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周杰倫寫大量私人化歌曲?

大多數歌手都只發布「公共歌曲」——歌曲內容的設定是針對公眾的,公眾都可以唱。
但是周杰倫從出道至今寫了許多「私人歌曲」——歌曲內容的設定是針對周杰倫本人的,只有周杰倫自己才適合唱。
————————————————————
像《超人不會飛》《跨時代》這樣的歌,整個歌曲的題材完全就是周杰倫的私事,更像是以歌曲為形式的私人日記。這樣的歌曲只有周杰倫自己才能唱,其他人唱都會說不通。
像《四面楚歌》《爸我回來了》《聽媽媽的話》這樣的歌,雖然歌曲題材是針對公眾的,但是歌詞內容的語氣卻十分口語化像在敘述自己的私事。這樣的歌曲也只有周杰倫自己才最適合唱,其他人唱還有點彆扭。
像《完美主義》《好久不見》《夢想啟動》這樣的歌,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像私人歌曲,但歌詞里夾雜了一些私人類容,比如「MRJ餐廳」「音樂想跨越時代」甚至在歌曲末尾加一連串的「周杰倫」。這樣的歌曲如果讓其他人唱似乎也要改一點詞才合適。
————————————————————
其他歌手也有發布過私人歌曲,比如吳克羣的《吳克羣》,SHE的《花又開好了》等等,但數量遠沒有周杰倫這麼多。那為什麼周杰倫會如此喜歡寫「私人歌曲」?


  1. 問題有明顯的預設傾向,如果一個人的聽量足夠豐富,那麼會發現其實「公私」的定義是偽命題;
  2. 流行音樂創作多數都是「私人化創作」,只是因為作品引發了多數人的共鳴,所以才顯得「這首歌是寫給大家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將「個人情緒和個人思想」放大後的效果;
  3. 流行音樂當然也有所謂的「公共歌曲」,如商業歌曲、影視歌曲、主旋律歌曲等等,這類歌曲從創作立意上就是服務於特定人群的,例如影視歌曲是幫助觀眾更好的理解影視劇情所傳達出來的內容,像三寶老師的《暗香》,他這一首影視歌曲直接升華了該劇的主題格調。

總結:周杰倫從第二張專輯之後就逐漸開始做商業歌曲了,只是由於周杰倫本身演唱方式與主流不同,再加上他自身在創作上喜歡做創意挑戰和個人觀點的輸出,那麼自然會有這樣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並非周杰倫獨有,幾乎多數音樂人都如此,比如羅大佑、李宗盛、崔健、陳升等許多人。只是你若以異樣眼光去區別看待周杰倫,或者你的眼中只有杰倫,那麼這個問題就無法客觀看待了。


謝謝邀請。

以下完全是作為傑迷的個人見解,不同意之處請大家相互討論。

1、自己的音樂,自己的葯,份量剛剛好。——《本草綱目》。
周杰倫從出道開始,其實一直就是在玩音樂,很多歌曲的設計都是比較隨自己的性子來的。除了偶爾會寫一些迎合大眾市場的歌,例如典型的周氏情歌和中國風,但記住,周杰倫每張專輯裡最火的歌往往不是他質量最高的歌,比如最近的《告白氣球》。

2、周杰倫一直是比較內向和低調的,所以他很會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和自己的很多想法。

狗仔天天盯著你,不能正面剛,怎麼辦?寫首《四面楚歌》;

想吐槽金曲獎評委,總不能直接說吧,怎麼辦?寫首《外婆》;

媒體年年說我周郎才盡,可是我卻一直那麼屌,出個不太成功影視作品,你們就抓著不放了,怎麼辦?寫首《超人不會飛》。

3、受國外hippop等流行音樂的影響,其實很多國外的流行樂,特別是歐美地區,存在很多很私人化的歌詞,和閨蜜撕逼啦,上廁所掉坑啦,總之生活上的破事兒都要寫到歌里。
周杰倫最早就是融合的中西方音樂風格,所以我覺得當時他的音樂理念和國內同時期的很多音樂人都是不一樣的。

