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軍工處於什麼水平?

二戰前期日本三菱零式艦載戰鬥機暴打美國海航,但中後期卻基本沒有還手之力,相比於同時期別的國家,如英德蘇,日本的飛機算得上優秀嗎?還有就是海軍,日本真的在航母與各型其他戰艦上都強於英國嗎?


這個問題問得大而無當。兵器工業涉及到成百個門類的工業產品,尤其對於日本這種嚴重依賴於技術輸入的國家來說,其兵器工業的發展必然是參差不齊的。當然,稍微總結一下也不是做不到,下面擺出我的基本觀點:

二戰日本兵器工業受制於本國工業整體落後,依賴於國際技術轉移,發展嚴重不平衡,軍備發展雖有亮點,但隨著技術轉移的中斷迅速轉入全面落後。

關於日本的槍械工業和航空工業,我在以下兩個答案當中做過部分論述:

為什麼二戰期間日軍很少裝備衝鋒槍? - 知乎為什麼二戰時日本不給德國零式戰機? - 知乎

如上所言,日本輕武器和世界先進水平大致有10-20年差距,而日本航空工業在工藝上也有大約10年的差距。

當然,具體反映到產品上來,雖然蛋蛋造價是BF109的3倍,性能也相差1~2代,但純粹就產品來說,還不至於差到10年去。畢竟蛋蛋還是可以刷I-16這種典型30年代前期機型的人頭的。那麼,為什麼在行業整體工藝落後這麼多的情況下,日本人是怎麼做到的呢?

答案就技術轉移。本子在二戰中應用最廣泛的航空發動機是金星發動機。如果不是掘越二郎腦袋漿糊了一下,蛋蛋本來也是應該用金星機頭的。蛋蛋原配的瑞星發動機,也就是一種小號的金星發動機。這個所謂的金星發動機,實際上就是買的美國黃蜂發動機。對,就是野貓上用那個,也是二戰牛逼衝天的R2600的前型。其實不止金星家族,日本所有的星型氣冷機都和美國技術有關,蛋蛋量產型A6M2和A6M3用的榮系發動機部分零件都還可以和野貓的黃蜂發動機共用。SO,太平洋戰場上日美雙方戰鬥機可以說是兄弟鬩牆。

當然遠遠不止發動機,日本航空工業整體就完全是在歐美國家的技術轉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風了》裡面就有日本團隊到歐洲買航空技術的情節。像日本的艦載轟炸機整個就是在德國亨克爾公司的技術轉移基礎上搞出來的。德日之間的航空技術轉移在30年代是公開的秘密,所以當初美國人第一次看到蛋蛋時一口咬定這貨是德國人搞的。

當然這還不算完,德日之間最後一次技術轉移是在大戰中靠潛艇實現的,其直接成果就是KI-61飛燕式。該機對日本航空工業其實非常重要。正是通過KI-61的研發,日本在航空工業上實現了一次跨越式發展,初步搞明白的工業化生產戰鬥機的方法,不至於像搞蛋蛋時那樣坑爹了。KI-61是在HE100戰鬥機基礎上進行日本化改進的結果。通過吸收KI-61的生產工藝,本子KI-84和KI-100的工藝特徵基本達到了30年代末世界先進水平,生產速度大幅提升而造價大幅下降。本子一直很怨念地震打斷了KI-84的生產否則巴拉巴拉巴拉,雖然其實就算他能多造幾架飛機也沒那麼多飛行員最後還是只能當神風機用。

當然,德國轉移的噴氣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本子實在吃不透,最後只能拿來造八嘎彈了。

————————————————

20~40年代航空領域的全球十分活躍的技術轉移,受益者當然也不止本子一家。就單發機來說,連羅馬尼亞都能攢出一架像模像樣的IAR-80呢,其最大平飛比蛋蛋還快點。當然本子比只能用德國發動機湊點組裝貨的羅馬尼亞還是強不少,個人認為水平應該可以和意麵比較一下。意麵的工業實力其實比本子還差一檔,鋼產量只有1/3,發電量只有1/2,但是誰讓意麵離德國近呢?離德國近就能更方便地獲得技術轉移,甚至可以直接給自己的飛機用德國發動機和機炮。意麵的MC202,MC205甚至能做到和同期的BF109大差不差的地步,比蛋蛋強多了。以至於德國人甚至動過心思要不要我們也來點MC205?

得知MC205的生產要15000工時之後,三德子果斷放棄。

窮逼帝國主義始終是窮逼帝國主義(話說意麵的窮逼帝國主義是列寧御封的),這一點本子和意麵並沒有啥本質上區別。

但是那些不能依靠國際技術轉移的門類,本子就比較悲催了。

————————————————

相比起十分湊合的航空工業,本子的坦克工業堪稱爛的一逼。一個45年還在搞多炮塔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也不能說本子軍費不向陸軍傾斜,本子陸軍可是一向以毛子為假想敵的,陸軍軍費從來不比海軍少。問題是你讓97式這種破爛去跟T-34賣萌不說,一直到1939年,全日本陸軍只有一個23師團勉強實現了摩托化,其他上百萬鬼子清一色的騾馬化部隊。八匹騾子拉門野炮,跟一戰沒有任何區別。

話說23師團可是為了跟毛子干仗把全關東軍的技術裝備集中到一起搞出來的超豪華配置,雖然跟毛子一比仍然是窮逼叫花子但是精日們非要把23師團說成是三流師團?那一堆馱馬師團挽馬師團咋辦?不入流嗎?

這一方面是本子確實是窮逼帝國主義,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相比起航空工業,坦克及軍用裝甲車輛的國際技術轉移要少得多。間戰期賣得最多的坦克是20年代技術的維克斯6噸,N多國家的坦克裝甲車都是在這玩意兒基礎上開始整的。但從維克斯6噸之後,國際上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坦克製造技術的轉移了。所以和航空工業不同,全世界的坦克工業自從維克斯6噸以後,基本上各自憑本事吃飯。

很長一段時間,國際市場上航空技術的技術轉移總是比坦克技術活躍,這一點挺有意思的。一直到60年代包皮佬還在抱怨自己能買到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坦克卻只有M4和百夫長。

當然包皮並沒有任何可抱怨的。對面的駱駝還在用PanzerkampfwagenIV。

所以說二戰其實最能體現一個國家工業技術水平是坦克,因為大家基本都是在維克斯6噸這一條起跑線上開跑的。德國蘇聯很快一騎絕塵,米佬依靠其強大的汽車工業後發先至,捷克匈牙利瑞典等小強工業國雖有亮點但後繼乏力,意麵和本子這對難兄難弟就只好一起哭去。

額,唯一例外是牛牛。這幫貨技術是有的,勞斯萊斯的發動機,OQF的炮,都是好東西。可自從維克斯6噸的設計師卡登摔死以後,全英國的坦克設計師集體腦殘你又有啥辦法?

但除了坦克設計師集體腦殘以外,牛牛二戰16個裝甲旅8個裝甲師,全軍基本實現摩托化,還是相當能夠體現其工業實力的。

相比之下,本子陸軍基本上是一支一戰水平的騾馬化軍隊。1940年以後編製的所謂「機械化師團」也不過是一個師團150輛汽車加十幾輛輕坦克/裝甲車的半摩托化部隊而已。哪怕是諾門罕後憋著找毛子報仇的所謂「關特演師團」,也還不到300輛汽車。

而同期德國步兵師平均每個師有1000輛汽車。

還別忘了德國步兵師的兵力規模比本子師團小得多,大概1.7萬人對2.3萬人。

而毛熊步兵師是1萬人配400輛汽車。

窮逼就是窮逼。

——————————————————————

而相對於坦克工業的爛,日本的艦艇工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日本從CV、BB到CR、DD乃至SS,都可以說造得有模有樣。雖然防空一坨翔,反潛靠信仰,艦體強度多數一泡污,抗浪性一團糟,艦長還要兼職下廚房,但至少人家火力堆得高啊。本子的BBCRCLDD都堆出過同期最強火力,這是戰鬥機也好坦克也好都沒有做到過的。

為啥?因為本子造船工業本來就很強啊。本子造船業可是牛牛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從主炮到主機清一色的牛味兒。只有那個廢柴25mm高炮是髮(四聲)味的。其實我也沒搞明白為啥本子不引進博福斯炮?其實博福斯在當時也是貨架產品,蘇德美英各國37-40mm高炮都和博福斯有血緣關係。天知道為啥本子就是死抱著髮(四聲)國佬幹嘛嘛不行的廢柴25mm高炮不放。1919年本子造船工業總產量就已經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英國和美國。50年代以後,本子造船躍居世界第一,很多年後才被南棒和土鱉超過。

