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解放軍(及志願軍)人海戰術的說法是如何訛傳來的?


搞清楚共軍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自然就有了答案。

從1927年南昌起義開始,一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共軍面臨的基本鬥爭態勢始終如一,就是敵人無論在裝備還是人數上,始終都處於優勢地位,而共軍始終處於裝備低劣、缺乏重火力支援、而且人數不佔優的情況下作戰。更重要的是,對共軍來說,一直到建國之前,除了後勤糧秣可以從根據地獲取一部分之外,彈藥的主要來源始終主要來源於繳獲。

這種條件下,共軍的選擇其實是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儘可能打殲滅戰。只有成建制的有效殲滅敵人,才能獲得敵人的輜重、彈藥等後勤物資來補充自己。

因此,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開始,共軍就基本上確立了這個戰術指導原則,即傷敵十指,不斷斷敵一指。哪怕是在戰略態勢上處於被包圍狀態,也必須尋找戰機,成建制的圍殲敵人一部,來獲取補充。這一點,相對來說,中央蘇區紅軍執行得更明確,也更好,而四方面軍的戰史中,擊潰戰的比例要更高一些。

這種戰術指導思想導致的結果就是,共軍的作戰水平不僅取決於自己,很多時候也取決於敵人。敵人的水平越高,共軍成長、提高和發展得也越快。井岡山時期,共軍的主要敵人是地方雜牌軍,發展壯大比較慢。之後發展到主要和地方軍閥作戰,發展速度開始加快。中央軍來了之後,共軍發展壯大速度更快了。這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敵人的水平越高,意味著後勤補給物資越充分,越多,紅軍獲得的繳獲也就越多,發展起來也就越快。

這個戰術指導思想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共軍對戰場主動權的重視是空前的,始終要保證自己能夠在戰略上處於主動地位,只要能夠把敵人調動起來,共軍就有機會取勝。所以,共軍特別重視運動戰,也就是這個原因。只有敵人動起來,就會出現步調不一致,有的敵人突前,有的敵人落後,共軍就可以抓住其中一部予以殲滅。所以,共軍哪怕是進行戰略防禦,也要進行戰術上的主動出擊,來打破敵人的戰略計劃。

所以,共軍最怕的敵人是兩種,一種是無論紅軍如何調動,就是堅決不上鉤,寧可推進速度慢一點,也絕不突出冒進,比如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國民黨中央軍雖然戰略上處於進攻態勢,但在戰場上始終以防禦態勢,層層構築堡壘,逐步推進,就是不肯走出堡壘線和共軍野戰。第二種就是馬家軍那種,機動性比較強,而且主要是不攜帶後勤物資的,有機會就來打一下,沒有機會就跑得遠遠的。所以,在共軍戰史上,第五次反圍剿和西路軍是兩次教訓沉重的失敗經驗。

那麼,在這種戰術指導思想之下,又始終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共軍就逐步形成一個的作戰套路,也就是所謂的人海戰術。

稍微看看共軍戰史就可以理解,敵人口中共軍所謂的人海戰術,往往是被殲滅部隊的漏網之魚的回憶敘述,而從友鄰部隊的角度看,完全不是人海戰術。共軍一般的做法是,在運動戰過程中,一旦發現有一部敵人從敵人整體戰線中突出或落後,就形成了戰機,共軍就會通過迂迴、穿插,把這部分敵人包圍起來,進行殲滅。

但在這種情況下,共軍在戰略上仍然是處於被包圍、壓制的狀態,而這些突出或落後的敵人部隊往往距離敵人整體戰線或友鄰部隊並不是太遠,正常情況下都是友鄰部隊一兩天之內就可以趕來救援的。這樣,留給共軍殲滅的時間就不多,必須集中三倍於、五倍於甚至十倍於敵人的兵力,迅速、乾淨的殲滅敵人,不給敵人留下增援的機會。與此同時,共軍還必須安排一部分部隊來阻擊敵人的增援部隊。而這種部隊承擔的戰鬥任務一般就非常之重了,一旦他們的防線被突破,之前的努力就會前功盡棄,反而陷入被優勢敵人包圍的境地。

在這個意義上,從被殲滅的敵人的角度看,共軍確實是人海戰術,以絕對優勢兵力來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以儘可能短的時間乾淨徹底的消滅被包圍的敵人。但同時,共軍擔任阻援任務的部隊面臨的則是敵人的人海戰術,只不過,絕大多數情況下,共軍的阻援部隊都不會被敵人消滅,防線很難被突破,而被包圍的敵人則很少能夠突圍而去。

這種戰略戰術在國內戰爭中,共軍演練得非常成熟,可謂無往不利。所以,那些動不動說共軍人海戰術的人,應該先反思一下,為什麼會落入共軍的人海之中去。

但在抗戰時面對日本人的時候,在朝鮮戰場上面對美國人的時候,卻不靈了。為什麼?

這就是共軍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前絕大多數情況下的的第二個特點,武器裝備始終比敵人差。熱兵器戰爭時代,火力是戰場勝負的重要因素。但共軍從建軍開始,一直到朝鮮戰爭結束,始終面臨的情況卻是重火力不足。

稍微翻翻共軍的戰史和回憶就知道,無論紅軍時期、抗戰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重火力不足始終是影響共軍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中央紅軍時期,上戰場的人中,三成沒有槍,只能扛著梭鏢、大刀上戰場。要有武器,得自己到戰場上去繳獲,從敵人手裡奪。就七成的人有槍,但還不是所有有槍的人都有足夠的子彈,一般而言,戰場上的紅軍有槍的人里,平均每個人每戰只能帶五發子彈上戰場。

抗戰初期,因為有國民政府配發的槍彈,配發給一個團的槍彈,一個師的人勻著用,也還湊合。到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之後,基本上也不給配發槍彈了,只能從日本人手裡奪取武器槍彈。而日本人的一個特點是,在失去戰鬥力的時候,會損毀槍械武器,不留給你。

熱兵器時代的戰爭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在敵人接近之前就可以大規模殺傷敵人,使敵人失去戰鬥力。最重要的重火力不用說,自然是火炮。但這玩意兒對共軍來說,從紅軍時期一直到朝鮮戰爭結束,相對於當面的敵人,始終不足。

尤其是面對日本人和美國人的時候,這種武器裝備的差距,大大制約了共軍的戰績。在朝鮮戰場上,共軍多次成建制的包圍了美軍,但美軍依靠其重火力和絕對的空中優勢,仍然能夠破圍而出。由此留下了共軍在朝鮮戰場上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成建制的消滅過美軍,哪怕是用一個軍包圍一個團,也仍然無法完全徹底殲滅。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辦法其實也簡單。既然你的優勢在於熱兵器比我好,那我不和你比熱兵器,我和你拼刺刀,強行把你拉回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狀態,你的優勢就沒了。你遠程重火力比我強太多,那我不和你遠距離砸火炮,盡量靠近了打,你的火炮優勢就無從發揮了。你的火力構成比我複雜,但你需要在白天才能發揮出來,那我就和你再夜裡打。

這樣,就形成了共軍作戰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比一般的敵人更擅長夜戰、近戰和白刃戰。這也就是為什麼共軍將領指揮戰鬥,常常會要求戰士不要動,儘可能讓敵人靠近了再打的原因。

共軍的火力不足,還有一個重要的補充方式,就是儘可能的利用手榴彈作戰。相比於槍械、子彈這些對工業生產水平要求比較高的武器,手榴彈是比較容易生產的,對生產條件要求比較低。雖然和日軍、美軍的手雷比,共軍的手榴彈很原始,但畢竟是唯一一個可以自己大批量生產的武器。所以,共軍上戰場的時候,雖然槍械子彈經常不足,但手榴彈一般來說還比較多。從這裡,也發展出了共軍練兵的時候,對投彈的距離有比較高的要求。

