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請教,毛選該怎麼讀?
聽到不少人說該讀讀毛選了,我也確實需要借用一下偉人的思想,可是以我這麼笨的腦袋,不知道從何讀起,請高人指點一下。
之前我在類似的問題中國回答過,但這次又幾位朋友邀請了,那就在引用之前答案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具體例子。僅做參考。
《毛選》本身是一部極為宏偉的著作,囊括了中共由初創到奪取全國政權的諸多歷程,除此之外還系統的反映了中國近代史的社會環境和人文風貌以及政治鬥爭。其內容之多,涉及層面之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啃得下來的。因此為了更好的閱讀《毛選》,我總結了「三個基礎,兩個過程」來作為方向。
基礎一:毛澤東傳記。如果你連《毛選》的作者都不了解,那麼你是很難深入去了解這本書的。唯有你真正的了解毛澤東其人的性格,能力,成長曆程,你才會明白他為何寫下這些文章,他為何選擇投身於如此的事業,你也才會真正的對毛澤東這個人有一個全面而立體的了解。舉個例子來說:毛幼年深受其母文七妹的影響,對貧苦百姓總有一種難以捨棄的悲憫。也正是這一點,才讓他日後不顧一切的投身到了革命的大潮里。為的是什麼?不過是這蒼生。另外,毛同其父親毛順生的關係也很有意思。毛越是反抗其父親,才越能改善自己的環境。這也讓他後來能如此的認同馬克思,然後寫出「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的句子。總而言之,讀毛澤東的相關傳記,建立起對毛澤東的初步認識,你才能更好的理解《毛選》文章背後的諸多感情。
推薦書目:《西行漫記》、《毛澤東傳》、《毛澤東年譜》、《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轉變之路》
基礎二:中國近代史。無論對於什麼書籍或言論,都必須掌握其發表時的歷史背景。脫離了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只會得到一個片面而孤立的認識。要了解《毛選》,就必須了解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中國近代史。清朝,辛亥革命,國共合作,北伐,大革命失敗,秋收起義,反圍剿,長征,抗戰,內戰,這一系列的事件都不是孤立單一的,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過程。結合這些時代背景,了解了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脈絡,再去看《毛選》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比如《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這篇文章,如果你對紅色政權建立之前的中國狀況和由來一無所知,那麼你就根本無法了解毛的推理,你就會疑惑他為何能做出這樣的結論,而這樣的結論又為何正確。
推薦書目:中國近代史的書太多了,任何一本都可以,我個人推薦徐中約的。此外,在看近代史之外有餘力的可以再看看黨史相關書籍,你才能明白毛澤東本人對中共產生了何等驚天動地的作用。
基礎三:馬克思主義。這個基礎是最難也最重要的一步。毛澤東在接受馬克思主義前只能稱為人傑,很厲害但還不是那種可以改變歷史的人。直到馬克思的理論給毛澤東進行了一次全方面的「換血」,將他的其他想法一掃而空。毛澤東才真正浴火涅槃,成為了那個時代真正的「核心」。以目前來看,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哪個人對歷史和社會的洞察能超過馬克思的。他的哲學和政治經濟學部分實在是太過強大,每一次看都會覺得後背發涼。就好像在一個遊戲世界裡,有個人突然給了你一個外掛。那種震驚無法形容。毛澤東的文章與思想的源泉都是來自於馬克思的理論,只有充分了解了馬克思的理論,你才會了解到毛澤東面對諸多問題是如何推理出一個個結論的,而他又為何總是對的。正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才讓中共脫穎而出走到了最後。
推薦書目:馬克思的理論太深了,我對其的了解也還在很淺層,實在不好推薦。非要說的話,那就《肖秀榮考研政治知識點精講精練》吧,貴在全面且簡單,作為入門書的話倒還合適。
