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愛打人?愛打人的孩子的家長怎麼辦?


孩子是否在打人,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主觀性的判斷過程。如果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標準,就可以判斷該行為確實是在打人:

  • 任何形式(動手或動嘴)的「有意」傷害另一個人的身體、心理,或毀壞另一個人的財物
  • 同時,另一個人是「力圖避免」這種遭遇的

如果孩子這樣的行為很多,經常被投訴,那麼建議閱讀以下的答案

一、愛打人的孩子,仔細觀察,可以分為AB兩大類:

A類:反應型攻擊孩子

這類孩子,通常在被冒犯後表現出較強的憤怒、敵意和報復性攻擊,充滿強烈的敵意歸因偏見---「別人對我是充滿敵意的,就是故意針對我、傷害我、破壞我的......」

即便是很模糊的、對方有可能是無意的冒犯,也會讓這類孩子進行敵意歸因,並即刻實施報復性攻擊,比如下例

【案例】......一個同伴從孩子桌邊經過,腿碰到了桌子,把他花了好長時間、快要做完的拼圖弄亂了......

針對這個既可能是「有意」、又可能是「無意」的很模糊的被冒犯的案例,反應型攻擊孩子更傾向於:

  • 想到並找到和「敵意歸因偏見」相符合的線索,將對方行為歸因為故意和敵意----路那麼寬,他又不是沒長眼睛,他就是故意的,就是想破壞我的拼圖......
  • 馬上發火,迅速以敵意方式報復,而不去理智地思考有什麼更好、非攻擊的解決辦法。他的攻擊,更多是基於內在憤怒的發泄

還有一類反應型攻擊的現象,比如一個孩子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而嫉妒另一個孩子,假如他毫無徵兆地衝上去咬人家,這有可能是出於發泄因嫉妒而引發的憤怒

反應型攻擊孩子很容易讓同伴對其敬而遠之,如此又導致他在交往時對同伴形成更多的消極體驗,這將進一步強化他對於同伴的消極預期----即「別人對我有敵意」,從而很可能陷入惡性循環,導致打人問題越來越嚴重,即便真實情況是別人並不是有意冒犯他,他也很可能為別人的無意冒犯,而條件反射一般刻意去尋找「有意」的線索

B類:主動型攻擊孩子

與反應型攻擊孩子不同的是,主動型攻擊的孩子,不管是被有意冒犯還是無意冒犯,他們的攻擊更多不是為了發泄憤怒,更重要的目的是想用武力去換回一些在他看來很積極的成果或目標,換句話說,通過主動攻擊會得到好處:

  • 我要教訓那個傢伙,以後他要小心點
  • 在這裡我才是主角,我要打他,來證明這點

所以,為了達到目標,即便同伴並沒有冒犯他,主動型攻擊的孩子,有時也喜歡主動去攻擊同伴。這很可能是因為他通過觀察學習,學會了攻擊行為,同時通過一次次的攻擊,成功制服夥伴獲得支配感,或者成功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玩的玩具,這樣他的主動攻擊行為所帶來的好處,就一次次地強化了他的主動攻擊行為

二、愛打人的主要成因,有三大類:

1. 照顧者的教養方式與孩子的攻擊性

  • 溺愛型管教:溺愛型的照顧者,要麼容易忽視孩子的攻擊行為,要麼總是替孩子的攻擊尋找借口,這樣很容易使孩子的好鬥行為合法化,不能及時地制止孩子的攻擊行為,也難以給孩子提供控制攻擊衝動的機會
  • 高壓型管教:冷漠和拒絕的照顧者常採用高壓型管教方式,特別是體罰。冷漠和高壓使孩子情感需求受挫,並且冷漠將給孩子樹立一個對別人缺乏關愛的榜樣。當孩子打了人,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受到投訴後,這類照顧者往往又會將孩子打一頓,這相當於給孩子不停地扮演榜樣。這將讓孩子學到,惹父母不高興會遭到打罵,那麼在他自己遇到惹自己不高興的同伴時,也可以採取同樣的方式

