆發。日本發出不參與歐戰,集中力量解決中國事件的口號。於是同年日本組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總司令官是西尾壽造大將,總參謀長是板垣征四郎中將。下轄華北派遣軍、第十一、第十三、第二十一軍。地面部隊近70萬,但這已是日本動員的極限,而且日本國內已受到不小影響。
雖然在中國事變開始時,日本軍工有所提升,但以戰養戰的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本國工業無力長時間供應戰爭,鋼鐵生產和農業受到了很大打擊。被徵集為軍用的民用產業已經枯竭,甚至於街上開的汽車都是以燒木炭為動力!由此可見日本戰時經濟脆弱到什麼地步。
---
綜上所述,
1.日本無力全面佔領中國
2.日本陸軍一直是只有作戰計劃,而沒有戰略計劃
3.武器裝備始終無法徹底壓倒中國中央軍
4.中國軍人超乎預期的頑強抵抗


中條山戰役既是抗日戰爭中華北戰場最後一場正面作戰,又是抗日戰爭中最徹底的敗仗。也是國共兩黨兩軍抗日統一陣線政治上離心和軍事上分裂的表現。 中條山橫亘于山西南部。屏蔽洛陽、潼關和中原大地,拱衛西安和大西北,瞰視晉南和豫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後,國民政府軍正規部隊基本退出華北。唯有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前敵總司令衛立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率部在中條山鑄築了新的防線。1940年,日軍為了南進,制定了以軍事壓力迫蔣投降和消滅華北八路軍以解除其後顧之憂的作戰計劃。從1942年2月開始,在華北派遣軍司令官多田駿指揮下,日軍第一軍軍長筱冢中將開始實施以中條山為中心的 「中原會戰」計劃。參加中條山戰役的日軍有6個師團又3個旅團,約10萬餘人,還有張嵐峰(國民政府任命的新七軍軍長,降敵後任偽和平救國第一軍司令)、劉彥峰部及偽24師等偽軍,總計約12萬人。

國民黨守軍為第5集團軍曾萬鍾部(滇軍)、第14集團軍劉茂恩(馮系)部和第9軍裴昌會(國軍精銳)部、第17軍高桂滋(西北軍)部、第43軍趙世鈴(閻系)部、第14軍陳鐵(黃埔一期生)部及第93軍劉戡(黃埔一期生)部第10師王勁修(黃埔一期生)部、第15軍范漢傑(黃埔一期生)部。計有兵力約20萬。

戰前這裡防守的還有第4集團軍孫蔚如部,該部是楊虎誠的西北軍舊部,因與共軍交好,被調到洛陽至鄭州一線。「中條山的鐵柱子」第四集團軍被調離,被後來許多人認為是中條山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

理由是從1938年到1940年,日軍為了打通西進潼關和南下洛陽的戰略通道,對黃河北岸的山西中條山區,發動了十三次大規模的進攻,當時以衛立煌為司令長官的國民政府的軍隊,在中共武裝八路軍的配合之下,互通情報,緊密合作,堅守中條山,多次挫敗了日軍的攻勢,主力就是西北軍主力孫蔚如部。

1940年日軍在中條山多次碰壁之後,暫時停止了對中條山的大規模進攻。而中國軍隊開始蔓延一種驕傲懈怠的情緒,以為中條山是堅不可摧,是攻不破的堡壘。

據說當放牛娃說看到日軍,防守的47軍軍長曾萬鍾半信將疑。

此時,擔任總指揮的衛立煌因拒絕反共摩擦回重慶述職一直未歸。

4月18日,參謀總長何應欽來到洛陽的第一戰區長官部,召開了由第一、第二、第五戰區軍以上長官參加的軍事會議,衛立煌沒有參加。

何應欽的判斷是:「晉南之敵,似將逐次奪取我中條山各據點,企圖徹底肅清黃河北岸之我軍,然後與豫東之敵相呼應,進取洛陽、潼關,以威脅我五戰區之側背,或西向進窺西安。」並就軍事部署進行了明確。

5月7日,日軍以鉗形夾擊、中央突破與分割包圍戰術,由東、北、西三個方向,多路向國民政府軍發起全面進攻。 戰至5月27日,國軍大敗,被趕出中條山地區。

中條山戰役是第一戰區,戰區司令衛立煌趕回來時為時已晚。

不久,蔣介石任命蔣鼎文為第一戰區司令官兼河南省主席,衛立煌為西安西北行營辦公廳主任,一個月,便到成都賦閑。1944年春就任遠征軍司令長官之職

正因為此,中條山戰役找不到具體指揮官是誰。

戰役部署是參謀總長何應欽。據參加會議時任國民黨第34師師長公秉藩回憶「何應欽在洛陽西工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召開了三天軍事會議,對日軍的進攻毫無警覺,對中條山的防禦沒有任何新部署,卻一再提醒大家要「防共、限共」,把一切失利全推到中共頭上」。

中國軍隊在中條山的防務是西線從黃河北岸,依次是孔令恂第80軍,曾萬鍾第5集團軍,負責東北線防禦的是劉茂恩第14集團軍,東線由第9軍防守。這是典型的一字長蛇陣。

由於日軍攻擊突然,國軍各部基本是各自為戰。因為何應欽的布署不是為了中條山戰役,而是防止日軍攻取西安的預案。

據日方的統計資料,中國軍隊總傷亡超過10萬人,其中3.5萬人被俘,遺棄屍體4.2萬具。日軍戰死673名,負傷2292名。

中國政府公布的材料中,中方傷亡13751人,日方傷亡9900人。

這次戰役中,國軍犧牲和被俘的少將以上軍官達十幾人,是歷次戰役從未有的。包括唐淮源、武士敏、王竣中將,寸性奇、梁希賢、陳文杞等少將。

蔣介石認為中條山戰役失敗「為最大之錯誤,亦為抗戰中最大之恥辱。」

究其原因有幾方面。一是國軍力量不足。原來衛立煌是以26萬大軍嚴陣以待與日軍四個師團,雙方處於對峙狀態。在日軍增加兩個師團和3個旅團以後,國軍卻把精銳的第四集團軍調去反共。此消彼長,使國軍在兵力上處於弱勢。縱觀抗日戰爭,國軍即使五倍於敵都打敗仗,況且是有備而來的10萬對18萬。二是指揮失靈。戰前日軍就狂言開戰一個小時就可癱瘓中國軍隊的所有指揮系統,而中國軍隊還渾然不知。以致日特橫行,開戰不久就失去了統一指揮,各部各自為戰。三是準備不充分。最典型的例子是開戰僅三天,許多部隊就斷糧了。四是部署失當。何應欽制定的作戰計劃不僅有「確保中條山,而且包括殲滅敵人,與晉西軍及第二、第八戰區協力包圍晉南三角地帶之敵而殲滅之。並且要求「先制出擊打破敵之攻勢」。以這種指導的兵力部署使戰地指揮官在日軍強大攻勢下亂了陣角。五是沒有支援。不僅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和其它戰區部隊沒有積極支援,位於附近的第十八集團軍共軍部隊也極少側擊支持,國軍部隊也沒有協同作戰。中條山是閻錫山的地盤,卻不屬於第二戰區。六是戰術錯誤。國民黨正規軍仍然延續防守戰術,而日軍則採取穿插迂迴包圍各個殲滅,一個一個的分別吃掉。國共相互鬥法。

中條山戰役發生前後,蔣介石曾以多種方式「請」中共出兵配合作戰,結果被置之不理。其中原因引起當時和後來較大爭議。

要搞清原因首先要了解國共兩黨關係的背景。

西安事變後,國共開始合作,共產黨的部隊以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名義進入國軍序列。八路軍名義上隸屬於第二戰區,新四軍名義上歸第三戰區。按國共協定,兩軍的指揮權仍歸中共中央。

由於攘外必先安內是蔣介石的既定國策,國共兩黨表面上建立了統一陣線,實則各有打算。國民黨沒有放棄消滅共產黨,共產黨也在警惕中發展壯大實力。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軍在河北山西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百團大戰,既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場,又使自己遭受到重大損失(損失了1.7萬人,不包括後來日軍的掃蕩)。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等9千餘人,在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除傅秋濤率2000餘人分散突圍外,少數被俘,大部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後遇難,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國共合作基本破裂。此後,共產黨部隊基本不再聽蔣介石指揮。

就當時而言,蔣介石對共產黨蔣由政治解決轉到軍事解決,而共產黨則轉為「軍事守勢,政治攻勢」。

恰恰就在這時候發生了中條山戰役,而共產黨的十八集團軍此時明義上屬於第二戰區序列,又處於交戰區較近的北側。於是發生了蔣介石要求中共出兵支援中條山作戰的事。

1941年的洛陽會議,何應欽一是布署中條山防禦,二是部署兵力進攻陝北。據國民黨軍令部長徐永昌日記記載「4月21日告訴蔣,不宜先下手攻陝北,因為此舉可能「引出日寇渡黃侵陝」」。

5月5日,在敵軍開始攻擊之前,蔣介石就「令為章(劉斐,軍令部次長)面詢周恩來,當茲敵將大舉攻我晉豫,十八集團軍能否擊敵,或即放棄抗日立場。請兩日內答覆,周答以即電延安」。

5月8日,毛澤東複電周恩來:「(一)對於敵軍進攻,須強調『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進攻』的號召。(二)對於國民黨要求我們配合作戰,須告以當然如此,不成問題。(三)我們要求事項:(甲)速解決新四軍問題,(乙)速發餉彈,(丙)停止反共,(丁)派機送周回延開會。毛澤東的意思很明白,既要告訴國民黨中共當然會配合作戰,同時趁機提出要求,解決此前懸而未決的問題。

蔣介石在5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中共藉此要脅,應淡然處之。」 

5月8日下午,在黨政軍聯席會報會上,劉為章「提議發動各機關各團體呈請中共部隊協助國軍打擊敵軍在晉南之蠢動。如果中共部隊不策應作戰,顯然系違反抗戰立場背離民眾意旨,是自棄也,且其結果將引起共黨內部之分化。如其出兵抗戰,則足以協力打擊敵軍,亦國之幸也」。劉為章的話透露了蔣介石的意圖。即共產黨如果不出兵配合則是違背抗戰立場。

徐永昌時任軍委會軍令部長,主管作戰。與軍政部長何應欽、軍訓部長白崇禧、政治部長陳誠並稱為軍委會四大巨頭。他當時反對蔣介石邀八路軍參戰,認為「共軍不加入作戰,國軍是否即不能抗日?如此妥協將置委員長前令於何地?如必取第二案者,應仍加入一句,即令其並遵行撤至河北作戰命令。」

徐永昌提到的「委員長前令」指1940年7月16日蔣介石要求八路軍、新四軍開往「冀察兩省及魯北晉北」的命令。按徐永昌的意思,八路軍即使參戰,也必須「令其並遵行撤至河北作戰命令」。

與國民黨站在一起的《大公報》也在此時發表社論《為晉南戰事作一種呼籲》,內稱:「晉南戰役,業已經過半個月之久……而十八集團軍集中晉北,迄今尚未與友軍協同作戰,則系事實。」「在國家民族的大義名分之下,十八集團軍應該立即參加晉南戰役……我們謹代表國民輿論,作熱誠激切之呼籲! 」, 敦促中共「擁護國民政府」。後來周恩來親自致函《大公報》負責人張季鸞與王芸生,提出質疑,該報不得不重新發言以電訊聯絡不暢為由,報道了此前十八集團軍已參戰和八路軍有意要與友軍劃界作戰的問題。

與友軍劃清界限之說是有原因的。

毛澤東為什麼要求把主要配合作戰區域擺在晉東南和冀南而不是晉南,因為晉南不是蔣介石規定的八路軍活動區域,中共在晉南和晉西南也基本上沒有兵力。晉南由蔣介石的中央軍和閻錫山的軍隊控制,而 1940年7月軍事委員會發布「中央提示案」,命令新四軍、八路軍限期開到「冀察兩省及魯北晉北」。如果蔣此時命令八路軍參加晉南戰役等於自己扇自己耳光,這也是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一直反對的原因。

毛澤東不把晉南作為主要配合作戰區域,也是鑒於皖南事變的教訓,避免和國民黨軍隊「接觸」或混雜而引起摩擦。

蔣介石的行為被毛澤東認為是激將法。5月9日,毛澤東、朱德致電八路軍、新四軍各部負責人: 「國民黨要求我軍配合作戰,唯仍想用激將法。」「我們方針決不被其激將法所動,……在接近豫陝地區,應有相當部隊配合友軍作戰,並極力發展統戰工作。但不要乘機向國民黨地區擴展,使蔣桂各軍放心對敵。

