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2016 年中國會大量收購德國公司,全年總花費已經超過 110 億美元?

新聞背景:面對中國投資攻勢 德國逐漸關上大門為那般

根據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統計,這一年中國幾乎一周收購一家德國公司,創下中國收購德企的紀錄,而反對的聲音也隨之增強。自1月份以來,中國公司已花費超過110億美元收購德國公司,打破了2014年創下的26億美元前年度收購額紀錄,同時也使德國成為今年中國在歐洲進行收購的第一大目標。


2016年參與了幾起對德國企業的併購,也成立了德國分公司,希望梳理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我覺得中國企業對德國企業的收購可以分為兩類:買技術和買利潤

對於第一類併購,我認為也有兩方的原因:
1. 很多中國企業在最近兩年才成熟到一定程度可以開始海外併購。以我熟悉的環保行業為例,10年前,技術的作用還不那麼明顯,國內的環保企業還在拚命靠關係拿項目。到現在這個階段,已經開始逐漸出現一些真正的重視技術的公司了。

中國的很多環境問題德國或者日本美國二十年前就遇到過,因此,和純粹從國內研發相比,拿一些海外技術回來消化吸收再創新是很自然的想法,很多中國企業也是抱著這個目的去併購德國企業的。

2. 再來說說為什麼是德國。和美國相比,德國有很多所謂的隱形冠軍,就是專註一個或幾個產品的細分市場龍頭。但某些這類技術公司有個問題,抗風險能力較差,再好的技術公司一年沒有訂單也要玩完。拿我們熟悉的一個曾經想賣給我們的德國公司為例,以前生物質能源補貼多的時候有800多個員工,但德國生物質能源補貼政策一變,一下就不行了。

對於第二類併購,我們今年試圖參與了幾個,但都很貴,競爭對手最後也都是中國企業。
焦點:完全控股僅數月的EQT為何要脫手EEW?
這類的邏輯其實也很簡單,對中國企業來說,這樣的倍數在國內來看並不高,做一些海外配置可以降低匯率風險,還有些技術引進的概念,所以願意買;對德國企業來說,中國企業出的價錢實在太高了,況且有些德國企業控股股東是PE,人家才不和你講什麼情話呢,所以願意賣。

對於提到的德國政府目前的一些態度轉變,我和我們德國公司的交流過這個問題。基本上,德國人對中國人還是有些好感的,以前很多美國公司買了德國企業之後把技術拿走了,廠關了,品牌並了,所以很多德國人會很反感。中國企業近兩年才開始大規模收購,之後的措施還沒有逐漸展開,所以很多德國人也在觀望。

目前德國媒體最近的抱怨主要是覺得中國企業可以無限制的用便宜的政府融資去買德國公司,德國企業買中國公司卻有種種限制所以比較傲嬌。。。


作為律師,參與了多起中國對德國企業的收購,這個問題也算職業相關。其實這個收購的數額不算多,雖然相比2014年已經增長多倍,對德國的收購近些年一直快速增長,配合中國走出去的戰略。對於中國的經濟體量來說,不是這個數額太大,而是以前的數額太小了,現在算是補償,這是大趨勢和大背景。

對德國併購增加的原因還在於:

1. 技術/品牌:德國企業的技術積累和品牌。這是關鍵,德國的技術積累不必多說,中國想要在產業鏈上往上爬升,吸收德國的技術是捷徑。而對德國製造的認可,起碼比中國製造容易被接受多了,取得品牌,也方便進入世界市場。

2. 中德良好的經濟往來,德國相對寬鬆的管制。德國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頗高,而且德國也是典型的支持開放和全球化的國家,對比一下,美國對中國的收購,多了太多國家安全的考慮(cfius的審查壞了多少好事)。中國企業在德國遇到的政治方面的阻力相對小。

3. 德國經濟形勢好,而資產處於較低的價位,大家帶著抄底優良資產的心理。

4. 德國中小企業才是立國之本。雖然我們耳熟能詳的是大眾,西門子這類大企業,但是德國最強的還是中小企業。可能不大的企業,就掌握了很不錯的技術,在細分的市場內佔有率極高,買這類企業,門檻不高。


