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是不是一定意義上為資本剝削提供便利?

查了查沒有相關問題
在聽管理學的課程上突然想到的 管理學為了提高員工效率與企業的優化是不是更利於剝削? 更甚至於加深資本家與勞工矛盾?以此引發的相關問題 純新手不懂勿噴


謝邀。
先上結論,提高員工效率不會,也不能利於剝削。題主的邏輯鏈出現了跳躍:「優化管理提高了效率,從而讓剝削更容易了」。仔細想想,是不是漏掉了什麼?

一、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假設兩個個人,一個生產螺絲,一個生產螺帽,各自在自家小作坊產生每天100元的價值。這時候,一個企業家(注意是Entrepreneur或者說是創業家,而非嚴格意義上的資本家),發現螺絲和螺帽一起賣,能產生每天250的價值,於是他以每天105元的價格僱傭了兩人,賺取40元每天的利潤。為啥兩個作坊不自己聯合?因為企業家承擔了風險,兩個員工都不願意承擔(所以學Entrepreneurship第一堂課就是風險認識)。並且兩個員工個自也不知道螺絲螺帽怎麼一起賣,甚至不認識彼此(搜索成本)。這時候,企業家和兩個個人之間只是僱傭關係,企業家的資本可以說為零(或者說他的資本只是一紙合約),任何願意承擔風險(以及有商業頭腦)的人都可以進行創業。如果某一個員工願意承擔風險,也擁有商業知識,就應該僱傭另一個作坊,成為一個企業。

同時,企業家覺得購買設備可以提高效率,於是他向資本市場(比如一級、二級市場,銀行),以稀釋企業所有權或者抵押個人資產的方式,籌集資本;而資本市場也會分擔企業家的風險。假設這時候由於資產注入,設備和研發的投入,以及管理優化,讓企業每天能產生每天300元的價值,而給兩個員工的工資還是每天105元,存在剝削嗎?我覺得不存在。所以效率的提高並沒有導致剝削。

二、剝削哪裡來?
剝削真正的來源,來自於喪失議價能力。

的確,作為企業的所有人,企業家和股東與員工之間的利益是有衝突的。把每天105元的價格壓低到90元,企業家與股東就可以多獲取15元的利益。但這有個關鍵,員工是否擁有議價能力。最開始所說,員工自己做小作坊就能創造每天100元的價值,那這個就是員工的議價能力底線,低於這個工資就bye bye。

假設通過管理優化,員工的生產力上升到每天130元,那我們要看這成產力提升力有多少具有議價能力。如果生產力上升完全是由員工本身技能熟練度產生的,因此員工回到自己的小作坊(或者另一家企業)也能產生130元的生產力,那員工完全有議價能力把待遇提高。相反,如果生產力上升完全是企業投入的研發、器材產生的,那麼員工回到自己的小作坊(或者另一家企業),還是只有100元的生產力,員工就沒有提高議價能力,但是也沒有降低。因此,某些情況下,提高員工生產力反而增加員工的議價能力,起碼不會降低。

真正破壞員工議價能力的是讓小作坊100元的生產力降低到80元,或者破壞所有競爭對手,或者禁止員工辭職。保護員工議價能力的方法很多,管理學的很多分支都有闡述。比如反壟斷,比如工會,比如人力資源開發。

三、資本家還是所有者?
對於資本家剝削這個話題在馬列經濟學當中有很高的強調,但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地看待。

企業擁有者(或者說資本家)剝削這個現象在資本主導的經濟環境和企業中比較明顯,因為既然是資本主導,資本決定了利潤,員工議價能力為零。比如傳統鍊鋼業、汽車製造業,培訓一個藍領工人並不需要多少時間,而一個藍領工人如果不幹鋼鐵這一行,社會價值大大降低(這裡並不是貶低工人)。而鋼鐵、汽車製造業需要巨大的資本支持,也就造成了只有幾個寡頭企業壟斷了行業,工人也不可能「自己開小作坊」。員工薄弱的議價能力加強了工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壟斷行業,員工需要組成強力工會進行類似的逆向壟斷。比如NBA壟斷了北美職業籃球市場,球員就要通過工會進行勞資談判,增加議價能力。(附加題:國有壟斷呢?(? ̄ ?  ̄?))注意這裡的壟斷指的是人力資源市場壟斷,而非客戶市場壟斷。

