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陸不繼續使用注音符號,而要另外造漢語拼音?

原本中國(新中國前面的中華民國政府)就有自己獨創的適合中國自己的拼音-注音符號。 為何新中國還要再創一個漢語拼音呢?

別回答漢語拼音適合外國人學中文這種答案,我現在說的對象是中國人(注音符號是用漢字的部件設計的,本身貼近中國的文化)。對外國人適不適合,外國人學的爽不爽本問題不討論(而且外國人就一定懂abc嗎?)

還有,別跟我扯繁體簡體,這與本問題無關。


漢語拼音 是作為替代 漢字 來作為 漢語普通話書面文字 而設計出來的(吸取多種拉丁化方案加上創新)。漢字簡化方案 是實現 漢字拉丁化 目標的 過渡措施,通過 限定常用漢字縮減漢字數量簡化這些常用字寫法,再結合 推廣普通話,最終實現 漢語拼音書寫漢語普通話作為官方文字 的目標。

正是因為 漢語拼音書寫漢語的文字 的功能目標,所以設計 漢語拼音 的時候追求 簡短的拼式,採用了大量的拼式簡寫(-iou -&> -iu)、隔音字母(iou -&> you),以及充分利用非常規字母(j, q, x)。有人說設計 漢語拼音 是為了方便外國人學習中文,我個人認為是不合適的;相反,漢語拼音字母的發音 並不遵循單獨某一種外國語言,而且大量的 拼式簡寫「整體認讀」,恰恰 削弱了方案的規律性增加了記憶難度

正是因為 簡化字方案漢字拉丁化 的中間過渡措施,它只考慮了那些 常用漢字,並沒有完善地考慮 所有的漢字,這就造成了部件不統一(如腦、惱、瑙)的現象。

後來 廢除漢字 的大方向被廢止,保留下來了就是現在這套 簡化字(現在標準化為 通用規範漢字)、漢語普通話,以及現在轉型為 為漢字標註讀音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漢字拉丁化的副產物,後來拉丁化失敗,拼音就作為注音標記保存了下來


單獨從語音的角度考慮,「注音符號」所確立的格式,相比漢語拼音所確立的格式(盲目地過度地音素化,同音異符,異音同符,變形、變體過多)更易於人們接受。當然還是有些缺點,比如:ueng ong 不分,兒化不辯,聲韻不全。。。但從字母設計的角度看,的確是很失敗。這種字母恰好利用了漢字這種最優秀的「表義符號」的弱點:筆畫越少,越不易辯認。放棄世界上最優秀的「表音符號」(英文字母),另外設計字母不是明智的需選擇,這就跟算術不用最優秀的「阿拉伯字母」差不多。英文字母如果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即便英語國家的經濟、文化再怎麼發達,也不一定會被廣泛用於各種表音文字和注音系統。


1.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2.注音符號是民國北洋政府1918年正式頒布的。
3.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在北京舉行。葉籟士在發言中說:「從1952年到1954年這個期間,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主要進行漢字筆畫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經過了三年的摸索,曾經擬定幾種草案,都放在《漢語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漢字筆畫式)裡頭」。這次會議上印發給代表們六種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種是漢字筆畫式的,一種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種是斯拉夫字母式的。會議之後,當時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向毛澤東報告,他說,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難以得到大家都滿意的設計,不如採用拉丁字母。毛澤東同意採用拉丁字母,並在中央開會通過。

總結:tg在建國後的一段時間裡仍然沿用注音符號進行了大規模掃盲等工作,但是對注音符號不太滿意。故希望拿出一套更好的方案,再加上tg本身有漢字拉丁化的傾向,所以產生了漢語拼音。

優點:
1.簡單,穩定
2.在計算機時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展現出了更大的優勢


