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性勝利和戰略性勝利區別在哪裡?


明成祖朱棣。
他剛起兵造反的時候,一直在贏,打誰贏誰,怎麼打怎麼贏,打不贏了老天刮妖風折對面帥旗讓他贏。跟開掛沒什麼區別。但他一點也不開心。因為他贏的這些仗,無論殺了南軍多少人,都動搖不了帝國根本。但他只要輸一次,就可以歡聲笑語打出GG。以上的這些勝利就叫戰術性勝利。
按照我黨的表述,這個階段是戰略防守階段。具體表現為,戰役上贏了保命,輸了GG。
後來著名的陰謀家,戰略家姚廣孝告訴他,燕王,我們是要打到南京,不是要殲滅帝國的有生力量。於是他朝著南京使出吃奶的力氣打,一直打,打到山東遇到了鐵鉉,打不過,怎麼打怎麼打不過,這下是戰術性失敗了。
這個階段,是戰略進攻,輸不要緊,關鍵是戰略意義要繼續存在,在這裡就是保留有繼續進攻南京的可能性。
朱棣都以為自己要GG的時候,姚廣孝又告訴他,這條路走不了,你他媽走另一條阿高手。
於是朱棣就不打濟南了,換了條路直奔南京,在著名膿包李景隆的接應下,攻入南京,成功上位。
這是實現了最終的戰略目標,這就是戰略勝利。
戰術性勝利,贏的再多,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或者實現不了戰略目標,等於白打。
戰略性勝利,具體戰役里輸的再慘,代價再大,實現了戰略目標,就是最終的贏家。


最後,第一次知乎破百贊,謝謝各位


在178有這麼一個狗糧漫畫,名字如下

在這個漫畫中,女主角高木同學智商完全碾壓男主,每一集都玩得男主西片團團轉,比如第34話,西片同學從電視上學了賭博出老千想要贏高木,結果被高木識破並且反出老千,被迫答應了每次高木值日的時候都跟她一起幹活的要求。

可以說,在整個漫畫中,男主角西片一直被動,總是被高木耍,從來沒有獲得過任何戰術上的勝利,但是最終卻把高木同學娶回了家,把擅長捉弄的高木同學變成了擅長捉弄的西片夫人,輸了比賽,贏了人生。這就是戰略勝利和戰術勝利的區別。

反觀答主,當年玩牌可是把同桌都贏哭了!


德三一路贏,贏到了柏林


劉鄧捨棄根據地和輜重,強渡黃河兵出大別山,被打的丟盔棄甲,兵力損失半數,重武器幾乎全部丟棄,沒有根據地的結果是從正規軍基本變成了沒有後方支援的游擊隊,國軍取得戰術性勝利。
兵出大別山直接威脅了長江防線,尤其是武漢和南京兩座重鎮,迫使國軍山東的顧祝同集團,陝西的胡宗南集團兩點的重點進攻需要回收兵力保護,同時與陳毅粟裕,陳賡謝富治形成犄角,三路大軍將戰線推到了國統區,解放戰爭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共軍取得了戰略性勝利。


戰術性勝利就是你在知乎扣字花樣罵對方娘八百遍把人罵跑了
戰略性勝利就是人家跑之前點了個舉報,你註冊的手機號廢了


第一反應是聖克魯斯海戰。
這場戰役中,計算船隻沉沒為戰果的話,是日本勝出。美軍損失了大黃蜂號航母,在太平洋海域只剩下中破的企業號。儘管船員們擺出"Enterprise vs. Japan"的標語,仍然改變不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在太平洋只有一艘航母可用的局面,IJN短暫達成了一個他們夢寐以求的目標。這無疑是舊日本帝國海軍的一場戰術勝利。
但是這場戰役中,IJN海航的飛行員損失太過巨大。

日本海軍最重大的損失,是飛行員。美軍在戰役中失去了26名飛行員。另一方面,日本失去了148名飛行員包括2名俯衝轟炸機指揮官、3名魚雷轟炸機中隊指揮官和另外18名戰鬥機或其他組別的首長。參戰的百分之49的日本魚雷轟炸機、百分之39的俯衝轟炸機和百分之20的戰鬥機飛行員戰死。相對於在珊瑚海(90)、中途島(110)和東所羅門(61),日軍在聖克魯斯海戰中失去了更多的機組人員。到聖克魯斯的戰鬥結束後,參加了珍珠港事件的765名日本航空母艦飛行員精英中,至少有409人死亡。