然而在新興的知識、技能主導行業,比如IT企業,員工擁有巨大的議價能力。碼農不滿工資,分分鐘跳槽去對手企業;或者辭職,一台電腦、一台伺服器,分分鐘創建一家新的「作坊」,沒準就是下一個FLAG。對企業來說,僱傭、培養一個合格的碼農也是非常困難的,更別說核心碼農了。關鍵在於,這類行業的價值主導不在資本上,而在知識、技能、甚至客戶關係上。企業掌握了一部分知識、技能(比如通過知識產權、專利、商業機密),員工本身也攜帶了一部分。

當前的歐美、以及改革開放之後大陸的法制結構,造成企業所有權在資本持有人身上,我想是因為過去資本主導經濟環境的影響吧。但是今天越來越多的知識、技能主導企業的企業主已經明白社會的變遷,這些企業的員工也明白自己的議價能力。比如,阿里稀釋股權給員工,把員工變成公司所有人(也就是所謂資本家);比如諮詢公司、律師事務所用合伙人制度來把員工變成企業所有人,績效決定待遇。現代管理學就是為這些企業主和員工指了條明路。

另外,我們平時籠統的說,資本家和員工的矛盾,但是這樣上崗上線的定義並沒有實際意義。CEO算資本家還是員工?一個員工拿了很小一部分公司股份,算不算資本家?銀行把錢借給了企業,企業把資產抵押給了銀行,那銀行算不算資本家?很多我們所探討的所謂資本家與員工的矛盾,其實可能是Principal-agent問題,是內部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問題,是信息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非完全合同(incomplete contract)、資產所有權(property rights)的問題。馬列經濟學是一個切入點,但不能解決絕大多數問題。

如果題主感興趣,可以自己Google閱讀以下話題:

  1. Stakeholder theory
  2. Principal Agent Problem
  3. Coase - The Nature of the Firm
  4. Asset / knowledge specificity
  5. Schumpeterian rents and competition

題主可以去看一下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其中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僱員和僱主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財富最大化)因而管理的意義在於通過僱員與僱主的緊密合作和對僱員的培訓達到勞動效率的提高 從而實現雙方的財富最大化。從這個意義上講 管理的目的是財富的創造。
---------------------------------------
關於上面提到的Taylorism 有一個得票還蠻高的答案表示Taylorism遭到很多批評 以及我又洗白的嫌疑...我覺得還是clarify一下比較好...以下是我對那個答主的回復...也是希望不要造成讀者的confusion...

首先,Taylorism的確遭到很多批評 但是我不確定能不能說早就不用了 畢竟taylor在書中提出的很多觀點後來都在不斷的evolve成新的理論 比如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比如six sigma都可以看作是scientific management的variation。再比如taylor提到的通過計件工資和解僱的方式為職工提供extrinsic motivation 不過因為現在工作任務的複雜化 使得extrinsic mechanism的有效性下降 而需要提高intrinsic motivation。其次,之所以提到泰勒主要是因為我剛剛看完那本書 我一開始也覺得僱員僱主的利益一致這個假設不make sense,但是讀完後我還是有點convinced 放上來供大家討論就是了。再次,社會科學向來沒有對錯之分,不同理論之間的conflict很常見。我覺得在討論之前至少應該說明自己follow那個theory,然後也有助於大家理解,避免瞎開炮。


想再補充一點 Taylorism現在的確已經不是management theory的主流了(看看RBV 看看agency 看看neoinstitutional theory 看看TCE)但畢竟也算是管理學的早期重要作品 所以我覺得看看也蠻好的...
---------------------------------------
至於剝削 涉及到的是財富的分配問題。@CFMars 已經提到了transaction cost的概念。還有兩個可以補充理解的是經濟學中的property right theory和管理學的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property right theory認為(如Grossman and Hart 1986)ownership應該歸屬於在財富創造中作用更大的一方。在企業當中,entrepreneurship是更為稀缺的資源,所以公司的所有權歸屬於entrepreneur。同時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如Pfeffer and Salancik 1978)認為power來自於dependence 因為employees depend on entrepreneurship 所以entrepreneur在財富分配中有更大的bargaining power。
綜合以上兩點,隨著工作內容的standardization,傳統行業的employee所持有的human resource的可替代性越來越高 而employer的management skills的價值在提高 所以的確會出現管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時 使得管理者獲得了更大的好處(雖然從絕對值上講 僱員的工資也在提高)。但從鼓勵創業的角度來講 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正因為如此 才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創業。從動態的角度看,更多的entrepreneur使得entrepreneurship的價值降低,(也許)僱員在財富分配中的bargaining power也會隨之提升。