謝邀。國內錢又多,還啥沒好東西可買,相同的東西,國內證券市場上又支持高估值,德國有不少好東西,還切合製造業升級改造換代的概念,審批也相對寬鬆,買買賣也是自然的。
最近買的的太多,德國政府態度有所變化和加強收緊也是必然的。政府的政治邏輯和商業上的純粹商業邏輯,當然不同。反過來想,如果有一非洲國家,到天朝大肆收購,你猜結果會怎麼樣?


瀉藥,別的不懂也不好評價,只知道這些收購的企業都會馬上進入收購的技術消化吸收的階段,這時候德國磚家和中國廠家的溝通協調就十分重要,而德國磚家們可是明明能說一口倫敦腔的英語也要在國內攻城獅們面前拽德語的,那種錢能買來我的身體卻買不來我的心的感覺非常傲嬌,但的確是我等劉德華的一大福音,相信現在在德國找工作的同學們發現在德國就業市場上開始多了一些對中文有要求的各種工程師崗位,僱主不是以前那些如雷貫耳的大公司,反而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也就是俗稱的隱形冠軍。所以親愛的同志們,照著這110億美元收購的企業目錄狂投簡歷吧!


謝邀,目前在我生活工作的地方已經有公司被江西某公司,三一重工,美的收購,而我本人也是在一個被中國收購的公司內工作。 我只是想根據我的經歷和視野範圍說一下自己的理解,希望講的不對的地方大家輕噴。(請勿轉載)

1. 為什麼要收購。 中國生產成本上漲,人頭紅利優勢漸漸遠去,很多外資企業關掉在華工廠,去往更加廉價的國家。比如現在中國服裝廠工人一個月2400塊薪水,在印尼越南和柬埔寨也就100塊美金(平均)。加上東南亞等國家在推出稅收等各種政策招攬勞動密集型企業,很多中國自己的工廠也逐漸外遷,從這一點,或許我們可以說中國的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遇到了瓶頸,企業為了活下去,政府為了有稅收,就需要高科技附加值的工業工廠。然而我們很多年都在想辦法如何做的更快更多更便宜,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做的更先進上,或者是我們的創新能力有限,技術積澱不夠。 先天不足後天缺失加上時間很緊,機會稍遜即逝,走出來收購或許聽起來是一個當前快速高效又相對保險的實現轉型的辦法。
2. 為什麼能收購。我們一直在講新的要學習德國的工匠精神,在說要學習德國家庭企業的管理模式。德國人做事慢,據我們財務部門分析,同一個設備德國需要用中國4-5倍的工時,然而德國工時單價又很高,這就導致了成本很高。 家庭企業成就的德國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中小型企業多,一個200人的工廠在一個鎮子上已經算相當規模了,在如此的一個工廠里,這麼多年都是恪守契約精神,用好料,慢慢做,一個產品做出來要用30年,一個產品開發出來要持續生產10年以上,這種想法只是德國人的想法,別的國家的人可能並不以為然。計劃生產10年的產品3年後就被某國山寨的便宜貨飽和了市場,重新開發新的產品也是需要時間和金錢的,開發成本很高。在此過程中老產品在市場中的格局每況愈下,一些中小型企業由於資金問題步履維艱,甚至倒閉。而靠著人頭紅利發家的一些中國企業在過去的時間中越做越大,積累了資金,也有著意願。
3.為什麼選德國企業。
德國製造名聲好(連倒閉了的WMF刀具都能被中國人買活),如果帶著品牌一起收購,就是相當於買了他的前世今生,直接經營,坐享品牌 價值。
德國公司還是有很多獨特的技術,買過來直接用,比自己開發省時省錢還免得開發失敗。
德國宣傳工業4.0,人人翹首以盼,我國很多省市的領導也紛紛過來學習,想帶領全國人民共同 富裕,在 我和德國人的聊天中,4.0是很抽象的概念,沒有一個人能講得清楚,不過也不足為 過。


