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導演都說自己拍的是最後一部膠片電影了(馮小剛1942,王家衛一代宗師),為什麼今年會出現這種膠片和數碼的分割?假如以後還想用膠片拍攝就不可以了嗎?

看到幾個電影紀錄片中說到的事情,攝影中膠片已經退出,電影膠片在最近出現了什麼事件讓膠片電影不能拍了?是因為電影膠片停產了?


1.目前數碼的技術發展已經接近成熟了,Red出現後,影像的解析度已經接近膠片。而且數碼攝影機不像膠片攝影機有太多的局限性。膠片攝影機一般都是幾十磅的大傢伙,移動起來超級不方便,不如數碼來的輕巧。換膠捲同樣是個麻煩的事情,不如數碼快捷。
2.數碼拍出的毛片剪輯的時候也蠻方便,不像膠片還要送到印廠去沖洗,至少得要花費幾天時間才能剪輯,工程量太大。給素材調色的時候,也不如數碼方便,直接用軟體即可。
3.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優點就是,數碼更加便宜,每人都可以擁有一台,人人都可以拍,都可以去剪輯,每個人都可以憑自己的作品去參加電影節之類的。數碼帶來的更是電影製作的民主化。
不過數碼也有弊端,演員太累了,一卷膠片能夠拍攝的時間不長,這樣給演員帶來更多的休息時間調整,而數碼則可以一直拍一直拍,一個場景不行可以重來好多遍,演員有意見蠻多的。剪輯的時候,剪輯師很累,因為一直電腦軟體剪輯frame密集,很難讓剪輯師有休息的時間,不像膠片那樣手起刀落。數碼帶來了電影製作的民主化,不過現在優秀的電影卻越來越少,這無疑在加速著電影的滅亡。

好萊塢目前就膠片和數碼已成立兩大陣營,一方是以詹姆斯卡梅隆代表的數碼黨,一方是以克里斯托弗諾蘭代表的膠片黨。目前越來越多的導演已經加入到了數碼陣營。所以大陸,港台導演用數碼拍攝也不足為奇,畢竟是趨勢了已經。

其實用哪種設備拍電影都不是最重要的,能拍出好電影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一大衝擊就是柯達的破產重組,從此柯達膠片越來越少,拍電影就只能用富士了。選擇性太少了。

另外,數字技術已經足夠發達,阿萊、愛展能等廠商都開始涉水數字電影攝影機領域,而且很多公司獲得了不小的成功,典型的就是red。

還有數字技術的便利性,這玩意實在是太方便了,沒有任何疑問。膠片在這種便利性面前沒有一絲一毫的抵抗力,數碼單反已經如此普及,再發展,就是往其上游也就是電影攝影上發展,現在看來,時機已經成熟了。

當然,以後還可以用膠片拍電影,不過這可能比較少了。就像現在還有人在聽黑膠唱片,還有人在玩銀版、濕版攝影一樣。


現有答案已經很好。我是來批判下商業社會的,lol。

便宜,輕巧,反復使用和普及。可以說是商業社會更新產品的幾大殺手鐧。但我覺得同樣很可能也是摧毀人文的禍根。當年黑膠,最近CD實體的式微,和數碼與膠片的更替簡直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數碼相對膠片,相對模擬信號錄音你說有沒有進步?絕對有進步。但是不是進步到僅僅靠技術本身要一耙打死黑膠,打死CD,打死膠片?人人都說趨勢趨勢,什麽叫趨勢?就是大家都用,可是大家都用爲什麽你就要用?你也用,你也就變成了大家之一,然後讓更多的大家頭腦發熱也來用。實際上爲什麽呢?很多人只不過看到別人在用:哦,這是趨勢!所以我也要用!