殺人犯用的菜刀是不是兇器?
菜刀本身是無辜的,但在殺人犯手裡,它的確是兇器。


首先,我同意高票答案管理學是不是一定意義上為資本剝削提供便利? - CFMars 的回答 - 知乎的回答。也謝謝這個回答對我的啟發。這裡說一些我自己的思考,希望不會跟高票答案有重複。

首先,如果把這個作為一個學術問題討論,首先就要定義「剝削」。剝削的定義,根據我有限的知識,應該是依賴「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的定義。什麼是「剩餘價值」呢?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剩餘價值是指剝削勞動者所生產的新價值中的利潤(勞動創造的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剩餘價值_百度百科)。根據這個定義,一件事情有利於剝削,無非以下兩種情況之一(或兼而有之):
1、這件事情顯著地降低了被剝削者的工資;
2、這件事情顯著地增加了被剝削者勞動所創造的價值。
但是注意,如果被剝削者勞動創造的價值增加值(減少值),低於(高於)被剝削者工資的增加值(減少值),他的境遇實際上變好了:「剝削」這個行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這個有點像經濟學中的效用函數(utility function)。
這是一個前提。

接著,我還要對題主潛在的對「管理學」的誤解提出一點異議。「管理學」顧名思義,好像是「如何管理別人」的學問:上「管理學」課程的學生,都是公司的「管理層」,是老總,上課的目標是,「學會如何管理手下人」。那麼,教「管理學」課程的老師,個個都是惡魔,傳授的都是些「如何剝削手下人」、「如何在與別人的鬥爭中體驗其樂無窮的境界」的奇淫巧技。請允許我在這裡系統的介紹下「管理學」(我引用的資料有點老舊)。根據1998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高校本科教育學科專業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1大學科門類,72個二級學科,249個專業。管理學下屬一級學科五類,分別是「圖書檔案學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和「農業經濟管理類」。這些一級學科又下轄多個二級學科,諸如大家熟悉的「會計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工業工程」等。總而言之,「管理學」是跟「經濟學」、「法學」、「工學」等平級的學科,它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管理學(綜合性交叉學科)_百度百科)
說了半天,管理學是不是教你「與人斗其樂無窮」呢?並不是的。以商業活動舉例,它有兩個方向,一是做大蛋糕,二是分蛋糕。「管理學」有沒有可能是有的聰明人發現在「做大蛋糕」的過程中,出於種種原因(詳見transaction cost),精力被內耗掉了,因此,提出了一個學科——「管理學」,來更好的促進人們的合作,「管理」人們的信任(Agency Problem),「管理」人們的行為(Contract Theory),讓這個社會更高效、更好的學科呢?
這是另一個前提。

