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真實的學前教育情況是怎樣的?

德國《基本法》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德國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不允許教授專業知識,社會上也沒有類似的培訓班。德國人認為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好事情,長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電腦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via 學前教育:德國為何立法禁止?

================================

以下是上述文章學前教育:德國為何立法禁止? 被證偽的理由:

Vorschule有兩個意思:現在的含義是Schule vor der Schule,即類似於中國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學前班;而在德意志帝國時期,Vorschule是精英小學的意思(具體譯名我也不知道),收費高昂,教學質量自然也更好,學生三年後就可以進入Gymnasium學習,而普通的Grundschule則需要四年時間,因此這裡的Vor-也可以理解為領先。
魏瑪共和國時期頒布了第一部民主制度下的憲法,而Vorschule明顯是有悖平等精神的,因此制定了這麼一條取消Vorschule的法令,並且被一代代傳抄了下來,當時的Vorschule並沒有現在的含義,於是現在就被人誤解了,不光是博客作者,很多德國人都會因為不了解歷史而誤會,但法令在執行的時候顯然不會出錯,因此現代意義的Vorschule也根本沒有被禁止。 via 德國憲法是否規定了禁止設立學前教育(Vorschule)?


10月4日,終於和德國的朋友聯繫上了,更新在最後。
=====================================================

這個題干里證偽的材料吸引了我,想補充點內容,訂正些內容,然後再是認認真真回答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問題不必刪去,相反,很有意義)

訂正和補充內容是針對關於Vorschule以及教育制度的理解。首先我聲明我借鑒的也主要來自大英百科全書的註解,和對照英國的情況。

Vorschule是19世紀中期普魯士和德國北部城邦對於預備課的稱呼,而這個預備課所預備的就是12歲到18歲的Secondary School(中學)。由於普通小學(Primary School)課程內容和中學教育銜接不是很好,在Vorschule體系中會增設一些必要的課程,而Vorschule本身有私立也有功立並且都是要收費的。所以造成了普通家庭上學難的問題。接下來就是題干提到的魏瑪憲法,對於Vorschule的禁止。

回到題目原本的方向,德國真實的學前教育情況是怎樣的?上個月bbc有個很有意思的紀錄片《Make Me a German》(讓我當回德國人),想看看英國人按德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一段時間會是蝦米感覺。於是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兩個孩子(德國有孩子家庭孩子的平均數量)去德國一個普通城市(紐倫堡,巴伐利亞區第二大城市,兼顧小鎮風情和拜仁區富裕城市氣息,還有值得玩味的納粹時期遺迹,非常值得一去,啊啊,離題了。)生活一個月的時間。牽涉的東西五花八門,其中就提到了學前教育

以下是這個家庭瓜子老爸,德國混血媽媽和兩個萌娃。

學前教育在德國是啥樣子?簡言之的確就是沒有學前教育※

(如上圖字幕:有一件事情和德國的成功沒有關係,那就是對兒童的超前培養)

德國的小學(Primary School)和中國一樣開始於6歲(而英國是4歲),六歲前的德國小盆友大多只有兩種選擇:和媽媽呆在一起或者去幼兒園。在德國的文化和認識里,母親(這被視為職業)的位置很重要。對於只有父親有收入的家庭(即母親是家庭主婦)稅收制度上有很多優惠,而同時育有兒女的話會有更大的補償。所以,在孩子三歲以前,三分之二的德國家庭的女方會選擇呆在家裡。

因為在的國人眼中,這是極為重要的維繫家庭穩定和子女健康成長的事情,當被人問「你是幹啥的?」時候,「我是一個母親。」是一句很自豪的回答。

那麼,三歲以後的孩子有了行動能力,這時候就可以去幼兒園了。

紐倫堡地區的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相信大家很熟悉了。什麼,沒看到圖?上面那個帶著耳罩的媽媽牽著捲毛娃娃就!!!!是!!!! 在!!!!幼!!!!兒!!!!園!!!!紐倫堡的森林幼兒園Forest kindergarten


。。。
下面是老師介紹新來的英國小朋友時,童鞋們坐在教(sen)室(林)的凳(yuan)子(mu)上,請忽略那兩個已經開始奔跑的熊孩子。。。

上課幹些什麼呢?