前面說過,蛋蛋是個超級貴的飛機。但日本戰列艦卻很便宜。長門大萌神造價4300萬日元,當時日元美元匯率2:1,合2100萬美元。同期的老衲造價750萬英鎊,合3600萬美元,科羅拉多2700萬美元。大和號造價大約為2.8億日元,當時日元美元匯率4.2比1,合不到7000萬美元。老美那邊,南達7700萬美元,鴨滑1.2億美元。

所以本子窮逼帝國主義也造得起大艦隊。

造船這行當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天生適合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的後發國家。包括土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就指著造船業掙外匯。所以本子也好土鱉也好,在工業化爬坡過程中都是先在造船業上進行突破的。

還有一個南棒子也是走的這條路。

但土鱉並沒有一個牛師傅手把手教燃氣輪機和宙斯盾,反而面臨著巴統和瓦森納協定的重重壁壘。無論346雷達還是QC280燃氣輪機,都是中國人自己咬著牙一點一點啃下來的。所以雖然民船市場佔有率中國早就是世界前三,世界第一也早已拿過,但一直到2017年,中國人才第一次嘗到地表第一艦的滋味。

很多同學每想到這裡覺得心有不甘。憑什麼本子崛起時就有這麼好的技術轉移條件?憑什麼中國至今仍然不能購買光刻機?那光刻機又不是你美國生產的憑什麼你要橫插一杠子?本子吹個屁的工匠精神,他們家的質量控制是50年代美國人手把手教的!一樣是技術轉移的結果!憑什麼他本子什麼都能在國際市場上買到,中國就永遠被針對,永遠被歧視?

嘛,這就是大國的宿命吧。

————————

WELL,還是更正一下錯誤吧,太尷尬了……


二戰前期本子蛋戰暴打美國海航,但中後期卻基本沒有還手之力,相比於同時期別的國家,如英德蘇,日本的飛機算得上優秀嗎?

零戰在二戰前期,可以放在性能最好的那個檔次里。在二戰中期稍微提升了發動機功率、減少了機翼面積,零戰也基本是一個可用的東西,本身並不至於到被人吊打的程度。

主要的缺點是丫為了減重,結構強度太低,導致:

  • 散架的極限速度太低,特別是前期機型。
  • 油箱沒有自封,一打就著。
  • 航炮射擊穩定性差,再加上本來就初速低、射速低,非常不容易命中。

日本的海航在後來被獵火雞,最大的問題是飛行員過度消耗得不到補充,天上飛一堆菜鳥,以及不恰當的戰術造成的疲勞。

其實更大的問題是日本軍隊傻逼,死啃著低翼載荷的教條不放,又想要時興的高速性能好,根本特么做不到,嚴重耽誤了新機型的研發。

===============

補充:零戰的火力在二戰開始的時候,可以算是十分正常的。德國Me109的早期型號也是兩槍兩炮,而且炮和零戰一樣是尿尿彈道,更早期還有全是中口徑機槍的型號。毛子的I16大部分都是兩個或者四個shkas,射速雖然喪病,然而畢竟只是7.62;拉格3是一挺12.7一挺shvak,應當算是比零戰強些,然而拉格3以動力不足聞名,基本是個坑貨。英國則還深陷在一堆7.62里不能自拔,奈何英國的7.62射速不高,彈道也一般。

關鍵是人家迅速就改進了:德國的MG151/20可能是最均衡的20航炮;英國的西斯帕諾外彈道平直,而且人家喜歡一裝就是四挺,毀天滅地;毛子的shvak雖然彈道尿尿,但人家好歹射速高,而且機頭炮比較好用。這時候日本還在啃著小機槍和尿尿炮,就顯得不和時宜了。


我就來講講日本人的榮光大和級戰艦好了。(長文預警,太長不看可以直接拖到最後看結論)

1號艦大和1941年12月16日竣工,1945年4月7日戰沉
2號艦武藏1942年8月5日竣工,1944年10月24日戰沉
3號艦信濃1944年11月19日作為航母完工,次日戰沉
4號艦第「111」號艦1942年3月停工

一:初期計劃至方案確定:
1933年10月21日,海軍軍令部參謀:石川吾信中佐發表了《次期軍備對策之拙見》,他在文中寫到「當年(1906年)無畏號誕生,令世界各國海軍所有已有的戰列艦一夜間全部過時。而如今在總兵力限制在美國6成的情況下,若能建造威力凌駕於所有顯存戰列艦的巨大戰艦,將令美日海軍力量對比向日本有利的一方傾斜。而且,巨型戰列艦必將超過巴拿馬運河的通過能力,美國入要建造同類戰列艦進行海軍軍備競賽,就必將建造足夠配置兩洋的數量,這將會給美國帶來無法承受的巨大經濟壓力。」雖然,這個判斷在現在看來完全是個笑話,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思路,日本開始了設計建造「超戰艦」的工程。
1933年底,藤本喜酒熊的學生:江崎岩吉中佐大致計算出了「超戰艦」的主要參數:5W噸,30+節,9門20吋(51糎,即510mm)艦炮,在2W米到3.8W米可抵禦現有的16吋艦炮。根據這個數據,超戰艦將比7大艦的綜合能力高出40-50%左右,建造2艘即可應付美帝的3艘科羅拉多級。1934年3月21日,日本海軍軍備限制研究委員會在一次會議上研究了相關資料,之後開始對「超戰艦」進行可行性研究。
在那之後,藤本喜酒熊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標排5W噸,滿排6W噸,長度290米,寬38米,3座4聯裝510mm主炮(類似於納爾遜的布局,但3號主炮靜止朝向向後),8座2聯155mm副炮,8-11座單127mm高炮,另外還可以搭載12架水上轟炸機,3部彈射器。採用重點防護,主裝甲帶406mm,各層裝甲甲板總計279mm。最大航速30節。
但是實際上,藤本案所需的510mm炮已經完全超出日本當時的制炮工藝。1916年時吳海軍工廠就曾製造了一門「試製三六糎艦炮」(實際上是480mm),但在其第九次試射時便發生了跑栓炸裂以及炮管變形的事故,於是後來只得造了一門口徑較小的(460mm)炮,在減裝葯情況下才試射成功。而在1927年吳工廠的「試製41糎52.5口徑(倍徑)艦炮」也因為技術問題過多而放棄。所以,在討論超戰艦時艦政本部的人也向藤本指出了製造510mm炮的困難性和風險(其實藤本按除了主炮製造困難外,也有艦體強度不足以及穩定性過差的風險,和大部分藤本的船一個毛病)。
此後,艦政本部又提出了不少方案,但就在這時,友鶴事件和第四艦隊事件相繼發生,而藤本喜久雄本人則由於壓力和譴責聲音過大而在1935年猝死。而接任藤本位置的正是藤本的老前輩,之前被藤本擠下去的保守派元老:平賀讓。
1934年10月,軍令部把藤本案在內的所有超戰艦方案打回艦政本部,提出航速不得低於35節,同時增強側弦防護。而艦本則以「技術上根本不可能」又將軍令部的意見頂了回去。最後,軍令部在1935年4月1日,以「A-140」的計劃代號,正式開始了超戰艦的設計工作。A-140計劃最初有A1,A2,B1,B2四個方案,後來在1935年5月到1936年7月間又提出了G(軍令部案),F(福田啟二案),K(艦本案),I(平賀讓案),J(小型化案)等方案。
最終,經過反覆的研究和比較,軍令部在1935年10月5日選定了福田啟二的A-140F4案,之後福田又對該方案略有改動,稱為F5案,但F5案仍然採用的是蒸汽,柴油混搭的方案,而由於日本當時的柴油機技術尚不成熟,所以軍令部又令福田改成全蒸汽輪機,於是最終定型為A-140F6案,並納入1937年的第三次擴充計劃(丸三計劃)的1號,和2號艦。