4、周杰倫的作曲和團隊的編曲水平之高,足以讓他不需要太過執著於歌詞部分,很好的滿足他在歌詞里玩各種彩蛋的願望,雖然身邊也有方文山,黃俊郎這樣的大師。

5、很重要的一點,周杰倫很年輕就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公司,自己當老闆,玩音樂更隨心所欲,不需受制於人,而題主所提到的其他歌手,如吳克羣,SHE,他們都是簽約藝人,很多時候要按照公司對他們制定的路線走。

6、周杰倫對自己的音樂有絕對的自信,所以他一直都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

——我是分割線——

居然這麼多贊,哈哈,感謝大家的厚愛,評論區的傑迷們超有愛!好感動

巧的是,前天答完這個題,昨天出門面試回來的路上,路過連續兩家店都在放《告白氣球》,刻意逗留聽完了才走哈哈。

我和多數傑迷一樣,喜歡杰倫十幾年了,到現在幾乎他所有的歌我都會唱。大學期間去看了兩場演唱會,很幸運,我所在的城市在兩年時間內杰倫居然能夠連續來開兩場,第一次是和室友去的,第二次也是和朋友去的,每次在大合唱的時候旁邊的人都會轉過來看我:「這貨怎麼每首歌都會唱?!」

哈哈,希望這次『地表最強』還有重慶站,這樣可以在大學畢業前再看一次,這次打算一個人去~~~~~

這是我收集的一整套專輯,除了《八度空間》是復刻版,其他的都是正版的台版或大陸版的。

《哎呦不錯哦》這一張有杰倫的簽名,哈哈,托朋友從台灣簽售會帶過來的。

機會大家一起K歌呀!


這種歌比那些情情愛愛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因為周杰倫早已脫離了流行歌手這個範疇。而是一個,用他自己多次對外宣稱的話說,藝術家,音樂家。
大師當然不能只唱情情愛愛,大眾化的口水歌。
創作一些「私人化」的作品,更符合一個藝術家的設定。對周杰倫來說,音樂就是他的武器,寫一些私人化的歌,抨擊一下狗仔,反擊一些質疑等等的,很正常和自然。


龍拳,雙截棍,蝸牛,本草綱目,千山萬水,半獸人,無雙,懦夫...怎麼我一閃念想到的這些歌都不是題主口中的「私人歌曲」。
另外,即便是寫個人生活的歌曲,放到公共領域也變成了公眾歌曲,,並且因為以個人的視角敘事,反而因為歌曲中的感情更加真摯而讓社會效益更加明顯。就拿題主的例子來說:
外婆-宣揚對老人的關愛和陪伴;
聽媽媽的話-教育小朋友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教育;
爸我回來了-反對家庭暴力
梯田-提倡環保
四面楚歌-提倡尊重公眾人物的隱私
雖然都是用個人視角呈現,但哪一個不是非常具有「公共性」?

題主,帶著有色眼睛,可是看不到顏色的哦。


我覺得是因為我國的歌曲普遍不寫私人的事情所以大家不習慣。
以往流行的國語歌曲多是情愛主題或者勵志主題,歌詞往往是小說式的偽第一人稱愛情故事或者是大雞湯。當大家習慣了這種設定以後,有人在歌里尋死覓活說大實話或者罵髒話或者寫私人生活的時候,大家通常都不太習慣。
而當我們回頭看現代流行音樂的源頭的美國,那些rb歌曲或者hiphop歌曲,有很多多是直抒胸臆,以私人生活為藍本進行創作。有一些旋律洋氣、唱腔清奇的rb歌曲,歌詞寫的就像小學生的記敘文。
所以周杰倫寫私人內容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因為他是唱黑人音樂出道的,也是繼陶喆之後的華語rb先驅。而且我覺得對粉絲來說也更有話題性,雖然周杰倫應該不會以此來製造話題性的效果,以他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和他現在的生活工作重心來看,音樂是否賣座他應該已經不那麼關心了,而從最近這些更偏私人內容的歌詞來看,做音樂對現在的他來說,更像是玩了吧。