其實收購只是個開始,更難的還是融合和協作,如我和我的德國同事們聊天,中國投資者在德國人員工眼中的形象並不是特別高大。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講需要一個很了解德中兩國的團隊幫助做融合,這不僅僅是互相了解的問題,也不是一個諮詢公司隨便說說就能實現承諾的。所以收購後會出現什麼結果,還是祝各位投資者心想事成。


謝邀。

放小了看,這就是國際併購的一樁樁案例的累積而已;往大了看,這其實只是中國戰略的一部分,ZF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首先,引用基辛格在《論中國》書中國際象棋和圍棋的論述:

「中國流傳最久的棋是圍棋,棋手在棋盤各處同時展開廝殺,棋盤上每落下一子,對弈雙方的實力對比就略有消長,雙方都在實施自己的戰略計劃,並同時應對對手的棋。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結束時,棋盤上雙方的地盤犬牙交錯,一方常常僅佔有微弱的優勢。

西方人喜歡下國際象棋,目標是全勝,目的是把對手將死,即把對方的王或後逼入絕境,令其走投無路。絕大多數的國際象棋比賽靠消耗對方實力或偶爾靠一著妙手取勝。唯一的另一種可能是雙方握手言和,即雙方均無希望取勝。

國際象棋是決戰決勝,圍棋則是持久戰。」

通俗的講:

西方講的是:你死我活、弱肉強食;

中國講的是:我活,也讓你活,但我活的更好。

雙方甚至幾方的博弈,展現的是中國人的智慧。


縱觀世界棋盤的一角:

1.
東北亞是僵局;

2.
南海是僵局;

3.
台灣問題是僵局;

4.
東南亞偶爾被盤活一下,也算個僵局;

到頭來,家門口難盤活了,只能執子到其他角落:

1.
非洲持續投入;

2.
投資拉美——某國的後院;

這些還只是角落性的,真正牛逼的在於:

1.
中國製造2025

2.
一帶一路

內外兼顧,由點及線、由線及面地去盤活。

你以為中國製造2025光靠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積累,就可以?

你以為一帶一路,跟沿線國家搞好關係,人家就樂呵呵地配合?

顯然不行。

做好自己的盤面、順勢而為兼具消化吸收——中國製造2025;

同時在對方盤面上培養、做活自己的棋子——落實一帶一路。

最終整個大棋局的博弈,誰贏誰敗,觀棋的人看不懂,笑而不語即可。

「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結束時,棋盤上雙方的地盤犬牙交錯,一方常常僅佔有微弱的優勢。對於一個外行人,從棋盤上並不總能看出哪一方是贏家。」


謝邀。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可以由以下兩方面來分析:

為什麼要買德國企業?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主要用廉價的勞工成本來吸引外來投資,從做代工開始慢慢學技術,到之後自己研發,漸漸的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企業也也開發自己的產品,但是中國和發達國家在產品研發和固有的技術水平相比的話,還是有很大差距,若想快速提升產品技術的話,併購是最快的辦法。

而德國的工業,尤其是汽車、化學、機械設備、醫療器械等產品技術,都居於全球首位,再加上德國本身的經濟體系是由KMU(中小企業)所組成,規模較小,併購成本也較低。因此以中資企業的角度而言,可以用相對低的價格,買到一個有品牌有技術的優良的公司。就算中資企業本身不走向海外,單就中國內需市場而言,普遍對德國技術和德國產品有一定的信賴程度,這樣也很容易把產品銷到國內。

德國企業為什麼要出售?
德國很多企業是家族企業,有點像家庭作坊,下一代對於家族企業沒有興趣,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只能出售公司。另外也由於德國本身較保守,一般中小企業,趕不上全球市場的變化,在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銷售跟不上,導致虧損,這時需要資金來疏困,中資企業的介入,可以解救德企於水火之中。目前被併購的德國企業中,約50%的企業由於資金問題而走上被併購的這條道路。
而另外50%的企業,雖然不面臨破產的情況,但是公司為了進行結構調整,需要大筆資金投入,或者可以更好地踏進中國市場而選擇了與中資企業合作。


