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疫苗」一詞的來源是什麼?

英文中疫苗Vaccine一詞為著名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為了紀念發現牛痘接種免疫法的愛德華·詹納,而將其當時所用的指代牛痘的Variolae vaccinae一詞擴展而指代所有預先接種而使人獲得免疫的方法。故Vaccine一詞源於拉丁文的牛Vacca。

而中文的「疫苗」一詞的來源又是什麼呢?中國在明代即已發明人痘接種法,所謂的「痘衣法、痘漿法、水苗法、旱苗法」等等,「痘苗」一詞也可在明代的一些文獻中找到。中文的「疫苗」一詞,是否是由「痘苗」一詞擴展而得來的呢?

(已確認該詞並不來源於日文翻譯


20171016補充:

今天所里資料庫恢復啦,查了查「全國報刊索引」和「得泓近代報刊」,關於「疫苗」「防疫」等關鍵詞的條目非常之多,在此就不列舉了,說一下我的總體印象:「疫苗」一詞比「菌苗」「漿苗」等其他譯名出現的年代更早也更頻繁。「疫」和「苗」二字合成「疫苗」一詞並被廣泛使用,我的猜想如下:

近代中國人對於「疫苗」的接觸,最早主要是牛痘。中國的語言體系中本來就有一系列與之相關的詞語,比如痘苗、種苗等等,因此國人接受起來並無障礙,並且在類似的情況下依然會使用「種苗」一詞,比如後來的鼠疫、狂犬等病症。所以用「苗」對譯vaccine,毫無疑問是源自中國古代的種痘經驗。至於「疫」字,也是中國古代醫學文獻中的常見字,通常指的是流行病。中國近代遭遇的第一次大規模流行病爆發是1910年東北鼠疫。從資料庫的檢索結果來看,1910-1911年的報刊雜誌上有大量介紹鼠疫的原理和防治的文章,當然其中有比較科學的,也有比較非科學的。有的文章就提到防治鼠疫的一大方法是「種苗」,不過實際上東北鼠疫主要是肺鼠疫而非腺鼠疫,當時已有的活疫苗對其效果並不顯著,最終伍連德控制住東北疫情主要靠的還是隔離、焚燒、滅鼠等手段。但在當時疫病橫行的情況下,外務部在1911年初從奧地利緊急購入十萬支疫苗給北京市民接種,《申報》對此事有報道,所用辭彙是「疫苗漿」。總之,經過此次鼠疫,「防疫」和「疫苗」成為媒體上常見的詞語,也代表著中國人觀念從「避疫」到「治疫」再到「防疫」的轉變(余新忠《從避疫到防疫:晚清因應疫病觀念的演變》)。所以我認為,正是因為1910年鼠疫,「疫苗」一詞在大眾傳播領域才得到廣泛接受(當然也有許多變體,如「防疫苗」「免疫苗」「防疫苗漿」乃至簡稱為「苗漿」「漿苗」等等)。

當然,我上述結論的論證過程並不十分嚴謹,歡迎提供佐證和反證。

--------------------------------------------以下為原答案---------------------------------------------------

Vaccine一詞進入中文很早,我目前看到最早的是在1872年盧公明的《英華萃林韻府》,書中譯為「痘漿,痘汁」。

在我看到的有限的民國文獻里,對vaccine一詞的翻譯有如下多種:

漿苗、菌苗、苗漿、痘苗、疫苗、伐克辛、華克清……

這些文獻中有兩部比較有意思,拿出來單說一下:

1.1937年國立編譯館編訂、商務印書館發行的《細菌學免疫學名詞》。這本辭典對vaccine的定名是「菌苗*,苗漿」,加*的意思是「未完全決定之名詞」,「改版時重付討論決定」。

2.1949年張崇熙編《各種注射療法》,書後列出常見注射藥劑的名稱及用法,其中就有多種疫苗,但譯名各不相同,有10種為「漿苗」,4種為「伐克辛」,1種「疫苗」,1種「接種苗」,對應的英文都是vaccine。其中有一條還如此備註:霍亂漿苗(霍亂伐克辛·俗名防疫針)。

說兩點初步的想法:

1.從晚清到民國,來華傳教士以及中國的醫學工作者一直在進行醫學術語的翻譯及名詞統一的工作,並且留下了很多史料,包括各類辭典和會議記錄,上面提到的《細菌學免疫學名詞》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我們從這些史料中只能找出當時的翻譯原則以及最終的定名,至於每個具體的名詞翻譯和討論的過程,我們是很難還原的。

2.在術語翻譯的歷史上,音譯和意譯始終是譯者們不得不面對的重要抉擇。近代以來,關於音譯和意譯的爭論非常多,儘管官方推出了統一的翻譯標準,但在實際操作中並無強制性,兩套不同的術語仍然是共存的,就像《各種注射療法》中的情況一樣。我猜測這可能和不同國家的製藥公司的商品定名習慣有關。


推薦閱讀:

鍛煉真的能提高抵抗力嗎?
突然對姜過敏,這是為什麼呢?
乙肝既然有4種血清型,為什麼乙肝兩對半隻測總抗體濃度,不分別測每種血清型的抗體濃度?
HIV 感染後多長時間可以被檢測出來?
人體免疫有多強?

TAG:免疫學 | 醫學 | 醫學史 | 語源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