前面的三個基礎只是鋪墊,你還需要兩個過程來更好的進入毛澤東的世界。
過程一:設身處地。如果你只是「讀」毛選的話,那是很難讀出太多東西的。你需要在讀每一篇文章時,利用之前的基礎構造出毛當時所面對的環境和問題。想像你就是他當時的同志,那些問題擺在你面前時你會如何處理,再對比毛的處理辦法。兩相權衡,你就能慢慢得出一些全新的認識。為什麼中國近代史這麼多派別你方唱罷我登場,走到最後的卻是一個當初只有十幾人的團體。為什麼這個團體會最後團結到毛澤東的身邊。為什麼中共能一次次的轉危為安,實現最後的逆轉。這些問題的提出都會你認識的一次升華。同時,大局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視角。毛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從來都是從大局出發。他總是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隊伍最需要什麼,所以才能一次次的做對。
過程二:思考推理。毛澤東的文章不是玄學,而是邏輯性極為嚴密的巨著。這和其脫穎於馬克思主義是分不開的。毛澤東的每一篇文章基本都會詳細敘述我們要怎麼做,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好處是什麼,不這麼做的壞處又是什麼。這個推理和分析的過程是《毛選》的精髓所在。你必須時刻跟隨著毛澤東一起去思考與推理,你才能慢慢跟上他的思路,你才能慢慢把他的思路收為己用。書本是死的,最重要的是用書本來指導現實。唯有學會了這個過程,毛寫下的這麼多文字才會真正達到它的作用。
前面說的這幾點都是理論基礎,具體該怎麼看呢?要想搞懂毛澤東的思想體系,《論持久戰》是一個最重要的切入點。原因何在?因為《論持久戰》這篇文章極其詳盡的描繪了毛澤東在抗戰這個問題上是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推理,最後得出結論的。在讀這篇文章之前,先大致了解抗戰史以及近現代史作為基礎,再跟隨毛澤東一起從無到有的建立起思想大廈。運用之前所說的「兩個過程」,你就能清晰的看出你和毛思想上的差異,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讀這篇文章之前,對毛的「持久戰」觀點是並不認同的。因為我腦中還以過去經驗為證,即元滅宋,清滅明。認為所謂的持久戰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說法。然而當我真正看完這篇文章,才發現毛對於時局對於現實做出了何等驚人的分析。
首先,抗日戰爭不同於清滅明的地方有很多。其首要因素就是全國人民的絕大多數已被團結組織了起來。清滅明本質還是一場「上層階級」的戰爭,誰消滅了對方的統治階級,誰就獲得了政權。底層民眾只是風中之草,一直處於無組織的混亂狀態。而抗戰是截然不同的,在國共及各救國社團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都被組織了起來。兵民團結是戰勝日寇的重要因素。其二,抗日戰爭不再是一場中日之間的孤立戰爭。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一環。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不再是孤身一人,世界上所有的反法西斯力量都將為中國的抗戰提供巨大幫助。
除這兩點之外,還有日本其本身的固有矛盾,國土小,人口少,國內矛盾,戰爭的落後性。這些多方面因素共同決定了持久戰的必然。
通過詳盡思考的閱讀,你就能初步把握住毛澤東思考的方式方法,以此為契機再去閱讀他的其他文章,才能真正學會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最後說一點,讀毛的文章,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去抓住事件的最核心。這是毛澤東思想的源頭。
推薦閱讀:
帽子先生:身處逆境的毛澤東是如何做的?
帽子先生:毛澤東思想在現實中有用嗎?
帽子先生:為什麼毛澤東從未上過軍校,卻有超乎常人的軍事頭腦?
帽子先生:你認為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中國人?
帽子先生:《論持久戰》公開發表的那年,日方是否知道這篇文章?他們如何看待?