分析一下收購集中在哪個行業,或許能找出未來十年的經濟熱點。


國內貨幣嚴重超發,限制普通老百姓換匯,印出來的紅紙允許拿出去收購德國製造業這種最優質的資產,本質上跟美國QE然後吸全世界的血差不多。搞不好還能得到很多技術,應該屬於中國製造2025陽謀的一部分吧。 當初吉利不就是趁著金融危機併購了Volvo么。 這種策略的最早版本是蘇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就利用西方經濟危機購買福特等大公司的資產和技術……


謝邀。第一次被邀,略驚喜。

作為還在德國讀研之路上披荊斬棘的大四德語專業學生,說一些知道的吧,認識淺薄,不喜勿噴。

文章截自 Felix Lee 的文章 Die chinesische Chance ,講的還是美的收購kuka的事情中他的觀察。


"In der Digitalisierung sind die Deutschen mit ihrer Ingenieurskunst weltweit fu?hrend.
Die Softwareentwicklung aber wird von Unternehmen aus dem Silicon Valley
dominiert. Wer von beiden am Ende die digitale Revolution gewinnt, ko?nnte sich in den Schwellenla?ndern entscheiden. Dort, wo auch ku?nftig am meisten produziert wird – also in China."

這段話意思是說:德國的工業世界文明,而軟體發展則被美國所掌控。而誰能在這場數字化競爭中獲勝呢?這是由一個新工業化國家決定的。誰能和這個國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誰就能取勝,而這個國家就是未來會生產最多產品中國

其實這篇文章開頭就提到"Die
Antwort liegt in China." ,站在德國的角度上,答案在於中國。

當然,這畢竟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中國現在正處於轉型時期,追求工業4.0以及made in China 2025,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顯然德國是我們最好的選擇,收購門檻低,畢竟我們有錢啊。而對於德國,中國市場巨大,也是契機,但是我們收購的太多了,他們卻不能就有點不爽了哈哈。

希望明年去了德國可以順利找到工作啊~邊讀書邊賺錢哈哈哈。額。還沒去…還要考雅思德福aps。。。講道理,正兒八經德國門檻不低啊,去了要努力畢業!


一是,國內技術落後,與國外的差距大,難以追趕。
二是,國外近幾年經濟不景氣,收購的好時機。
三是,國內企業融資成本低,現在,人傻,錢多。
四是,人民幣貶值在即,趁人民幣貶值前收購國外資產保值。


知乎是我真爸爸,始終說我政治敏感,這個答案修改六次終於通過了。

謝邀,這個問題要結合不同的事件來考慮,提供個思路。

1.目前世界上主流工業升級有兩條路。德國主導的工業4.0和美國的互聯網智能化。大陸工業升級選擇走的是德國工業4.0的路。
2.相較於中美,中俄,中日以及和其他西方國家各式各樣的歷史問題,價值觀相斥,現實分歧,中德合作起來需要顧忌的地方較少。
3.德國內部具有技術,市場輸出的需求,大陸有技術升級的需要。英國脫歐後歐盟三駕馬車只剩下兩架,壓在德國的擔子更重了。中國的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產業升級的壓力也不小。家母的朋友在長三角開了個幾千萬的小廠,聽說我學中德機械的都會問我和德國合作的方向。
4.默克爾被美國監聽的醜聞爆出後,德美關係出現裂痕。中德關係蜜月過一段時間。最近德國被美國施壓出現了一些反覆。但是總的趨勢還是走向合作。
5.德國一直對中國人印象還可以,國人對德國印象更是不錯。抗戰時期元首和常凱申的卿卿我我就是個小佐證。又是派教官又是送裝備。後來德國也是第一批和中國建交的國家。
6.大概看了下,最近幾年大宗收購案背後大都有官方資本站台。誰都清楚,增發Q2貨幣,維持地產泡沫都不是長久之計。興邦還是靠實業。
7.長久來看我還是很看好中德雙邊關係的。沒有地緣政治,歷史包袱,利益衝突和宗教問題。可以很好的傳統工業強國向新興工業強國的交接。


便宜啊!中國市值主板PE 50x,創業板PE 70x,德國才PE 10x不到


deal logic/Thomson one的數看看就行,多少mega deal根本連SAFE和商委的手續都過不去,簽個TS有啥用?離交割都遠著呢,你說這叫啥active outbound?


