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肉夾饃」不叫「饃夾肉」?
肉夾饃,菜夾饃,土豆夾饃,沒有必要認為是肉夾於饃省略,何況這樣的省略不符合習慣。夾饃是一類食物。類似的還有血吸蟲,肝吸蟲,肺吸蟲,不是受日語影響的動詞後置,而是定中結構。有吸蟲綱這類。
我地晉語,類似的食物稱作「肉圪夾」,圪是詞綴,圪夾意思接近於「夾子」。
所以這個名稱的結構,實際上和「驢肉火燒」是一樣的,屬於最常用的典型的偏正式短語。
鑒於關中歷史上有大量晉語人口湧入,謹慎地估計,關中的「肉夾饃」
以前是稱作「肉圪夾」或「肉夾子」的,後來因為偏離詞語的本義,加上需要印在菜單和招牌上,就加了一個「饃」字來說明,於是有了「肉夾饃」的名稱。
不過,即使從現代普通話來分析看,肉夾饃,總歸還是饃,自然饃字要在最後
雞蛋卷餅,和餅卷雞蛋,作為名稱的話,顯然還是前者更合理。
另外我非常不認同所有的「肉夾於饃」的說法,沒見過哪個東西起名字用一句話的,「肉夾饃」的中心詞顯然在「饃」上,而「肉夾於饃」,分明是在敘述一件事,這像是起名字的思路嗎,這種思路現代人沒有,古代人更沒有。
如果「肉夾於饃」這種起名方式成立,那相當於「無線滑鼠」被稱為「線不存在於滑鼠」,敢問您這是起名字還是寫文章?這涉及到中餐菜品命名的問題。
首先,肉夾饃是一道主食!所以夾饃才是這道菜名的中心詞。
Plan A
夾饃是一個詞!一個詞啊親!要不然這不成主謂賓都全的話了嗎!
既然是這樣,那麼這一美食就變成菜名的中心語由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充噹噹中名詞+名詞的語法結構(把名詞和名詞性的組合直接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複合群。)
這種菜名取名方式其實很常見,一般如下三類:
1.中心語是單個名詞:如茄汁鱖魚、生片火鍋、宮燈魚絲;
2.中心語是名詞性偏正短語:酸辣筆筒魷魚、八寶元殼鮮貝;
3.中心語是名詞性聯合短語:八珍鮮湯魚燕、香脆蘋果蝦仁;
你會發現:中心詞部分應該是後面的名詞部分!茄汁鱖魚重點是鱖魚啊有木有!酸辣筆筒魷魚重點是魷魚啊有木有!香脆蘋果蝦仁重點是蝦仁啊有木有!(如果你說肉夾饃的重點是肉的話.....拜拜...)
Plan B
什麼!你說你沒聽過夾饃?你只知道饃?夾是動詞?好吧,若此理解即應為動詞+名詞的語法結構(動詞都位於受事之前,在語義上表現為「動作一受事』』的關係,指向後面的受事。當前面的成分為材料、結果、程度、方式時,動詞也可前指。)
這其中也有很多種,而符合肉夾饃的應該是材料+動作+材料的命名方式。類似的菜品如蔥燒牛筋、粉蒸排骨、醬爆肉酥餅、油淋筍雞。
「蔥燒牛筋」,「蔥」與「燒」之間是材料與動作的關係,指用蔥去燒,動作
「燒」 指向受事「牛筋」 、材料
「蔥」 。這類的動詞除上文例中的「蒸、醬爆、油淋"外,還有「油炸、醋燜、醋熘、醋燒、蒜燒、油搶、湯泡、油燜"等,表示烹調時所藉助的材料。
所以,肉夾饃當中,「肉」與「夾」之間是材料與動作的關係,指用用肉填充,動作 「夾」 指向受事「饃」 、材料 「肉」 。且該類菜名的主料均後置,符合大多中式菜名偏正短語的命名規則。
---------------------------------------------------------------------------
感謝各位點贊!對於一些其他提及我的答案當中的說法回應:
一、關於「肉夾於饃」:
按照字面自然只能如此理解,在我回答這個問題時之前自然有仔細看過之前幾位知友的答案。已經有三位朋友回答了「肉夾於饃」這四個字,我再多寫上去顯得自己答案全面自然有點不善,況且百度搜索肉夾饃三個字,出現在搜索結果當中的第一個百度百科當中第一句話就是: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漢族特色食物之一。
於是有知友用「倒裝」來否定我......靠!本來就是麵餅子塞上肉卻叫肉夾饃我當然知道是倒裝,只是我腦袋突然換路讓這個答案以詞法的思路出發而已,詞法和句法無矛盾,只能說我答案不完善而已,而非錯誤,望各位斟酌。
二、對於各地方知友關於肉夾饃歷史淵源的描述之爭辯:
鄙人也是第一次聽說,只能說自己知道太少,還有太多要學習,感謝。且無資格回應。
三、關於 @瀟瑤容與 的答案:
我狠狠的點了反對。不是因為他答案的主體內容,而是對於我答案的評價。我在上一點當中已經對他的答案表態肯定,所以接下來的言論僅對其對答案附加部分的陳述:
【1】知友羅列了三處文獻參考,但依然沒有給出足夠更加支撐自己觀點的結論。
在這種比較難考據的情況下,個人更傾向於是一種地方的特色,所以為什麼會有「2B版」那樣的答案。我想「肉夾饃」這種不符合語法但又被人民群眾廣泛使用的名稱,可能更多的會是一種語言發展的「約定俗成」 。
若引用文獻能夠對題,而對此問的對題則指的是能夠確定名稱的確切起源,既然您都查了三個文獻並且自認為負責的把這三個文獻都放上來,還說難考證,最後還用個人傾向,是否對自己草率,對看您答案的人不負責任一點呢?簡單地說:您查的文獻和此問題無關,您放上來只是為了顯示您有精心答題,而已嘛?