讀毛的文章,首先得有他那種大鵬高飛九萬里的開闊視野,井底之蛙永遠都讀不懂他的文章,會背又怎麼樣?我不是貶低我們大家的,事實就是這樣。
所以讀毛選之前,要先學會用整體眼光看問題,而不是只習慣性地用局部眼光看問題。這就是毛經常說的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關係。看事物要看大局,看發展趨勢,不要只盯小毛病小缺陷。治大國若烹小鮮、大行不顧細謹都是這個意思。
說單幹能提高人的積極性,但是單幹打爛了整體布局,各自為戰,各人顧各人,損公肥私,損人利己,互相拆台下絆腿,勁往四處使,整體效率極低,結果得不償失,拾芝麻丟西瓜,最後大量窮途末路之人反而會喪失鬥志,頹廢墮落,絲毫積極性都沒有,連芝麻都沒拾到。說單幹能提高積極性就是井蛙之見。
讀懂毛三篇《人的正確思想從哪裡來》《矛盾論》《實踐論》。其他的可以不著急讀,讀懂三篇方法論配合史料分析,分析完了再看毛選怎麼分析的。你可以理解為方法論為公式,史料應用題,毛選是參考答案。你上學讀書的時候是直接看參考答案抄抄抄就能學好的嗎?還不是背公式,然後刷題,對答案,看看自己錯在哪?如何改?下一次不犯錯。這也是符合《實踐論》中人在不斷認識中貼近客觀的認識規律。
《毛選》只是一套很牛的社會問題參考書,沒必要去神話,讀它並不能讓人變牛變聰明。 毛選的內容成文於大半個世紀前,是作者面對各種困難自己思考總結出來的方法和經驗。
讀《毛選》就是在讀解決社會問題的參考答案。它像數學參考書一樣告訴我們,面對問題,要怎麼去分析,怎麼去思考,怎麼去解決。需要學習的是他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死板教條地去模仿。
時代在變動,社會在發展。毛選的內容也離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遠。但那種分析方法,思維方式和戰鬥精神是永遠不會落伍的。
至於該怎麼讀,要像拿著數學參考書做數學題一樣去讀。結合自身的社會經歷去思考。不斷對以前自己經歷的事件進行復盤,用在書中學到的思想,代入其中,要怎麼分析,怎麼處理,怎麼解決。在不斷的復盤中,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
祝讀有所得。
手機打字,不排版了。既然你誠心誠意地問了,那小姐姐就大發慈悲地告訴你吧。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
好像不是這個節目,(捂嘴)吼吼吼吼。
嗯。我覺得先不要著急讀毛選,就如同初中剛入學不要直接學高數一樣。雖然已經用儘可能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書寫,依舊有人讀不懂,覺得言過其實,覺得過譽了。
其實有個基礎條件被忽略了,就是歷史的帶入感。所以建議先讀史。讀古代史之後讀近現代史,如果你是個愛思考的孩子,你會產生一堆問題。
比如封建王朝的興衰,比如大的歷史發展規律。為什麼擺脫不了各種的循環。如何才能發現並改變今後的歷史規律。
然後你再去了解近現代,當時的國情民情社會情況和國際形勢。又產生一堆問題,為什麼說是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刻?如何才能逆轉這種持續崩壞的局面?如不逆轉是什麼後果?
這麼多愛國救國人士和團體,他們分別是什麼主張?為什麼最後就剩下國共兩黨?
再讀抗日和內戰這段,兩黨分別都如何抗日的?他們的力量來源於哪裡?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之後,延安保衛戰為什麼十倍兵力抓不住領袖?還被打出青化砭,龍幡幾波反殺?前期國軍佔盡優勢為何卻一路轉進至台灣?
共黨內部藏龍卧虎,人才輩出,為什麼最終統一在了毛主席的領導下?
上升一個台階,為什麼紅色蘇聯誕生起就一直被國際社會絞殺?為什麼制度間的矛盾不可協調?分別是什麼思想和主張?
有了以上疑問,你會主動來讀毛選的。連讀書動力都一併解決了。發生的一切並不是幸運,不是偶然。
它表達了世界觀,依託各個事件還送了你一套背後方法論。
脫離當時歷史環境去讀毛選會讓你的收穫大打折扣。誠然,毛的思想在今日依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有無數人在工作中學以致用並發揚光大。但只有回到歷史中,才更能挖掘出偉人思想的精華。
讀最後的最後,你會看到一個落寞的老人孤零零坐在椅子上,滿眼滄桑。
再強調一下,要有歷史帶入感,充分考慮當時的實際情況。你要以現代人的眼光,處處用上帝視角看,調查報告動動電腦就好了,那就沒什麼可讀的了。讀書不要強迫自己,買本放在書架上,或者床頭,想讀的時候就讀一讀,不想讀就不讀。
可以從頭開始看,也可以直接看目錄,直接找有沒有自己想看的文章,還可以直接把書翻開,看到哪裡是哪裡。
就這麼簡單,毛選也只是一本書而已,讀個書哪有那麼多的講究。
如果硬要說非要從一本書上學到什麼的話,我希望你能從字裡行間去感受一下,潤之是個什麼樣的人。讀人比讀書重要,這是我讀書多年的一點小領悟。理工科另算。
題主
你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就不對!
什麼叫腦子笨?
