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從關於摩托車題材的電影里看到什麼?
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禁摩的國家,但今天的摩托車已經不僅僅是代步工具。很多人喜歡摩托車是因為單純地喜歡騎車在路上的感覺,因為騎摩托車跟開車真的很不一樣;還有人喜歡摩托車是因為喜歡探索和冒險;還有人推崇騎士精神,他們心中住著自由;更多的人是因為單純地喜歡,喜歡裸露的機器和速度。不管怎麼說,我覺得摩托車是有生命的,喜歡摩托車的人大都是有故事的。在今天的這個社會,摩托車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和休閑方式。談談你們對摩托車的看法,談談你們想看到什麼樣的摩托車故事,我來搬上大熒幕,謝謝大家!
I think it"s a very cool idea, and I would love to see you produce a film about the motorcycle lifestyle!
For the film"s topic: I would explore the "non-riding" side of the lifestyle that focuses on buying, repairing, and modifying motorcycles. This will give the audience a chance to relate to the costs and skills that are required to live this life, and bring them closer to the characters in the film. It could also build more rapport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characters by demonstrating the passion required to spend time and money on these machines. For rich people, it"s easy... but for average people, it"s a commitment.
I rode motorbikes for about 20 years when I lived in the USA... and for me, the pleasure of riding was always improved by the expense and repair work I had to do, to keep my machine running perfectly. It was sometimes frustrating, but it always felt worthwhile when I would ride!拍禁摩
初高中住校,學校離家遠,從初三開始主要就是騎著我的50cc改的面目全非的小踏板。風雨無阻。騎著他去看我爸爸,去和外校人打架,去拉參考書到學校賣,去琴行練琴演出,去打耳洞紋身,去初戀,去高考。
後來禁摩,擠地鐵坐公交開車,渾身難受。等紅燈堵車的時候時常想起騎摩托車的時候的自由。那種自由伴隨著秋天的法桐樹,許巍,達達,花兒和matchbox20成為我最美的記憶。
在電動車還沒有普及之前的九十年代。摩托車在我的家鄉算是人們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那時候的鄭州有綠皮車有法桐有林蔭的小路和慢慢悠悠的人。這二十年當所有的東西都變得越來越環保,越來越高科技,越來越高大,人們也越來越快,越來越焦慮,怕自己變得慢變的跟不上時代。中國所有的二三線城市也變的看不出有什麼區別。
我的鄭州和來自像鄭州一樣的城市的人們,你們在這20年里到底經歷了什麼?
謝謝逼哥唱我的家鄉(但是逼哥的果兒是真瞎啊)
ps:一直都想騎摩托車去長途旅行。請問嘗試過的朋友摩托車駕照現在一般怎麼搞,牌照呢?還有就是旅途中的安全問題,有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
公路片啊,必須是公路片!!!