5月11日,蔣介石在接見周恩來說:「你們如配合行動,我決不會虧待你們,餉彈有了成績後自然發給」,「各地反共捉人,要使他們安心,我一定命他們放人」。「只要你們用游擊戰爭的方法,切斷同蒲路、正太路、平漢路等,敵人一恐慌,一定會恢復原狀。」(《周恩來關於蔣介石要求華北我軍配合作戰等問題向中央的請示電》,1941年5月11日)
  5月15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左權,要求八路軍「總部應與蔣介石、徐永昌、衛立煌、閻錫山通報,不斷告以敵情、戰況,特別是勝利消息,表示我軍熱心配合作戰,並向他們請示,以影響其抗戰決心,爭取國共好轉」。

5月18日,毛澤東、朱德又致電彭德懷,對其提出的作戰計劃表示同意,並且說:可以「在一部分地方打得大些,而在其他地區則打得小些,使國民黨覺得我們真在打就好了」。

第十八集團軍當時有多少部隊,或者參戰中條山戰役能起多大作用是個未知數。集團軍總部在此方向上,指揮兵力已近50萬。但115師主力在山東,120師此時拱衛延安,只有129師主力在太行、太岳方向。也就是說只能投入129師主力作戰。

雖然八路軍在中條山戰役中出兵力度不大,沒有顯著效果,卻也進行了冀南、白晉線、正太線、同蒲線、平綏線破襲戰,還曾一度攻佔水治鎮汽車站。國民黨也於5月底發表了八路軍的戰績。

不知道毛澤東和朱德在中條山戰役後是否感到後怕,如果真的把129師投入戰場,估計也剩不下多少。

蔣介石要八路軍出兵參加中條山戰役是否是 「一石二鳥之策」爭論較大。即「中共如果出兵,可以消耗其實力,如不出兵,則以放棄抗日立場之名,從政治上打擊中共」。
  就當時而言,中條山戰役國民常兵力捉襟見肘,需要八路軍出動支援是現實考慮,若以消耗八路軍實力看有點不合邏輯。通過輿論指責共產黨不配合對日作戰的政治目的應當說是達到了,八路軍沒有全力支援中條山戰場在當時受到包括中間派的攻擊。
  八路軍不參加正面戰場作戰還有一個歷史原因。中央在抗日前就明確了紅軍對日作戰中只能「充任戰略的游擊支隊」,「堅持依傍山地不打硬仗的原則」。同時紅軍必須保持獨立自主,「南京只作戰略規定,紅軍有執行此戰略之一切自由」。
  自發生皖南事變後,毛澤東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已經不再承認蔣介石的中央政府。而且蔣介石政府希望中共出兵助戰,以證其仍在抗日,否則即等於表示放棄抗日立場的態度也確有威迫之嫌,因此毛澤東稱其為「激將法」。
  皖南事變以來,國民黨高層尤其是軍界高官多數主張對共產黨部隊厲行壓制肅清。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八路軍還是新四軍,都對國民黨軍心生警惕。這種警惕的結果是兩軍的極不信任,很難在一起協同作戰。
中條山作戰蔣介石請八路軍加入,既表現了了蔣介石政治和軍事上對共產黨的兩面手段,也體現了毛澤東一貫軍事鬥爭思想和他堅持革命功利主義的一貫風格。

雖然不能說中條山戰役的慘敗是國共兩軍不配合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出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一直是貌合神離,圍繞各自的利益在鬥法


日本根據甲午戰爭經驗判斷只要痛擊了蔣介石,中國就會屈膝求和,根據日俄戰爭經驗判斷只要痛擊了美國,美國也會屈膝求和,結果敵人都不按照他們的劇本出牌。。。


還是日軍高級將領,也是武漢會戰的最高指揮官畑俊六的話最有代表性——1938年11月2日,表面上風光無限的畑俊六乘軍艦抵達武漢。但他內心哀嘆,在武漢會戰前蔣介石有300萬軍隊,但是武漢會戰後他還有300萬軍隊。而日本已經用盡全力,國內只剩一個師團了。戰局不可避免的走向日本最感痛苦的長期消耗戰。


上圖是1940年的抗戰形勢,紅色為日佔區。

前期能迅速擊敗中國軍隊佔領大片領土,反映出來中日在工業實力上的巨大差距,日本無論從訓練水平、武器裝備、後勤能力還是動員能力來說都超過中國一大截。但是這種實力要持續體現在戰場上,還需要有辦法從後方往前線投送資源。日本人在這方面一直很挫,太平洋戰場上美軍開始無限制潛艇戰以後日軍的運輸基本靠「偷」,還是驅逐艦隊客串。

繼續看中國戰場,國父孫中山有個著名的修鐵路的嘴炮,還好他沒修多少,導致七七事變的時候我國只東部平原地區和中部平原地區有少數幾條幹線鐵路,支線鐵路少之又少、只能覆蓋少數城市。而且我國的公路狀況更糟糕。這就導致日軍早期迅速推進只能沿著有限的幾條鐵路進行,否則前面的大軍就有可能得不到後方的給養。

日軍在早期同中國軍隊的幾次大會戰,也全在鐵路樞紐、或者鐵路與水運樞紐展開。比如長江口與津浦線起點的「淞滬會戰」,又比如隴海線與津浦線交匯處的「徐州會戰」,再比如長江與平漢鐵路的交匯處「武漢會戰」。這些地方不僅是大城市,而且是交通樞紐,一旦失守則日本又可以調集大量軍事物資和軍隊向下一個目標進攻,所以國軍進行了堅決(而不成功)的抵抗。

打到1938年武漢會戰以後,日軍基本上把能佔領的重要鐵路沿線全佔領了,剩下的也在「豫湘桂大潰敗」中被戰領了。如果日軍接下來還要進攻,假設日本能湊夠物資和人力,他們也無法將之有效地投放到前線。當日軍從湖北嘗試進攻重慶的時候,前線個別部隊就僅得到了10天左右的口糧,更別提炮彈炸藥等軍事物資的補充。

這段時間TG也沒閑著,比如我們看「百團大戰」

它其實就是在進行「破交作戰」,甚至八路軍有的部隊還把鐵軌都給拆跑了。。。

這種局面下別說兵力本身就不足,即使兵力足夠,日軍也不可能具體去控制每一個中國的縣城,因為他們的後勤水平不允許他們在缺乏交通基礎設施的中國還能保持深入縣城乃至鄉鎮的軍隊長期作戰或者長期佔領需求。這也是日本人需要汪精衛們代替他們完成的工作。

至於為什麼僵持了八年,這話該日本人問。。。。


--------------------------------------

6月5日接著補充:

我們先來看看日本人是怎麼下這個「殘局」的

前面說到日本人後勤水平低劣,因此只能沿著中國已有的那麼幾條鐵路交通線進攻,遠離主要城市的小城、縣城、農村都很難站得住。但是對應國軍這邊來說,已有的這幾條鐵路線和他們覆蓋的那些已經被日本人佔領的地區,恰好就是中國本土唯一的那麼幾塊工業區。雖然中國的工業實力在當時很low,也就是這部分工業區讓日本人戰領了對於日本人來說也加不了幾分,但是對中國來說是很慘的,中國唯一的那麼一點可以補充軍需裝備的地盤都讓日本人給拿走了。剩下大西南大西北的那點工廠的產出,對應國軍的人數來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日本人接下來出的第一張牌,就是試探國軍殘存的實力(棗宜會戰,1940年5月到6月),然後積蓄力量發動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消耗國軍殘存的那點實力,反正國軍又沒有補充渠道,慢慢消耗下去蔣介石政府投降的可能性就越來越高。

這段時間八路軍已經趁著日軍無力控制廣大小城市、縣城和鄉鎮農村的機會,向河北、山東方向滲透,建立了一系列敵後根據地。在日本試探性發動棗宜會戰之後,八路軍接著就發動了百團大戰破壞日本佔領的那部分鐵路交通線,干擾日本方面向前線積蓄戰略物資發動下一波進攻的企圖。

百團大戰的騷擾是非常成功的,大家不要糾結於到底打死了多少日本兵、多少偽軍,此次作戰的最大功勞是讓日本意識到有敵後根據地的存在使得他們已經控制的交通線也是不安全的,一旦他們真的發動對西南西北的進攻,八路軍很可能再來一次」千團大戰「讓日本的補給線掉鏈子。PS:也不宜高看此時的根據地,畢竟八路軍此時實力非常弱小,還威脅不到日本人的主力部隊。

因此日本人的第二張牌,就不再是屯兵屯物資然後進攻大西南大西北徹底摧毀國民黨,而是調兵遣將從1941年開始對敵後根據地進行掃蕩作戰,其目的在於削弱八路軍對其後勤補給線的威脅能力。

日本的掃蕩作戰對八路軍和根據地的傷害極大,我們熟悉的各種地道戰地雷戰以及英雄壯舉都是發生在這一階段。通過第一階段的掃蕩作戰,根據地的生存能力下降了不少,延安方面因此提出」精兵簡政「,還搞了個南泥灣的開荒生產典型,目的就是補充消耗的軍需、讓八路軍可以生存下去。這時候八路軍對於日本補給線的威脅能力已經大幅下降。

然而到了1941年6月,掃蕩作戰剛剛取得初步成果的時候,美國佬對日本展開」石油禁運「,日本是個缺乏資源的國家,尤其是石油,在它的控制區石油產量基本為零。而日本為了維持海權,它的海軍離不開石油作為燃料。這就使得日本人鋌而走險於當年年底發動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奇襲作戰,目標是削弱太平洋艦隊實力、掩護日本軍隊佔領東南亞婆羅洲等石油產地。遭受奇襲的美國迅速對日本宣戰並大力援助還在抵抗日本的中國。

因此日本人在對華戰場出的第三張牌,又改成了如何斷絕中國獲取外部援助的通道。

如圖,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後利用珍珠港奇襲暫時削弱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隨後於1942年佔領圖中紫色區域,基本把中國能獲取美國援助的海陸通道全部切斷,唯一還存在的通道是美國花費巨大金錢與人命(飛行員)維持的」駝峰航線「,就這條危險的航線的運力來說,勉強吊著中國半口氣不死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國軍方面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所以逼著中國方面組織遠征軍重新打通緬甸北部的生命線。

我們分析到這裡可以發現,雖然日本方面沒有做到「一個月解決支那事變」,但是他們一直掌握著對華戰場的主動權,每出一次牌都能收穫他們想要的結果。

轉折點是美軍開始在海上對日本運輸船無限制潛艇戰。

無限制潛艇戰,簡單說就是看見日本船就打。日本的後勤本來就差,養著的那點運輸船被美軍擊沉以後難以迅速補充,對比之下是德國潛艇部隊在大西洋對美國運輸船展開無限制潛艇戰,美國的做法是「造得比你擊沉的快」。同時美軍歷來重視後勤,因此想了各種新戰術研發各種新裝備為運輸船隊護航,有力削弱了德軍潛艇部隊的作戰能力。日本這方面真的太渣,導致整個1943年過完,日本的海上運輸逐漸進入到一種癱瘓狀態。這就使得日本方面連維持東南亞部隊的軍需供應都成問題,也給中國遠征軍重新打通生命線提供了機會。

因此,日本出的第四張牌是完全被動的,即於1944年4月發動豫湘桂作戰,也就是進攻文章最頂上那幅地圖裡面還沒被日本佔領的鐵路沿線地區,目的是打通從中國東北到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的日本佔領區的鐵路補給線,為前線的大軍重新建立補給。在這裡,國軍的表現尤其可笑,即便獲得了那麼多美國援助,竟然還是被開始缺糧少彈而且並非精銳師團的日本兵打得潰不成軍,其中豫中會戰37天時間內丟掉38座城市,丟臉丟到國際上去了,這也導致以後的各種盟軍巨頭會議上英國方面的丘吉爾鄙視中國。不願意拉上中國混。這也導致美國在決定世界未來命運的「雅爾塔會議」中放棄中國、出賣中國的利益給蘇聯,以換取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讓二戰迅速結束。即此時盟軍已經不相信中國軍隊可以在未來對日本的反攻中發揮多少作用。

到了1945年,日本方面能出的牌都出完了,雖然中國這邊依然無力對日本展開反擊,但是日本人已經把全部的注意力用來抵禦美軍的進攻,並且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最後吃了兩顆原子彈無條件投降。

--------------

晚上接著補:

我們回頭理一理日本人還有沒有機會,先推理一下日本還是在1937年7月發動進攻、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還有沒有別的思路

當年國共兩黨內的軍事專家都做過復盤,結合老一輩的遺智,我自己的方案是這樣子的。

如圖,首先我國當年的情況是華北宋哲元、山西閻錫山、山東韓復渠這三路軍閥跟蔣介石政府貌合神離,韓復渠乾脆就投降了日本。早期,日軍完全可以集中三分之二的常設師團從從華北出發,分別沿著平漢鐵路進攻鄭州、沿著津浦鐵路進攻山東,同時兩路包夾進攻太原。此階段的難度在於從本土海運補給華北作戰不如歷史上進行淞滬會戰那麼方便,動員部隊和發運物資都費時間。優勢在於歷史證明這三路大王的抵抗能力有限,客觀看也就閻錫山經營山西有辦法、也有險要的地形為依託,勉強還可以做些抵抗。