在以上兩個前提下,我認為,「管理學」不僅沒有增加「剝削」或「剝削」的便利性,還有效地遏制了「剝削」,增加了社會效率(這部分效率如果沒有「管理學」是要內耗掉的)。

比如說,根據諾獎得主Williamson, Oliver E.的觀點,一個人如果投入了一定的專有投資,就有被「敲竹杠」(opportunistic behavior)的風險。比如,很多公司主張「培訓上崗」,公司需要對僱員進行專項的培訓,這個過程很可能是冗長的(僱員要投入相當的時間成本)。培訓完畢後,僱員擁有了更適合這個公司的能力,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本來是一件好事。然而,當培訓完成時,僱員很可能會被公司「敲竹杠」,因為公司換一批人培訓的成本低,而僱員已經接受了培訓(做了「專有投資」),僱員不在這個公司工作,這個培訓帶來的技能增長到了別處沒有用(看過《當幸福來敲門》的朋友回憶下男主的處境)。因此,公司此時是有議價能力的,僱員勞動產生的價值上升了,公司卻有動機和能力不給僱員漲工資,「剝削」因此產生。如果僱員在培訓之前就可以預見這個結果,他就沒有動機參加這項培訓。最終,公司沒有技藝熟練的僱員,創造價值的效率也不高。這部分效率損失哪裡去了?在人與人之間的質疑中內耗掉了。資本家也不開心,僱員也不開心。怎麼辦?在這種情境下,「管理學」大膽地提出了與馬克思觀點截然相反的論斷:在某種情境下,資本家歡迎僱員成立工會。當僱員成立了工會以後,議價能力會有上升,僱員知道工會會在自己被「敲竹杠」的情況下,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此他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參加培訓。而資本家擁有了更多技藝精湛的工人,自己的利潤也有提升。注意,這部分提升不是「剝削」來的,而是將內耗的效率轉化為生產力得來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資本家由於存在後顧之憂,害怕被僱員「敲竹杠」而鼓勵僱員成立工會。例子是這樣的,資本家種了萬畝桃樹,春種秋收,可拿¥10萬的利潤。在秋收之際,他需要僱傭勞動力來幫助自己摘桃子。僱員此時的議價能力極強,因為如果他們不幫助資本家摘桃子,桃子就要爛在地里,因此,資本家正常情況下可以拿到¥10萬的利潤,會因為自己議價能力的下降變成(接近)¥0。這部分利潤全部跑到了秋收之前的勞動力手裡。如果資本家可以在春季就預料到這個結果,他就沒有動機種下桃子。最終的結果是,資本家沒有利潤,勞動者沒有收入。怎麼辦?「管理學」提出一個方法,資本家鼓勵勞動者們成立工會,並定期(每年)給工會捐贈¥5萬元。我們再回頭看看這個行為帶來的變化,首先,勞動者們在秋收時不會選擇「敲竹杠」,因為如果他們做了「敲竹杠」的事情,工會每年的¥5萬元收入就沒了。勞動者會面臨長期的損失(這裡還有一個折現的概念,暫不考慮了)。如果是這種情況,資本家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可以放心的在春季種下桃子。最終資本家和僱員都有收入。(注意上面兩個例子為了直觀,都沒有引入「機會成本」這個概念)
因此,一般意義下認為資本家為了剝削勞動者,特別討厭他們成立工會。是非常簡化的一階邏輯,託管理學的福,在實際生活中不一定是如此。

回答的比較混亂,我回頭認真整理下吧。


管理學的效果主要體現在生產階段。
而剝削主要存在於分配階段。
所以答案是不會。
哎呀天天剝削剝削的真沒意思。


先上結論:是的。

剝削是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常用的概念,在主流經濟學中見的比較少(實際上我從未見過,歡迎大家斧正),所以這裡從前者的角度來分析。

馬克思對剝削的定義,是建立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的,該觀點認為一切商品的價值來源於人的勞動(在馬克思那裡是人類無差別的抽象勞動),所以企業的利潤也全部來自於勞動,而不是其他諸如資本(廠房、機械、原材料)、土地等生產要素。

勞動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即勞動者補償勞動所進行的勞動,很繞,你可以理解為是其生產的產品價值剛好等於他工資的那一時刻之前的所有勞動;第二部分是剩餘勞動,即在那一時刻之後的所有勞動。

而剝削,就是資本家佔有了勞動者的剩餘勞動,是形容勞動者在為資本家生產商品時,其獲得的報酬(即工資,或勞動力的價值)比不上他為資本家生產的商品的價值,而這個差值越大,說明勞動者被剝削的越嚴重。可以把剝削理解為:在分配一個企業獲得的收入的過程中,工人得到的其實比他應得的要少。資本家在其勞動之外,通過佔有生產要素的名義佔有了大部分企業所得,體現出其對勞動者的剝削。