我一直覺得周杰倫和古代一個人很像,那就是蘇軾。在蘇軾以前,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詞,就是用來抒情的,你如果寫其他的你就應該用詩來表達。但是蘇軾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萬事萬物皆可入曲成詞,所以他自己將自己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寫入詞中,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也正是因為他,詞的生命力又煥發一新了。周杰倫寫的「私人歌曲」其實就是把生活寫入歌曲。以前人們常常認為寫歌就要中規中矩的,不能太隨意,這也是為什麼周杰倫寫的歌沒有多少人敢去接,敢去唱的原因,但是結果周杰倫自己去唱立馬就一炮而紅了。周杰倫一下子拓寬了寫歌的範圍,在他以前的歌都是情愛等題材,他紅了人們發現原來這麼平常的事也能寫成歌曲,於是歌的定義被擴寬了,讓更多人有了紅的基礎。


當我聽到《土耳其冰淇淋》杰倫唱到「我乾脆自己下車,指揮樂壇的交通」的時候,我瞬間高潮了,就像很多年前聽到《紅模仿》里「那就是勇氣與毅力 我要做音樂上的皇帝」一樣。我倫自己作詞的歌基本上都超級耐聽,乍一聽這寫的什麼鬼,再細聽,方文山寫的什麼鬼啊。至於黃俊郎寫的神作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覺得這樣很好啊,這樣在他一個人身上就能找到適合各種情景情境的歌單歌曲。

比方說,我今天有點小傷感,我可以聽這些歌


今天我工作上事業上沮喪了,難受,我可以聽這些歌治癒一下

今天我失戀了,我想享受一下失戀的感覺,想浸潤在其中,聽這些

今天我要打遊戲,攻城略地,殺敵無數,七進七出吊炸天!聽這些!

下面還有周大俠和英雄

——————————————
先睡覺了,晚點再更新


這才是一個真正的音樂人,創作歌手該做的事情

文藝工作者,比如文人,歌手,演員之類的,在創作的時候,除了專業技能,更多的應該是在表達創作者自身的經歷,思想,情感,這樣的作品才能真正的打動人心。

譬如,提問者所說的周董的超人不會飛,這首歌在我臨近中考的時候出來的,當時學業真的很大,每天都很焦躁不安,腦子裡一直在想,為什麼我的人生這麼苦逼,聽了這首歌以後,讓我認識到哪怕強大如周董,也有自己苦逼之處,但他也能繼續努力,我也應該像他學習

而這首歌為什麼能如此打動我,這跟周董寫歌的時候把自己的經歷,思想,感情表達在這裡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就是提問者所說的私人化。

這首歌也成為了我去ktv最常點的歌,哪怕我唱的......


回去翻翻日記,我們年輕的時候不一樣的是自我為中心么。
杰倫只是無數個關注自我的中二少年的化身。他們除了揣摩暗戀對象有意無意的暗示、想攬下全世界的星星給愛人之外,也會擔心回到家爸媽會不會吵架,夜晚走在路上心中也會上演千百遍化身勇士屠龍的壯舉,在接觸到塵歸塵土歸土的歷史時也會想像那時的人與愛恨情仇。
並不是只有情情愛愛才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鳴。那些我們生活里有過的,讓我們有感慨的,因為我們經歷過,所以會理解,所以,並不是私人化的東西。


在我地盤這兒,你還不就得聽我的?


難道《愛情買賣》也是慕容曉曉在抒發內心的不滿?
那你怎麼知道備胎歌王林宥嘉的歌不是自己的真實寫照?
你又怎麼知道張信哲屌絲三部曲不是對自己的過去說再見?
別想太多,好聽就行,我就喜歡我家杰倫!
《告白氣球》MV看的我彷彿回到了當年那個青澀的年齡。O(∩_∩)O~~


別人都開始指揮樂壇的交通了


難道要我們沒事就去闖碼頭,對眼就來那一夜~


周周是我多年來唯一的追崇
用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與才華 並且駕馭的得心應手


只能說靈感來源於生活。


因為他是周杰倫!


周杰倫寫了我們一批人的青春,


Taylor Swift都吐槽過多少前男友了
倫妹寫寫狗仔什麼的也沒什麼大問題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英媒對《敦克爾克》在中國票房問題發表的評論?
為什麼香港不再有羅大佑,黃霑,和縱橫四海?
為什麼中國的神話故事裡都是女仙子下凡而沒有男仙子下凡?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叫充電寶而不是移動電源?
中國歷史上有過那些「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實例?

TAG:音樂 | 文化 | 周杰倫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