2. 父母間的衝突與孩子的攻擊性

父母經常衝突很可能使孩子與兄弟姐妹、同伴形成敵意、攻擊的互動模式。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孩子尤其容易受到影響:

  • 有了矛盾後父母相互攻擊,且衝突後又相互迴避打冷戰,將導致孩子無法體驗、更無法學到父母通過和氣而滿意的方式去解決衝突
  • 父母由於相互衝突,相應減少了對孩子關愛的量,同時也削弱了對孩子關愛的能力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很可能因情況不同,孩子要麼成為主動型攻擊者,要麼成為反應型攻擊者:

  • 父母經常衝突,但孩子並沒有被虐待,或者並沒有直接成為父母衝突的出氣筒或者犧牲品,那麼孩子就會認為,攻擊會帶來好處(對勝利者來說,比如爸爸贏了),如此孩子容易成為主動型攻擊者
  • 如果孩子成為父母衝突的犧牲品或者出氣筒,將使孩子變得對人不信任並懷疑別人,如此孩子就容易成為反應型攻擊者

3. 強制性家庭環境與孩子的攻擊性

  • 家庭成員之間經常爭吵,互相不願意主動發起談話,即使談話,常常也話裡帶刺,相互威脅或者激怒,而非親切溫和的交談
  • 當家庭成員a將家庭成員b的生活攪得不舒服時,成員b總是通過發牢騷、大喊大叫、嘲諷或打罵,強迫成員a停止這個行為
  • 父母在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時,幾乎完全憑藉高壓的強制手段,這讓孩子在家裡受到大量的消極對待,逐漸不信任他人,進而表現出高攻擊孩子常見的敵意歸因偏見。而且,這些孩子將逐漸對這些強制手段變得越來越有抵抗力,很容易滑向用「反強制」來對抗父母的「強制」,經常挑釁和違抗父母,反覆表現出父母正試圖全力壓制的行為。這樣做是為了能夠引起很少表示關愛的父母的注意

三、愛打人,家長怎麼解決

結合以上成因,首先具體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愛打人,準確找到原因,基本上就能對症下藥。準確找到「病因」後,進行相應調整:

  1. 孩子愛打人如果是教養方式所致,不管是溺愛型還是高壓型,都需要改善,採取和善堅定型管教孩子,將得以改善
  2. 如果是父母間的衝突所致,那麼父母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自行溝通協商,有效解決矛盾衝突,但僅憑父母自身解決可能很難,這就需要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
  3. 如果是強制性家庭環境所致,那麼父母應該去調節整個家庭的氛圍,並且盡量減少採取通過大喊大叫、打罵等強制手段來強迫某一家庭成員終止行動

【備註】:

  • 關於怎麼採取和善堅定型管教孩子,可參考:

三歲的孩子,動不動就以哭來「威脅」大人,會主動打人,而且不懂得分享,怎麼教導? - 知乎

  •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涉及到父母自身情緒的調節,避免對孩子發怒或者打罵孩子,可參考:

在處理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時,有哪些一以貫之的原則?為什麼? - 知乎


孩子是一種非常非常殘忍的,以叢林法則生活的物種,尤其是公的。

我小時候很胖,就因為胖,80%的男生見我就罵,罵不過癮還要動手。甚至走在大街上也有不認識的男生追著我罵。我沒有不整潔沒有骯髒沒有做任何不對的事情,成績也不錯。

我從來都會反抗,誰罵我我就對罵,打我就對打。總有女生喜歡在旁邊說,他們罵你打你,你別理他們,他們就沒意思了。

我不信。


一般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分兩種,一種是不帶有傷害人的目的,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叫工具性攻擊,還有一種是帶有傷害人為目的的,叫敵意性攻擊。還有一種是報復性攻擊。這種攻擊在大班到三四年紀比較明顯。影響攻擊性行為的因素有大概三種:
1.家庭教養環境
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比如家庭暴力或者對於孩子要求太嚴這些都會引起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2.社會認知的缺陷和歪曲
比如幼兒會認為只有我厲害了別人才不敢欺負我,我才不會被欺負。有時候幼兒的自尊過強也會引起攻擊性行為。
3,交流及文化影響
教師,家長與幼兒的交流,以及社會上的不良影響都會作用於幼兒。
對於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幼師及家長都應該有正確的認識,有時候幼兒的目的只是引起注意,而且有時候我們很難分辨幼兒抱在一起是在打架還是玩遊戲,打架和遊戲之間往往可以瞬間轉換。所以這就要求家長和教師多多觀察幼兒。對於已經發生的攻擊行為,要果斷的介入,阻止其發生。然後安慰幼兒情緒,並且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的原因,教會幼兒移情,即體驗別人情感的能力。教會幼兒用語言代替動作攻擊,引導幼兒學習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等等都可以有效的緩解幼兒的攻擊行為。
(純手稿如有錯誤請提出)


題主也知道主要是家長引導的問題。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可能家長也會在家動手,無論是對誰,讓孩子有了模仿的對象,以及得到打人是可以的暗示。
被打的孩子,我不太確定,可能是家長平日比較強勢,使得孩子性格比較懦弱。

所以,解決也是從家長開始。前者停止在孩子面前的一切暴力行為,同時阻止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能以暴制暴。後者恢復孩子應有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知道沒有人可以踐踏自己的尊嚴。


簡單提供一個角度:

由於對幼兒的長期忽視、缺乏交流,以及過份驕縱,導致幼兒對於暴力本身缺乏正確的認知,單純作為一種情緒上的工具來使用,通過暴力行為緩和自己被忽視產生的焦慮與憤怒,以及重新獲得他人的關注,宣示自身存在感。

父母需要建立幼兒的同理心與責任感,盡量每天專門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對話交流,強化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連結,弄清楚孩子的情緒需求。多與孩子互動和引導他們做一些友善的令其感到安全感的身體接觸,比如擁抱,牽手等等。

如果對於經常使用暴力的孩子,通過對話問答的形式令其內省,必要的話輔以適當的懲罰,比如面壁罰站,短暫的禁閉等等。


補充一篇舊文,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最近,有好幾個媽媽接連在微信上問我:孩子打人、咬人,怎麼管都不聽,怎麼辦?

其實我也經歷過這些。果果不到一歲時,在早教課上,會忽然抬手拍旁邊小朋友的臉,有時候還走到正在唱歌的老師面前,「呼」地就揚起手。這種時候我都特別尷尬,因為班裡其他家長會扭頭看我,彷彿默默在說:「怎麼管孩子的?」

第二個階段是果果兩歲前後,她不再主動出手,但如果周圍有什麼「惹」到她,往往立刻反擊。例如一個小朋友經過時不小心撞到她了,她的小巴掌立刻跟過去。一次沒打著,還要找機會打第二次。

朋友寬慰我:「沒事,反正孩子不吃虧」。我倒覺得恰恰相反,孩子很容易被別人貼上「兇惡」、「厲害」、「壞孩子」的標籤,很可能在幼兒園面對老師的不讚賞、同學的孤立,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心理發育會產生負面影響。

還好事實證明,打人、咬人,只是敏感期的一個行為表現,孩子是會度過這個時期的,關鍵看我們怎麼處理和引導。

先別急著批評,而是用心理解

孩子「打人」,爸爸媽媽當然要出面制止,但不要一味批評。因為孩子「打」的這個動作,可能是出於不同的原因。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打人」的動機完全不一樣,我們的應對也就截然不同。

  • 1歲內

在這個階段,許多寶寶還不明白什麼是「打」,更多時候是在用他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這時的孩子,分不出無生命的事物,與有生命的動物的區別,他可能只是想試試眼前這個東西(或者人)的反應。所以,用嘴咬也好,用手拍也罷,他很有可能是想要親親、摸摸去探索,但因為不會控制力度,看上去就像在打人一樣。