馬克思說擴大剝削,或者擴大資本家收入與工人收入差距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 第一是擴大絕對剩餘價值,即延長工作時間和提高工作強度;
  2. 第二種是超額剩餘價值:這種剩餘價值可以看作是一個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價格優勢),要降低單位產品的價值(對於這個企業來說是成本),在這個降低成本的過程中,通過提高個別生產率,降低必要工作時間(在這段時間結束後,勞動者生產的商品與他的勞動力的價值相等)產生了剝削;
  3. 第三種是擴大相對剩餘價值是所有的資本家為了競爭,爭相提高個別生產率從而導致行業生產率提高而導致的剩餘價值提高,在這過程中,整個行業的工人必要勞動時間都縮短了。

管理學作為一種協調要素配置,提高生產力的學科,無論是在個別企業還是全生產部門,起到的都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作用,在這過程中,它必然不自覺地降低了個別企業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工人被剝削了。

具體的例子。比如說 A 企在僱傭泰勒作為 CEO 之前月產 1000 件電燈泡,市場上售價每件 10 元,價值相當於 10000 元,減去工資之外的成本 2000 元,從而獲利 8000 元。其中工人工資 2000 元,資本家所得 6000 元。

在僱傭泰勒之後,他提高了工人們工作的效率,大家可以月產 1600 件電燈泡,假設這點燈泡對價格影響很小所以價格不變,價值相當於 16000 元,除工資外成本為 3200 元,從而獲利 12800 元,這怎麼在資本家和工人之間分配呢?按照原來的分配比例,工人應該得到四分之一即 3200 元,資本家 得 9600 元,看起來很公平,但其差距的絕對值從 4000 被拉到 6400 元了,從這來看,工人是不是被剝削了呢?馬克思認為是的,何況企業基本不會給工人增加 60% 的工資,所以剝削還要更重。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解起來可能有點繞,建議去找一些政治經濟學教材來讀,重在理解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比我回答中介紹的其實要更深刻和複雜。


高票答案已經把剝削的經濟前提假設說清楚了,這裡來說說行為假設。

剝削存在的前提是個體不存在主動性,也就是說個體是純粹的「刺激—應激」動物。在這種情況下,個體只是攜帶動作的工具,是被管理者界定行為邊界和給定存在價值的存在。這種思潮曾經非常流行,學術上是「斯金納」箱,實踐上是「科學管理原理。」(科學管理原理是建立在行為主義假設上的,所以本質上是「剝削」而不是利益共享)

然而, 隨著學術的逐漸發展,特別是管理學界90年代對於個體主動性的全面認識,已經將以上假設推翻。新的共識是,個體是具有主動性的存在,能夠識別、處理問題和挑戰,並且通過產生變革而推動個體和組織的發展。因此,在管理中,管理者的任務不再是給個體定義價值,相反他們的價值會被個體定義的(幫助個體實現主動性,同時框定前進的方向)。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和個體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個體變得不可替代,因此「剝削」的基礎並不存在。具體例子來說,學術上從班杜拉的「新行為主義出發」,到sharon parker的 proactive motivation model,都是特別好的例子;實踐上來說,how google works中對於smart creative的描述就非常深刻。

以上。


我看一些入門級的經濟學書籍上都將一個企業的成本分為兩部分:資本方面的和勞動報酬方面的,而高管的薪金一般不包涵在成本內。我覺得這可能是經濟學家們的「小手段」,讓企業經驗者更容易接受他們的理論。比如:公司人力成本過高,要裁員200人企業才能盈利。相反,從來沒聽說過哪個公司為了降低成本而解僱幾個總經理的。


如果被剝削的人拿得比不被剝削的人更多,我只想說讓剝削來得更猛烈些吧。
管理良好企業的員工平均下來肯定拿得比管理缺失的企業要多!


提高勞動效率就是資本主義這種生產方式的意義,提高勞動效率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資本家就可以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但最終這種生產方式會普及開,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下降,從而導致價格下降,工業品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變得讓大眾都可以消費得起的。也只有在提高了勞動效率的條件下,才可以讓工人有更大的與資本家談判的空間,來提高勞工福利,比如提高勞動報酬、縮短勞動時間等。
先進的管理技術其實跟蒸汽機、電力這樣的先進科學技術沒有太大區別。至於是否促進了剝削,這個問題也應該從兩個角度來分析,從公平的角度上說,剝削程度的確是有提高的趨勢的,許多行業中資本家可以用比過去快得多的速度來積累巨額的財富,但是實質上來看,由於效率的提升,生產出了更多、更廉價的商品,不僅資本家分到的部分增加了,勞動者分到的勞動報酬的部分也增加了,整體上生活水平都有提升。
剝削並不是一件絕對的壞事,它只是一種生產制度,而且這種制度在現階段是可以積極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任何能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事物都等於是在推動人類進步。