第一樂趣,燒火。。。看來德國人沒有玩火會尿床的說法。

(字幕說他們不論颳風下雨都是在這塊地方放養,上廁所就直接施肥就是了)

沒有五顏六色的玩具,你看這位把自己當蘭波在打扮的小姑娘。。。

(字幕:玩具在這裡被禁止,孩子們玩著自己發明的遊戲。。。不帶拿炭灰塗臉這種吧?)

樂趣二, 爬樹。。。

(字幕是那個媽媽說她孩子估計是不想回到普通教室去了)

是的,娘親和幼教阿姨就在幾米開外地方看著。。。(字幕:我好喜歡這個啊,一樹的小孩誒,太棒了。。。)

這跟咱們平時聽到的精確嚴謹的德國人根本就不一樣好不好?

恰恰相反,能讓小孩玩火,爬樹,在野外摸爬滾打卻沒有小孩受傷,家長投訴,政府撤銷就是在反映監護的能力(對比我國不是有擔心學生受傷而取消春遊的事情嗎?)。而讓孩子接觸自然,互相合作,發展身體的能力,遠離電子人工的玩具更別說什麼心算鋼琴外語課,才是德國的學前教育的宗旨。當然可以說國情不同,可是如果我們的壓力的解決辦法唯有打造一批操著外語能吹會拉卻不會分享自己的零食的事兒事兒的小大人的話,我們的起跑線是不是太過奇葩了呢?

※ BBC紀錄片戲劇性還原的是普通家庭的生活方式,所以普通家庭選擇幼兒園的方式和兒童入學時間並不能得到「德國沒有學前超齡教育或特殊教育」的結論(這也是我的答案在一開始遭人質疑的地方)。特別是仔細辨別紀錄片中的統計數據(因片子在iplayer上下檔,無法截圖),幼兒園上學時間是早8點到下午兩點(涵蓋午飯和飯後休息時間),然後就會放學。這樣的上學模式一方面恰恰契合紀錄片中提到的德國家庭婦女(母親)每天平均花在家務上的時間——4個半小時,也就是說媽媽們可以利用小孩上幼兒園的時間做家務和吃個午飯。而另一方面,下午的時間很有可能被利用起來接受早教活動,當然這裡針對的人群的比例未知,但是可以預見這是自選行為,而且和家庭收入社會地位有一定關係。所以,德國的學齡前兒童再被鼓勵接觸自然和同伴時也還是有被「開小灶」的可能,但絕對不是大多數家庭的現象。

就這件事情我寫郵件給了一個在德國開會認識的同行,前陣子一直等郵件,結果他很不好意思的說最近太忙,他是趁著10月3號的假日(Day of Unification)回復我的——因為我們郵件里還有些別的事情。他說的確大部分情況下就是如BBC紀錄片里的一樣,3歲入幼兒園成天玩,但的確也有鋼琴班雙語課的市場。但是最重要的一點,真正的額外特長學習一般都是6歲多開始(足球,芭蕾什麼的),因為大部分德國人相信孩子自己的選擇權利更加重要。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愛好甚至成為他們未來職業方向。也許被幸運女神眷顧,也許是吃一塹長一智,這樣的過程和自由度才是最重要的。


自認為這個問題比別人更有資格回答,哈哈。
我爸97年去德國念醫學博士,98年把我和我媽接過去的。我的學前教育(我認為是幼兒園階段)是在德國讀的。01年回國念小學。
德國沒有中國這種所謂的「學前教育」概念。
在幼兒園就是成天,和同學、老師一起做遊戲。看迪士尼的動畫片。還有卡通的小冊子(現在已經完全忘了德語T_T)
我的學前教育就是親戚從國內寄過來的《唐詩300首》,還有練習拼音、寫字之類的。
爹媽會考我。
但是我在德國的最後一年,老師也會教一點「益智遊戲」。印象中比較深的是桌子上一堆散亂的卡片,同學們輪流抽取一張,翻牌給大家看,如果你的牌和前面某個同學的牌相同,你就找出來云云。類似考驗記憶力這樣。
據我爸說,01年社會青年局給我們家寄信,讓我去上小學(幼兒園畢業了),但是那時候他已經拿到學位了,就舉家回國了。
嗯,一直挺遺憾的,把德語忘了。