付:A140主要方案說明
A-140A:水線長277,寬40.4,標排6W8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13W2馬力,柴油機6W8馬力,30節,18節下9200海里。
A-140A1:水線長277,寬40.4,標排6W8噸。3座3聯460mm前2後1。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13W2馬力,柴油機6W8馬力,30節,18節下9200海里。
A-140A2:水線長247,寬40.4,標排6W2噸。4座2聯460mm前2後2。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13W2馬力,柴油機6W8馬力,30節,18節下9200海里。
A-140B:水線長247,寬40.4,標排6W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4座3聯155mm。柴油機14W馬力,28節,18節下9200海里。
A-140B1:水線長277,寬40.4,標排6W8噸。3座3聯460mm前2後1。4座3聯155mm。柴油機14W馬力,28節,18節下9200海里。
A-140B2:水線長247,寬40.4,標排6W2噸。4座2聯460mm前2後2。4座3聯155mm。柴油機14W馬力,28節,18節下9200海里。
A-140C:水線長247,寬40.4,標排5W8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5W馬力,柴油機6W5馬力,26節,18節下9200海里。
A-140D:水線長247,寬40.4,標排6W5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4座3聯155mm。柴油機14W馬力,29節,18節下9200海里。
A-140F:水線長247,寬38.9,標排60400噸。4座2聯460mm前2後2。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6W5馬力,柴油機6W5馬力,27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F3:水線長246,寬38.9,標排6W1噸。3座3聯460mm前2後1。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7W5馬力,柴油機6W馬力,27節,16節下4900海里。
A-140F4:水線長248,寬38.9,標排62500噸。3座3聯460mm前2後1。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7W5馬力,柴油機6W馬力,27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F5:水線長253,寬38.9,標排65400噸。3座3聯460mm前2後1。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7W5馬力,柴油機6W馬力,27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F6:水線長256,寬38.9,標排68200噸。3座3聯460mm前2後1。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15W馬力,27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G:水線長273,寬37.7,標排65900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7W馬力,柴油機7W馬力,28節,16節下9000海里。
A-140G0-A:水線長268,寬38.9,標排65500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7W5馬力,柴油機7W馬力,28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G1-A:水線長245,寬38.9,標排61600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6W馬力,柴油機5W5馬力,26節,16節下6600海里。
A-140G1-A改三:水線長249,寬38.9,標排61000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4座3聯155mm。蒸汽輪機6W5馬力,柴油機6W5馬力,27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G2-A:水線長268,寬38.9,標排62500噸。3座3聯460mm前2後1。2座4聯155mm。蒸汽輪機7W5馬力,柴油機6W馬力,27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I:水線長268,寬38.9,標排65000噸。2座2聯+2座3聯460mm,23-32布置。3座3聯155mm。蒸汽輪機5W馬力,柴油機7W馬力,28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J0:水線長242,寬36.2,標排52000噸。3座3聯460mm全前置。3座3聯155mm。蒸汽輪機7W3馬力,柴油機6W馬力,28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J3:水線長252,寬38.9,標排58400噸。4座3聯460mm前2後2。3座3聯155mm。蒸汽輪機6W5馬力,柴油機7W馬力,28節,16節下7200海里。
A-140K:水線長221,寬36,標排50000噸。1座2聯+2座3聯460mm全前置。3座3聯155mm。蒸汽輪機4W馬力,柴油機4W馬力,24節,16節下6600海里。
A-140K改:水線長235,寬37,標排51900噸。1座2聯+2座3聯460mm全前置。3座3聯155mm。蒸汽輪機5W馬力,柴油機4W5馬力,26節,16節下6600海里。
A-140K改二:水線長246,寬37,標排54000噸。1座2聯+2座3聯460mm全前置。3座3聯155mm。蒸汽輪機6W5馬力,柴油機6W5馬力,26節,16節下6600海里。
藤本案:水線長290,寬38,標排60000噸。3座4聯510mm全前置。8座2聯155mm。蒸汽輪機20W馬力,30節,18節下10000海里。
平賀私案:水線長289.5,寬37.1,標排65000噸。3座3聯450mm全前置。3座3聯203mm。蒸汽輪機20馬力,32節,18節下10000海里。(該方案為平賀在重新上任前構想設計的方案,實際上該方案並沒有被討論)
*可見,有大約一半的方案都採用了全前置主炮布局,不得不說這與納爾遜級的服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建造,下水,舾裝:
為了迎接大和的建造任務,吳港的造船渠於1937年進行了擴建,將船塢的塢底挖深了1米,增加了2台100噸級龍門吊。此外又修建了4號船渠,用於日後大和級的維護和整備。總工事使用了600W當時的日元。此外,吳廠的制鋼所還從德國引進了3座70噸級酸性平爐和當時世界上最大的1.5萬噸級壓水機,用於鍛壓大和級所用的裝甲板。
在昭和初期,日本開始使用了焊接技術用於減輕艦艇重量,但當時日本的焊接技術尚不成熟,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就包括第四艦隊事件以及某大鯨下水時艦體扭曲的事故。所以之後就又開始使用全鉚接來建造艦艇。但是,到了大和,出於建造時間和工程量上的考慮,只有艦體本身採用了全鉚接,上層建築、橫向隔壁和首尾的非保護區還是有很多焊接的成分。
大和所用的高壓蒸汽輪機,左舷兩台來自橫須賀工廠,右弦兩台來自佐世保工廠,而低壓輪機左舷兩台和外軸來自吳工廠,內軸,則來自廣工廠。巡航輪機和減速齒輪全部來自吳工廠。螺旋槳則由廣工廠製造。12台艦本呂號重油專燒鍋爐中1、5、6、11號來自橫須賀,2、3、4、7、8、9、10、12號來自吳。由於交付給4個廠子分別製造,各工廠間進度也有所不同,所以主機和鍋爐的安裝進度十分緩慢,直到1939年5月10日,鍋爐才安裝完畢,主機則到了1939年11月。
由於大和級是「最後段決戰兵器」的存在,又是極度違反條約的存在,所以在建造過程中是採取極為保密的措施。所有相關人員全部要身份調查,大和號的原始圖紙由吳工廠的造船部設計繪製,設計主任為牧野茂。圖紙共有31000+張,在吳工廠造船部,共有500多人在被嚴密把守的製圖所中繪製建造圖紙。這些製圖人員都是被憲兵和特別高等警察進行過嚴密的身份調查的,佩戴著出入證和胸章。
為了增強保密措施,大和號建造時在船渠上搭建了一個巨大的棚子,被叫做「大屋根」,把船渠蓋的嚴嚴實實。此外,海軍還另附近居民將能看到船廠一側的窗戶蓋住並封死,甚至經過此區域的列車都要把向海一側的窗帘拉下來。
1940年4月,大和號的2重底,防水隔壁,主防護區,主機,鍋爐和船身外板已基本安裝完畢。7月10日,大和號上層甲板安裝完畢,但尚沒有安裝上層建築,不過已經可以下水了。同月,宮內省向天皇報告了第一號戰艦即將下水的消息,並送上軍令部擬定的備選艦名名單,天皇親自確定了,使用「大和」作為這艘超戰艦的艦名。並且,天皇於8月8日親自出席了下水典禮。軍令部最初下令,下水儀式弄得樸素些就可以了,但是一聽說天皇本人要親自出席,又匆忙下令吳工廠對儀式現場進行一些美化。吳廠便搭建起了一個神社式的小屋供天皇使用。結果,由於日美關係迅速緊張,軍令部又認為還是應該把保密性放在第一位,於是取消了天皇御駕,而是由裝甲巡洋艦「八雲」的艦長「恭代」(該人也是皇室成員)
下水當天,海軍陸戰隊以演習的名義,封鎖里當地街道,嚴禁市民外出,可見其保密程度。由於該船台以前使用滑軌下水「筑波」「安藝」「攝津」時都發生過滑軌斷裂的事故,所以決定採用注水的方式使大和號下水。注水完畢時大和號順利起浮,吃水達到設計值的6.5米。之後吳鎮守府司令官日比野正治中將宣讀了命名書。之後,進水主任芳井大佐下令砍斷最後一根系留鋼索,之後掛在艦首的葯玉散開。這時出於保密,船渠外面開始釋放煙幕,吳港的5艘拖船藉助煙幕的掩護,把大和的艦體緩緩拖出船渠。
下水後,大和便在吳港的舾裝棧橋進行了1年4個月的舾裝工程。舾裝時,大和的艦首方向被一個遮蔽簾擋住,而右側則停泊著輕母鳳翔和補給艦間宮來遮蔽視線。在這期間大和安裝了裝甲板,主炮迴旋盤,主炮塔,上層建築以及其他各種內裝。最後於1941年12月16日竣工。之後,於12月21日離開吳港,前往柱島泊地,開始了服役生涯~
關於武藏號的建造工程,因為和大和比較相似,這裡就不再贅述