同時,由於蔣介石政府與這三路大王並不和諧的關係、以及日本國內正在動員預備役隨時可以從海上威脅華東,蔣介石斷然不會大力援助北方的抗日。即使蔣介石集團能夠放棄政治上的矛盾北上援助,對國軍來說也是「外線作戰」而非淞滬抗戰那樣的」內線作戰「。他們同樣要花費大量力氣從寧、漢地區將軍隊和物資調動到黃河沿線,這樣對日本人來說從補給難度上大家就扯平了,都是外線作戰。要點是迅速打下從青島到濟南這條線,再由青島的海運加入補給,緩解平漢線和津浦線對於大軍的補給壓力。

根據戰前中日軍力對比,國軍和三路軍閥無論怎麼抵抗,從華北一直往南到潼關、鄭州、徐州這一線都必然會在幾個月內被日本拿下。但是受制於中國的地形以及交通狀況,日本依然無法用有限的兵力和後勤物資去控制鐵路兩側的縱深地區,跟歷史上的抗戰不會有多大區別。

這個方案的好處是打到這個程度國民政府方面的內部資源調配能力基本就廢了,看起來雖然仍然保有大西南、大西北、華中、華東和南方地區,但是同樣受制於中國落後的交通條件,加上交通樞紐鄭州徐州已經被佔領,作為大本營的寧漢地區無法有效補給西北地區。而此時與歷史不同的是日軍主力並未陷在寧漢地區,大可以調動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沿著隴海路進攻陝西,拿下關中平原。對於國軍來說,失去了鄭州、徐州意味著即使手頭的主力仍在、也無力去援救西北;對日軍來說,其餘部隊可以從容與國軍在淮河、豫中一線對峙,補給也非常方便。在整個過程當中,日本海軍艦隊可以不斷騷擾國軍華東沿海,試探性多次登陸打擊,牽制國軍主力無法全力面對北方的日軍,這個方向上有海運從日本本土補給,更加方便。

等西路軍打下關中平原,日本國內動員的預備役部隊也差不多投送到前線,此時模仿解放軍的模式先發起淮海戰役拿下通往南京的東路進攻通道、再發起豫中戰役拿下通往武漢的進攻通道。根據國民黨的內部政治勢力構成,必然還是要集中精銳力量防止日軍進攻南京和上海,因此先從東邊打的好處就是以後打西邊武漢的時候省力一些,國軍的表現則是首尾難顧。同時,海上也可以發起上海戰役,複製歷史上淞滬會戰海軍火力支援的效果,當然這裡是國民黨的核心地盤,必然遭遇最頑強的抵抗,但是這條路線打下來基本上可以瓦解國軍在後來的反抗力量,戰場上的潰軍根本無法往西邊撤退,只能繼續往南退,跟歷史上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時的效果一樣。

一旦日軍完成對湖北、安徽和長江三角洲的佔領,此時的態勢應該是國軍殘餘大部退往湖南、江西、福建,少量殘部退往四川盆地。時間應該是1940年以前。

接著在休整後,日軍可以把主攻方向按歷史來說放在湖南,地形和交通都利於補給,同時從廣州登陸北上,複製歷史控制湖南、廣東問題不大。麻煩的是西邊,打下關中以後無論往北去進攻延安,還是往西進攻蘭州,又或者南下進攻漢中四川,既要面對惡劣的地形、又要面對沒有交通設施的困難。即使進攻能夠得手,其攻勢必定極為緩慢。同時打到這份上基本上也就到進攻的極限,全靠有限幾條鐵路在支援前線,頂多只能維持一個方向的主攻,其他方向打得進去也得不到後方支援。

然後日軍不得不再次陷入與中國軍隊的僵持,同時不影響八路軍向敵後滲透(無論延安是否淪陷,TG本來就是游擊專家)。

這個方案的優點在於國軍每一步都無法充分調動自身的軍力和物力去對抗日軍的進攻,無論哪個戰場、日軍都可以形成優勢碾壓,同時南下進攻寧漢時國軍首尾難顧,日軍可以付出比歷史上小得多的代價將國軍主力徹底擊潰,不給國軍撤退往西南的機會。

國軍方面要不就進行」外線作戰「,類似當年中原大戰一樣跟日本人在黃河沿線血拚;要不就只能在鄭州、徐州失守以後認真考慮遷都重慶問題。尷尬的是此時國軍主力猶在,不抵抗就交出核心地盤,在國民黨內部來說恐怕很難通過。所以大概率看國軍還是只能老老實實蹲在武漢和南京上海等著日軍收割。日軍又掌握了制海權,比歷史上的解放軍優勢大得多,可以三面進攻。鑒於國軍與日軍戰鬥力的懸殊差距,國軍能抵抗成功的可能性極低。

但是即使打成這個地步,日本方面依然沒有辦法解決在接下來需要佔領地區的後勤問題。一旦日本向縱深進攻,也許因為之前摧毀了國軍主力因而可以比較順利地攻進四川盆地,但是需要因補給難度實在太大,所以花費的時間恐怕很長。同時如果日軍將主力用來追繳國軍殘部,難么同期的八路軍可以在敵後建立大量根據地進行發育。

並且這種時候美國佬開始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日本人遲早要把資源投入到太平洋戰爭當中去。然後接著複製歷史罷了,最好最好的結局就是成功佔領四川甚至雲南和貴州的主要城市,蔣介石跑到旮旯角甚至外國去組建流亡政府,然後廣大日軍控制不了的鄉鎮地區逐漸成為八路軍的根據地,接著就是八路軍與日本進行「無限流掃蕩與反掃蕩作戰」。

---------------------

站在日本的立場來說,選擇在這種時候進行全面侵華本身就是個重大失誤,但是這種失誤無法避免。所以無論怎麼打都必然陷入前期瘋狂推進、中期進攻困難、後期僵持的局面。分析原因如下:

就作戰本身,毛澤東在《論持久戰》裡面已經說得很明白。

我們來看日本,首先,雖然日本發起全面侵華起因於「下克上」,下克上也是日本軍人的傳統了我們不去管他。但是日本之所以擴大戰爭規模是由充分原因的。

早在當年日俄戰爭,日本就品嘗了「苦澀的勝利」。利用甲午戰爭賠款巨資打造的陸海軍,不僅在戰爭中損失慘重(主要是陸軍方面),更由於世界軍事變更而不得不展開新一輪擴軍與裝備更新計劃。而且俄國人並沒有賠一分錢給日本,日本反過來因為戰爭開銷而欠了盟友英國一筆巨額債務。

好處是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這種態勢隨著列強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不斷加強,截至1937年中日全面開戰前,中國一直在將本國生產的初級產品以及原始礦藏低價輸送給日本。湖北著名的漢陽鐵廠,它的大客戶就是日本人,日本從中國低價買進生鐵,再運回國內加工成各種鋼材。

壞處是不管怎麼掠奪,中國畢竟開發程度低,能提供的工業資源還很有限,同時還有英美在這裡做生意,日本人吃相難看不起來。並且,由於世界經濟在1920年代陷入危機,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日本就跟今天的新興市場一樣蒙受重創,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就並沒有富裕過的日本百姓陷入了更絕望的生存模式,戰爭的好處都讓官僚貴族和財閥軍隊給佔了,日本國內階級矛盾極為尖銳。

正是為了轉移危機,轉移矛盾,1931年日本軍部借著石原莞爾們「下克上」的機會順勢佔領中國東北來補血。按理說隨後幾年全球經濟已經開始走出危機,日本人大可以老實消化中國東北。但是現實對於日本人來說很殘酷。

經濟不好,通過軍事入侵轉移矛盾。矛盾轉移成功了就該想辦法裁軍給財政減壓。但是日本在當時工業重心完全在本土,又是島國,不可能無視海防。自日俄戰爭以後日本海軍在亞太已經沒了對手,唯一的可以對日本構成海上威脅的只有太平洋對面的美國。以美國的國力 ,日本只有榨乾每一分錢的稅收才能把海軍擴大到可以跟美軍現役海軍力量平分秋色的地步,事實上不管日本怎麼努力,都沒有真正完成他們的「造艦計劃」,而且美國在開戰後稍微一發力,其入役的軍艦噸位輕鬆甩開日本幾條街。

海軍不能裁減,那裁陸軍可以嗎?答案是同樣不可以。且不說自明治維新以來長州派與薩摩派的政治博弈,但看日俄戰爭以後,日本陸軍和海軍實質上已經各自發展為一個只顧自己利益的怪物組織。一旦保留海軍規模而裁減陸軍、陸軍絕對會給天皇再來一次「兵諫」。

如果陸海軍同時裁減,則海軍方面即使能保留一半以上的軍艦,其規模也遠無法與美軍抗衡,這就使得日本海軍剩下的力量也失去存在價值——亞太地區已經沒有像樣的他國海軍力量,唯一的對手美國佬又打不過,一旦跟美國對抗那妥妥喪失制海權,不與美國對抗的話維持一隻小規模的戰巡+重巡作主力,其餘全部配置輕巡和驅逐艦,就已經夠壓制中國海軍、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英國遠東艦隊這些潛在對手了。簡單一句話,日本海軍當時是比上遠不足、比下遠有餘,存在價值就是個笑話,自己編的故事是「對抗美國鬼畜」。

既然海軍死活不肯裁軍,那陸軍就也不會同意裁減方案。而如果要維持這麼大規模(相對日本國力來說)的一支軍隊,日本財政的負擔可想而知。這種局面下所謂的「老實消化中國東北」就是一句空話。

正是在這種態勢下,日本不得不加大對中國的干預力度、目的就是擴大從中國吸血的規模,從而為被日本軍費壓得喘不過氣的財政和國民鬆鬆綁。此時,國內的日本百姓已經不堪重負,本土底層軍人還鬧了個「二二六事件」向高層施壓,影響極其惡劣,可以說間接把最敢於反對戰爭的日本高官給全部清理掉,給了軍部全盤掌握日本政治的機會。

日本人一開始也想玩「蠶食策略」,奈何華北五省自治的計劃沒有成功,反而讓迷信武力、不相信外交斡旋的日本軍人再次下克上發起七七事變,事變發生後日本最高決策層順水推舟擴大為全面侵華,也說明了日本既得利益者失去了蠶食中國的耐心。彼時整個日本國因為缺錢而被架在火上烤、國家面臨社會總崩潰。如果不發動全面戰爭、那燒了這麼多錢的日本軍隊就成了最大的笑話。

所以從發動戰爭的那一刻起,日本就是「被迫」的,他們既沒有做詳細的戰爭準備、也無力去做這種準備,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解決因下克上而引發的『支那事變』」。當戰爭還在順利進行的時候,日本最高決策層就考慮順勢停止大規模進攻、與國民黨談判,結果共產黨不投降、國民黨也不投降,好歹還是投過來一個汪精衛,然而不能從根本上給予日本人解決事變的機會。

總結一下就是日本人因為各種難以逆轉的原因供養了一隻超過其國力負擔上限的軍隊,而這支軍隊不打仗的話就會反過來拉著日本全國陷入經濟崩潰和社會崩潰。可是正是因為日本國力的問題使其對全面戰爭的準備不夠充分、且中國戰場的特點讓日本人難以瓦解中國人的抵抗力量,加上正在覺醒的中國民族意識使得投降萬萬不可能,導致日本人必然會陷入到對中國的持久作戰當中去。


妝模作樣的謝邀一下
一個是沒有很快的吸收佔領區
比如元滅宋清滅明都是很快的拉起來了漢奸部隊,比如儒家的衍聖公就幫助我大元鎮壓國漢人的起義
但是,蔣公及其有遠見的,在抗戰前把當代的衍聖公強迫的帶到了重慶

蔣公千古!


好了
抖機靈完畢

我們看一下朝鮮和台灣,不關牽制不住多少鬼子,消耗不了鬼子多少資源,反而源源不斷的提供高個鬼子和黑頭鬼子,和大量的資源(鬼子個字不高,剃光頭,朝鮮和台灣的人當時也有日本國籍,加入鬼子師團里,個子高,不剃頭)


武漢會戰後,日軍突然發現,我勒個去不對啊,我的機動部隊呢????

佔領的地方要派部隊值守
我們看比較輕鬆的軍教片地道戰地雷戰,周圍幾個村幾萬群眾對付的就是一百多鬼子兩百多偽軍
但是,放大到全國,就不得了了
如果沒有這幾萬群眾發動起來,鬼子只需要留下兩百個偽軍,鬼子都可以去前線了,別忘了,國軍的會戰除了上海和武漢等幾大會戰以外,剩下的鬼子參戰人數也不過五萬左右
真到了那時候,不知道國軍還要在打幾次會戰啊?