先知之所以為先知,就是因為他從不拘泥於規矩禮法這些破事兒。用最粗俗最淺顯的文字去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換言之,毛選,本來就是給不太聰敏的人看的。幫助你理解笨人自己悟不出來的方法,理解自己總結不出的規律。
讓笨人變成聰明人,讓軟弱的人變成強大的人。
你若需要的就是一本書,一支筆,一張紙。讀書做筆記是好習慣。如果需要的話,加一個電腦,直接搜索書中出現的歷史事件,追根溯源,看看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判斷。
這是我見過最廉價的娛樂方式,20塊一本書,5毛一支鉛筆,不知道多少錢一壺茶,很多個禮拜天的下午就過去了
從第一篇開始讀——我真不是在講廢話,而是針對很多推薦「跳著讀」、「讀某幾篇」的朋友。
不要貪多,一月讀一篇,半年讀一篇;甚至一次讀幾句話,亦可。
怎麼讀?
印證。
讀著,重在思考,不是思考近現代歷史——而是思考你每日的所遇所見、人和事。
不能印證生活,不必繼續讀。放一放,工作之後,累了,再來讀。
比如,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僅思考這一句話,就其樂無窮。自己去想,不必聽作者解釋;自己想明白了,勝過讀作者所寫的解釋。文章精華,很多時候就一句話、一個命題,理解了,勝過千萬字,千萬字,不過是在反覆舉例子去證明、說服他人。
(自己讀書、思考,不需要說服自己,如果需要說服,自己找理由,別讓他人來說服自己。)
比如論持久戰。
知乎有個問題——現在年輕人為什麼心安理得的啃老。論持久戰,就能回答這個問題。
至於為什麼能回答——自己去思考。
以上。
——————
另,「很多人說該去讀毛選了」這句話,要留心,「很多人」心思是不純的。
他們讀,讀來,類似拿祖宗的話,約束今日的意味。
毛選,讀來,不應該是這種作用。
要拿出讀道德經的勁頭來,態度才能端正,才能學會方法論。
至於一些與今日局面相悖的話,要思考,為什麼相悖。絕不是一方對、另一方錯的問題,絕不單純是革命尚未成功的問題,更不是復辟了的問題,當然,這就需要多很多很多方面的書,再來思考了。推薦重點閱讀章節:
第一卷:
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②《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③《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⑤《反對本本主義》
⑥《實踐論》
⑦《矛盾論》
⑧《怎樣分析農村階級》
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些文章感覺說得都很平實,但總覺得要讓讀者徹底理解,還是缺點啥。
所以,每一篇讀完都會感覺似懂非懂的。
矛盾論我看了不下幾十遍了,到現在依然感覺不是那麼通透爽利,很多東西還是沒有搞清楚。
個人覺得,還是要結合實際生活來學習和理解。一個是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去理解。比如,讀歷史,或者看影視作品。看看毛澤東的文章里的那些人,在電影電視里都是怎麼表現的。比如地雷戰地道戰里,就有學習毛選(應該是一個小冊子,論持久戰)的情節,游擊隊員讀到一句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也就是那句:戰爭的目的在於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表面上看起來挺短的一句話,好像誰都知道。但是在錯綜複雜讓人暈頭轉向的具體鬥爭中,人們往往迷失方向,要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村子被鬼子佔領了就慌了不知道咋弄,要麼就要盲目地跟鬼子拚命,以為失地就是戰敗了。這句話在這個時候就一下子拎出本質,指明了方向。
另外一個是,就是要結合自己實際生活。這個要結合起來,一般比較困難。因為毛選更多強調的是鬥爭的學說,你要是學生,那麼沒太多需要進行鬥爭的地方。所以很難。工作之後,生活環境複雜了,遇到了坑人的人,可能就得具備一些鬥爭思維。
還有就是,可以記憶一些毛澤東的隻言片語來應用應用。比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原子彈是紙老虎」,「有理有利有節」之類的。可以平時碎碎念一下。有人會反駁你。你要是不懂來龍去脈,就去毛選里找前因後果,去了解當時的歷史。