格瓦拉摩托車日記這樣的,關於國家,土地,人民與社會,我自己騎車環中國環台灣環美國,兩次橫穿中國,看到的都是極其差異化的風土人情,歷史人文,社會經濟,光是把那些與人相遇的小故事拍出來就已經夠感人的了
謝邀。
小情侶因為工作原因異地了,相隔距離三小時左右。男孩每周末騎著二手市場淘來的的摩托車躲過城管躲過交警從他的城市一路往女孩的小鎮開,一次,兩次,三次,就這麼不厭其煩地男孩跑了兩年,路上發生的故事自行發揮想像,抓住主線,沒有什麼激情與速度,很爛俗也很真實,最後結果是他倆還是分開了,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稱心如意的美滿結局,就是這樣。多去累積素材吧
我想看到像我一樣曾失去別人眼中美好未來的年輕車手,經過持續的失敗,努力再失敗之後,也沒能獲得成功的諷刺畫面。講真,就算在這個地球上巡航一萬公里,很多真摯的東西,都失去了。
可以參考電影《摩托日記》,以及美劇《混亂之子》。不過混亂之子是講美國飛車黨的,更傾向於黑幫,警匪不太符合中國國情
大致真實,有文字加工。
之前在修車的地方見過一個師傅,經常聊,聽他講過一些經歷。他在90年代初期就開始自學維修摩托車,一直靠這個手藝吃飯,街坊鄰居也照顧生意,自己也喜歡車玩兒車,經常跑出去玩兒。後來本地逐漸禁摩,他也慢慢生意越來越少,後來到2005年轉行修汽車,慢慢生意也做的越來越好,不過他還是自己喜歡摩托,雖然不是什麼好車。
到了這幾年,汽車維修競爭也激烈起來,他也慢慢自己修不動了,就讓兒子接班,自己又開始慢慢學著修摩托,甚至日系大排也能折騰。他把自己一輛老摩托,掛在修車店的頂上,任何人進去都要看幾眼討論一下。
有一次我問他,為啥那麼多人轉行修汽車,沒人修摩托。除了禁摩和電動車出現,他說了一個理由我還真是之前沒想到,他說,摩托車太可靠了,很少壞,特別是90年代後期的進口車,那是真正靠得住的車。他兒子我見過幾次,給我的車換機油,很熟練,說小時候看他爸整天就折騰這兩輪了。我問他兒子現在還騎嗎,他兒子說很少騎了,不過還是能能想起小時候他爸帶著他到處跑,很開心。
過年後,聽說父子倆準備騎摩托車回趟東北老家。
這位師傅從沒說過什麼騎行的自由,嚮往什麼的,在他眼裡,估計摩托車就是可靠的夥伴,謀生的手段,還有自己的青春。他兒子不再以此為生,也不會說什麼情懷的話,但如果不再和摩托產生交集,他應該也會偶爾感慨遺憾吧。如果讓我想像這個故事的結局,我希望是父子倆騎車並行前進在大路上,一輛復古車,一輛冒險車。我覺得接地氣點妥妥得是青春情感片兒…………拍片拍點年輕人,那在國內騎車,首先就是家庭關係這一欄吧 大部分家庭都得反對 好么 倫理片既視感 各種反對各種搞………然後吧 咱玩兒車的找妹子啥的也都和車有關 浪的 純的 得換個幾個………然後吧還得因為騎車死個把朋友,恩,得有被雙黃線掉頭的計程車或者電瓶車或者國道上的大卡車害死的,也得有自己太浪,不戴頭盔或者高速闖卡之類的浪死的。
當中穿插點,要成長,以後跑CRRC或者要跑環塔的情節,最後夢想妥妥沒實現,只能指望下一代有好的自由的發展,從小50,65,85一路玩起來。
帥氣的騎士,個性炫酷的皮夾克,霸氣的哈雷機車,一定可以吸引很多年輕人,包括我
參考馬龍白蘭度的經典電影《飛車黨》
當時風靡一時,馬龍白蘭度的形象也成為年輕人們追逐的對象
加油好好拍,拍紅了我就可以讓大家認識到騎車的我這麼炫酷,嘿嘿
陳星的葬禮結束後武戈就回到了自己的修車行。他準備把陳星出事的那輛摩托車修好用它去重慶。替陳星去看看中國這座唯一不禁摩限摩的大城市。
陳星總是習慣在甩掉警察之後把車停在武戈的修車行門口,坐在台階上點支煙看著自己這匹胯下良駒。武戈總是勸陳星讓他低調點,畢竟他們的家鄉是中國禁摩政策實施的最徹底的小鎮。每次聽完之後陳星總是猛地吸一口然後把煙蒂彈的老遠,然後對武戈說「老子以後一定要去重慶,一定要在中國光明正大的騎車,碰到交警之後老子就故意停他面前,然後拿出駕駛證和行駛本恭恭敬敬的對他們說 [警察叔叔,這是我的良民證,我是合法上路] 。」