三:艦體設計:
大和級全長263m,水線長256m,艦寬38.9米,水線寬36.9米,型深18.9米,標準排水量64000噸,公試排水量69121噸(武藏69594噸),滿載排水量72808噸(武藏71695噸)。
大和級艦首採用了抗上浪良好然而十分難看的大角度外飄,水線下採用了前凸3m的球鼻艏,球鼻艏內安裝了零式水聽器,這點甚至優於美帝在其之後設計的衣阿華級。據推測這個前突的球鼻艏在大和以27節航行時可以減少8.2%的行波阻力,換算為軸馬力的話相當於節省了1W1馬力。除了球鼻艏,海軍技研所還仔細研究了推進軸的舭龍骨的安裝角度,以最大限度的節約輸出功率。
艦尾方面,大和級為了考慮到炮口暴風的影響,把所有艦載艇都安放在了有鋼板保護的艦尾格納庫中。需要使用時用格納庫頂部的滑軌和吊索將小艇吊放至水面。左右兩個艇庫之間則是艦載機的機庫。機庫內可以停放5架零式水偵/水觀。艦尾甲板上有兩台吳2-5彈射器和一台6噸級起重機,用於將艦載機吊放至彈射器上。
船舵方面,大和級在設計時認為並列雙舵在一側被魚雷命中時可能會同時炸壞兩個舵,於是機智的日本人在大和級艦尾間隔15米設置了一個主舵和一個副舵。主舵46平米,副舵16平米,均由電動操作,也設置有備用的油壓的人力操舵機。不過事實上,大和級在測試時發現,同時使用兩個舵效果更好(廢話)……而且,實際上如果主舵損壞,單靠副舵基本是完全無法操艦……而且直至兩艦戰沉都沒有想出解決辦法。
因為大和級短粗的艦體和優秀的線性,使得其迴旋性能十分出色,橫向迴旋直徑640米,縱向589米,滿舵迴旋時艦體傾斜角度9度,作為對比,金剛級11.5度,長門級10.5度,可見其出色的穩定性。


四:艦橋和電子設備
說到大和級的艦橋,就不得不提起金剛級比睿號,當年比睿在被裁為訓練艦期間,曾經改裝過艦橋,此舉就是為了給之後的「超戰艦」的艦橋結構做先行技術試驗。
與過去的日本戰列艦不同,大和級的艦橋為雙筒式結構,內筒內布置電線,通訊電纜,控制管線等,外筒則布置指揮儀,測距設備等。大和艦橋高53米,共有13層,1層為上甲板,2層為下高炮甲板,3層上高炮甲板,4層為司令塔和探照燈甲板,5層觀測所甲板,6層信號所甲板,7層第二艦橋甲板,8層副炮射擊指揮所甲板,9層休息區,10層傳令所和作戰指揮甲板,11層第一艦橋甲板,12層防空指揮所甲板,13層則是測距塔。
由於避免炮口暴風所帶來的損害,大和級的艦橋採用全封閉結構,開口部位很少,同時盡量取消外部突起。艦橋最上端為射擊指揮所及主炮觀測所,兩旁便是巨大的光三九式15米到分像立體測距儀的物鏡。射擊指揮所內有98式方位盤,為了吸收高速航行時的艦體震動,方位盤被安放在一個直徑1米的防震台上。指揮官可用主鏡觀測到3W2米外高40米的物體。方位盤另外4組望遠鏡則分別供方位盤的操作員使用。 此外,後部艦橋上還有一部光三九式10米二重測距儀。1943年5月,大和級在改造時在15米測距儀上增加了2號1型電波探信儀(即21電探)不過效果比較一般。


射擊指揮所的下方是防空指揮所甲板,周圍有一圈望遠鏡。其後部設置有1台1500px探照燈和一台2000瓦遠距通訊信號燈。在下面是第一艦橋(晝戰艦橋)設置有海圖台,日誌/密碼本台,還有各種發信裝置。第一艦橋下面是作戰指揮室和傳令室,其左右是信號指揮所,不過該指揮所在43年改裝是被換為22電探了。
中間的休息區和副炮指揮所由於內部結構不詳,暫時不作介紹了。
再下面為第二艦橋,也稱為羅經艦橋/夜戰艦橋,此區域為大和級和南風老婆獨有的。其前部為海圖室,有93式磁羅經,92式電話交換機,各種航行信息的發信和接收器,總短路台。再下面是副炮的預備指揮所以及海圖庫。再下面便是重裝甲司令塔,內有操舵室,防禦指揮所,前主炮預備指揮所等。再往下便是各層甲板,不屬於艦橋的範疇了。


五:主機與動力
通過第一段的介紹可以發現,超戰艦的計劃知道定稿的前一個方案(A-140F5),還是採用蒸汽和柴油機混搭的方案,這與1932年竣工的「德意志」號袖珍戰列艦密不可分,在那之後日本一直在購買MAN公司的各型柴油引擎並加以仿製。不過,日本仿的柴油發動機一直問題不斷。在大鯨上安裝的日本自產柴油發動機僅能提供德國同型機的60%左右的功率,而且其故障的頻率和方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於是,在超戰艦準備定稿之際,艦政本部還是決定,僅使用蒸汽輪機作為超戰艦的動力,於是便催生出了最終案的A-140F6。大鯨和祥鳳,女兒也在改為航母時拆掉了原來的柴油機,換成了更可靠的蒸汽輪機。千代田千歲則是因為原本就是蒸汽,柴油混搭,就沒換。瑞穗則在是改航母前就被幹掉了。
大和級在完工時整個動力部的總重為4537噸,其中主機1085噸,鍋爐925噸,推進軸和螺旋槳615噸,煙路,煙囪共300噸,各種管路和閥門600噸。
大和級共有12台艦本(即艦政本部)式呂號鍋爐,單台鍋爐的蒸汽壓力為25kg/cm平方。主機為4組,每組有一台巡航輪機,2台艦本2號丁型高壓輪機(每台輸出功率8860馬力)2台艦本2號丁型低壓輪機。各組輪機都可以獨立直聯到艦本1號丁1型減速齒輪上,直接驅動推進軸。
大和級為4軸4槳推進,螺旋槳直徑為6米,三葉,最大轉速225轉/分鐘。4組主機的總輸出功率為15W馬力,倒車時為4W4馬力,公試最高航速達到27.46節,武藏27.68節。有些記錄認為,大和在過載時跑出過28.33節的航速,個人認為水分比較多。
另外再說一句,由於大和的燃料搭載遠超出了計劃的航程需求(軍令部給的指標是7200海里,實際達到1W1海里),軍令部還特意在大和公試時跑來把艦政本部的人罵了一遍,理由是多餘的燃料艙的重量和位置完全可以放更多的東西。之後軍令部還下令在大和改裝時把多餘的燃料倉改成別的用途的艙室,然而艦本根本就沒鳥他們。


六:艦體防禦
其實要說到大和級的艦體防護模式,就不得不提到英國的1920/1921系列計劃,這一系列戰艦設計以及之後的納爾遜級深深的影響了日本海軍的戰艦設計。
這裡有一點值得一提,那便是平賀讓在1925年,被海軍部「送去」歐洲旅遊期間,曾經與一個叫德因考特的學長見面,但當天德因考特卻稱「有事」出去了,讓平賀在他家裡等幾個小時,正當平賀不爽的時候,卻突然在德因考特的桌子上發現了納爾遜級的主體設計圖!(那時候納爾遜都還沒完工呢),旁邊還有描圖專用的紙和鉛筆,平賀一不做二不休,把圖紙全描了下來,後來德因考特回來時平賀已經完成了描圖工作並把瞄完的圖收在了自己的皮包里。而德因考特也對桌子上的圖紙原圖沒有反應,就當沒這事似的。後來平賀對助理說:德因考特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而大英帝國也是個值得敬畏的國家。之後平賀打算把古鷹和妙高級的圖紙作為「回禮」送給德因考特,但被軍令部拒絕了。據說後來德因考特這人被發現其實是德國派來的間諜……
平賀在得到納爾遜圖紙的情況下,主持設計了「金剛級代艦」方案,除了獨創的水中彈防護之外,其防護模式和1920/21系列以及納爾遜可以說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之後,由於條約失效,金剛代艦計劃取消,超戰艦大和級被提上日程,平賀讓便把這個優秀的防禦方案繼續延用到大和級上。
總體上來講,大和級也是屬於標準的重點防護。但實際上在無條約限制的情況下,像俾斯麥和前衛那樣多少設置一些首尾防護只會有好處沒壞處,而由於蛋疼的慣性思維,日本人直接把納爾遜級的防護模式搬了上來,在結構上幾乎沒做修改。大和級把1,2號炮塔,鍋爐倉,輪機艙以及3號炮塔的範圍內劃為防護區,佔總艦長的53%,其他的首尾部分為非防護區。
主裝甲帶方面。在設計時,由於考慮到萬一美帝知道了大和的存在,那麼必將會設計18吋級別的戰列艦(實際上到蒙大拿還只是16吋),所以其核心區必須在未來主要炮戰距離(2W-3W米)上承受住18吋級別主炮的打擊,於是,主裝甲帶設置為20度內傾的410mm維克斯硬化裝甲鋼(VH鋼),這個防護效果實際上是還要比蒙大拿級還稍微好一點點的。主裝甲帶在水線下2米處開始收縮。
甲板防護方面,大和的甲板防護多少有些繼承穹甲的模式,但實際作用還是甲板防護。艦體中線部分附近採用了的中甲板上覆蓋有一層380mm蜂窩裝甲,起到防崩落和防衝擊的作用,中部外面是200mmMNC裝甲,最外側的傾斜段也是200mmMNC,傾斜段的外側即連接著主裝甲帶,形成一個嚴密的裝甲盒。上甲板有一層18mm+16mmDS鋼,最上層甲板中線附近為25mm+25mmCNC,外側18mm+16mmDS,最外緣是18mm+18mmDS,上面的這幾層甲板裝甲分別起到誘爆HE航彈,摧毀AP或半AP航彈的引信,若未能成功便只能用最後的200mmMNC接住炸彈。另外,在大和級在首尾的甲板上安裝有35mm-50mm的裝甲,用於抵擋中小型炸彈和HE彈。
水下防護方面,大和級的水下防禦劃分為1065個水密隔艙,水線上則有82個,總計1147個。相比長喵級的865+224個,大和級的水下防護還算是比較到位的,水線上則因為主裝甲帶堅不可摧,所以減少了水密艙。但是,大和級的最外側水密艙的橫向縱深較小,僅有5.2米,對比長喵和伊勢級的9米和田納西級改裝後的7米,可見大和級在應對雷擊時的防護富裕量要小很多。
另外,除了常規的防禦外,大和級從傻級代艦計劃那裡繼承了對於水中彈的防護。大和級在主裝甲帶下面還安裝了100mm-200mm的新維克斯非滲碳鋼(NVNC)內傾14度,這層裝甲的外面是水密隔艙和液體艙,再外面是22mm高張力鋼(DS)。
據推測,大和級的非防護區即便兩側總進水35000噸也可以堅守不沉。換算一下的話大約為20枚魚雷(實戰中武藏達到了這個數值,而大和沒有),不過如果單弦被雷的話,就需要反側注水,此時如果加上注水達到了35000噸的情況下反側再中雷就完了。
總體來講,大和級的防護力還是無愧於其「超戰艦」的名號的,不過可悲的是如此優秀的防護系統並沒有派上什麼用場。


