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和兩山輪戰對越南的工業產生了多大程度的影響?

在很多有關自衛反擊戰的問答中,都有答主提到戰爭期間解放軍的攻勢「摧毀了越南的工業」,但是看歷史地圖,解放軍所過越南領土並不多,此後的兩山輪戰也基本限定在邊境戰爭的水平,那麼對越作戰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越南的工業?


一個靠蘇聯輸血過日子的窮兵黷武的落後農業國,在戰爭中實現了經濟的突飛猛進,這是蠢還是壞?對,越南的經濟形勢不是小好,不是中好,而是大好,好得老百姓要突破政府阻攔到中國來做生意,才能把這樣的好日子過下去,好得黨政軍民打成一團。

1979年我國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之後,河內當局懼怕我再一次實施懲罰,進一步擴軍備戰。軍隊總兵力從戰前的100萬擴充至120萬,為了維持龐大的戰爭機器,軍費開支年年上升,對其經濟建設產生了致命性的影響。

由於工農業生產持續蕭條,市場商品嚴重匱乏,越南老百姓的日趨貧苦。越境地區的越南群眾為了生存,不顧當局的武裝封鎖,自發地來到我國境內,採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肩扛手提一些農副產品、藥材等物,換取必須的生活用品。這種公開或隱蔽的商品交換活動,隨著人數和交易通道的不斷增多,其範圍和規模也不斷擴大,從開始時的三五人發展到了成千上萬人。

為了擴大我國的政治、經濟影響,宣傳四化建設的成就,激發越南內部矛盾,爭取越南軍心民心,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的{1983}60號文件精神,廣西、雲南兩地黨政軍作出了開辦邊境貿易點的決定,一方面滿足越南群眾的生活需求,一方面以此為依託開展對越宣傳,以政治攻勢配合軍事鬥爭。

我國在邊境地區對越開辦集市貿易,進行實物(手電筒、膠鞋、汗衫、毛巾、被面、童裝、煙酒糖、撲克象棋、剃鬚刀、電子錶、收音機等)宣傳,弄得越南當局進退兩難,引起嚴重的恐慌和不安,他們企圖採取髙壓手段加以阻止,結果適得其反,在越南軍、警、干、群之間引發了更多矛盾和糾紛。

據不完全統計,廣西當面越廣寧、諒山和高平三省,就因為當地駐軍、公安荷槍實彈到群眾家中收繳中國「心戰品」和阻止越方人員與我接觸,粗暴干涉到我國境內參加貿易的群眾,而發生軍警民械鬥事件430多起,參加人數達4000多人次,雙方死傷達500多人。

1984年9月,駐我東興當面的越軍官兵,因為經常向我索取實物宣傳品,廣寧省海寧縣縣委向廣寧特區司令部告狀,結果鬧得部隊和地方政府之間互不服氣,互相拆台,矛盾重重,怨氣很大。

1986年6月上旬,駐越高平省保樂縣750團1營4連,因為此前攔劫越邊民從我貿易點換回去的物品多達70餘次,激起了群眾的強烈憤慨,邊境四個村屯的群眾聯合起來手持粉槍、木棒對該連實施報復,打傷官兵11人。村社幹部也向縣裡告狀,後來該團副團長退賠了搶去的物品,並將4連調離。

越南高祿縣一個邊境公安屯,因為經常在邊境攔路設卡、沒收貨物、抓捕打罵群眾,被當地群眾視為眼中釘。1986年8月18日,該公安屯派出3名公安到邊境執行設卡任務,走到半路就被聞訊趕來的10多名群眾當場打死。

越南下琅縣在黨代會上要求與會代表和黨員搞好宣傳,做好工作,帶頭不去中國貿易,但普遍反映冷淡,有的還不滿地說:「不準去中國趕街(參加貿易),政府又沒有東西供應,叫我們怎麼活!」

雲南江城縣當面白泥河公安屯屯長埋怨說:「我們屯裡的執勤人員經常偷偷打撈中國的心戰品,沒人管也管不了,誰叫我們這麼窮呢?」

越軍副總參謀長鄧京因此在《人民軍隊》雜誌上發表文章哀嘆:「中國的心戰宣傳,激化了軍隊與群眾、軍隊與公安、軍隊與政府、上級與下級、群眾與公安、社與社、村與村之間的矛盾。」

看了當年越南的囧相,我們從70年代末開始搞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不是偉大光榮正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註中越戰爭史,兼習解放軍其他歷史時期戰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粉絲群:614448611


這幾天冒出來一個吹越南的周得一,看上去很搞笑。這位連他么1990年阮文靈、杜梅、范文同秘密先跑到成都去承認錯誤的史實都不知道,反而扯雙方商量好後1991年越南黨政代表團正式訪華是中國邀請的來說事,簡直讓人笑掉大牙。你他么家外事訪問可以不請自到,你以為你是被穿了菊花的卡扎菲呀,老勃愛惜你拿你沒辦法?

貼一個資料吧,看看越南80年代困難到什麼程度。

1986年7月,越共中央總書記黎筍病逝。越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推選老資格的長征代理越共中央總書記。同年12月,越共六大召開,由長征作了政治報告。長征首先正面面對越南國家當前面臨的嚴峻形勢,不得不承認「上個五年計劃的重要指標沒有完成」,「生產發展緩慢」,「供求關係的矛盾日益激化」,「分配流通領域出現緊張和混亂」,「財政赤字巨大」,「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許多最起碼的正當要求得不到保證」,「群眾對黨的領導和國家機關的職能的信心減退」等等。然後說「總的主張和政策方面的嚴重和長期的錯誤,是戰略指導和組織實施方面的錯誤」。最後,長征誠懇地說由「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書記處、部長會議」承擔錯誤「責任」。長征的這篇報告實際上是對過去黎筍路線的否定,是越南的國家戰略和國家政策即將轉型的標誌。在這次黨代會上,還選出了由14人組成的越共中央政治局,主張改革的阮文靈當選為新的越共中央總書記,有5人新當選為政治局委員。原越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務委員會主席長征、部長會議主席(總理)范文同、國務委員會副主席黎德壽退出政治局,擔任中央委員會顧問。在越共中央的新班子中,阮文靈、武志公、杜梅、武文傑四人長期搞經濟,主張改革。最後,越共六大決定,繼續推進經濟改革,把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逐步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莫非這就是周得一先生吹的什麼中越戰爭導致「越南經濟突飛猛進」?啊呀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刪評論是吧?那隻好寫回答掛你了 周得一:對越自衛反擊戰和兩山輪戰對越南的工業產生了多大程度的影響?

你拿個人均預期壽命做Y軸的狗屁不通的圖表來說79-89年越南經濟增漲快?

為了潑髒水連越南都哈了?可笑。

原帖截圖,別不認賬,下次抹黑好歹用PS修一下,別這麼容易被人戳穿。

問題是即便這種腦殘圖你也討不到便宜,背景中右邊的大散點是中國,還是碾壓你越,呵。。。


我就說一個,廣西防城港,某條街上的越南混血妹子,物美價廉,秒殺天上人間,咳咳咳

我哪還記得,就是去廣西玩,當地朋友帶我耍耍,找了輛電動三輪,一路前進,絕對金髮混血,白凈漂漂,13年去的,花了300,質量沒的說,秒殺啊,絕對女神級,

你們這些壞人,自己去了,找三輪師傅帶你去找越南妹子耍啦,我一個北方人,早就不知道了,

0--------------------------------

大哥們,你們啊,難道不知道東南亞四大性都嗎?多少廣西老表喝著酒就過去嗨皮,然後晚上就回家做好男人啊,金髮越南妞當然是1990年以後,開放國門,我之所以提起來,還以為知乎眾個個博古通今呢,那句號稱犧牲一代少女搞好越南經濟,你們不知道?