讀毛選,也可以從一些對話先讀起。比如某個記者採訪毛澤東,他們的對話。一般來說,就像論戰一樣,在當時,問的應該都是比較尖銳的問題了。看看毛澤東怎麼回答的。比如,他說我們要用持久戰對付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那麼怎樣是持久戰,持久到什麼時候?你就去讀持久戰。
論持久戰也比較有意思,羅列了很多人的論點,一一予以反駁,然後提出自己的論點。文章中有些論點並沒有點名,說是誰說的。但是,結合當時很多名人的論點,你就可以知道這些人雖然很有名,在有些方面很厲害,但對於日本侵略他們居然持悲觀態度,覺得中國要亡,然後毛澤東怎麼批判的他們,這些人包括什麼汪精衛,胡適,錢穆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測毛澤東對這些人的態度。
這些都挺有意思的。
還有井岡山的鬥爭,要是你看過電視劇井岡山,那就差不多明白那時候的背景。說他有意思,主要是,他裡面有說(大意),大家都以為幹革命,我們是先進的,為人民的,所以全國會響應,那些反動軍閥內部一定會倒戈到我們這裡來促進革命的發展,結果到現在連個毛都沒看到,所以深感寂寞,大家都想儘早轉到那種全國歌名高潮中去,干一場轟轟烈烈熱火朝天的革命,可是實際上每到一個地方群眾冷冷清清,(完全不像電影里那種群眾熱烈歡迎紅軍),打起仗來也不是什麼毛澤東思想戰無不勝,每一仗都要硬打。挺有意思的。
前期敘述都是很實在的,就像我們剛畢業,啥都不會,還抱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每篇文章都在總結,包括很多瑣碎的記錄,都非常實際。但是慢慢的,順手了之後,口號就慢慢多了起來。但是依舊是比較地實在的,乾貨也是較多的。不像現在的政府報告,一來就高舉馬列主義一長串的口號。
學習一下毛選,有意思。別當成壓力了。
我覺得可以先看幾篇
推薦《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和《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看完之後非常佩服。
之前硬著頭皮看毛選,像有的答主提到的矛盾論,實踐論,對我來說就有點兒難懂了。
後來在另外的問題看到推薦先看毛澤東傳的,我覺得這個辦法不錯,讓人能了解很多歷史背景,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子,更有助於理解毛選里這些文章。讀毛選與讀其他優秀書籍別無本質區別。
就方法而言,無非是通讀,粗讀,然後是細讀,有重點的讀。
針對毛選而言,主要要學習的是
如何看透現象發現本質,抓住主要矛盾;
如何解決問題。
其實毛選讀不讀得好,本質是邏輯思維的問題。
而邏輯思維不是讀一遍毛選就能讀好的。
你從小到大的數學歷史地理,你所學到的所有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知識,都是在鑄造你的邏輯。一個人邏輯本身有問題,那麼讀什麼都會跑偏。
而毛的強大本質就是他在邏輯思維上的完善縝密。正確的思維方式才能找到正確的切入點,看破現象洞悉本質,才能舉一反三。
如果想要從中學習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對自己邏輯思維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 ? 」∠)_仔細感受紅線部分的意思,感受到了,就明白怎麼讀毛選了
1、先去簡單了解毛主席的人生經歷和黨的歷史,做到心中有數。
2、從著名篇章開始,比如《為人民服務》、《論持久戰》、《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整頓黨的作風》等。一方面咱們對這些文章早有耳聞,比較容易讀下去,再一個就是著名的篇章都是有代表性的,能讓我們儘快抓住毛主席思想的核心。
要注意毛主席的文章都是針對具體問題而言的,所以我們要了解文章寫作背景,帶著問題去讀,看毛主席是怎麼分析解決問題的。
3、讀完比較有名的篇章,心裡有底以後,去讀艾斯奇的《大眾哲學》,艾斯奇是毛主席的哲學之友,《大眾哲學》是毛主席很愛讀的一本書。作為我們普通讀者,這本書已經可以讓我們了解辯證唯物主義是怎麼看問題的,再回來讀《毛選》,又是豁然開朗的感覺。
4、總之,學習的重點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用方法,先走進去看看毛主席是怎麼拿著他工具去解決當時的問題,然後走出來,借毛主席的工具去搞定咱們自己遇到的問題。
5、毛主席用他的一套方法去搞成了複雜艱難的中國革命。咱們放輕鬆,慢慢讀慢慢體會,學點皮毛,應付生活,足夠。
手頭有一套「毛選」,不過只是閑暇時偶爾翻一翻,主要還是放著留作紀念。
這是一套工具書。