七:輔助火力:副炮,高炮和機槍
副炮方面,大和級所用的3聯type3/155mm L60艦炮均來自最上級更換主炮時拆下的炮塔,但在裝配在大和武藏上之前進行了改進,原先最上只有3,4號炮塔配備有8米測距儀,被拆下之後所有炮塔都加裝了測距儀,並且把原先在3,4號炮塔後部的測距儀挪到了中部的頂上。這種3聯155mm炮塔總重160噸,迴旋速度6度/秒,仰角55度,可用於對空射擊,不過其對空作戰的用途基本只能用於在中距離打亂敵方攻擊編隊,而並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對空作戰。裝填角度為10度,俯仰速度16度/秒,膛壓34kg/cm方,身管壽命300發左右,初速950m/s,最大射程26500m(45度時),最大射高22000m(55度時)。彈藥包括type91穿甲彈,type0對空通常彈,照明彈和煙幕彈。副炮的防禦則比較蛋疼,出於迴旋速度的考慮,炮塔四周都是原先即有的25mmNVNC鋼,只在副炮基座下面安裝了50mmCNC作為補救。但並沒有什麼卵用,四個副炮的位置仍然是大和比較雞肋的防禦漏洞。為了減小這些漏洞,大和和武藏乾脆在改裝時拆除了位於兩弦的副炮,取而代之的是6座2聯type89/27mm L40高炮(武藏時則因為127炮數量不足而換裝的6座3聯96神炮),而位於中線的副炮仍然被保留。
大口徑高炮方面,大和級最初採用了較老的6座2聯type89/127mm L40高炮,大和號最終增至12座,武藏則一直是6座。該炮最大射程14800m,最大射高9400m,配備通常彈,照明彈,type4燒霰彈(可以理解為縮小的3式彈),陸用煙幕彈,海上煙幕彈,彈重普遍23kg左右,發射葯重3.98kg。考慮到主炮巨大的炮口暴風對高炮人員的影響,一開始設置的高炮全部為帶防盾的,但後來改裝時增加的高炮則沒有防盾,為保護後安裝高炮的人員,大和級又特意增加了不少高炮人員臨時避難所,在主炮開火前半分鐘會先拉響全艦警報,高炮人員迅速躲進避難所內,之後主炮開火。實際上該炮的實戰效果並不好(甚至可以用「非常差勁」來形容),彈道下垂十分嚴重,艦上官兵也曾向上級反映,要換裝秋月炮(即2聯type98/100mm L65高炮),但要想到,當時聯雙聯127都出現數量不足,跟不用說工藝複雜的秋月炮了。(不過也真是難以理解,日本人都給大淀裝了雙聯100,還生產了那麼多秋月級,怎麼就不能少來幾艘秋月,把炮省下來給超戰艦大和呢?……)
小口徑防空炮方面,大和級搭載的便是大名鼎鼎的type96/25mm機關炮,看過男人們的高射炮(《男人們的大和號》由於主要表現了大和上的某位高炮手,於是被調侃)。改炮也被調侃為96神炮,主要便是由於性能真的是糟糕到一定境界了。該炮射速220發/分鐘(對比厄利孔,人家有450發/分鐘的射速)射高2400m。而且,更重要的是,3聯裝布置的該炮在實際作戰中多數時候只能持續為兩側的炮供彈,中間的那門幾乎就是擺設……大和建成時搭載有8座3聯96神炮,全部有防盾,但後來加裝的只有少數安排在艦橋和側弦上的有防盾,其餘的炮的炮手在主炮射擊前也都要躲到高炮人員避難所內。大和沉沒時共有162門96神炮,武藏沉沒時則是130門,數量看上去巨大,但實際效果並不好。此外,大和在建成時還安裝有2座2聯12.7mm機槍用於保護艦橋(然並卵)由於沒有撤除的記錄,故認為其直至沉沒都還保留著

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type94/460mmL45艦炮
於寫到最後一章了,想來想去,作為咱們壓軸的一章,當然是要留給大和級得以稱雄海上的資本,那便是她的主炮:type94/460mm L45艦炮(官方命名為九四式四十糎炮,實際口徑為四十六糎)。其實要說起來,英國在1920/21系列計劃中,以及日本的八八艦隊計劃中(13號艦)也有搭載18吋級別主炮的計劃,但均因為條約而取消了,而鐵甲艦時代的義大利的卡歐杜里奧則是安裝的超短倍徑的457mm(這貨其實也蠻有意思的),於是不作為比較。所以,大和的主炮可以說是真正的海上巨無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主炮布局方面,第一章的初期計劃里有寫到各方案的配置,這裡就簡單說說了,最早剛剛立項時有過410mm,460mm,510mm三種方案,但410mm威力不足,510則難度過大,而採用了460mm作為超戰艦的主炮口徑。炮塔聯裝數也曾為2,3,4聯爭論過,但由於2聯浪費重量,4聯太超前而選擇了當時來看中規中矩的3聯。至於布置,確定方案時曾多次討論過全前置布局,這樣的好處便是最大程度縮減防護區。但由於參考了納爾遜服役後的各種問題(射界,炮口暴風等)還是比較保守的使用了前2後1的布局。
出於保密起見,所有大和級使用的主炮均由吳工廠生產,至戰爭結束,type94/460mm炮總共生產了27門,其中2門試驗炮,18門在大和和武藏上,另外7門則眾說紛紜,有說法認為是為信濃生產的,也有說法認為是大和武藏的備用炮(該炮壽命為200發,而大和至死就只射過311發,平均每門炮34.5發,離更換期限差太遠了,所以我更傾向於是預備給信濃的)
炮塔方面,大和級的炮塔於1934年開始設計,第一座炮塔於1938年3月完成。每座炮塔重2774噸,3聯裝布局,仰角45度,俯角5度,固定填裝角度正3度。由水壓作為動力使炮塔旋轉。為了解決當時日本自產壓水機功率不足的問題,日本還特別向瑞典購買了大功率壓水機,並先行在比睿身上進行驗證,隨後裝配給大和級。此外,炮塔內有6台揚彈機,3台為備用。最大裝填速度為10發/分鐘,膛壓為3200kg/cm方。炮塔後部為光三九式15米測距儀。炮塔正面為650mmVH鋼,頂部為270mmVH鋼,側面250mm-330mm,後部為190mmNVNC鋼。炮塔基座為380mm-560mm不等。
主炮威力方面,94式當之無愧為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戰列艦艦炮。其炮彈有type91穿甲彈,type3燒霰彈以及type0通常彈。每座炮塔總備彈300發。91穿甲彈為例,其單發重量為1460kg,初速為785m/s可以勉強認為是低速重彈。以45度最大仰角射擊時射程為42050m,30度時35826m,20度時27916m,10度時16843m,20000米處穿深為垂直裝甲494mm,水平裝甲109mm。30000米處穿深為垂直360mm,水平189mm。另外,91穿甲彈設定為引信啟動後0.4秒起爆,這更多是考慮了水中彈的效果,實際上水中彈發生的概率就和英國人預防的水面跳彈一樣不靠譜。然而過長的引信就導致了炮彈面對輕裝甲目標或打到戰列艦的非防護區時更有可能直接對穿。
另外,雖然大和的射程高達42km,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實際上一般戰列艦之間作戰,超過30km就必須使用觀測機進行間接的觀測射擊了,然而我並不覺得0式水觀能有效在美帝的制空下存活……
其實,關於大和的主炮口徑,除了艦長和炮術班外,不僅一般艦員不知道,連當時聯合艦隊司令山本56登艦視察時,問起主炮口徑時也被告知「無可奉告」。可見日本當時的保密程度和官僚制度。