東南亞四大性都,到處都是白皮留下的混血啊,長大沒有收入,到中國來是很平常的事情。

服了你們了,


本太師忍不住要來潑幾盆冷水。

十幾年的邊境衝突,幾萬人的傷亡,對於一個堅韌不拔的民族和國家來說,只是一段彎路而已。
元朝明朝幾次南伐,安南最終復國,還向南滅了占婆,吃掉真臘大塊地盤。

越南內無養寇自重、裡通外國、吃裡扒外之衙門,外有美俄日印與之交好。

越南經濟持續多年高速增長,2016年增長率6.21%,名列全球21名。

切忌妄自尊大。

再說了,當年的戰爭能給越南帶來多大損失?恐怕還不如之前給的援助多吧?也不如給和卓、謝赫領導下的歐羅巴長明燈多吧?


越南工業???有什麼重工業!

對越南真正有致命影響是蘇聯不給援助了。

蘇聯在越南戰爭後對越南的經濟援助廣泛涉及到能源、交通運輸、通訊、農業、漁業、工業、高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的許多部門。對所有這些領域的援助又可劃分為物質援助和智力援助兩大部分


一前者可算是經援的「硬體」部分,後者可稱為經援的「軟體」部分言但實際上,除了相對獨立的「硬體」援助(成品支援)和『「軟體」援助七智力輸進)外,很多屬於「軟體,的內容往往粘附於「硬體」上而密不可分,而一些屬「硬體」的又以「軟體」的載體的形式出現。

蘇聯的經濟援助可以以越南第二個五年計劃(1 976一1985)的結束及第三個五年計劃(l」1一1985)的開始為界線,表現為明顯不伺的走向。「二·五」期間,援助以成韶支援為主,是純粹「硬體」性質的援助。

集「硬體」「軟體」援助於一體的、以項目聯合開發為主的援助形式還處在次要位置。』

獨立的「軟體」援助更在其次。

「三·五」開始,蘇聯對這三類援助進行調整,項目開發成為援助的主流。與此同時,幾以教育、科技培訓為主的獨立的「軟體甄援助得到全力加強,成品支援大大減少。當然,葷事領域的援助仍然是以武器彈藥、軍事物資等成品支援為主,在此不論。 「「二·五」期間成品援助所以佔據優勢,有客觀、主觀方面的原因。

1,:_1975年,隨著越南人民軍的坦克隆隆開進西貢,一場曠日持久的殘酷戰爭終於划上了句號。戰爭造成了經濟衰退,物資匿乏。

越南政府開始向社會主義國家伸手求援,,蘇聯成為越南的最大「施主」。75年6月越蘇簽訂緊急援助協定。蘇聯同意向越南提供價值12億美元的食品、石油、化肥、藥物、各種車輛、機械器具及運輸系統的零部件。

同年10月30日,兩國又簽訂由蘇聯提供為期10年的長期貸款的協定,用以支撐越南卻將開始的「二·五」計劃。這個戰後第一個雄心勃勃的國民經濟計劃約需資金30一40億美元。蘇聯同意提供60%,約合19.2億美元。另額外提供價值7億美元的物品援助。

蘇聯提供的這筆資金主要用於農業部門的合理化和現代化;發展電力、採礦、冶金、化學、工具製造等關鍵工業部門並用於轉付石油、穀物、原棉和『其他物品(這些當中也有「軟體」援助的成份)。

本來,當時越南述面臨著世界各國(包括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向其提供成品、技術、資金以復興越南的千載難逢的良機。

但由於越南奉行向蘇一邊倒政策,特別是1978年後侵柬、反華,推行地區霸權主義,招致西方制裁。

據保守推算,「二·五」期問蘇聯的成品援助估計為31.8億美元,也可能接近50億美元。

誠然,蘇聯成品的輸入使越南的戰後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也產生了副作用。越南領導人因此滋長了一種近越南的新聞媒介經常宣揚這種援助的「無私性」、「無償性」,則是這種心理的直接反映。

這類援助帶有濃重的救濟性質,只能供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耗,維持現有機器的運轉,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給經濟運轉帶來效率和效益,故只能說是一種低層次的援助。由於無法 當然,在「二·五」期間,對越南進行項目開發的較高層次的援助計劃也已開始實施。

1975年雙方簽訂由蘇向越提供經濟技術援助的協定。

這個協定連同上面提到的那個長期貸款協定,成為「二·五」計劃的支柱。經濟技術援助協定涉及的重要項目達50多個,包括電力、輕工業、介品工業、化學制況,、機器製造、建築材料生產、農業技術拔助和地質調查等。

1978年11月黎孫率領越南代表團訪蘇,與蘇聯簽訂《越蘇友好合作條約》,同時還簽訂若干具休援助項目的協定。但嘗、的來說,項目開發這時還多半是成品援助的補充。

80年代後,隨著越南「三·五」、「四·五」(I980一1990)計劃的相繼實獄魚,蘇聯經援的方式才發生巨大變化。

主要表現在,援助向立足長遠、高層次的方向發展。轉變的重要標誌是1980年6至7月在莫斯科舉行的兩國最高級會議。會議討論了越南「三·五」計劃草案,也談判了新的石油勘探和開採協定,但更重要的是達成了兩國經濟關係長期化和制度化的原則協議。

作為其產物,雙方同意成立一個國家計劃協調機構,以取代75年以來一直實行的在每年12月就經濟援助舉行談判和』簽訂協議的慣例。

由於新的方式可以使援助計劃可以在較長時間內和較寬敞的思路上展開,故80年代後蘇聯經援開始走向項目化。

這些項目大部分是以雙方聯合開發的形式出現的。一般是由蘇方提供技術與若干設備,越南出原材料和勞動力。 另一方面,新的援助方式使重點項目的選擇

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阿利耶夫率代表團訪越,與越南簽訂「經濟科技合作與發展長期計劃」。阿利耶夫本人在記者招待會上將之稱為蘇越關係史上第一個擴大經濟科技合作的長期計劃。這個計劃開列了一個優先發展的項月清單。

它包括:(1)越南的農業發展與機械化,(2)增進工業對農業的支援(主要是增加鋼鐵生產和機械農具製造能力),(3)增加能源和燃料的生產;(4)擴大運輸和通訊部門(投入更多的交通工具、改善維修系統);(5)增加化肥生產;(6)增加出口產品(主要是增加對蘇聯的出口)。

這個清單實際上多重點而無重點,多優先而無優先。但通過分析,筆者認為,一些經濟建設的基礎項目可以被確認為蘇聯援助的賣際重點所在,雖然還缺乏作出這種判斷的系統數據召我們可以舉出能源領域的電力、煤炭、石油三個部門。

電力部門援助的特點是項目投資多,,工期長,設計發電能力。有的項目還一再增大投資和發電能力兩項指標,甚至不惜延長工期。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蘇聯曾在越南北方援建一些小型火力發電廠,但發電能力有限。戰後蘇聯援助的電力建設項目是從70年代末開始的。

這些項目貫串越南兩個甚至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橫跨整個80年代,有的延續至90年代。增長速度也堪稱可觀。一據稱,戰後初期,越南北方電力年產量為1 .2億千瓦時,1984年估計達到37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產量(約40億千瓦時)的90%以上。

這幾乎全部是蘇聯援建的結果。據粗略統計,日前已完成的和正在施工的蘇援電力項目有下: (1)和平水電綜合廠。建於沱江上。79年11月動工。原計劃投資20億美元,裝機容量為190萬千瓦〔此為1975年計劃,後減至170萬千瓦),1987年底建成。

後來又進一步修改為:裝機容量增至100萬千瓦(安裝8個24萬千瓦的水輪機),1 990年底完成。

此外,計劃使用和平電力的27個工廠也在興建。

這個電站是目前東南亞最大的發電設施,也是蘇聯援越的主要門面,越南當局稱之為「世紀工程」。

『二(2)普吏熱電廠。位於海興省普吏河邊,在河內北面6公里。始建1980。年5月,原設計裝機容量為64萬千瓦,後來增至80萬千瓦。但是,煤炭生產短缺,不得不壓縮建設規模。1989年底建成投產,裝機容量為44萬千瓦。

(3)汪秘發電廠。原是蘇聯人於1961年建造的。到80年代,由蘇聯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將其改造擴大,裝機容量重新設計為50萬千瓦。