不知道為什麼在中國明明可以給摩托車上牌照,但沒有路權。武戈找了好多關係最後才沒有註銷掉陳星車輛的手續。武戈覺得陳星還在那輛車上,一直都在。從他們幾前年一塊去石頭鎮買車開始,陳星好像就沒有離開過那輛車,最後他騎著那輛車去了「重慶」。
陳星坐在一輛1200cc的電動車上對著反光鏡擺弄著他的劉海。在陳星認識的朋友里,只有武戈對摩托車最了解,陳星想讓武戈和自己一塊去石頭鎮為他挑一輛好點的車,武戈勸陳星說騎車就和做找女朋友一樣,要慢慢來,沒交過女朋友就不要幻想找一個熱情奔放金髮碧眼的大洋妞。陳星拍拍屁股底下印著1200cc的坐騎對武戈說「看看,1200」。「毫安」。
在小鎮,擁有一輛電動車就是擁有了一座城市。小鎮的年輕人喜歡用電動車飆車。陳星和武戈也喜歡這麼干,一直到陳星買了那台1200cc的摩托車之後,武戈就再也沒有追上過他。
車梁已經被摔斷了,武戈花了好久才把這輛車修好,但車殼已經完全碎掉不能再用了,武戈把自己那台國產車的外殼卸下來裝到了這台車上,匹配度居然達到了百分之九十。武戈給了這台車第二次生命。他準備好了所有的裝備上路,還多準備了一塊頭盔。
「等咱倆畢業之後買兩輛摩托車,每個人后座帶個大美妞我們一起去環遊世界,一起去做這個世界上最冒險的事情吧。」陳星指著一本《摩托車》雜誌上刊登的一篇環球摩旅對武戈說。武戈說你騎摩托車走在前面,我在你後面開輛麵包車做你的後勤,等你車壞了我就幫你修車。陳星撇了撇嘴說武戈沒出息,麵包車是沒有雌性生物會坐的。後來武戈初中畢業之後不顧家人的反對還是去跟了村口啞師父學修摩托車。
啞師父不是啞巴,只是話比較少而已。啞師父的母親是個音樂家。啞師父曾在日本留學學習機械,在日本待了十幾年,回國之後就開了一家修理鋪幫人維修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後來摩托車越來越多他就專修摩托車。啞師父喜歡孩子,卻從來不喜歡大人說話。
路上開始下雨,武戈卻把頭盔的鏡片打開讓雨落在自己的臉上。他第一次歇斯底里地喊了出來,這一聲他喊了十公里。
初一剛開學時陳星並不喜歡和武戈做同桌,班上美女如雲怎麼著也得分個女同桌吧,但後來陳星發現武戈和自己竟有那麼多相同的喜好,他們開始聊愛好,聊摩托車,聊旅行的意義,聊美女。陳星便開始慶幸自己活了12年終於找到了和自己有共同理想的知己。但陳星並不知道武戈並沒有什麼愛好,他不愛摩托車,不愛旅行,不愛女生。
武戈在重慶騎行了幾天,把重慶所有的路都走過了一遍。三年後回到了小鎮,拿著一本《摩托車》雜誌。封面是一輛「中外合作」的摩托車和兩頂頭盔停在阿姆斯特丹的雨後。
end
圖片源自電影《後會無期》侵即刪
本文首發微信公眾平台「八尾文化」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共同探討摩托理想和愛情。
轉載請留言註明出處與下圖二維碼
http://weixin.qq.com/r/7UjG3ivEHHZjrW_99x3- (二維碼自動識別)
個人覺得摩托作為一個影片主體題材很牽強,應該是以摩托為載體貫穿影片,比如羅馬假日里的VESPA。建議用愛情題材,摩托當紅娘。
希望看到友誼,愛情,人文,風景串聯起來的一部機車片
公路片!以下是本人的一點淺顯的劇情推演:
一個青年在家裡遭遇拆遷整理老東西的時候從泛黃的老照片中看到他爸爸年輕時騎著摩托出去旅行沿途所拍攝的各種風土人情,其中一張照片有一個年輕女孩兒照片背面寫著一首詩(詩的內容可以後期加工,切合主題),青年內心涌動著對摩托旅行的悸動,於是慫恿著兩個發小一起去摩托旅行(發小必須一男一女!Don"t ask why !)