實際上,無論是內外戰爭,共軍作戰的基本套路都是在敵人進行火力覆蓋的時候儘可能隱蔽不動,所以才出現了邱少雲這種身上已經著火仍然忍著劇痛匍匐不動,不暴露自己和戰友的英雄戰士。當敵人開始衝鋒的時候,儘可能讓敵人靠近,進入步槍瞄準射程之後才開始用步槍密集射擊。一般而言,遇到這種情況,敵人衝鋒的陣型就開始散亂,再靠近一些,進入共軍的手榴彈投彈射程,就用手榴彈殺傷敵人。手榴彈都扔完了,才跳出戰壕,和敵人拼刺刀。

所以,對敵人來說,共軍無論是步槍射擊還是扔手榴彈,還是跳出戰壕和敵人拼刺刀,都是以非常突然的方式進行的,給敵人造成的心理衝擊很大,很容易讓人覺得,共軍人數特別多。參加過國內革命站的就不說了,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的回憶里,對此都有非常清晰的交代。


五十萬共軍對百萬國軍。

共軍穿插分割在某某庄附近用30w人把國軍15w圍住了。順便留了10w阻擊打援,另外10w帶著幾十萬國軍兜圈子。15w國軍團滅,救援路上5w國軍中伏又被圍,友軍其徐如林不動如山,亦團滅。共軍傷亡5w,但是抓了一大群俘虜,收穫3w解放戰士和2位政協委員。

48w共軍 vs 80w國軍

如此往複,國軍卒。

國軍:共黨不地道,搞人海戰術!

================

以上算是抖機靈。為什麼訛傳起來,當然是因為關鍵戰役戰鬥的時候茫茫多共軍壓垮劣勢國軍的場面反覆上演呀。不過為什麼共軍總能海起來,有些人懶得想,國軍也不想解釋,所以就覺得共軍是靠Wraaaaaaaagh打仗的綠皮了唄,這樣比較適應他們光滑的腦皮層。

話說回來,能以多打少是多少將領的夢想啊,誰想缺兵少將缺槍少炮地打仗啊,還有什麼比人多欺負人少,一群單挑一個更爽的事兒嗎?

所以自古以來所謂兵法無非是想辦法隱真示假,給敵人上各種debuff,再在關鍵之處形成優勢兵力壓垮對手。所謂戰術,無不強調集中,兵力集中也好,火力集中也罷,最後具體到戰場前線,共軍沒有火力那就只好集中兵力了唄。至於集不集中得起來,那得看各家本事了。

比如國共內戰,大部分時間國軍總兵力都佔優勢,甚至在大戰役層面也佔優勢,卻因為最高領袖瞻前顧後貪大求全、軍閥習氣保存實力爭功諉過、組織渙散動作遲緩機動性差、缺乏群眾基礎偵查不靈耳目不清等等各種原因,把己方優勢兵力浪費在次要方面,或者被劣勢共軍牽制阻擊……結果關鍵的戰場上反而讓共軍成功集中優勢兵力吃掉重兵集團,關鍵時刻總是美械精兵雙拳難敵四手,啊的一聲就被推倒了,這能怪誰呢?(粟裕:怪我咯?)

塔山阻擊戰國軍人海沖共軍不動,眼睜睜看著錦州陷落關外易手。而孟良崮一戰國軍能把整個一個六縱落在戰線後面,外圍援軍逡巡不進,石頭山上所謂國軍之花樣美男張靈甫看著周圍茫茫的共軍,難道只是恨共軍人海不地道?

更別提動員能力上根據地vs抓壯丁的區別和圍殲戰改造的大量俘虜了帶來的恢復能力區別。

所以,能海的起來也是本事,——共軍憑本事海得人,為啥要不好意思?


謝邀。

我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分成三個問題來解讀。

其一,什麼是「人海戰術」?

其二,從1927年8月1日南昌城的血與火中誕生的這支人民軍隊,無論是叫紅軍還是叫八路軍、解放軍,這支軍隊到底有沒有經常依靠「人海戰術」取得勝利?

其三,許多人心中這支軍隊只會「人海戰術」的刻板印象,到底是怎麼來的?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界定清楚到底什麼是「人海戰術」。

不幸的是,就像一千個觀眾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人眼裡也有一千種對「人海戰術」的定義。在有些人眼裡,只要你投入單個戰場的兵力比對方多,那你就是在用「人海戰術」;在有些人眼裡,你要是搞「同志們跟我沖」,用散兵線衝擊突破敵方的火力壓制,那你就是「人海戰術」;而在很多軍事愛好者眼中,如果你沒有像203高地的乃木希典、索姆河戰役里的英國陸軍、塔山戰役中的國民黨「趙子龍師」那樣用密集方陣硬沖對方機槍陣地換一個重大傷亡的話,那你是沒資格叫「人海戰術」的。

某些人眼中解放軍的「人海戰術」是這樣的

那麼人民軍隊到底有沒有用過「人海戰術」呢?我們接下來要澄清一下大家經常會有的幾個誤區。

1、優勢兵力並不等於人海。要知道,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戰鬥,這大概可以算所有軍事常識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一條了。戰爭是赤裸裸的暴力行為,是國之大事,一不小心就會國運崩壞甚至亡國滅種,沒有也不可能有空間讓你像現在的電子競技一樣搞什麼5v5公平競賽。而在總兵力劣勢的情況下在局部戰場上達成兵力優勢,這更是千百年來無數軍人所夢寐以求的「神之操作」。偉大的軍事家拿破崙曾經說過(敲黑板,不是白岩松說的):「所謂軍事指揮藝術,就是當自己的兵力數量實際上居於劣勢時,反而能在戰場上化劣勢為優勢。」所以,把集中優勢兵力當成是「人海戰術」的說法,可以休矣。

2、密集衝鋒真的很low嗎?很多人會覺得,像步兵密集衝鋒、用人力密度拼火力密度這種毋庸置疑的真·人海戰術的行為,真的是太low,太草菅人命了,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眾所周知,宣告步兵密集衝鋒這一戰術徹底過時並退出戰爭舞台的是馬克沁機槍,更確切的說是一次世界大戰索姆河戰役首日英軍密集衝鋒的重大傷亡和徹底失敗。而在這之前,甚至在這之後一些特殊環境的戰場下,步兵的密集衝鋒往往是取勝的定音之錘。

日本人在對甲午戰爭中清軍的表現進行評價時,曾經把清軍分為三檔:最下者見敵既潰,面對日軍聞風而逃;其中者能堅持到被日軍火力壓制;最上者無論如何都能堅持與日軍對射,但一旦日軍發起白刃衝鋒則很快崩潰。即使是到了二戰時期,盟軍中的澳新軍團在科科達小道和新加坡等地也有多次以密集白刃衝鋒擊潰優勢日軍的記錄。換句話說,密集衝鋒只是被武器和技術的進步淘汰了,作為一種需要部隊有很高組織度和紀律性的戰術,步兵的密集衝鋒並不是誰都能玩得起的。

說完了這兩點誤區,我們再來看看人民軍隊的表現到底如何。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於敵我雙方火力的貧弱和自動武器的匱乏,戰鬥意志佔據了絕對優勢的紅軍以一次堅決果斷的白刃突擊決定戰鬥勝利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但是考慮到這一時期紅軍往往是在劣勢的兵力下與敵人戰鬥,這到底算不算是「人海戰術」那就見仁見智了。

梭標長矛對老套筒漢陽造,相對於一戰時期歐洲列強的重炮轟鳴機槍密布,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往往是這種火力貧弱的「菜雞互啄」


而在長征之中,紅軍已經摸到了「暴風突擊隊」和日後蘇軍強擊群戰術的一點門道,這一時期的紅軍在戰鬥中往往將自動武器和手榴彈集中使用,突擊隊以火力開路殺出一條血路。在飛奪瀘定橋和突破臘子口的戰鬥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戰術的影子。