(4)洞海發電廠。60年代已經建成,裝機容量為40萬千百。 以下為在越南南方援建的電站: (5)知安水力發電廠。在同義河上,距胡志明市約70公里。1982年3月開始興建。翌年的報道稱約將87年底完成。

當時估計,完成全部土程將需60億越盾。設計裝機容量為40萬千瓦,比南方已有的任何一間電廠都大。

(6)托婆電廠。裝機容量為22萬千瓦。其他情況不詳。

(7)盤石水力發電廠。建於馬江上。其它情況不詳。

此外,還有對打沙、那銀和爐錦的電廠進行改造、援助安裝2000公里的輸電線,使河內的供電系統現代化等工程。

以上電站中,既有新建的,也有對五六十年代的舊電站進行改造擴大的,但以前者為多。

新建的既有水力項目,也有火力項目(例如普吏、洞海二廠分別以煤、石油為燃料),但以水力為主。改造擴大的只限於火力項目。火力發電廠的興建和改造顯然跟越南已開發的和潛在的煤炭、石油生產能力密切相關。 越南的煤炭資源豐富,據信全部貯藏量可達200多億噸。

但可采儲量不多。根據越南方面提供的資料,我們可以大休看出越南煤炭資源的開發趨勢。

80年代上半期,則有緩慢的增長(平均年遞增長率為3.3%左右)。如計劃可以達到的話,80年代後半期將迅速增產(平均年遞增長約為16一28%)。可以推斷,蘇聯這些援建項目的效益同電力一樣,主要立足於90年代以後。

戰前蘇聯對越南煤炭工業的主要援助是在「一五」(1960一1965)計劃期間。當時蘇聯幫助開發了一些煤礦,使越南北方煤的年增長量由1961年的60萬噸增加到1965年的90萬噸。

1971年10月,蘇越簽訂開採高山(cao son)露天煤礦(河內北面,廣寧省境內)的協議。後來成了越南最大的煤礦,年產量達200萬噸。1980年7月開始,在蘇聯援助下,對這個煤礦進行工程擴大,計劃年產量300萬噸。

此外,80年代蘇聯援助擴大的煤礦工程還有: (1)冒溪煤礦,由年產量50萬噸增加到2功萬噸。並修建一個煤貯藏庫,供普吏發電廠之用。

(2)鴻山煤礦,由年產量10萬噸增至50萬噸。此外,作為附加工程,蘇聯還將援建一條由這個煤礦到關潮的鐵路。

(3)新納堂(Na Duoog)煤礦,由年產量20萬噸增加到60萬噸。主要服務于海防和清化等地以煤為燃料的工廠。還要修建一條由煤礦到諒山的鐵路。

(4)擴大蒙陽(Mong Duong)煤礦,使它已有的魂5萬噸的年產量翻一番。 除上述擴建工程外,還在豹山、溪心(Khe Tam)、楊輝(Duong Huy)等地開發新的煤礦,並為後兩個煤礦修建揀煤廠。

今天越南開採的煤礦有12個左右,其中6個是蘇聯援建的,占越全國煤產量的80%。另有3個實際上得益於蘇聯的援助。此外還援建了一批為煤炭工業服務的交通工程,對舊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等。 再說到石油(包括天然氣)的開發。

這與其他項目不同,它必須經過一個周密的調查研究階段石而調研的結果如何,還是一個未知數。故蘇聯對這個部門的援助較具風險性。最早的援助一可溯至1959年60年曾在太平省打過一口試驗井。此後直到1970年9月才又在這個省的天海附近打了第一口生產性鑽井,但以失敗告終。越蘇對越南石油資源的真正關注是在70年代,特別是在1974年秋、1975年春殼牌石油公司和後來的飛馬石油公司發現了天然氣之後。美國作者塞格爾·哈里森甚至認為,這是觸發「北越對西貢發動最後攻勢」的原因。

這個說法是否有道理,蘇聯越南在戰後加強對越石油資源的重視卻是肯定無疑的。就蘇聯來說,或有加強自己與西方國家在石油談判中的地位的目的。就越南而言,則有敵視中國南海主權的圖謀,這是應予指出的。

越南新聞界曾稱,石油是越南「未來的希望」,把它看作是越蘇經濟合作的王牌。具體表現在;

(1)1979年以來,蘇聯石油專業人員已在越安營紮寨,參與勘探開發,而不是象過去那樣,只是定期到越南作短暫的停留。

(2)雙方主管官員乃至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出面,簽訂協議,制訂計劃,付諸實施。1979年月,蘇聯對越南的石油潛量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為兩國簽訂協議作準備。

這次調查由一個蘇聯官員和石油專家組成的高級代表負責。7月3日,蘇聯國家計委主席N.K.貝巴科夫和越南國家計委主席阮藍在莫斯科簽訂了《大陸架石油天燃氣調查與開發協定》。

越南總理范文同和國防部長文進勇出席了簽字儀式。勃列日涅夫在講話中說,由於這個協定,: 「我們現在面臨著比過去廣泛得多的任務」。

6月19日,越南副總理陳瓊和蘇聯部長 會議副主席康斯坦丁·卡圖舍夫又簽訂了《越蘇關於大陸架石油矢然氣開採計劃的協定》。

(3)雙方建立了專門機構,協調調查、勘探、開發計劃各個環節的執行。

按照1981年協定,雙方組成「越蘇聯合石油公司」,曲越南石油夭然氣總局主任阮和和蘇聯天然氣 與近海石油工業部副部長y.v.扎伊塞夫擔任這個機構的理事會的聯合主席。 在實際調查方面,1 975一1985年間,蘇聯石油科技人員曾在越南北方打了60多個試驗井 (集中在太平、河南寧二省),但結果表明,在越南北方開發石油的潛量殊少,故後來只好 把注意力轉移到越南南岸大陸架。

為了解開這個地區的油層沉積史、·地質構造、油層所在之 謎及解決深海鑽探技術等難題,他們又作了大量努力,總運算元19 84年4月26日首次發現了石 油。隨後形成了以頭頓為中心的南部大陸架石油開發區。1 981年11月23日,越蘇聯合石油公 司理事會在河內開會,擬定了一個五年計妍,其中包括在頭頓附近進行近海鑽探的項目。

頭頓原來不過是南越一個濱海勝地而己。但現在已一躍成為剛起步的越南石油工亞的中 心。越南在此建立了一個經濟特區,計劃將它建成一個巨大的石油天然氣工業綜合體,其中 包括幾間煉油廠。

蘇聯給越南運去了昂貴的打井機及地物研究設備,派出了1600噸級的搖臂 吊杆起重船「英雄號」從黑海駛到這裡。1985年前後,這裡已有3個近海鑽井平台投入安 裝,並開始鋪設海上輸油管道。1986年3月10日,越南宣稱已經打出了第一口新油井)但沒 有透露噴油量。3個月後,兩國又在頭頓簽訂一個新的五年計劃(1986一1990),規定3個 近海鑽井平台將全部開始運轉,並增建一個能容納萬噸級輪船的長700米的船塢種靠岸碼頭。

按照這個計劃,蘇聯對越南石油工業的全部援助將是上一個五年計劃的4倍。但是,實際開 發中碰到的難題太多,這個計劃能否實現,仍是個大問號。

蘇聯所以對電力、煤炭、石油這些耗費大、投入多、收效慢的項目如此感興趣,誠如有 人所指出的,是希望以此將越南置於蘇聯的長遠、巨大的影響之下。

但另一方面也是為使越 南完成向工業化大生產的過渡奠定基礎。

具體地說,三個部門的開發目標是有所不同 的。電力開發無疑是為了緩解越國內的緊張需求。煤炭則既有一部分用以彌補國內的嚴重短 缺,包括生產新能源的消耗(為部分火力發電廠提供燃料),也有部分用作出口創匯。

例如, 日本就是越南煤的重要主顧。如果煤產量如預期那樣大幅度增長的話,後一方面的作』用估 計會越來越大、但由於越煤炭工業設備陳舊、技術落後,勞動效率低,連年沒有完成生產計 劃,給這個估計投下巨大陰影。