漢字作為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表意而不直接或不單純表示語音。古代中國開始是沒有『聲』「韻」之分。後來隨著佛家進入中國,佛經多是由梵文書寫,梵文是拼音字母,有明顯的聲韻之分。之後便有反切法,直音法。北齊《顏氏家訓·音辭篇》云:「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但反切法,直音法需要了解最基本的口頭字的音,在長期的傳播過程中不免夾雜著其他語素的影響。
「注音字母」於1913年研製,1918年由國家正式公布實施,是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漢語拼音字母。這套字母採用的是漢字筆畫式的自製符號,基本做到一個字母代表一個音素,但是還有一些表示多音素的字母,還沒有完全音素化,所採用的聲、韻雙拼制,是對我國傳統的「反切」注音、記音的繼承和發展。注音字母可以排除其他外來語的干擾。但是卻不利於融入全球化,信息化,採用倉頡、速成、大易,有的還是注音輸入,而不是直接用拉丁字母輸入。
拼音克服了「注音字母」的非音素化弊病,完全採用音素化字母,而且,由於採用的是拉丁字母,有利於少數民族創造文字和國際文化交流。拉丁字母26個,加上大寫和10個數字,一共62個字元,每個字元一位元組。漢字每個字元兩位元組,基本要掌的漢字約為3500字,偏難怪字加上數以萬計,這種數量上的懸殊一度給漢語漢字的信息化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而採用拼音的模式。電腦採用的二進位編碼,拼音的輸入的話就沒有很難信息化帶來的煩惱。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使得漢字的生生不息,拼音注音使漢字不但有以前的表意,而且拼音的表音,使漢字與拉丁字母更有活力的相互聯繫。近代中國以來都曾爆發過漢字是否應當廢止,是否應當全面字母化的論爭。作為一個詩詞優美的國度文化深遠的國度,拉丁字母顯然是不可能替代漢字所形成的文化圈。詩詞歌賦,成語典故,非漢字來傳承不可。尤其是在進入互聯網時期,漢字當時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就是如何應對「第三次科技變革」,為了融入計算機時代,一些人開始主張漢字全面字母化,而拼音的使用不但保存了漢字而且有可以適應信息化,拼音在漢字與拉丁字母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為漢字的錄入計算機提供了方案基礎,中外之間的學習者可以減少學習的障礙,更好的利於當今交流。信息化時代的語言生活有兩件突出的事情:一件是利用電子計算機用於處理語言文字,並發展為信息網路;另一件是國際共同語的發展。發達國家的目標是推進信息化,發展中國家的目標是追趕工業化和信息化。而漢語拼音話可以適應信息化時代,並讓漢語更好的傳承發展。語言是一個不斷進步發展的過程,漢字在不斷吸收外面文化的優點去完善漢字,讓漢字更加有魅力。無論是反切法,還是注音,拼音,歸其根本是更好的傳承發展漢字,使漢字適應現代化生活。無論大陸還是台灣都應珍惜漢字。無論注音還是拼音。


這都能被摺疊???不就是含蓄點嗎,非要我直說是因為漢語拼音就是比注音方便好用才甘心???I"m angry!!!

那本非專業人士就來隨便扯一扯——

因為它更加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知識點(敲黑板):

1、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下面逐條說明:

1.漢語拼音形式上基於應用最廣的英語,中英切換方便(使用拼音輸入法時,想打小寫英文直接回車即可,不需要來回切換,浪費時間)
——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在音譯方面,漢語拼音的字母屬性很好地規範了音譯的一致性,同時方便國際交流,不會出現一種中文多種音譯,導致混淆(例如常凱申)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3.鍵盤與英語國家通用,不需要再標註一堆注音符號亂人視線,更減輕了記憶較複雜的注音符號的負擔
——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條生氣的分割線………………
昨晚的事
答主正好在臺灣交換,一個臺灣妹子不小心把她電腦裡的注音輸入法搞沒了,怎麼也打不出來字,苦惱ing
我接過來,二話沒說在google上打出zhuyinshurufa(注音輸入法),點擊下載,安裝完事兒
在她驚訝之餘,我:「趕快學拼音輸入法吧!」