同時,又因為日本缺乏行之有效的海軍航空兵培養機制和充足的有用良好素質的預備役力量,此後半年的戰役中IJN海航並沒有恢復過來,對美海軍造成更大的打擊。太平洋戰爭的局勢被不可避免地被拖入美國利用工業力量,瘋狂暴兵拼戰損的局面,直到43年7月埃塞克斯級航母陸續服役並最終奪取太平洋的控制權。從這一點來說,IJN無疑是戰略性失敗了。


這個問題蹦出來很久了
不妨考大家一下,試著回答
1:什麼是戰略?
2:什麼是戰術?
3:什麼是勝利?
這就是原問題拆開以後的基礎

其實大部分答案的姿勢水平
幾乎還停留在185年前克勞塞維茨對「戰術」及「戰略」的傳統認知上,甚至更早
不過這也情有可原

因為題主這個問題本身就有矛盾
所謂「戰術性勝利」和「戰略性勝利」的說法,確實用185年以前的部分思想為基礎來闡述更合理
但實際上克勞塞維茨的一些觀點,比這裡的很多答案又要高明些
比如【完成了戰略目標的行動,一定是戰略行動嗎?】克勞塞維茨說:不一定
那麼我們推廣一下:完成了戰略目標的勝利,一定是「戰略性勝利」嗎?

克勞塞維茨的思想在當時固然很有價值
但是這185年間,多少是出現了很多新思想的,畢竟這麼多年,人類是越來越聰明的

另一方面,雖然有很多人,批評某些大國官方的用詞不當,但這不完全是文字遊戲
畢竟現實中,某些大國就經常被錯誤的思想搞得團團轉


小明用了各種心思追女朋友,最後結婚了 戰術性勝利。

孩子是老王的 戰略性勝利。


戰爭中有些戰術上或戰役上的失敗或不成功,常常不至於引起戰爭全局的變壞,就是因為這些失敗不是有決定意義的東西。但若組成戰爭全局的多數戰役失敗了,或有決定意義的某一二個戰役失敗了,全局就立即起變化。這裡說的多數戰役和某一二個戰役,就都是決定的東西了。戰爭歷史中有在連戰皆捷之後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有在吃了許多敗仗之後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面的。這裡說的「連戰皆捷」和「許多敗仗」,都是局部性的,對於全局不起決定作用的東西。這裡說的「一個敗仗」和「一個勝仗」,就都是決定的東西了。所有這些,都在說明關照全局的重要性。——毛澤東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想起當年的孔鯉了,當時知乎一個文學區的大v
突然一天出現一堆小號開了一個問題撕他,於是孔鯉也在該問題底下回撕,當然很多吃瓜群眾還是支持熟人,畢竟撕他的僅僅是一堆小號,而且講的事情要麼是他們自己主觀感受,要麼是沒有證據的指責,孔鯉取得了戰術性勝利。
結果知乎的處理結果是撕逼是不對的,所有參與的知乎號全部封了,黑人的小號取得了戰略性勝利。
給我的感覺大概是一人用自行車跑去撞了別人的法拉利,然後警察說你們都違法了,你們的車都得沒收,你看我處理很公平吧,雙方的車都沒收了。我是不相信自行車和警察沒勾結整人的。


戰略重在視野,需要大智慧。
戰術重在變通,需要小聰明。

戰略勝利和戰術勝利的層次不是一個概念層級的,
所以最大的區別是,
它們造成的影響性也不是一個層級的。

先舉簡單一例,紅色警戒,80後95前都玩過吧。
北極圈地圖,面對七個冷酷,我們是一點也不慌。
為什麼?
因為能炸橋唄。
那時我們雖然不認識戰略戰術這兩個詞,
但實際上心理對如何獲勝門兒清啊,
那就是先低調悶聲發財,再爆兵一個一個揍。
反正橋斷了有海,陸軍過不來,
誰要是派四架飛機來搞我,
我先不理,造幾個防空應付,
先握著滑鼠強烈譴責這幫冷酷的電腦一翻,
再默默造電場,造工程師,世界各地佔油田。

等錢多的燒都燒不完了,什麼貴造什麼,
還譴責個屁,一個一個干趴下。

這就是戰略上的勝利。
戰略是很重視野的,打刀塔最怕什麼,最怕對面全是眼,咱家一團黑。沒有視野就沒有信息量,沒有信息量就沒有戰略,沒有戰略,戰術就是無頭蒼蠅,飛得再溜,也是撞牆。
所以我們玩紅警需要先造衛星,玩war3需要先探路,玩dota lol需要插眼,因為我們需要知道對方想幹什麼,才能制定自己要幹什麼,最後明確怎麼干。
我想這就是戰略和戰術的本質關係。