越南石油目前的開採量尚小,在國際上還未引起人們的注 意,更何況其成功的概率要比電力、煤炭小得多、不確定因素(國際油價漲落等)要多得 多。

總之,蘇聯援助開發的能源各部門,既有滿足越國內十分短缺的能源需求的目的,也不 能否認有使越成為能源的潛在輸出國的動機。就前一方面來說,是緊迫的、短期的目標。就 一方面來說,則顯然是中、長期的目標。但由於存在著一系列不容忽略的技術問題,以及 諸多變幻莫測的國際因素,要判定越能否在未來的國際能源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看來為 時尚早。

下面我們再對其他經濟部門接受蘇援的情況作一透視。、交通運翰蘇越經濟關係的溝通,.離不開在兩國間建立互相交往的脈搏—交通運輸線。兩國相距 吞迢遙,貨物陸運殊不可能,唯有靠空運、海運。

空運方面,1983年3月開通了莫斯科河內之間的商業航空服務。海運方面,蘇聯著意在其遠東港口(主要是海參威)與越南港口(主要是海防)之間建立一個由蘇聯控制的遠洋航運體系。據報道,第一次使用這個新的「超級航運系統」是1984年蘇聯一艘」Ll阿列克辛·科西金輪船的處女航。當時它一下子拖運了邵只駁船,運載著3萬噸貨物,於年底到達海防的下龍(Ha Long)碼頭,然後通過公路和鐵路網路將這些貨物直接發運到內河港口,再分別運往目的地。要完善這種運輸方式,關鍵是提高作為貨物集故地的港口的吞吐功能,故蘇聯在這方面的援助主要放在港口建設上。

除金蘭灣等軍港以外,據所知,援助的重要項目有: (1)擴建海防港,包括建設新的碼頭錨位;安裝一個120噸的移動起重機裝置,建造倉庫和集裝箱設施,等等,將海防建成一個現代化港口。並擴建榮市港。

(2)蘇聯派挖泥船掘深海防港的航道,以及胡志明市的西貢河航道。 對越南國內交通建設的援助,重點是對法國人建造的鐵路系統進行改造擴大(包括寬軌鐵道的史新),實現現代化。為此,蘇聯在河內的東安區修建了一個專門製造鐵路轉轍器及其他零件的工廠。另外,按管了原來由中國援建的越南最長的1688米的紅河升龍大橋。

二、通訊 以下幾個通訊項目較為顯眼: (l)擴充河內廣播電台設備,包括兩個1000千瓦的中波發射台,已在81年5月投入使用; (2)河內與廣寧、??與榮市之間遠距離同軸電纜系統的擴建和現代化; (3)右丁內與胡志明市之間微波通訊的擴充和.現代化; (4)荷花1號、2號地面通訊站的設立。1號通訊站在河寧省,是蘇聯衛星通訊系統的越南分站。這個工程的興建始於1979年l月,至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前完成,以便向越南作彩色轉播。

2號站於1985年4月在胡志明市開播。當時現場轉播了越南戰爭結束10周年紀念大會實況。據說,這兩個地面站都由蘇聯人一手操縱。

三、高科技 對這個領域的援助主要是在核能和空間技術兩個方面。 越南新聞界過去經常宣傳與蘇聯的「核合作」,但實際上仍多半停留在理論研究方面。據早些年的材料說,約有100名來自越南原子能研究所的越南核物理學家、科學家和技木人員正在蘇聯杜布納核研究所工作。

他們有時也舉行一些有蘇聯專家參加的研討會,如「原子能在國民經濟中的利用計劃」等。 蘇聯在核能應用領城的唯一援助是修復了大叻的核反應堆,使之恢復運轉。這個反應堆是美國人1 963年建造的,生產醫療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並服務於農業科研。越南戰爭結束前不久,美國撤走了反應堆的核心部分,86年,,越南曾邀請度資助改建。

印度無法解決。越南才要求蘇聯。很清楚,蘇聯只是收拾了一個「爛攤子」而已。由於「核合作」的神秘性,我們無法確切了解蘇聯在這方面走了多遠。

但估計蘇聯在這一方面的援助只限於核能的和平利用領域。它不會讓越南擁有進行核戰爭的能力。 「空間合作」也一樣充滿神秘的色彩。

據云1986年蘇越之間有22個空間技術的合作項目正在進行,但細節不詳看來是側重於空間技術在地面的應用方面。後於1981年7月蘇聯安排的越南飛行員范順與蘇聯飛行員一起進行的宇宙飛行,一儘管被當作『「第一個亞洲人飛上太空」和「越蘇友誼」的象徵而大事宣揚,但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應該注意的是,蘇聯在交通丈通訊和高技術幾個部門的援助含有程度不等的軍事戰略用途了無疑也直接地服務於當時蘇聯的全球戰略。

或許還有其他一些部門的援助具有經濟一軍事雙重意義。1 984年到1985年間,蘇聯召開一系列專家會議,討論約100個項目的技術援助問題。越南對其中一些項目的細節嚴加保密。

越新聞界透露,蘇聯援助了一個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服務的通訊聯絡項目、目的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這方面情況我們知之不多。很多項目巳屬軍事援助的範疇。

四、農業、漁業 蘇聯對越農業援助的興趣集中在國營農場上。越約有300個國營農場,其中蘇聯援建的就 有14個。另有10個農場駐有蘇技術人員或有蘇援項目。在越南有600個農場機械維修保養站, 約有200個由蘇技術人員管理。 蘇聯還援建了一些提供工業原料的作物種植場,如擴大了小河省的婦聯 和油進橡膠種植場。使其種植面積分別增加了5萬公頃和8萬公頃。其他作物 還有大麻、漆等。

-蘇聯援助擴大生產的經濟作物有棉花和茶葉『前者集中在順梅、富慶及林同等省。 1 985年起蘇聯向這些地方派遣了棉花種植專家。後者主要有9個茶葉加工廠的援建(大部分 在保祿附近的南越高原地區),據說越每天平均可生產茶葉180噸。

越南的農業研究所還參與蘇聯一些農業科研項目,如水稻、副食品、工業用農 作物等。

80年代以來,蘇聯幫助建設了「海防魚類加工廠」,一年可速凍5 000噸魚和海味。因這 個廠屬於下龍漁業公社,這個公社又擁有11艘蘇聯捕魚拖網船。故來自蘇聯的科研人員便參 與了越南沿岸的海底探測、海潮、魚類生長等項目研究的五年計劃。

據說蘇聯還計劃發展越 南的魚類海鮮工廠。

五、工業 蘇聯對越南的工業援助可粗略地分為以下幾個部門: 水泥工業:_蘇聯援建的越南最大的水泥廠為清化省的平山(Bin Son)水泥廠(河 內冬南40公里)。

這也是蘇聯在越南最大的工業投資。始建於『」78年2月,竣工於80年1月。 這一年年產量估計為55萬噸。

全面開工時,估計年產量將達120萬噸。如與1984年越全國水 泥總產量180的萬噸相比,則這個水泥廠產量佔了75%。

其次為春梅水泥 廠,設計年產量為10萬立米,專用於活動房屋的建築。

此外,蘇聯在河內和海防分別援建了 一個混凝土工廠。

2、化肥工業:有永富省的臨桃_磷肥廠,為蘇聯1962年所援建,80年代 得到改造。

估計最終年生產能力將擴大到40萬噸。

南方的保祿(Ba「L「c)氮肥廠,預計年 產量20萬噸。老街(Lao Cai)磷灰石加工廠和化肥廠(利用老街的礦藏)。蘇聯還計劃在今河內附近建造一個#鈉廠,設計年產量為6.6萬噸。

機器製造維修工業、有河內機械工具一廠,為越南最大的機械廠。

原為蘇聯所援建,80年代被改造擴大。另,蘇聯在貢江(SOngCOng)和俄禁各建造了一個柴油機裝配廠,在貢江建造的柴油機廠,廠房面積為5 .5萬平方米,佔地達15公頃,年產柴油機約20o台,為越南同類型中最大的工廠。