群眾自發的抗爭,很快就會被鎮壓,但是土八路發動起來之後,
日本根本調不動了,走不了,不光得到不了多少物資補充,自己還要不斷的扔進來很多物資(土八路的記錄,。鬼子前期的刺刀很鋒利,後期的刺刀很艹蛋,PS:我小時候家裡有一把長輩當時繳獲的鬼子後期的刺刀,我冬天帶著去湖邊砍冰塊···斷了··斷了···)

我們山東到抗戰後期,鬼子就剩下幾個大隊的機動兵力了
陷入了一個,要放棄據點有軍隊,就要派機動部隊去接應,要派機動部隊去接應,就要先放棄據點的一個怪圈

前期我們看粟裕打仗,都是十幾分鐘就要結束戰鬥,不然鬼子的增援部隊就來了
後期土八路圍著鬼子的據點打四五天,鬼子只能擠出來百八十個人來接應·····

額···

另外最重要的是

誰特么能告訴我,鬼子二戰的戰略究竟是什麼啊!!!


其實沒那麼複雜。

日軍最強的機械化部隊是配備了700輛汽車的23師團,勉強能讓炮兵和工兵部隊摩托化,而後勤補給就指望不上了。日軍師團長距離補給只能指望鐵路或者輪船。在這個前提下,日軍師團及以上部隊不可能脫離鐵路或者長江水道100公里以上活動。
其他佔領區也是如此,日軍能深入緬甸的原因是英國人修了鐵路,而且伊洛瓦底江可以通航。其他的馬來亞、菲律賓、東印度群島離海洋都近。
這種情況下要打重慶根本不可能,因為三峽的地形完全無法運動,其他方向沒有補給。既然不能一擊致命那麼多佔一點地少佔一點地也沒啥區別。


因為日本真的沒有明確統一的戰略規劃!

文官與軍人目標不一致,陸軍與海軍不和。文官要穩,想一步一步來,有段時間中日關係緩和了,那一定是文官得勢了。軍隊激進,光想打仗(這可以理解,不打仗光練兵那不急死人了),但陸軍和海軍目標不一致,陸軍想北上,打毛子,海軍想南下,打東南亞,最終目標是英美。其實不論那一個戰略,最終的敵人都不是中國!

在日本人眼中,當時中國不是真正的主權國家,所以他們是來解放我們的,把中國親英美或親蘇的政權打敗,再扶植一個親日的政權,最終建立一個以日本人為主導的大東亞聯盟才是他們的理想。

理想很美好,但操作起來就難了。一開始日本就像現在的BAT,到處搞風險投資,想以股東的身份取得話語權。問題是中國太大了,他投資的對象弱小時都好說話(比如大炮,沒上台時要什麼給什麼,為了軍火和日元可以把東三省賣了),一旦上台做大就不一樣了,變成了獨角獸(好比知乎接受了騰訊的風投,但不能說知乎就是騰訊的子公司了)。要是再過幾年規模更大了,不聽話還可能翻臉(參見阿里和雅虎)!

民國初的日本就像個失敗的風投公司,先是投資多年的大炮上位沒幾天,屁股還沒坐穩就下台了,上台的是日本人的老對頭袁大頭;好不容易把大頭搞下台(二十一條就是日本人用來噁心大頭的,目的是讓國人對大頭不信任),上台的是相對親日的段祺瑞。日本人花了不少心思扶持段政府(比如西園借款),支持段統一中國。問題是親日不等於媚日,段本人就不是漢奸,再加上先天不足,最後是相對親英美的直繫上台。日本人又扶持奉系的鬍子,但鬍子自已就是梟雄,又是土匪出身,光想要好處不想盡義務。最後雙方翻臉,關東軍自己做主把鬍子害了。這時原來親日的大炮看日本人不給力,轉身和風投公司毛子合作,勢力做大,基本統一中國。鬍子的兒子小六做事很不靠譜,急著就宣布東北易幟(東北當時有奉軍的勢力,還有毛子和日本人的勢力,這時應該搞好各方平衡,所以易幟的事在國民政府強大以前是不能搞的,這一點也是南方政府的主張)。這時可以想像日本人的心理陰影面積,幾代人的努力,無數人力物力的花費,到最後毛也沒剩下一根!

這時日本軍方達成了一個共識:風投不靠譜,拳頭才是硬道理,得靠搶!這才有了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其實是關東軍的自發行為,丘八們認為文官和平演變那一套走不通,直接來硬的了。日本下克上由來以久,也算傳統,因為政府弱勢,小六無能,事情也就真成了。

九一八事變對中日兩國都算悲劇(實際上當時中日兩邊的官方都不想打仗)。中方來說從此失去和平發展的大好機會,中日兩國必有一戰了。對日方來說,本來還有一個風投商人的假面具戴著,做著不平等的生意還能賺不少錢,現在只能當強盜了。問題東亞世界不只他一個是強盜,真打起來他一個小個子根本不夠看!更重要的是日本還要面對一個日益團結強大的國民政府。

佔領東北的日本看來去得到了一塊肥肉,其實是把自己放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位置。北方的毛子很生氣(毛子清初就打東北的主意了,為此還打了日俄戰爭),也就是歐洲有小鬍子在,不然早翻臉了;英美也不快活,國聯雖然不作為但也沒承認滿洲國;南方的國民政府呢?東北一占,中日再無和平的可能,沒立即開打那是時候不到,只要給統一的中國多一點時間,反攻倒算可不說說而已(建國初灣灣們還能喊喊反攻大陸,現在呢?)

當時日本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退出來,只保留事變前的權利,當然還可以多爭取點。但軍方不可能同意,文官政府也不敢,誰干誰是賣國賊,必死無疑!第二條路是繼續打,北上把毛子打服,南下把國民政府打下台,換個能合作的。不能再等,越等越不利!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第二條路根本行不通,日本再強,體量在那,面對毛子沒有勝算。中國再弱,體形不差,只要政府不合作,人民不合作,佔領再多的中國國土都沒用,打仗就是燒錢的買賣,日本這樣的小國根本玩不下去。更何況日本要同時面對毛子、中國、英美各方勢力,這和1900年老太太向世界宣戰差不多瘋狂了。

但日本還是想試一試,萬一成了呢?當年打甲午全世界都認為贏不了,可不是贏了?打日俄也是一樣,沒人看好日本,結果呢?所以全體國民都要試一試!於是有了七七事變!

所以中日開打不是戰略計劃的一部分,是玩命行動!從一開始日本就想通過玩命獲得勝利。陸軍大部隊南下,但關東軍主力未動,因為要防著毛子偷襲。佔了上海不能進租界,因為不能和英美翻臉,但還要造大和、武藏這些巨艦防著英美。英美當然不高興,對日禁運。日本是島國,基本沒有內需,禁運就是要他的命。於是要對英美開打!結果不用猜也是杯具。

最後總結一下:從一開始日本就沒打算佔領全中國的領土,他沒那麼多兵力,也沒那麼多資源消耗。打仗的目的是以戰促和,同時讓毛子和英美承認已成事實(開打的都言和了,圍觀的群眾就不要抗議了)。但事情的發展不可能都按他的計劃來,佔了南京,花生米也沒求和,日軍當然可以繼續向西南進攻,但這要流更多血,花更多的錢,而且沒什麼意義(日本的最終目標是讓英美和毛子承認他對東亞的主導地位)。所以他們想到了最初的目標——扶持一個聽話的政權,「合作共贏」,同時還可以讓中國人互相打起來,不花日本人的錢。更重要的是萬一這個傀儡政權贏了,就可以讓它合法化(獲得英美列強的承認),從而達到最終戰略目標。於是就有了汪精衛版的國民政府。問題是英美不承認汪政府,還要禁運,那就只有開打了。日本人當時想的很好:北方的毛子有小鬍子對付了,現在只要把東亞的英美勢力掃出去就行了,而且小鬍子萬一再一發力把英國也滅了呢?那老美怕死怕流血肯定留在美洲不敢出來,那東亞共榮圈的事不就成了么!這就好比一個快輸光了的賭棍,明明沒多了本錢了,還在想——我再玩最後一把,只要這把是同花順,我就連本帶利全贏回來了!


因為你日本打下一片地,就會有共產黨去先派武裝工作隊去你那塊地的基層發展組織,實在不行還會把派黨員給你當保長(ノ`⊿′)ノ
然後,武裝工作隊隊會得到後面軍區領導的支援,慢慢發動群眾,建立村委會、鄉委會什麼的。
有時候是部隊來開拓這些地盤,有時候則是政權穩固了,部隊跟著就要來了。
幹嘛?搞事啊,發展民兵,壯大部隊,鞏固根據地啊。
到了後面,你一個中隊出來縣城試試?十里八鄉可能都來熱鬧一下信不?
我這裡沒電腦,你可以去看看1944年抗戰形勢圖,那時候,敵占區到處是共產黨的根據地和游擊控制區,從華北到海南,包括香港。
百團大戰之後被一年接一年輪番圍剿,最慘的時候都能一槍打穿根據地了,就這樣都沒能剿滅這些基層政權,後來實力越來越弱,你說他們日本人還想怎樣?縮在縣城、炮樓和鐵路旁邊咯。


校長曾經說過
攘外必先安內
可惜的是面對世界第一打野八路軍
日本隊雖然線上優勢很大
三分鐘三路上高地
但是運送補給品和裝備的鳥總是被偷。
殘血回家被抓,線上對戰被抓
煽動小兵叛變,拉攏野怪投共
一塔完好,二塔被人偷了
家裡的幽魂塔里全是八路

垃圾打野還給人家送經驗


很簡單,就一個原因,中國戰場不是日本二戰的主戰場。

日本根本沒有什麼侵華的戰略,可以說是被下克上一步步拖進泥潭。

你以為他們不知道應該蠶食?不知道要吃一塊消化一塊?誰能想,肉吃進嘴裡好不容易干著吞下,又一塊塞過來,差點噎死。七七事變前,日本四相會議好不容易達成共識,打算和中國國民政府緩和關係,擬定了對華戰略,慢慢消化吃進嘴裡的東北,呵呵,軍部,尤其是侵華駐紮部隊,才不管你大本營什麼想法呢,先動手,既成事實,難道內閣還能把到嘴的肉吐出來不成,想吐就是賣國賊,打倒打倒!

日本憤青的行動力那是杠杠的,九一八之後,犬養毅就顧慮重重,好了,賣國賊無疑啊,515那天直接一槍斃了狗娘養的老賊!

更不用說226軍變血洗內閣,還有誰想當日奸?乖乖為前線擦屁股才是正經。

最後新憤青壓倒老憤青,石原莞爾,你個老賊當年也是冒險搞事最後風光無比,918做得,77就做不得?居然變成保守派要大家冷靜,滾蛋吧!

說句不好聽的話,咱中國已經是竭盡全力抗日的時候,日本沒有把主要力量放在中國戰場,而是第一大敵對著蘇聯,覺得日蘇遲早要開戰的,所以關東軍是真精銳,後期變成美國才是第一大敵,全副身家壓在海軍和太平洋戰場。山本五十六(當過駐美武官十年)早已明白日本要死的很慘,對美國開戰的勝利可能無限趨近0,誰能聽他的啊!想想他有多麼絕望,親手指揮下獲得的珍珠港完勝就好比往沉睡的巨人鼻子上來一拳!