先佔個坑,簡單回答下,有空了回答詳細些。

首先,不只是收購德國企業,美的收購日本東芝白電、海爾收購美國通用家電,聯想收購日本東芝電腦,中化收購義大利倍耐力等等,中國企業早就開始了對國外的資產併購。
今年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家。這也是中國企業做大做強,盈利能力、競爭能力提升的一個表現,也是走向全球化國際化的一個標誌。
為什麼近兩年對德國企業的併購增長更迅猛呢?
第一,德國是和美國、日本比肩的製造業強國,有著數千個世界知名企業,也擁有著歐洲最強的製造業,人才、技術、工藝都是世界級的,所以德國企業成為了中國的重點收購對象。

第二,德國對於與中國商業經濟合作的態度更為開放,德國人也更為理性,也更容易接受紅色中國企業的收購。相比來看,美國對中國企業審查更為嚴格,中國很難在美國收購高科技公司。日本也對中國企業有類似限制。所以限制較少的德國自然更受中國企業青睞。


我想中國收購的應該是很多孵化器類型的小公司,這種公司廣泛存在於各個城市的科技園類型的廠區,比較出名的就是中關村和光谷。那裡有一大堆,一棟樓里一層一個小公司,或者存在於小區的公寓,我面試過好幾個這樣的公司。幾個年輕人租一些設備,自己鼓搗,或者一些教授忙裡偷閒,開一家小公司,設計產品。110億收購這麼多公司,其規模可想而知。這種類型的公司就是由0變1,然後等著別人來收購的,然後收購的公司由1變100..至於可不可以變100,那要看你公司的水平。這種類型的公司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技術新穎,屬於最新的,沒有投入生產,也就沒有競爭對手。但是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技術屬於小規模,並沒有生產技術論證,只有書面的可行性報告。由技術實現來進入大規模生產,或者獲得某項技術而言。都是有很多的風險的。對於生意人來說,就要看你的眼光和辨別能力了。

這類企業應該是一個團隊,然後賣掉這個公司的技術,然後另組另一個公司,開發一個技術,然後繼續賣。


人民幣幣值是趨勢也是回歸正常匯率。m2達到130萬億什麼概念?可以兌換全世界的美元,美元還不一定夠。辛巴威當年1:1兌換美元哦親。我國外匯管制,民眾每年只能換5萬刀,而且超過1萬刀就要寫兌換原因以及做記錄。為何?人民幣可印刷唄……至於這麼多美金跑去國外了,一定不是普通民眾做得到的!當年老蔣跑去台灣帶啥?外匯和金銀。同理可證,跑得越快,就說明上面掌控力越低,越可能大物理