所以,爸爸媽媽如果急著批評「不許打人!怎麼能打人呢?」,孩子反倒被灌輸了「打人」的概念。更好的選擇是把這當作一個機會,教他學習如何與人進行肢體交流。例如,牽起孩子的小手說,「我知道你是想摸摸小朋友,和她打招呼對吧?那我們輕輕地摸摸小朋友的手,或者摸摸肩膀,這樣輕輕地就可以……」一邊說,一邊把他的小手輕輕放在別的小朋友身上,讓孩子感受力度。

  • 1~2歲

這個階段,孩子剛開始說話,甚至有的寶寶還不會說話,語言不足以充分表達自己,孩子自然會選擇比嘴快的手來解決問題。

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漸漸對「打」有了概念,往往是有意識的,明白自己可以靠推搡、咬人、腳踢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從這個階段開始,爸爸媽媽就要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了。

  • 2~3歲

2歲左右,兒童的自我意識形成,孩子的物權意識特彆強,對於自己的東西,甚至周圍的空間都有很強的佔有慾,類似一種「領地意識」,一旦被侵犯就可能反擊。

例如果果在這個階段就非常明顯,上早教時,有小朋友不小心碰到她,她會覺得對方是打了她(侵犯了她的空間),立刻還手打回去。每當這時候我都會制止果果,和她解釋說:「小朋友剛剛不是故意碰到你的,我們不可以打人。」

有時候孩子情緒受挫,也會有暴力行為。例如明明自己做錯了事受到批評,卻賭氣摔東西、打別人,氣鼓鼓不說話,如果遭到父母批評就放聲大哭。這些舉動往往是因為孩子不懂如何疏通情緒,需要學習情緒管理。

解決孩子打人並不難,做到這5步就可以!

關於孩子打人,我曾經被一個媽媽的育兒觀點震驚到。這個朋友是位小學老師,兒子上幼兒園。她認為孩子打人不需要管,「別的家長問我怎麼不管呢?我說,不用我教育他,有一天他出去打架遇到自己打不過的,挨打了,就老實了。社會會教育他,對吧?」

這可以算是我聽過最不負責任的言論之一了,最讓我震驚的是她自己就是教育工作者啊!我當時幾乎脫口而出:「你這麼想得開,是因為你兒子不是一直被打的那一方!」

誠然,小孩子打人是因為不懂事,但家長明知道這樣做不對還不管,那就是你犯渾。聽上去好像很大義凜然,「別人打他我也接受」,但其實是因為孩子不吃虧,就選擇了不作為,把自己教育孩子的職責推給了社會。你連個正確的三觀都沒有教給孩子,幻想著被打了他就老實了?也許孩子還想著「強中自有強中手」,不斷修鍊、不斷挑戰呢!古惑仔、黑社會,不都是這樣一條路嗎?

和大家說身邊這件真人真事,就是想說:孩子出現打人行為是成長過程中是特別正常的,當家長的怎麼引導才是關鍵。

特別說明一下,以下方法針對1歲以上的、有意識打人的孩子。幾個月的小寶寶如何對待,參考前文。

1、及時制止、立場鮮明

一旦孩子打人,立刻制止,並用態度鮮明的語氣和表情,說明白打人是不對的,絕對不被允許。如果孩子不聽從,還要繼續出手,可以將孩子帶開進行教育。對大孩子來說,也可以採取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平靜中止」法

在這裡注意,無論孩子打的對象是誰,無論誰先打人,都一樣,家長必須嚴肅表明立場。有些家庭中,如果孩子打了家庭成員,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可能不當回事,有的還會開玩笑,當作遊戲。這樣對孩子是個錯誤的引導,孩子會把打人當成互動的方式,認為自己的行為獲得了默許。

有的家長覺得,我家孩子是被打了才還手的,就不管。這種模糊的態度也會讓孩子對「規則」產生困惑。正確的做法是清楚地告訴孩子,「誰先打誰」並不重要,傷害別人的行為是不對的。

2、杜絕以暴制暴、學習共情

去年夏天有件印象深刻事,我和老公帶果果在小區遛彎,遇到兩個媽媽帶兩個男孩玩滑板車。一個男孩打了另一個孩子,他媽媽追著他打,一邊打一邊喊:「讓你再打人!讓你再打人!打人不對知道嗎?!」