中國人也很明白,所以,「對於中國的抗戰來說,珍珠港事件是一個關鍵性的轉折。消息傳到重慶的當天,整個山城一片歡騰,工廠、學校、機關、單位都上街搶購報紙,相互祝賀。而日本的首都東京,此刻也陷入偷襲成功的狂喜之中,民眾湧上街頭,歡慶勝利。兩個敵對交戰國的都城,在同一時刻為同一件戰事歡欣鼓舞,彈冠相慶,這恐怕要算是一大今古奇觀。」


平時不太聊抗日史,今天突然想談幾句。先上結論:


1、日本侵華時機不對,研判有誤

2、中國戰略運用得當,殊死抵抗


所謂惡的花也離不開惡的土壤,日本27年決定搞侵略,29年就碰上經濟危機,國民經濟全面崩潰。為了轉移矛盾,日本的侵略大計快速從理論走向了實踐。31年石原這批陸少借柳條湖搞出了918,32年板垣征四郎在上海搞出了128。有人說是偶然,其實偶然只是必然的表現形式,日本入侵滿蒙在此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如果31年918後直接打進來,可能情況會不同。當時kmt正在第三次「圍剿」,蔣對日的野心估計不足,完全寄希望於國際調停,全部心思都在內戰。這時候如果日本能動員到37年的水平,華北被吃掉幾乎是定局,那麼到了37年再往南打就順得多了。

講到底日本也是東亞民族,和kmt一樣,還是對英美的綏靖本質認識的不夠,加上軍部和政府思想不統一造成了戰略預判失誤,錯過了可能的最好時機。

說到這裡就要談tg了,不少噴子說tg不抗日,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14年來一路高舉抗日大旗,既散播理論又積極實踐的,tg算獨一份。如果缺了這份堅持光靠kmt 啊,常凱申的上限是保住華北,下限是劃江而治,聽起來熟不熟?跟49年一個版子。唯一的不同是tw當時在日本手裡,kmt去不了tw,只能去崖山。

到了37年,情況完全不同了。抗日統一戰線已經形成,中央政府凝聚力達到史上最高,除了幾個不成器的投降派外,全國上下抗日情緒一片高昂。人心向背,民心不可輕侮,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以上為背景,解讀這個問題必須了解背景。抗日不是從37年開始的,中國在37年之前對抗日已經有了足足6年的準備,而日本不論出於什麼原因,失去了6年的機會,並且坐看中國抗日民族統一陣線的成形,此消彼長,今時不同往日,37年,日本侵華其實已再不能熱刀切黃油。

那麼一開始的全面潰敗是怎麼回事?排除掉kmt內戰外行外戰更外行的因素,「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是一早就確定的,不以舉國之力拒敵於國門外,不拿全副身家賭一次輸贏,思路上很對。

接下去談打仗,kmt雖然打仗完全不行,總算也做了積極動員和大量準備。比如淞滬,最後固然潰敗的恥辱,但打得英勇啊,日寇要三個月滅亡中華,淞滬就足足打了三個月,江陰保衛戰同樣守足三個月。這在戰略上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作用就是為全面抗戰獲得了時間和空間的縱深。請注意,這個縱深,很深。

之後kmt一路潰敗,兩條防線如草紙般脆弱。真正拖延日軍的是江南水網,喜歡徒步的同學可以回憶回憶,每一條讓你抓狂的爛泥路,每一處布滿螞蟥竹葉青的山林,當年遍布著日寇的蹤跡。

隨後華北戰場,斃了一個韓司令,憋出一個台兒庄,日軍不可戰勝的牛皮,破滅。

接著炸了花園口、武漢會戰,薛岳大捷……日軍幾十萬精銳傷亡,暫時失去了戰略進攻的可能性。抗戰開局階段至此結束。

這一段是開局。日軍為何不能一鼓作氣佔領中國全境?中日歐美多次沙盤推演的結果都是中國撐不住三個月,結果呢?雖然kmt戰場戰術和配合有如XX一般,但勝在戰略運用得當,外加百萬人命填進去,總算博出了一個戰略相持格局。

為中華民族獨立獻身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日本號稱是要滅亡中華,滅亡中華即滅亡重慶再立傀儡,於是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過程不說了,總之慘烈。張自忠將軍棗宜會戰殉國,日軍退回原處。經此一役,日軍搞不定重慶這一點基本地球人都看出來了,抗日開始出現盲目樂觀情緒。

隨著戰局的擴大,日本人力財力物力逐漸跟不上,外加整個國家拖入戰爭泥潭,有點反悔,需要一個體面的收場。38、39年開始推銷「中日主導的東亞新秩序」,「共同防共」云云,並邀請英美調停。啥意思?只有一個意思:我有點打不動了,能不能坐下來聊聊?說到底初心只是要華北,只要華北歸我,其他好說。

於是kmt居然真的搞出了副總裁投日、桐工作等歷史逆流,一片烏煙瘴氣。腦洞大的不妨想想:如果此時媾和,之後會怎樣?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句話不是白給的,關鍵時刻tg發動百團大戰,拉住了閻錫山,一舉穩定了軍心民心,硬是把這股逆流扳了回來。以及華北敵後根據地的建立,拖住了日本百萬部隊,這一節如何能不提?中流砥柱。

這一段是戰略相持。很容易可以看得出來,只要中國不妥協不冒進,日本侵華失敗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到這裡,題主的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了。

之後的事情相對簡單。

德國閃電入侵波蘭,英美綏靖徹底破產,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被迫將戰略重心轉向美國。至此,抗戰不再是中國自己的事,已成為二戰的一部分。


其實可以說是日本侵華戰爭更進一步使得中華民族這個意識共同體更加深入人心。
七七事變之前,雖然大部分中國人已經有了中華民族這一概念,但這僅限於知識分子,大部分市民和經濟發達的鄉村。
前期日本可以迅速佔領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原因除去軍事實力強大,有三條:
一、雖然中華民國在形式上得以統一,但在部分地區仍存在軍閥。尤其在有些北方軍閥和軍官為保既得利益的情況下,放棄抵抗,所以會出現幾個日本兵就佔領一個縣城的情況。
二、在封閉落後的農村裡,大部分小農和地主並沒有什麼家國意識,對於他們來說只是給誰交皇糧的問題。更何況這些農村也是無力抵抗。
三、地形因素,日本人入關之後就是華北平原,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就可以驅兵直下,一路打到長江。

除了國際因素和日本自身的戰略,中國依舊可以抵抗八年的原因如下:
一、南京大屠殺的發生,使得中國人真正意識到亡國滅種的下場,不反抗都得被殺,起來反抗更沒什麼可怕的了,更何況萬一贏了呢?
二、國民政府與共產黨的宣傳,尤其共產黨在農村將中華民族的概念進一步擴散,讓中西部廣大農民意識這次不再是三百年前滿清入關,而是要將中國滅亡。使得農民紛紛入伍抵禦日本侵略者。
三、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配合。正面戰場的任務是防止日本進一步侵略,敵後戰場是擾亂日軍的大後方,使日本人受兩面夾擊,想想怎麼也讓敵人不好受。
四、中國的戰略縱深。當時中國啥也沒有,就有一個字「大」。


抗戰的前後「中國不怕鯨吞只怕蠶食」這一條認識已經在國民黨的有識之士中流傳開來,乃至於後來蔣公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待國際正義力量之制裁的偉大發明都是基於此認識,被人吹的山響的「蔣百里比毛澤東更早提出持久戰」等等基本都是鯨吞蠶食論的添油加醋。
但是,真正點透了中日戰爭強弱之勢的還是太祖的論持久戰,因為說的很明白,只有人民抗戰才是中國的希望,人民抗戰人民覺醒才是民族的將來。而蔣公的等待國際正義力量也好蔣百里的中國人是有辦法的也罷,都是被動的在熬,期待日本被堅韌的中國人熬垮了噎死他,只有太祖是積極主動的動員人民主動領導覺醒的中國人民主動抗戰。所以最後相信人民領導人民發動人民的太祖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最後把話題繞回來,日本雖然在短期之內就鯨吞了大量土地,但是很快就陷入中國人民的治安戰之中,岡村寧次回憶錄更是直言華北華中地區反抗意識極為激烈讓日本軍民疲於奔命。
這就是中國人骨子裡精神在裡邊,中國的百姓自清末之後雖然屢經戰亂,但是中國人的民族意識也或主動或被動的覺醒了,並沒有因為接連的戰爭變得寧可給勝利者當條狗苟且安生麻木不仁,而是在不斷反思為何我們天朝上國要不斷挨打,最後,就像國歌中唱的一樣,人民用血肉築成新的長城,中國人民選擇了站起來,不給任何人當奴才。因為民族裡有這種精神,所以哪怕是老蔣這種人即使不能像太祖一樣明明白白的說出來人民最終會勝利但是都能感覺出來中國人是有種的,日本鬼子翻不了天。


我覺得《論持久戰》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而且講的很詳細。

網路上的《論持久戰》,看過的就不用看了。
我看完後覺得太祖就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代表!
分享給大家!
豆丁網http://m.docin.com/p2-521744663.html

我比較懶,直接複製粘貼的。少噴!謝謝!

論持久戰

(一九三八年五月)

這是毛澤東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的講演。

問題的提起

(一)偉大抗日戰爭的一周年紀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團結起來,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同敵人作英勇的戰爭,快一年了。這個戰 爭,在東方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歷史上也將是偉大的,全世界人民都關心這個戰爭。身受戰爭災難、為著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奮鬥的每一個中國人,無日不在渴望 戰爭的勝利。然而戰爭的過程究竟會要怎麼樣,能勝利還是不能勝利,能速勝還是不能速勝,很多人都說持久戰,但是為什麼是持久戰,怎樣進行持久戰,很多人都 說最後勝利,但是為什麼會有最後勝利,怎樣爭取最後勝利,這些問題,不是每個人都解決了的,甚至是大多數人至今沒有解決的。於是失敗主義的亡國論者跑出來 向人們說:中國會亡,最後勝利不是中國的。某些性急的朋友們也跑出來向人們說:中國很快就能戰勝,無需乎費大氣力。這些議論究竟對不對呢,我們一向都說: 這些議論是不對的。可是我們說的,還沒有為大多數人所了解。一半因為我們的宣傳解釋工作還不夠,一半也因為客觀事變的發展還沒有完全暴露其固有的性質,還 沒有將其面貌鮮明地擺在人們之前,使人們無從看出其整個的趨勢和前途,因而無從決定自己的整套的方針和做法。現在好了,抗戰十個月的經驗,盡夠擊破毫無根 據的亡國論,也盡夠說服急性朋友們的速勝論了。在這種情形下,很多人要求做個總結性的解釋。尤其是對持久戰,有亡國論和速勝論的反對意見,也有空洞無物的 了解。「盧溝橋事變?以來,四萬萬人一齊努力,最後勝利是中國的。」這樣一種公式,在廣大的人們中流行著。這個公式是對的,但有加以充實的必要。抗日戰爭 和統一戰線之所以能夠堅持,是由於許多的因素:全國黨派,從共產黨到國民黨;全國人民,從工人農民到資產階級;全國軍隊,從主力軍到游擊隊;國際方面,從 社會主義國家到各國愛好正義的人民;敵國方面,從某些國內反戰的人民到前線反戰的兵士。總而言之,所有這些因素,在我們的抗戰中都盡了他們各種程度的努 力。每一個有良心的人,都應向他們表示敬意。我們共產黨人,同其他抗戰黨派和全國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團結一切力量,戰勝萬惡的日寇。今年七月一 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為了使每個共產黨員在抗日戰爭中能夠盡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著重地研究持久戰的必要。因此,我的講演就來研究 持久戰。和持久戰這個題目有關的問題,我都準備說到;但是不能一切都說到,因為一切的東西,不是在一個講演中完全說得了的。


(二)抗戰十個月以來,一切經驗都證明下述兩種觀點的不對:一種是中國必亡論,一種是中國速勝論。前者產生妥協傾向,後者產生輕敵傾向。他們看問題的方法都是主觀的和片面的,一句話,非科學的。

(三)抗戰以前,存在著許多亡國論的議論。例如說:「中國武器不如人,

。」抗戰以後,公開的亡國論沒有了,戰必敗。」「如果抗戰,必會作阿比西尼亞?