管理學有其自身的歷史,上升為一個理論甚至學派也就是1880年以後的事情,其背景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後,隨著大工業生產的普及而產生的。在前工業化時代和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類生產力水平較低,英國有幾十人的企業就算是大廠,很多企業也就是幾個人十幾個人,煤礦人數稍多,這時候資本家就是企業經營者,管理比較容易。二次工業革命以後大工廠往往動輒幾百號人,內部職能劃分更細,層級更多,如果有分公司的話管理更是複雜,靠資本家一個人那是獨木難支,這時候出現了職業經理人,一次工業革命以後也有但是很少,職業經理人大量出現是1870年以後。

了解背景再看實質也就不難理解了,管理學的本質是更好地管理企業,以至於企業不會產生管理上的混亂比如財務混亂,供應混亂,物流混亂和人員混亂等等,每個人各司其職,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至於剝削?我看到的情況是當時美國的農民爭相進城被剝削,被剝削以後還能買車買房成為中產階級。就連馬克思同志的故鄉德國也是一樣,全世界爭相邀請資本家前來投資,資本家到哪就受到當地農民階級的狂熱追捧,爭先恐後要求進入工廠接受剝削。而號稱消滅了剝削的某些國家連日常生活都過不下去!呵呵~誰是偽科學?套用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管理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
追求超額剩餘價值是每個資本家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直接動機;而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結果,使資本家普遍獲得相對剩餘價值。個別資本家通過採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所獲得的超額剩餘價值是暫時的,一旦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都提高,個別資本家所獲得的超額剩餘價值就會消失,而所有的資本家卻能長久穩定地獲得相對剩餘價值。——馬概
所以,管理學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當然,在管理學的應用過程中,確實會有一部分資本家獲取了超額剩餘價值,所以說管理學為資本剝削提供了便利是沒問題的。
但這不代表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於剝削,而且這更不會加深資本家與勞工矛盾。反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是緩解資本家與勞工矛盾的常見手段。


看管理學的理論發展就知道了本質是優化各種資源配置,提高效率


剝削、資本家壓榨剩餘價值,這些現象可能是歷史的現實,但早已不符合目前的現實。
社科理論不與時俱進就是刻舟求劍,且遺害無窮——舉個栗子,有些品性善良的小孩就是因為課本中這些對資本家的偏見而堅定了不願意傷害他人當然也不願意剝削他人的小心愿,因而不願意從商、看不起管理者。這種心態是有害的。
實際上個人能力在當今世界上翻不起什麼浪花,大部分人都要通過組織、團隊實現個人價值,而一旦有了組織、團隊就有了管理。事實上管理學大師德魯克非常看好非營利組織的管理。

原本的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範式早已發生變化。目前如美國這類「傳統資本主義」國家很多人已經通過養老基金成為了企業的實際所有人,而傳統意義的資本家已經成為專業的管理者。更何況還有員工持股、合伙人之類的做法。

管理學的目標或者存在意義從來不是更效率地剝削,而是更好地統籌組織、團隊去實現其本身的社會使命。之所以會產生誤解,與陳舊不更新的社科理論有很大關係。


管理的作用體現在生產過程,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剝削的作用體現在分配過程,制定薪資分配製度時會產生剝削作用!
總體而言最終決定分配的是話語權!
在資本主導的行業有資本的人最有話語權,拿走最大的蛋糕!
在技術主導的行業有技術的人最有話語權!
在銷售主導的行業,人脈代表話語權!!
因此任何一個公司都未必是老闆在剝削,而是擁有話語權議價權的那些人在剝削那些沒有議價權的人,甚至把老闆也剝削了!!
管理者其實是被剝削者,也是對抗剝削的主要力量,更多的時候,是反抗剝削的!
很多人上著不操心蛋不疼過著閑來無事的班,照樣薪資可觀,他們才是剝削最大支持者!!