另一個媽媽一直在制止,但這個打孩子的媽媽說:「不行!他總打人,必須教育他!」結果那個小男孩在被媽媽打的間歇,衝上去又推了另一個孩子一把。他媽媽更生氣了,揚起手重重地打他屁股:「你還敢打人!」

一邊說著「不許打人」一邊打孩子,這是多麼荒謬的一幕!但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這樣的家長呢?爸爸媽媽是孩子最先模仿的榜樣,許多孩子之所以學會打別人,就是因為家裡人這樣做過。孩子甚至會覺得,打人是獲取權力、證明權力的一種方式。

所以,我們一定要杜絕「以暴制暴」,既然不允許孩子打人,自己也不能打人。並且要教會孩子共情,理解他人的感受,「如果我們打了別人,別人會覺得疼,會受傷,這樣做是不對的。」

對三歲內的孩子,可以運用身邊的玩具。例如果果亂扔玩具的時候,我會撿回來,對她說:「小熊摔到了,好疼啊,嗚嗚嗚,小熊哭了,怎麼辦?」果果就會把小熊接過來摟著,說:「我抱抱她吧。」我會趁機會教給她:「我們和小熊是朋友,可以握握手,可以摸摸,但不能用力打,不然小熊也會疼的。」

3、分析原因、正面引導

前面說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出手打人的原因各有不同,先搞清楚孩子是什麼原因動手,再來引導。譬如,孩子是被別的小朋友打了,所以很憤怒嗎?是因為想搶玩具嗎?是因為別人干擾了他做什麼事情嗎?

對1~2歲的寶寶,用前面提到的共情方法,告訴他別人會覺得疼。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語言溝通,講更多道理了。和孩子溝通時,我很提倡使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的方法,陳述事實+孩子的感受。例如:「因為毛毛搶了你的玩具,所以你感到很生氣。」「因為樂樂擋了你的路,你想快點過去,你很著急。」

這樣的陳述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現在的感覺是什麼。只有知道是什麼情緒,才能學會如何去控制。然後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先不要生氣:「毛毛搶了你的玩具,你想要回來,可以這樣和他說……」「樂樂擋了你的路,你想走過去,可以這樣和他說……」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遠比一味責備更重要,也更有效。

4、學會道歉、情緒管理

道歉是有意義的,它培養孩子正面自己錯誤的勇氣,和敢於當擔行為後果的責任感。尤其對2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如果打了人,爸爸媽媽不要光顧著教自己孩子就完了,或者乾脆替孩子向其他家長道歉。

讓孩子親自對被打的小朋友道歉。這不是為了家長的面子,也不是為了對方,而是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等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就可以和她溝通,「Ella被你打痛了,怎麼辦呢?去和Ella說句對不起吧。」如果孩子還不會說,可以教她用拉拉手或者擁抱來表達友好。

此外,平時注意引導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尤其2歲以後。繪本是特別好用的工具。果果特別喜歡的是好早之前跟慢成長團的《寶貝,別生氣》,推薦給大家。這類書很多,例如《生氣湯》《菲菲生氣了》等等。

5、不貼標籤、樹立榜樣

之前寫了《這樣很容易毀了一個孩子,不要再貼標籤了!》這篇文章,獲得了很多媽媽的認同。在這裡再說一便,即使孩子有打人的行為,也不要說「你怎麼總打人」、「這孩子可霸道了」、「這孩子這麼厲害呢」、「你是小壞蛋」這樣的話。

「打人」本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常見情況,是正常的,但一旦貼上標籤,孩子就很難擺脫,反而有可能朝那個方向發展。

平時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對孩子給予更多積極的關注和尊重,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能讓孩子更願意傾聽、學習和改變。

關於「咬人」

最後,特別提一下「咬人」。最近有好幾個媽媽問我,孩子一發脾氣就咬人怎麼辦?