但 暗地是有的,而且很多。例如妥協的空氣時起時伏,主張妥協者的根據就是「再戰必亡」?。有個學生從湖南寫信來說:「在鄉下一切都感到困難。單獨一個人作宣 傳工作,只好隨時隨地找人談話。對象都不是無知無識的愚民,他們多少也懂得一點,他們對我的談話很有興趣。可是碰了我那幾位親戚,他們總說:?中國打不 勝,會亡。?討厭極了。好在他們還不去宣傳,不然真糟。農民對他們的信仰當然要大些啊~」這類中國必亡論者,是妥協傾向的社會基礎。這類人中國各地都有, 因此,抗日陣線中隨時可能發生的妥協問題,恐怕終戰爭之局也不會消滅的。當此徐州失守武漢緊張的時候,給這種亡國論痛駁一駁,我想不是無益的。

(四)抗戰十個月以來,各種表現急性病的意見也發生了。例如在抗戰初起時,許多人有一種毫無根據的樂觀傾向,他們把日本估計過低,甚至以為日本不能打到 山西。有些人輕視抗日戰爭中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他們對於「在全體上,運動戰是主要的,游擊戰是輔助的;在部分上,游擊戰是主要的,運動戰是輔助的」這個 提法,表示懷疑。他們不贊成八路軍這樣的戰略方針:「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認為這是「機械的」觀點?。上海戰爭時,有些人 說:「只要打三個月,國際局勢一定變化,蘇聯一定出兵,戰爭就可解決。」把抗戰的前途主要地寄托在外國援助上面?。台兒庄勝利?之後,有些人主張徐州戰役 ?應是「准決戰」,說過去的持久戰方針應該改變。說什麼「這一戰,就是敵人的最後掙扎」,「我們勝了,日閥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場,只有靜候末日審判」?。平 型關一個勝仗,沖昏了一些人的頭腦;台兒庄再一個勝仗,沖昏了更多的人的頭腦。於是敵人是否進攻武漢,成為疑問了。許多人以為:「不一定」;許多人以 為:「斷不會」。這樣的疑問可以牽涉到一切重大的問題。例如說:抗日力量是否夠了呢,回答可以是肯定的,因為現在的力量已使敵人不能再進攻,還要增加力量 幹什麼呢,例如說: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口號是否依然正確呢,回答可以是否定的,因為統一戰線的現時狀態已夠打退敵人,還要什麼鞏固和擴大呢,例 如說:國際外交和國際宣傳工作是否還應該加緊呢,回答也可以是否定的。例如說:改革軍隊制度,改革政治制度,發展民眾運動,厲行國防教育,鎮壓漢奸托派 ?,發展軍事工業,改良人民生活,是否應該認真去做呢,例如說:保衛武漢、保衛廣州、保衛西北和猛烈發展敵後游擊戰爭的口號,是否依然正確呢,回答都可以 是否定的。甚至某些人在戰爭形勢稍為好轉的時候,就準備在國共兩黨之間加緊磨擦一下,把對外的眼光轉到對內。這種情況,差不多每一個較大的勝仗之後,或敵 人進攻暫時停頓之時,都要發生。所有上述一切,我們叫它做政治上軍事上的近視眼。這些話,講起來好像有道理,實際上是毫無根據、似是而非的空談。掃除這些 空談,對於進行勝利的抗日戰爭,應該是有好處的。

(五)於是問題是:中國會亡嗎,答覆: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覆: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

(六)這些問題的主要論點,還在兩年之前我們就一般地指出了。還在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六日,即在西安事變前五個月,盧溝橋事變前十二個月,我同美國
記者斯諾先生的談話中,就已經一般地估計了中日戰爭的形勢,並提出了爭取勝利的各種方針。為備忘計,不妨抄錄幾段如下:

問:在什麼條件下,中國能戰勝並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呢,

答: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就中國人民的立場來說,三個條件中,中國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

問:你想,這個戰爭要延長多久呢,

答:要看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實力和中日兩國其他許多決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即是說,除了主要地看中國自己的力量之外,國際間所給中國的援助和日本國內革命 的援助也很有關係。如果中國抗日統一戰線有力地發展起來,橫的方面和縱的方面都有效地組織起來,如果認清日本帝國主義威脅他們自己利益的各國政府和各國人 民能給中國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的革命起來得快,則這次戰爭將迅速結束,中國將迅速勝利。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很快實現,戰爭就要延長。但結果還是一樣,日 本必敗,中國必勝。只是犧牲會大,要經過一個很痛苦的時期。

問:從政治上和軍事上來看,你以為這個戰爭的前途會要如何發展,

答:日本的大陸政策已經確定了,那些以為同日本妥協,再犧牲一些中國的領土主權就能夠停止日本進攻的人們,他們的想法只是一種幻想。我們確切地知道,就 是揚子江下游和南方各港口,都已經包括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大陸政策之內。並且日本還想佔領菲律賓、暹羅、越南、馬來半島和荷屬東印度,把外國和中國切開,獨 佔西南太平洋。這又是日本的海洋政策。在這樣的時期,中國無疑地要處於極端困難的地位。可是大多數中國人相信,這種困難是能夠克服的;只有各大商埠的富人 是失敗論者,因為他們害怕損失財產。有許多人想,一旦中國海岸被日本封鎖,中國就不能繼續作戰。這是廢話。為反駁他們,我們不妨舉出紅軍的戰爭史。在抗日 戰爭中,中國所佔的優勢,比內戰時紅軍的地位強得多。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就是日本能佔領中國一萬萬至二萬萬人口的區域,我們離戰敗還很遠呢。我們仍然 有很大的力量同日本作戰,而日本在整個戰爭中須得時時在其後方作防禦戰。中國經濟的不統一、不平衡,對於抗日戰爭反為有利。例如將上海和中國其他地方割 斷,對於中國的損害,絕沒有將紐約和美國其他地方割斷對於美國的損害那樣嚴重。日本就是把中國沿海封鎖,中國的西北、西南和西部,它是無法封鎖的。所以問 題的中心點還是中國全體人民團結起來,樹立舉國一致的抗日陣線。這是我們早就提出了的。

問:假如戰爭拖得很長,日本沒有完全戰敗,共產黨能否同意講和,並承認日本統治東北,

答:不能。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一樣,不容許日本保留中國的寸土。

問:照你的意見,這次解放戰爭,主要的戰略方針是什麼,

答:我們的戰略方針,應該是使用我們的主力在很長的變動不定的戰線上作戰。中國軍隊要勝利,必須在廣闊的戰場上進行高度的運動戰,迅速地前進和迅速地後 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這就是大規模的運動戰,而不是深溝高壘、層層設防、專靠防禦工事的陣地戰。這並不是說要放棄一切重要的軍事地點,對於這些地 點,只要有利,就應配置陣地戰。但是轉換全局的戰略方針,必然要是運動戰。陣地戰雖也必需,但是屬於輔助性質的第二種的方針。在地理上,戰場這樣廣大,我 們作最有效的運動戰,是可能的。日軍遇到我軍的猛烈活動,必得謹慎。他們的戰爭機構很笨重,行動很慢,效力有限。如果我們集中兵力在

一個狹小的陣地上作消 耗戰的抵抗,將使我軍失掉地理上和經濟組織上的有利條件,犯阿比西尼亞的錯誤。戰爭的前期,我們要避免一切大的決戰,要先用運動戰逐漸地破壞敵人軍隊的精 神和戰鬥力。

除了調動有訓練的軍隊進行運動戰之外,還要在農民中組織很多的游擊隊。須知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僅僅是表示了全國農民所能動 員抗戰的潛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國農民有很大的潛伏力,只要組織和指揮得當,能使日本軍隊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時,使之疲於奔命。必須記住這個戰爭是在中國打 的,這就是說,日軍要完全被敵對的中國人所包圍;日軍要被迫運來他們所需的軍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們要用重兵去保護交通線,時時謹防襲擊;另外,還要 有一大部力量駐紮滿洲和日本內地。

在戰爭的過程中,中國能俘虜許多的日本兵,奪取許多的武器彈藥來武裝自己;同時,爭取外國的援助,使中 國軍隊的裝備逐漸加強起來。因此,中國能夠在戰爭的後期從事陣地戰,對於日本的佔領地進行陣地的攻擊。這樣,日本在中國抗戰的長期消耗下,它的經濟行將崩 潰;在無數戰爭的消磨中,它的士氣行將頹靡。中國方面,則抗戰的潛伏力一天一天地奔騰高漲,大批的革命民眾不斷地傾注到前線去,為自由而戰爭。所有這些因 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來,就使我們能夠對日本佔領地的堡壘和根據地,作最後的致命的攻擊,驅逐日本侵略軍出中國。(斯諾:《西北印象記》)

抗戰十個月的經驗,證明上述論點的正確,以後也還將繼續證明它。

(一?)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個強的帝國主義國家,它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在東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個著名帝國主義國家中的一個。這是 日本侵略戰爭的基本條件,戰爭的不可避免和中國的不能速勝,就建立在這個日本國家的帝國主義制度及其強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上面。然而第二,由於日 本社會經濟的帝國主義性,就產生了日本戰爭的帝國主義性,它的戰爭是退步的和野蠻的。時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國主義,由於內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 不舉行空前大規模的冒險戰爭,而且使得它臨到最後崩潰的前夜。從社會行程說來,日本已不是興旺的國家,戰爭不能達到日本統治階級所期求的興旺,而將達到它 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國主義的死亡。這就是所謂日本戰爭的退步性。跟著這個退步性,加上日本又是一個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這一特點,就產生了它的戰爭 的特殊的野蠻性。這樣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國內的階級對立、日本民族和中國民族的對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對立。日本戰爭的退步性和野蠻性是日本戰爭必然 失敗的主要根據。還不止此,第三,日本戰爭雖是在其強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的基礎之上進行的,但同時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礎之上進行的。日本的軍 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雖強,但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國度比較地小,其人力、軍力、財力、物力均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日本統治者想從戰爭中 解決這個困難問題,但同樣,將達到其所期求的反面,這就是說,它為解決這個困難問題而發動戰爭,結果將因戰爭而增加困難,戰爭將連它原有的東西也消耗掉。 最後,第四,日本雖能得到國際法西斯國家的援助,但同時,卻又不能不遇到一個超過其國際援助力量的國際反對力量。這後一種力量將逐漸地增長,終究不但將把 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並將施其壓力於日本自身。這是失道寡助的規律,是從日本戰爭的本性產生出來的。總起來說,日本的長處是其戰爭力量之強,而其短處則在 其戰爭本質的退步性、野蠻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國際形勢之寡助。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點。


(一一)中國方面:第一,我們是一個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從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戊戌維新?,辛亥革命?,直至北伐戰爭,一切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運動,都遭到了 嚴重的挫折,因此依然保留下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我們依然是一個弱國,我們在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各方面都顯得不如敵人。戰爭之不可避免和中國 之不能速勝,又在這個方面有其基礎。然而第二,中國近百年的解放運動積累到了今日,已經不同於任何歷史時期。各種內外反對力量雖給了解放運動以嚴重挫折, 同時卻鍛煉了中國人民。今日中國的軍事、經濟、政治、文化雖不如日本之強,但在中國自己比較起來,卻有了比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更為進步的因素。中國共產黨及 其領導下的軍隊,就是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中國今天的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種進步的基礎上得到了持久戰和最後勝利的可能性。中國是如日方升的國家,這同日本 帝國主義的沒落狀態恰是相反的對照。中國的戰爭是進步的,從這種進步性,就產生了中國戰爭的正義性。因為這個戰爭是正義的,就能喚起全國的團結,激起敵國 人民的同情,爭取世界多數國家的援助。第三,中國又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夠支持長期的戰爭,這同日本又是一個相反的對比。最後, 第四,由於中國戰爭的進步性、正義性而產生出來的國際廣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總起來說,中國的短處是戰爭力量之弱,而其長處則在其戰爭本 質的進步性和正義性,在其是一個大國家,在其國際形勢之多助。這些都是中國的特點。

(一二)這樣看來,日本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強的,但其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國際形勢又處於不利。中國反是,軍 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是比較地弱的,然而正處於進步的時代,其戰爭是進步的和正義的,又有大國這個條件足以支持持久戰,世界的多數國家是會要援助中國 的。??這些,就是中日戰爭互相矛盾著的基本特點。這些特點,規定了和規定著雙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規定了和規定著戰爭的持久性和最後 勝利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戰爭就是這些特點的比賽。這些特點在戰爭過程中將各依其本性發生變化,一切東西就都從這裡發生出來。這些特點是事實上存在的, 不是虛造騙人的;是戰爭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殘缺不全的片段;是貫徹於雙方一切大小問題和一切作戰階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無的。觀察中日戰爭如果忘記了這 些特點,那就必然要弄錯;即使某些意見一時有人相信,似乎不錯,但戰爭的經過必將證明它們是錯的。我們現在就根據這些特點來說明我們所要說的一切問題。

駁亡國論 (一三)亡國論者看到敵我強弱對比一個因素,從前就說「抗戰必亡」,現在又說「再戰必亡」。如果我們僅僅說,敵人雖強,但是小國,中國雖弱,但 是大國,是不足以折服他們的。他們可以搬出元朝滅宋、清朝滅明的歷史證據,證明小而強的國家能夠滅亡大而弱的國家,而且是落後的滅亡進步的。如果我們說, 這是古代,不足為據,他們又可以搬出英滅印度的事實,證明小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能夠滅亡大而弱的落後國家。所以還須提出其他的根據,才能把一切亡國論者的 口封住,使他們心服,而使一切從事宣傳工作的人們得到充足的論據去說服還不明白和還不堅定的人們,鞏固其抗戰的信心。

(一四)這應該提出的根據是什麼呢,就是時代的特點。這個特點的具體反映是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國的進步和多助。

(一五)我們的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中日兩國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戰爭。在我們的敵人方面,首先,它是快要死亡的帝國主義,它已處於退
步時 代,不但和英滅印度時期英國還處於資本主義的進步時代不相同,就是和二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日本也不相同。此次戰爭發動於世界帝國主義首先是法西斯國 家大崩潰的前夜,敵人也正是為了這一點才舉行這個帶最後掙扎性的冒險戰爭。所以,戰爭的結果,滅亡的不會是中國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集團,這是無可逃避 的必然性。再則,當日本舉行戰爭的時候,正是世界各國或者已經遭遇戰爭或者快要遭遇戰爭的時候,大家都正在或準備著為反抗野蠻侵略而戰,中國這個國家又是 同世界多數國家和多數人民利害相關的,這就是日本已經引起並還要加深地引起世界多數國家和多數人民的反對的根源。

