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麼能一步一步走到現在?
今年(2016年),華為公司實現銷售收入大概850億美金(高達5850億人民幣),將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前75名,營收增速位列全球千億規模以上企業第一!
在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國產有四大品牌中華酷聯。經過幾年的發展,從16年上半年華為旗艦機p9的發布,銷量已破千萬;再到下半年搭載麒麟960處理器的mate9將華為旗艦機賣到近萬元的高價,更是在歐洲出現一機難求的場面,還有榮耀majic以及拿下5g標準,16年通信行業專利申請量第一。
而反觀中興,酷派,聯想,最近幾年都沒有發出什麼聲音。酷派被收購,中興自己的手機基本是差評如潮而其旗下的努比亞倒是不錯,簽約c羅,無邊框等等,再看聯想,一直是低價賣出高價買入,常程帶的zuk不得聯想賞識自己出走後,聯想看到zuk的反饋還不錯又收了回來,收購摩托羅拉,但也只是藉助這個殼子罷了。
所以為何華為能夠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下一步它又將何去何從?
謝邀 @小灰灰hello
華為從1988年創立至今,大概經過了五個階段。
一、代理及自主研發交換機的時代
這個階段和當年其他的成功企業如三株的差別,可能在於任老闆在創業之初即非常重視法律,應該某一次講話裡面說到「自學法律」來著。
著名的窗邊講話應該也是在這個時候(華為研發交換機的錢是借的,一個億還是兩個億,任老闆把公司骨幹集中起來開了個動員會,對大家說研發失敗了你們再找工作,自己只有從這跳下去)。
二、交換機銷售形勢大好
農村包圍城市的階段。
2001年做智能網業務的時候,公司外聘的專家給我們講行業史,其中提到華為交換機早年在上海的改進過程,開始是一到中秋就處理不過來,改,改了之後發現到春節又扛不住了,又改,後來就穩定了。
似乎和各地電信公司合資辦企業就是在這個階段。今天看這種辦法有點low,可是行業發展初期,在國家層面上,放權促發展是個必經的階段,八仙過海,幾百家企業里有一兩家做成了,國家在這個行業就算有了本錢。
前一段看很多人詬病印度廢鈔令,如果印度本地移動支付企業在這個過程中能站住,也算一個收穫,「損下益上」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辦法。
1996年市場部集體大辭職就是在這個階段。
三、納斯達克崩盤後的風雨飄搖階段
後來任老闆的講話里透露,他的身體在這個階段出了問題,做過兩次手術。當年應該是為了穩定軍心,這些消息都被隱藏了。
華為在這個階段出售了電源業務,逆勢加大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投資。
2004之前,華為只招聘重點大學的學生,社招也用這個做限制條件。2004年開始擴招,降低了標準。
在2007年突破西班牙沃達豐之前,應該都可以算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華為在3G上面趕上了第一集團,為了後來的HSPA突破沃達豐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開拓海外市場成功。
這個階段,能想起來的標誌性事件有幾個:2007年上半年,HSPA在西班牙沃達豐成功商用;分散式基站研製成功;國內3G市場的三大戰役。幾大運營商對華為給出了極高的評價,沒想到華為在創建20年後,還能保持這樣的激情。
五、正式進軍手機和企業業務
沒想到這兩個BG的發展趨勢完全反過來了,當年被看好的企業業務,在投入重兵之後,年銷售額只做到了幾百億人民幣的規模。手機倒是異軍突起。
未來,任總退休之後,誰來接班呢?輪值CEO制度能在企業創始人離開之後,能繼續帶領華為前行么?所謂「權力是一種協同」,當年無線產品線在2G發展方向上判斷錯誤,產品線總裁被發配到南美做地區部代表,這麼重大的人士變動,在業內連一個水花都沒掀起來。輪值CEO團隊還能有這樣的權威么。
其他:梳理華為的發展歷程,會發現人力資源政策變動,通常在業務層面轉型之前的幾年時間,從2016年的熱點看,華為可能會在一兩年之內,做出較大的業務方向轉型,是強攻企業市場還是其他新的方向,恐怕只有EMT級別的人才會知道吧。
大環境——
來源於2000年後大學擴招,社會變革,人才大量湧現
小環境——
企業文化,愛拼才會贏,技術說話謝邀,不過我不是華為人,只能從以往的工作經驗,談一些邊邊角角看到的事情。
2004年,我參與了信產部MTNet測試,同時跟進摩托羅拉和華為的兩個測試場。為了這個測試,摩托羅拉派了40個工程師,古今中外黑白黃紅坐了一屋子,讓我大開眼界,核心網負責人來自以色列,無線網負責人是一個拉丁文專業自學成才的葡萄牙人,還有美國人、英國人、馬來人、若干加拿大/美國國籍的中國工程師,太神奇了!