小寶寶磨牙咬人就不說了,給孩子買個牙膠即可。此外常見的原因,和前面說打人的原因一樣,孩子可能語言說不好,用咬人來表達不滿情緒。如果經常持續出現,很有可能在孩子前幾次咬人時,家長沒有嚴肅對待,沒有立下嚴格的規矩說明咬人是絕對不允許的,而是一笑了之。

美國兒科學會還提到一種行為激烈的情況:

有部分孩子在1~2歲顯示出天生的攻擊性,對周圍事物的控制欲很強,一旦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可能就會採取暴力,例如踢人、咬人、打人。這類孩子很敏感,容易生氣,經常毫無理由地爆發,對成人甚至動物都有攻擊性,即使傷害了別人,也不會感到抱歉。

對這類孩子,必須嚴加看管,立下嚴格的規矩,平時通過遊戲和體育鍛煉發泄過多的精力。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訴諸暴力,避免孩子模仿。

花時間說:

今天在文中和大家討論的「打人」問題,主要還是面對4歲以下的孩子。如果一個6歲的孩子打人,他已經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了——

他可能是在尋求關注,因為家長給他的關注度不夠;
他可能是想要掌控權力,因為在家他很少能有權力做自己的主宰;
有時,他可能是在測試紀律的邊界,因為家裡沒有給他底線的概念……

你瞧,孩子的行為,其實都是對家庭教育的反饋。而不要用行為來評判人格,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天我在美國的課堂上,老師一直在強調的一點就是:沒有「壞」的孩子,只有「錯誤」的行為。

有時,家長、老師會不自覺給孩子貼上標籤:他總打人,他是小霸王,他可厲害了,他太調皮,他太專橫……殊不知,這些標籤會強化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和期待,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關於貼標籤,更詳細的內容可點擊查看《這樣很容易毀了一個孩子,不要再貼標籤了!》)

班上有一位美國同學,也是專業的兒童諮詢師,她說的這句話,我特別贊同:「最需要愛的孩子,往往會用最不可愛的方式來討要愛。」

是的,說到底,孩子只是需要我們更多的愛。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該如何用正確的方法愛。這是最容易讓家長困惑的地方,也是慢成長(公眾號ID:manchengzhang123)每天在和大家分享的話題。


我家是愛打人的,言傳身教來的,爸爸在家極少,我一個人看兩個孩子,妹妹六個月,哥哥3周歲,他比較孤獨,少有孩子作伴,沒有上幼兒園,準備下半年去上幼兒園,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帶的,如果說確實沒有那麼大精力陪他玩也是真,也想自己靜靜看會手機,讓他自己玩會,會說比較多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話,有時候煩了會打屁股,非常討厭他老爬我上上下下,就不能安靜會,要爆炸了,會吼他,想來我也是夠了,後果我都知道,但是我真的夠了,現在他和孩子玩要人家聽他的,不聽就打,如出一轍,我是失敗的


為了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家長都很樂意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寶寶經常出現打人的行為,讓爸爸媽媽很是苦惱,寶寶這是怎麼了?該怎麼辦呢?

爸爸媽媽先不要太擔心,弄清楚寶寶打人的原因,再對症下藥來解決問題。

「打人」是寶寶在正常地表達願望或感情

寶寶喜歡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見到他們很興奮,可是不知道怎麼表達,可能會揮舞著手臂「打人」來表示歡喜。

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開始以自我為中心,一旦和小朋友發生衝突,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打人」就成了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是,這種「打人」並不像大人所理解的那樣是暴力,對於寶寶來說,它只是小夥伴之間的表達方式而已。

所以爸爸媽媽要給孩子空間,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肢體衝突,不要馬上上前干涉或者向對方父母告狀,最好先觀望,給他們時間,鍛煉他們自己解決衝突的能力。

如果寶寶自己解決不了,爸爸媽媽就可以親自出馬,教他正確的表達方法,比如喜歡別人可以輕輕撫摸、抱一抱、握握手,或者說 「我喜歡你」;別人干擾了自己,可以說「我不喜歡你這樣」或者直接說「請讓開」,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