知乎答案的回答規範當中我引述兩條,不再解釋:
- 避免與問題本身無關或沒有意義的回答
沒有意義的文字,或者由字元組成的與問題無關圖案或表情等,應當避免。
- 提供有用的信息
在寫答案時,提供一些與問題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對於讀者也同樣有幫助。
如果您只是尋求約定俗成和個人傾向作為您答案的主要思維導向,就別放文獻OK?
【2】 該知友對我的答案的評論:
但在西安這裡,這種用來「夾」的饃是有本來的名字的,叫「白吉饃」。[2]那就應該是「肉夾白吉饃」的一個省略,當然,也有「夾饃」這種說法,但通常都是指代「肉夾饃」的,也就是肉夾饃的省略。所以我覺得不應當把「夾饃」當成一個詞看。
我在原答案當中已經盡量全面的寫了Plan A + B,並且足夠寬容的表達了如果您不能夠理解「肉+夾饃」的拆解的Plan B:
動詞+名詞的語法結構(動詞都位於受事之前,在語義上表現為「動作一受事』』的關係,指向後面的受事。當前面的成分為材料、結果、程度、方式時,動詞也可前指。)
也就是理解成「肉+夾+饃」?ok?
再者,我在您答案當中的黑體部分看出您引述資料與自我表述銜接的邏輯混亂。您這句話表示「夾饃」二字是「肉夾白吉饃」的省略,也是「肉夾饃」的省略。可問題您這句話和問題有何關係?我們討論的是「肉夾饃」三字所組成的美食名稱,作為一個文字的咬文嚼字的問題,拆解漢字分析詞法無任何錯誤。所以此處拆解的「夾饃」和您所謂的作為「肉夾饃」省略格式的「夾饃」不是一個東西,ok?我舉個例子,您這種邏輯就等同於:我們在聊羊肉泡饃,我們簡單的將其分為羊肉+泡饃,然後您說通常意義上的泡饃就是羊肉的,所以此處說的泡饃就指代羊肉泡饃,所以就你們討論的問題是錯的。我呵呵呵~不倫不類的搭話。
我強烈反對不把別人答案看完就肆意評價的行徑。
【3】該知友最後一段的評價:
而贊同最多的那個答案只是將符合他提出理論的例子舉出來了而已,並沒有舉一些特例,所以我覺得不正確。
這不是我的理論,中文詞法不是我提出的,不是我遇見的約定俗成,更不是我的個人傾向;如果您的初中語文老師足夠負責,如果您精心準備過普通話考試,如果您有幸為外國人輔導過HSK,中文詞法這樣的拆解方式分析漢語詞語未必是最佳方式,但絕對不是錯誤的,了解?說我沒有舉一些特例的說法抱歉我理解不能,我在答案前說過我只能回答與題目相關的部分,您想聽什麼例子,可否說話說的讓人聽懂一點。如果原題有需求,我從語音、語法結構、語義模式、修辭手法、菜名中隱晦語意,甚至是文化因素進行的闡述自然才是必要的。
結論:您的答案主體部分令我豁然開朗,但您對我答案的評論令我不爽。而對我反對觀點的思維,如同在「如何用兩個正整數做加法得到4?」的答案中,用您「1+3=4」的答案來否定我「2+2=4」的答案。
-------------------------------
20140407:最後回應
知乎是個答題的地方,@瀟瑤容與 (已拉黑,不勞您評論了。免得玻璃心被爆菊)在答案中多次提及我答案的錯誤自身卻邏輯混亂語言不知所云。面對我對其不認真的態度進行批判並且提出合理的質疑之後,該大爺竟然以【沒時間仔細找反對我的資料】作為搪塞,並且把我的評論刪除。對於這樣的人請允許我第一次在知乎上用【劣幣】tag一個人,對於此後其他符合其行徑的各位劣幣們,送你們句Danta Paj:不!要!臉!的!劉!繼!芬!