飛奪瀘定橋的突擊隊員都配備了火力兇猛的毛瑟戰鬥手槍和大量手榴彈

到了抗戰時期,因為武器的匱乏和後勤的窘迫,近戰和白刃戰成了八路軍和新四軍最經常的選項,「三槍老八路,放完三槍就衝鋒」的形象在這一時期也廣為流傳。但這一時期人民軍隊的戰鬥形式主要以游擊戰和小規模運動戰為主,人是有了,「海」卻談不上。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隨著戰場上火力密度的進一步提升,白刃衝鋒一錘定音的情況逐漸從戰場上消失了。在整個解放戰爭中依然爆發了幾場堪稱驚天地泣鬼神的集團白刃對戰:東北野戰軍朝鮮團與國民黨收編的偽滿洲國「鐵石部隊」在長春銀行大樓前爆發了團一級的血腥白刃戰,據說流出的鮮血能淹沒腳面;華野7縱46團在淮海戰役中與黃維所部18軍118師「老虎團」在大王莊狹路相逢,雙方都拼到最後一兵一卒;宿北戰役中三野1縱列刺刀方陣大破整11師, 1縱1、2旅誤入整11師和整69師之間被圍,某個「猛如虎,狡如狐」的傢伙氣勢洶洶地殺上來。葉飛見整11師多無刺刀,於是下令1、2旅全體上刺刀列方陣反衝鋒,把整11師殺得大敗而逃。

但這些都已經不再是戰場的主旋律了。國民黨獨立95師在塔山戰鬥中以士官敢死隊排成密集衝擊解放軍陣地結果死傷慘重,這種在20年前值得被拿來大書特書的「壯舉」,最後只落得淪為笑柄的下場。自動火力,各種卡賓槍、衝鋒槍、輕機槍在戰場上的普及,讓步兵集團衝鋒逐漸退出了戰爭的舞台。即使是戰事緊迫急需突破某一個關鍵點,有組織的多波次散兵線衝擊也成了比密集陣型衝擊更好的利用優勢兵力的方法。到了朝鮮戰爭時期,在「聯合國軍」壓倒性的海陸空火力優勢下,稍有不慎有生力量就會遭到重大殺傷,志願軍就更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即使是在防禦戰中,志願軍也採用了「兵力上前輕後重,火力上前重後輕」的配置方法,輔以土工作業,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在敵方優勢火力下的傷亡,就更遑論在進攻戰鬥中了。三三制的散兵衝擊徹底取代了集團衝鋒的地位。

而當時間邁入70年代,到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人民解放軍已經徹底完成了現代化、正規化的蛻變,已經是徹徹底底的工業國軍隊了。松毛嶺一戰,在我軍絕對優勢的火力打擊下,擁有近五倍兵力優勢的越軍伏屍三千餘具,被迫從進攻轉入防禦。我想,即使是臉皮再厚、再沒有軍事常識的人,也不好意思說人民解放軍在對越戰鬥中使用的是人海戰術吧?

當然,上面說的都是較為理想的狀況和大的趨勢。在實際的戰鬥中,因為指揮員缺乏經驗、官兵們革命樂觀主義熱血上頭、地形等客觀條件限制等原因,戰士們不得不用血肉之軀衝擊敵方「火海」的事例在各個時期都屢見不鮮。但我們認為,這些上了反面典型教材,甚至被各位老總們拿出來點名批評的戰例,似乎沒辦法證明人民軍隊「慣用」人海戰術來獲得勝利吧?

某個經常被人拿出來說事的內部反思材料


最後,再來講講為什麼許多人會形成人民軍隊慣用人海戰術這種刻板印象。一方面,這是因為敵人的醜化宣傳:不是我軍不賣力,奈何共軍有高達……不對,奈何共軍有人海。

奈何共軍有高達……不對,好像還有T-72、TU-160和航母

然而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從建軍以來,人民軍隊從來都是慣於以少打多,以弱擊強的。整個解放戰爭,解放軍一百來萬對國民黨軍四百萬以上,到底是誰在人海誰?淮海戰役解放軍以60萬「人海」包圍80萬國民黨軍,現在看來,更是經典的以小博大。即使是到了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也僅僅是在地面一線部隊的人數上對「聯合國軍」略有優勢,如果算上海空軍和後勤部隊的話總兵力是大大的劣勢。當然,這些事實並不妨礙敵人對人民軍隊的抹黑污衊,但我們更希望有更多人,能用自己的獨立思考來看穿這些淺薄的謠言。

除了敵人的抹黑之外,近年來的一些「神劇」在軍事細節上的不專業之處對這一認識誤區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就以前段時間的「愛國主義」典型《我的戰爭》為例,這部片子里的志願軍衝鋒的時候那真是……說摩肩接踵都是輕的了,簡直就是幾千人黑壓壓人踩著人人擠著人往美軍陣地上沖。青少年們看著這種「神劇」長大,如果自己不去了解點軍事常識的話,那形成人民軍隊喜歡人海戰術這種刻板印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的戰爭》中志願軍衝鋒的鏡頭。這種鏡頭在近年來的各類影視劇中反覆出現,無怪對軍事常識缺乏了解的普通人會認為人民軍隊「慣用人海戰術」


最後,可能有人注意到了,剛才我們提了抗美援朝和對越反擊戰,就是沒提對印戰鬥。那個……我們承認,我軍悍然以三個炊事兵對印軍一個連一百餘人發起人海衝鋒並且俘虜了全部印軍,這是我軍的失誤。下次爭取用一個炊事兵解決戰鬥。


————————

本文作者:團中央知乎團隊 大公無司


你裝備好,花錢多,弟兄多,結果被人反推了。你總要找個理由吧,不然大家分析問題就只能往智商上靠了。


看著不了解機槍、重炮威力,沒有軍事常識,卻能夠大談解放軍/志願軍所謂「人海戰術」,實在是不嚴肅。

貼一段維基百科上的英文資料好了,雖然這個不能作為專業的軍事材料,但是可以當做科普讀物看看,而且比大談「人海戰術」準確多了:

Human wave attack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Nationalist Chinese accused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of using unarmed civilians as human shields with the intention of draining Nationalist force"s ammunition supplies during battles. This practice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human sea attack" by the Nationalist Chinese.[25]

Later, the term "human wave attack" was often misused[26] to describe the Chinese short attack — a combination of infiltration and the shock tactics employed by the PLA during the Korean War.[27] According to some accounts, Marshal Peng Dehuai—the overall commander of the Chinese forces in Korea—is said to have invented this tactic.[28] A typical Chinese short attack was carried out at night by small fireteams on a narrow front against the weakest point in enemy defenses.[27] The Chinese assault team would crawl undetected within grenade range, then launch surprise attacks against the defenders in order to breach the defenses by relying on maximum shock and confusion.[27]

If the initial shock failed to breach the defenses, additional fireteams would press on behind them and attack the same point until a breach was created.[27] Once penetration was achieved, the bulk of the Chinese forces would move into the enemy rear and attack from behind.[29] During the attacks, the Chinese assault teams would disperse while masking themselves using the terrain, and this made it difficult for UN defenders to target numerous Chinese troops.[7] Attacks by the successive Chinese fireteams were also carefully timed to minimize casualties.[30] Due to primi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ight political controls within the Chinese army, short attacks were often repeated indefinitely until either the defenses were penetrated or the attacker"s ammunition supply were exhausted, regardless of the chances of success or the human cost.[27]

This persistent attack pattern left a strong impression on UN forces that fought in Korea, giving birth to the description of "human wave."[8] U.S. Army historian Roy Edgar Appleman observed that the term "human wave" was later used by journalists and military officials to convey the image that the American soldiers were assaulted by overwhelming numbers of Chinese on a broad front, which is inaccurat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hinese practice of sending successive series of five men teams against a narrow portion of the line.[1] S.L.A. Marshall also commented that the word "mass" was indiscriminately used by the media to describe Chinese infantry tactics, and it is rare for the Chinese to actually use densely concentrated infantry formations to absorb enemy firepower.[31] In response to the media"s stereotype of Chinese assault troops deployed in vast "human seas", a joke circulated among the US servicemen was "How many hordes are there in a Chinese platoon?"[8][27][32]


有些不熟悉英文的同學,我貼一下英文翻譯,謝謝谷歌翻譯,我做了一點潤色:

中國內戰期間,國民黨軍指責(註:這裡可以等同於污衊,國民黨自己乾的事,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武裝平民作為人盾,打算在戰鬥中遮擋國民軍的彈藥。這種做法往往被國民黨稱為「人海攻擊」。[25]

後來,「人海戰術」一詞經常被濫用[26]來描述中國的短促攻擊 - 這是韓國戰爭期間解放軍在滲透與衝擊戰術的結合。[27]據說中國軍隊在韓國的總指揮彭德懷元帥發明了這個策略。[28]一場典型的中國短促的攻勢是在一個狹窄的前線(地域),晚上在敵方防禦最弱點發起的。[27]中國的進攻隊伍隱蔽爬行到(敵人前方)手榴彈能攻擊到的範圍內,然後對防禦者發起突然襲擊,以便通過最大化的震撼和混亂來形成突破口。[27]

如果開始的突襲震撼沒有能突破防禦,那麼額外的火力小組將會跟在他們身後繼續投放壓制火力,(集中)攻擊同一個點,直到形成突破口(以供滲透攻擊)。[27]一旦實現滲透,(後續的)主力部隊將(從突破口)進入敵人後方,並從(敵人)後方發起進攻。[29]襲擊過程中,中國的攻擊隊伍將利用地形掩護分散(隊伍),這使得聯合國軍防守方難以面對(四方,尤其側翼和後方出現的)眾多的中國軍隊(進行布防)。[7]中國火力小組連續的攻擊也被精心(的準備)和 準時的(發起),以盡量減少傷亡人數。[30]由於中國軍隊原始的通信系統和嚴格的政治控制(政治控制?志願軍士氣高亢,知道為誰而戰--「保家衛國」),短時間的攻擊經常無限期重複,直到防禦被穿透或攻擊者的彈藥供應耗盡,不計成功的機會或人員的成本。

這種持續的攻擊模式給在韓國戰鬥的聯合國部隊留下了強烈的印象,引起了對「人的浪潮」的描述。[8]美國陸軍歷史學家羅伊·埃德加·阿普曼(Roy Edgar Appleman)觀察到,「人的浪潮」(「人海」對應的英文)一詞後來被記者和軍方官員使用來表述美軍士兵在廣泛陣線上受到壓倒性中國人襲擊的形象,但其實這種表述與中國常用的戰術相比是不準確的,比如一系列5人小組進攻狹窄防守地域的成功戰例。[1] ] S.L.A.馬歇爾還評論說,媒體不加區別地使用「巨量」這個詞來形容中國的步兵戰術,中國人實際上很少使用密集的步兵組織來吸引敵方的火力。[31]為了回應傳媒對部署在廣闊「人海」的中國襲擊部隊的刻板印象,美軍之間流傳的一個笑話是「在中國軍隊一個排里會有多少人?」(這裡筆者估計美軍編笑話的意思是,志願軍步兵進攻(衝擊)常以排為單位,如果這是「人海」進攻的話,一個排得有多少人?)[8] [27] [32]

=================================

最後,補張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數數,圖裡的志願軍士兵是不是大概正好在30名(一個排的兵力)左右/之下


不要過分神話志願軍的戰術水平——兼談所謂的「人海戰術」


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就人而言,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無形的戰鬥作風和有形的戰術水平。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願軍的技術裝備落後、後勤保障薄弱,完全無法和美軍相提並論。在以火力和後勤論勝負的現代戰爭中,能夠取得那樣的戰績,精神力量、戰鬥作風是重要的因素。志願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前仆後繼、為國而戰的戰鬥作風,歷來為世人所肯定、所敬仰,無論怎麼稱讚、頌揚,都不為過。無論持何種立場的人,對於這一點的爭議是很少的。

但是談及戰術水平,立刻呈現出兩極分化、走極端的態勢。持肯定態度的人是過分神話,認為志願軍的戰術水平世界一流,是輕步兵的巔峰;而持否定態度的人則過分貶低,認為志願軍的戰術水平很差,就是靠人多去堆,即所謂的「人海戰術」。雙方都能夠拿出證據證明自己的看法,因而幾十年來針鋒相對、相持不下。

就認識事物的態度而言,大家都可以把「客觀」二字掛在嘴邊。可實際上,是個人都有個屁股,都有個立場,真正的絕對的客觀,幾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辯論中,總是有意無意地否定或迴避對方提出的證據,同時反覆強調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這樣的結果,就只能是自說自話,互不服氣。

過分神話志願軍戰術水平的人,習慣性的把「三三制」、成熟的散兵線掛在嘴邊,認為密集隊形進攻在志願軍中是不存在或者少之又少的情況,這是不符合史實的。密集隊形進攻至少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也就是運動戰階段也就是頭一年,是普遍存在的情況。且看彭德懷司令員1951年8月15日對第三兵團軍以上幹部講話時談及我軍存在的重大缺點時是怎麼說的:

而且真要把第一階段作戰中究竟是疏開隊形佔主流還是密集隊形佔主流下個結論,恐怕不可能,只能是結合具體戰例作具體分析了。

接下來,既然密集隊形進攻曾經是普遍存在的情況,是不是就意味著我軍真的就喜歡靠「人海戰術」打仗呢?當然也不是。
第一,客觀上呈現出密集隊形衝擊的行為不等於主觀上有採取人海戰術的故意。密集隊形衝擊,有其複雜原因,比如幹部指揮能力差,比如分隊戰術水平低下,比如為了彌補火力不足的弱點,比如通信聯絡手段落後、比如受地形限制等等。
第二,一種行為的普遍存在不等於行為實施人就喜歡這種行為。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某銀行貸款經理為了完成任務,增加業績,一周有3天時間在酒桌上,你能說他喜歡喝酒?說不定人家每次舉杯的時候心裡都有一萬隻草泥馬在奔騰好不好?

只能說,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確實較為普遍的存在過不講戰術密集隊形衝擊的情況,但是這不等於我軍就喜歡這種行為。否則,不講戰術的密集隊形衝擊只會成為表揚的對象,而非成為反覆批判力求解決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註中越戰爭史,兼習解放軍其他歷史時期戰史,只用乾貨說話。

歡迎關注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請搜索 cpcliusi


人們一直以為志願軍的人海戰術是這樣的。

但真實的人海戰術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最終應該是這樣的

(黃線代表火力)不是很懂。
為什麼德國的狼群戰術
美國的綿羊戰術
現代無人機的蜂群戰術
成吉思汗的那什麼戰術
都可以讓你們稱作經典,志願軍衝鋒都不行嗎?


來源的最大頭是國民黨造謠

細節就不說了,多的根本說不過來。對自己拚命拔高(對孫中山蔣介石國軍抗戰的評價,越多級追授),對tg喪心病狂的貶低(還用舉例子嗎?),然後還說tg文宣做得好。。。。我真夠了,分明是國民黨文宣手段高超,到現在大陸還有很多人相信它們的文宣

建國前國民黨動用國家機器來對tg造謠,滾到台灣後一直用巨額情報經費來扶植海外對tg造謠的組織。遠的不說,就近三十年,如果你深究皿@孕的資金來源,會發現美國雖然沒少掏錢,但台灣出的更多

現在民進黨(或者綠營)對中國大陸的造謠,就是跟國民黨學的。沒有老王八蛋,哪有小王八蛋。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國民黨不倒,中國不會好