結論:綜合而看,大和級確實是當前世界上出現過最優秀的戰列艦,但是由於其造價實在太過昂貴,日本人長期不願意投入戰場;由於其優秀的艦體防護設計,創下了世界單艦承受魚雷炸彈數目最多的紀錄(武藏號);由於其有以日本而言最先進的電碳主炮,創下世界戰列艦主炮最遠命中目標紀錄(大和跨射白平原);由於其有這日本一貫以來的垃圾防空,活該兩艦都死於空襲。
對日本而言,大和級該是榮光也是恥辱,如同馬奇諾防線一樣的white elephant.
戰列艦無用!


設計水平一流,但設計理念有問題。工藝製造水平前期優秀,中後期只能糊弄,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日本的國情特點就是資源少,好材料必須省著用,所以也就造就了一批有日本特點的武器。

前面有人說過零戰,為了彌補發動機功率不足的問題只好拚命搞輕量化,後期在美畜的P38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一點就著。


另外日本人還有個特點就是不怕死,或者說二愣子。日本人在二戰搞了個獨一無二的九三式氧氣魚雷,航速快射程遠航跡小威力大,牛逼的不得了。

其實這玩意兒也不是啥高科技的東西,英美那邊早就研製出來了,日本還是從歐洲學的技術回來加以改進的。但是英美不用這玩意兒的主要原因是,太他娘的不穩定了。加註氧氣的時候只要泄漏一點,旁邊的人都得變成燒烤,所以各國最後都放棄了氧氣魚雷的研發,只有一根筋的日本二貨們才堅持了下來。這裡面也有歐洲人忽悠他們的因素,時不時冒出一個假新聞說什麼什麼艦裝上氧氣魚雷了,搞的日本人心痒痒的。

當然最後日本人搞出來了,使用效果還不錯,這種魚雷一直到二戰結束時都讓美畜很頭疼,美國人就一直不明白日本人是怎麼解決氧氣加註時的安全性問題的。於是二戰結束以後就急哄哄的跑到碼頭上問負責氧氣魚雷的日本軍官,你們他娘的是怎麼加氧氣的啊?

日本軍官說,這個簡單,來來來,咱們往後退,再退,哎哎說你呢,再往後退,躲那箱子後面去!

等退了幾百米開外了,就扯開了嗓子喊:那個二等兵野上啊,去把老子的義大利炮……啊不是,去把老子的氧氣魚雷拉出來,加上氧氣嘿!!


單說說零戰吧,出自我之前的答案日本二戰之前的飛機製造水平是怎麼上去的? - 知乎

零戰的螺旋槳是標準漢密爾頓授權生產的
用的99式機炮是瑞士的厄利空FF的仿製品(德國的仿製型號叫MGFF)
用的發動機有抄襲普惠的嫌疑,畢竟零件都能通用。
日本的航空工業基本靠抄和瘋狂減重以及低翼載荷的設計達到了優異的機動性和大航程。初期1000馬力級的發動機絕對是當時的一流水平。但是中後期後續機型沒有跟上,大馬力發動機的量產一直不是很理想,同時零戰是它,Bf109還有噴火這三種打滿全場的戰鬥機中馬力最低的。Bf109K在嗑MW50時可達2000馬力,格里芬噴火更是能達到2000馬力以上,即使是金星零戰(A6M8)也只有可憐的1560馬力。零戰的改造潛力非常的低。同時日本的增壓器技術不行,導致零戰高空性能差勁。

順便,個人感覺熱田發動機的工藝水平沒賓士自家的高……


這個水平


@yellowboy

有幾點說的不對我反駁一下
首先強調我不是精日

關於零戰機槍弱的,7.7*2+20*2的配置在37年的眼光來看並不弱反而很強。7.7mm是為打戰鬥機配置的而20mm是打轟炸機設置的,開始打太平洋戰爭了發現20mm打美系戰鬥機有奇效,並沒有火力貧若的問題。同時期bf109,噴火,i16最多不過7.7*4的火力(我是說37年左右)。日本本子雖然沒開發出好的12.7機槍,但好歹也完成仿製了,美國到戰爭結束也沒解決好20炮的製造問題。

吐槽991彈道的,德國一開始用的mgff和991一個尿性。

日本的確苦於發動機功率小,但零戰因發動機功率不足而不得不減輕護甲的說法不靠譜,堀越也可以選擇改裝潛力更大的金星發動機,但說到底零戰一開始是作為過渡戰鬥機的,海軍真正期待的是烈風,零戰改裝潛力不足一開始並不是問題。並且真正讓護甲讓步的,更是為了航程和起降距離。

太平洋上的離島奔襲作戰讓戰鬥機必須擁有大航程,而自封郵箱讓讓載油減少20%左右。零戰也可以加強結構強度,換成噴火一樣油箱布局減少受蛋面,但你讓這種航程的戰鬥機在太平洋作戰?改進的032就常苦於小航程難以參加戰鬥。

較輕的體重而減少的起降距離對於沒有航母彈射器的日本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前面空出的跑道越短後排能放的攻擊機越多。況且日本還有一大票輕航。若換成海盜地獄貓的起降距離,那一票輕航怕完全沒有攻擊能力了。

說到底零戰的缺點在當時看來並不是什麼大問題,自封油箱在站前各國也爭論有沒有必要。零戰確實是當時適合日本國情的選擇,其缺點時代局限性罷了。

純手機手大,不來個贊?


嗯,這個的話,日本先天性就是一個後發的,資源貧瘠的工業國家,也就是說它的重工業本身就是受制於先發者,同時資源的貧瘠也限制了原料的使用,註定產量上不去,質量也不會好。

機床是不治之症

這是生產重型武器的必要條件,否則等於無米下鍋,無炮可轟。日本的機床產業直到1890年才開始有了零的突破,爾後雖有所發展,但是日本政府方面始終並不重視,直到中日戰爭爆發後的1938年才通過了《機床製造產業法》,機床工業才列入國家大計,但由於之前的功課落下太多,所以到了1940年年底美國對日本實行機床禁運的時候,日本的半數兵工廠的生產要依賴於進口機床。舉個例子,日本全國只有一台生產火炮的國產壓機,遠遠滿足不了中國戰場的火炮損耗,因此只能向美國購買大型壓機的合同,價值在3600萬日元。

但即便日本的機床能夠滿足中國戰場的損耗,事實上在1941年年底國產機床生產出來的武器能夠抵消中國戰場的損耗,但面對美國這樣的工業大國的工業產量,只能是被全面碾壓的結局。因為,日本只有22.3萬台機床,只有美國全國170萬台機床的1/8,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軍用機床只有5.5萬台。即便如此,由於日產機床質量低劣,精密武器的生產仍舊依賴於美國進口機床。

最後,駐日美軍給出的結論就是,機床生產落後美國20年。

坦克與火炮---被遠遠甩在身後

以上屬於陸軍重型武器,但是實際上是日本武裝生產的最大短板,是最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的。日本的97式中型坦克實際上只有15噸,而蘇聯的T26,戰鬥全重是19噸,然而在紅軍裡面是被當做輕型坦克使用的。但是,防護能力仍然很差,裝甲厚度只有25毫米,7.92鋼芯穿甲彈就可以擊中側面,正面鎢芯的M2穿甲彈就可擊穿。

說到底還是兩個原因,首先是日本內需疲弱,基建疲軟,導致公路運輸不發達,公路運輸不發達也就不需要修建可以承載大型運輸車輛的橋樑,這樣一來日本汽車工業落後,導致了坦克製造工藝的低劣,而國內橋樑的豆腐渣也註定了如果按歐美標準來生產重型坦克乃至中型坦克也都是無法承載的,這一點直到日軍佔領了中國東北後才有了足夠的試驗場生產較大的97式,實際上解放軍就是從瀋陽的兵工廠裡面繳獲了2輛97式的。