不再回應,看不懂前面答案的滾粗。
夾饃,意思或用法有點像「餡餅」,具體有:肉夾饃,菜夾饃,雞蛋夾饃,花干夾饃......
就好像餡餅有很多種一樣
肉夾饃這個名稱類似於青椒炒肉,這個問題類似於「青椒炒肉為什麼不叫肉炒青椒」。
炒肉就是炒肉絲,青椒作為定語來修飾炒肉。這裡的炒是作為定語來修飾肉,而不是作為動詞來做謂語。肉夾饃也一樣,是個偏正短語,主體是夾饃,肉是定語來修飾夾饃。夾是饃的定語,不要把夾理解成動詞,這樣就通順了。
把一個做好的白面饃水平切開以後,形狀就像一個夾子,中間可以夾其它配菜,這個饃可以叫夾饃。夾饃如果夾肉,就叫肉夾饃,如果夾菜,就叫菜夾饃。正如肉包菜包一樣,我們叫肉包菜包,而不會叫包肉包菜。
饃夾肉,是個句子,主語是饃,謂語是夾,賓語是肉。
更多的是用偏正短語作為名稱,比如肉包、牛肉麵。用句子作為名稱比較少,其實也有,比如佛跳牆、大腸包小腸。
那為什麼青椒炒肉不叫肉炒青椒呢?咱們是先炒的肉,後放的青椒,肉才是主體是不是。
其實叫肉夾饃或者饃夾肉都是約定俗成的叫法,我個人覺得如果這種食物誕生在南方的話,那麼被叫做「饃夾肉」也說不定。以上也只是從語法上分析一下肉夾饃的合理性。我們討論的是為什麼「可以」叫做肉夾饃,而不是說「必須」叫肉夾饃。
有人認為是肉夾饃是「肉夾於饃」的意思。我覺得,肉夾饃可以理解成「肉的夾饃」,但是不可以理解為「肉夾於饃」。如果是「肉夾於饃」的話,那麼強調被動的這個「於」字是不可以省略的。比方,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句話里的「治人」和「治於人」是相反的概念,所以「於」這個字是不可以省略的。同意@穆纛讎 的答案。「夾饃」是一個詞!一個詞啊親!「肉夾饃」,顧名思義,就是肉的夾饃。孰不知西安還有「菜夾饃」,就是菜的夾饃。
請跟我念:「肉(停頓)~夾饃」
以此類推,夾蛋的叫蛋夾饃,夾菜的叫菜夾饃。
在推廣一下:雞蛋面、肉絲麵
我看到有人說:肉夾饃肉夾饃,當地話如果叫成饃夾肉,這個饃發音相當於當地的「么」,就是沒有的意思,那麼就成了沒有夾肉。所以後來改成肉夾饃了。
呵呵,那請你解釋一下「菜夾饃」「臊子夾饃」「雞蛋夾饃」?
首先,它叫「夾饃」,「肉」是修飾它的。「肉夾饃」里的夾是形容詞,是來修飾饃的;「饃夾肉」,夾就是動詞意思了。
所以,肉夾饃這種叫法是符合邏輯和語法的。至於怎麼來的,可能就是語言習慣吧。
不說了,我的饃好了。因為那東西是饃,而不是肉啊。就算要改名也應是「夾肉饃」,哈哈。至於為什麼沒叫這個名字。恩,我猜測,猜測哈,是不是那個「夾饃」是一個整體名詞,可以夾東西的饃叫「夾饃」啊,如果加菜,就叫「菜 夾饃」,加魚的話,就叫「魚 夾饃」,加肉呢,就叫「肉 夾饃」。
夾表雙層之意,讀陽平。
例如夾襖、夾衣、夾被,皆為雙層意。
夾饃就是雙層的饃。
類似於肉夾饃的詞,舉例:棉夾被。
被動句縮略就縮略
扯什麼賓語前置
陳述句的賓語前置
難道說肉以夾饃?