「打人」是寶寶在發泄情緒

寶寶也遇上不如意的事,也會生氣,但是他不知道如何發泄和調整自己的壞情緒,可能會通過打人來發泄這種不安和不滿。

這時,爸爸媽媽要冷靜而迅速地阻止,有必要的話將寶寶帶到一邊,溫和但嚴肅地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爸爸媽媽不喜歡這種行為。

表明態度後,幫助寶寶說出他的意圖和感受:「剛才你是不是想和小龍玩呀?下次想跟小朋友玩,可以這樣輕輕摸一摸他,好不好?」或者「剛才你是不是不開心了?是因為爸爸媽媽沒有答應你的要求嗎?」。用這樣理解的方式跟寶寶溝通,可以有效地幫助他理清自己的情緒並且冷靜下來。

等寶寶平復下來後,教給他正確的表達情緒的方法。下次生氣了可以跺跺腳,捶一捶枕頭等軟的東西,或者直接告訴別人「我生氣了」。

「打人」是寶寶在模仿他看過的行為

寶寶的行為大部分是被環境塑造的。寶寶天生會模仿學習,看到電視里的暴力行為,身邊有大人打人,他就會以為打人是常見的,是被允許的。

所以,爸爸媽媽要給寶寶創造一個沒有暴力的環境,給寶寶看的動畫片也要提前篩選,最好陪著寶寶一起看,片中出現不好的行為,及時給他講解。父母的態度和引導是最重要的。

另外,父母要給寶寶樹立一個好榜樣,不要打孩子,夫妻之間也不要有肢體衝突。

「打人」是寶寶在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力

有的爸爸媽媽太忙,沒時間關注寶寶,寶寶就會很失落。試想一想,當寶寶捧著自己親手做的手工作品,想獲得爸爸媽媽關注和表揚時,得到的卻是忽視甚至不耐煩的回應。

而某一次不小心打了其他小朋友,卻激起爸爸媽媽的極大反應,批評教育接踵而來。對寶寶來說,責罵批評也是關注,他受到這麼大的關注,簡直受寵若驚,以後就會用打人的方式來獲取爸爸媽媽的關注了。

每個寶寶都需要爸爸媽媽的愛和關懷,有一天寶寶需要用打人的方式來獲取爸爸媽媽關注,那就太令人痛心了。爸爸媽媽平時要多給寶寶關愛,耐心回應寶寶的需求,內心充滿愛的寶寶是不會有打人行為的。

總之,寶寶出現打人行為,爸爸媽媽要找到原因,不要用錯誤的方式去強化或者懲罰。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站在寶寶的角度去理解他,幫他「說」出他想要的和他的感受,教他用合適的方式去表達,生活中多給他關愛,堅持這樣做的話,寶寶的打人行為會慢慢減少的。


如果家長自身在家裡也是這樣的,難免會影響到孩子,總之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我侄子就愛打人,一歲多打家長的臉啪啪啪,家長還笑,慣的


第一反應是胖虎…吶,從胖虎媽媽就可以看出胖虎是和誰學的了。
按照洛克的白板說。孩子一出生都是純潔無瑕的白紙,家庭或周圍環境在這張紙上的塗鴉,才使孩子們的性格各有不同。
有因為父母的溺愛,產生了小霸王。也有因為父母的暴戾,給孩子產生了錯誤的導向。
如果家長能夠發現自己的孩子很暴力,並且覺得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那還可以及時導向改正。只怕有的家長會覺的,這不過是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遊戲而已 不用很認真。

如果家長想要改正孩子的話,首先就要自省,看看自己的問題。孩子每天接觸的環境,除了學校就是家庭里了。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絕對不能用嚴厲訓斥的口吻與孩子對話,如果發現孩子有不好的行為,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寶寶覺得這樣對不對呢?」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導孩子。不能溺愛,也不能打罵。這個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然後也可以聯繫學校里的老師,看看有沒有受周圍同學的影響…等等。

還是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純潔的天使。希望孩子們能永遠純真。愛自己,也愛周圍的人。


孩子為什麼會「打」人?