國民黨不倒,在哪哪不好


在解放軍的歷史上,小群多路和人海戰術的時期都有過,何來一句「訛傳」概括?不客氣地說,整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紅軍火力薄弱而國民黨軍火力總體也不是很強的情況下,紅軍取勝除了戰術上的靈活多變外,具體打攻堅時主要就是四個字,猛打猛衝,以密集隊形的衝鋒和白刃見紅的氣勢一舉摧垮對手的鬥志。紅軍時期大批優秀將領都犧牲了,怎麼搞的?基本不就是身先士卒,帶頭衝鋒犧牲的嗎?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還不到22歲,親自端著漢陽造帶頭衝鋒,結果腸子都被打出來了;井岡山上的曾大個、紅11師師長曾士峨,在血戰高興圩時乾脆親自帶著軍官隊發起衝鋒,結果犧牲在19路軍的密集火力下。此種例子不勝枚舉。紅四方面軍更厲害,衝鋒的時候不許回頭,連搶救傷員都不行,有保衛局組織督戰隊在後邊頂著,那除了不要命地往前沖還有別的辦法嗎?這時的密集隊形衝鋒恰恰更有助於快速解決戰鬥,比的就是誰更不怕死的膽量。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主要打分散游擊戰,密集衝鋒的時候大為減少,但一到特定場合仍然體現出來。百團大戰中打關家堖,八路軍兩萬人圍攻日軍幾百人,有什麼小群多路的戰術嗎?沒有。就是一群群往上沖,被打下來再組織繼續沖,最後傷亡2000多人仍然沒有全部吃掉敵人。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密集衝鋒的時候也是屢見不鮮。陳毅關於華東一年自衛作戰總結的報告中對這一點多次提及,批評很多指揮員沒有戰術,就是搞密集隊形衝鋒,不愛惜戰士生命。 看看陳毅是怎麼說的:「我們俘虜的國軍士兵,現在有的已當上了排、連長。他們有一個普遍的呼聲,要求我們改善指揮。說:『你們的指揮是"肉彈主義",採用集團衝鋒,英勇固然好,就是要多死人。』我們為此抽了一些班長當兵,排長當班長,連長當排長,營長當連長,團長、旅長當營長,組織兩個營作戰鬥演習。許多團、旅長甚至縱隊司令員因長期打仗,平日很驕傲,一演習戰術都不行,旅、團長不能當營長,連長不能當排長,排長不能當班長,暴露了我們戰術上許多嚴重的缺點,這樣使我們很多指揮員虛心了些,知道自己的戰術不行。現在部隊提倡學習戰略,由此學習戰役、戰術,提高戰術戰鬥動作。這對部隊是重要的。從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華東野戰軍傷亡七萬人,到現在約有二十萬人,這表現了我們的英勇,也說明了我們戰術戰鬥的蠢笨與落後,傷亡很大,否則傷亡是可以減少的。直到現在,我們仍保持北伐時期的戰術,採用波浪式的集體衝鋒。 」

不要以為東野林彪們總結出了一個一點兩面三三制就代表整個「解放軍(及志願軍)」,沒有的事。抗美援朝二次戰役打新興里時,華野部隊還是老毛病,志願軍27軍81師241團展開2個營兵力,沿鐵路兩側幾十米狹窄正面以縱長密集隊形發起衝擊,遭到美軍自行高炮火力橫掃,傷亡慘重,一夜之間全部失去戰鬥力。那不是個例。

所謂密集隊形衝擊是啥東西?換成人海戰術行不行?不客氣地說,不論是國民黨軍還是美軍,在描述我軍「人海戰術」的時候有偏頗,但也有事實,要根據史實具體分析,不要光懷著一顆小粉紅的心也不問是不是上來就出個為什麼,難道這不是知乎的大忌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i


毛澤東早就說過這個事 。

可能最初就是國民黨打了敗仗,無法解釋,只好找了這麼個借口,廣為宣傳。

「共產黨是一個窮黨,又是被國民黨廣泛地無孔不入地宣傳為殺人放火,姦淫搶掠,不要歷史,不要文化,不要祖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不講道理,共產公妻,人海戰術,總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惡不赦的人。可是,事情是這樣地奇怪,就是這樣的一群,獲得了數萬萬人民群眾的擁護,其中,也獲得了大多數知識分子尤其是青年學生們的擁護。」

1949年8月《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所以這麼多年來,敵人的宣傳策略並沒有進步,還是幾十年前那一套。

從當年的報紙、電台、謠言到現在的網路、書籍,可以說是有什麼手段就用什麼手段,有什麼工具就用什麼工具。

他們的優點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賊心不死,罵老共成為遺傳技能,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矣,不宣傳到中國崩潰,看來是不肯罷休,這一個執著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我們建設國家要像敵人罵共黨一樣執著,不把中國建成一個偉大的國家,絕不罷休。

毛澤東是如何應對的呢?

1957年1月27日,他在省市區黨委書記會議上說:

「現在,我們決定擴大發行《參考消息》」 「發行《參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材料,就是『種牛痘』,增強幹部和群眾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在《參考消息》擴大發行的第二天,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談到關於擴大《參考消息》訂閱範圍的決定時說:

「要見世面,要見風雨,不要坐在暖室裡頭,暖室裡頭長的東西是不牢固的」。

實際就是你們說什麼都行,別人拉黑你,老毛是關注並把你的低端言論全部掛出來,拿去給所有人討論。

現在說我軍「人海戰術」,除了證明他們(比如某粉)自己白痴,引人抽臉之外還有什麼效果?


小股多路突進會讓被攻擊目標感覺敵人延綿不斷


因為不這麼說,怎麼解釋民主的,先進的,正義的,強大的,數量多的,軍紀良好的,受當地人愛戴的,得到國際支持的,剛打敗法西斯的,有著名將領指揮的,在各種裝備性能上碾壓的聯合國軍被從鴨綠江邊打到三八線這個事實呢?

來,你教教我。


謝邀

是因為中共常用迂迴包抄的戰略打法,在最後合圍階段,集中優勢兵力攻打某個節點時,運動作戰中的全線大部分兵力會在某處集中起來,在被合圍的敵人官兵眼裡,確實就是「漫山遍野」的人海戰術,這些官兵如果有逃回去的,就只會轉述說漫山遍野的共軍,因為官兵是看不到全局運動的,而上級指揮官可以看到全局運動,但被裝備和人數都不如自己的共軍打敗,這是多麼丟人的事情,於是也就順水推舟說這是共軍人太多所致的。這點也是美軍估算志願軍的人數遠遠大於中國實際參戰人數的根本原因,他們上下都沒見過也不願意承認共軍的這種迂迴包抄的巧妙打法。

當全軍上下都一致聲稱共軍是人海戰術,西方和台灣的媒體還能怎麼宣傳呢?


「人海戰術」四字並非以訛傳訛,事實上可以在《對五次戰役認識的報告》中找到明確的用詞

《錯覺——180師朝鮮受挫記 》第264-265頁


當你發現被紅軍包圍了又打不過又殺不了又跑不掉又不想死又不服的時候,總得說服自己跟領導是因為紅軍人多,有本事一對一。
當你發現被八路包圍了又打不過又殺不了又跑不掉又不想死又不服的時候,總得說服自己跟領導是因為八路人多,有本事一對一。
當你發現被解放軍包圍了又打不過又殺不了又跑不掉又不想死又不服的時候,總得說服自己跟領導是因為解放軍人多,有本事一對一。
當你發現被志願軍包圍了又打不過又殺不了又跑不掉又不想死又不服的時候,總得說服自己跟領導是因為志願軍人多,有本事一對一。
當你發現自己跟同學打架明明是一對一,但是你發現你被干趴下了,打不過又干不掉又跑不了又不想輸又不服氣的時候,總得回家說服自己跟父母是因為同學人多,好幾個打你一個,有本事一對一。


早先歐洲人傳說蒙古女人有6個乳房(好像是這個數),可以奶6個孩子。

所以蒙古人總是無窮無盡。

蒙古人海的唯一原因就是:戰術適當,跑得快。

而不是人多。


相反的,但看KMT全面進攻時期,上百萬軍隊,那才是真的人海。

後來不就孟良崮了么?


國民黨800萬軍隊,共軍才有幾個人,要說人海戰術,誰有本錢搞,誰最喜歡搞?

皖南事變8萬人圍攻共軍9000人,台兒庄戰役12萬對日軍3萬,五次圍剿……點到為止,手下留情,就不多說了。

可是為什麼共軍反而給人感覺喜歡搞人海戰術,並被扣上了搞人海戰術的帽子呢?