把這套書當做工具書去讀,盡量少添加感性的因素,這樣讀起來會比較容易。毛選都被玩壞了,這麼多討論的,讀完的都沒幾個,幾句話翻來覆去的發。
小明去一家大公司面試,前來競爭的面試者都很出色,他深感無力。在走出面試間時,無意間瞥見一個紙團,隨手撿了起來。後來他被錄用,原因當然是因為那個被人無視的紙團。
「細節決定成敗」,作者以這樣一個故事來宣揚自己的主義。無論他承不承認,這只是在鼓勵「投機」,聽信這種鬼話的年輕人除了在社交中誠惶誠恐之外,再無他用。
讀書的原因不外乎實用與趣味,我猜你恐怕是受到「多讀書來充實自己」這樣的毒雞湯的毒害。實用嗎?對於職業政治家來說,是的。有趣嗎?對於喜歡政治的讀者來說,《毛選》不過通讀教材而已。這兩條都不符合,讀它何用?!聽聽音樂,旅個游不是挺好的嗎?非要和自己過不去就能成長?心疼你三秒鐘。
樊籠已破,請君出瓮。
以上。
《毛澤東選集》市面上發行的是前四卷,是建國以前毛澤東思想的精化。
概而言之,四卷《毛選》是毛澤東帶領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人民,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經火與血的洗禮,走向獨立、民主、平等新國家的理論指導、實踐指導和理論總結、實踐總結。
要讀《毛選》,大致要了解幾件事情:
一、《毛選》的寫作目的:改造世界
毛澤東深刻理解的一句話是「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體現在《毛選》中就是毛澤東不說廢話,任一篇文章都是要解決問題,都是為著改變這個世界。
改變什麼樣的世界?我們要理解這一點,就要知道《毛選》前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毛選第一篇文章寫於1925年。
那個年代袁世凱傳統的北洋軍閥連年混戰,背後各有一支列強支持,虎視眈眈培養傀儡瓜分中國,炮火連天,民不聊生。普通中國人民頭上因著北洋軍閥和列強勢力就有了兩座大山壓頂,一個叫封建主義,一個叫帝國主義。但因為我們人民畢竟有著反抗有著不屈,所以我們的社會就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同時,南方孫中山為首的民族資產階級建立了同盟,從民族角度看要反對帝國主義,從資產階級角度看要反對封建主義,是一支具有進步意義的生力軍。但是經聯合鬥爭後,取得政權的民族資產階級中,大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異化為普通民眾的對立面,以大資本與大地主聯合壓制普通民眾,就又有了壓在人民頭上的第三座大山,叫官僚資本主義。
《毛選》前的世界,毛澤東要改變的世界就是這樣三座大山壓頂的世界。
二、《毛選》四卷後的新世界: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
我們要知道,新世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在開始就預測到了未來,而是在鬥爭實踐中,在數十年的探索中給出的新世界。
因為要推翻帝國主義:我們因之建立中華民族的國家;
因為要推翻封建主義:我們因之建立人民民主的國家;
因為要推翻官僚資本主義:我們因之建立工農無產階級共和的國家。
所以,推翻三座大山後的世界,就是一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
三、《毛選》對任務的階段劃分
毛選第一至四卷,按時期來看可分成四個時期:
-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1-1927)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6)
- 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
- 第三次國內戰爭時期(1945-1949)
四個時期,按所針對的對象來看,就是要搬去的三座大山:
- 封建主義:第一次國內革命革的是代表封建勢力的北洋軍閥的命,基本完成於1927年。
- 帝國主義:追求半殖民中國的列強隨著北洋軍閥的覆滅而退卻;追求全面殖民中國的日本帝國主義革命完成於1945年。
- 官僚資本主義:第二次國內革命及第三次國內革命,革的是官僚資產階級及其代表國民黨的命。因為日本的大規模入侵,打斷了這一革命的進程,分作兩次來完成,最終完成於1949年。
因為封建主義最為腐朽,所以最先滅亡;官僚資本主義一定程度反映了人民需求,所以最後被打倒。
四、《毛選》指導革命的大框架
《毛選》的首要命題是什麼?
是第一卷第一篇的第一句話:誰是我們的敵人?
次要命題是什麼?