我覺得這種分割,有很多原因,比較根本的原因就是大財團爲了生存,爲了股價,必須反復製造這樣「更新換代」的機會,然後藉助媒體把消費導向指向新的技術。CD對於黑膠,數碼對於CD,絕對不是一邊倒優勢,但就是藉助媒體的反復洗腦,顧客一窩蜂地丟掉了以前的格式。

數碼當然是好,但是是否至於把其他的格式就趕盡殺絕呢?爲什麽不可以各自佔據不同的份額呢?最近我身邊有好多朋友問我是否還可以買到Discman,當所有公司都停產的時候,你又在哪裡去買discman呢。。。

膠片和音樂這些又有點不一樣,它本來不是一個大眾消費,有點類似於攝影。曾經需要相當專業的操作來進行,如今不需要了。對商業電影公司來說,追求利潤的情形之下,當然是毫不猶豫地拋棄膠片。也許全面數碼化某幾年之後,某些人會意識到自己的愚蠢,重新再製作膠片,也不是不可能。但我覺得,數碼相機會讓大部份人自以為自己懂攝影,數碼攝像和數碼剪輯也會讓大部份人自以為自己懂拍戲(懂攝影和懂拍戲的人當然還是有不少),不過當一種人文創作和藝術手段與人人都懂這樣的詞彙聯繫起來時,離沒落真的也就不遠了。


個人認為主要還是近幾年數字攝影機技術的飛速提升,已經可以滿足電影拍攝的需要了。不像數字技術出現之初,在寬容度等方面較之膠片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這部片子可以很好得解答這個問題:陰陽相成 (豆瓣)


視頻封面《肩並肩》高清預告 Side by Side-HDtrailer視頻推薦此片《SIDE BY SIDE》 看完後會對膠片和數字格式有比較完整的認識,全片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數字格式在慢慢追趕和超越膠片,但是膠片無法被取代.....觀眾最終關注的是你的故事本身而不是載體格式


非專業人士,拙見!
1:首先說無論膠片與數碼攝影機都是一種工具而已,既然是工具就會有易用性和效率的問題;膠片攝影機本身的膠片成本消耗是很大的,開拍一轉就燒錢,更甭說NG打水漂。膠片機拍完無法即時回放,導演攝影演員都覺得這場戲不錯,隔天毛片洗出來一看我擦佈景崩了、我擦失焦了、我擦流鼻涕了各種無比抓狂後補拍再來過復燒一遍錢是比較崩潰的一件事。這個屬於膠片機的致命Bug。
2:數碼攝錄時間遠超膠片機,膠片盒子被各種小巧的儲存介質取代,劃痕、歲月侵蝕、皺紋堆壘又缺少對播機型的膠片黃臉婆和無損、無限複製、日久彌堅且清純如初的數碼小妖你要哪樣嘛!
3:最近幾年數碼的解析度確有大幅提升,可與膠片一較高下,在動態範圍[死黑或死白]方面也積極健身;另外在後期調校的自由度上數碼長處顯而易見,要色有色,要形修形,就是神說:要尼瑪有光!於是無論燈光陽光還是脫光光都OK!
4:就體積重量而言數碼確實稍輕於膠片,但除特製數碼機型外當下專業級的數碼攝像機依舊夠塊頭有重量,鏡頭比重是無法減輕的,更別說卡梅隆<阿凡達>的雙瞳攝像機了。不過未來的輕質化是一定的。
無論膠片和數碼都是工具,便捷成本低廉輕質化的優點也無法改變天朝爛片烏雲遮日的窘狀,神筆是馬良的,不是縣令滴。
最後推薦一部紀錄片:基努李維斯的<肩並肩>,裡面一票好萊塢神導基本能完整解析你的問題。


-
另一個原因,是大部分中國導演更容易順勢,跟隨所謂的世界技術主流。而缺乏自己的主見和堅持。


推薦閱讀:

你想從關於摩托車題材的電影里看到什麼?
影視短片拍攝棚內布景白牆可否用木板貼白紙代替?
歐美電影製作是否有「鏡頭中不表現兒童被殺害」的慣例?
有哪些愛上鏡的導演?
想學習數字特效,影視後期,該如何選擇?

TAG:電影 | 膠片 | 電影製作 | 電影產業 | 膠片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