華為來了七個中國人,這七個人干摩托四十個人的活兒。
做了五個月,華為在歐洲開始大規模上UMTS,於是從測試場抽調走了六個人,還剩一個人,這一個人干摩托四十個人的活兒。
有點誇張,真實情況是,這一個工程師帶著五六個二愣子(完全是什麼都不懂的學徒),干摩托四十個人的活兒,這兄弟每天只睡四小時,神采奕奕,上躥下跳,早晨開無線網的會,嘚吧嘚吧,下午開核心網的會,嘚吧嘚吧。我都驚了,並不是因為第一次遇到通信領域的全棧工程師,而是因為,我對天發誓,這哥們五個月前根本不懂核心網,現在居然以專家身份和我們開會......
華為為什麼能走到現在?我覺得就是靠著一代又一代有血性的工程師。那時候的華為人,簡單,質樸,心存夢想,勤奮到令人敬畏。那些華為人不像摩托羅拉人自由自在,不像諾基亞人嚴謹死板,敬業得很不「職業」。
那些人和後來我接觸到的一些華為人不一樣,那些人如果還在華為,應該都超過34歲了。
。
華為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有兩點。
第一,發展時機。
時機很好,正好在改革開放,高新技術興起的時候,騰訊,阿里,都是那個時候創立的。
經歷了野蠻的經濟成長,中國市場上,對高新技術以及設備都有很大的需求,華為的第一桶金就是抓住了這個機遇。
第二,企業文化。
技術崇拜,為長久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全員持股,特別是08年以前進去的,員工幹勁足,累是累,但是有公平的回報。
任總獨裁,獨裁有獨裁的好,雷厲風行,劍指一處,避免不不要的內耗,效率極高。
敢想敢幹,華為初期打開市場,銷售功不可沒,臉皮夠厚,什麼都敢承諾,工程師就在後頭徹夜加班。報價低,東西好用(當然,初期並不好用哈),客戶當然喜歡。進軍啥行業就把別個擠下去,確實還是很有魄力的。
暫時想到這麼多。後面想到再補充哈。
恩,總的來說,華為是一個很強悍的公司,有一股韌勁,對於競爭對手,是一個可怕的敵人。
但是對於員工來講,實在是很辛苦,歸屬感不強,危機感太強,根本不能停下來,希望這一點以後可以改善呵。(當然,如果改了,就不是華為了,所以各位員工要好自為之,多鍛煉,多注意生活工作balance呵)說個關鍵字,我認為很重要的。
「狼性文化」。起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謝邀。
我只想說一句,華為,不只是手機。
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
題主你只說了手機,這個是有失偏頗的,也會遭來口水戰的。
華為手機只是它做的不太好的一個業務而已。
摘自華為官網 發展歷程 - 關於華為
2015年
-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數據,2015年企業專利申請排名方面,華為以3898件連續第二年位居榜首。
- 華為LTE已進入140多個首都城市,成功部署400多張LTE商用網路和180多張EPC商用網路。
- 光傳送領域,華為與歐洲運營商共同建設了全球首張1T OTN網路,與英國電信合作完成業界最高速率3Tbps光傳輸現網測試。
- 發布了全球首個基於SDN架構的敏捷物聯解決方案。
- 發布了全球首款32路x86開放架構小型機崑崙伺服器。
- 智能手機發貨超1億台。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份額位居首位(GFK數據)。
2014年
- 在全球9個國家建立5G創新研究中心。
- 承建全球186個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網路。
- 為全球客戶建設48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160多個雲數據中心。
- 全球研發中心總數達到16個,聯合創新中心共28個。
- 在全球加入177個標準組織和開源組織,在其中擔任183個重要職位。
- 2014年,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7500萬台。
2013年
- 全球財務風險控制中心在英國倫敦成立,監管華為全球財務運營風險,確保財經業務規範、高效、低風險地運行;歐洲物流中心在匈牙利正式投入運營,輻射歐洲、中亞、中東非洲國家。
- 作為歐盟5G項目主要推動者、英國5G創新中心(5GIC)的發起者,發布5G白皮書,積極構建5G全球生態圈,並與全球20多所大學開展緊密的聯合研究;華為對構建無線未來技術發展、行業標準和產業鏈積極貢獻力量。