還計劃建立一批機動車輛維修廠或維修店。此外,還計劃在順海省和林同省建造一個拖拉機維修廠,在普門(CuaPha)建造一個卡車翻修廠,在河內、汪秘和錦普的建造幾個刀具廠(越南所有切一削刀具設備的80%是蘇聯建置的)。

4、輕紡工業:在河內附近援建了一個紡織廠,年產2萬噸粘膠纖維,以及幾個棉紡廠,一個花毯製造廠。

5、醫藥工業:1984年7月,蘇越簽訂了建造一個生產抗菌素製造廠的協定。另外還在河內附近援建了幾個製藥廠。

6、其他:在河內外面的搭橋援建一個玻璃廠。1984年12月開工,年產230萬平米的薄玻璃,在海興省援建一個陶瓷廠。

此外還有個加與石油工業相關的工廣,一個年產5000噸的廢鋼鐵再生廠。 蘇聯對農業、工業的援助項目可能不止上面所列舉的這些。

比起『好大喜功」的能源項目來說,蘇聯對農業、』工業的援助不算顯眼。值得注意的是,一、對若干重工業部門(特別是水泥工業)投入很大。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越南領導人一段時期里加快工業發展的慾望。對水泥工業的援助正適應了基本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需求。

其消極後果是不小的,最突出的是增加了本來已十分緊張的能源負擔,加劇了國民經濟內部的失調。

二、對支援農業的工業援助項目佔了很大比重,例如化肥生產、農業機械製造與維修等。

三、對關係國計民生的輕工業援助(輕紡、醫藥等)和對農業本身的援助一般規模較小,投入也不多,但較實用。然而,必須指出,蘇聯這些援助的成果並非全部讓越南享有。很多農產品用於償還越南的貿易負債和項目援助的費用,例如保祿、臨挑化肥廠規定以茶葉償還。

一些產品用作償付蘇聯提供給本項目的資金、原材料(有的項目甚至償還90%似上的成品)。

六、教育、科學、技術 一般人很少提到蘇聯在這個領域的援助。不過這裡所述,系指蘇聯對越南的獨立的智力輸出(「軟體」援助),不包括蘇聯在上述各個部門的援助項目中的技術構成。從方式上看,這類援助有學位培養,非學位的全日制培訓、業餘培訓等等。從地點上看,有在蘇聯接受教育和在越南本土接受教育兩種。從培養對象來說,有經濟管理人員、越南各類科技人員、大專院校師生以及少數越南領導人等等。

這麼多要素的交叉組合,構成了蘇聯在這個領域援助的多樣性。 如果追溯歷史,1959年3月7日雙方簽訂的越蘇科技合作條約可以著作是這類援助的開始。最初集中在農業部門,以職業培訓為主。

越戰期間,蘇聯在其本土設有三年制培訓課程。但內容不詳,可能是有關軍事戰略戰術問題的。越戰後,蘇聯的教育、科技援助伴隨著越「二·五」計劃的執行而重新開始。作為這個計劃的組成部分,蘇聯每年為越培訓2000名技術人員和400名專職教師。

1979年11月雙方簽訂的15年協議書,使蘇聯在更大程度上參與了越南的教育。

學科面涉及到電力、無線電、電視、壓鑄技術、冶金、化學、地質、採礦、石油地質、電影、公共衛生、地形測繪、建築、通訊、運輸、農業、林業、漁業等等。 到了80年代,與「軟體化」的項目援助相配合,才算真正出現智力援助的高潮。

1985年 6月16日召開了越蘇經濟科技合作混合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越方由武元甲率領)。雙 方的聯合聲明說,「會議討論了兩國間的科技發展問題,兩國共同科研成果的商業應用問 題,培訓越南經濟管理專門人才的問題,建立越南科技發展計劃的政策問題」。

這是一次有 關智力援助問題的專門會議。 在具體實施方面,80年代的智力援助採取由越南派出留蘇學員和由蘇聯向越南派出培訓 人員的雙管齊下的方式。

前一種方式對於利用蘇族優越的教育環境和先進的教育設施來說,無疑是可行的。這些 留蘇學員中,除部分是攻讀學位的之外,大多數是接受職業技術培訓的。

例如,在西伯利亞 接受培訓的有化肥技術人員,在阿爾泰,奧布拉斯工業區接受培訓的是紡織工人,在黑海地 區學習的有電影攝廖師,在巴庫和格羅茲尼學習的是石油夭然氣技術人員,等等。

這些培訓 大部分採取業餘方式。比如說,學生半夭上課,半夭到工廠參加實踐。學制較短、專業對 勸,實用性強,是這類教育的特色。

據統計,1981一1985年間,越南留蘇學員所學的專業達50個,其中以與蘇聯援越項目密切相關的採礦、建築、石油、農業門類的較多。

又據稱, 這二期一間,越南專職留蘇學生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在3萬人左右,留學時間從半年到5年不 等所就讀的學校遍及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的約50間學校。

後一種方式涉及的主要是一些短期的重要教育項目。1 981年1月23日,越蘇簽訂一個協 議,蘇聯將在越南開辦一個培訓中心,主要培訓對象是經濟管理千部,周期18個月,一期人 數400名。

並增設俄語教學,為越培訓俄語教學人員。

同年7月21日,兩國簽訂科枝合作協和定,規定由蘇聯派約70人到其駐越大使館去,管理越南大約200個獨立的教育項目。

1982年 估計在越南的蘇聯教育工作者和專家有2000人之多。 有些項目的培訓對象是越南的高級官員和專家,包括政府部長級官員。


1979至1985 年間,已有1356名越南「領導幹部」和「高級專家」(其中有13名部長級官員)在蘇聯接受 了某種形式的培訓。

1986年12月間,在莫斯科簽訂了一個政府間條約,規定在越「四·五計 劃」期間,蘇聯向越南官員和專家提供培訓。蘇方說,一「四·五」期間蘇聯的援助將是 「三·五嚴的3倍,增多的許多經費將集中在人才培養方面。

此外蘇聯的教育援助還涉及到 對數所學校的援建,此不一一具列。「 統計數字表明,蘇聯通過智力輸出對越南教育的滲入是巨大的。據蘇方稱,1985年左 右,具有中學水平的接受過蘇聯教育的越南人有30萬,其中2萬人獲得學士學位(其中有 5000人在蘇聯學習過),2000人獲得碩士學位,70人獲得博士學位。

又,至少有7萬越南人 在蘇聯接受過時間不等,程度不同的教育。

蘇聯的另一則統計說,到1986年初,越南的科技 幹部隊伍約有100萬人,其中65萬人具有職業高中水平,35萬人在中學或大學畢業後從事學 術研究工作。這些人中,大約有2500人取得學位,這些學位有一半是在蘇聯取得的。據云, 越南教育水平最高的河內大學和河內綜合大學,有腸%的教學人員在蘇聯學習過。、

智力援助將會附帶引進蘇聯的經濟模式、管理體制以及意識形態。這之中,很多東西是 僵化的、消極的,甚至起負面作用的。這對一個一邊倒,基本封閉的結盟國家來說,影響無 疑是巨大

在對越南戰爭以後蘇聯討越經濟作了一 番祖略的系統考察之後,我們再簡要概括一 下這種援助對兩國經濟關係現狀和演變的若 干影響。

可以看出,援助的總趨勢是涉及面廣,項目增多,費用增大,全面地滲透到越南國 民經濟各個部門。據初步統計,「二·五」 期間援助項目總數為玉韶個(越南方面稱比一過去20年間的總和還要多),「三·五」期 間增加到300個,「四1五」期間將達550個。 幾乎成倍增長。

當然,這是就項目個數而言, 不同時期不同項目的開支是很不一樣的。

按照有關方面提供的援助價值統計(見 左表),除了1980年是個例外其餘各年的 增長幅度較為平穩。從絕對數字來看,表中 反映的「三·五」與「二·五」的援助總額 幾乎不一相上下(「二·五」為55.3一75億,「三.五」的援助比「二·五」增長了350%。