孩子在德國,我覺得還是有資格回答這問題的。
德國當然有學前教育。不僅有,而且各種各樣。
首先,受贊最多那個回答里的森林幼兒園最近的確頗流行,但是不是主流。10家裡未必有一家。德國幼兒園更多走的是,小班,混齡,多活動的路線。在0-3歲的班裡,他們會學習基本數的概念,會做手工畫畫。在3-6歲他們會學習社交,合作。
然後我們說其他非正式的。孩子出生後就有親子班,有給一出生就參加的音樂班,會走路了就可以去上體操班,哦,對了還有游泳課。3歲後有舞蹈課,還可以開始練習柔道,滑雪。再大一點5歲就有單獨授課的樂器,音樂樂理班,還有表演班,兒童劇場。
是的,作為家長,可能會忙死,因為沒有老人替你帶孩子,下班衝去幼兒園接孩子然後再衝去舞蹈課,樂器課。要是孩子自己有要求,那基本你就沒有自己的時間。
我們再說書店,德國很紅的那套www中國也翻譯了,就是給小孩子看的。中文叫妙趣科學,自己去翻番內容吧,對於三歲的小孩來說這個內容還真不屬於遊戲。
然後德國流行的貼紙書里都會穿插各種邏輯題,觀察題。書店裡也有不少練習冊,教小孩學數學的。
四歲半的時候幼兒園還會對小朋友進行一個評估,評估他有沒有能力上小學,評估不過的小朋友在剩下那一歲半要上各種輔導課來幫助他達到上小學的能力。
我對國人如此熱衷把德國捧上神壇也是醉了。


立法並非是禁止學前教育,而是禁止學前教育小學化


最近正在給我家寶寶物色幼兒園,所以對德國幼兒園有一定了解。
首先,德國有各種各樣的幼兒園,每個特色都不一樣。
我們參觀過一家在公園(這裡的公園寧靜得像森林一樣,不是國內那種老人打拳小孩划船的地方)對面的幼兒園,正好遇到院長老太太,親自給我們介紹,說他們的理論是盡量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怎麼個多法呢,只要不是狂風暴雨,天天去對面公園或者自家院子玩,中午吃飯也在幼兒園的院子里搭的棚子下面吃,甚至夏天都在院子里做吊床給小朋友睡午覺。幼兒園那棟樓,就是寄放東西和冬天睡午覺用的。要知道,德國的冬天可以到零下20度,小朋友一整天都在外頭,人家覺得完全沒問題。
另外一家中德合辦的幼兒園呢,就截然不同,首先它分了各種班名字就很中國特色,什麼愛因斯坦班,霍金班,莎士比亞班……然後也有很多室內活動和課程,學中文,唱中午歌,連毛筆字。室外的活動器材沒看到幾個。因為是雙語幼兒園,每個月還要比其他幼兒園貴50歐。有一半老師來自台灣,來進修的。
還有其他的幼兒園,畢竟常見的,是既有室內又有室外。大部分室外院子玩,小部分室內,也會教畫畫剪紙唱歌。共同特點是所有幼兒園都有沙坑!因為德國人覺得玩沙子是最好開拓思維和聯繫動手的遊戲。沙子是流動的,永遠不會重複,永遠不會枯燥。家長要多準備幾套衣服,一套室內,一套室外,一套下雨,一套下雪……德國天氣變化多端,有時候一個白天里溫差就十幾度。可是下雨人家也要出去挖沙子啊,工地風雨無阻,所以都得備著。
所以我們這兒好多媽媽總結德國幼兒園就是:挖沙子,挖沙子,挖沙子,挖3年畢業!
這裡好多男小朋友,如果你問他們將來想幹什麼,都會告訴你:開挖土機(哪家強……)