(一六)中國方面呢,它已經不能和別的任何歷史時期相比較。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是它的特點,所以被稱為弱國。但是在同時,它又處於歷史上進步的時 代,這就是足以戰勝日本的主要根據。所謂抗日戰爭是進步的,不是說普通一般的進步,不是說阿比西尼亞抗意戰爭的那種進步,也不是說太平天國或辛亥革命的那 種進步,而是說今天中國的進步。今天中國的進步在什麼地方呢,在於它已經不是完全的封建國家,已經有了資本主義,有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有了已經覺悟或 正在覺悟的廣大人民,有了共產黨,有了政治上進步的軍隊即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紅軍,有了數十年革命的傳統經驗,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十七年的經驗。這 些經驗,教育了中國的人民,教育了中國的政黨,今天恰好作了團結抗日的基礎。如果說,在俄國,沒有一九?五年的經驗就不會有一九一七年的勝利;那末,我們 也可以說,如果沒有十七年以來的經驗,也將不會有抗日的勝利。這是國內的條件。

國際的條件,使得中國在戰爭中不是孤立的,這一點也是歷史 上空前的東西。歷史上不論中國的戰爭也罷,印度的戰爭也罷,都是孤立的。惟獨今天遇到世界上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空前廣大和空前深刻的人民運動及其對於中 國的援助。俄國一九一七年的革命也遇到世界的援助,俄國的工人和農民因此勝利了,但那個援助的規模還沒有今天廣大,性質也沒有今天深刻。今天的世界的人民 運動,正在以空前的大規模和空前的深刻性發展著。蘇聯的存在,更是今天國際政治上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必然以極大的熱忱援助中國,這一現象,是二十年前完全 沒有的。所有這些,造成了和造成著為中國最後勝利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條件。大量的直接的援助,目前雖然還沒有,尚有待於來日,但是中國有進步和大國的條 件,能夠延長戰爭的時間,促進並等候國際的援助。

(一七)加上日本是小國,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國是大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這一個條件,於是在強弱對比之外,就還有小國、退步、寡助和大國、進步、多助的對比,這就是中國決不會亡的根據。強弱對比雖然規定了日本能夠在中國有一定 時期和一定程度的橫行,中國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艱難的路程,抗日戰爭是持久戰而不是速決戰;然而小國、退步、寡助和大國、進步、多助的對比,又規定了日本 不能橫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後的失敗,中國決不會亡,必然要取得最後的勝利。

(一八)阿比西尼亞為什麼滅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國,而 且是小國。第二,它不如中國進步,它是一個古老的奴隸制到農奴制的國家,沒有資本主義,沒有資產階級政黨,更沒有共產黨,沒有中國這樣的軍隊,更沒有如同 八路軍這樣的軍隊。第三,它不能等候國際的援助,它的戰爭是孤立的。第四,這是主要的,抗意戰爭領導方面有錯誤。阿比西尼亞因此滅亡了。然而阿比西尼亞還 有相當廣大的游擊戰爭存在,如能堅持下去,是可以在未來的世界變動中據以恢復其祖國的。

(一九)如果亡國論者搬出中國近代解放運動的失敗 史來證明「抗戰必亡」和「再戰必亡」的話,那我們的答覆也是時代不同一句話。中國本身、日本內部、國際環境都和過去不相同。日本比過去更強了,中國的半殖 民地和半封建地位依然未變,力量依然頗弱,這一點是嚴重的情形。日本暫時還能控制其國內的人民,也還能利用國際間的矛盾作為其侵華的工具,這些都是事實。 然而在長期的戰爭過程中,必然要發生相反的變化。這一點現在還不是事實,但是將來必然要成為事實的。這一點,亡國論者就拋棄不顧了。中國呢,不但現在已有 新的人、新的政黨、新的軍隊和新的抗日政策,和十餘年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這

些都必然會向前發展。雖然歷史上的解放運動屢次遭受挫折,使中國不能積蓄更大的力量用於今日的抗日戰爭??這是非常可痛惜的歷史的教訓,從今以後,再也不要自己摧殘任何的革命力量了??然而就在既存的基礎上,加上廣大的努力,必 能逐漸前進,加強抗戰的力量。偉大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是這種努力的總方向。國際援助一方面,眼前雖然還看不見大量的和直接的,但是國際局面根本已和過 去兩樣,大量和直接的援助正在醞釀中。中國近代無數解放運動的失敗都有其客觀和主觀的原因,都不能比擬今天的情況。在今天,雖然存在著許多困難條件,規定 了抗日戰爭是艱難的戰爭,例如敵人之強,我們之弱,敵人的困難還剛在開始,我們的進步還很不夠,如此等等,然而戰勝敵人的有利條件是很多的,只須加上主觀 的努力,就能克服困難而爭取勝利。這些有利條件,歷史上沒有一個時候可和今天比擬,這就是抗日戰爭必不會和歷史上的解放運動同歸失敗的理由。

妥協還是抗戰,腐敗還是進步,

二?)亡國論之沒有根據,俱如上述。但是另有許多人,並非亡國論者,他們是愛國志士,卻對時局懷抱甚深的憂慮。他們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懼怕對日妥 協,一是懷疑政治不能進步。這兩個可憂慮的問題在廣大的人們中間議論著,找不到解決的基點。我們現在就來研究這兩個問題。

(二一)前頭說 過,妥協的問題是有其社會根源的,這個社會根源存在,妥協問題就不會不發生。但妥協是不會成功的。要證明這一點,仍不外向日本、中國、國際三方面找根據。 第一是日本方面。還在抗戰初起時,我們就估計有一種醞釀妥協空氣的時機會要到來,那就是在敵人佔領華北和江浙之後,可能出以勸降手段。後來果然來了這一 手;但是危機隨即過去,原因之一是敵人採取了普遍的野蠻政策,實行公開的掠奪。中國降了,任何人都要做亡國奴。敵人的這一掠奪的即滅亡中國的政策,分為物 質的和精神的兩方面,都是普遍地施之於中國人的;不但是對下層民眾,而且是對上層成分,??當然對後者稍為客氣些,但也只有程度之別,並無原則之分。大體 上,敵人是將東三省的老辦法移植於內地。在物質上,掠奪普通人民的衣食,使廣大人民啼飢號寒;掠奪生產工具,使中國民族工業歸於毀滅和奴役化。在精神上, 摧殘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在太陽旗下,每個中國人只能當順民,做牛馬,不許有一絲一毫的中國氣。敵人的這一野蠻政策,還要施之於更深的內地。他的胃口很 旺,不願停止戰爭。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日本內閣宣言的方針?,至今堅決執行,也不能不執行,這就激怒了一切階層的中國人。這是根據敵人戰爭的退步性野蠻 性而來的,「在劫難逃」,於是形成了絕對的敵對。估計到某種時機,敵之勸降手段又將出現,某些亡國論者又將蠕蠕而動,而且難免勾結某些國際成分(英、美、 法內部都有這種人,特別是英國的上層分子),狼狽為奸。但是大勢所趨,是降不了的,日本戰爭的堅決性和特殊的野蠻性,規定了這個問題的一方面。
(二二)第二是中國方面。中國堅持抗戰的因素有三個:其一,共產黨,這是領導人民抗日的可靠力量。又其一,國民黨,因其是依靠英美的,英美不叫它投降, 它也就不會投降。又其一,別的黨派,大多數是反對妥協、擁護抗戰的。這三者互相團結,誰要妥協就是站在漢奸方面,人人得而誅之。一切不願當漢奸的人,就不 能不團結起來堅持抗戰到底,妥協就實際上難於成功。

(二三)第三是國際方面。除日本的盟友和各資本主義國家的上層分子中的某些成分外,其 余都不利於中國妥協而利於中國抗戰。這一因素影響到中國的希望。今天全國人民有一種希望,認為國際力量必將逐漸增強地援助中國。這種希望不是空的;特別是 蘇聯的存在,鼓舞了中國的抗戰。空前強大的社會主義的蘇聯,它和中國是歷來休戚相關的。蘇聯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上層成分之唯利是圖者根本相反,它是以援 助一切弱小民族和革命戰爭為其職志的。中國戰爭之非孤立性,不但一般地建立在整個國際的援助上,而且特殊地建立在蘇聯的援助上。中蘇兩國是地理接近的,這 一點加重了日本的危機,便利了中國的抗戰。中日兩國地理接近,加重了中國抗戰的困難。然而中蘇的地理接近,卻是中國抗戰的有利條件。

(二 四)由此可作結論:妥協的危機是存在的,但是能夠克服。因為敵人的政策即使可作某種程度的改變,但其根本改變是不可能的。中國內部有妥協的社會根源,但是 反對妥協的佔大多數。國際力量也有一部分贊助妥協,但是主要的力量贊助抗戰。這三種因素結合起來,就能克服妥協危機,堅持抗戰到底。

(二 五)現在來答覆第二個問題。國內政治的改進,是和抗戰的堅持不能分離的。政治越改進,抗戰越能堅持;抗戰越堅持,政治就越能改進。但是基本上依賴于堅持抗 戰。國民黨的各方面的不良現象是嚴重地存在著,這些不合理因素的歷史積累,使得廣大愛國志士發生很大的憂慮和煩悶。但是抗戰的經驗已經證明,十個月的中國 人民的進步抵得上過去多少年的進步,並無使人悲觀的根據。歷史積累下來的腐敗現象,雖然很嚴重地阻礙著人民抗戰力量增長的速度,減少了戰爭的勝利,招致了 戰爭的損失,但是中國、日本和世界的大局,不容許中國人民不進步。由於阻礙進步的因素即腐敗現象之存在,這種進步是緩慢的。進步和進步的緩慢是目前時局的 兩個特點,後一個特點和戰爭的迫切要求很不相稱,這就是使得愛國志士們大為發愁的地方。然而我們是在革命戰爭中,革命戰爭是一種抗毒素,它不但將排除敵人 的毒焰,也將清洗自己的污濁。凡屬正義的革命的戰爭,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為改造事物開闢道路。中日戰爭將改造中日兩國;只要中國堅持抗 戰和堅持統一戰線,就一定能把舊日本化為新日本,把舊中國化為新中國,中日兩國的人和物都將在這次戰爭中和戰爭後獲得改造。我們把抗戰和建國聯繫起來看, 是正當的。說日本也能獲得改造,是說日本統治者的侵略戰爭將走到失敗,有引起日本人民革命之可能。日本人民革命勝利之日,就是日本改造之時。這和中國的抗 戰密切地聯繫著,這一個前途是應該看到的。

亡國論是不對的,速勝論也是不對的

(二六)我們已把強弱、大小、進步退步、多助寡助幾個敵我之間矛盾著的基本特點,作了比較研究,批駁了亡國論,答覆了為什麼不易妥協和為什麼政 治可能進步的問題。亡國論者看重了強弱一個矛盾,把它誇大起來作為全部問題的論據,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他們只提強弱對比一點,是他們的片面性;他們將此 片面的東西誇大起來看成全體,又是他們的主觀性。所以在全體說來,他們是沒有根據的,是錯誤的。那些並非亡國論者,也不是一貫的悲觀主義者,僅為
一時候和 一局部的敵我強弱情況或國內腐敗現象所迷惑,而一時地發生悲觀心理的人們,我們也得向他們指出,他們的觀點的來源也是片面性和主觀性的傾向。但是他們的改 正較容易,只要一提醒就會明白,因為他們是愛國志士,他們的錯誤是一時的。

(二七)然而速勝論者也是不對的。他們或則根本忘記了強弱這個 矛盾,而單單記起了其他矛盾;或則對於中國的長處,誇大得離開了真實情況,變成另一種樣子;或則拿一時一地的強弱現象代替了全體中的強弱現象,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總之,他們沒有勇氣承認敵強我弱這件事實。他們常常抹殺這一點,因此抹殺了真理的一方面。他們又沒有勇氣承認自己長處之有限性,因 而抹殺了真理的又一方面。由此犯出或大或小的錯誤來,這裡也是主觀性和片面性作怪。這些朋友們的心是好的,他們也是愛國志士。但是「先生之志則大矣」,先 生的看法則不對,照了做去,一定碰壁。因為估計不符合真相,行動就無法達到目的;勉強行去,敗軍亡國,結果和失敗主義者沒有兩樣。所以也是要不得的。

(二八)我們是否否認亡國危險呢,不否認的。我們承認在中國面前擺著解放和亡國兩個可能的前途,兩者在猛烈地鬥爭中。我們的任務在於實現解放而避免亡 國。實現解放的條件,基本的是中國的進步,同時,加上敵人的困難和世界的援助。我們和亡國論者不同,我們客觀地而且全面地承認亡國和解放兩個可能同時存 在,著重指出解放的可能佔優勢及達到解放的條件,並為爭取這些條件而努力。亡國論者則主觀地和片面地只承認亡國一個可能性,否認解放的可能性,更不會指出 解放的條件和為爭取這些條件而努力。我們對於妥協傾向和腐敗現象也是承認的,但是我們還看到其他傾向和其他現象,並指出二者之中後者對於前者將逐步地佔優 勢,二者在猛烈地鬥爭著;並指出後者實現的條件,為克服妥協傾向和轉變腐敗現象而努力。因此,我們並不悲觀,而悲觀的人們則與此相反。