用肉來夾饃
有夾在裡面的意思么
夾古意也沒有填充的意思
雞蛋灌餅
當然只能灌在裡面…
於做賓前標誌
於必須無義
再說了夾饃說不準還是一個詞不能拆呢
那肉就是個定語了吧…
西安人本地人來告訴你肉夾饃之所以叫肉夾饃,是因為在西安「夾饃」是一類食物的統稱,比如我們有菜夾饃、花干夾饃、臘牛肉夾饃、炸串夾饃、粉蒸肉夾饃、土豆片夾饃、涼皮夾饃....別再信所謂的專家學者說什麼是古漢語「肉加於饃」的簡稱了,也不是避諱「么夾肉」的諧音。就和「大盤雞拌面」、「宮保雞丁蓋飯」一樣,只是一種食物主要材料加一種食物做法的命名方法。
12月24日更新:
評論里有人指出我跑題了,沒有正面回答問題,或者沒有解釋「夾饃」的含義。
我前文指出過,「夾饃」只是西安本地一類食物的名稱,就和「拌面」、「燒酒」、「攪團」、「炒麵」、「燉肉」等一樣,是一種動賓短語構成名詞的現象而已,是現代漢語非常常見的構詞方法。
12月27日更新:
針對評論區有人提及我還是沒有解釋「夾饃」為什麼「饃」是「夾」的主語卻放在後面,在這裡統一做個回復。
所謂夾饃就是指 用來「夾」的「饃」,我們本地人對這個詞是當專有名詞來理解的,夾雖然本身是個動詞但在這裡卻用來形容或者定義這種饃的類型,類似的有羊肉泡饃—用來「泡」的「饃」,葫蘆頭煮饃—用來「煮」的「饃」,烤饃—用來「烤」的「饃」。而「肉」又是來形容這種「夾饃」的,所以有「肉夾饃」,「菜夾饃」,「孜然夾饃」,「臘牛肉夾饃」各種不同的「夾饃」。所以這是一級一級修飾的關係,不能是某些語言學家想當然的用古漢語被動就能解釋的。
肉(的)夾饃就不奇怪了,漢語習慣還沒有養成?
建議把類似問題合併一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39120
這是一個偏正短語,不是一個句子。偏正短語的語序就是這樣的,修飾的詞在前,被修飾的在後。而不是像句子那樣主-謂-賓。
它本質來說是一種饃而不是一種肉,所以饃在最後。
正如龍騎士是一種騎士而不是一種龍,所以不叫士騎龍。
肉夾於饃都是把它當句子分析了。
我老家有種小吃叫驢肉卷餅,也是用薄餅卷著驢肉吃。所以我傾向於把夾饃看成一個詞。另外在臨沂玩的時候,那裡有種菜卷餅。北方好多地方都這樣叫的吧。
方言里「饃夾肉」聽起來像「沒夾肉」,給改良了
肉夾饃 肉的饃 肉的夾饃
不過我一直習慣叫夾肉餅哈哈哈
肉包為什麼不叫包肉
肉夾饃,主要成分還是饃,他在人眼中也還是饃。
又比如,蛋炒飯,粉蒸肉。
西安人來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了。
這裡給出兩種解釋。
- 文藝版
肉夾饃在中國古代就有了,所以叫法應該是「肉夾於饃」,省略句式「肉夾饃」。
- 2B版
肉夾饃發源於陝西,用陝西話說「饃夾肉」與「沒夾肉」是一樣的……於是請腦補以下場景。
有人問:「你這賣的啥?」「饃(沒)夾肉」「什麼?沒夾肉還這麼貴,不買了不買了」……所以……
-------看了大家的質疑,考據黨來考據了-------
肉夾饃實際上是以饃夾肉,或者作肉夾於饃之解,其名稱始於何時,不得而知,但其製作工藝應當
始於唐代,這可以得到多種史籍和文獻記載的證實。[1]
我也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肉夾於饃」這種說法基本上沒有確切可考的出處。不過很多資料都有一些相同看法,所以這裡我總結一下,並就一些質疑提出我的看法。
@穆纛讎 和 @穆瀧沄 都提出了把「夾饃」當作一個詞來看,但在西安這裡,這種用來「夾」的饃是有本來的名字的,叫「白吉饃」。[2]那就應該是「肉夾白吉饃」的一個省略,當然,也有「夾饃」這種說法,但通常都是指代「肉夾饃」的,也就是肉夾饃的省略。
@北海 又提出了是因為這個白吉饃夾了肉菜之類之後就叫做「夾饃」了,我覺得這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認為發展過程還是「省略」的結果,我把這個觀點詳細敘述一下。
最初白吉饃開始夾肉夾菜的時候,這些食品在民間可能是被起名為肉夾饃、菜夾饃、花干夾饃之類,但是如果有某一家店只賣一種夾饃,根據語言的發展,人們可能就習慣「省略」了,會說「一個夾饃」這樣,甚至更簡單一點,「一個」。現如今我們也經常會這樣說吧?如果沒有歧義,更多的人會省略食物的名字中的一些字,甚至完全省略。那麼就發展而言,很可能肉夾饃最開始的名稱就為「肉夾於饃」,經過長時間的省略過程,就變成了「肉夾饃」。