看了這些很多人一定會說,孩子好輕鬆啊。其實也不是,前面說了有這麼多衣服,這些孩子都要會管理,衣服放哪兒,哪套什麼時候穿,都得自己弄清楚。要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睡覺,還要自己管理玩具,回家之前數清楚有沒有少,借出去的還回來沒有,不想被人搶走怎麼拒絕。還要學打架和自衛,因為德國這邊師資力量也不太夠,德國家長又都比較粗曠,覺得打架不是什麼事,小孩子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所以幼兒園三年被抓被咬傷痕纍纍很常見,你跟老師反映也沒用,老師會指給你看,喏,他們不又和好了,小孩就這樣。

另外,在德國最受歡迎的三類幼兒園是:森林幼兒園(類似我說的第一個幼兒園,但完全建在森林裡),雙語幼兒園,包容整合幼兒園(也收納殘疾,智障與有色兒童,德國家長覺得可以讓孩子從小熟悉這類特殊群體並淡化特殊性是很好的事),這些幼兒園的位置基本非常非常難得到,有的還要家長帶孩子一起過去面試,家長還要分擔很多聯誼活動工作。當然,近幾年德國生育高峰(雖然還在負增長),所有幼兒園位置都很難搶,要提前幾年就得開始申請了。我申請了一年還沒下來任何一個。
至於課外班,也是有不少孩子去上的,各種音樂,武術,舞蹈,體育運動……大多數是因為孩子喜歡,也有因為孩子實在太閑,家長照顧不過來,送去幾個小時也好。一般這裡亞洲媽媽都傾向於讓孩子多學一點這個那個。


高票答案這種話:沒有學前教育 沒做調查沒在德國真敢說啊。你把什麼定性為學前教育?鋼琴外語足球下棋哪個沒有?而且這些東西哪個不是必須得 從幼兒抓起(大了就晚了)?多少中國學生給歐洲人兼職當嬰兒小孩兒保姆,大人不就是為了順便讓孩子會說中文么,這不是學前教育? 德國的鋼琴學校從4歲以後就有提供課程(Für Kinder ab vier Jahren bieten die Musikschulen Kurse zur musikalischen Früherziehung.),你查過嗎?查查Früherziehung這個詞,學前教育多了去了。

---------------------------------------------------------------------------------------------------------------------------------------

德國沒有學前班嗎?

(2013-10-04 16:45:35)
轉載▼

常晅的博客 南京大學德語系教師 常晅

一篇署名青木的《德國沒有學前班》的文章(以下簡稱青文)又被人民日報官微推了出來,引發了比較激烈的討論。繼前面我揭發過所謂的留德學者楊沛昌的老謠「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下面簡稱楊文)後,再來看看青文中值得商榷的地方。

青木的這篇文章終於不敢再提楊沛昌老謠中那個已經被揭發了無數遍的對Vorschule(在憲法條文中指帝國時期的類似貴族學校的小學,在魏瑪憲法中已經被禁止,所以在今天聯德的憲法條文使用了「保持被禁止」的提法)的誤讀了。全文沒有出敢出現德國憲法的字樣,但這樣就能保證此文不被吐槽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德國《教育法》就讓學德語多年,且也算一直還比較熱衷於德國政策法令的筆者感到一陣眩暈。因為對德國稍有了解就知道,德國《教育法》這個看似很合情合理的東西其實在德國並不真實作為一個成文法典存在。因為德國的文化教育事業按憲法規定是州享有立法權的事務,如果聯邦真出台教育法了,這應該算是一種違憲的行為。但德國也並非沒有聯邦層面的教育方面的立法。一方面,憲法中對教育事業做了幾項規定;另外一方面,聯邦層面有一些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扶助(如大名鼎鼎的BAf?G)方面的法律。這些都在聯邦的層面上生效,其它具體的規定則應該是各州自行其事的。所以青文中的那句:「德國《教育法》明文規定,幼兒園不得傳授以知識為主的『學前教育』。」就顯得非常古怪了。我想問一句的就是,這究竟是哪部聯邦法律?具體的這個不準傳授以知識為主的學前教育又該如何定義?