(二九)我們也不是不喜歡速勝,誰也贊成明天一個早上就把「鬼子」趕出去。但是我們指出,沒有一定的條件,速勝只存在於頭腦之中,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只是 幻想和假道理。因此,我們客觀地並全面地估計到一切敵我情況,指出只有戰略的持久戰才是爭取最後勝利的唯一途徑,而排斥毫無根據的速勝論。我們主張為著爭 取最後勝利所必要的一切條件而努力,條件多具備一分,早具備一日,勝利的把握就多一分,勝利的時間就早一日。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縮短戰爭的過程,而排斥 貪便宜尚空談的速勝論。

為什麼是持久戰,

(三?)現在我們來把持久戰問題研究一下。「為什麼是持久戰」這一個問題,只有依據全部敵我對比的基本因素,才能得出正確的回答。例如單說敵人 是帝國主義的強國,我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就有陷入亡國論的危險。因為單純地以弱敵強,無論在理論上,在實際上,都不能產生持久的結果。單是大小或 單是進步退步、多助寡助,也是一樣。大並小、小並大的事都是常有的。進步的國家或事物,如果力量不強,常有被大而退步的國家或事物所滅亡者。多助寡助是重 要因素,但是附隨因素,依敵我本身的基本因素如何而定其作用的大小。因此,我們說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是從全部敵我因素的相互關係產生的結論。敵強我弱,我 有滅亡的危險。但敵尚有其他缺點,我尚有其他優點。敵之優點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點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擴大。我方反是,我之優點可因我之努力而 加強,缺點則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後勝利,避免
滅亡,敵則將最後失敗,而不能避免整個帝國主義制度的崩潰。

(三一)既然敵之優點 只有一個,余皆缺點,我之缺點只有一個,余皆優點,為什麼不能得出平衡結果,反而造成了現時敵之優勢我之劣勢呢,很明顯的,不能這樣形式地看問題。事情是 現時敵我強弱的程度懸殊太大,敵之缺點一時還沒有也不能發展到足以減殺其強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我之優點一時也沒有且不能發展到足以補充其弱的因素之必要 的程度,所以平衡不能出現,而出現的是不平衡。

(三二)敵強我弱,敵是優勢而我是劣勢,這種情況,雖因我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努力 而有所變化,但是還沒有產生基本的變化。所以,在戰爭的一定階段上,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勝利,我則將遭到一定程度的失敗。然而敵我都只限於這一定階段內一 定程度上的勝或敗,不能超過而至於全勝或全敗,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一則敵強我弱之原來狀況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二則由於我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 的努力,更加造成這種相對的形勢。拿原來狀況來說,敵雖強,但敵之強已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減殺,不過此時還沒有減殺到足以破壞敵之優勢的必要的程度;我雖 弱,但我之弱已為其他有利的因素所補充,不過此時還沒有補充到足以改變我之劣勢的必要的程度。於是形成敵是相對的強,我是相對的弱;敵是相對的優勢,我是 相對的劣勢。雙方的強弱優劣原來都不是絕對的,加以戰爭過程中我之堅持抗戰和堅持統一戰線的努力,更加變化了敵我原來強弱優劣的形勢,因而敵我只限於一定 階段內的一定程度上的勝或敗,造成了持久戰的局面。

(三三)然而情況是繼續變化的。戰爭過程中,只要我能運用正確的軍事的和政治的策略, 不犯原則的錯誤,竭盡最善的努力,敵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將隨戰爭之延長而發展,必能繼續改變著敵我強弱的原來程度,繼續變化著敵我的優劣形勢。到 了新的一定階段時,就將發生強弱程度上和優劣形勢上的大變化,而達到敵敗我勝的結果。

(三四)目前敵尚能勉強利用其強的因素,我之抗戰尚 未給他以基本的削弱。其人力、物力不足的因素尚不足以阻止其進攻,反之,尚足以維持其進攻到一定的程度。其足以加劇本國階級對立和中國民族反抗的因素,即 戰爭之退步性和野蠻性一因素,亦尚未造成足以根本妨礙其進攻的情況。敵人的國際孤立的因素也方在變化發展之中,還沒有達到完全的孤立。許多表示助我的國家 的軍火資本家和戰爭原料資本家,尚在唯利是圖地供給日本以大量的戰爭物資?,他們的政府?亦尚不願和蘇聯一道用實際方法制裁日本。這一切,規定了我之抗戰 不能速勝,而只能是持久戰。中國方面,弱的因素表現在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雖在十個月抗戰中有了某種程度的進步,但距離足以阻止敵之進攻及准 備我之反攻的必要的程度,還遠得很。且在量的方面,又不得不有所減弱。其各種有利因素,雖然都在起積極作用,但達到足以停止敵之進攻及準備我之反攻的程度 則尚有待於巨大的努力。在國內,克服腐敗現象,增加進步速度;在國外,克服助日勢力,增加反日勢力,尚非目前的現實。這一切,又規定了戰爭不能速勝,而只 能是持久戰。

持久戰的三個階段

(三五)中日戰爭既然是持久戰,最後勝利又將是屬於中國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設想,這種持久戰,將具體地表現於三個階段之中。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 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三個階段的
具體情況不 能預斷,但依目前條件來看,戰爭趨勢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客觀現實的行程將是異常豐富和曲折變化的,誰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戰爭的「流年」來;然而給 戰爭趨勢描畫一個輪廓,卻為戰略指導所必需。所以,儘管描畫的東西不能盡合將來的事實,而將為事實所校正,但是為著堅定地有目的地進行持久戰的戰略指導起 見,描畫輪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

(三六)第一階段,現在還未完結。敵之企圖是攻佔廣州、武漢、蘭州三點,並把三點聯繫起來。敵欲達此目 的,至少出五十個師團,約一百五十萬兵員,時間一年半至兩年,用費將在一百萬萬日元以上。敵人如此深入,其困難是非常之大的,其後果將不堪設想。至欲完全 佔領粵漢鐵路和西蘭公路,將經歷非常危險的戰爭,未必盡能達其企圖。但是我們的作戰計劃,應把敵人可能佔領三點甚至三點以外之某些部分地區並可能互相聯繫 起來作為一種基礎,部署持久戰,即令敵如此做,我也有應付之方。這一階段我所採取的戰爭形式,主要的是運動戰,而以游擊戰和陣地戰輔助之。陣地戰雖在此階 段之第一期,由於國民黨軍事當局的主觀錯誤把它放在主要地位,但從全階段看,仍然是輔助的。此階段中,中國已經結成了廣大的統一戰線,實現了空前的團結。 敵雖已經採用過並且還將採用卑鄙無恥的勸降手段,企圖不費大力實現其速決計劃,整個地征服中國,但是過去的已經失敗,今後的也難成功。此階段中,中國雖有 頗大的損失,但是同時卻有頗大的進步,這種進步就成為第二階段繼續抗戰的主要基礎。此階段中,蘇聯對於我國已經有了大量的援助。敵人方面,士氣已開始表現 頹靡,敵人陸軍進攻的銳氣,此階段的中期已不如初期,末期將更不如初期。敵之財政和經濟已開始表現其竭蹶狀態,人民和士兵的厭戰情緒已開始發生,戰爭指導 集團的內部已開始表現其「戰爭的煩悶」,生長著對於戰爭前途的悲觀。

(三七)第二階段,可以名之曰戰略的相持階段。第一階段之末尾,由於 敵之兵力不足和我之堅強抵抗,敵人將不得不決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戰略進攻終點,到達此終點以後,即停止其戰略進攻,轉入保守佔領地的階段。此階段內,敵之企 圖是保守佔領地,以組織偽政府的欺騙辦法據之為己有,而從中國人民身上盡量搜括東西,但是在他的面前又遇著頑強的游擊戰爭。游擊戰爭在第一階段中乘著敵後 空虛將有一個普遍的發展,建立許多根據地,基本上威脅到敵人佔領地的保守,因此第二階段仍將有廣大的戰爭。此階段中我之作戰形式主要的是游擊戰,而以運動 戰輔助之。此時中國尚能保有大量的正規軍,不過一方面因敵在其佔領的大城市和大道中取戰略守勢,一方面因中國技術條件一時未能完備,尚難迅即舉行戰略反 攻。除正面防禦部隊外,我軍將大量地轉入敵後,比較地分散配置,依託一切敵人未占區域,配合民眾武裝,向敵人佔領地作廣泛的和猛烈的游擊戰爭,並儘可能地 調動敵人於運動戰中消滅之,如同現在山西的榜樣。此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地方將遇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游擊戰爭能夠勝利,做得好,可能使敵只能保守佔領地三 分之一左右的區域,三分之二左右仍然是我們的,這就是敵人的大失敗,中國的大勝利。那時,整個敵人佔領地將分為三種地區:第一種是敵人的根據地,第二種是 游擊戰爭的根據地,第三種是雙方爭奪的游擊區。這個階段的時間的長短,依敵我力量增減變化的程度如何及國際形勢變動如何而定,大體上我們要準備付給較長的 時間,要熬得過這段艱難的路程。這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經濟困難和漢奸搗亂將是兩個很大的問題。敵人將大肆其破壞中國統一戰線的活動,一切敵之佔領地的 漢奸組織將合流組成所謂「統一政府」。我們內部,因大城市的喪失和戰爭的困難,動搖分子將大倡其妥協論,悲觀情緒將嚴重地增長。此時我們的任務,在於動員 全國民眾,齊心一致,絕
不動搖地堅持戰爭,把統一戰線擴大和鞏固起來,排除一切悲觀主義和妥協論,提倡艱苦鬥爭,實行新的戰時政策,熬過這一段艱難的路 程。此階段內,必須號召全國堅決地維持一個統一政府,反對分裂,有計劃地增強作戰技術,改造軍隊,動員全民,準備反攻。此階段中,國際形勢將變到更於日本 不利,雖可能

一類的遷就所謂「既成事實」的「現實主義」的調頭出現,但主要的國際有張伯倫?

勢力將變到進一步地援助中國。日本威脅南洋和威脅西伯利亞,將 較之過去更加嚴重,甚至爆發新的戰爭。敵人方面,陷在中國泥潭中的幾十個師團抽不出去。廣大的游擊戰爭和人民抗日運動將疲憊這一大批日本軍,一方面大量地 消耗之,又一方面進一步地增長其思鄉厭戰直至反戰的心理,從精神上瓦解這個軍隊。日本在中國的掠奪雖然不能說它絕對不能有所成就,但是日本資本缺乏,又困 於游擊戰爭,急遽的大量的成就是不可能的。這個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也將是最困難的時期,然而它是轉變的樞紐。中國將變為獨立國,還是淪為殖民 地,不決定於第一階段大城市之是否喪失,而決定於第二階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如能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和堅持持久戰,中國將在此階段中獲得轉弱為強的力 量。中國抗戰的三幕戲,這是第二幕。由於全體演員的努力,最精彩的結幕便能很好地演出來。

(三八)第三階段,是收復失地的反攻階段。收復 失地,主要地依靠中國自己在前階段中準備著的和在本階段中繼續地生長著的力量。然而單只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的,還須依靠國際力量和敵國內部變化的援助,否 則是不能勝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國的國際宣傳和外交工作的任務。這個階段,戰爭已不是戰略防禦,而將變為戰略反攻了,在現象上,並將表現為戰略進攻;已不是 戰略內線,而將逐漸地變為戰略外線。直至打到鴨綠江邊,才算結束了這個戰爭。第三階段是持久戰的最後階段,所謂堅持戰爭到底,就是要走完這個階段的全程。 這個階段我所採取的主要的戰爭形式仍將是運動戰,但是陣地戰將提到重要地位。如果說,第一階段的陣地防禦,由於當時的條件,不能看作重要的,那末,第三階 段的陣地攻擊,由於條件的改變和任務的需要,將變成頗為重要的。此階段內的游擊戰,仍將輔助運動戰和陣地戰而起其戰略配合的作用,和第二階段之變為主要形 式者不相同。


推薦閱讀:

抗美援朝中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孔,真的有用么?機槍的威力應該很快可以把人身體打穿然後繼續向遠處射擊吧
張學良敢和蘇聯打中東鐵路戰爭 為何不敢PK關東軍?
國際上禁止達姆彈用於戰爭,是否和戰爭自相矛盾?
大明會不會出現一支可以和元老院抗衡的軍隊?
奧運期間敘利亞會停戰嗎?

TAG:日本 | 歷史 | 戰爭 | 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