在上例中,在保全主基地不被占的情況下重點發展經濟最後發展軍事,就是戰略。
炸橋,占油田,造防空塔應對空中騷擾,就是戰術。
在這裡,冷酷的電腦雖然造兵快,但它們沒有長期戰略,只有固定戰術,發展一小時還是一個礦,最後只能輸。

戰略是全局視野,是指導綱領,具有長期性一貫性目的性,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戰術是具體辦法,是技術指南,具有即時性專業性可操作性,是可以隨時調整的。
戰略失敗是全局失敗,大局不可挽回。
戰術失敗是局部失敗,還有希望。

再比如最近幾年我國的一帶一路。
這就是以加強各國資源合作,貿易合作為主要目的的國家戰略。
對應的戰術就是,造高鐵,造核電,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銀行等等。
如果說這些戰術哪一項感覺推進不下去,或者說在未來不可預計地影響到我國的自身利益,那就有可能砍掉。
但一帶一路這個大戰略是不會變的。

最後,
偉大領袖毛主席有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重要思想,
這是真正的大智慧。
原話忘了,概括說就是,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自信又認真地對待敵人,是最正確的戰鬥姿態。


美國軍艦南海巡航,中國民船島礁吹填。但最終的結局卻完全可以用毛澤東主席《西江月·井岡山》來形容。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很簡單呢。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期間,越軍曾聲稱取得了 「『北部邊境戰爭』高平地區四次大捷」 。即:

一、 1979年2月18日夜,41軍121師後勤前梯隊隨師預備指揮所經魁剝山谷穿插,突遭兩側山頭越軍及混在隊伍中的越軍特工突襲,部隊大亂,失去控制,先後傷亡軍人、民工300餘人,包括多名領導犧牲,並且丟失了師後勤前梯隊攜帶的全部彈藥、給養、器材和藥品。

二、1979年2月20日拂曉,41軍122師364團5連及配屬火力分隊沿公路向朔江發展進攻。進至距朔江只有300多米的郭壽南山一線時,突遭左中右三面居高臨下的越軍火力強襲。因地形不利,部隊無法展開,後方火力支援也不足,導致被越軍火力壓制在公路上及兩側稻田裡。經一個多小時戰鬥,進攻失利,部隊先後傷亡200餘人,帶隊的副團長、副營長、5連連長均在戰鬥中犧牲。

三、 1979年3月10日,41軍121師炮兵團130火箭炮連奉命前出支援出擊納隆的戰鬥。當車隊進至高平市西北約2.5公里處的那嘎、班姆間地段時,突遭潛伏在公路兩側高地的越軍火力襲擊。前後車當即中彈起火堵住了道路,指導員跳下車後中彈犧牲,連隊失去了指揮,形成各自還擊。等到附近的友鄰部隊趕來援救時,越軍達成戰鬥目的後已於15分鐘前撤離戰場。戰鬥中共傷亡50餘人,損毀130火箭炮4門、汽車5台、炮彈300發。

四、1979年3月12日,50軍150師448團奉命沿班英以北山區清剿回撤。先頭部隊進至那嘎地區時遭到越軍伏擊。因上級決策失誤,處置不當,個別指揮員指揮不力,部隊戰鬥意志不強,造成該團先後7個連隊被圍失散,共失散542人,丟失各種槍支407支(挺)、炮24門。

上述四次戰役不能不說越軍取得了戰術性勝利。然而戰役結果呢?中國軍隊攻堅必克,一舉攻佔高平,殲滅性打擊了越軍步兵346師,共殲敵19000餘人,取得了高平戰役的最後勝利,並對高平地區進行了懲罰性大規模破壞。這就是戰略性的勝利,達到了這次自衛還擊作戰的基本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你各種風騷走位、極限微操,4個天狗打趴了對面5動員兵+3勞改犯+3鐮刀機甲,這是戰術勝利。
然後發現對方根本沒微操,空出一隻手把你家周圍的礦都給佔了,你只能守著一礦憋兵秀微操抵抗對面三重工暴兵平A,這是對面戰略勝利。
到最後,殲敵比4:1,資源比1:10,穩如狗。


全殲騎兵連是戰術性勝利,攻打平安縣是戰略性勝利


當年魔獸爭霸裡邊fov對陣moon的一局
fov開局風騷的一筆,moon的英雄被圍殺成了狗,不久FOV英雄等級蹭蹭蹭的就上去了
見面moon就得跑,英雄根本站不住