其次,筆者想進一步釐清「學前班」這個概念。在中文中,學前班應該是很明顯的指幼兒園和小學教育之間的一個一年制的介於學前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種教學形式。筆者小時候就上過一年學前班,據我所知,目前至少我所在的南京市已經沒有小學再設有學前班了。如果對應我們中國的學前班的意思來看德國類似的教學形式的話,會發現德國在很多地方也沒有類似的學前班。但是,由於前面提到過,德國的教育是州的事務,所以查學前班(Vorschule,對,學前班也用這個詞,因為同詞不同義,所以才會有以前楊沛昌望文生義的誤讀)這個詞,就能從很多公開信息源看到德國的漢堡(作為一個自由漢薩市相當於州)是一個例外,漢堡就有類似我們學前班的教學形式。

最後,筆者引用一下@德國的農村婦女 微博中的一些信息來進一步證明一下,如果把孩子送進德國巴符州的幼兒園,需要幹些什麼。

老師不準進行語、數、外各種知識教學?????那德國老師全違法了,我兒子放假一樣要做作業的,幼兒園一樣要教算術英語和德語,入小學要入學測試的。

德國美國都在反思教育過於放縱,寬鬆,德國幼兒教育一樣有音樂美術英語算數。。

德國沒有VORSCHULE嗎??那我兒子dude學校和幼兒園都非法了???巴符州要更多投資VORSCHULE的政策是違法的???

她還在微博中不無諷刺的調侃:我決定收回我剛才關於德國教育的說法,我支持中國取消所有學前教育,取消考試,取消所有課外學習!!!剛才我同事說中國人太厲害讓他們害怕,還是笨點比較讓他們安心。。。。就她所在的巴符州和送兩個孩子接受學前教育的情況來看,巴符州不僅幼兒園中沒有所謂的禁止教孩子數學和語文,而且當地也有學前班,甚至巴符州明年還要加大在這一塊的資金投入。

寫完上面的三點,我想絕大多數讀者應該能形成一個自己的判斷。不過筆者還有一些要說的話:署名青木的文章看似沒有重炒楊沛昌的老謠,但在我看來仍然是建立在老謠的基礎上,利用國人對德國情況的不了解,避重就輕,接著忽悠。以下再談三點:

1. 青文的中心思想和以前楊文的老謠其實是一致的,就是中國人學前教育給孩子教的過多,而德國人禁止學前教育,放縱孩子的天性,這種教育理念是先進的,中國的教育是錯誤而失敗的。其不同之處在於,青文迴避了楊文中被揭穿無法自圓其說的「憲法條文明文禁止」,因為只要找到憲法條文,給出合理的解讀,這種謠言不攻自破。但是青文仍然延襲了楊文一貫的作風,要拉大旗扯虎皮,於是搞出了個德國教育法的新法源出來。

2. 在與楊沛昌老謠言做鬥爭的過程中,很多人即使看到了對憲法條文的清楚解讀,仍然要求了解德國幼兒園究竟教不教數學、語文等知識性內容,仍然認為,德國憲法禁止的是中國式的學前教育(這個想法我一直以為特別奇葩)。於是在這樣的一種群眾基礎和土壤下,青文的誕生是順理成章的,它是一汪清泉,一碗雞湯,滋潤著受盡中國式教育苦難的大眾們那乾涸了的心房。

3. 青文中還有個特點就是忽悠與事實並存,無關緊要的地方都是事實,到了能推出結論,輸出思想的地方,使用的「事實」都是忽悠。比如幼兒園三歲入園,為期三年這種事情,沒有必要說謊造謠,然而教育法規定不得傳授以知識為主的學前教育就全是胡扯。另外,學前教育階段的自由度相對更大,原來的情況是無論聯邦還是州層面都沒有統一的大綱規定,現在相繼出台了指導性的計劃,但和學校教育中嚴格的大綱仍然不可同時而語。各個幼兒園有自己的「自選動作」。通常,條件差一些的幼兒園只是提供一個照料兒童的場所,而條件好的家庭能送孩子去更好的幼兒園,自選動作也就豐富一些。德國人當前的語境是增加幼兒教育這一塊的投入,力爭不要讓自己怕孩子輸在起步線上。而我們的一些人卻把外國幼兒園描寫的像天堂,虛擬的畫出一個地獄般的中國學前教育來批判。這種事實與忽悠並存,在關鍵地方忽悠你一下的文章,其危害性比通篇讓你一看就覺得很扯的文章危害性則要更大一些。