共軍的機動觀念強,能在不斷的機動中製造短時間局部的兵力優勢。而國民黨軍雖然裝備好,機動能力強,但是機動觀念差,常常被動挨打。好比球場上,機會永遠給那些目光敏銳,喜歡跑動的人。

我們都知道移動靶難打,所以善於機動的部隊,如動於九天之上,如藏於五洋之中,竄蹦跳躍,飄忽不定,聚散無常,神鬼不能傷,既能避免挨打,還能抓到打擊敵人的機會。

技術不如人,明明自己搞人海戰術,反而倒打一耙。


看到一群人無腦黑昔日中共的卓絕的輕步兵戰術,我就發下美國在朝戰場上的研究吧

第一部:跟據1950年11月Kunu-ri之役中第二步兵師步兵連作戰行動之研究 1、對陣地的攻擊   在對付第二步兵師各步兵連的各階段行動中,中共部隊沒有嘗試對各防禦陣地進行大包圍作戰。初步攻擊的重點通常是在連陣地的後方。攻擊的全部兵力會集中在一個排的陣地上,但偶爾也會涵蓋兩個排,特別是當這兩個排比較靠近的時候。當在突破並鞏固陣地後,敵軍會繼續向下一個山頭陣地無防備的側翼進攻。這是一個大略但非一成不變的模式。在攻擊第三十八步兵團F連時,攻擊的範圍包括了所有的排,並且持續了整晚。在兩個小時之內,所有防禦的美軍步兵排都在強攻之下,而位於稍後方的重兵器排和連部除了受到側翼的迫炮和重機槍猛烈轟擊外,並沒有被敵人步兵圍攻。敵軍並沒有排成一長條散兵線來進攻,也沒有以連續數波來攻擊第二步兵師各連的陣地。攻擊線上最多可見60或70名散兵,通常是30至40名。
2、運動模式   這些敵兵經常是直立著前進,但有時也會彎低。雖然他們偶爾也會衝刺或小跑一段,他們通常還是以步行速度前進。當停下來時,他們並不會利用地形地物匍匐前進。當卧倒時,他們只移動到找到最近的掩蔽物而已。下面是他們在夜間攻擊的行動特徵:在攻擊發起時,他們並沒有將部隊全面展開來以涵蓋美軍排陣地的整個側面或後方。中共軍會找出一條最容易進入陣地的通道,這可能是一條深溝 、一道山窪、或是一條小徑。假如防禦的一方集中在高地,敵軍通常會避開陡峭的山坡而選擇比較和緩的山坡進攻。第一個攻擊群會直接上來,有時用散得很開散兵線,有時卻又排成直排,有時則呈凌亂的隊伍。
3、行進中射擊的使用   不論是跑是走,他們幾乎總是一成不變地在行進中射擊。這是他們火力交鋒開始的特色,而且經常發生在開始用機槍和迫擊炮轟擊之前。不過,這種行進中射擊的方法不但錯誤而且沒有什麼效果。我們的士兵很少因此傷亡,並且眾口一聲地說,這種方法不會影響到士氣,更不會把我方士兵壓制到無法還擊。中共軍使用這種前進方式的戰術目標似乎是想要接近到近戰距離,然後在位於50到800碼不等距離外的機槍和迫擊炮壓制防禦者的同時,迫近到能使用手榴彈的近距離

在美軍陣線火力因彈藥耗盡而減弱前,這些攻擊波似乎從來不曾嘗試過要真正逼近。事實上,找不到有任何一個敵人的攻擊部隊直接全面突擊消滅我們排級以上的部隊,使得倖存者落荒而逃的例子。他們並不是靠無比的勇氣、狂熱、或是快速集中的兵力來攻陷陣地。他們是靠逐步增加兵力和火力對陣地擠迫,並且耐心地等候,當防禦者武器人員彈藥耗盡時會自然瓦解。(覺得靠人海戰術是到底是在侮辱昔日中共軍隊呢還是在侮辱美軍呢) 4、目標的特性   當中共軍攻擊的前衛遇到防禦火力時(通常發生在不到50碼的距離),他們會趴到地上。如果防禦火力暫時停止,他們會站起來再度前進,直到又遇到防禦火力為止,然後他們會再度趴倒。但是一旦他們決定了一條前進路線,即使戰術狀況改變讓它似乎不再有利,他們仍然不會改變。他們只會在先頭部隊後面繼續前進增援。當他們死傷時,其他人會前進來取代他們的位置。衝鋒槍、步槍、和手榴彈是這些先頭部隊的武器。這些先頭部隊從不會暴露太多目標給我們的自動武器;我們的機槍或白朗寧自動步槍(BAR)每次最多不過能掃掉4、5個中共士兵。後者和破片手榴彈是我方成功抵禦中共部隊攻擊的基本武器。任何能夠在這些中共士兵後方照明的方法都會對他們造成極大影響甚至撤退,有時幾乎可說是驚慌失措。
5、使用掩護   在日間戰鬥時,這些戰鬥單位會嘗試從壕溝或散兵坑來戰鬥;當被逐出時,他們會繼續使用灌木叢、樹木或類似的掩護。夜間攻擊有明亮的月光時,他們會善加利用大石頭、懸崖、以及長嶺投射出的陰影。任何能夠將他們日間戰鬥的掩護燒掉,或是在夜間照明他們的方法都能大大降低這些隱密戰術的功效。第二步兵師的步兵在攻擊時並沒有配備火焰噴射器,也缺乏信號照明彈或大型照明彈等彈藥。但在三個不同的場合中,我方的槍火無意間在敵人攻擊線的後方引燃了野火,結果是出奇的好。其中一個狀況中,敵軍停止攻擊,轉而嘗試撲滅野火達一個半小時之久;在這期間,我方機槍打死數十中共士兵。
6、受攻下的防禦   當被我方防禦火力釘住不能動彈時,敵人的攻擊部隊仍然會利用我方火力暫時減弱或停止的空檔突進;這些火力空檔的原因包括了人員傷亡、彈藥耗盡、機槍或自動步槍故障等等。但是他們只會在我們部隊不得不開始撤出陣地的時候才會全速突進。   第二步兵師於Kunu-ri北方在受攻下防禦的戰鬥記錄相當良好;在16個戰鬥行動經過仔細分析的連中,只有一個排級單位不是因為彈藥耗盡或類似的理由而後退。在這個例外中,這個排缺少領導者 [ 譯者註:可能排長傷亡 ] ,也沒有沿攻擊來的方向鞏固陣地;他們被割裂並且一個班接一個班地吃掉。即使如此,他們仍然把傷者撤出,而最後撤退時只剩下11個人沒有受傷。   第九步兵團B連在11月25日上午10點鐘於219高地山腳下和一股優勢敵軍開始交戰時有126人。25小時後當撤退令下來時,它仍然堅守著陣地並且持續戰鬥中,但是只剩下34人還能行動,其中還有不少人身負輕傷,都是手榴彈破片引起的。這不是特別的例子,而是第二步兵師各步兵連典型的作為。
7、重視手榴彈   在一個布局良好的地區性戰鬥中,敵軍似乎時常喜歡以手榴彈兵為先鋒,有時候這些士兵除了手榴彈外並不攜帶其他任何武器。手榴彈會用綁在腰間的一個布袋裝著。他們大量使用手榴彈,當手榴彈耗盡時,我們士兵會看到他們似乎是空著手向我們陣線前進。在手榴彈攻擊時,極少有步槍火力的支援,但有一大堆衝鋒槍兵夾在手榴彈兵中前進。在更後方,有一到三挺機槍(但在攻擊連陣地時不會超過此數)掃射防禦陣地的高處和其他地區。就比例來看,我們最嚴重的傷亡看來是由準確的機槍火力造成的。在以步槍兵打頭陣的少數攻擊中,他們在接近手榴彈距離時會讓手榴彈兵快速地上前穿過步槍兵行伍,以便使用手榴彈。不是所有的手榴彈兵都有步槍,但是大部份步槍兵都帶了至少5枚小型木杆震撼式手榴彈 [ 譯者註:原文是small potato-masher type concussion grenades ] 。(這些中共士兵都沒有刺刀)他們所有的近戰戰術似乎都在依賴使用手榴彈來迫使聯軍部隊退出陣地。雖然中共士兵被教育說美軍士兵特別無法承受手榴彈攻擊,但實際上手榴彈攻擊對聯軍部隊的效果不彰。我們許多受到中共軍持續數小時手榴彈攻擊的兵士仍然對他們的手榴彈表示輕蔑。主要有兩個因素造成他們這種態度:

  • 1.中共士兵投擲手榴彈不遠且不準確。
  • 2.中共手榴彈本身殺傷力不強。

   關於第一點,在仔細研究一堆手榴彈戰鬥的案例後似乎找不出特別的例外。中共士兵使用低手甩動的方式投擲手榴彈,在平地上最遠距離不會超過20至25碼,在陡峭的山坡向上投擲時距離更短。在一次山頭戰鬥中,我方部隊據守山頂,中共部隊在下方20碼處,他們的手榴彈兵花了一小時嘗試將手榴彈投過我們的壕壁,都沒有成功。   在另外一次戰鬥中,我方有7個士兵緊圍著一個小土堆防守,在一個半小時內,中共軍於15碼的距離外對他們投了50到60顆手榴彈,其中30到40顆被我們的人踢掉或丟回去,剩下的在他們防禦位置中爆炸。   在另一次排戰鬥中,有30人受到手榴彈破片的傷害,但沒有人嚴重到無法繼續進行戰鬥。因為中共手榴彈而受傷的案例在這些連中比比皆是,但是致命的案例少之又少。似乎只有當身體或頭部跟爆炸的手榴彈幾乎直接接觸時,才會引起重大傷害。   我們部隊已經習於中共手榴彈的效果,也因此它們不會有損我們的士氣。當在防禦中我方的手榴彈供應充足時,中共軍的手榴彈兵不是被消滅就是被擊退。有些步兵根本沒有手榴彈。在許多案例中,戰鬥開始後要再補給(手榴彈)不是完全不可能就是極度困難。但是當手榴彈可以充分供應,而且防禦者能有效地使用時,都可以擋住敵人的攻擊。
8、中共軍手榴彈戰鬥的程度   保持手榴彈在交戰時供應無缺似乎是中共軍步兵系統的主要目標之一。在所有研究過的近接戰鬥案例中,除非是小群部隊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撞在一起,要不然都找不到中共戰鬥單位耗盡手榴彈的例子。另一方面,如果在毫無準備下做近距離接戰,他們似乎無法適應快速地使用這個非常有價值的近戰武器。   這裡有兩個例子,一個發生在第二十三步兵團第一營的夜間戰鬥中,另一個發生在第九步兵團第二營的日間戰鬥中。第二十三團的這個部隊當時正在宿營,沒有布置好防線。一大堆配備了手榴彈和步槍的敵兵滲透入它的營地,但是卻就地找掩護然後就不動作,並沒有趁機攻擊我方。當第一營組成散兵線並且使用手榴彈和步槍掃蕩整個營地的時候,這些滲透者仍然不動作,在這個戰鬥階段這些中共軍甚至連一顆手榴彈都沒有用上。在第二個例子里,有約120名中共部隊在大白天走入第九步兵團G連據守的隘路中。這些中共士兵完全沒有使用身上的手榴彈,經過數分鐘的步槍交火後,他們或是被殺或是被俘。中共部隊在手榴彈戰鬥中只使用小型(木杆)震撼式手榴彈,即使他們有其他類型的手榴彈,也沒有被看到使用過。
9、辨識的問題   從各個不同的戰鬥行動概括看來,我們步兵在陣地中能確認是面對敵軍的中共部隊的距離,在夜間是15到50碼,在日間是50至200碼。部份的原因(但只是一部份)是敵人在前進的時候很少使用掩護火力,另一部份是在戰場上辨別敵友的困難。其他限制了在較遠距離外辨識敵我的因素是:

  • 1.(我方)極少在行進時使用側衛。
  • 2.在運動時尖兵和主要部隊間距離不足,特別是在上山路段。
  • 3.沒有在陣地或部隊主體外布置警戒哨。
  • 4.缺乏像是絆腳線等可以製造警訊提供辨識的裝置。
  • 5.連與連間的平行通訊不良。當無線電收訊不佳時,各連並沒有使用傳令互相通報狀況。結果就是,即使隔壁連已經全面交戰1至3個小時之久,許多連仍然在毫無戒備下被中共軍逐一突襲。這種狀況也發生在許多排級單位上。
  • 6.缺少強力而持續的巡邏。

10、中共軍武器的效果   在Kunu-ri戰鬥中,中共軍武器對我方步兵的效果可以從傷亡率、對士氣的影響、以及對陣地的壓制來衡量。它們的效率評估如下:

  • 1.輕機槍
  • 2.迫擊炮(通常60mm)
  • 3.手榴彈
  • 4.衝鋒槍(通常是湯姆生衝鋒槍)
  • 5.步槍

中共軍的機槍火力一直很準確並且很持續。他們會持續發射機槍直到被摧毀,也會利用掩護把機槍盡量往前推進到近距離。他們似乎沒有很多輕機槍;在攻擊一個連陣地的時候幾乎沒有使用超過兩挺機槍的例子。它們的戰術目的似乎是在提供壓制防禦者的火力。在一般狀況下,迫擊炮並沒有集中使用。在某些特例中,兩或三門迫擊炮會集中火力來使用。

通常中共部隊只使用一門迫擊炮,而且是在攻擊已經開始一陣子後。迫擊炮火分兩類:一是一般區域性的壓制,一是集中在主要設施,例如防禦的機槍、迫擊炮陣地、指揮所、以及補給點。他們的區域壓制火力並不猛烈,我方部隊也並不太在意。但在集中射擊方面,他們的迫擊炮火都能很快而準確地命中特定目標,這似乎意味著他們發展出了能夠在戰鬥中做快速三角定位的方法,但也有可能是他們已經在周遭潛伏一段時間並且測好距離,所以在戰鬥時可以很快地根據火光來定位。在步槍火力方面,他們的衝鋒槍火力不論是在日間或夜間戰鬥中都不是十分準確,而且他們常常在過遠的距離就開始使用衝鋒槍。但是,中共部隊擁有許多湯姆生衝鋒槍,這可以從Kunu-ri戰鬥的報告和從他們的死者和俘虜身上搜集到的數目看出。   中共部隊在Kunu-ri戰鬥中僅使用少數火箭筒,但是目標通常不是步兵陣地,而是支援的裝甲單位。在這些少數的例子中,他們接近到極近的距離(20-40碼)來攻擊我方坦克,而他們的瞄準非常準確。而在我方的坦克能在比較遠的距離和這些反裝甲單位交火的情形下,他們通常會退卻逃跑。至於FA是否能有同樣的效果則不確定,沒有任何FA近接戰鬥的例子可供分析,不過由於雙方通常都太接近,FA恐怕也無法發揮功效。(中共輕步兵對少量輕機槍以及迫擊炮的運用讓美軍不得不讚賞)
11、展開的方法   在向交戰區域前進的時候,中共部隊的隊伍似乎都選擇最容易前進的路線──主要補給線、補給小徑、河床、以及山谷。當沿著高處防禦時,他們並不經由脊線前進。當他們遇到強硬抵抗時,他們的戰鬥單位一個接一個地抽離,直到最後整個戰術隊伍都消失掉。因此,(我的)初步意見是,中共部隊之所以能夠成功地攻擊這麼多我們後方的指揮所、炮兵陣地、以及其他敏感而脆弱的單位,主要是因為運氣好而非小心仔細的偵察與計畫。我們部隊的支援單位特別喜歡集中在補給路線和交叉口處;如果敵人沿著最自然的路徑前進,他們幾乎不可能失之交臂。
12、從戰鬥中脫離   在Kunu-ri戰鬥初期,中共部隊都儘可能地在黎明的時候從戰鬥中脫離。脫離戰鬥後,在早晨大約7 點鐘時候,他們會從一個大鍋中進早點。這時,在步槍掩護下的擔架隊會到前線收容傷亡。救護站設在部隊進餐的集結點,死者就淺淺地埋在附近。在這個時段,中共部隊似乎極少採取對四周的警戒。他們的士兵通常會處於鬆懈的狀態,而此時如果碰上我方部隊的話,他們似乎無心戰鬥。
13、連級的補給   在Kunu-ri戰鬥期間,我方步兵通常攜帶約90至120發的卡賓槍彈藥,或是兩個子彈帶的M1 [ 譯者註:格蘭特半自動步槍 ] 彈藥,以及0至2顆手榴彈。很少連的士兵自己身上有攜帶糧食。大部份連裡面,士兵會攜帶一個睡袋和輕背包。在這種重量負荷下,當行軍直線距離超過3.5英里後(根據在當地的地形,可能實際上超過7英里),脫隊問題會造成戰術上無法掌控的凌亂隊形。
15、其他武器   中共部隊在Kunu-ri地區沒有使用任何炮兵。除此之外只看見過使用一次新型的小火箭彈,不過這不是由火箭筒發射的。它被用在對付第九步兵團B連的陣地,從戰壕前沿彈起,在後面的防壁爆炸,效果中等。