知識包括知識分子反不反動,主要是看為誰服務。為資本家服務就會加重剝削,為工農服務就不會,管理學提高效率優化企業增加的利潤都給資本家不就是加重剝削么?增加的利潤分給員工不就是減少剝削了么?

管理學提高員工效率和優化企業,利潤增加。
利潤增加不是因為管理學,而是運用管理學及其參與提高效率的人

如果運用管理學優化企業的人,以及提高效率的參與者都沒有得到回報,或者回報很少,而增加的利潤全部或者大部分都讓資本家拿走了。

這不是加重剝削是什麼?

運用管理學進行優化企業的管理者只是腦力勞動的另一種勞工,不要當精神資本家。


這個幾乎沒什麼人關注的問題居然上了日報,然後又一次選擇了一個非常自由主義的回答(雖然這個問題下面基本上都是自由主義的立場)
比如有人說看看泰勒的,泰勒制現在就算是在西方都受到批評以致於早就不用了,還吹什麼工人的利益和資本家的利益是一樣的,這簡直洗得連龐麥郎都摩擦不起來了。
管理學是不是在幫助剝削,是的,因為資本主義下,不存在沒有剝削的企業,如果有,請告訴我,我想去應聘,不過話又說回來,我要是去「應聘」,聽起來好像還是在剝削啊!

剝削的真正來源並不是喪生議價能力,而是工人與生產工具的分離,以至於無產階級必須出賣自己的生命以接近生產工具,然後獲取工資,再去消費以便完成再生產。
而到了當代社會,無產階級這個概念很容易造成誤解,所以我們應該從最核心的一點來看,那就是失去了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權。
工人去工廠上班如此,出租司機開車如此,包括學校,作為資本主義中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也是如此。當人失去了對自己生命的掌控,剝削就產生了。
有人一定會問資本家(老闆)也要每天勤勤懇懇工作啊,是這樣的沒錯,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賺了很多錢但沒機會花的資本家,因為他們同樣受到了剝削(雖然他們可能不這麼想),因此資本主義下,沒有人獨善其身,資本家也在過「非人」的生活。但因為他們有資本,所以選擇的空間大很多(大不了就虧點錢嘛),但無產階級沒有選擇的可能(沒錢吃飯會死的)。當然,國家福利的存在似的餓死的人少了很多,這要謝謝政府。
企業、企業家是不是在做好事?有人反對左派說什麼「一天到晚談剝削,總比大家一起吃土好吧!」但這個意識形態的假設就是,公司是在做好事兒的,沒有資本主義,人們生活一定會差。這種假設在中國,有歷史的因素,但仍然是沒有道理的,要按照生產力發展的程度來,之前是步子邁大的,但步子本身是該邁出的。
現在就該邁出去了!
有人說專利,這就是最典型的,知識是屬於某個人的嗎?比如某個公司研究出一個新葯,受到專利保護。那我想問,他們研究這個葯的過程中,有沒有用到前人的理論、研究和知識,這個葯作為知識的結晶,難道裡面全都是他們原創的知識?不可能吧!那憑什麼要專利要知識產權?知識是屬於全人類的,而專利只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為公司造成壟斷地位以牟利的工具而已。
你說人家十幾年後就公開了,那我請問,如果立即公開,這十幾年我們是不是能夠研發出更好的葯,救更多人?所以知識,作為典型的非物質勞動產品,在資本主義下的生產與再生產受到了限制,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社會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那麼,就像我們淘汰封建社會一樣,資本主義也該被淘汰了。
嗯,偏題了。
管理學,作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一環,沒得洗。因為無論幹什麼,你最終的目的一定是獲取更多的利益,而利益來源於對剩餘價值的剝削。
。。。。。。。。。。。。。。。。。。更新。。。。。。。。。。。。。。。。。。。。。。
利益或者說利潤,具體到物上就是錢,所以資本主義的核心用是個人都能理解的話來講就是對錢的追求,當然這個意識形態已經質詢了幾乎所有個體,大家基本上都是想要賺錢的不是嗎?
但問題是賺錢本來不是人本真的需要的,相反馬克思說勞動是人本真的需要,勞動是快樂的,很多人不理解,因為馬克思講的是真正的勞動,而不是資本主義下的異化勞動。真正的勞動是一種創造性過程,比如自己發一條原創的朋友圈,p了一張好看的圖,這些與賺錢無關,但你能感到很快樂。
評論區里有個人說「工人是爭著去被剝削,不被剝削就要吃土了」,這真是無恥到極點的一種論調。這就類似,我把你家拆了,然後給你地上鋪張報紙,說:「這是我賞你的,還不跪下叫爸爸」。這種話沒道理。