(根據德國的農村婦女給出的最新證據,略有改動)


本文的一些信息來源,供有興趣,懂德語的朋友延伸閱讀:

1. ?Welche Bildungsgesetze gibt es auf Bundesebene?「
Bildungsgesetze auf Bundesebene

2. ?Vorschule – ein Wort mit zwei Bedeutungen「
Vorschule ein Wort mit zwei Bedeutungen

3. 《德國憲法真地禁止「學前教育」嗎?》
德國憲法真地禁止「學前教育」嗎?

4. @德國的農村婦女 微博
新浪微博-隨時隨地分享身邊的新鮮事兒

附原文的鏈接與全文,供大家批判性閱讀:

生命時報-人民網

德國沒有學前班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 生命時報 》( 2013年09月27日 第 05 版)

  中國媽媽常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德國媽媽卻常問孩子:「你今天快樂嗎?」而且,德國幼兒園也沒有類似中國的「學前教育」。

  最近,一位剛搬到德國的中國媽媽焦急地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兒子今年5歲了,來到德國幼兒園什麼也不教,整天只讓孩兒玩兒。雖然孩子很開心,但作為家長我挺擔心的。」

   實際上,德國《教育法》明文規定,幼兒園不得傳授以知識為主的「學前教育」。德國孩子一般3歲可以上幼兒園,為期3年。幼兒園沒有全國或州統一的教學大綱,每個幼兒園的教學目標與方案都由老師們自主決定。老師「不準」進行語、數、外各種知識教學,「不準」布置家庭作業。德國幼兒園就像一個遊樂園,處處充滿「野性」。園內空地很多是沙泥地。走進教學樓, 每個班的教室布置得就像個「大家庭」,地面鋪上大地毯,孩子可以在上面坐著看書,甚至打滾。教學樓內還 有很多「小工廠」,如廚房、縫紉室、機械車間等,從而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園內也有「琴棋書畫」教室,但更多的是「玩藝術」,樂器都是口琴之類的簡單樂器。當然,植物園、體育館也是德國幼兒園的「必備品」。

  孩子們除了「邊玩邊學」,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認識社會。他們參觀警察局,學習如何報警;參觀消防局,跟消防員學習滅火、躲避火災等知識;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市長是什麼樣子。

  德國柏林幼兒教育專家舒瓦茨告訴記者,德國沒有「學前教育」,更沒有學前班,只有上了一年級才開始進行讀、寫、算等基礎知識教學。這樣,孩子可以在幼兒園期間,在各種愉悅的教育情境中觸碰知識,培養學習興趣,了解周圍的世界和人,鍛煉生存能力。▲


最近正好在做幼兒園設計作業,在找資料時發現了一段話感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我補充兩個德國學前班的教科書封面,來自於微博:德國的農村婦女


建議看看一個叫父與子的漫畫,還有一個當年印象十分深刻的動畫《巴巴爸爸》,或許對德國如何進行學前教育有一個側面的了解!
任何學前教育都是大人對孩子的認知,和大人自己對孩子未來的認知而設定的!


幼兒園一般分公立,教會,私立。前兩個收費差不多,根據在校時間長短每月150-240歐元不等,私立700-1000歐元。順便問一下,上面提到的森林幼兒園屬於公立還是私立?我自己孩子上的教會幼兒園,不過村裡有一家森林幼兒園。
課外班一般為:舞蹈,音樂,繪畫,運動,游泳等,當然中國孩子還有中文班,數學班還真沒聽過。一般家長根據孩子興趣報班,並非多多益善。我兒子喜歡畫畫,所以報了繪畫班,我想讓他學游泳,他沒有興趣,只好作罷。

小學前一年教育局對孩子有一個評估,我兒子剛做過,不難。外國孩子一般是語言問題,根據情況,強制或建議上一年語言班,免費。


有沒有為了讓孩子享受好的教育去德國的,交流交流


推薦閱讀:

大家怎樣看待學前教育這個專業?

TAG:學前教育 | 德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