我在這裡從兩個方面來解讀這個問題

行為層面

在幼兒階段的孩子,可以說還是一張白紙一樣的。很多東西都還沒有固化下來,還處於學習階段。

具體來說,3-6歲的孩子,尚處於學習吸收的階段,他們像一塊海綿一樣,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每一個事物,都能激發起孩子的好奇心;大人的每一個行為,在孩子看來都是那樣的新奇。因為孩子不會,不知道。

每一個生命,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自發的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模仿。

尤其在幼兒階段,這種模仿的能力極其的強大。幼兒會極力模仿他所聽到的每一句話,他身邊最親近親人的每一個行為、動作。這種模仿,既有主動的模仿,也有無意識的被動模仿。

所以,如果一個幼兒,在幼兒園對其他孩子做出了攻擊性的行為,那麼,在這個孩子的生活中,一定有一個與其有親密關係的人,經常在幼兒面前表現出這樣的攻擊行為,甚至直接對幼兒施加這樣的攻擊行為。

因此,孩子如果有「打人」的行為,一定是他身邊親密的人,有這樣的行為、語言環境。

要改變孩子的這種行為,首先,家長要注意,改變自己在兒童面前不經意間表現出的攻擊行為,或者攻擊性的語言,改用較為溫和的方式溝通,表達自己。慢慢的,兒童也會有所改變。這是行為層面。

第二層,是情感的層面。

我們的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兒童的行為是如何產生的?

對於兒童,他每一個行為的產生,背後都是在表達一種信息。為了便於理解,我舉例說明。

嬰兒階段,還不會說話,只能通過哭來表達自己。對我們成人來所,哭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痛苦,難受。但是對嬰兒呢?也許是表達他的難受,但是更多的時候,嬰兒哭這個行為,表達的是他餓了,要吃奶了。

3-6歲的幼兒,有了一定的語言能力,能夠簡單表達一些現象,比如他看見的某個東西,他喜歡某個玩具,喜歡某種食物。

但是,對於更深層次的情緒、情感需求,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這個時候,孩子最渴望的是被關愛,渴望父母,被老師關注、愛護,但是,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他們內心的那種感受。怎麼辦?

當然不是通過哭了,因為這時候的孩子,他有了一定的行為能力,他會用一些自己認為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內心這種愛與被愛,渴望被親近的情感。

有些孩子,家裡父母是那種比較會表達感情的孩子,他們會說愛,會用擁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

另外一個極端,有些孩子,他在父母,在身邊親近人身上學到的,不是擁抱的行為,是「打、罵」的行為,因此,孩子就會用「打、罵」等攻擊性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當時想要去愛,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感需求。

所以,如果發現你的孩子有這樣的行為,請你一定警惕,看看你自己,或者孩子身邊的親人,是不是常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方式,請改變你們的行為,改變你自己表達情感的方式。不然,孩子會一直模仿下去。

另一方面,當孩子表現出這樣的行為,背後透露出的信息是,孩子渴望被愛了。請你多給孩子一些愛的陪伴,讓孩子感受的親情的溫暖。當孩子感受到了這樣的情感,內心就安定了,自然便沒有了這樣的行為。


①被打的孩子是因為還不懂得保護自己
②打人的孩子是因為想引起他人關注
③不打人也不被打的孩子是因為懂得與人相處的方式 更多時候是以理解以及善意的方式去認真對待他人 相當於給自己豎了個保護罩


弱肉強食。
大家都是小時候過來的,
除去沒有記憶的那幾歲,小孩也是跟成人一樣類似的比成人簡單點的理念。
覺得欺負誰不會有嚴重後果,就會欺負誰唄。
說壞話,拉幫結派欺負欺負弱小一些的


推薦閱讀:

2歲的孩子喜歡掐人怎麼辦?
小孩應該管得少還是應該多加管束?
誰有早教資料推薦?
外國人如何一個人帶小孩?
本科學前教育比專科學前教育的優勢在哪裡?

TAG: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 家庭教育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