因為近代漢字拉丁化思潮阿……
而且解放區一直用的是拼音而不是注音符號。

近代學者認為漢字阻礙中國發展,漢字難學造成大量文盲,即使識字也費了不少時間,打字也不方便,於是希望漢字拉丁化。為了這個,民國時期的文人沒少折騰,研究了很多套方案。台灣應該有這方面的資料吧,畢竟是民國時候的事情。

土共管理的解放區,49年之前,掃盲班就已經是教拼音的了,不過還不是現在這套漢語拼音。成果挺好的,極大的方便了農民們。
於是49年後,就延續之前的做法,開發了現在的漢語拼音。

後來放棄漢字拉丁化,但漢語拼音保留下來,作為文字輔助。方便兒童學習和不識字的人士。

再後來電腦普及了,現在漢語拼音存在感大大提高……大概就這樣了。

49年的時候,貼近漢字真沒什麼意義。
九成的人是文盲,漢字部件跟羅馬字母對他們有什麼區別呢?識字的那一成,又有不少認為漢字誤中國。


怎麼這麼多人說不到點子上,承認一下tg當初想廢止漢字有這麼難么?

這個風氣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的中華民國政府時期興起的。當時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漢字必須要改革成西方一樣的表音文字,而當時的太祖是這個想法比較堅定的支持者。

其實還為了避免混淆,把韻母au換成了ao因為un兩個字母容易混。

另外漢字簡化也是為了漢字拉丁化努力的。現在漢字簡化很多例子能看出來這種跡象。

所以當初想分批次實現拉丁化,但是第二次漢字簡化由於阻力太大被緊急叫停。政府決定停止漢字簡化,保持漢字的現狀至今。

時至今日,由於經濟發展和義務教育的普及,文盲率降到比較低,漢字難認難寫已經不是主要問題了。所以漢字長時間內也就不會有大的變動,唯獨可嘆的是繁體字異體字尷尬地位問題,可能得等到以後解決。

最後插一句,文盲率高和漢字難學確實有直接關係的。我接觸過日語韓語等語言,只需記住拼寫規則和書寫規則就能書寫語言。而漢字學習需要大量記憶。由此而言,漢字難學確是文盲率高的因素之一。

我國的教育還有很長路要走啊。


因為共產黨提出說要把漢字拉丁化啊 所以就有拼音了,我感覺兩岸同胞對對方的輸入法都缺乏了解,我第一次去金門的時候我還把注音符號當成日語,我記得我在台北退稅在台中辦登機時 服務人員還問我拼音怎麼用,怎麼能拿它拼出漢子,我給她們解釋和注音沒差。但我覺得拼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和英語26哥字母互通小學時,背過拼音就順帶把英語26個字母背過了。


百度雲中存的照片 大一時去金門正趕上民國百年


有什麼區別么?注音符號和拼音都只是工具而已,好記好用就行了,這東西要是還能和傳統文化扯上關係,我服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意義不大,真的不能太高看注音符號啊。注音符號在當年的中國不實用啊!

注音符號的系統比較複雜,當年一般的老百姓就算接觸到了,也很難快速地學會使用它。

我想可能是章先生沒有考慮到推廣這套系統的難度:文人、知識分子創造的東西,很多出發點是很好的,可是大多都脫離了現實...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套複雜的標記方式老百姓是很難學會的啊,一直到解放為止,注音符號都沒能在全國範圍內流行起來,它一直是小圈子裡(有條件接受教育的階層吧)的東西。

既然注音符號的效率這麼差,那我黨肯定不會採納嘛,不經濟不快速怎麼行呢?

於是漢語拼音就來了。

說實話羅馬拼音真的很實用,它簡單易學,就連完全沒基礎的文盲也能很快學會使用,並且把它作為工具識字,所以作為漢字的輔助系統,羅馬拼音的效率是很高的啊,這對掃盲和提高識字率的好處不言而喻啊。

對於中國這樣土地這麼大、人口這麼多,基礎這麼落後的國家來說,文盲的問題不到兩代人就得到解決,羅馬拼音功不可沒啊。

另外羅馬拼音通用性很好,解決了中文人名地名的轉寫難度啊。由於有了完整的漢語拼音系統,現在中國的地名人名乃至歷史名詞的拼寫都能統一啦,標準化啦。而海外和港澳台的中文轉寫就一片混亂了...近代以來,直到民國時期不都是如此嗎?學術上變得很麻煩...