管理學並不一定有助於剝削(或為剝削提供便利),因為有沒有剝削和管理的好不好是無關的,而只有剝削量的多少是和管理有關的。

因此,在存在剝削的社會(例如資本主義社會),管理學(或者明確說是資產階級管理學)的根本目的是要實現利潤最大化,無論是降低成本還是提高生產效率,都是以這個目的為中心的。利潤是由剩餘價值轉化而來的,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本質上就是追求剩餘價值的最大化,即剝削效率的最大化。

但是,如果在一個消滅了剝削或基本消滅了剝削的社會中,那些以利潤最大化為目的而採用的管理手段,就變成了為滿足社會需要與人民需求,提高生產力水平而服務的了。例如列寧曾經就舉過泰勒制(也有譯作泰羅制)的例子。又比如,機器在資本主義社會,就是工人的「敵人」,是資本家壓迫工人的工具;但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機器消除了資本的屬性,成了一種單純為增加社會財富而服務的高效生產工具。

所以,管理學作為一門社會學科,既有技術性,又有價值性即階級性。管理學是不是為剝削服務,歸根結底是看它為哪個階級服務,是在什麼社會歷史條件下應用。

另外,那些噴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麻煩能先看一下《資本論》第一卷嗎?說一個人既是資本家又是工人的,請先理解一下「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以及「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兩句話吧。畢竟不懂馬列就噴馬列,和怨婦罵街實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多了一些道貌岸然。


管理學提高效率,減少浪費,讓企業運行更好。
誰擁有企業,誰就是管理學的直接受益者,當然不否認某些管理行為對職工也有利,但這不是管理的初衷。
所以管理這種行為,不論在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是有用的,因為提高總體效率,資本主義下,雖然的確是剝削,但職工不一定受損,企業主一定得利。
至於增加矛盾則不然,現代企業管理強調企業文化,強調職工的主觀能動性,職工被洗腦了,還談什麼矛盾,恨不得都是精神趙家人呢。


個人觀點,你要是信馬哲,那確實是剝削,因為老闆掙了更多的錢。但我本人是反馬哲的,所以我不認為是剝削。我舉個淺顯的例子,不懂經濟學的也能看懂。假設一群人,一開始手裡都有1元錢,大家公平起點。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其中一個人有了10元。於是他開動腦筋,辦個工廠吧。他僱傭了8個人,給他們每天1元錢。然後這個工廠每天能賺10元錢,除去工人工資8元,老闆自己工資1元,老闆還有1元的利潤。然後長年累月,因為老闆的實際到手金錢總是工人的兩倍,一段時間以後,工人有了10元,老闆有了20元。
那麼各位分析一下,老闆是把工人手裡的1元錢剝削走了呢?還是讓工人賣腎了?又或者是讓工人每天工作20小時了?
說剝削的,為啥還拚命進什麼BAT,進什麼華為中石油呢?不就是因為工資高嘛。工資高說明這個企業利潤高啊,利潤高說明剝削的狠啊,擠破頭去剝削狠的公司?腦袋被門夾了?
所以剝削論,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仇富論。它理所當然的假設利潤應該全歸工人,而不去探討價值鏈條。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茅於軾對馬克思經濟學的評價?
如何評價鹽業取消專營後百姓感到不滿的情緒?
問什麼現在很少聽到"剩餘價值"這個詞了,馬克思當時把剩餘價值和利潤做的區分現在看來是否是主觀的?
馬克思經濟學存在那些問題?
怎麼看待「發改委21天內批複16條鐵路5個機場,投資近7000億?」?

TAG:企業 | 經濟學 | 管理學 | 列寧主義 | 剝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