所謂飽受詬病的長津湖一戰


第二部:根據1950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陸戰第一師在古土裡、下碣隅里、柳檀里區域作戰之研究

導言

武器與構工   整體來說,跟陸戰第一師交戰的中共師團的裝備並未比在同時期與第二步兵師交戰的中共部隊好多少。主要的差別在於跟陸戰第一師交戰的中共諸師團似乎在糧食和彈藥補給上極度短缺。在中共部隊與第二步兵師的戰鬥行動中,當共軍自固定位置開火時,機槍手和手榴彈兵似乎從來就沒有缺過彈藥,而且可以看到在火線上的部隊後面有長串的士兵搬運彈藥。在長津湖區作戰的中共部隊則正好相反,參與戰鬥的中共師團似乎很快就耗盡所攜帶的彈藥,由於沒有再補給,他們的作戰效率就此消失。當他們耗盡彈藥撤退時,其他新的師團會移上前來遞補陣線,而這些補給耗盡的師團則從前線消失。指揮的陸戰師長奧立佛·P·史密斯少將曾經記述到這個現象,而且也從許多團、營長口中證實。戰俘口供顯示這些部隊中大部份是在11月13至16日間渡過鴨綠江,正好跟陸戰第一師開始從基地港口向北前進大約同時。在渡江後,他們以全速向作戰地區急行軍前進。看來他們似乎只想要趕快將部隊向前移動,即時到達陸戰第一師的縱隊附近,以便在陸戰第一師把大部份兵力用在攻擊長津湖區時切斷該師的主要補給線;也因此這些中共部隊對於諸如有效補給等重要課題方面並沒有妥善安排。


跟這個假設吻合,並且陸戰第一師下屬各單位都注意到的是,他們的中共敵軍都是一成不變地以單線攻擊,沒有使用其他不同的戰術。這不但在師級單位如此,甚至到營級或連級都一樣。每個單位被賦予一個選定的任務,他們似乎都在剩餘戰力許可之下儘力達成這個任務。但當他們被擊退無法達成任務時,中共部隊會顯得茫然毫無計畫,無法重新組織起來轉移攻取其他可能的目標。士兵們會從戰線上撤退,渙散地坐在原野間。(這點戰術上的死板不足主要受限於無線電通訊設備的缺乏,導致各部隊受領任務後,指揮部試圖再度指揮,修改命令非常困難,要是考慮到時間上的損失,幾乎無法再次部署)

即使如此,戰俘的口供中顯示出了中共士兵一般的智力不低。不單只在軍官之間,就連一般受審訊的士兵也都能說出他的連、團、師、軍團、以及集團軍的番號,並且知道上級單位的計畫與意圖。陸戰第一師也就是從被俘的中共士兵口中首先聽到中共部隊計畫「在該師的兩個團向北前進後」,以主力切斷該師的主要補給線。這項情報是當這兩個團還在北進途中獲得的。


但是真正特別讓人困惑的是這些戰俘沒有階級的概念,這些戰俘會稱自己是「士兵」或「軍官」,但說不出自己的軍階。如果中共部隊中有士官的話,他們也無法表明自己的階級。 (那些黑中共軍催低能農民進行無腦莽的話語可以休止了,這個時候黨內民主還是做得不錯,軍隊士兵的積極非常高,能夠自覺的把自己放在全局中考慮問題,而不是拿著工資來打仗)


先定義人海,請。


這個問題根本沒法答,放幾個圖片吧

有些人眼中的人海戰術:

有些人眼中的人海戰術

有些人眼中的志願軍戰術平均水平

有些人眼中志願軍平均戰術水平

我問一句,你們眼裡的人海戰術是啥樣的?志願軍又是啥樣的……


======================================

卧槽又被黑公公贊了……

==================================================

解釋一下吧,不少人眼中人海衝鋒是這樣的

(百度得來,請無視水印)

所以導致了兩個可笑的結果

1.志願軍沒有用這種方法衝鋒,所以志願軍不是人海衝鋒

2.記錄中顯示志願軍多次使用人海衝鋒,所以志願軍是這個陣型

我還能說什麼……

========================================================

正經放資料的比不過講段子的,這還是歷史問題么……

=======================================================

可能有些人覺得我沒有直面問題

那就簡單說說中國志願軍使用人海的一些情況吧(想看乾貨的,我是不會給你翻的,只是隨便說說結論)

不管是共青團中央,還是樓上的幾位大佬都放過資料,中國軍隊是多次使用過「密集衝鋒」得,這點毋庸置疑

那麼為什麼要使用密集衝鋒這種看上去很傻的戰術呢?以下原因排名不分先後

1.在中國戰場早期,密集衝鋒很有效

在早期軍閥割據到抗日戰爭前,中國戰場上軍隊裝備落後,火力投送能力極端底下,這時的中國戰場,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在排隊槍斃和一戰之間的一個水平,有些方面和排隊槍斃時代比起來可能還有差距

——那是一個機槍還沒有成為步兵殺手的戰場,集中兵力向敵方陣地發動衝鋒不僅不愚蠢,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取勝法寶,即使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經過八年抗戰的歷練,中國軍隊的火力投送能力大大增強,中國軍隊的火力投送能力也遠達不到歐洲的水平,在一定條件下不講道理猛打猛衝還有很大機會。

2.支援火力不足

剛才已經說了,人海戰術抑或說密集衝鋒的成立條件之一,是對方火力不足

但是,與此同時,我方火力不足時經常也需要密集充分——抑或說人海戰術

因為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要突破防線,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強大的火力集中一點,摧毀敵方陣線的平衡

所以,我們的火力呢?志願軍的支援火力是遠不如聯合國軍的

那麼問題來了,炮兵,空軍,海軍艦炮都沒有,或者說都遠不如聯合國軍,我們如何投送更多的火力到聯合國軍的陣地呢?

那麼只能靠增加士兵人數,並且拉近雙方交戰距離,用近戰,手榴彈,甚至肉搏戰彌補雙方的差距

實際上你去看抗日戰爭時日本對國軍的回憶,二戰美軍對日軍的回憶,抗美援朝時聯合國軍對共軍的回憶,他們對自己最危險時刻的描述經常有「到處是手榴彈」的場景

為什麼,因為那是一個普通步兵能拿出來的最強火力輸出了

不信你看歐洲戰場士兵對殘酷戰場的回憶,或者日本、中國志願軍對美國的回憶

基本都是「到處都是炮彈

3.指戰員戰術素養差(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歷史上真的有軍隊「炸營」嗎?
抗日戰爭時期出現過「日奸」嗎?
17世紀的西方對比當時的中國,在軍事上有哪些優勢?
「花姑娘」一詞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發明的?
汪精衛到底有沒有曲線救國?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中國人民志願軍 | 中國人民解放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