你看,就算日本人擁有假名這樣的表音書寫系統,它照樣要使用羅馬拼音啊。

你想哦,同一個姓氏拼寫都不一樣,一個「鄭」字居然有三四種拼法(香港粵語和台灣國語是cheng,福州是dang,閩南是ting,還有見過不知哪裡的方言拼成tak的),方言也罷,轉寫不同也罷,這就是中國特色吧

我鄭世貿既可以叫
zheng shi mao
cheng tsi mau
dang tsie miew
ting tse meow
甚至cheng sai iew
誰知道這麼多拼法其實都是一個名字?


學會拼音就可以用鍵盤打字了,不用再背一遍鍵位。(不認真作答)


因為國家當時想著要漢字拉丁化,
企圖和世界接軌,企圖降低文盲率,
幸好,漢字拉丁化徹底失敗了。


其實各種的拼音系統創立的初期,皆以與外國人溝通,或是外國人為了要瞭解中國而要有個標準辨識法則。但是從清末明初開始,各種新式教育與制度的推行,使當時的中國知識份子認為對內對外都要有一套標準的拼音系統,所以在民國建立之後對內推行注音符號,對外則以威碼拼音、國語羅馬拼音為主。

而注音符號是為了白話文教育推行及國語(北京官話)的普及化而設立的,使其全國的人民都有其共通的語言標準來溝通。威碼拼音、國語羅馬拼音則是對外國人中文音譯部份統一個標準,這在當時這兩套系統是同時並行的並沒有任何的衝突。

當然從1949年後中國分為兩個政治實體,而對中文音譯的部份有了不同的發展,台灣則繼續延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2套拼音系統 (注音符號、某一種中文音譯) 使用至今,而在大陸部份則自1958年漢語拼音制定後,對內對外就統一使用拉丁字母化拼音系統推行至今。

1867年 ( 同治6年 ), 威碼拼音、英國劍橋大學首位中文講師威妥瑪依北京官方話所設計,並於英國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統的修訂。此套拼音系統為延用最久的系統,並為很多拼音系統基礎。雖然台灣2009官方通過使用漢語拼音為對外音譯的標準,但大部份的台灣地名與人名皆還使用威碼拼音。

1906年 ( 光緒32年 ),朱文雄先生出版江蘇新字母,以拉丁文字母標注蘇州話讀音。

1906年 ( 光緒32年 ),頒布郵政式拼音,在上海舉行的帝國郵電聯席會議中通過。這一套拼音是針對中國地名,以威碼拼音為基礎,再搭配當地的方言和古音為主。此套拼音一直使用到1977年由漢語拼音取代。

1908年 ( 光緒34年 ),劉孟揚先生出版中國音標字書。

1912年 ( 民國元年 ),為統一國音推行國語,由當時的教育總長蔡元培成立讀音統一會。

1913年 ( 民國2年 ),由當時國民黨元老吳稚輝先生擔任讀音統一會擔任議長,開始注音符號的設計工作,以利推行國語運動。

1918年 ( 民國7年 ),頒布注音字母表,共39個,但現行使用為36個。

1919年 ( 民國8年 ),吳稚輝參與國語統一籌備會(後改為國語推行委員會),提出推行注音符號的 任務、方案、辦法;編製「漢語拼音表」、「注音符號」等通俗教材,力圖國語推行的通俗化、簡易化、普及化。

1928年 ( 民國17年 ),頒布國音羅馬字、由林語堂先生倡議、趙元任先生做主要研究與當時推行的注音符號並用。在1986年由注音二式取代。

1932年 ( 民國21年 ),共產黨推行拉丁化新文字(漢語拼音前身),此系統是由蘇聯科學院主導,學者瞿秋白和俄國語言學家科洛科洛夫所設計,但於1944年由共產黨廢止。