綜上,我還是覺得這是一種民間的省略用法,但如果從詞性上講,還是不應當把「夾饃」當成一個詞看。
在這種比較難考據的情況下,個人更傾向於是一種地方的特色,所以為什麼會有「2B版」那樣的答案。我想「肉夾饃」這種不符合語法但又被人民群眾廣泛使用的名稱,可能更多的會是一種語言發展的「約定俗成」,[3]這種例子在我國南北各地應該還會有一些(呃……我沒想好具體有哪些例子,鑒於對「肉夾饃」的這個思考,可能有一些叫法讓本地人來說更準確,歡迎各位知友提出來哈~)。[2]而贊同最多的那個答案只是將符合他提出理論的例子舉出來了而已,並沒有舉一些極可能存在的特例,所以我覺得不正確。
以上。
-------關於白吉饃-------
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你都能看見各種寫著「臘汁肉夾饃」的招牌,其中的臘汁肉就是滷汁肉,而饃就是純發麵的「白吉饃」。[4]
白吉饃雖屬於餅類,但不同於燒餅、胡麻(芝麻)餅,也不同於飥飥饃,而是一種蝸牛狀,兩面鼓起的烙餅。因在烘烤時上下受熱,中心空虛,故又名「兩張皮」。既可單吃,更多的是夾入臘汁肉吃更為相宜。西安街頭的方便食品肉夾饃都是這種饃。[5]
-------關於個人認為-------
我完全可以把文中的「個人認為」「我覺得」等類似如此的文字換成下圖左側欄的一些讓人覺得高大上的句子,但是這樣難免會讓人產生一些這個答案比較嚴謹,應該就是正確答案的心理作用。更多的」我覺得「這類個人化的語句,我想更多的會給大家帶來質疑反駁這個觀點的想法,僅此而已。
-------關於對 @穆纛讎 的回應-------
該答主的觀點還是有很多借鑒意義的,只不過我個人可能與其觀點不同吧,所以就一句「反對該答主的回答」就出現了。但是最近比較忙(或者說我懶),沒太多的時間整理資料查資料完善觀點(會抽時間改的),所以整體對@穆纛讎 答案的反駁顯得很弱,而且邏輯也不太清楚,這裡也給大家道歉,我也給@穆纛讎 道過歉了。
這樣其實我覺得就沒啥了,我慢慢查查資料,一點點完善答案就好了。難道還非要我就整天就研究這個,趕早趕晚就為了第一時間把這個答案完善好,才算對得起知乎對得起知友么?
我覺得我的態度也不是很差么,不至於接受到下面這樣的評論吧?
另外我沒刪除過任何一個人的評論,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穆纛讎的評論不見了,我的確看到有新評論的提示,然後我就進來看了,可是沒有看到,我以為是知乎的問題,所以就沒在意。
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穆纛讎的答案在第一個排著,通常大家也是會先看第一個的,在TA的答案中對我的反駁也是非常清晰的,我也沒必要刪除一個在我答案下的評論來掩蓋什麼吧?-------參考文獻-------
[1] 賈志剛. 為西安肉夾饃正本清源:以餅夾肉食用法始於唐朝新論[J]. 唐都學刊, 2013(3):81-83.
[2] 田惠剛. 「肉夾饃」小議[J]. 語文建設, 1995(12):32.
[3] 王都蔚. 從「肉夾饃」和「饃夾肉」想到的……[J]. 考試周刊, 2009(34):43.
[4] 海濤. 流傳百年的經典小吃——肉夾饃/酒之詩詞——《菩薩蠻》[J].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1(2).
[5] 惠煥章, 崔彥. 陝西名吃大全[M]. 西安市:陝西旅遊出版社, 2006.07:89.
推薦閱讀:
※「fēn 圍」的「氛」在口語里讀去聲,為什麼規定為只讀陰平?
※中文取名字不會重新創造新字,為什麼英文取名字會重新創造單詞?
※「在……沒有……之前,……」的句式是病句嗎?
※「I don"t know half of you half as well as I should like and I like less than half of you, half as well as you deserve.」都有哪些中文譯法?(考慮歧義)?
※東北地名xx屯是不是源自滿語或蒙古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