- 400G路由器商用方案得到49個客戶的認可並規模投入商用;此外,華為還率先發布了骨幹路由器1T路由線卡,以及40T超大容量的波分樣機和全光交換網路AOSN新架構。
- 持續領跑全球LTE商用部署,已經進入了全球100多個首都城市,覆蓋九大金融中心。
- 發布全球首個以業務和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敏捷網路架構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換機S12700,滿足雲計算、BYOD、SDN、物聯網、多業務以及大數據等新應用的需求。
- 以消費者為中心,以行踐言(Make it Possible)持續聚焦精品戰略,其中旗艦機型華為Ascend P6實現了品牌利潤雙贏,智能手機業務獲得歷史性突破,進入全球TOP3,華為手機品牌知名度全球同比增長110%。
2012年
- 持續推進全球本地化經營,加強了在歐洲的投資,重點加大了對英國的投資,在芬蘭新建研發中心,並在法國和英國成立了本地董事會和諮詢委員會
- 在3GPP LTE核心標準中貢獻了全球通過提案總數的20%
- 發布業界首個400G DWDM光傳送系統,在IP領域發布業界容量最大的480G線路板
- 和全球33個國家的客戶開展雲計算合作,並建設了7萬人規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雲
- 推出的Ascend P1、Ascend D1四核、榮耀等中高端旗艦產品在發達國家熱銷
2011年
- 發布GigaSite解決方案和泛在超寬頻網路架構 U2Net。
- 建設了20個雲計算數據中心。
- 智能手機銷售量達到2000 萬部。
- 以5.3億美元收購華賽。
- 整合成立了「2012 實驗室」。
- 發布HUAWEI SmartCare 解決方案。
- 在全球範圍內囊獲6大LTE頂級獎項。
2010年
- 全球部署超過80個SingleRAN商用網路,其中28個已商用發布或即將發布LTE/EPC業務。
- 在英國成立安全認證中心。
- 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節能自願協議。
- 加入聯合國世界寬頻委員會。
- 獲英國《經濟學人》雜誌2010年度公司創新大獎。
2009年
- 無線接入市場份額躋身全球第二。
- 成功交付全球首個LTE/EPC商用網路,獲得的LTE商用合同數居全球首位。
- 率先發布從路由器到傳輸系統的端到端100G解決方案。
- 獲得IEEE標準組織2009年度傑出公司貢獻獎。
- 獲英國《金融時報》頒發的「業務新銳獎」,併入選美國Fast Company雜誌評選的最具創新力公司前五強。
- 主要產品都實現資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個新能源供電解決方案站點。
2008年
- 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公司。
- 根據Informa的諮詢報告,華為在移動設備市場領域排名全球第三。
- 首次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路,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路。
- 移動寬頻產品全球累計發貨量超過2000萬部,根據ABI的數據,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
- 全年共遞交1737件PCT專利申請,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在2008年專利申請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專利數佔全球10%以上。
2007年
- 與賽門鐵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存儲和安全產品與解決方案。
- 與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提供海纜端到端網路解決方案。
- 在2007年底成為歐洲所有頂級運營商的合作夥伴。
- 被沃達豐授予「2007傑出表現獎」,是唯一獲此獎項的電信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