一路上這三個人之間發生了各種故事,女孩子其實從小就暗戀這個男孩兒,但是不敢表白,但是男主這一路其實是去尋找當年老照片上的那個女孩兒的,於是經過了各種困難,終於找到了這個當年的照片女孩兒,現如今已經五十多了……但是!這裡有但是!老鄉等等我!!!她有個非常炫酷的女兒!酷愛摩托!男主跟她四目相對的一剎那,瞬間FIL!但是炫酷女不鳥男主,炫酷女有個炫酷的男朋友,當地一哥--紅髮男!紅髮男發現男主對自己的女朋友有著不可描述的企圖後,毅然決然通過死亡摩托競賽的方式一決雌雄!但是比賽過程中這小子玩陰的,男主發生車禍住進醫院,炫酷女被男主痴情打動,答應跟他在一起,但是炫酷媽不同意,Why? 原來炫酷女跟男主是同父異母的兄妹!what the fuck? 男主難以接受,失意而歸,返回途中由於傷口感染,男主再度住進醫院,暗戀男主的發小終日陪伴在他的身邊,男主終於感受到她對自己濃濃的愛意,於是在一起了……
End
社團的人們都認為我們還沒有分手。然而在我送女生A衣之後我已經心灰意冷,決定再也不想交。然而女生A卻總想和我保持曖昧,我向社團其他人解釋了好多次,他們卻總是不信。然後,在一次社團活動中,女生A向男生B表白了,在所有人都認為女生A是我女朋友的情況下。都是我的,當斷不斷,結果臉被現實狠狠的扇了一耳光。在之後的一段時間,我一直面對社團里其他人同情的眼光,想解釋,他們卻沒有一個相信我的。PS:男生A和男生B是室友,而我和男生A和男生B的關係特別好。姐姐要愛
女生A向男生B表白後男生B第一時間就過來跟我道歉了。表示並不知情。
最後,我並沒有追究什麼。只是等一切平靜下來。現在還是我們還是朋友。普通朋友!
突然想起看過一書,禪與摩托車維修,哈哈,如果有兩者結合的電影豈不是挺有意境(無聊)的嘛
重要的是你想讓我們看到什麼
捏超跑
拍一些情懷吧
首先不知道拍電影的目的 歸根結底就兩個 單純的商業目的或者喜歡有情懷為摩托車運動做推廣 如果是前者 那就沒必要說了 第二個當然是抒情懷普及知識比較重要 從一個人的熱愛到社會各行業各階層的一些人 熱愛 從日常上下班到摩旅到國內外各大賽事 從錢江春風到川本鈴雅到杜阿寶K 從125cc到1299cc 抒發情懷要樸實 普及知識要專業 效果要能激起3.4.5.6十歲人的共鳴 能讓幾歲到十多歲孩子看得熱血沸騰在心中深深埋下賽車夢 對於喜歡摩托車或者有一點點了解的 看點頗多 一個熱愛摩托車的人是如何擁有第一輛屬於自己的摩托車的 是不是一帆風順 還是經歷了家人的阻撓以及掙扎在政府政策之下 摩旅路上的幸酸苦辣 頂級兩輪賽事MotoGP的各性能數據和經典之戰片段 國內規模較大的摩托車企業日本四大廠以及歐洲幾個巨頭的實力介紹 各各排量段的代表性車輛介紹 最後總結國內摩托車發展現狀 傳播思想_對摩托車的熱愛 無關柴米油鹽 是一種信仰
想到蝙蝠俠騎得摩托車
推薦閱讀:
※影視短片拍攝棚內布景白牆可否用木板貼白紙代替?
※歐美電影製作是否有「鏡頭中不表現兒童被殺害」的慣例?
※有哪些愛上鏡的導演?
※想學習數字特效,影視後期,該如何選擇?
※"劇透"和「下集預告」有何區別?