是第一卷第一篇的第二句話:誰是我們的朋友?
上一節大家都能隨口說出的三座大山,就是我們的敵人。
這是建立在馬克思列寧社會分析框架下得出的結論。好好體會一下,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知道了敵人是誰,那麼該如何做?
可以簡便地設想一下:村裡的惡霸欺負瘦弱可憐的你,你如何反抗?
合乎邏輯的甚至無需技巧的過程應該是:強健身體、聯合兄弟、拿起武器,然後打倒敵人。
這個強健身體、聯合兄弟、拿起武器,就是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總結的共產黨在革命過程中的三大法寶:黨的建設、統一戰線、武裝鬥爭。
看似不能再淺顯,實則不然。
整個毛選在第一篇分析完誰是敵人之後,就用整部書的長度,闡述如何用這三大法寶分別打倒敵人的。
五、《毛選》中三大法寶的具體拆解
毛澤東常強調寫文章要有的放矢,我們看他是如何做的。
(第一卷)
5.1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毛選》第一卷在1927年以前,有兩篇文章,一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篇《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是在分析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寫作背景是共產黨創始領袖陳獨秀在國民黨調轉槍口對準共產黨時,並沒有認清官僚資產階級是人民的敵人,並沒有認清農民這個中國最大的力量是共產黨的朋友。
-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在告訴黨內,為什麼農民是共產黨最重要的朋友。這是毛澤東在聯合最重要的統一戰線,事實上毛澤東說,中國的革命其實是農民的革命。
5.2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這一時期(1927-1936)共有16篇文章,可分為長征以前(1927-1934)與長征以後(1935-1936)兩個時期。
長征以前是毛澤東在井岡山、在瑞金進行農民革命實踐的時期,黨中央在政治路線、在軍事路線上都與之相左。這一時期,國內革命陷入低潮,進攻城市路線受挫,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員轉而進行農村根據地的建設。與國際共運大城市路線不同,黨中央的輕視,使得黨內士氣極為低迷。這一時期共有《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至《關心群眾生活,主義工作方法》九篇文章。
-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則上是解答,國內革命整體低潮的時期,在農村的革命有沒有勝利的可能。革命是熱血的,但不是盲目的。
-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反對本本主義》屬於黨的思想和理論建設,反對的是單純軍事觀點、絕對民主觀點、絕對平均觀點、絕對教條觀點等黨內在當時產生的意見和思想。
-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怎樣分析農村階級》、《我們的經濟政策》、《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屬於如何建立與農民的統一戰線問題。《怎樣分析農村階級》是告訴全黨如何在具體工作中區分敵人和朋友;《必須注意經濟工作》、《我們的經濟政策》告訴全黨如何在根據地依靠人民群眾但獨立自主生存下去,這個解決的是生存問題;《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告訴全黨對人民不能只取不予,要關心人民的生活,人民才支持黨的革命,這個解決的是發展問題。
長征以後,共產黨在西北站住了腳跟,雖然國民黨仍舊圖謀圍剿,但內有軍閥離心離德,外有日本在北方圖謀擴大戰爭,國內革命告一段落,反對全面殖民化的反帝國主義鬥爭逐漸成為主要問題。毛澤東這一時期將武裝鬥爭的思想理論化、體系化。有《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至《矛盾論》七篇文章。
-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是要解決在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聯合統一戰線的問題。在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不單是人民有反帝的需要,國民黨也有反帝的需要,這是黨要建立統一戰線的基礎。
-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解決中國的革命鬥爭具體如何研究、如何進行的問題,是理論的總結,是軍事思想理論上黨的建設問題。
- 《實踐論》、《矛盾論》是分析社會問題、政治問題、軍事問題所用的根本方法,是最底層的思維建設指南,是在基礎思想上黨的建設問題。
六、抗日戰爭時期
6.1 第二卷
6.2 第三卷
七、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第四卷)
(待補充)
買毛選五卷 京東上有五卷 朗讀 全文精讀 畫高頻詞 畫主旨句 畫實際措施 記憶事件(時間關鍵) 記憶高頻詞 記憶主旨句 解釋說明的語句詞略過。將毛選讀薄了。
實踐論 矛盾論較為重要
學會毛的思想 學會用當前辭彙結合毛的一整套思想,話語說話。先樹立兩個凡是的正確思想, 再開始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