越南期間,蘇聯援助將再增加100%,增加數額達100億(當上面的統計數字雖然出入很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蘇聯援助在逐年增大,增長率估計保持在兩位數。這些開支在「二.五」和「三·五」期問有不同的側重,巳如上述。

日益增加的援助對越南國民經濟的影響有多大?越南自己曾承認,蘇援在本國各經濟部門中佔了很大比重,例如:占咖啡生產的23%,茶葉種植的25%,已開採錫礦的33%,發電量的35%,水泥生產的35%,機械工具製造的71%,已開採煤礦的的%,硫酸生產的叻%,過磷酸鈣化肥生產的100%,磷礦石開採的100%,切削刀具製造的100%。

這裡所列舉的僅是純經濟部門,且未必完全、準確。但可以看出,在越國民經濟中,蘇聯援助佔比重最大的,是在工業,特別是重工業部門,這之中又以農用工業為最突出。如下面將要敘述,蘇援或有向服務於對蘇出口的部門轉移的趨向,但一時難以根本改變以上格局。然而,由於蘇聯各類智力援助的比重在日益增大,越南自行解決國內經濟問翹的能力會相應加強。但越南仍將是蘇聯的一大負擔。

順便指出,蘇聯通過智力援助所輸進的土業技術,墓本上是屬老一代技術。越將來如何對其進行新的技術改造,仍是一大課題礦 對蘇聯的援助起制約作用的最大經濟因素是越蘇問的賈易問題。雖然這個問題不是木文討論的主題,但為便於分析,我們仍不能不對兩國的貿易情況有一個最起碼的了解。

75年以來,越南一直是世界上貿易赤字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一方面是因為越南過去在戰爭環境下,許多消費品和生產資料都不得不依靠進日而造成的後遺症,但更主要的一方面是戰後走上對外軍事擴張的道路,不注重經濟建設而造成的惡果。

1978年越南的侵柬,既中斷了各國的援助,又關上了與各國的貿易大門。蘇聯成了越南最大的「施主」,也成了最大的貿易夥伴。據估計,在任何一年中,越南從蘇聯進口的石油佔了其全部石油進門的90%, 飛0乒食品佔了77%,鋼鐵、化肥佔了90%,棉花佔了95%。

但兩國領導人首先考慮的似乎是千方百計增加進口,貿易平衡問題被放在次要位置。

雖然貿易不平衡越來越嚴重,』蘇聯同時還受到經互會內部要求改善蘇越雙方貿易,特別是增加越南對蘇出口的壓力,但兩國在歷次簽署貿易協議時,.訪然強調增加貿易額。此後有升有降。而這一年的出口額反而略有減少,翌年有所增長,以後一直徘徊不前。故就從1981年起,貿易逆差額便高踞不下。 「三·五」期間幾乎每一年的逆差額都是 「二,五」中最高紀錄年(1980年)的兩倍。 「四、五」的情況如何,無從得知。但1 986年1月雙方在河內的貿易談料中,仍要求「四·五」期間兩國貿易額增加1.7倍。增加貿易額多半是意味著增加蘇聯對越南出口而已,因為越南的出口能力已到了極限。所以,「四·五」期間貿易不平衡將繼續拉大,是可以想見的。不平衡拉大將意味著越南的貿易負債累計額扶搖直上。據計算,到1986年,』越南對蘇聯的貿易債務已高達約50億美元,光年息就達3.6億美元。這是越南的財政能力所遠不能承受的。 為了填平這個賈易巨壑,越南曾作了各種努力。最簡單的莫過於到處搜尋可供出口的商品,但這已被證明是「從石頭裡抽血」。再就是千方百計挖掘無形貿易潛力,包括向蘇聯、東歐國家進行勞務輸出和吸引這些國家的遊客前來越南,等等。但這些措施收效畢竟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便不能不從其對越援助上尋求更好的出路了。它將怎麼辦? 或許,蘇聯會繼續使它的援助更多地投放於能擴大對蘇出口的部門,諸如手工藝品、某些食品、農產品、輕工業品、紡織品等等。這樣可能會引起援助結構的或大或小的調整。

或許,蘇聯可能會增大部分蘇援項目的成品在償還蘇聯債務中的比例,特別是某些農產品的輸出比例。 或許,作為更有效的辦法,是提高援助的效益,特別是對蘇出口部門的效益,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品種數量。這並不意味著增多援助的投入,但將意味著增大技術轉讓等形式的智力援助的比重。不管怎樣,目前這種狀況將使援助和貿易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兩國領導人在各自考慮雙邊經濟關係時,將必須同時顧及到這兩個方面。

1976年以來蘇聯給越南提供了大量經濟援助,這是事實。但是,應該指出,蘇聯這種 工工「付出」已經從其在越南的軍事存在中得到了最大的「報償」,且不用說經援本身也有受益的一面了。

現在的問題是,戈爾巴喬夫領導下的蘇聯如果把目前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進程進行下去,甚至如其所言,最終撤出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那末,蘇聯才算真正放棄了這種「報償」。同時也應看到,蘇聯的經濟援助將會轉化為越南尋求全面對外開放的物質基礎。越南可以利用其良好的自然和經濟地理條件,引進外資,發展多邊對外貿易,積聚外匯。或許這才是最終解決越蘇「債務問題」(除非蘇聯將其一筆勾銷)的唯一有效途徑『在這個意義上來·說,越南的開放對蘇聯並無害處。如果這種局面出現的話,通過援助、貿易而形成的蘇越經濟關係模式將發生徹底的改變。這一切並非遙遠。

人們己經把目光移向「柬埔寨問題之後」的越南。唯其如此,對10多年來的蘇聯在經濟上的援越問題作一系統的回顧與探討,無疑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寫於1989年2月

《1976年以後蘇聯對越南的經濟援助評析》

作者高偉濃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越南戰爭後,蘇聯對越南的能源、交通運輸、通訊、農業、漁業、商業、工業、高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提供了數額不等、形式不同的援助。但在不同時期表現出明顯不同的走向。到70年代末,援助重點放在成品支援上。80年代,項目聯合開發成為援助的主流。與此相適應,大力加強了對教育領域的智力援助。通過對80年代各部門援助項目的系統考察,可以大略了解蘇聯經濟援助的重點、目的及對越南國民經濟的影響及其發展趨向。

1、 德列克·馬丁·達·准哈:《蘇越經濟關係剖析》(1979-1984) ,《東南亞研究》1987年第1、 2期合刊。

2、 《越南十年的回顧》,《東南亞研究資料》,1986年第1期。 3、 張雪:《蘇越經貿關係三十年》,《印度支那》,1985年第4期。 4、 羅四維:《越南石油天然氣的勘探與開採》,《印度支那》,1986年第3期。

5、 徐泉英:《越南煤炭工業困難重重》,《印度支那》,1985年第3期。 6、 羅方明:《談談越南的重工業》,《印度支那》,1985年第3期。 7、 羅方明:《越南的能源問題》,《印度支那》,1982年第2期。 8、 Douglas pike,「Vietnam and the Soviet Union」,Westview Prss,1987(除註明者外,本文數據皆據此)。

古巴、蒙古、朝鮮都是類似情況。中越戰爭對越南影響微乎其微。反而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才是越南的「越南戰爭」

  越南侵略柬埔寨戰爭,始於1978年12月25日,迄於1990年8月,前後歷時11年零8個

越軍在柬埔寨戰場上士兵死亡5萬多,傷20多萬。


1986年夏,越共中央總書記黎筍逝世。1979年戰爭爆發後,越南的軍費開支占國家財政支出的50%到60%,無力對越南國內經濟建設投資。

1986年12月越南共產黨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的政治報告承認「上個五年計劃的重要指標沒有完成」,「生產發展緩慢」,「供求關係的矛盾日益激化」,「分配流通領域出現緊張和混亂」,「財政赤字巨大」,「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許多最起碼的正當要求得不到保證」,「群眾對黨的領導和國家機關的職能的信心減退」,「總的主張和政策方面的嚴重和長期的錯誤,是戰略指導和組織實施方面的錯誤」,越共決定開始搞革新開放,謀求從柬埔寨戰場脫身。