1945年 ( 民國34年 ),陳儀在台灣委由北大中文系畢業的魏建功籌備國語推行委員會。

1946年 ( 民國35年 ),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式在台成立。注音符號在台灣使用直至今日。

1958年(民國4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捨棄注音符號,以漢語拼音法做為漢語讀音學習的標準。


為什麼,因為我們聰明啊


漢字拉丁化方案的準備步驟,後來因為太不切實際而放棄了。
這個方案從民國開始構想,就像國民黨的大多數想法一樣,一直停留在計劃,後來由共產黨實行。拉丁化方案的第一步是簡化漢字,新中國簡化漢字好像一共有四版,越到後來越古怪,部分簡化過頭的漢字在使用過程中根本無法有效辨識,造成了一些混亂,這時大家才意識到拉丁化方案是非常不靠譜的。
雖然後來放棄了,但過程中發現羅馬字母注音意外地簡單好用,就保留了羅馬拼音。
從實踐過程來看,羅馬拼音的確很好用,而且學完漢字羅馬拼音,相當於學了一遍英文字母表,對學生學習外語也有很大幫助。外國人學中文,用羅馬拼音也能省一遍力,這樣看起來就更方便了。以前也有重新用注音符號的倡議,但沒引起太多關注,也沒什麼人支持,就算了。


是是是,您島最正統最高貴,我們連繁體字都不認識怎麼會用最能繼承中華正統傳統文化的注音符號呢?
而且題主為什麼就只許自己先入為主地認為注音符號方便,不許別人先入為主地認為拼音簡單呢?


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看過《新華字典》中的注音符號,那時並不知道這些符號從何而來。記得不錯的話,上世紀末的一些字典詞典是帶有注音符號的,雖然我們這些學生都用不上,但字典中加入這些符號進去應該是有原因的。所以在四九年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陸其實還是保留有注音符號,只不過不作為授課內容。
回到你的問題,近代注音的主流其實還是用羅馬字母來注音,這當中除了威妥瑪式等給官話注音的方案之外,還有給方言注音的,比如閩南語也有自己的一套注音方法。現代通用的漢語拼音是上世紀中期的產物,前一陣子去世的周有光正是設計者之一。你可以看看與他相關的一些資料,了解為何會放棄注音符號。
答的不好,請見諒。


說難聽一點,「堅守」注音符號是腦殘一樣的行為,學習成本高,在現在信息時代更是有很大局限性。

而且注音符號跟中國傳統文化有個鳥關係,民國才搞出來的東西,中國的歷史沒那麼短。

TG搞拉丁化拼音,當初確實是為了更低的學習成本,畢竟那時文盲那麼多,和外國人學不學漢語沒有半點關係。而沒想到的是居然歪打正著又完美契合了現在的計算機發展。起碼兩個會拼音的人在沒有輸入法幫助下都能交流。

總之拼音方案現在各方面完爆注音方案,只有台灣還抱著所謂中華正統在那YY。


這麽說吧,我學日語時背五十音圖用了兩三天,而學注音符號時對照著現代漢語詞典背後的注音符號表背誦,即便是完全依循我小學時背過的玻坡摸佛來學,也還是用了一個多星期才記得住(而且現在還經常會打錯)

當然也可以說我蠢得無以復加或者假名先入爲主吧,但學平假名時能看得出漢字的痕跡,而注音符號説是從漢字部首來但沒人指導的話完全看不出,怎麽學,當年的文盲們底層農民們更是怎麽學

另外跟你島年輕人交流時更是被同音異字瞎用一通乃至滿篇注音符號給驚呆了……總有種被注音符號寵壞了的感覺(這點倒是有點羨慕


推薦閱讀:

為什麼漢字和其他文字走上了不同的路?
關於甲骨文在我國歷史流傳中記載出現斷層的問題?
這個碗底的字,有沒朋友知道的?
疼和痛有什麼區別?
「吉他」和「吉它」哪個詞才是正確的?

TAG:語言 | 漢語拼音 | 文字 | 台灣人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