這個問題之前剛好思考了一下,雖然更多的是從風險角度…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2015年的牛市促進資金層面的寬鬆導致的。大部分外資企業的收購都來源於上市公司,而基本上都是以定向增發的形式募資參與的。
對於企業的經營者而言,在牛市股價高點進行定增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一方面在高位稀釋股權,相當於高位套現,同時從經營層面而言,僅僅出讓一部分股權就可以募集大量資金收購一家海外跨國企業是一個風險收益比很優秀的決定,如果整合成功,可以一下讓整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對實業公司來說是一個很誘人的機會,即使失敗,它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很有限,不過是出讓少量股權,它依舊是公司的掌控者,而且整合失敗必將帶來資產定價下行,對公司而言相當於一次高位套現。一言以蔽之,成功了大賺一筆,輸了損失有限。
對於定增參與者而言,這也是一筆他們覺得很划算的交易,大致相當於你在牛市停牌前買了一隻重大資產收購的股票,無論良莠,短期內都將有巨大的收益,這對產品而言會有很大的短期浮盈,公司可以就此宣傳來擴大產品規模,這是基金的生存之本,而且基於對高科技企業的崇拜和嚮往,以及牛市的延續,如果是鎖定一年期的產品,解禁時候也大概率有很可觀的收益。
對於國家而言,公司願意用自己的錢收購海外科技公司,把技術帶入中國,有概率可以提升生產力,調整生產結構,也是必須支持的。
企業、資方和國家都支持,這也是為什麼我國企業可以進行高溢價海外收購的原因。而高溢價也是那些德國企業會選擇賣給中國人的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海外併購良莠不齊,退潮之後方見真章,連企業本身都無法判斷未來的整合成功率,跟何況A股的投資人?最終我認為會有大量失敗案例湧現,那麼誰會是買單者呢?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從風險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公司


謝邀,前面的評論我初略看了一下,基本講得很好,比如像中國國內產業實力增強,向外擴張,金錢交換技術等等。

不過這裡我想補充幾句我自己的看法,先就拿 技術交換 來說,有評論回答到某些德國專家不願透露技術細節以及傳遞給中國專家。其實我倒覺得這個角度你要站穩,不是站到國家利益角度來看,而是應該站在企業角度來談,就這個問題我覺得倒不是德國專家不願意,應該是中國企業不願意。因為容易忽略了技術專遞的附加開支,除去語言障礙,單就將技術傳遞給來說,就牽扯到這個技術是否可以繼續得到更新的問題,如果不能,就沒有持續競爭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從而就沒有利潤可言。當然就涉及到一個教育產業的匹配以及培育開支,德國的普通工人都是要經過3年系統的有規劃的,類似大學的 學徒制的 學習方能正式上崗,先不說環境的影響,比如社會環境(開發性網路資源),家庭環境(父母對專業的傳遞)和 法律環境(類似駕車後部要強制安全帶)。單環境差異這點來看中國就很難做到。有點為什麼二戰後拿了專家拿了工廠的蘇聯照樣做不出今天的寶馬的味道。聰明的企業領導層 肯定不會進這個坑。(當然如果國家實力匹配,技術傳遞的事情也是有的,譬如福特收購馬自達的例子。)

然後我想談下為什麼中國企業要收購德國公司。質量,我覺得是一個很大因素。但是我還是想從企業層角度說起,我認為這個一個中國市場所驅動的決策,中國企業發展速度超過中國消費者的預期,部分企業 在質量好,但名聲不好的大前提下,本國消費者更熱衷於德國產品,導致如果收購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容易站穩腳步,有競爭力,從而有市場有利潤。搶先機可以得市場,我覺得收購德國企業從這個角度出發,對一定規模的中國企業是「不敗的選擇」,其次,德國產業鏈和中國產業鏈互補。中國企業經過30年的代工,建立起很完整的產業鏈,相反德國因為一直進口中國產品,在低端產業鏈上是空白,互補意味著有效降低成本,從而提升本有的競爭力。最後一點,中國製造成本的提升,人工費,環境保護費,等的提高,企業必須不斷改進來適應新的環境。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麼有人埋怨現在賺錢越來越難,因為90年代看到商機就可以賺錢,現在還要有實力,才能生存。適者生存,很符合在現在的中國。


預期美元加息,人民幣貶值,有外匯的公司都搶在人名幣強勢時多買國外資產。


推薦閱讀:

為什麼摩拜與 ofo 不能合為一家從而共同得利?
萬達為什麼會收購全球第二大院線 AMC?
在併購業務中,投行都在做什麼?作為什麼角色參與到併購案中?
萬達為何頻繁在全球收購電影院線?
在併購交易中,併購價款是如何確定的?

TAG:企業併購 | 德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