1988年,蘇聯自身經濟惡化,停止了對越援助,越南國內通貨膨脹達到1000%,還發生了缺糧情況。1988年7月,越南單方面宣布至年底從柬埔寨撤軍5萬人。


1988年7月25日,民柬三方、越南、金邊韓桑林政權、寮國、東盟代表在雅加達舉行非正式會議,談判越南從柬撤軍問題。

1989年9月27日,越南政府宣布從柬埔寨全面撤軍。1990年8月,最後一批越軍撤離柬埔寨。同時柬埔寨各派政治勢力之間逐步實現停火。

1990年11月,柬埔寨衝突各方簽署了《柬埔寨衝突全面政治解決協定》,決定了在由聯合國向柬埔寨派遣維持和平部隊,在柬埔寨舉行大選並組織民族聯合政府等事項,柬越戰爭結束。

聯合國駐柬臨時機構1993年11月間開始撤出柬埔寨。據《李光耀回憶錄》,美國為非共產黨的西哈努克、宋雙的抵抗武裝提供了1.5億美元援助、新加坡提供了5500萬美元、馬來西亞提供了1000萬美元、泰國則提供數百萬美元的訓練、軍火、糧食和戰爭費用。中國為支援宋雙和西哈努克的非共產黨抗越部隊耗費1億美元。


這也算歡送侵略軍吧!!!有意思嘿嘿!!世界軍事史上一大奇觀!

不知當年解放軍看了作何感想呢?


那些說中越戰爭對越南沒有影響的人,表面上是在誇越南,實際上是在拐彎抹角嘲笑越南人智商低!
要知道,1980年的中越兩國,人均經濟數字是處在一個水平線上的,可以說當時的中國是大窮光蛋,越南是小窮光蛋。
那麼之後我們看到的是什麼?三十年後的大窮光蛋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人均經濟數字已經是小窮光蛋的四倍!
然後高人跳出來說,中越戰爭對越南毫無影響,人家發展好著呢。
這是什麼行為?是說越南人傻嗎?越發展越不行?
我代表越南人民對這些人表示強烈譴責!


兩山輪戰結束前,在把越南猴子頭上的繩索解開前,猴子的增長率一直在百分之二三徘徊。。中國增長率百分之十左右,我就問你臉疼不疼,氣不氣? 放血療法一結束,猴子增長率才竄到5以上,你這就敢蹬鼻子上臉上臉了? @土豆燒牛肉貼木兒


好像有人貼這個圖。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圖裡面到底在說什麼。首先聲明,紅色圓點是越南,綠色圓點是日本,粉色圓點是中國。圓點大小代表人口。那麼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在二戰末期(1944-1945年)時(綠色點的最低值)人均收入和預期壽命都在當時為極小。而中國1970年代的人均收入與預期壽命明顯小于越南(藍框處)。然後經過若干年的努力,越南終於成功的超越了中國,把這兩項的優勢轉化成了劣勢。

放大一點看。橫坐標Income per person,人均收入(不是人均GDP)

這樣是不是根本看不清哪個國家實力增長情況?我們把橫軸改成時間、縱軸改成GDP來看一下。

中越歷年GDP對比(1970-1995)(美元)

額,越南你怎麼這麼平。可能你會說:中國太欺負人了,比人家大辣么多,還比總數!好的,我們來人均一下。

中越歷年人均GDP(1970-1995)(美元)

這樣看上去差距小多了!可是感覺哪裡不對。。。1980年以前的越南好像比中國人均GDP高啊(如果能夠外推的話)?也許你會說,GDP說明不了什麼問題,越南人民收入高、生活好,有錢隨便買買買。我們來看一下人均收入的情況。

中越歷年人均年收入對比(1970-1995)(美元)

誒?怎麼回事,越南的人均年收入怎麼貌似也越發展越不如中國了啊?所以你問我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南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影響,我還真不知道。


慣例開車。當然是毀滅性影響啊,如果不是越南工業崩潰了。越南林業大學的妹子會找我一個中國屌絲要援交嗎?!!(越南農業大學相當於我母校川大在國內排位)

她們宿舍的

越南春卷


大家都在上圖,我也上一張吧

來源見右上。可見某位答主說79年前越南連續負增長是無稽之談。 另外,79-89年之間越南好幾年都是超過100%的惡性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意味著啥,可以參考前兩年的辛巴威。可以說中越之間連續不斷地戰火,還是對越南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的


沒有影響。因為北越基本沒什麼工業,北越能活著建國,那都是中國第一個承認他。南越早就被打成廢墟。本身法國人也沒留下什麼工業。南北越都是純粹的工業國。


導致了越南經濟突飛猛進,以爆發戰爭的79年為分界線,越南從連續負增長變成了高速增長(1979年→1989年人均GDP購買力平價1150→1460,中國1060→1470,比中國略差一點,但應該比相鄰廣西好很多,而且是在被全面包圍的情況下取得的)

來源:Gapminder Tools

ps:純度百分百的先天性低能兒會故意只看到Y軸的人均壽命而看不到X軸的購買力平價人均GDP(PPP),而我就如簽名一般,是一個從不和腦殘多說話的美男子

ps2:看不懂英文扯什麼經濟和壽命關係或只有壽命否定裡面有關於人均購買力平價數據的弱智真的不要再前仆後繼的裝逼了,真的除了出賣了你是智弱外什麼都沒體現出來

====

鑒於腦殘太多,統一再次回復一下

1、GDP的統計方式由兩種,一種是名義GDP (nominal) ,另一個實際GDP(PPP)即購買力平價。

至於為什麼採用GDP(PPP),因為購買力平價匯率才適用於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現行的貨幣匯率對購買力平價購買力平價於比較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產生誤導。例如,如果人民幣相對於美元貶值一半,那麼以美元為單位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將減半。可是,這並不表明中國人變窮了。如果以人民幣為單位的收入和價格水平保持不變,而且進口貨物在對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重要(因為這樣進口貨物的價格將會翻倍),那麼貨幣貶值並不會帶來中國人的生活質量的惡化。如果採用購買力平價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同樣,越南盾的面值並不直接和美元掛鉤,其匯率很大程度受到美國的政策影響,譬如80年越南盾對美元直接跌幅-66.4%,而實際上越南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受到這麼大的影響,貨幣實際價值高於或低於美元匯率,也是黑市非法交易貨幣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2、看看別人再看看自己,中越戰爭期間,如果越南的發展不怎麼樣,那麼中國也同樣不怎麼樣

1979年到1989年,越南人均GDP購買力平價為1150→1460,增幅29.52%,中國為1060→1470,增幅38.67%,無論是增長率還是人均數值兩個其實半斤八兩,說越南發展慢和窮就是變相的說中國一樣發展慢和窮

如果中越兩國的數據還不足以叫人信服的話,那麼再加兩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數據好了,粉紅最愛嘲笑的印度和韓國

1979年到1989年,印度人均GDP購買力平價為1210→1720,增幅42.14%,韓國為5500→11100,增幅101.81%

你沒看錯,這十年間中國不僅僅不如韓國,連印度這種下三流的國家都不如,如果越南發展不好是因為邊境戰爭的話,那麼能以小國拖累一個十幾倍自己的大國也算血賺不虧了呢,科科

3、為什麼說越南發展得好?