- 推出基於全IP網路的移動固定融合(FMC)解決方案戰略,幫助電信運營商節省運作總成本,減少能源消耗。
2006年
- 以8.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 與摩托羅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開發UMTS技術。
- 推出新的企業標識,新標識充分體現了我們聚焦客戶、創新、穩健增長和和諧的精神。
2005年
- 海外合同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合同銷售額。
- 與沃達豐簽署《全球框架協議》,正式成為沃達豐優選通信設備供應商。
- 成為英國電信(簡稱BT)首選的21世紀網路供應商,為BT21世紀網路提供多業務網路接入(MSAN)部件和傳輸設備
2004年
- 與西門子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發TD-SCDMA解決方案。
- 獲得荷蘭運營商Telfort價值超過2500萬美元的合同,首次實現在歐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
- 與3Com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專註於企業數據網路解決方案的研究。
2002年
- 海外市場銷售額達5.52億美元。
2001年
- 以7.5億美元的價格將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賣給愛默生。
- 在美國設立四個研發中心。
- 加入國際電信聯盟(ITU)。
2000年
-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設立研發中心。
- 海外市場銷售額達1億美元。
1999年
- 在印度班加羅爾設立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分別於2001年和2003年獲得CMM4級認證、CMM5級認證。
1997年
- 推出無線GSM解決方案。
- 於1998年將市場拓展到中國主要城市
1995年
- 銷售額達15億人民幣,主要來自中國農村市場。
1992年
- 開始研發並推出農村數字交換解決方案。
1990
- 開始自主研發麵向酒店與小企業的PBX技術並進行商用。
1987年
- 創立於深圳,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
員工持股為自己打工,不上市不融資,自給自足,正如任老大所說沒必要上市。
華為不止賣手機啊,業務很多的
掃了一眼評論…又看了一下題目,感覺題主是華為海軍啊…
我想問的是,題主為什麼光說手機?莫非華為光賣手機賣出了5200億的營收?
╮(╯_╰)╭
太硬,嚼不動
說的很多信息都是官方內容,我來說說華為哪些不被人知的事情,首先,華為的成功跟任總的性格有關係,所謂性格決定人生成敗,為什麼這樣說呢,任總是工程兵軍官,我們工程兵學院的校訓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所以任總的性格就具有工程兵的氣質,做事情的態度就是遇強則強,攻堅不妥協,當你意識到我們工程兵的態度就是認真,不妥協的時候,你就知道華為必定成功,所以華為才走到今天。
參考最近的清退34歲以上人員的傳聞就明白了,當一個組織是以突破下限的壓榨員工的一切為準繩的話,什麼所謂的「人間奇蹟」都能創造出來~
員工很年輕。普通員工年齡普遍小於34歲,高技術工種小於39歲。工資還低,還免費加班。超齡還會主動離開公司,減輕公司負擔。
所以煽動力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以奮鬥者為本,以客戶為中心
賣手機只是華為的副業,主業是通信業務
這得賣多少手機。。。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華為副總裁因家庭提出離職,任正非:可以離婚啊!》?
※華為手機分為哪幾個檔次,都以什麼為代表?
※2016 年,為什麼除了華為,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被唱衰?
※小米手機有哪些做的比華為手機好的地方?
※為什麼國產手機不做蘋果那樣6000-8000價位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