其次是日本的鋼鐵工藝低劣,當時日本是採用落後的平爐鍊鋼,要摻雜廢鐵才能生產出鋼鐵,因此偷工減料節約資源是一種必然。

再談一下火炮,還是由於橋樑載重的問題,日本無法用卡車牽引主戰火炮,即便是其國產最先進的95型75毫米野炮,也只能用騾馬來牽引,在這樣的情況下,其機動能力可想而知,因此蝗軍特別依賴於鐵路線,沒有鐵路線作機動就如同瞎子摸象被八路給欺負。不過,由於結構簡單,方便戰時生產,因此在陸軍內部還是挺受歡迎的,這也是日本結合自己資源匱乏的變通優勢吧。

「濃縮」就是精華---飛機設計

還是老大難問題,就是先進戰機限於低下的生產力產量無法提高。日本的發動機工業也是靠仿製起家,ki-61戰鬥機的發動機來自於德國戴姆勒的DB-601A發動機,這也讓日本的航空發動機與德國一線部隊開始看齊,然而戴姆勒的發動機提升改善空間很小,無法改造成高空性能優異的戰鬥機,因此升限低於美國的P-51,甚至無法與在日本肆無忌憚進行李梅火攻的B29平起平坐。

至於A6M零式,當然不否認它是世界一流的戰鬥機,在1940年的時候被公認為除了速度,什麼都比世界其它戰鬥機要好。其中戰鬥副翼大幅提升機動性,作為海軍的主力機型,航程也是非常遠,這也為日後偷襲珍珠港提供了安全上的保障。然而有兩個致命弱點,一是過於追求機動性,完全缺乏裝甲防護,損毀率高,其次是飛行員前方有一個機身油箱,一旦被子彈擊中機身,絕無生還可能。

立足於基本國情的輕武器

這一點日本的三八式是完全適應了日本國情與東亞的地形氣候條件,的確是一款好槍。首先是口徑,由於日本士兵普遍身板偏小,因此不適合採用大口徑的步槍,因此口徑儘可能偏小到6.5毫米以適應日本人的體格。而由於日本列島物資供應緊張,因此製作工藝也盡量簡化,歐洲的步槍元件有8個,而三八式只有5個。由於中國戰場風沙較大,因此在三零式步槍的基礎上還加裝了防塵蓋,這樣避免了卡殼,減小了傷亡,解決了世界各國在20世紀初一直沒能解決的難題。因此這種步槍在世界上流行了半個世紀。

日軍的三八大蓋穿透性較好,射程可以達到800米,而中國軍隊的中正式步槍射程最理想的時候也只有600米,加工較次的中正式只有400米,因此中國軍隊的士兵往往在中正式步槍的最大射程之外就被射殺,因此傷亡往往比日軍更加慘重。

但由於過於迷戀三八大蓋,以致輕視了自動火力的研製,因此被自動火力為主要武器的美軍所吊打,即便是萬歲衝鋒也常常被美軍的自動火力聚殲於灘頭。

潛艇的獨創戰法--艇載飛機

二戰參戰國家裡面,只有日本研製了可以攜帶偵察機的潛艇,一共研發了兩艘這種類型的潛艇---伊--7,伊--8,原理是在潛艇前甲板設有筒形機庫與彈射器,可以將飛機彈射出去。這兩種潛艇都可以裝備91式和96式小型潛艇偵察機,利用艇載偵察機這可以有效彌補潛艇偵察在視野上的不足。

日後,這種立體式的潛艇偵察主要用於監視美國航母編隊,但實際上由於無法實施攻擊,加上潛艇部隊與主力艦隊聯絡不暢,因此在珍珠港當中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反,還有潛艇被美軍俘虜了。

電子工業的落後

所謂的電子設備就是電子警戒機,電子瞄準儀,電子導航儀的總稱,要說,日本也是重視電子設備的生產這一方向的,然而由於火炮和光學設備的短缺,加上國內低下的生產力,實際上光學設備的優先度要超過了電子設備。這樣一來,導致了電子設備的更加落後。

要說和電子設備有什麼戰果呢?納粹德國於1938年研製出了波長50厘米的高炮設備指揮測定電子瞄準儀,這嚴重威脅了空襲柏林的英國空軍。而英國在1941年也開始針鋒相對的發力,也研製出了類似設備,波長還更短,有效的預警了德國的空襲編隊。

由於日本在電子設備中的落後,美國的海軍部隊在夜間都不用開照明,利用雷達監視日軍偷襲部隊,完全抑制了日軍擅長的夜襲,陸航的B29也在日本列島上空旁若無人的空襲關鍵設施。要知道,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各國的電子設備研究都是從零開始的,日本這種在戰爭末期的狼狽完全是不重視的咎由自取的下場。


所以,日本的問題就在於資源少,內需疲弱,依賴於進口精密設備,導致了即便有幾種優質武器也難以量產和美軍抗衡,而即便如此,由於其短板太多,往往是補了一個缺口,餘下的資源卻無法彌補另外的缺口,這導致了它在總體軍工水平上面的落後,而美日總體戰尤其講究木桶效應,對方的短板往往是敵人可以攻擊的對象,而日本由於短板太多,所以常被美軍吊打。

所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將有效的資源運用在刀刃上而揚長避短獲得最大的戰果進行區域拒止也是一門藝術,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或幾種武器的優劣改變不了下餃子一樣的歷史的進程。


一流的設計,二流的產量,三流的品控(不包括陸軍)
至於海軍,除了輕巡其他各個艦種單艦都有保持過世界最強的記錄


感慨一下,各位把日本答的這麼不堪,我們卻依然被日本最不堪的陸軍佔了半壁江山,3500萬同胞犧牲戰火。
可見富國強軍必須不能停,下餃子永遠不能覺得快,寧願現在苦點,也永遠也不要和別人有代差。


有人黑陸軍的裝備,我覺得很好啊,重量輕,易攜帶。

追加一點內容,眾所周知二戰末期納粹為了續命搞了很多腦洞武器,什麼彈道導彈,制導炸彈,火箭攔截機,垂直起降飛機,鼠式坦克,開拓了很多後來武器裝備的先河,即便是比較low的國民步槍看著也還湊合。
現在請看日本腦洞黑科技,噹噹當。
別的不說那個火繩槍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二戰期間有軍工背景的日本企業

1.三菱財團
其旗下的三菱重工更加是生產和製造了包括飛機、坦克、軍艦在內的大量武器,被稱之為殺人工廠!主要生產飛機包括:A5M九六式艦戰(990架)、A6M零戰(包括其各改進型在內共生產10938架)等超過一萬餘架.生產軍艦包括:航空母艦:大鷹號、隼鷹號、天城號、龍驤號生產坦克及裝甲車輛包括:一式中型坦克(587輛)九七式中型坦克(1450輛)、九五式輕坦克(共生產2375輛)
2.川崎重工
二戰期間生產的武器包括:
生產飛機:10570架,生產戰艦包括:航空母艦:加賀號、瑞鶴號、飛鷹號、大鳳號、瑞穂號.
3.富士重工(也就是現在的SUBARU斯巴魯!)
二戰期間總共生產各型軍用飛機20000餘架,佔二戰時期日本軍用飛機總產量的31.7%。超過三菱排名第一。另外還生產了44100台發動機,僅次於三菱排名第二。Subaru 斯巴魯是富士重工有限公司( FHI )旗下專業從事汽車製造的公司.
4.日立(HITACHI)
日本軍國主義的對外侵略戰爭中,日立製作所生產了軍艦、坦克、發動機軍用飛機引擎及其他零件,至戰爭結束合共生產飛機引擎11969台。其生產軍艦,生產坦克包括:九七式中型坦克(與相模兵工廠一起生產了2123輛)、火炮(數量不祥)
5.日產(NISSAN)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刺激了日產汽車的大發展。他們為適應軍國主義的戰時經濟體制,改產卡車和其他各種軍用車輛,生產規模空前擴大。說起日產不得不介紹在偽滿洲國扮演重要角色的鯰川義介。鯰川義介在日軍侵佔東北之後,把他屬下的壟斷企業全部搬到東北,成立了「滿洲重工業開發株式會社」,成立之初的資本是四億五千萬日元,1940年猛增至二十四億日元,鯨吞了中國人民無數的血汗和生命。日本投降後,鯰川作為戰犯被關押在巢鴨監獄候審,但在美國的庇護下,居然逃過了東京審判,並於1947年被釋放。日產康采恩變成了戰後新六大財團之一的芙蓉財團(也稱鯰川-安田財團)一直至今。
6.松下電器 (PANASONIC)
松下電器對日本侵略戰爭的貢獻是突出的。1938年初,開始接受「陸軍省」的訂單,投入的企業是松下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是機關槍子彈的簡單金屬部分。1943年7月,松下收音機股份公司開始製造整套的無線電收發報機。1944年,松下電器生產了幾乎所有軍用通信設備的整機和部件,如:大型收發報機,攜帶型收發報機
7.東芝(TOSHIBA)
無論戰前還是戰後,東芝都從屬於三井財團。二戰期間,東芝主要生產雷達、軍用電子管等半導體設備。
8.NEC 日本電器
NEC成立於1899年二戰爆發後更是完全投靠住友財團的傘下直至今天。二戰期間和住友電器一起,共同為日軍生產雷達、無線電話、電子管等電子與半導體設備。
9.五十鈴(ISUZU)
二戰期間,主要為日本軍方提供裝甲車、牽引車和軍用卡車等軍用車輛。二戰結束後於1949正式改名為五十鈴汽車公司(投靠戰後新成立的一勸系財團)一直至今。
10.日野(HINO)
日野1928年開發出「神風」型飛機引擎。1959年又改名日野自動車工業直至今天(現在日野是豐田集團的成員)。二戰期間,日野作為重要的軍工企業為日軍提供包括飛機引擎、坦克、裝甲車、軍用卡車、牽引車等大量軍用裝備。
11.雅馬哈
1897年改名為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1900年開始生產鋼琴。日本樂器在1938年受軍方委託並開始大量生產金屬和木製螺旋槳、航空零件等軍需物資,戰後生產螺旋槳和航空零件的工廠被分離成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也就現在是生產摩托的那家)。
12.尼康 (NIKON)
尼康的前身是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在二戰期間幾乎所有軍用的望遠鏡、瞄準儀、軍用測距儀、軍用航空照相機、潛望鏡都是由尼康提供的。
13.日軍的化學武器與日本企業
二次大戰中日本在化學武器的生產上採取的流程是,先由民間企業生產化學原料,其後送到軍方嚴格保密的兵工廠製作成化學毒劑。
其中為毒劑生產提供原材料的企業資料如下:
三井礦山、尾崎染料、住友化學
三菱商會、關西油漆、
據英國的BBC的統計,日軍在中國用毒氣殺害了至少270多萬人,遺留下了230萬件化學武器和120噸化學毒劑.
立邦漆前身是1881年成立的光明社,是靠為日本海軍提供艦船塗料發家的。