但是moon開礦無數,錢多狂多
茫茫多的高級兵沖向fov的低級兵

當然,最後fov贏了

但是,後來的幾次對戰,fov只要失誤一次,就會直接崩盤,比如那次巫妖如果沒帶無敵,比如另一次如果不是DK的C及時

所謂戰術勝利和戰略勝利就是這樣子吧

戰術上如果一直贏下去,也能打贏戰略勝利,但是,這概率等於無數個百分之五十相乘

沒錯
我說的就是當年帶領我走進魔獸爭霸的
稻草芭比的魔獸十大精彩戰役之十

可惜,最精彩的這一局,解說的不是稻草芭比
終究不完美啊


王允、呂布殺了董卓,但沒能處理好與董卓余部的關係,被反推


我在各個行業上、各個小說上、各個歷史事件、各個遊戲中,都想到例子,都忍不住要發出來了。

但是再審視一下題目,題目是在問分別。「紅和黃的分別是甚麼?」答「反射波長不一樣」才是分別。

答「紅是蘋果黃是蕉」合適嗎?作為例子可以,但是分別沒有直接說出來。

幾乎全按反對了。

其實這條題目很簡單:
戰略和戰術是基於策略和技術而來的,策略是複數方法的縮略,中間會有信息丟失。但好處是:減輕人類認知負荷,以保障重要目標可以傳達。
而技術則是為了傳播具體的操作方法,中間和戰略不一樣的地方是傳播時以可重現為最重要目的。

另一方面,戰略和戰術在同一目標下是如光暗一樣時完全相對的描寫。

用運輸班用車輛組成防禦圈作為例子:
它可以提高運輸成功率10% , 但對於這樣戰役來說的幫助可能遠不如正確選擇前進路線重要。更不用說是宣戰的策略了。
對於一場戰役來說,這個方法是戰術。


但如果把視覺退到防禦圈中,每台車輛熟練停靠和估計地面來挑選輪胎等。相較於在適當時機完成防禦圈就是技術了。在這裡的戰略是:在此場合是否構建防禦圈。

同等的具有超過三層傳遞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即時戰略遊戲中的「選擇是否開戰—選擇進攻目標—選擇進攻單位—如何操作單位」也是一層套一層的縮略。

因此我很反感一些戰略是xx 戰術是oo的答案。看上去就像是「醫生高尚清潔工下賤」一樣無知而低俗。

然後還有一個盲區,不知道有沒有答案拿了三國的姜維甚至銀英的傳楊威利作為例子。傳播一種無論戰術上多麼的優秀都無扭轉大局的看法,然後無視戰術和戰略的關係。

在同等字數下,戰略能包含的信息比起戰術,在結果上是有更大的相關度,但戰略的制訂卻是基於戰術的成功率的。像下圍棋時,是否打入還是建基於自己治孤的信心。

把處理方法分為戰術和戰略,純粹是為了應對認知負荷和傳播效率的限制。兩者是抽象層級的關係。


舉個栗子

抗戰期間,小鬼子在中國攻城略地大殺四方,取得數十場大型會戰的勝利,這是戰術上的勝利;

在太平洋戰場的初期,小鬼子偷襲珍珠港,攻佔東南亞,這也是戰術勝利;

但是由於在中國戰場被拖住了太多的有生力量,導致在其他戰場力量不足,被美帝+蘇修按在地上反覆花樣摩擦,最終戰敗,這叫戰略上的勝利;

戰爭的層次簡單來說可以從戰略、戰術、戰役三個層面來分析(經指正,這三者排序不對,應該是戰略、戰役、戰術)。這三者從上至下層層制約,但是反過來也能影響上一層。最終的目的就是取得戰略上的勝利,為了這個目的,沒什麼是不可以犧牲的。在戰術戰役層面,某一方可以失敗無數次,但是只要戰略優勢還在,戰略上的勝勢就始終把握在手中。三國時期的蜀魏之爭如此,二戰中的法西斯與反法西斯也是如此。

在下才疏學淺,只能簡單的說下這個梗概。題主想認真了解這個的話,建議通讀《毛選》前四卷,尤其是《論持久戰》這一篇。


戰術性勝利是你把一個三角洲小隊伏擊並全殲了。
戰略性勝利就是對面直接把樓徹底炸塌了,GG。


推薦閱讀: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為什麼提出並執行「三光政策」(日方稱「燼滅作戦」)的行動?
如果你穿越回二戰,成為大日本帝國的少壯派領袖,在可以決定國策的情況下,你會怎麼做?
如何評價二戰日軍將領牟田口廉也?
二戰中日本軍隊到底有哪些武器是一直保密到投降的?
為什麼日本的道歉這麼難?

TAG:歷史 | 軍事 | 科技 | 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