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應該如何平衡產品和營銷的比重?

如題,誰更重要一些?如何平衡?


這裡簡單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同時也是 OnePlus 正在做的,希望對你有用。


我覺得產品就是最好的營銷。

我們首先要把產品做好,吸引第一批用戶購買,再通過這部分用戶,把好的口碑傳播出去,讓這些用戶去推薦給身邊的親人朋友,吸引更多人來購買。OnePlus 最重要的還是靠口碑,口碑的根基來源於產品。其實很多品牌都懂得這個道理,但關鍵看誰能堅持到最後。所以說產品是最好的營銷,非要定義,那可以說這是「喇叭形」營銷。這種做法會比傳統的「漏斗形」營銷(先砸廣告讓很多人看到,然後吸引其中一部分用戶進行購買)效果要慢,但是我們還是會堅持這麼做,因為這種做法是最紮實的,對用戶是最有利的,可能剛開始很少有人知道,但慢慢地知道的人會越來越多,每走一步都很踏實。我發現現在很多購買 OnePlus 手機的用戶,都已經給別人推薦了幾部、十幾部甚至幾十部 OnePlus 手機出去了。包括在海外也是,前幾天 OnePlus 在班加羅爾的體驗店開業,碰到一對六七十歲的老夫妻來買手機。我有點驚訝,就去問他們:以前知道 OnePlus 嗎,為什麼會來買 OnePlus 手機?他們說:是我兒子推薦的。哇,我當時就覺得很有意思,這也會讓我們繼續保持這樣的做法,靠好產品去做營銷。

營銷方式當然很重要,但根還是在產品。

做營銷,除了靠產品的口碑,也要考慮到這個品牌的用戶群體。有的品牌會採取撕逼、無下限營銷、吹牛等方式,抬高自己貶低別人。某些用戶可能會吃這一套,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會對這些噱頭感到厭惡。舉個例子:蘋果是家受人尊敬的公司,它做產品的理念值得每個品牌去學習。但是有的品牌做營銷總是想幹掉蘋果,然而他們做出來的產品體驗跟蘋果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樣的方式我認為對我們的用戶沒用,我們的用戶是一群知性且理性的人,對他們來說,用類似上面說的這些營銷方式,他們只會很反感。靠好產品的口碑說話,說白了就是讓用戶拿在手裡,真正地去獲得實實在在的體驗。也只有當用戶獲得這些好的體驗,他們才願意幫你去推薦。這種的方式正好符合我們的用戶群體,也能讓我們不隨大流,安安靜靜地做出更好的產品。雖然慢一點,但心裡踏實。

什麼樣的品牌吸引什麼樣的人,買 OnePlus 手機的人,有一種特殊的屬性,這種屬性:我覺得是獨立思考。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我們就努力把他們想要的給他們。我們和用戶的關係是朋友,是平等的。如果你恰好選擇購買了我們的產品,那一定是產品吸引你,我們非常感激。

我們剛去印度的時候,是一個全新的手機品牌,但並沒有打算以便宜的姿態去開闢印度手機市場(OnePlus 3T 128GB版本 RMB 3400+),我們的手機在印度市場的售價僅次於蘋果和三星。這樣的一個產品要想獲得很多用戶的認可,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那麼什麼樣的用戶才會買 OnePlus 的產品呢?肯定是充分了解、認同 OnePlus 產品的人才會買,這個來不了虛的,畢竟用戶是拿真金白銀在支持你。所以我們務實、踏實,大家反而會更喜歡。每個品牌都有個性與氣質,產品的氣質決定了品牌吸引來的是一群怎樣的用戶。有句俗話說的好,可能現在很少有人提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巷子深不怕,前提是酒要香。可能前期知道你的人很少,但只要你的酒好喝,自然會有人幫你帶更多人進來。說白了,就是靠好產品去說話。這個觀念現在也不過時,我相信未來也不會。

前幾天經朋友引薦認識羅輯思維的羅振宇,我覺得他的營銷還是挺厲害的,向他取經。但在交流的過程中他跟我講:其實我們是家產品公司。這個觀念我覺得很有意思,他們把內容當做產品去打造,我們也用心做好自己的產品,其實是殊途同歸。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認同「產品至上」這個理念。我們不妨過三五年再回過頭來看,所有的事情都要回歸到本質。之前很火的一些風口上的東西,基本會銷聲匿跡,那種噱頭的東西終究是一時的,做好產品才是本質。


不過具體問題還需要具體看待,可以靈活運用。至於如何做好產品,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有空詳細講講。


兩件不同的事,兩個不同的維度,沒有重合度,不具備互相削減的前提基礎。

在削減成本的時候有考慮的基礎
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可以適當去側重不同的人力分配
我還沒有看到過只側重某一個,就能成功了的企業

但我能看到若干個這些年出來的公司,一直在思考這樣類似的問題,或者踐行了輕此薄彼。
他們後來都沒有聲音了,或者閃耀之後泯然眾人。


企業最終目的不是產品,也不是營銷,是盈利。

在這個前提下,產品和營銷都是盈利的手段。

根據手段的不同,會產生不同導向的公司,比如最近逆襲的OPPO和小米對比,典型的營銷型主導公司和產品主導型公司對比。

至於手段的選擇,不能一概而論,一般來說先看行業,後看大環境。

有的行業營銷型公司更能生存,比如快消品;有的行業產品型公司能生存更好,比如大部分互聯網產品。

最後,當一方的紅利耗盡,肯定要平衡另一方。比如小米最近也在投放廣告了。


暈死,題主問的是如何平衡比重,問的不是產品和營銷誰更重要,答案都是答非所問自以為厲害地教育了題主一遍產品比營銷重要,這個誰不知道么= =


產品更重一點,無論你在營銷上如何耍花招,最終用戶面對的是產品。

http://mp.weixin.qq.com/s/uFSbATNX8eUP8HQA0fx0uw


當前消費升級的新環境下,人們消費理念、消費訴求、消費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基本需求在減少,潛力需求在上升,企業更應該在傳承基礎上。無論何時,產品都是第一位的。不是曾經做過什麼,我們有什麼,而是我們能做什麼,捕捉、挖掘消費者需求點,站在明天看今天,才能真正做好市場.目前我們公司首要問題是產品,而不是營銷模式。東西賣不動,或許問題在於產品短而非銷售端.未來,品牌和產品一定是高度融合的,銷售即溝通,營銷即口碑,產品即品牌。


產品,可以反應出一個企業的核心文化。比如,空調。消費者會聯想到格力,那格力是什麼吸引到消費者,是質量。好空調格力造


看你的用戶,如果都是小白和傻叉的初級用戶,營銷重要

給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秋葉PPT的系列課程

很多做的是真心爛 這個知乎的谷月已經多次吐槽了

但是因為他的營銷做的好

所以一大批小白用戶購買

再比如鎚子手機也差不多

如果是很多資深的專業用戶

這點劉作虎已經給了產品本身就是最好的營銷


要做產品的時候做好產品。
要做營銷的時候做好營銷。


比如先去做個ppt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財務肯定要以不同形式考慮,但不會直接考慮。一般是算投入產出比,更一般是拍腦袋。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回去翻翻書,4p的第一個p是啥?


產品是內容,營銷是渠道,你說呢?


推薦閱讀:

問一下,你們公司上班期間讓上廁所嗎?
公司註冊流程及費用?
如何向老闆提出加薪的要求?
世界上有哪些非常厲害但鮮為人知的公司?
考哪些證可以掛在一些公司里,每年賺點小錢?

TAG:公司 | 市場營銷 | 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