我來談談本子二戰中·由於對「漸減迎擊」戰略構想的·實施所導致的對武器設計上的劍走偏鋒,從而產生了一系列堪稱畸形的產物(重進攻,輕防守),實戰中盲目樂觀,加上後期王牌損失殆盡,怎一個被虐出翔啊。待會將用陸航舉例(0零戰的梗爛大街了喂)

1. 漸減迎擊戰略

何為「漸減迎擊戰略」?簡單來說,就是日本海軍先使用其他兵力對美國艦隊實施打擊削弱,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展開決戰。但為什麼放著海軍不發展要去弄你妹個決戰?原因還是1922年的【華盛頓條約】,日本海軍不得不放棄6的一逼的「八八艦隊方案」,主要噸位也被限制在英美海軍的60%。那麼問題就來了,如何在劣勢下跟你們剛呢?諾,漸減迎擊戰略。


2.空中漸減迎擊戰略(水雷,驅逐艦那些今天不涉及了)

由於進入條約時代,本子削弱戰略的首選變成了遠洋潛艇,艦載機航母,大驅(203mm),大威力魚雷驅逐艦,主攻夜襲,奇襲。可這TM也要被管,1930年【倫敦條約】,巡洋艦,驅逐艦,潛艇也不讓你玩。怎麼辦?繼續剛艦載機航母啊,再來點陸基航空兵啊。於是利用岸基航空兵與航母艦載機對來犯之敵給予削弱,為主力創造決戰機會於是乎成為了對美戰略的重要一環。基於此,對於航空,陸航等戰鬥機轟炸機的特殊設計要求,也都是與這些個戰略分不開的。


3.如何畸形?

先前提到的「陸上攻擊機」就被海軍賦予了遠洋作戰,戰略進攻的角色,於是乎,一式陸攻,在設計初期就被提出了開掛般的航程要求,來感受下:

① 最大速度:215節(400km/h)

② 最大航程:2600海里(4815km) (同時期德 He111F為1820km)

③載彈能力:800公斤炸彈或魚雷。

我去這航程,比4發的B-17(3200-3500km)都牛逼啊你服不服?況且還是雙發。

由此,為了滿足海軍苛刻的要求,三菱也就硬剛吧。於是乎得到的一式陸攻便是這幅模樣:

①空氣動力學的大膽嘗試,外觀怪異但性能優異的「飛行雪茄」

②主翼內盒形結構設置整體式油箱(2600海里至少要4900升)注釋1

③削弱防禦減輕重量,防彈鋼板,自封油箱無

結果就是卒


4. 大顯身手

在剛開始的中國戰場與南海和馬來半島戰場時,零戰和一式陸攻戰功赫赫,比如絕殺z艦隊,轟炸成都(12航空隊),登陸爪哇等,損失率也不高。一是出擊主動,主動權在己方手裡,且奪得制空權,未遭遇攔截。這些成功卻麻痹了日軍雙眼,自信心爆炸,在1942年2月20日主動攻擊「以列剋星敦號」為核心的美航母艦隊,結果17架陸攻只回來2架。。。但日軍並未意識到問題嚴重性,這些慘敗也被忽視了。之後的事大家也都熟知了,一式陸攻像其他日軍飛機一樣淪為空中打火機,飛行的棺材的稱號。


但先前設計師們沒有提出抗議嗎?「你們這些海軍蠢逼是在拿帝國士兵的生命開玩笑嗎"(心中)。

還真有,設計師甚至提出用4發來搞一搞的想法,其他兩發用在防彈鋼板和自衛武器上的載重上。

但這時,海軍:「如何用兵是軍人決定的事情,三菱還是按照軍方要求把雙發搞一搞就闊以了,黑板上那個四發的東西趕快給我擦掉。」


注釋1:叢丕 總編《戰艦》026期 《戰艦》雜誌社 5頁


先說飛機吧,日本的航空工業水平和歐美差距很大,最明顯的就是發動機,歐美都能研發大功率的液冷發動機,而日本只能研發更落後的風冷發動機,功率也不夠大,45年才研發出歐美41年水準的液冷發動機。所以零戰在設計時為了滿足軍方的變態要求只能通過犧牲安全性來實現(這種喪心病狂的做法歐美的情報人員根本想不到,於是產生了誤判),不僅戰鬥機,轟炸機也是如此。而此時歐洲美國的新一代飛機還沒完成換代,再加上日本初期的飛行員奉行精英教育,開戰初擁有素質優勢,於是產生了不可一世的假象。而到了中期f4f這類有性能優勢的飛機換裝後再好的飛行員也是無力回天了。武備方面,歐美戰前就有能力換裝12.7mm級別以上的武器,日本到末期才勉強搞定。所以日本的航空工業水平只能和當時的蘇聯相比,但是不同的是,蘇聯地大物博,後方研發新飛機所受的影響比日本小的多,所以末期時飛機的技術比日本要好一些。
而艦艇方面,日軍的能力是比較高的,伊400,大和這種巨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航母也是搞得有聲有色,也是新技術的探索者。當然和美國是比不過的,和歐洲比是互有長短的,人家39年就裝備艦載雷達了,日本到大戰後期再開始裝備。
陸軍就別說了吧,,,,,,


空軍大概二流,海軍還算一流但沒油,陸軍。。。。也就欺負一下亞洲


單論設計能力相當強,但是腦洞太大、陸海高層逼得緊加上戰局所迫導致科技樹總是點歪。
總體來看管理水平算是中流。

至於品控和工藝,前期還是相當不錯的。後期……你指望一群臨時徵召義務勞動還日常吃不飽的高中生能保質保量加工標準零件並裝出性能靠譜的槍支、引擎、飛機?


看你和誰比了,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二戰軍工全面發達的有幾家?


總體工業就不咋的,跟歐美沒得比。。。僅舉一個例子,六千萬人口的日本,1923年鋼產量才超過二十五萬人口的盧森堡,二戰時德國佔領盧森堡後,盧森堡的鋼產量達到了日本的三分之一,超過了日本所有殖民地和佔領區的總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要先歐後亞的原因。。


某些武器很優秀,整體很落後,不如美蘇德英法意這幾個傳統工業國。


在飛機和軍艦的設計思路上很強。很領先。然而基礎部分(發動機、鋼材等)又完全不過關。

總體來說是個很有亮點的菜雞。給人驚喜然後就被拍死了。。。


推薦閱讀:

二戰中有哪些豬隊友的戰役?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敢在中途島和日軍決戰?

TAG:軍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日本歷史 | 零式戰鬥機 | 太平洋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