首先,要和越南此前的發展對比,而圖示很明顯,因為越南戰爭的爆發和升級,越南再此之前的由最高的1964年的PPP1680負增長到戰爭結束的1975年的1020,1977年恢復到1180後又跌倒1979年的1150,這就是米帝的能量,使得越南長期負增長

而在粉紅喜歡拿來自嗨的中越戰爭爆發後越南卻擺脫了負增長,並且長期穩定的高速攀升,乃至形成了一個明顯倒「L」形,由此至少可以說明2點,1越南的經濟改革擁有突破性的成就,畢竟一個長期考0分的人突然考了70分和一個平常靠70分的人考了75分的概念是不同的,會說話對正常人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只出生幾天的小嬰兒來說就非常了不起了,用【突飛猛進】形容並不過分,何況中國的頭15年給越南提鞋都不夠看,2中越邊境的那些小規模戰爭對越南的經濟發展的影響微乎其微,越南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對自身體制的優化

其次,要和東南亞國家的其他國家對比,人種之間存在差異,東亞人種的華人比混有大量黑人血統的東南亞人智商高,雖然政治不正確但這是個事實,而越南的經濟增長在東南亞是屬於領先地位的

更何況你提越南接受蘇聯的援助時別忘了中國得到的援助更是越南所不能比的,而在這期間中國所取得的成績對比越南的成績並不與得到的援助形成等價,至於89年後的現在的經濟對比,那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4、扯越南80年代經濟不好國家窮,依舊說別人前請先照照鏡子掂量掂量自己,然道中國就很好嗎?very sorry,中國也爆發了兩次經濟危機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32302680/,消費者為財政赤字和貨幣增發買單,通貨膨脹國庫空空,餓的半死不活是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中國人共同的記憶,中國還第一次撕下臉皮接受了國際援助,現在中國的確有出息了,但是那時90年代中越和解後的事情,這裡說的是80年代中越邊境對抗時代的事情,中越兩國的經濟差距是用幾毛算的,您老哪來的底氣大哥笑二哥?而且,越南80年代相對今日窮能意淫到邊境衝突這種戰爭導致的,那麼中國在80年代相對今日窮是不是也是中越戰爭拖累的?

根本蝦扯蛋,越南80年代窮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被米帝在越南戰爭SM了十幾年,且越南打完戰爭走上發展的正軌不過幾年而已,你能指望一個剛剛從戰爭泥潭中走出來的國家能有多好?公正對比的話,越南的第30年為第一年的3.41倍(1975年→2005年,PPP1020→3480鎂),而中國的第30年為第一年的的2倍(1949年→1979年,PPP529→1060鎂),越南的效率是中國的1.75倍,只許自己有倒退50年的數十年黑歷史就不許別人起步平平穩穩的白歷史,粉紅也太惡霸了吧科科

至於已經和平發展30多年的中國為什麼和剛剛結束獨立戰爭的越南一個水平,不要問我這種大家心裡其實都懂的和諧問題

另外,直到91年中越和解之後,中國的經濟才真正開始了復甦,也是在這段期間中國的經濟才甩開了越南印度等國家,展現出了一個東亞國家的正常水平,然而一事歸一事,90年代後面越南後勁跟不上中國是另外的故事了

5越南有沒有因為畏懼中國而長期保持大量軍隊?

最扯淡的就是這個,越南86年就開始了大裁軍,十年邊境衝突才打完三分之二呢,畏懼個蛋有夠會意淫

有很多蠢萌蠢萌的粉紅總說星辰大海導致越南怎麼樣怎麼樣之類的屁話(台詞還是抄襲的,臭不要臉),但是如果把這些屁話當真的也就和這些粉紅一個智商了(還打臉呢,其實只是又扯了一堆又臭又長毫無相干的屁話,摘取的信息也多是毫無出處來源的網路謠言,半點都沒能反駁到,靠自嗨強國的渣渣)


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基本摧毀了越北的工業體系。
我們換個思路吧:
革新開放(越南語:??i m?i/ )與中國的改革開放類似,是指1986年越南共產黨六大所提出的政策,主要是經濟上和思想上的改革與開放。

既然要在經濟上改革那就說明越南內部還是在經濟上出了問題的。


沒錢,又需要和中國對峙了這麼多年,軍隊經商是最不壞的選擇了。


越南本來就沒有什麼工業,後來也沒什麼工業。所以並沒有影響。


好像看過一次這個問題。。。

手癢答一波。

猴子有個毛的工業?高盧結束殖民後他就沒搞過建設,何來工業一說。

拿的都是老毛子的。

越戰白頭鷹在越南南部肆虐,越共沒辦法把「工業」遷到紅河平原以北諒山,諒山後就是一馬平川的紅河平原,諒山克,越王服。

說是工業,你見過在山溝溝里發展工業的?

白頭鷹高盧雞把猴子山炸的稀巴爛也要怪我們咯。

美帝發動越戰炸了幾十年也算我們頭上咯。

不過兩光政策倒是有點。。。

煤礦非自然性坍塌,鐵礦埋雷,公路炸路基,鐵路拆鋼軌,炸豬圈扒農房,自行車用坦克壓了運回來,甚至連打壞的猴子士兵丟的武器啊,編織的草席啊什麼都運回來,最後工兵炸民房一間不留,公路擺地雷防止猴子反撲。

其中不少是美帝乾的,只不過我們也干過,所以背鍋這種事。。。

不過講到底也是中國援建的,不識好歹我們是會收回來的,那時候也是真的大寫的窮。

吃著中國的救濟領著毛子的援助,還不知死活的去搞柬埔寨寮國。

當然,TG為了宣傳需要擴大戰果也是一個原因。

兩山輪戰基本上就是消滅猴子最後的生力軍了,說白了就是磨乾淨你的爪子敲掉你的牙齒萎縮你的肌肉,碾碎你的印支大國夢,越南再也雄不起了。

我們啊,還是太善良,總是別人出了什麼問題聯想到自己的不是,你看人燈塔國有反思過么?人家根本Don"t even trip. 你看猴子自己作死看不懂「勿謂言之不預」人家有反省過么?派系鬥爭還不是美滋滋。

總之越南今天也好日後也罷已經構不成任何威脅了,這不是毒奶,當初過諒山之後就能裝甲兵集結直取河內,礙於毛子終還是收了兵,兩山輪戰給TG吊了10來年練兵末了還是求和,只是太晚了,從那時就已經註定了猴子永遠只能當猴子了。

一點乾貨:

中越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滑稽),越方統計損失:

《截至一九七九年三月底一些目前可以看見的損失的初步統計表》,現分述如下:

(一)被毀滅的市:總數四個中被毀滅四個,佔百分之一百。

(二)被摧毀的鄉:總數三百二十個中被摧毀了三百二十個,佔百分之一百。

(三)城市裡被摧毀的民房面積:六十萬平方米。

(四)城市裡失去住房的人數:十五萬。

(五)農村中被摧毀的住房:四萬五千座。

(六)農村中失去住房的人數:二十萬。

(七)被摧毀的中、小學校:總數九百零四所中的七百三十五所遭摧毀,佔百分之八十一。

(八)沒有學校讀書的學生人數:十八萬。

(九)被破壞的幼兒園:總數六百九十一所全部被破壞。

(十)失去學習場所的兒童人數:一萬四千。

(十一)失去學校的教師人數:五千五百七十。

(十二)被破壞的醫院和衛生站:總數四百三十所中的四百二十八所被摧毀,佔百分之九十九點五。其中;省級醫院總數四所全部被破壞,佔百分之一百;縣級醫院總數二十六所中的二十四所被摧毀,佔百分之九十二;鄉衛生站總數四百所全部被破壞,佔百分之一百。

(十三)被破壞的林場:總數四十二個中的三十八個被破壞,佔百分之九十。

(十四)被破壞的農場和農業站:四十一個。

(十五)被殺死或被搶走的牛:總數二十六萬頭中的十五萬七千頭被殺死或搶走,佔百分之六十。

(十六)被殺死或搶走的豬:總數三十萬五千頭中的二十四萬四千頭被殺死或搶走,佔百分之八十。

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他要麼就分裂出來各自為政每天為了些蠅頭小利吵吵嚷嚷動則開片,要麼就像菲律賓一樣碌碌無為,別無他法。


推薦閱讀:

一戰打得那麼慘烈,各國軍隊的士氣是怎麼保證的?
芬蘭有什麼鎮國神器嗎?
電影《芳華》里的傷員慘烈程度是否符合歷史?
對越反擊戰時我軍在戰場上都吃什麼?
黃維的12兵團能不能走出 《大決戰》淮海戰役里這個水平的隊列?

TAG:歷史 | 軍事 | 越南 | 中越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